浪花上的约会:一切始于1985年潜射导弹发射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40:54
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陈万军、吴登峰)2009年1月,在海军某试验区元旦文艺晚会上,一幕《浪花上的约会》情景诗朗诵,深深打动了每一名观众的心扉。

故事的男主人公胡文萃,是海军某试验区司令员、海军潜射导弹发射试验专家组副组长,先后参与并组织了120多次导弹发射试验。女主人公邹青,是海军某试验区高级工程师、导弹遥测系统负责人,先后完成数万组导弹发射试验数据处理,无一差错。

他们的爱情见证了中国潜射导弹的发展历程。27年来,他们参与了我国潜艇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全过程,先后40余次一同随潜艇执行水下发射试验任务,用忠诚在大海上抒写了浪漫篇章。

“我就认准一条,不能对不起参战将士”

1982年,胡文萃大学毕业后分到海军某试验区,负责导弹发射装置专业。这年,我国的潜射导弹由陆上试验转入海上发射试验。为了尽快独立承担试验任务,胡文萃钻进潜艇拜战士为师。发射筒有4层楼高,相关设备几十台套,他每天爬上爬下几十次,从艇内到艇外,把负责的每一个环节都了解得透熟。

1985年,潜射导弹再次进行水下发射试验。导弹跃出海面,飞行数秒后就空中解体。试验失败,尽管与胡文萃负责的专业没有关系,但他认为:“潜射导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强军之梦,找出发射失败的原因责无旁贷。”

胡文萃带着两名战友组成课题组,围绕“导弹水下力学环境”展开课题研究。经过1年多的艰苦攻关,他们终于找出了导弹在水中运动速度与受力环境的关系及规律,并据此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1988年,潜射导弹再次进行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胡文萃为此荣立二等功。
从此,胡文萃对潜射武器更加痴迷了。与潜艇、导弹、测量控制等有关的图纸、资料和照片,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无论是技术的、工程的还是管理的,他不惜用自己的工资去买、用自己珍藏的物品去换。

“试验区不仅要成为新装备的试验场,更要成为部队的训练场和战法的演练场。”胡文萃未雨绸缪,谋划着试验区的未来之路。

1999年,试验区靶场设施全面更新换代。担任试验区总师的胡文萃带领试验团队,建起了新型导弹试验指挥控制中心、大型库房阵地,拓展了试验航区功能,引进和装备了先进测控雷达和水上、水下、空中测控设备……用3年的时间建成了具有综合试验能力的国家海上战略武器试验靶场。

用打仗的标准组织导弹发射试验,是胡文萃始终坚持的原则。

一次,胡文萃受领某新型导弹批检试验任务。围绕这型导弹战斗力生成需要,他组织编写试验大纲。

新大纲新增了多发导弹连射试验、多管发射试验,用来全面检验武器系统;新增了按作战流程打弹试验,突出了用实战标准检验新型导弹……新大纲抬高了新型导弹获取合格证的门槛。

参加试验的一些同志提出,是不是把一些不太关键的标准放松一些?    “我就认准一条,不能对不起参战将士!”胡文萃态度坚决。

不符合试验条件他不同意试验,试验不达标他不签字。多年来正是由于胡文萃的严格把关,避免了20多起质量和安全隐患,交付部队的新装备均如期形成战斗力。

“换谁都行,我必须上艇”

从第一枚潜射导弹发射至今,邹青参加了我国所有型号潜射导弹的发射试验任务。

“导弹试验就是要拿到试验品的性能状态参数,否则发射成功也是白搭。”邹青把数据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
一次潜射试验,存储数据的“黑匣子”被打捞上来,可里面的数据都被自动“清零”了。问题出在哪儿?邹青连夜分析和排查,终于找到了症结,并提出了相关设备的设计改进建议。

在试验区,邹青的拼命劲儿是出了名的。一次出海试验,她因前一天拔牙,脸肿得变了形,一连2天不能吃东西。出海回来她饿得头发晕,大家都劝她回去休息,她却直接赶到数据处理中心整理数据、判读,写出数据技术报告。

像这样“连轴转”的情况,每次试验都是如此。导弹到哪儿,邹青就跟到哪儿,1年时间里就完成了4万多页的数据报告,数据处理无一差错。

长期的体力透支,使邹青的心脏不太好,只要紧张、疲劳就会犯病。这几年试验任务频繁、加班又多,她多次发病被送到医院抢救。为了不影响工作,每次出海时邹青都悄悄地备好急救药,并请战友替她保密。

一次,研究所领导找她谈话:“你和老胡不能同时上艇,还是换别人吧!”邹青说:“换谁都行,我必须上艇!”

由于每次试验的弹种不同,测试设备和要求不同,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邹青花费了大量心血熟悉新弹种、新设备,先后多次到厂所院校学习,仅学习笔记就记了20多本。

这,让邹青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在一次导弹测试中,邹青发现参数变化异常。经过数据分析,邹青指出有关部门在设计上的缺漏,最终得到专家认可。

27年来,邹青在试验任务中多次及时发现测试程序及技术资料中的错误,提出20多项改进建议都被采纳;她领衔的10多个科研课题,绝大多数已被推广使用,并分别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大大提高了某型潜射导弹水下发射试验的精确性、安全性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为了导弹试验成功,即使我们两口子都喂了鱼又算得了什么”

27年来,胡文萃、邹青夫妇一直铆在试验岗位上,仅2008年就一起上潜艇执行导弹试验任务8次。

试验总是与风险相伴。一次,导弹燃器发生器发生泄漏,邹青距发射筒不到一米,意外突然,没有准备防毒面具,剧毒气体呛得她张不开口、睁不开眼,可她始终用身体护卫着装有试验数据的设备。还有一次,导弹出水后数吨重的弹体砸到艇尾上……

胡文萃不仅有同样的经历,他还在15米深的导弹发射筒底部卸掉已处于待爆状态的15个爆炸螺栓。当时发射程序已经不可逆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将发射筒底部的电池断电。发射筒装有数百公斤的炸药,万一操作失误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我下去!”胡文萃挺身而出,借着手电的光亮钻进发射筒底部。拆螺栓、卸雷管、断电源……10分钟后,浑身湿透的胡文萃钻出发射筒,险情被成功排除。

面对危险,胡文萃说:“为了导弹试验成功,即使我们两口子都喂鱼了又算得了什么?”

胡文萃喜欢听音乐、游泳,但,他说:“这些爱好只能等退休后再捡起来了,谁叫你是干导弹的呢?”

谈起夫妇俩最浪漫的事,邹青眼睛一亮,说:“和老胡一起上潜艇发射导弹,那真是浪花中的约会呢!”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陈万军、吴登峰)2009年1月,在海军某试验区元旦文艺晚会上,一幕《浪花上的约会》情景诗朗诵,深深打动了每一名观众的心扉。

故事的男主人公胡文萃,是海军某试验区司令员、海军潜射导弹发射试验专家组副组长,先后参与并组织了120多次导弹发射试验。女主人公邹青,是海军某试验区高级工程师、导弹遥测系统负责人,先后完成数万组导弹发射试验数据处理,无一差错。

他们的爱情见证了中国潜射导弹的发展历程。27年来,他们参与了我国潜艇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全过程,先后40余次一同随潜艇执行水下发射试验任务,用忠诚在大海上抒写了浪漫篇章。

“我就认准一条,不能对不起参战将士”

1982年,胡文萃大学毕业后分到海军某试验区,负责导弹发射装置专业。这年,我国的潜射导弹由陆上试验转入海上发射试验。为了尽快独立承担试验任务,胡文萃钻进潜艇拜战士为师。发射筒有4层楼高,相关设备几十台套,他每天爬上爬下几十次,从艇内到艇外,把负责的每一个环节都了解得透熟。

1985年,潜射导弹再次进行水下发射试验。导弹跃出海面,飞行数秒后就空中解体。试验失败,尽管与胡文萃负责的专业没有关系,但他认为:“潜射导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强军之梦,找出发射失败的原因责无旁贷。”

胡文萃带着两名战友组成课题组,围绕“导弹水下力学环境”展开课题研究。经过1年多的艰苦攻关,他们终于找出了导弹在水中运动速度与受力环境的关系及规律,并据此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1988年,潜射导弹再次进行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胡文萃为此荣立二等功。
从此,胡文萃对潜射武器更加痴迷了。与潜艇、导弹、测量控制等有关的图纸、资料和照片,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无论是技术的、工程的还是管理的,他不惜用自己的工资去买、用自己珍藏的物品去换。

“试验区不仅要成为新装备的试验场,更要成为部队的训练场和战法的演练场。”胡文萃未雨绸缪,谋划着试验区的未来之路。

1999年,试验区靶场设施全面更新换代。担任试验区总师的胡文萃带领试验团队,建起了新型导弹试验指挥控制中心、大型库房阵地,拓展了试验航区功能,引进和装备了先进测控雷达和水上、水下、空中测控设备……用3年的时间建成了具有综合试验能力的国家海上战略武器试验靶场。

用打仗的标准组织导弹发射试验,是胡文萃始终坚持的原则。

一次,胡文萃受领某新型导弹批检试验任务。围绕这型导弹战斗力生成需要,他组织编写试验大纲。

新大纲新增了多发导弹连射试验、多管发射试验,用来全面检验武器系统;新增了按作战流程打弹试验,突出了用实战标准检验新型导弹……新大纲抬高了新型导弹获取合格证的门槛。

参加试验的一些同志提出,是不是把一些不太关键的标准放松一些?    “我就认准一条,不能对不起参战将士!”胡文萃态度坚决。

不符合试验条件他不同意试验,试验不达标他不签字。多年来正是由于胡文萃的严格把关,避免了20多起质量和安全隐患,交付部队的新装备均如期形成战斗力。

“换谁都行,我必须上艇”

从第一枚潜射导弹发射至今,邹青参加了我国所有型号潜射导弹的发射试验任务。

“导弹试验就是要拿到试验品的性能状态参数,否则发射成功也是白搭。”邹青把数据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
一次潜射试验,存储数据的“黑匣子”被打捞上来,可里面的数据都被自动“清零”了。问题出在哪儿?邹青连夜分析和排查,终于找到了症结,并提出了相关设备的设计改进建议。

在试验区,邹青的拼命劲儿是出了名的。一次出海试验,她因前一天拔牙,脸肿得变了形,一连2天不能吃东西。出海回来她饿得头发晕,大家都劝她回去休息,她却直接赶到数据处理中心整理数据、判读,写出数据技术报告。

像这样“连轴转”的情况,每次试验都是如此。导弹到哪儿,邹青就跟到哪儿,1年时间里就完成了4万多页的数据报告,数据处理无一差错。

长期的体力透支,使邹青的心脏不太好,只要紧张、疲劳就会犯病。这几年试验任务频繁、加班又多,她多次发病被送到医院抢救。为了不影响工作,每次出海时邹青都悄悄地备好急救药,并请战友替她保密。

一次,研究所领导找她谈话:“你和老胡不能同时上艇,还是换别人吧!”邹青说:“换谁都行,我必须上艇!”

由于每次试验的弹种不同,测试设备和要求不同,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邹青花费了大量心血熟悉新弹种、新设备,先后多次到厂所院校学习,仅学习笔记就记了20多本。

这,让邹青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在一次导弹测试中,邹青发现参数变化异常。经过数据分析,邹青指出有关部门在设计上的缺漏,最终得到专家认可。

27年来,邹青在试验任务中多次及时发现测试程序及技术资料中的错误,提出20多项改进建议都被采纳;她领衔的10多个科研课题,绝大多数已被推广使用,并分别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大大提高了某型潜射导弹水下发射试验的精确性、安全性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为了导弹试验成功,即使我们两口子都喂了鱼又算得了什么”

27年来,胡文萃、邹青夫妇一直铆在试验岗位上,仅2008年就一起上潜艇执行导弹试验任务8次。

试验总是与风险相伴。一次,导弹燃器发生器发生泄漏,邹青距发射筒不到一米,意外突然,没有准备防毒面具,剧毒气体呛得她张不开口、睁不开眼,可她始终用身体护卫着装有试验数据的设备。还有一次,导弹出水后数吨重的弹体砸到艇尾上……

胡文萃不仅有同样的经历,他还在15米深的导弹发射筒底部卸掉已处于待爆状态的15个爆炸螺栓。当时发射程序已经不可逆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将发射筒底部的电池断电。发射筒装有数百公斤的炸药,万一操作失误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我下去!”胡文萃挺身而出,借着手电的光亮钻进发射筒底部。拆螺栓、卸雷管、断电源……10分钟后,浑身湿透的胡文萃钻出发射筒,险情被成功排除。

面对危险,胡文萃说:“为了导弹试验成功,即使我们两口子都喂鱼了又算得了什么?”

胡文萃喜欢听音乐、游泳,但,他说:“这些爱好只能等退休后再捡起来了,谁叫你是干导弹的呢?”

谈起夫妇俩最浪漫的事,邹青眼睛一亮,说:“和老胡一起上潜艇发射导弹,那真是浪花中的约会呢!”
两天之内,至少在超大论坛上看到了3篇不同的关于这对英雄夫妇的报道了
向共和国的英雄致意!
原帖由 Superbow 于 2009-4-8 09:25 发表
向共和国的英雄致意!

浪漫啊!!!:D
还有一次,导弹出水后数吨重的弹体砸到艇尾上……
-----------------------------------------------------如果是SLBM的话,至少也要10几吨吧?
原帖由 pasuka 于 2009-4-8 09:50 发表
还有一次,导弹出水后数吨重的弹体砸到艇尾上……
-----------------------------------------------------如果是SLBM的话,至少也要10几吨吧?


毫无疑问是SLBM。记者对数据想当然。砸到艇尾当然只能是SLBM,如果是YJ-83从鱼雷管发射怎么可能砸到艇尾。
原帖由 zhutou6 于 2009-4-8 10:54 发表


毫无疑问是SLBM。记者对数据想当然。砸到艇尾当然只能是SLBM,如果是YJ-83从鱼雷管发射怎么可能砸到艇尾。

问题是SLBM真的砸到了 艇尾还有好吗
HOHO 那天CCAV 7 的军事新闻业报道了他俩
中国导弹的绰号取得最好的就是巨浪,或者巨澜,真是好听又威武.
没想到老胡是校友。。。:D
佩服~

不过就不能想办法不让这些高级人才干那种危险的事嘛
一旦真出了危险,损失太大了
共和国的脊梁
英雄夫妻,浪花上的约会[:a15:] [:a15:] [:a15:] [:a15:] [:a15:]
原帖由 dwdg 于 2009-4-8 11:08 发表
中国导弹的绰号取得最好的就是巨浪,或者巨澜,真是好听又威武.

本来是叫巨龙的,但主席同志嫌这个名字有帝国主义化倾向,于是钦定巨浪
还是巨浪好听,敬
英雄夫妻,浪花上的约会
:call:
:handshake 发错了一个
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