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专家首次透露李峰所驾驶迫降歼10的损坏程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50:13
近日,中国空军一架歼十战机空中停车并成功迫降。前晚,空军有关人士向媒体介绍迫降细节。

对于“停车迫降是否意味着歼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空军指挥学院教授陈洪说,歼十是国产飞机中最新型的战斗机。无论从哪方面衡量,“都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在一个水平上,包括发达国家一些先进战机”。陈洪反问:“难道这些先进战机就没问题?去年国外就发生过战机飞行中解体的事件。”

陈洪同时指出,飞行是一种高风险的事业,飞行中机械都可能出现一些情况。

此次中国飞行员李峰成功迫降战机后,有说法认为“中国军方要求飞行员遇险时必须保住飞机”。

对此,空军某部副参谋长、特级试飞员徐勇凌明确表示“军方没有这样的要求”。

徐勇凌说,军队有明确规定,既要反对出现特殊情况盲目轻率跳伞,更要防止在无法挽救的情况下,机毁人亡。“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人是第一位的,不可能要求必须与飞机共存亡。”

他以自己为例:“我自己就跳了两次伞,没有被降级也没受任何处分,还让我继续飞,甚至最高难度的科目还是让我飞。”

“他是英雄,也做好了两手准备”

李峰师傅徐勇凌接受本报采访,称李峰属于理智型飞行员

李峰成功迫降后,他的师傅、特级试飞员徐勇凌(以下简称徐)给他发了条短信:“你是英雄,祝贺你!”李峰回电话说:“没什么!”徐勇凌说李峰是理智型的飞行员。

保不保飞机选择异常痛苦

记者:飞机空中停车的危险有多大?

徐:空中停车形成四个缺失。缺少动力。缺少信息,姿态高度的数据都没有。缺少时间,4500米到地面,平均20米下降,大概就五六分钟,能够处置的时间就这么多。

缺少着陆场,能不能回来没准啊!着陆场有三种,机场、野外土地、水域,第一种和第三种是较安全的。对第二种,喷气时代野外迫降成功的概率几乎没有。国内只有一起,国外没有。

四缺使飞行员压力非常大。一个飞行员当他知道自己可能牺牲和不牺牲的时候,选择可能是轻松的,但当他选择弃机还是保全飞机时,是异常痛苦的,压力非常大。

记者:李峰就没想到过跳伞吗?

徐:他即使是英雄,也做好了两手准备。讲个细节一点不诋毁李峰,他在做三转弯的过程中,手是扶着弹出手柄的,做好了跳伞准备。四转弯后他确认飞机能迫降成功,于是全力以赴的迫降,他的选择是非常明确的,这是高素质飞行员必备的素质,两种选择。

曾停飞半年李峰没受影响

记者:李峰是什么样的性格?

徐:理智型的。他有两次因为其他原因停飞半年,有的人停飞后很颓废,但他该怎样还怎样,是个自我人格很健全的人。歼十招飞开始没有他,他主动找到空军招飞组组长问,我能不能飞?结果考试成绩最高,很多事并不是顺理成章轮到他的。

1999年1月9日,他起飞过程中发动机叶片打坏了油箱,飞机冒烟,他就刹车,自己打开机舱盖跑出来了。正常打打不开,他就用应急盖打开,机务人员没到他已经先出来了,跑出来后飞机就着火了。

飞行员的“减法”很难做

记者:如果李峰修改一些动作,是否还能成功?

徐:有些东西可以修改,但关键点,有一条错了,肯定不成功。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细节是做减法,如果你有100次犯错误的机会,把100次最终减到零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做错一个,结果就是零。(做减法)是一个让人掉头发的事情,飞行员很多30多岁掉头发、白头发的。他挠什么头啊?不是怕死挠头,而是要天天去做减法,这道题难做。

记者:为什么说这次迫降的技术价值超过2亿?

徐:试验是有成本的。要编大纲,要飞若干架次,试飞还有风险。歼十飞机上模拟飞过这个科目,空中也真实停过车,但马上就能启动起来,大概模拟了几十个架次,成本就一两千万。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资料写出来,如果飞行员今后遇到这种情况能成功处置的话,那能降低多少损失啊?

讲个细节一点不诋毁李峰,他在做三转弯的过程中,手是扶着弹出手柄的,做好了跳伞准备。确认飞机能迫降成功后,他就全力以赴迫降。他的选择是非常明确的,这是高素质飞行员必备的素质,两种选择。

———师傅徐勇凌谈李峰,称高素质飞行员必会做好两手准备

为什么李峰能够成功迫降?前晚,李峰的师傅、特级试飞员徐勇凌透露,李峰成功迫降后,他即赴部队和李峰谈了一天。徐勇凌向本报详细解读了此次迫降的关键之处。

关键点1 瞬时决策

先返场 再报告

问题:发动机报警后是否立即返场?用什么样的发动机转速返场?用什么样的速度和高度返场?除了第一个属于决心问题,其余全是非常难的技术问题。

徐勇凌表示,教科书上讲,转速越小越好,实际上李峰采用的转速并不是最小的,大约在85%。这个转速的好处在于,能保持速度和高度,为迫降创造了条件。其实,李峰第一时间决策返场,先返场再报告,并未得到指挥员的批准,他凭着警告迅速决定返场,决策非常果断。

关键点2 航线建立

操纵战机“柔和再柔和”

问题:迫降航线的建立。什么标准航线,教科书上是都有,但真实环境下是不可能建立标准航线的,因为不可能知道停车的点在什么地方。

徐勇凌说,发动机停车时,李峰正准备往三转弯飞行(飞机在四转弯后就要着陆)。此时航线怎么建立,书上没有说。李峰迅速转弯,完全凭借飞机运动趋势来判断是否可以迫降在场内。航线建立得非常准确。

然后是航线的调整。谁也不可能一次对准后就正好落到跑道上,下滑过程中可能点靠前或靠后,需要飞行员用操纵杆控制。这时动作不能大,大了飞机就会失控,控制非常难。李峰一再说,当时想的最重要的就是“柔和柔和”。他非常清醒。
关键点3 弱动力飞行

非常状态抛弃常规操作

问题:弱动力飞行就是在原始动力状态下,飞机动力突然消失或衰减。去年希思罗机场波音飞机事故,就是动力消失后飞行员没有推杆而是拉杆,飞机迅速下沉,最后拉杆拉不住蹾在土地里。

徐勇凌表示,李峰并不知道弱动力飞行操纵的概念,但他是完全按照弱动力操纵的要领进行的。弱动力飞行的诀窍是:不能拉杆而要推杆,要保持速度,李峰恰恰是这么做的。

此外,当时几十个告警信号灯闪烁,又没有姿态数据,可供参考的东西很少,只有一个跑道。是看仪表还是看其他东西?李峰就看一个地方———跑道。如果他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方,结果不可预想。

李峰还做了两个关键的违返常规的动作:放起落架和放减速板。理论上讲,停车后不应该放减速板。但此时只要能减速就是最佳选择。最后飞机着陆时度是310公里,仅比正常速度大了15公里。

关键点4 着陆技术

飞机雷达罩仅磨损十余厘米

问题:着陆技术对空滑迫降是最关键的。上世纪80年代肯尼亚一架飞机在大西洋上迫降,机翼先着陆,飞机分为四截,乘客全部遇难。

徐勇凌说,这次李峰是在80米做着陆动作,而正常的是在20米做。提前拉杆,速度控制得比正常大了近80公里。因为迫降俯角大,因此减速要快。正常减速是50公里,这次减速是100公里。

着陆后,因为前起落架没有放到位,所以减速伞放不出来,可能会冲出跑道。但李峰拉应急刹车,飞机速度减到180公里左右。此时将前起落架收起,前轮缓慢磕地,滑行,飞机前部雷达罩磨损大概十多厘米,很小很小,而且他在快停下的时候,还有意往一边偏了一下,这是考虑到后面的飞机有可能着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杨华云
事发因俄罗斯专家在座舱检修飞机时错误的收起了前起落架。据报道,此次歼10迫降滑跑的后半段,因动力不足液压失灵,前起落架逐渐收起,前轮擦地滑行一小段至完全停下,造成磨损。受损状况应与此近日,中国空军一架歼十战机空中停车并成功迫降。前晚,空军有关人士向媒体介绍迫降细节。

对于“停车迫降是否意味着歼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空军指挥学院教授陈洪说,歼十是国产飞机中最新型的战斗机。无论从哪方面衡量,“都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在一个水平上,包括发达国家一些先进战机”。陈洪反问:“难道这些先进战机就没问题?去年国外就发生过战机飞行中解体的事件。”

陈洪同时指出,飞行是一种高风险的事业,飞行中机械都可能出现一些情况。

此次中国飞行员李峰成功迫降战机后,有说法认为“中国军方要求飞行员遇险时必须保住飞机”。

对此,空军某部副参谋长、特级试飞员徐勇凌明确表示“军方没有这样的要求”。

徐勇凌说,军队有明确规定,既要反对出现特殊情况盲目轻率跳伞,更要防止在无法挽救的情况下,机毁人亡。“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人是第一位的,不可能要求必须与飞机共存亡。”

他以自己为例:“我自己就跳了两次伞,没有被降级也没受任何处分,还让我继续飞,甚至最高难度的科目还是让我飞。”

“他是英雄,也做好了两手准备”

李峰师傅徐勇凌接受本报采访,称李峰属于理智型飞行员

李峰成功迫降后,他的师傅、特级试飞员徐勇凌(以下简称徐)给他发了条短信:“你是英雄,祝贺你!”李峰回电话说:“没什么!”徐勇凌说李峰是理智型的飞行员。

保不保飞机选择异常痛苦

记者:飞机空中停车的危险有多大?

徐:空中停车形成四个缺失。缺少动力。缺少信息,姿态高度的数据都没有。缺少时间,4500米到地面,平均20米下降,大概就五六分钟,能够处置的时间就这么多。

缺少着陆场,能不能回来没准啊!着陆场有三种,机场、野外土地、水域,第一种和第三种是较安全的。对第二种,喷气时代野外迫降成功的概率几乎没有。国内只有一起,国外没有。

四缺使飞行员压力非常大。一个飞行员当他知道自己可能牺牲和不牺牲的时候,选择可能是轻松的,但当他选择弃机还是保全飞机时,是异常痛苦的,压力非常大。

记者:李峰就没想到过跳伞吗?

徐:他即使是英雄,也做好了两手准备。讲个细节一点不诋毁李峰,他在做三转弯的过程中,手是扶着弹出手柄的,做好了跳伞准备。四转弯后他确认飞机能迫降成功,于是全力以赴的迫降,他的选择是非常明确的,这是高素质飞行员必备的素质,两种选择。

曾停飞半年李峰没受影响

记者:李峰是什么样的性格?

徐:理智型的。他有两次因为其他原因停飞半年,有的人停飞后很颓废,但他该怎样还怎样,是个自我人格很健全的人。歼十招飞开始没有他,他主动找到空军招飞组组长问,我能不能飞?结果考试成绩最高,很多事并不是顺理成章轮到他的。

1999年1月9日,他起飞过程中发动机叶片打坏了油箱,飞机冒烟,他就刹车,自己打开机舱盖跑出来了。正常打打不开,他就用应急盖打开,机务人员没到他已经先出来了,跑出来后飞机就着火了。

飞行员的“减法”很难做

记者:如果李峰修改一些动作,是否还能成功?

徐:有些东西可以修改,但关键点,有一条错了,肯定不成功。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细节是做减法,如果你有100次犯错误的机会,把100次最终减到零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做错一个,结果就是零。(做减法)是一个让人掉头发的事情,飞行员很多30多岁掉头发、白头发的。他挠什么头啊?不是怕死挠头,而是要天天去做减法,这道题难做。

记者:为什么说这次迫降的技术价值超过2亿?

徐:试验是有成本的。要编大纲,要飞若干架次,试飞还有风险。歼十飞机上模拟飞过这个科目,空中也真实停过车,但马上就能启动起来,大概模拟了几十个架次,成本就一两千万。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资料写出来,如果飞行员今后遇到这种情况能成功处置的话,那能降低多少损失啊?

讲个细节一点不诋毁李峰,他在做三转弯的过程中,手是扶着弹出手柄的,做好了跳伞准备。确认飞机能迫降成功后,他就全力以赴迫降。他的选择是非常明确的,这是高素质飞行员必备的素质,两种选择。

———师傅徐勇凌谈李峰,称高素质飞行员必会做好两手准备

为什么李峰能够成功迫降?前晚,李峰的师傅、特级试飞员徐勇凌透露,李峰成功迫降后,他即赴部队和李峰谈了一天。徐勇凌向本报详细解读了此次迫降的关键之处。

关键点1 瞬时决策

先返场 再报告

问题:发动机报警后是否立即返场?用什么样的发动机转速返场?用什么样的速度和高度返场?除了第一个属于决心问题,其余全是非常难的技术问题。

徐勇凌表示,教科书上讲,转速越小越好,实际上李峰采用的转速并不是最小的,大约在85%。这个转速的好处在于,能保持速度和高度,为迫降创造了条件。其实,李峰第一时间决策返场,先返场再报告,并未得到指挥员的批准,他凭着警告迅速决定返场,决策非常果断。

关键点2 航线建立

操纵战机“柔和再柔和”

问题:迫降航线的建立。什么标准航线,教科书上是都有,但真实环境下是不可能建立标准航线的,因为不可能知道停车的点在什么地方。

徐勇凌说,发动机停车时,李峰正准备往三转弯飞行(飞机在四转弯后就要着陆)。此时航线怎么建立,书上没有说。李峰迅速转弯,完全凭借飞机运动趋势来判断是否可以迫降在场内。航线建立得非常准确。

然后是航线的调整。谁也不可能一次对准后就正好落到跑道上,下滑过程中可能点靠前或靠后,需要飞行员用操纵杆控制。这时动作不能大,大了飞机就会失控,控制非常难。李峰一再说,当时想的最重要的就是“柔和柔和”。他非常清醒。
关键点3 弱动力飞行

非常状态抛弃常规操作

问题:弱动力飞行就是在原始动力状态下,飞机动力突然消失或衰减。去年希思罗机场波音飞机事故,就是动力消失后飞行员没有推杆而是拉杆,飞机迅速下沉,最后拉杆拉不住蹾在土地里。

徐勇凌表示,李峰并不知道弱动力飞行操纵的概念,但他是完全按照弱动力操纵的要领进行的。弱动力飞行的诀窍是:不能拉杆而要推杆,要保持速度,李峰恰恰是这么做的。

此外,当时几十个告警信号灯闪烁,又没有姿态数据,可供参考的东西很少,只有一个跑道。是看仪表还是看其他东西?李峰就看一个地方———跑道。如果他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方,结果不可预想。

李峰还做了两个关键的违返常规的动作:放起落架和放减速板。理论上讲,停车后不应该放减速板。但此时只要能减速就是最佳选择。最后飞机着陆时度是310公里,仅比正常速度大了15公里。

关键点4 着陆技术

飞机雷达罩仅磨损十余厘米

问题:着陆技术对空滑迫降是最关键的。上世纪80年代肯尼亚一架飞机在大西洋上迫降,机翼先着陆,飞机分为四截,乘客全部遇难。

徐勇凌说,这次李峰是在80米做着陆动作,而正常的是在20米做。提前拉杆,速度控制得比正常大了近80公里。因为迫降俯角大,因此减速要快。正常减速是50公里,这次减速是100公里。

着陆后,因为前起落架没有放到位,所以减速伞放不出来,可能会冲出跑道。但李峰拉应急刹车,飞机速度减到180公里左右。此时将前起落架收起,前轮缓慢磕地,滑行,飞机前部雷达罩磨损大概十多厘米,很小很小,而且他在快停下的时候,还有意往一边偏了一下,这是考虑到后面的飞机有可能着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杨华云
事发因俄罗斯专家在座舱检修飞机时错误的收起了前起落架。据报道,此次歼10迫降滑跑的后半段,因动力不足液压失灵,前起落架逐渐收起,前轮擦地滑行一小段至完全停下,造成磨损。受损状况应与此
讲得很祥细啊.
以前还真的不知道前起落架可以单独收放。
一个改装棍子时没有入选的人成功完成了迫降,决不是光凭运气和RP的。
,而且他在快停下的时候,还有意往一边偏了一下,这是考虑到后面的飞机有可能着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杨华云
事发因俄罗斯专家在座舱检修飞机时错误的收起了前起落架。据报道,此次歼10迫降滑跑的后半段,因动力不足液压失灵,前起落架逐渐收起,前轮擦地滑行一小段至完全停下,造成磨损。受损状况应与此
心里素质真强。[:a15:]
可见飞机的雷达整流罩是相当结实的。
原帖由 xinf60d 于 2009-3-27 22:17 发表
以前还真的不知道前起落架可以单独收放。

前起放下时是向前放,主起是向后放,由于液压不足,在310千米/时的气流下,主起容易锁住,而前起就不太容易上锁了。
那张SU30的图也是很久拉
对毛子专家表示无限囧意!
飞行数据可要好好分析一下
宝贵经验啊!!
100_2287.jpg
军博的展览难道早有预感?
牛逼
原帖由 lihui_faw 于 2009-3-27 23:36 发表
967870
军博的展览难道早有预感?

这不是我们家豹子嘛
厉害!
这什么烂比例

强5竟然比歼8大一圈

"而且他在快停下的时候,还有意往一边偏了一下,这是考虑到后面的飞机有可能着陆。"
我的爷,冷静到这地步...........;
奖20W不过分,相当应该!
这哥们非常的大心脏……
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
八爷的尾鳍也忘了收起来:D
心理素质确实太好了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哈特斯特朗的这一“偏”,对他自己是一小步,对中共空军是一大步
Mr  Heartstrong:b
雷死我了!强五真有那么大吗?[:a9:]
好像今天新闻里面有一个镜头,进气道下唇口也有磨损,但没有破坏性的损伤
原帖由 jerrygen 于 2009-3-28 20:49 发表
好像今天新闻里面有一个镜头,进气道下唇口也有磨损,但没有破坏性的损伤




也看到了,进气到下面只磨损了一点
原帖由 青之六 于 2009-3-27 22:34 发表
一个改装棍子时没有入选的人成功完成了迫降,决不是光凭运气和RP的。

当年没入选是不是政治原因?部队很讲政治性,飞行员据说要查三代,他刚离婚会不会领导考虑他情绪不稳定?
就是飞机损坏了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首先飞行员安然无恙,其次飞机所有的数据都保存下来了。
这位仁兄太牛!
原帖由 魔刀2 于 2009-3-28 00:14 发表
"而且他在快停下的时候,还有意往一边偏了一下,这是考虑到后面的飞机有可能着陆。"
我的爷,冷静到这地步...........;

飞行员确实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开玩笑那自己生命捆在一拓钢铁上面!可想而知了.
心理素质好到这种地步,;funk
"而且他在快停下的时候,还有意往一边偏了一下,这是考虑到后面的飞机有可能着陆。"

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