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们还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统一台湾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11:15
<P>我们还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统一台湾吗?</P>
<P>笔者拙文《统一台湾战争》在本栏发表后,承蒙许多朋友热情鼓励,笔者是十分感谢的。当然,由于该文所涉及问题的敏感,加之笔者学识所限,招致一些批评亦属正常。但近日跟帖里有一种对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论调,引起警觉,故不得不再说几句,以免读者误解和认定笔者的“偏执”。
一、从孙武的军事实践看“战”与“不战”的辩证关系
《孙子兵法》十三篇,“不战而屈人之兵”语源于第三篇《谋攻》,“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笔者不否认,“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说自诞生起,人类便有了这一战争艺术的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它从战略上着眼,而从具体战场摘取累累硕果,乃军事谋略的功德圆满的目标。特别是经过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人们更加向往之。然而,一般地说,国与国或者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并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爆发战争的,而是在矛盾发展到不得不用战争这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时才会发生。双方矛盾激化到以兵戎相见的地步,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不现实的。并且,若一味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则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不战”必以“战”为前提,“战”亦必生“不战”的副产品;没有“战”,则“不战”必为空中楼阁、水中之月。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孙武自己的军事实践——
那还是25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孙武经伍子胥鼎力推荐,被吴王阖庐(夫差之父)召见。一见面即敲定用宫女练兵。结果,孙武拿两名吴王爱姬枭首示众,才终于把那帮“嘻哈哈”的宫女训练成“齐唰唰”的士兵。在这里或有人不禁要问:孙武为什么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杀”而令行宫女呢?
之后,孙武灭钟吾国迫降徐国,伐越国攻克巢城,也从未有过一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特别是公元前506年冬,孙武与伍子胥合作,出师伐楚,以精兵3万五战逐灭楚国主力20万,乘胜占领了楚国首都郢城。后因秦国出兵救楚,吴军退兵。孙武在其辉煌的军事功业中未能践履自己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被秦军“不战”而退。究其原因,“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但须有“战”而胜之威,而且还须有达到一定极限量的实力后盾,而当时的吴国的国力无法提供给孙武驰骋“理想”的天地。
二、目前统一台湾具备“不战”的条件吗?
至少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和台湾现状来判断,是不具备的。因为——
首先,我们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台湾当局至少要做到不以武装力量敌视大陆。而实际上,台湾当局却在近乎疯狂地购置先进武器,削尖脑袋往TMD里钻,公然叫嚣用导弹攻击大陆城市和香港。并且,陈水扁等败类之“不屈”已经发展到“独立”和“分裂”,早已超出一般的意义。对此,还奢谈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同于向恶狼大喊“来吧,我这儿有肯德基!”一样的滑稽而危险吗?
其次,由于美国的干涉我国内政,支持“台独”势力(或许还要加上殖民统治台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大陆与台湾已不存在实力上的简单比较计算得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公式。美国的伎俩,我们平民百姓也能心明眼亮地看清楚,就是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顺利完成,那样,美国既能拿台湾作为与中国较量时的筹码,牵制我巨大力量,难以集中力量与之抗衡;又能以此促进我以台湾为样板“和平演变”;最少也要为美国军火商垄断一个超额利润的市场或者消耗我国力军力,不使台湾顺利统一,制造我们又一个不稳定地区,伺机利用。由此看来,若真正能在统一台湾问题上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许只有得到美国的合作。笔者乃一介平民,不能“运筹帷幄”,故难断定这有几分可能性。(但愿台湾即使不是美国的“绞索”,也不要成为我们的被人牵着的一根绳子吧)
再次,仅就目前状况,以“战”统一台湾,似乎已是我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坚守住和开拓出生存空间,振兴中华的必须付出的一项“机会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往往成为一种冠冕堂皇的危险粉饰;成为胆小者掩盖其“胆”的日本式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华丽包装纸。
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而统一台湾的可能性并非已经等于零。若要实现“不战”统一,势必至少具备三个条件:1、美国助“台独”之一臂的实质消失或极大消弱;2、台湾民众“反台独”、“谋统一”意识的日益深入和张扬;3、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这些,又似乎有些“时间不等人”的焦灼。
三、几个“战”与“不战”的参考典范
1、北平和平解放。其实现的必要前提是:天津战役的胜利及在新保安歼灭傅作义的看家王牌部队郭景云的第35军。
2、越南战争。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会见斯诺,长谈四个小时。内容涉及美国在越南扩大战争。次日,斯诺被告知可以用非原话形式发表该谈话内容。整个战争时期,美国遵从“警告”,美军地面部队面对17度线未敢越雷池一步,并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等部队入越参战始终保持缄默。其必要前提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印度军队攻势凌厉,巴基斯坦战线吃紧,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我外交部紧急照会印度政府,责令其立即拆除沿中锡、中印边界等处修筑的针对中国的进攻阵地。印度“遵照”执行。其必要前提是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4、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年6月5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披露苏联欲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打击。世界核大战一触即发。9月28、29日,中国连续进行两次核试验。10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林彪等我党政军领导一以贯之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活动。勃列日涅夫伸向核按钮的手颤抖地缩了回来。我国核试验的威慑作用的必要前提是,3月份我军珍宝岛战斗的大捷(毙伤苏军百余,其中列昂诺夫上校、杨辛中校两位校级军官被击毙)。
5、科索沃战争。美国以此小战,几乎令俄罗斯这头北极熊患上“半身不遂”;而导弹袭击我大使馆,又致使我“战斗精神”的损失不可估量。若仅从谋略角度审视,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十分高超。
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会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同,而在步骤、手段、强度等方面有所区别,也必然呈现不同的面貌——这已是本文的题外之意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7 19:46:08编辑过]
<P>我们还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统一台湾吗?</P>
<P>笔者拙文《统一台湾战争》在本栏发表后,承蒙许多朋友热情鼓励,笔者是十分感谢的。当然,由于该文所涉及问题的敏感,加之笔者学识所限,招致一些批评亦属正常。但近日跟帖里有一种对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论调,引起警觉,故不得不再说几句,以免读者误解和认定笔者的“偏执”。
一、从孙武的军事实践看“战”与“不战”的辩证关系
《孙子兵法》十三篇,“不战而屈人之兵”语源于第三篇《谋攻》,“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笔者不否认,“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说自诞生起,人类便有了这一战争艺术的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它从战略上着眼,而从具体战场摘取累累硕果,乃军事谋略的功德圆满的目标。特别是经过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人们更加向往之。然而,一般地说,国与国或者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并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爆发战争的,而是在矛盾发展到不得不用战争这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时才会发生。双方矛盾激化到以兵戎相见的地步,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不现实的。并且,若一味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则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不战”必以“战”为前提,“战”亦必生“不战”的副产品;没有“战”,则“不战”必为空中楼阁、水中之月。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孙武自己的军事实践——
那还是25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孙武经伍子胥鼎力推荐,被吴王阖庐(夫差之父)召见。一见面即敲定用宫女练兵。结果,孙武拿两名吴王爱姬枭首示众,才终于把那帮“嘻哈哈”的宫女训练成“齐唰唰”的士兵。在这里或有人不禁要问:孙武为什么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杀”而令行宫女呢?
之后,孙武灭钟吾国迫降徐国,伐越国攻克巢城,也从未有过一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特别是公元前506年冬,孙武与伍子胥合作,出师伐楚,以精兵3万五战逐灭楚国主力20万,乘胜占领了楚国首都郢城。后因秦国出兵救楚,吴军退兵。孙武在其辉煌的军事功业中未能践履自己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被秦军“不战”而退。究其原因,“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但须有“战”而胜之威,而且还须有达到一定极限量的实力后盾,而当时的吴国的国力无法提供给孙武驰骋“理想”的天地。
二、目前统一台湾具备“不战”的条件吗?
至少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和台湾现状来判断,是不具备的。因为——
首先,我们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台湾当局至少要做到不以武装力量敌视大陆。而实际上,台湾当局却在近乎疯狂地购置先进武器,削尖脑袋往TMD里钻,公然叫嚣用导弹攻击大陆城市和香港。并且,陈水扁等败类之“不屈”已经发展到“独立”和“分裂”,早已超出一般的意义。对此,还奢谈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同于向恶狼大喊“来吧,我这儿有肯德基!”一样的滑稽而危险吗?
其次,由于美国的干涉我国内政,支持“台独”势力(或许还要加上殖民统治台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大陆与台湾已不存在实力上的简单比较计算得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公式。美国的伎俩,我们平民百姓也能心明眼亮地看清楚,就是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顺利完成,那样,美国既能拿台湾作为与中国较量时的筹码,牵制我巨大力量,难以集中力量与之抗衡;又能以此促进我以台湾为样板“和平演变”;最少也要为美国军火商垄断一个超额利润的市场或者消耗我国力军力,不使台湾顺利统一,制造我们又一个不稳定地区,伺机利用。由此看来,若真正能在统一台湾问题上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许只有得到美国的合作。笔者乃一介平民,不能“运筹帷幄”,故难断定这有几分可能性。(但愿台湾即使不是美国的“绞索”,也不要成为我们的被人牵着的一根绳子吧)
再次,仅就目前状况,以“战”统一台湾,似乎已是我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坚守住和开拓出生存空间,振兴中华的必须付出的一项“机会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往往成为一种冠冕堂皇的危险粉饰;成为胆小者掩盖其“胆”的日本式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华丽包装纸。
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而统一台湾的可能性并非已经等于零。若要实现“不战”统一,势必至少具备三个条件:1、美国助“台独”之一臂的实质消失或极大消弱;2、台湾民众“反台独”、“谋统一”意识的日益深入和张扬;3、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这些,又似乎有些“时间不等人”的焦灼。
三、几个“战”与“不战”的参考典范
1、北平和平解放。其实现的必要前提是:天津战役的胜利及在新保安歼灭傅作义的看家王牌部队郭景云的第35军。
2、越南战争。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会见斯诺,长谈四个小时。内容涉及美国在越南扩大战争。次日,斯诺被告知可以用非原话形式发表该谈话内容。整个战争时期,美国遵从“警告”,美军地面部队面对17度线未敢越雷池一步,并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等部队入越参战始终保持缄默。其必要前提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印度军队攻势凌厉,巴基斯坦战线吃紧,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我外交部紧急照会印度政府,责令其立即拆除沿中锡、中印边界等处修筑的针对中国的进攻阵地。印度“遵照”执行。其必要前提是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4、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年6月5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披露苏联欲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打击。世界核大战一触即发。9月28、29日,中国连续进行两次核试验。10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林彪等我党政军领导一以贯之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活动。勃列日涅夫伸向核按钮的手颤抖地缩了回来。我国核试验的威慑作用的必要前提是,3月份我军珍宝岛战斗的大捷(毙伤苏军百余,其中列昂诺夫上校、杨辛中校两位校级军官被击毙)。
5、科索沃战争。美国以此小战,几乎令俄罗斯这头北极熊患上“半身不遂”;而导弹袭击我大使馆,又致使我“战斗精神”的损失不可估量。若仅从谋略角度审视,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十分高超。
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会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同,而在步骤、手段、强度等方面有所区别,也必然呈现不同的面貌——这已是本文的题外之意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7 19:46:08编辑过]
不可能的,对美国人只有战斗才能让他们明白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P>楼主似乎可从“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追求的根本目的来着手讨论!</P><P>“战、不战、如何战”只不过是手段而已!这样比较有说服力~~</P><P>个人见解!!!</P>
没有强大的军力,光凭三寸不烂之舌是办不到滴![em10]
美国人只认识导弹和核武器。
美国,倭国,WW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是改教训他们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