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介绍下YF23采用的进气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5:44
四代机进气道中22和35的设计都有3代机的使用者
而YF-23那种把吸附面气流从机翼上排出的设计似乎没有被其它飞机再次采用过。

能否探讨下这种进气道设计的优缺点?四代机进气道中22和35的设计都有3代机的使用者
而YF-23那种把吸附面气流从机翼上排出的设计似乎没有被其它飞机再次采用过。

能否探讨下这种进气道设计的优缺点?
]]
原帖由 百臂巨人 于 2009-2-21 20:51 发表
四代机进气道中22和35的设计都有3代机的使用者
而YF-23那种把吸附面气流从机翼上排出的设计似乎没有被其它飞机再次采用过。

能否探讨下这种进气道设计的优缺点?

其实小龙也有类似的吸附孔的,只是排气的位置不一样。
转一段介绍
YF-23 的设计要求和F-22 一样,但更强调隐身和超巡。YF-23 采用翼下进气口和向上的弯曲进气道。翼下进气口和机身下截面的形状是吻合的,也是梯形,但摈弃了边界层分离板,而是别出心裁地在进气口前的机翼下表面开了很多小孔,用于吸走边界层,然后向机翼上表面泄放。机翼上表面气压低于下表面,这是机翼产生升力的道理。YF-23 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原理,通过孔道将边界层从发动机进气气流中吸除,抽吸到上表面,解决了边界层分离的问题。不过不知道长期在恶劣环境使用时,会不会这样有孔道堵塞的问题。边界层分离板的结构彻底消失,消除了一大导致强反射的前向孔穴。从这一点上说,YF-23 的进气口隐身设计比F-22 的Caret 进气口还要先进。翼下进气口还在气动上保证了发动机在大迎角下的稳定供气,这一点和苏-27 是一样的。

既然这个进气道如此之好,为什么没有其它设计继续采用呢?
我想知道这个设计有没有什么缺点。
孔道堵塞的问题一般隔板吸附孔该遇到也会遇到,不应该算作在内吧
从方大败者为王的转来了
不成熟吧
不光别人没有用,甚至麦道自己的JSF竞标方案用的都是加莱特进气道。
而且这个进气道,似乎没什么专门的名称。
YF23至少证明了这进气道具有相当好隐形作用而且不需可变就兼顾较大的高速性能。
得有什么问题,才会变得如此无人问津呢?
原帖由 mysunsky 于 2009-2-21 22:01 发表
不成熟吧

附面层吸除是很成熟的技术,但是结构比较复杂
米帝版的赢者通吃
没有得到答案,补图外加挖

F-22也有附面层吸出装置。
老大们科普过,这进气口距机翼前缘距离比较短,跗面层比较(22/35)薄,所以一吸就可以解决,否则也吸不了:(
利用机翼取代原有的附面层隔板的限制就是机翼需要比较薄么?
缺点是不易增加储油量?
然后边条进气道一体化的设计的飞机,进气口位置类似米格29,在米格29的辅助进气道位置的那个地方开吸附孔是否可以起到类似效果?
[:a1:] 你说啥呢?跗面层厚度与速度和跗面流经长度成正比

23进气口前面的机翼部分那么短,所以跗面层才薄。不关机翼薄呀
这样的设计是否给维护带来困难?
哦,我搞错了。
我以为是作为隔板替代物的机翼要比较薄才好吸除。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