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干扰、反干扰、多目标攻击。。。。共军不是一般的重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0:52:56

蓝天“试剑”的故事


    在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采访的日子里,每时每刻我们都充满了感动;每时每刻我们都能看到、听到许许多多的故事。尽管和那里的人们所做出的一切相比,我们的媒体空间太过狭小,我们的文字太过苍白,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记录下那些故事,奉献给我们的读者。
                        活靶子
    基地试验团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给地面或者空中的武器装备、设备作目标,进行兵器校验。“在天上飞的时候,一想到地面上随时可以发射的武器在瞄准着自己,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紧张。”基地一区副司令员、原试验团团长崔世民说。

    一年冬天,该团承担了为友邻单位协试的任务。任务要求:进入试验空域后,飞行员打开加装在飞机上的大功率雷达干扰器,地面某型导弹进行真实的搜索跟踪试验。这种试验的风险极高。打开大功率雷达干扰器后,飞行员只能靠手持GPS的引导进行自主飞行,地面空中,如果有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崔世民担任了这次任务。为了减轻飞行人员在空中的压力,事先并没有告诉他是执行什么任务,只是要求他在指定的时候到达指定区域。
第一天,飞机在不带干扰源的情况下进行了GPS适应飞行。
   第二天,任务正式开始。崔世民驾机升空。打开干扰源后,他在耳机里只能听到强烈的杂音,塔台指挥员的声音一点都听不到了,他失去了指挥,成了一只断线的风筝,完全要靠自己飞行了。他还是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他略稳心思,关掉耳机,严格按照手持GPS的数据显示,沉着冷静地向着指定的空域飞去。

20
分钟后,他准确驾机返回机场。走下飞机时,试验人员才对他说:“老崔啊,你知道吗?在你今天的飞行空域,有多少枚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导弹在搜寻你,瞄准你?

   他笑笑说:“其实,我当活靶子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只是从来没有像今天只剩下眼睛,耳朵和嘴巴全不起作用了!
                       导弹僚机
   在我国某型导弹试验过程中,需要出动飞机,近距离拍下导弹在发射后运行的各种情况。任务要求飞行员在距导弹2公里之外进行拍摄。但飞机一上天,飞行人员才发现2公里外看导弹几乎只是一个点,根本无法分辨。他们紧急请求接近导弹拍摄,并获得指挥员的同意。

  “驾着高速运行的飞机小心翼翼地向导弹靠近时,那种感觉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大气都不敢出。”
   在这次任务中,他们轮流上阵,进行了近10次与导弹的编队飞行,很多次他们靠近导弹只有500米。
   任务结束之后,他们得到了一个“导弹僚机”的美誉。
   试验团的某型测控飞机是基地根据靶场测量的具体要求,与某研究所一起进行开发研制。作用相当于在空中设立一个接力站,实时地把一些测量数据转发到指挥中心。通过这种飞机,再加上地面移动测量设备,可以使靶场的测量范围不断扩展。


2007
年的一天,某型导弹需要进行夜间靶试,张凤元、周勇带领机组执行了这次特殊的任务。在夜间对某型导弹近距离的测量,在基地是首次。根据任务的要求,经过反复协商和研究,他们确定了测量方案:由于测控飞机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必须提前起飞,在导弹遇靶前的中段“等待”,确保及时准确地将数据传送到指控中心。

   张凤元、周勇带着机组起飞了。戈壁滩的夜空繁星点点,如果仅仅是飞行,那绝对是一种享受。但是,想着导弹要从自己的后方发射,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享受都想不起来了。“万一导弹失控了怎么办?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天,机组所有的人都没有说话,大家只能听到领航与地面通话的声音。“我们的飞机是在导弹的下方,可以清晰地看到弹头上瞄准设备所带的灯光。”周勇说,“看着导弹带着那一点微弱的光从我们的斜上方飞过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铁胆缚苍龙
   历时3年研制的新型导弹到了定型的关键阶段,部队在等这种新型装备,来增强低空防空实力。定型试验中,已经发射29发导弹的朱传涛被确定为定型试验的试弹兵。
   阵地上,朱传涛一遍遍地熟悉兵器和试验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然而,谁都没有意识到,寒风横扫下的靶场正蕴藏杀机。下达“发射”口令后,朱传涛扣动扳机,导弹导引头冲向前方,而导弹却停留在发射筒内,他意识到这是发“故障弹”,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立马紧张起来。根据导弹应急处理预案,并按照试验大纲规定的应急措施,他将发射架调整到发射区域,锁定发射架的高低方位旋转寻柄,撤入掩体。40分钟后,应急小分队把导弹从发射架上卸下来,检查后发现,导弹的燃气流泄漏,导致导弹导引头与弹体分离。
   按常规,经历这样一次危险后,要重新调整试弹兵。技术人员对兵器的安全性,出现的故障的可能性,还有武器系统保护试弹兵的安全性等向题,与朱传涛进行了深入交流。朱传涛沉着地说:“让我接着来!
指挥所下达了“30分钟准备!”从坐上发射架的那一刻起,朱传涛内心已经非常平静。“靶机起飞!”朱传涛咬死目标,只等进入攻击区域。

  “发射!”指挥员下达口令后,朱传涛对准目标稳稳地扣动扳机。然而,导弹没有丝毫动静,只听见“呲呲”的怪叫,继而又是一声闷响。这一次,朱传涛真的紧张了,惊出一身冷汗。转眼间,包括导引头在内的前端部分,约占导弹长度五分之二的弹体冲了出去,而导弹的战斗部还停留在发射筒内。这种情形有着可怕的后果:导弹发动机可能点火,连同发射架及试弹兵带出10米以外的地方爆炸。
   险情!又是险情!在场的数十位导弹专家为之惊愕,数秒钟内雕塑般的一动不动。我国便携式地空导弹从发展之日起,在科研试验过程中从未曾出现过类似的故障,靶场上参观发射的人们心中骤然紧张起来。此时的朱传涛,显示了一名优秀试弹兵的良好心理素质,他冷静地按照第二套应急方案的要求,在保证生命安全和现场人员装备安全的情况下,将导弹发射方向对准应急发射区,紧紧锁定发射架后,闪电般的撤离危险区。锁死发射架看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但如果不锁死,导弹有可能朝着任何方向飞去,靶场上几十台价值昂贵的装备车辆,上百号技术人员的生命将受到巨大的威胁。
   武器装备在研制过程中暗藏的“杀机”,使年轻的试弹兵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处惊不变是一名优秀试弹兵的基本素质。一位在现场观看整个试验过程的军事专家感慨地说:“试验未摸透‘脾气’的导弹,对试弹兵的心理是一种最为残酷的摧残。”
                    蓝天上的“智斗”
   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大漠深处的机场上,一架某型国产飞机挂上导弹,整装待发。这次打靶主要是检验导弹的抗干扰突防能力,使用的是该区第二试验站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某型靶机,它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3个拥有“实体型”无人机的国家。近年来,该型靶机已经形成了“干扰型”“红外导引型”等系列型号。
   挂弹机像一只凶猛的鹰,急速向靶机逼近,导弹点火发射。与此同时,无人机遥控员按下了干扰指令按钮,靶机干扰舱打开,干扰物撒满了天空
   导弹略一迟疑,转换了制导方式,又向目标飞去。
    进入某个距离后,无人机电磁干扰器启动。指挥所指挥人员的耳机里传来了强烈的电磁干扰信号声音。然而,某型导弹的导引装置还是以优越的性能,迅速辨伪识真,引导导弹准确地扑向靶机,靶机遇弹凌空爆炸
                  延长“神箭”的触角
   某新型导弹在闭合回路试验中,科技人员通过对该型导弹的弹道特性、飞行控制和杀伤精度等重点参数进行分析判断后认为:只要对兵器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就能够在现有设计值上大大提高作战半径。
在导弹发射阵地,刘永福向研制厂家提出了革新想法后,厂家技术人员认为,只升级软件就能对导弹进行扩远更新,根本不可能实现。为了将该型导弹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基地的6名科技干部投入到艰难的攻关中。每次导弹发射前,他们最先赶到发射场,采集上百个空域点的数据;试验结束后,又要分头负责拿到其他单位的试验结果。回到实验室,对数据进行逐一分析,核实计算每个弹道参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的时间表里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昼夜之分。
   正是靠着这股子韧劲,他们处理了几十万组各类数据,攻克了23项科研难题,终于获得了成功。当靶场领导将这一重大成果无偿提供给厂家时,令该型号设计人员感动不已。在该型导弹的后续设计中,设计人员采用他们编写的这套软件,使导弹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在该型导弹扩远后的首次试验中,总部领导专程观看打靶,通过试验指挥大厅的大屏幕看到导弹击中靶标时,高兴地对大家讲:“这个成果太了不起了!

                 验证不过关不发“准生证”
   一枚导弹拖曳着火光冲天而起。突然,一声巨响,发动机部位起火爆炸,失去动力的导弹,像一只折翅的小鸟,一头扎向地面。导弹怎么啦?各种检测数据很快从各个部门汇集而来,基地研究所分析断定,问题出在发动机设计上。在进一步的推算验证后,他们发现整个批次都存在类似问题。
   “不可能!”研发该型导弹的某设计院不相信这个事实,更不同意这样的“诊断”。他们坚持认为,这种偶然事件是导弹个体原因,不存在批次问题。尽管研究院提出各种理由,甚至多次诉苦,说拿不到“准生证”,不投入批量生产,单位就开不出工资。基地研究所本着对厂家负责,对军队负责的精神,坚持尊重科学,严格把关。同时为加快该型号导弹的定型,他们汇聚全所人员智慧,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想,积极与研究院同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仿真结果。在事实面前,研究院不得不从开始的怀疑态度转到实物仿真后的信任,欣然与他们联合攻关。随后,他们又帮厂家分析参数,验证性能、完善各分系统,先后解决了导弹指挥程序、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两个月后,该型号导弹再次进场试验。当看到导弹成功进入指定位置时,研究院的同志激动得热泪盈眶,试验场上更是一片欢呼。
                     多目标攻击
   多目标攻击是新型空空导弹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载机配套武器系统,可实现空中对多个目标同时发射多枚导弹并完成制导,从而有效提高载机的攻击能力和作战生存能力。此前,仅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具备多目标武器系统的试验能力。某新型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的导弹,载机具备双目标攻击条件后,考核导弹多目标攻击能力,便成为基地一项重要的试验任务。
   双目标攻击试验时,需要对一机双弹双靶5个空中运动目标同时进行测量,至少要同时接收5路遥测数据流。虽然靶场已具备多目标测控能力,但因试验涉及环节较多,加之首次试验中的不确定性,给实弹靶试带来一定风险。

   在对导弹技术状态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负责此项任务的单位成立专项课题组,对试验载机武器系统状态也进行深入追踪,认真分析各项改进与导弹接口协议,与导弹研制方、主机厂所共同研究,提出了首先进行多目标攻击的试验方案。载机同时挂载2枚能实现模拟攻击并实时传送导弹遥测数据的制导系留弹,同时对2个目标机进行空中截获和模拟攻击飞行试验。通过不懈努力,逐步解决了多频点遥测接收、多目标航线规划、多时统测控等技术难题。
   实弹靶试中,载机稳定跟踪目标并对空中2个目标同时攻击,导弹均准确命中目标并形成有效杀伤,成功实现了我国空空导弹一次重要的空中多目标攻击试验。双目标试验的成功,对今后扩展空战模式和增加飞机多目标攻击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对抗中“强筋壮骨”
   大漠腹地,一场复杂电子干扰条件下的空袭与反空袭对抗悄然拉开序幕。攻击者为电子对抗性能优良的某新型歼击机。防守者依靠具有多种抗干扰手段和很强抗干扰能力的某型新装备。
   为了突防胜利,战机在采取多种干扰手段后,居然多次在被地面雷达牢牢锁定的情况下安全逃逸。
   对抗结果显示,号称具有“抗干扰能力优异”的某型地空导弹,实际抗干扰能力偏低。专家们坐不住了。更着急的是参与试验定型全过程的一些年轻技术骨干。回到基地,他们连夜回顾了对抗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检查了兵器的每个状态,分析了几千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不是操作失误,而是兵器本身抗干扰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刚刚加入地空导弹家庭的“新秀”,必须强壮它的筋骨,发挥它的威力。
   该部立即成立了攻关小组。他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没有发现任何可支持的理论依据,又发现现成的方法不可用,必须找到创新的方法。他们在反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对干扰进行准确识别的同时,采用一系列新的方法进行对抗。形成了具体研究方案,最终拿到准确数据。该成果被电子对抗技术与光电对抗技术专家委员所肯定,认为该方法在工程中有重大实用价值,为提高地空导弹抗干扰能力找到了技术上的支持。
                    狭路相逢勇者胜

2002
814日,酷暑难耐。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到处是漂动的“湖泊”,流动的“火焰”。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架战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腾空而起,如一柄利剑直刺云霄。今天的对抗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其结果胜负已定,因为装备上的差距一目了然:蓝方——先进的三代战斗机,红方——国产二代战斗机。

   伴随着巨大的引擎声,红方带队长机——航空兵某团姚玉久团长带着战友,载着希望起飞了。刹那间,6机编队挟雷裹电般直刺苍穹,消失在茫茫天宇。
   “目标正前方XXX公里。”

   “目标正前方XX公里,机动。”
    “目标在10°,X公里。”
     “占位攻击。”
   一阵无线电静默后,几个干净利落的口令在耳机里响起,复又沉默。然而就在这时,目标开始凭借本身先进的预警和机动性能优势进行战术逃逸。驾驶过三代战机的姚团长,深知一旦目标丢失的后果。于是,他凭着自己丰富的战法理论和高超的技术,硬是死死缠住“敌机”,创造良好的空中态势。随后,他带队突破战法动作局限,运用多机、多方向、不同高度同时发起攻击,以最小的代价迫使敌机首尾不能兼顾。
一番近距格斗,创造了首战突破中距、近距接敌、首发命中的好成绩,考核大厅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红方战机凯旋归来,跑道上绽开6朵洁白的伞花。天气仍然闷热,姚团长却感觉到一丝清凉舒爽,抚摸着心爱的战鹰,耳畔中又响起了一位老首长对他常说的那句话:“飞行员的字典里只有‘进攻’和‘准备进攻’这两个词。”随后,红方小分队又奉命参加了联合对抗训练。面对“强敌”,飞行员和地面保障人员同仇敌忾,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重点锤炼超低空突防对“敌”导弹阵地、对“敌”核心目标突击和歼击机、强击机协同作战等课题,在近似实战的真打实抗中,创新出10余套战法,有效激发了官兵“敢拼刺刀”的魄力、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敢打必胜的胆气。
                     惊心动魄15

2005
11月,某新型导弹试验鉴定的最后一次实弹打靶,在国家地空导弹武器科研试验靶场的X X号发射阵地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阵地上,导弹发射车停在平展的戈壁滩上,2发导弹高高矗立,直指蓝天。距离发射车数十米开外的阵地指挥所前,各类保障车辆分阵列开,操作各型装备的官兵紧张有序。整个阵地笼罩着浓厚的战斗气氛。

   阵地指挥员、发射站站长张宝林,来到国产某新型雷达的操纵舱内检查操作界面,结果是一切准备正常。
   导弹进入发射程序。


30分钟准备!”阵地传来了试验总指挥的声音。

    突然,某导弹雷达,出现了掉高压现象,发射面临中止的危险。
    雷达操纵舱发生的危急情况,迅速传到了导弹研制部门专家的耳朵里,他们心急火燎地赶过来,一看发生的情况,吓了一跳。还没等张站长说话,他们就当即拍板:“今天不打了,绝对不打了!
    对于研制部门专家的意见,作为阵地指挥员的张站长思考着应对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张站长以其从事20余年导弹试验的丰富实战经验判断,这种现象,并非没有挽救的可能。

    时间一秒秒地跳动,靶机在头顶一圈圈地盘旋。
    对于张宝林站长来说,这真的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如果取消任务,担负供靶的无人机大队没有备份靶机,生产新的靶机又要拖很长时间,导弹定型装备部队的时间就要顺延。如果执行打靶任务,万一导弹发射失败,不仅要拖延定型时间,而且导弹失败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时此刻,无论做出哪个决定,对于张宝林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心理挑战和严酷的考验。
   “启动”。张宝林镇定地发出指令。
   “不能打、不能打”。操纵舱外研制厂家的人员一遍遍大声喊道。
   “再试一次”。高压还是加不上。
   “再试!”张宝林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
    终于,经过几次加高压,仪器终于恢复了常态,但是还有些不稳定。如果此时重新启动,预热需要近十分钟时间,根本来不及。况且再等下去,靶机的航油就要被耗光。
   “发射阵地准备完毕!”张宝林果断向指挥所报告。
   1分钟准备”。
    “发射!
    导弹如离弦之箭,发出振聋发聩的轰鸣,在万米高空击中了靶机!试验圆满成功。
   “这是惊心动魄的15分钟”。早已被汗水浸透衣服的研制部门专家,跑到指挥台前,拉着张站长的手,激动地说出这样一句话。(编辑:赵秀娟)○

蓝天“试剑”的故事

    在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采访的日子里,每时每刻我们都充满了感动;每时每刻我们都能看到、听到许许多多的故事。尽管和那里的人们所做出的一切相比,我们的媒体空间太过狭小,我们的文字太过苍白,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记录下那些故事,奉献给我们的读者。
                        活靶子
    基地试验团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给地面或者空中的武器装备、设备作目标,进行兵器校验。“在天上飞的时候,一想到地面上随时可以发射的武器在瞄准着自己,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紧张。”基地一区副司令员、原试验团团长崔世民说。

    一年冬天,该团承担了为友邻单位协试的任务。任务要求:进入试验空域后,飞行员打开加装在飞机上的大功率雷达干扰器,地面某型导弹进行真实的搜索跟踪试验。这种试验的风险极高。打开大功率雷达干扰器后,飞行员只能靠手持GPS的引导进行自主飞行,地面空中,如果有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崔世民担任了这次任务。为了减轻飞行人员在空中的压力,事先并没有告诉他是执行什么任务,只是要求他在指定的时候到达指定区域。
第一天,飞机在不带干扰源的情况下进行了GPS适应飞行。
   第二天,任务正式开始。崔世民驾机升空。打开干扰源后,他在耳机里只能听到强烈的杂音,塔台指挥员的声音一点都听不到了,他失去了指挥,成了一只断线的风筝,完全要靠自己飞行了。他还是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他略稳心思,关掉耳机,严格按照手持GPS的数据显示,沉着冷静地向着指定的空域飞去。

20
分钟后,他准确驾机返回机场。走下飞机时,试验人员才对他说:“老崔啊,你知道吗?在你今天的飞行空域,有多少枚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导弹在搜寻你,瞄准你?

   他笑笑说:“其实,我当活靶子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只是从来没有像今天只剩下眼睛,耳朵和嘴巴全不起作用了!
                       导弹僚机
   在我国某型导弹试验过程中,需要出动飞机,近距离拍下导弹在发射后运行的各种情况。任务要求飞行员在距导弹2公里之外进行拍摄。但飞机一上天,飞行人员才发现2公里外看导弹几乎只是一个点,根本无法分辨。他们紧急请求接近导弹拍摄,并获得指挥员的同意。

  “驾着高速运行的飞机小心翼翼地向导弹靠近时,那种感觉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大气都不敢出。”
   在这次任务中,他们轮流上阵,进行了近10次与导弹的编队飞行,很多次他们靠近导弹只有500米。
   任务结束之后,他们得到了一个“导弹僚机”的美誉。
   试验团的某型测控飞机是基地根据靶场测量的具体要求,与某研究所一起进行开发研制。作用相当于在空中设立一个接力站,实时地把一些测量数据转发到指挥中心。通过这种飞机,再加上地面移动测量设备,可以使靶场的测量范围不断扩展。


2007
年的一天,某型导弹需要进行夜间靶试,张凤元、周勇带领机组执行了这次特殊的任务。在夜间对某型导弹近距离的测量,在基地是首次。根据任务的要求,经过反复协商和研究,他们确定了测量方案:由于测控飞机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必须提前起飞,在导弹遇靶前的中段“等待”,确保及时准确地将数据传送到指控中心。

   张凤元、周勇带着机组起飞了。戈壁滩的夜空繁星点点,如果仅仅是飞行,那绝对是一种享受。但是,想着导弹要从自己的后方发射,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享受都想不起来了。“万一导弹失控了怎么办?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天,机组所有的人都没有说话,大家只能听到领航与地面通话的声音。“我们的飞机是在导弹的下方,可以清晰地看到弹头上瞄准设备所带的灯光。”周勇说,“看着导弹带着那一点微弱的光从我们的斜上方飞过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铁胆缚苍龙
   历时3年研制的新型导弹到了定型的关键阶段,部队在等这种新型装备,来增强低空防空实力。定型试验中,已经发射29发导弹的朱传涛被确定为定型试验的试弹兵。
   阵地上,朱传涛一遍遍地熟悉兵器和试验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然而,谁都没有意识到,寒风横扫下的靶场正蕴藏杀机。下达“发射”口令后,朱传涛扣动扳机,导弹导引头冲向前方,而导弹却停留在发射筒内,他意识到这是发“故障弹”,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立马紧张起来。根据导弹应急处理预案,并按照试验大纲规定的应急措施,他将发射架调整到发射区域,锁定发射架的高低方位旋转寻柄,撤入掩体。40分钟后,应急小分队把导弹从发射架上卸下来,检查后发现,导弹的燃气流泄漏,导致导弹导引头与弹体分离。
   按常规,经历这样一次危险后,要重新调整试弹兵。技术人员对兵器的安全性,出现的故障的可能性,还有武器系统保护试弹兵的安全性等向题,与朱传涛进行了深入交流。朱传涛沉着地说:“让我接着来!
指挥所下达了“30分钟准备!”从坐上发射架的那一刻起,朱传涛内心已经非常平静。“靶机起飞!”朱传涛咬死目标,只等进入攻击区域。

  “发射!”指挥员下达口令后,朱传涛对准目标稳稳地扣动扳机。然而,导弹没有丝毫动静,只听见“呲呲”的怪叫,继而又是一声闷响。这一次,朱传涛真的紧张了,惊出一身冷汗。转眼间,包括导引头在内的前端部分,约占导弹长度五分之二的弹体冲了出去,而导弹的战斗部还停留在发射筒内。这种情形有着可怕的后果:导弹发动机可能点火,连同发射架及试弹兵带出10米以外的地方爆炸。
   险情!又是险情!在场的数十位导弹专家为之惊愕,数秒钟内雕塑般的一动不动。我国便携式地空导弹从发展之日起,在科研试验过程中从未曾出现过类似的故障,靶场上参观发射的人们心中骤然紧张起来。此时的朱传涛,显示了一名优秀试弹兵的良好心理素质,他冷静地按照第二套应急方案的要求,在保证生命安全和现场人员装备安全的情况下,将导弹发射方向对准应急发射区,紧紧锁定发射架后,闪电般的撤离危险区。锁死发射架看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但如果不锁死,导弹有可能朝着任何方向飞去,靶场上几十台价值昂贵的装备车辆,上百号技术人员的生命将受到巨大的威胁。
   武器装备在研制过程中暗藏的“杀机”,使年轻的试弹兵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处惊不变是一名优秀试弹兵的基本素质。一位在现场观看整个试验过程的军事专家感慨地说:“试验未摸透‘脾气’的导弹,对试弹兵的心理是一种最为残酷的摧残。”
                    蓝天上的“智斗”
   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大漠深处的机场上,一架某型国产飞机挂上导弹,整装待发。这次打靶主要是检验导弹的抗干扰突防能力,使用的是该区第二试验站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某型靶机,它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3个拥有“实体型”无人机的国家。近年来,该型靶机已经形成了“干扰型”“红外导引型”等系列型号。
   挂弹机像一只凶猛的鹰,急速向靶机逼近,导弹点火发射。与此同时,无人机遥控员按下了干扰指令按钮,靶机干扰舱打开,干扰物撒满了天空
   导弹略一迟疑,转换了制导方式,又向目标飞去。
    进入某个距离后,无人机电磁干扰器启动。指挥所指挥人员的耳机里传来了强烈的电磁干扰信号声音。然而,某型导弹的导引装置还是以优越的性能,迅速辨伪识真,引导导弹准确地扑向靶机,靶机遇弹凌空爆炸
                  延长“神箭”的触角
   某新型导弹在闭合回路试验中,科技人员通过对该型导弹的弹道特性、飞行控制和杀伤精度等重点参数进行分析判断后认为:只要对兵器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就能够在现有设计值上大大提高作战半径。
在导弹发射阵地,刘永福向研制厂家提出了革新想法后,厂家技术人员认为,只升级软件就能对导弹进行扩远更新,根本不可能实现。为了将该型导弹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基地的6名科技干部投入到艰难的攻关中。每次导弹发射前,他们最先赶到发射场,采集上百个空域点的数据;试验结束后,又要分头负责拿到其他单位的试验结果。回到实验室,对数据进行逐一分析,核实计算每个弹道参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的时间表里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昼夜之分。
   正是靠着这股子韧劲,他们处理了几十万组各类数据,攻克了23项科研难题,终于获得了成功。当靶场领导将这一重大成果无偿提供给厂家时,令该型号设计人员感动不已。在该型导弹的后续设计中,设计人员采用他们编写的这套软件,使导弹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在该型导弹扩远后的首次试验中,总部领导专程观看打靶,通过试验指挥大厅的大屏幕看到导弹击中靶标时,高兴地对大家讲:“这个成果太了不起了!

                 验证不过关不发“准生证”
   一枚导弹拖曳着火光冲天而起。突然,一声巨响,发动机部位起火爆炸,失去动力的导弹,像一只折翅的小鸟,一头扎向地面。导弹怎么啦?各种检测数据很快从各个部门汇集而来,基地研究所分析断定,问题出在发动机设计上。在进一步的推算验证后,他们发现整个批次都存在类似问题。
   “不可能!”研发该型导弹的某设计院不相信这个事实,更不同意这样的“诊断”。他们坚持认为,这种偶然事件是导弹个体原因,不存在批次问题。尽管研究院提出各种理由,甚至多次诉苦,说拿不到“准生证”,不投入批量生产,单位就开不出工资。基地研究所本着对厂家负责,对军队负责的精神,坚持尊重科学,严格把关。同时为加快该型号导弹的定型,他们汇聚全所人员智慧,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想,积极与研究院同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仿真结果。在事实面前,研究院不得不从开始的怀疑态度转到实物仿真后的信任,欣然与他们联合攻关。随后,他们又帮厂家分析参数,验证性能、完善各分系统,先后解决了导弹指挥程序、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两个月后,该型号导弹再次进场试验。当看到导弹成功进入指定位置时,研究院的同志激动得热泪盈眶,试验场上更是一片欢呼。
                     多目标攻击
   多目标攻击是新型空空导弹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载机配套武器系统,可实现空中对多个目标同时发射多枚导弹并完成制导,从而有效提高载机的攻击能力和作战生存能力。此前,仅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具备多目标武器系统的试验能力。某新型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的导弹,载机具备双目标攻击条件后,考核导弹多目标攻击能力,便成为基地一项重要的试验任务。
   双目标攻击试验时,需要对一机双弹双靶5个空中运动目标同时进行测量,至少要同时接收5路遥测数据流。虽然靶场已具备多目标测控能力,但因试验涉及环节较多,加之首次试验中的不确定性,给实弹靶试带来一定风险。

   在对导弹技术状态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负责此项任务的单位成立专项课题组,对试验载机武器系统状态也进行深入追踪,认真分析各项改进与导弹接口协议,与导弹研制方、主机厂所共同研究,提出了首先进行多目标攻击的试验方案。载机同时挂载2枚能实现模拟攻击并实时传送导弹遥测数据的制导系留弹,同时对2个目标机进行空中截获和模拟攻击飞行试验。通过不懈努力,逐步解决了多频点遥测接收、多目标航线规划、多时统测控等技术难题。
   实弹靶试中,载机稳定跟踪目标并对空中2个目标同时攻击,导弹均准确命中目标并形成有效杀伤,成功实现了我国空空导弹一次重要的空中多目标攻击试验。双目标试验的成功,对今后扩展空战模式和增加飞机多目标攻击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对抗中“强筋壮骨”
   大漠腹地,一场复杂电子干扰条件下的空袭与反空袭对抗悄然拉开序幕。攻击者为电子对抗性能优良的某新型歼击机。防守者依靠具有多种抗干扰手段和很强抗干扰能力的某型新装备。
   为了突防胜利,战机在采取多种干扰手段后,居然多次在被地面雷达牢牢锁定的情况下安全逃逸。
   对抗结果显示,号称具有“抗干扰能力优异”的某型地空导弹,实际抗干扰能力偏低。专家们坐不住了。更着急的是参与试验定型全过程的一些年轻技术骨干。回到基地,他们连夜回顾了对抗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检查了兵器的每个状态,分析了几千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不是操作失误,而是兵器本身抗干扰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刚刚加入地空导弹家庭的“新秀”,必须强壮它的筋骨,发挥它的威力。
   该部立即成立了攻关小组。他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没有发现任何可支持的理论依据,又发现现成的方法不可用,必须找到创新的方法。他们在反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对干扰进行准确识别的同时,采用一系列新的方法进行对抗。形成了具体研究方案,最终拿到准确数据。该成果被电子对抗技术与光电对抗技术专家委员所肯定,认为该方法在工程中有重大实用价值,为提高地空导弹抗干扰能力找到了技术上的支持。
                    狭路相逢勇者胜

2002
814日,酷暑难耐。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到处是漂动的“湖泊”,流动的“火焰”。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架战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腾空而起,如一柄利剑直刺云霄。今天的对抗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其结果胜负已定,因为装备上的差距一目了然:蓝方——先进的三代战斗机,红方——国产二代战斗机。

   伴随着巨大的引擎声,红方带队长机——航空兵某团姚玉久团长带着战友,载着希望起飞了。刹那间,6机编队挟雷裹电般直刺苍穹,消失在茫茫天宇。
   “目标正前方XXX公里。”

   “目标正前方XX公里,机动。”
    “目标在10°,X公里。”
     “占位攻击。”
   一阵无线电静默后,几个干净利落的口令在耳机里响起,复又沉默。然而就在这时,目标开始凭借本身先进的预警和机动性能优势进行战术逃逸。驾驶过三代战机的姚团长,深知一旦目标丢失的后果。于是,他凭着自己丰富的战法理论和高超的技术,硬是死死缠住“敌机”,创造良好的空中态势。随后,他带队突破战法动作局限,运用多机、多方向、不同高度同时发起攻击,以最小的代价迫使敌机首尾不能兼顾。
一番近距格斗,创造了首战突破中距、近距接敌、首发命中的好成绩,考核大厅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红方战机凯旋归来,跑道上绽开6朵洁白的伞花。天气仍然闷热,姚团长却感觉到一丝清凉舒爽,抚摸着心爱的战鹰,耳畔中又响起了一位老首长对他常说的那句话:“飞行员的字典里只有‘进攻’和‘准备进攻’这两个词。”随后,红方小分队又奉命参加了联合对抗训练。面对“强敌”,飞行员和地面保障人员同仇敌忾,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重点锤炼超低空突防对“敌”导弹阵地、对“敌”核心目标突击和歼击机、强击机协同作战等课题,在近似实战的真打实抗中,创新出10余套战法,有效激发了官兵“敢拼刺刀”的魄力、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敢打必胜的胆气。
                     惊心动魄15

2005
11月,某新型导弹试验鉴定的最后一次实弹打靶,在国家地空导弹武器科研试验靶场的X X号发射阵地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阵地上,导弹发射车停在平展的戈壁滩上,2发导弹高高矗立,直指蓝天。距离发射车数十米开外的阵地指挥所前,各类保障车辆分阵列开,操作各型装备的官兵紧张有序。整个阵地笼罩着浓厚的战斗气氛。

   阵地指挥员、发射站站长张宝林,来到国产某新型雷达的操纵舱内检查操作界面,结果是一切准备正常。
   导弹进入发射程序。


30分钟准备!”阵地传来了试验总指挥的声音。

    突然,某导弹雷达,出现了掉高压现象,发射面临中止的危险。
    雷达操纵舱发生的危急情况,迅速传到了导弹研制部门专家的耳朵里,他们心急火燎地赶过来,一看发生的情况,吓了一跳。还没等张站长说话,他们就当即拍板:“今天不打了,绝对不打了!
    对于研制部门专家的意见,作为阵地指挥员的张站长思考着应对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张站长以其从事20余年导弹试验的丰富实战经验判断,这种现象,并非没有挽救的可能。

    时间一秒秒地跳动,靶机在头顶一圈圈地盘旋。
    对于张宝林站长来说,这真的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如果取消任务,担负供靶的无人机大队没有备份靶机,生产新的靶机又要拖很长时间,导弹定型装备部队的时间就要顺延。如果执行打靶任务,万一导弹发射失败,不仅要拖延定型时间,而且导弹失败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时此刻,无论做出哪个决定,对于张宝林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心理挑战和严酷的考验。
   “启动”。张宝林镇定地发出指令。
   “不能打、不能打”。操纵舱外研制厂家的人员一遍遍大声喊道。
   “再试一次”。高压还是加不上。
   “再试!”张宝林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
    终于,经过几次加高压,仪器终于恢复了常态,但是还有些不稳定。如果此时重新启动,预热需要近十分钟时间,根本来不及。况且再等下去,靶机的航油就要被耗光。
   “发射阵地准备完毕!”张宝林果断向指挥所报告。
   1分钟准备”。
    “发射!
    导弹如离弦之箭,发出振聋发聩的轰鸣,在万米高空击中了靶机!试验圆满成功。
   “这是惊心动魄的15分钟”。早已被汗水浸透衣服的研制部门专家,跑到指挥台前,拉着张站长的手,激动地说出这样一句话。(编辑:赵秀娟)○
仅仅靠升级软件就能大幅增加导弹射程,估计CD肯定有人怀疑吧。嗯,连专家都怀疑了。
优化弹道可以增加射程
还是鼎新
很不错的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让人迅速冷静,继而担忧,随之又疑惑,最后拍案叫绝;读之令人荡气回肠,不禁仰天长啸,热血沸腾!
三代败给二代,是说明二代太牛呢还是三代太差劲?
飞行员只能靠手持GPS的引导进行自主飞行

手持GPS?野外探险的还是手机的?;funk
战机干扰强呢~~还是导弹抗干扰强呢~~~就用文章里的矛和盾试试~~要吹也分开嘛~~;P ;P
怀疑一切,怀疑中国的一切,是某些CD人的一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