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有望下半年回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41:57
(北京商报)2009/02/04



  “今年2月到6月可能是中国零售业最困难的一段时期,投资拉动消费大约需要半年的转化期,因此六七月份以后,消费市场应该开始回暖。”针对金融危机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做出上述判断。在他看来,尽管金融危机对零售业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北京零售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幅仍可达到12%-15%的水平,北京的发展会更快。


今年零售业增幅可达12%-15%
       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如果全国总的GDP能够实现“保8争9”的目标,那么全国零售业的增幅应该可以达到12%-15%的水平,北京会更快。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GDP的平均增幅是9.8%,而北京零售业的平均增幅是14.2%,一直高于全国GDP大约4-5个百分点。从整体看,北京零售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因为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达到9000美元,这就为北京零售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今年国家增加了4万亿元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根据经济学相关规律,5年内,大约60%的投资都会以工资、购买商品等各种形式转化为消费资金。仅此一项,就能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2.5-3个百分点。同时,中央还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扶农、富农政策,如果按照7亿多农民每人每天增收1元计算,就是2000多亿元。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市场的扩大,也将拉动消费增长1-1.5个百分点。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长是有保障的。

  虽然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波及面不会太大。百货业态承受的压力会大于超市,奢侈品压力会大于一般商品。不过,高档商品压缩的一部分消费会转向中低档商品,因此中低档消费反而可能增加。


资金不足是零售业发展最大瓶颈
  黄国雄指目前困扰零售业发展核心问题是资金不足、雷同化经营、分工不细,是当前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其中,资金不足是零售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营商业企业的利润全部上缴,造成中国零售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严重不足。而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中外零售企业在税收等政策上又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加上管理水平低,很多中国零售企业的纯利不足1%,大大低于外资零售企业1.5%-2%的平均水平。如此低的纯利润很难支撑零售企业平均10%、连锁企业平均30%左右的增幅。民营商业刚刚起步,同样没有强大的资本积累。因此,近年来零售商拖欠供应商货款,甚至一些骗贷的案件屡屡发生,都与资金不足有着直接关系。

  商业企业贷款难是一个问题,尤其是中小商业企业。商品是供应商的,房子是租来的,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目前,商务部及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想要建立一个平台,帮助那些信誉好、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商业企业获得贷款支持。

  雷同化经营是零售业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特色经营才能获得特色利润,而雷同经营只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甚至还达不到平均水平。

  此外,生产水平低决定了我国产品相对粗糙,分工不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商业相比,中国商业的硬件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是软件差距仍然巨大,这在超市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零售业要大胆开拓新的消费领域
  黄国雄表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外贸经济受到抑制,拉动内需重要性凸显。拉动内需首先要发挥商业的基础性作用,因为社会需求最终要表现在商业销售上。

  在这方面,首先要强调几个基本观点。“任何财富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经济必须以交换为基础。由于商品交换率一般只能达到95%-96%,总是有4%-5%的产品是有产值没有价值的,因此经济增长如果低于6%就等于倒退。”“零售稳定是市场稳定的基础。经济最终要归于消费,中国的消费稳定也关系到世界消费的稳定。”“市场竞争的基础是企业的内在实力。”

  其次,要大胆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比如老年商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仅北京就有170多万老年人。老年人经过多年积累,也都拥有相当的财富,但是老年商品开发还很不足。有数据表明,目前老年商品的满足程度只有17%,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白。而在美国,老年人控制了大约45%的市场消费。我国的市场细分还很不够,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当然,这首先要从工业抓起,进而扩大整体市场销售。

  第三,要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放心消费。中国老百姓不是没有钱消费,但是为了养老、为了医疗、为了子女教育,往往有钱也不敢消费。因此,需要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让大家放心消费。

  对于当前消费市场大面积降价促销,并不太支持。以低价位满足社会需求,会影响未来消费的增长,而盲目降价也会让整体利润下降。

  因为预期降价,消费者在前期就不会购买。降价期间虽然销量增加,因为后面消费者也不会购买了,等于透支了后面的消费。所以平均算下来,销量的增幅不会太大。(北京商报)2009/02/04



  “今年2月到6月可能是中国零售业最困难的一段时期,投资拉动消费大约需要半年的转化期,因此六七月份以后,消费市场应该开始回暖。”针对金融危机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做出上述判断。在他看来,尽管金融危机对零售业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北京零售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幅仍可达到12%-15%的水平,北京的发展会更快。


今年零售业增幅可达12%-15%
       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如果全国总的GDP能够实现“保8争9”的目标,那么全国零售业的增幅应该可以达到12%-15%的水平,北京会更快。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GDP的平均增幅是9.8%,而北京零售业的平均增幅是14.2%,一直高于全国GDP大约4-5个百分点。从整体看,北京零售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因为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达到9000美元,这就为北京零售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今年国家增加了4万亿元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根据经济学相关规律,5年内,大约60%的投资都会以工资、购买商品等各种形式转化为消费资金。仅此一项,就能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2.5-3个百分点。同时,中央还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扶农、富农政策,如果按照7亿多农民每人每天增收1元计算,就是2000多亿元。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市场的扩大,也将拉动消费增长1-1.5个百分点。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长是有保障的。

  虽然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波及面不会太大。百货业态承受的压力会大于超市,奢侈品压力会大于一般商品。不过,高档商品压缩的一部分消费会转向中低档商品,因此中低档消费反而可能增加。


资金不足是零售业发展最大瓶颈
  黄国雄指目前困扰零售业发展核心问题是资金不足、雷同化经营、分工不细,是当前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其中,资金不足是零售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营商业企业的利润全部上缴,造成中国零售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严重不足。而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中外零售企业在税收等政策上又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加上管理水平低,很多中国零售企业的纯利不足1%,大大低于外资零售企业1.5%-2%的平均水平。如此低的纯利润很难支撑零售企业平均10%、连锁企业平均30%左右的增幅。民营商业刚刚起步,同样没有强大的资本积累。因此,近年来零售商拖欠供应商货款,甚至一些骗贷的案件屡屡发生,都与资金不足有着直接关系。

  商业企业贷款难是一个问题,尤其是中小商业企业。商品是供应商的,房子是租来的,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目前,商务部及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想要建立一个平台,帮助那些信誉好、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商业企业获得贷款支持。

  雷同化经营是零售业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特色经营才能获得特色利润,而雷同经营只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甚至还达不到平均水平。

  此外,生产水平低决定了我国产品相对粗糙,分工不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商业相比,中国商业的硬件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是软件差距仍然巨大,这在超市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零售业要大胆开拓新的消费领域
  黄国雄表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外贸经济受到抑制,拉动内需重要性凸显。拉动内需首先要发挥商业的基础性作用,因为社会需求最终要表现在商业销售上。

  在这方面,首先要强调几个基本观点。“任何财富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经济必须以交换为基础。由于商品交换率一般只能达到95%-96%,总是有4%-5%的产品是有产值没有价值的,因此经济增长如果低于6%就等于倒退。”“零售稳定是市场稳定的基础。经济最终要归于消费,中国的消费稳定也关系到世界消费的稳定。”“市场竞争的基础是企业的内在实力。”

  其次,要大胆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比如老年商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仅北京就有170多万老年人。老年人经过多年积累,也都拥有相当的财富,但是老年商品开发还很不足。有数据表明,目前老年商品的满足程度只有17%,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白。而在美国,老年人控制了大约45%的市场消费。我国的市场细分还很不够,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当然,这首先要从工业抓起,进而扩大整体市场销售。

  第三,要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放心消费。中国老百姓不是没有钱消费,但是为了养老、为了医疗、为了子女教育,往往有钱也不敢消费。因此,需要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让大家放心消费。

  对于当前消费市场大面积降价促销,并不太支持。以低价位满足社会需求,会影响未来消费的增长,而盲目降价也会让整体利润下降。

  因为预期降价,消费者在前期就不会购买。降价期间虽然销量增加,因为后面消费者也不会购买了,等于透支了后面的消费。所以平均算下来,销量的增幅不会太大。
(中广网)2009/02/04



       国家统计局公布地区零售业竞争力表明:零售业竞争力前10名中,东部地区占8位,中西部地区排名比较靠后。其中,上海排名第一,其次分别是北京、广东、天津、江苏。零售业竞争力体现了相关区域环境要素的发展状况,包括地区经济状况、人口情况、收入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