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称:生育率应保持在1.8,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34:45
]]
低生育率与经济衰退
低生育率与经济衰退
  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除了养老保障难题,更深层次在于造成劳动力产出与消费失调。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劳动力人口老龄化会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
  2001年8月,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日本东京召开了有关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迅速老龄化趋势将引发劳动力减少、储蓄率降低、消费下降以及老年人福利负担加重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从而使国家长期陷入经济衰退。
  或许日本是一个典型个例。“人口学界公认,人口老化和劳动力短缺是日本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如此告诉《财经》。
  据乔晓春介绍,日本之所以十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生育率下降是一个因素。日本当年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生育率下降比中国目前的速度还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妇女的平均生育数是2.0,到1992年降到1.5,目前为1.29;20年前的日本人平均年龄只有30岁,现在是42岁。到2025年,日本人口的中间年龄将超过50岁,近30%的日本人将是65岁以上的老人。
  于学军博士的研究发现,日本的人口老化与经济衰退几乎同时出现,高度相关。1970年日本进入老龄社会,恰在这之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从统计数据上来看,1970年-2000年间,日本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21%,1980年-2000年间仅为2.61%。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劳动价格的提高,日本1990年-2000年之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仅略高于1%。
  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导致经济减速,是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发展过程。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由此提出警示:“近期中国总体上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出现。尤其是劳动力相对高龄化快速发展,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活力。”
  他解释说,所谓劳动力的相对高龄化,指15岁至64岁成年劳动力群体中,50岁至64岁人口所占的比例。该比例越高,说明劳动力高龄化越严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步入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代”,即“人口获利期”,其特征是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高、老年和少年等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低,而且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该趋势至今已持续20多年,已近尾声。
  专家估计,“获利期”过后即转入“人口负债期”。从现在算起,六年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转而下降,2030年以后下降尤甚。人口结构的劣化,显然会给中国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您那个报告的链接不存在。

另外,保持生育率在1.8,跟80%的人生要2胎是怎么倒出来的关系??:o
404 Not Found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gxdd/t20070111_200559299.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暗流涌动,到别的论坛看,也是一拨的人出来说这事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http://www.gov.cn/gzdt/2007-01/11/content_493677.htm

摘录:
根据本课题专家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并稳定至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把总和生育率继续稳定在1.8左右。按此预测,总人口将于2010年、2020 年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见图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00年为8.6亿人,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发展目标。

    未来30年,是确保低生育水平稳定、实现人口由缓慢增长到零增长再到负增长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生育政策。现行生育政策是几经调整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政策,有利于将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十一五”时期应保持政策稳定。同时,要及时开展生育政策的前瞻性研究。

    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还嫌咱们国家人少吗。。。。。。。
现在一胎制,实际出生率就已经在1.8左右了
出生率 和 总和生育率 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出生率是简单的除以总人口。总和生育率我觉得可理解为某妇女或者某个家庭这辈子总共生几个。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全国出生率是1.209%。
根据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 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7年第2号) 2006年(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全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87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总和生育率:一定时期(如某一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说明每名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各年龄组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可能生育的子女数,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原帖由 ussniper 于 2009-2-4 13:59 发表
现在一胎制,实际出生率就已经在1.8左右了

:D 好像是1.7吧,考虑到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形式,生多生少是个国际性问题,未来反正中国人生活水平上去了,要么地球超负荷,要么其他国家降低生活水平...后者可能性大点;P ,至于非洲和A3还有伊斯兰世界等世界人口增长发动机...将来世界的动荡避免不了的:L
人口政策要有前瞻性,不能有大波动,否则后果是老龄化社会反复出现,来这么几次什么国家都吃不消,碰到战争年代的话,更加被动
新华网的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11/content_5592892.htm

  新华网快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全国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原帖由 gameboy999 于 2009-2-4 14:42 发表
人口政策要有前瞻性,不能有大波动,否则后果是老龄化社会反复出现,来这么几次什么国家都吃不消,碰到战争年代的话,更加被动

尤其是人口结构更重要,社会责任其实是需要青壮年人承当。结构失衡,比纯粹人口增减问题更重要。

而且从最终意义上来说,老人都是要有年轻人来养的,单个适龄人的生产创造不能负担过多的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将或者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真是:未富先老。
那么很多的社会功能和角色转化难以达成。简单而言,当有战争或者危险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几个家庭仅有的一名男丁既没有主观意愿也没有义务前往这些危机场所。
各地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 央视调查尴尬现状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重点摘要:
"应该讲是一个锐减的趋势,我们看到相关的一些数据,1985年的时候全国农村的小学
是83万所,到2007年还有34万所,就是59%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已经被撤并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
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九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范教授
认为如果当初政府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规划,有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2006年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各地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 央视调查尴尬现状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重点摘要:
"应该讲是一个锐减的趋势,我们看到相关的一些数据,1985年的时候全国农村的小学
是83万所,到2007年还有34万所,就是59%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已经被撤并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
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九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范教授
认为如果当初政府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规划,有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2006年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我回老家看过,很多乡村中学,小学都合并了,以前基本上每个乡都有完全中学,现在基本上5-6个乡才一个,当然比以前大了一些。

但总学生规模是锐减的。
废话!现在农村一家子进城务工的人这么多,农村的孩子当然会少了!怎么不说现在城里多了这么多私立学校?
]]
]]
楼主怎么算的,应该是平均90%的人生二胎可以保持1.8的tfr
楼主指的是是total fertility rate是1.8,虽然楼主的计算有点错误,但是大概方向是对的。另外所谓千分之几的增长率,并不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国际上看人口出生率,主要看tfr和net reproduction rate。后者是考察expected daughters that new born girls are expected to give birth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