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白居易的诗品人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2:55:44
晚唐诗人白居易虽然不如“诗仙”李白和“诗史(圣)”杜甫名气大,但三人堪称唐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白的诗歌不像李白的那样豪放恣肆,也不像杜甫的那么忧国忧民,用典奇崛。白诗讲求通俗,有“老妪能解”之说。后世蒙童学诗,白诗往往是敲门之砖,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就给鲁迅开出了学诗的步骤:“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文学史家公认,白诗大抵分为叙事、讽喻、闲适、感伤四种,但这四种又不能绝然而分。如其著名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兼有上述四种审美属性。当然,他也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具有现代朦胧诗意境的诗歌。
    总之,白诗成就很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不过,诗人之外的白居易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就为官而言,很多人存在很多误会,认为白居易一生郁郁不得志。这或许是从《琵琶行》中所谓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所意会。史实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已是44岁。在此之前,他从29岁中进士人生一直官运亨通,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陪太子读书。白居易一帆风顺志得意满,在此期间写了数十首通俗易懂极具民间号召力的讽喻性诗歌,收录于《新乐府》、《秦中吟》中。当时白居易诗歌在长安传唱甚广,据传有很多“粉丝”将白诗文身其上。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术明星。如此书生意气,一帆风顺,而又诗为心声,犯了官场大忌。白氏中年被贬其实是因诗因言不合官场潜规则所致。
    这场挫折对谙熟宦海风波的人言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一直红遍京城官文两界的白居易而言,贬官江州那真的是受不了。《琵琶行》里固然对“琵琶女”倾注了太多的同情,其实也是白居易自己的牢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从做官的气量而言,白居易真的是温室里的嫩芽。不仅如此,《琵琶行》里也有白居易京城大牌的呢喃,所谓“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后世爱诗学诗析诗者,常常是爱屋及乌,因为爱诗而过度谥美了白居易的贬官语境和爱民情怀。其实,贬谪江州的白居易,对民间是排斥的,对京城豪华生活是留恋的,对贬官是恐惧的。一句话,他的意志是薄弱的,是无法适应从天上到人间的人生际遇。不过,文人对贬谪都会用美文美诗发牢骚,反而因诗的不朽掩盖了其人性的弱点。陶潜如此,白居易如此,苏东坡又何尝不是?
    白居易的苦日子并不长,三年后升任中州刺史,成为地方大员。又两年,新皇帝穆宗即位,白居易因曾陪其读书而重新回到京城。经过这番宦海风波,白居易的少年意气和锋芒早已不再,而多了些官场世故。期间所任京官虽不显赫,但也颇受皇帝信赖。也许是尝到了地方大员的甜头,也许是忌惮了京官的勾心斗角,此外白居易主动要求外放求官,先后人苏杭二州刺史,晚年回京任太子宾客,以刑部尚书致仕。可见,除了贬官江州司马这三年,白居易一生都是文名闻于当时,为官一路顺风且品级很高,加之他活到75岁。可谓福禄寿俱全,享尽人生富贵。唐宣宗甚至都写诗哀悼:“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在历代文人中确实是个异数,皇帝老儿爱其奇才,百姓爱其敢言,后人传其文名。生前盛名,死后哀荣,而且永远不朽。奇哉!异哉!更何堪,他还爱佛,号乐天居士;爱女人,一生都纳姬妾;爱诗酒享乐,一天都离不开丝竹;爱多管闲事,人家关盼盼为故主张建封闭关燕子楼十年而痴情不改,白居易却无情地嘲弄人家何不为张殉情---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关盼盼以自杀回敬了那个大男子主义的白居易。白居易狗逮耗子,其实也是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一生狎妓无数的他,对于自己喜爱的两位姬妾樊素与小蛮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在其人生路途之末,还是遣送了她们,空留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风流笑谈。
    评价白居易,今人还是要客观一些的。不能因为他是个伟大的诗人,就将其人格官格夸大谥美。但就官品人品而言,白居易不过是个中国知识分子圆满庸俗的一个符号。故而,白居易的诗歌是不朽的,其人品则是平庸的,不必为之拔高。晚唐诗人白居易虽然不如“诗仙”李白和“诗史(圣)”杜甫名气大,但三人堪称唐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白的诗歌不像李白的那样豪放恣肆,也不像杜甫的那么忧国忧民,用典奇崛。白诗讲求通俗,有“老妪能解”之说。后世蒙童学诗,白诗往往是敲门之砖,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就给鲁迅开出了学诗的步骤:“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文学史家公认,白诗大抵分为叙事、讽喻、闲适、感伤四种,但这四种又不能绝然而分。如其著名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兼有上述四种审美属性。当然,他也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具有现代朦胧诗意境的诗歌。
    总之,白诗成就很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不过,诗人之外的白居易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就为官而言,很多人存在很多误会,认为白居易一生郁郁不得志。这或许是从《琵琶行》中所谓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所意会。史实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已是44岁。在此之前,他从29岁中进士人生一直官运亨通,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陪太子读书。白居易一帆风顺志得意满,在此期间写了数十首通俗易懂极具民间号召力的讽喻性诗歌,收录于《新乐府》、《秦中吟》中。当时白居易诗歌在长安传唱甚广,据传有很多“粉丝”将白诗文身其上。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术明星。如此书生意气,一帆风顺,而又诗为心声,犯了官场大忌。白氏中年被贬其实是因诗因言不合官场潜规则所致。
    这场挫折对谙熟宦海风波的人言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一直红遍京城官文两界的白居易而言,贬官江州那真的是受不了。《琵琶行》里固然对“琵琶女”倾注了太多的同情,其实也是白居易自己的牢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从做官的气量而言,白居易真的是温室里的嫩芽。不仅如此,《琵琶行》里也有白居易京城大牌的呢喃,所谓“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后世爱诗学诗析诗者,常常是爱屋及乌,因为爱诗而过度谥美了白居易的贬官语境和爱民情怀。其实,贬谪江州的白居易,对民间是排斥的,对京城豪华生活是留恋的,对贬官是恐惧的。一句话,他的意志是薄弱的,是无法适应从天上到人间的人生际遇。不过,文人对贬谪都会用美文美诗发牢骚,反而因诗的不朽掩盖了其人性的弱点。陶潜如此,白居易如此,苏东坡又何尝不是?
    白居易的苦日子并不长,三年后升任中州刺史,成为地方大员。又两年,新皇帝穆宗即位,白居易因曾陪其读书而重新回到京城。经过这番宦海风波,白居易的少年意气和锋芒早已不再,而多了些官场世故。期间所任京官虽不显赫,但也颇受皇帝信赖。也许是尝到了地方大员的甜头,也许是忌惮了京官的勾心斗角,此外白居易主动要求外放求官,先后人苏杭二州刺史,晚年回京任太子宾客,以刑部尚书致仕。可见,除了贬官江州司马这三年,白居易一生都是文名闻于当时,为官一路顺风且品级很高,加之他活到75岁。可谓福禄寿俱全,享尽人生富贵。唐宣宗甚至都写诗哀悼:“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在历代文人中确实是个异数,皇帝老儿爱其奇才,百姓爱其敢言,后人传其文名。生前盛名,死后哀荣,而且永远不朽。奇哉!异哉!更何堪,他还爱佛,号乐天居士;爱女人,一生都纳姬妾;爱诗酒享乐,一天都离不开丝竹;爱多管闲事,人家关盼盼为故主张建封闭关燕子楼十年而痴情不改,白居易却无情地嘲弄人家何不为张殉情---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关盼盼以自杀回敬了那个大男子主义的白居易。白居易狗逮耗子,其实也是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一生狎妓无数的他,对于自己喜爱的两位姬妾樊素与小蛮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在其人生路途之末,还是遣送了她们,空留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风流笑谈。
    评价白居易,今人还是要客观一些的。不能因为他是个伟大的诗人,就将其人格官格夸大谥美。但就官品人品而言,白居易不过是个中国知识分子圆满庸俗的一个符号。故而,白居易的诗歌是不朽的,其人品则是平庸的,不必为之拔高。
人无完人,爱因斯坦意乱情迷,门捷列夫是个淫棍,但不影响对世界的贡献。
他的弟弟白行简更是个大淫人,有许多淫诗流传。
衡量知识分子的成就就是看成果。不过学术成果是实在的东西,根本空子可钻。聪明的中国知识分子往往另辟蹊径他们强调他们拥有超群的道德。几千年的忽悠下来,人民感动的一塌糊涂,认定知识分子就是道德上的半仙,命途上的倒霉蛋。国人不接受国外那些有成就的知识分子竟然也有这等“龌龊”之事也是正常啊。
  :D  也该“国足”那帮没文化的混蛋活该,他们要会念叨几句“人生踢球忧患始”也不至于被国人骂“臭脚”,说不定也把他们象神一样供着。
“也该“国足”那帮没文化的混蛋活该,他们要会念叨几句“人生踢球忧患始”也不至于被国人骂“臭脚”,说不定也把他们象神一样供着。”-----------------------如果中国足球也能取得象 白居易在文学上的成就那样,我想哪怕他们各个都是淫棍坏蛋,球迷们也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的吧。
好笑!我们在读白居易的诗词的时候,从来就没有人为的拔高他的人品。也没有那个必要。
唐朝就那么开放嘛。
人间雅句被李杜道尽,人间俗句被白居易道尽,唐朝作为中国律诗的高峰是很难逾越的,以后的国人只能另辟蹊径 从宋词元曲中抒发情怀了。
看不惯楼主的酸臭,忍不住说两句。
白的诗品咱家就不说了,流传一千多年了,该说的都说尽了,比咱强的多了去了。
关于他的官品楼主一番酸溜溜的歪论让人倒尽了胃口,我先问你一句,你质疑白居易的官品,有什么实际的内容拿出来看看,他是贪赃枉法啦还是徇私舞弊啦?是依附权贵啦还是结党营私啦?是嫉贤妒能啦还是陷害忠良啦?是言不由衷啦还是碌碌无为啦?他生活的中唐时代的政局如何不用我多言了吧。你到找一个从政方面比他强的出来让俺也服服气。不论京官还是地方官都行。
楼主说白做官的气量是“温室里的嫩芽”,嫩芽能在那样的政治环境里做到70多岁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而且官誉甚隆?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在楼猪的眼里成了“京城大牌的呢喃”,琵琶行里对琵琶曲的精彩描述已是千古绝唱,从中很容易看出白居易对音乐高超的鉴赏水平,以白居易的文化修养喜欢个高雅音乐也成了让您看不过的毛病?
如果说楼猪以上的评价是有所偏颇,那他说白居易“对民间是排斥的,对京城豪华生活是留恋的,对贬官是恐惧的”简直就是颠倒黑白,胡说八道。
你读一读他的新乐府,不必全读以免浪费您的宝贵情绪,随便挑几首就行。对民间排斥的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吗?不是矫揉造作的一两句,是感人泪下的几十上百篇!
“对京城豪华生活是留恋的”?白居易为官一生,虽未权倾朝野,也算是位极人臣。但是他偏偏就没有过上能称得起“豪华”的生活,最多算个“舒适”罢了?
有诗为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算哪门子“豪华生活”?当然情调是让人挺羡慕的。但是有“情调”和“豪华”是两回事吧?
再有:水波纹澳新造成,绫软棉匀温复轻。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中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做一件新棉袄也有如许感慨,这日子,真“豪华”啊!
对“贬官的恐惧”,恕在下才太疏,学太浅,通读过无数遍的《琵琶行》,就觉得有落寞,有感伤,有不平,最多是与琵琶女同病相怜,就是没感到一星半点儿的“恐惧”!请阁下不吝赐教,指点迷津,说说老白他是如何“恐惧”的,这里先谢谢啦哈!
“白居易在历代文人中确实是个异数,皇帝老儿爱其奇才,百姓爱其敢言,后人传其文名。生前盛名,死后哀荣,而且永远不朽”
终于明白楼主的心意啦!是啊,谁让老白他NN的这么让人妒忌呢?作诗千古绝唱,做官位极人臣,老到七十好几啦还有美女相伴,当今之世唯有杨氏振宁者或可望其项背一二。也只是望其项背一二而已啦,老白死时从皇帝老儿到市井百姓极尽哀荣,千年之后仍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杨贼可得百一乎?
不光楼主嫉妒,想着想着俺也不禁妒火中烧,等俺七八十的时候,别说蛮与素了,有个把四十郎当的半老徐娘耍耍就谢天谢地烧高香了!
当然俺也要学学白老,明白告诉她等翘辫子了以后她爱跟谁是谁去,财产方面人家该得也事前给人家,死了还要人家年轻轻地守寡才真不是东西呢!
相對于王昌齡的豪邁,李白的不羈,杜甫的憂憤,白居易詩可稱得上是“俗”,相傳白居易寫好詩後總要讀給街頭的老大娘聽一聽。他的詩句通俗易懂,往往涉及於民間的疾苦,“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獨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中如聞忌凍聲。争得大裘長萬丈?与君都盖洛陽城”。這些詩句正是反映了他對民間疾苦的關心。臨終前遣散正直妙齡的妾侍,也表現了他人性的一面。無論他在文學上的造詣還是人品都堪稱上等。
俺们不谈人品问题,标准太杂
原帖由 东邪西毒 于 2009-1-18 21:43 发表
如果中国足球也能取得象 白居易在文学上的成就那样,我想哪怕他们各个都是淫棍坏蛋,球迷们也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的吧。

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喜欢强调“知识分子的良心”,因为他们只能这些虚无的东西上作小动作,立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