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之争谁会成为最终的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28:10
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之争谁会成为最终的输家2009年01月1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去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一战逼迫美国认可了俄在外高地区的优势,萨卡什维利的冒险之举将欧洲进一步推向了俄罗斯。而在今年年初的俄乌天然气冲突中,乌克兰的强硬立场使得俄乌双方在欧洲天平上发生了倾向于前者的变化。俄天然气武器展示出它比飞机、坦克更有优势的威力。  


  乌克兰面临对欧洲的信誉危机

  对俄、欧、乌三方来说,冬季已成为能源战的天然季节。如果说2005年年底、2006年年初的俄乌天然气风波只是让欧洲对俄产生恐惧心理的话,那么几乎整个欧洲被冻僵的事实使得俄欧立场迅速靠近,而欧洲对乌的不满非常明显。

  1月10日,俄、欧签署建立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与运输监督机制议定书。而此前表示加入俄欧天然气供应系统调查委员会的欧洲公司已达到10家。按照俄方理解,独立观察机制将对乌天然气运输系统各设施进行调查。一俟观察员开始工作,乌方就应恢复向欧洲供气。同时,奥地利的Wolf Theiss公司受匈牙利Emfesz天然气公司委托,针对俄天然气停止转运欧洲这一事实向卢森堡国际法院起诉乌国家天然气公司。

  Emfesz公司承担着俄气输往欧洲的法律义务。媒体分析认为,此举是根据1994年欧盟通过的法案,利用世贸组织条款保护自身商业利益。针对因能源冲突引发的国家信誉危机,尤先科总统在10日对外表示:“乌将向欧洲开放他们感兴趣的所有天然气运输系统……我们想再次向观察团展示,乌完全履行了过境国的义务。”他还指出,希望俄方也允许乌方观察员进入俄监测站。

  同时,乌总统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特别代表波格丹·索洛科夫斯基表示,考虑到乌克兰、保加利亚和摩尔多瓦的友好关系,尤先科总统已命令用本国资源向这两个国家提供“最佳规模的天然气”,其中,经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每天提供200万立方米,向摩尔多瓦提供150万立方米。至于结算与价格等,则要等到俄完全恢复通过乌向欧供气之后再谈。

  乌国家天然气公司副总裁弗拉基米尔·特里克利奇特称,总统的命令不会影响到乌的消费水平。有意思的是,他在解读乌总统的这一命令时认为:“乌帮助摩尔多瓦,就如同捷克和波兰帮助斯洛伐克一样。”有评论称,乌此举是在最大限度地避免政治孤立。因为,俄欧监督机制的建立表明,“乌似乎成了自己发起的这场争端的牺牲品。”1月10日的消息证实,俄坚持售乌气价每千立方米450美元,双方谈判破产。这一情形使人回想起去年8月格在对俄军事冒险行动中的惨败教训。那么,乌如此坚持强硬立场到底为何?

  天然气冲突背后的权力之争

  欧盟负责同俄谈判的波兰总理托波拉涅克在同普京会见时证实,天然气冲突因乌国内政治矛盾而在仍继续。确切地说,“这一政治矛盾就是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的立场冲突”。这一看法在乌国内得到了证实。1月10日,乌总统秘书局副局长罗曼·别斯梅尔特内对媒体表示,内阁本应为这场冲突负全责,但似乎季莫申科总理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据称,总统尤先科在去年年初就责成政府与莫斯科进行天然气数量与价格的谈判。特别是在国际油价走低的背景下,乌俄价格谈判对乌是非常有利的。“但季莫申科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到年底了还没有签署协议。她也没有提起秋季时面对电视媒体作出的慷慨许诺,即很快签署2009年天然气供应文件”。别斯梅尔特内由此认为:“在欧洲支持乌、俄进行天然气斗争时,我们的总理却表现得像俄罗斯的同谋。”  


  曾经的橙色联盟内讧由来已久。自2005年以来,尤、季矛盾往往随着国家经济危机而律动。季莫申科这位“美女总理”也屡屡凭借她的“模糊而又灵活的手段”摆脱政治困境,并日益挑战尤先科总统的权力。有分析指出,在乌现有的“三巨头”(即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中,季莫申科是唯一在各个领域都有些支持者和有些影响的人物:其能源寡头背景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她同军工集团、金融集团也都有联系。正因为这种资源优势,在乌政坛上,季莫申科始终是比尤先科总统更活跃的人物。然而,在过去的4年里,乌也因此成为典型的因政治进程扰乱经济发展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4年的无所作为使乌克兰的政治与经济危机逼近了临界点。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乌国内通胀率高达100%,格里夫纳对美元汇率贬值了一半。曾是全苏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却出现了农产品严重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此拨款164亿美元用于稳定经济。

  经济危机首先打击了尤先科总统的威信。因此,借助能源冲突引发的经济形势不稳,削弱尤的威信,推动提前举行总统大选以取代尤先科似乎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地缘政治为主还是经济利益为主

  如果不考虑权力争斗的话,乌俄天然气矛盾到底为何?要知道,乌拖欠俄天然气债务已非一日。1月11日,乌总统秘书局新闻发言人维克多·巴拉加对媒体表示,俄对乌的“天然气打击”是精心准备的。“只有天真的人才会相信,俄终止出口天然气的真正原因是债务问题”。他认为,俄要用一次性打击解决相互交织的政治与经济问题,这其中就包括控制乌天然气运输系统和一系列战略性企业。更进一步说,乌外交部下属的外交学院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格里高利·佩里佩里察在一次圆桌会议上指出:“俄赢得了对格战争,如今这一战果扩展到了国际舞台上,并继续保持着攻势。”根据佩里佩里察的看法,俄对外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不仅在后苏联空间,而且要在整个欧洲恢复自己的领导地位”。

  在去年12月17日针对乌15名经济、能源和天然气领域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近3/4的人认为在这场冲突中不存在政治压力。问题在于,乌长期不能对现有的天然气运输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却寄希望于保持俄欧天然气通道垄断地位。因此,专家们倾向认为,如果乌当局无力改造运输系统,则交由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管理就是一个合理的出路了。否则,修建绕过乌的天然气管线就不仅有经济和技术上的理由,而且会得到欧洲的政治支持。

  考虑到格鲁吉亚的先例,乌克兰的强硬或许带来的不止是停止供气的后果,更有可能是加速俄修建““北线”和“南线”替代线路。(佟刚)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之争谁会成为最终的输家2009年01月1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去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一战逼迫美国认可了俄在外高地区的优势,萨卡什维利的冒险之举将欧洲进一步推向了俄罗斯。而在今年年初的俄乌天然气冲突中,乌克兰的强硬立场使得俄乌双方在欧洲天平上发生了倾向于前者的变化。俄天然气武器展示出它比飞机、坦克更有优势的威力。  


  乌克兰面临对欧洲的信誉危机

  对俄、欧、乌三方来说,冬季已成为能源战的天然季节。如果说2005年年底、2006年年初的俄乌天然气风波只是让欧洲对俄产生恐惧心理的话,那么几乎整个欧洲被冻僵的事实使得俄欧立场迅速靠近,而欧洲对乌的不满非常明显。

  1月10日,俄、欧签署建立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与运输监督机制议定书。而此前表示加入俄欧天然气供应系统调查委员会的欧洲公司已达到10家。按照俄方理解,独立观察机制将对乌天然气运输系统各设施进行调查。一俟观察员开始工作,乌方就应恢复向欧洲供气。同时,奥地利的Wolf Theiss公司受匈牙利Emfesz天然气公司委托,针对俄天然气停止转运欧洲这一事实向卢森堡国际法院起诉乌国家天然气公司。

  Emfesz公司承担着俄气输往欧洲的法律义务。媒体分析认为,此举是根据1994年欧盟通过的法案,利用世贸组织条款保护自身商业利益。针对因能源冲突引发的国家信誉危机,尤先科总统在10日对外表示:“乌将向欧洲开放他们感兴趣的所有天然气运输系统……我们想再次向观察团展示,乌完全履行了过境国的义务。”他还指出,希望俄方也允许乌方观察员进入俄监测站。

  同时,乌总统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特别代表波格丹·索洛科夫斯基表示,考虑到乌克兰、保加利亚和摩尔多瓦的友好关系,尤先科总统已命令用本国资源向这两个国家提供“最佳规模的天然气”,其中,经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每天提供200万立方米,向摩尔多瓦提供150万立方米。至于结算与价格等,则要等到俄完全恢复通过乌向欧供气之后再谈。

  乌国家天然气公司副总裁弗拉基米尔·特里克利奇特称,总统的命令不会影响到乌的消费水平。有意思的是,他在解读乌总统的这一命令时认为:“乌帮助摩尔多瓦,就如同捷克和波兰帮助斯洛伐克一样。”有评论称,乌此举是在最大限度地避免政治孤立。因为,俄欧监督机制的建立表明,“乌似乎成了自己发起的这场争端的牺牲品。”1月10日的消息证实,俄坚持售乌气价每千立方米450美元,双方谈判破产。这一情形使人回想起去年8月格在对俄军事冒险行动中的惨败教训。那么,乌如此坚持强硬立场到底为何?

  天然气冲突背后的权力之争

  欧盟负责同俄谈判的波兰总理托波拉涅克在同普京会见时证实,天然气冲突因乌国内政治矛盾而在仍继续。确切地说,“这一政治矛盾就是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的立场冲突”。这一看法在乌国内得到了证实。1月10日,乌总统秘书局副局长罗曼·别斯梅尔特内对媒体表示,内阁本应为这场冲突负全责,但似乎季莫申科总理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据称,总统尤先科在去年年初就责成政府与莫斯科进行天然气数量与价格的谈判。特别是在国际油价走低的背景下,乌俄价格谈判对乌是非常有利的。“但季莫申科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到年底了还没有签署协议。她也没有提起秋季时面对电视媒体作出的慷慨许诺,即很快签署2009年天然气供应文件”。别斯梅尔特内由此认为:“在欧洲支持乌、俄进行天然气斗争时,我们的总理却表现得像俄罗斯的同谋。”  


  曾经的橙色联盟内讧由来已久。自2005年以来,尤、季矛盾往往随着国家经济危机而律动。季莫申科这位“美女总理”也屡屡凭借她的“模糊而又灵活的手段”摆脱政治困境,并日益挑战尤先科总统的权力。有分析指出,在乌现有的“三巨头”(即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中,季莫申科是唯一在各个领域都有些支持者和有些影响的人物:其能源寡头背景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她同军工集团、金融集团也都有联系。正因为这种资源优势,在乌政坛上,季莫申科始终是比尤先科总统更活跃的人物。然而,在过去的4年里,乌也因此成为典型的因政治进程扰乱经济发展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4年的无所作为使乌克兰的政治与经济危机逼近了临界点。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乌国内通胀率高达100%,格里夫纳对美元汇率贬值了一半。曾是全苏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却出现了农产品严重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此拨款164亿美元用于稳定经济。

  经济危机首先打击了尤先科总统的威信。因此,借助能源冲突引发的经济形势不稳,削弱尤的威信,推动提前举行总统大选以取代尤先科似乎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地缘政治为主还是经济利益为主

  如果不考虑权力争斗的话,乌俄天然气矛盾到底为何?要知道,乌拖欠俄天然气债务已非一日。1月11日,乌总统秘书局新闻发言人维克多·巴拉加对媒体表示,俄对乌的“天然气打击”是精心准备的。“只有天真的人才会相信,俄终止出口天然气的真正原因是债务问题”。他认为,俄要用一次性打击解决相互交织的政治与经济问题,这其中就包括控制乌天然气运输系统和一系列战略性企业。更进一步说,乌外交部下属的外交学院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格里高利·佩里佩里察在一次圆桌会议上指出:“俄赢得了对格战争,如今这一战果扩展到了国际舞台上,并继续保持着攻势。”根据佩里佩里察的看法,俄对外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不仅在后苏联空间,而且要在整个欧洲恢复自己的领导地位”。

  在去年12月17日针对乌15名经济、能源和天然气领域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近3/4的人认为在这场冲突中不存在政治压力。问题在于,乌长期不能对现有的天然气运输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却寄希望于保持俄欧天然气通道垄断地位。因此,专家们倾向认为,如果乌当局无力改造运输系统,则交由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管理就是一个合理的出路了。否则,修建绕过乌的天然气管线就不仅有经济和技术上的理由,而且会得到欧洲的政治支持。

  考虑到格鲁吉亚的先例,乌克兰的强硬或许带来的不止是停止供气的后果,更有可能是加速俄修建““北线”和“南线”替代线路。(佟刚)
双输,不过乌克兰可能会好点。
是三输,乌最惨,毛第二,欧最委屈
能源不愁买,俄罗斯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的能源需求将是黑洞

乌克兰去死吧,自找的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一战逼迫美国认可了俄在外高地区的优势?
如果认可了俄在外高地区的优势就不会有什么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之争了,乌克兰背后是美国,不要忘了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的别名叫“"天然气公主"”!她在这个时候和俄罗斯斗争,没有美国支持是不可能的!:handshake
俄罗斯是最大的输家,将为其粗糙粗暴粗鲁的外交付出代价,
本来是有理的,就是因为其一贯的沙文主义作风,在格鲁吉亚如此,
在乌克兰如此,最后都会变得没道理的一方。
看上去乌克兰对他在玩的游戏不是很上心?不会是被俄罗斯操纵的克隆人吧:)
或者,尚待一个漫长过程去成熟和适应的民主本身,早期所能依赖的决策团队,就都和当年少帅张学良一个水平--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或者,第三种可能,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这些政治力量,普遍具有某种心态共性--凡事都“一厢情愿”,过于寄幻想于 它们想象中的欧美支持?

忽然想起一个笑话,大意是:把你压到屎里的未必是敌人、把你从屎里捞出来的未必是朋友
原帖由 造汽 于 2009-1-13 08:08 发表
俄罗斯是最大的输家,将为其粗糙粗暴粗鲁的外交付出代价,
本来是有理的,就是因为其一贯的沙文主义作风,在格鲁吉亚如此,
在乌克兰如此,最后都会变得没道理的一方。


有限的现实利益、和更大但更虚幻的长远利益,之间孰轻孰重--这个挺难说的:D

有种风格其实不无道理:有风驶到尽,无风沉海底
---假如对手都非常配合的摆出pose被日,你还扭扭捏捏不成?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啦
  如果我们把外交当作一个次级的信号系统,舆论公关看作是一个主要的信号系统的话,
  那么 像一向以温和自居的我们--那种唠唠叨叨的抗议表态,的信号传递效率,很高么?
  还是通过行动,去让对手们(仅仅是对手) 自行知趣,的信号传递效率高?
     (比方说,像对于小萨这样的主儿)

我的意思跳跃幅度太大了--惭愧:L  请容我补充一下:handshake   :
  我想说的是,实力是被尊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真正值得赢取尊重的人,是不会和我们这个时代所熟悉的“……强烈抗议和不满”这种唠叨--
  只有让那些没学会尊重你的人 痛、更痛、更懊悔的痛--然后 你才可能得到尊重。
  这才是我所向往的。
我不敢猜测这种想法对--但我可以肯定,过去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些情况证明:
  过去我们的那种东方式的委婉,只不过是“自欺 欺人 被人欺”的遮羞布
真想把潜力和实力兑现成影响力?

得不断摸索 改进才行呀
个人以为,
结局只有两个
二毛被大毛强暴
二毛被大毛和欧盟合起来前插后捅.
原帖由 造汽 于 2009-1-13 08:08 发表
俄罗斯是最大的输家,将为其粗糙粗暴粗鲁的外交付出代价,
本来是有理的,就是因为其一贯的沙文主义作风,在格鲁吉亚如此,
在乌克兰如此,最后都会变得没道理的一方。



开玩笑  再软下去 毛子还有个屁缓冲 先是被以前的小弟的小弟都欺负到自己亲戚身上了  
没看到打了一顿后老实很多了   再说了 现在能源价格较低 现在闹一下 不但收拾了不老实的以前的小弟
还说不定能把价格拉上去一点
我承认:也许命中注定 中国就只能是食草动物
她或许可以以大象般难于撼动的身躯去打消心存恶意者的妄想……却不可能真的再兼备猎豹般的敏捷

而我自己,却受限于从业余军迷和学习者的视角,
观察历史上那些掠食者多了,下意识有些羡慕某些--和我们国情不符的‘闪光点’--这样,可能不合适。
/* 这可能离题了。 回到本帖上来*/
我可不觉得欧盟是输家,在这件事上压根就不存在可以上纲上线到政治高度的象征意义
  --欧盟只不过是针对一笔具体买卖,要确保具体利益而已;
乌克兰挺主观--用它自己的期望代替了客观现实--然后成了唯一的牺牲品;
俄罗斯的损失?或许有吧--但在我的视野里 可找不出来。
  恰相反,非常走运的 非常小的代价在欧盟脑海深处 强化了一个‘惩罚中枢’--而这种效果,
相对于我们奉献给欧洲的大订单,相对于我们奉献给美国国债的那些贡品--所起到的‘犒赏中枢’的效果,
----哪种方式会更好呢?

一个赢家,一个输家,一个不耐烦的买家,就这么回事儿
原帖由 深涧悠蓝 于 2009-1-13 13:58 发表
个人以为,
结局只有两个
二毛被大毛强暴
二毛被大毛和欧盟合起来前插后捅.


对我们无聊网友来说,起哄寒碜二毛 挺浪费时间的,
不如仔细端详一下 二毛做出这种让旁观者不理解的反应的背后,有什么‘坏’的因素 在发挥作用?
    在政治上 我们没有走那种天鹅绒的道路,暂时无需担心 如张学良般蹩脚的团队拿民族命运当作游戏场来交学费的 悲惨可能,
    但 在主流思路上,的确我们社会和二毛有些雷同之处--比方说,‘一厢情愿’

同时也仔细对比一下不同的反应风格 的效果不同
以服务于,以后和大毛打交道的场合--老实说,北极熊是牛B坏了,这种恶习真要纵容下去,可不是好事儿
原帖由 东方之猪 于 2009-1-13 14:25 发表


对我们无聊网友来说,起哄寒碜二毛 挺浪费时间的,
不如仔细端详一下 二毛做出这种让旁观者不理解的反应的背后,有什么‘坏’的因素 在发挥作用?
    在政治上 我们没有走那种天鹅绒的道路,暂时无需担心 如张 ...



他再不反毛子弄出点事来  就要下台了
二毛的国内政争到底怎么样了?
季莫申科已经转向了,开始走亲俄路线。倒是总统尤先科还硬顶着。
原帖由 yan796113 于 2009-1-13 15:28 发表



他再不反毛子弄出点事来  就要下台了


不会这样吧?
【1】倒是有另外一种说法:俄罗斯这两年正在积极筹建北流和南溪两条输油管, 可能乌克兰是不想坐以待毙吧
【2】另外,此前乌克兰似乎储备了足够4~5个月的天然气,就等这个寒冬 人质们倒向这一边 一同压大毛呢:D

我不知道是否该把上述这两个信息关联进来考虑。
这会影响到两种不同的猜测:
1 乌方对争端是有准备的;
2 乌方对争端没有准备,而是被动的因为价格谈不拢 而让矛盾升级;

照咱们自己理想中的交易风格,肯定是一个人你得先对自己够狠,然后才有可能去狠对手
乌方在初期一方面价格上犹犹豫豫,(这一点很像我们某些时候的弱点),一方面又对压根不存在的援兵…心存幻想,
-----从这种角度,无论如何都不太相信乌方是在做一件准备好的事。感觉就和马岛冲突中阿根廷人一样晕了吧唧的
大毛二毛都是一个祖先,二毛的领土里近一半是毛国人.
无论从战略来看还是实际利益看
二毛应该和大毛走的近才对
至少不能反目,至于小冲突么,那是争取自己的利益,非常有必要
但从二毛国的执政者来看,和西方走的近,私人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至于中国么,当然是支持大毛和二毛反目,最好争斗个几年,
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廉价天然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