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的“缺科性贫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40:13
              中国人文的“缺科性贫血”
                  夏河年


  中国有重文轻理的传统,文理严重脱节的教育制度又使得中国的人文领域继续患有“缺科性贫血”。刘兆玄说,政治人物要学会技术官僚的那一套恐怕很难,毕竟很多人连加减乘除都不懂了,“但技术官僚若够聪明,政治人物那一套并不难学”。不难看出,这里的“政治人物”和“技术官僚”分别是指文理科的出身。刘兆玄的个人履历及性格特质与常人区别较大,此言难免有偏激之嫌,但如果将这番话的激烈程度扣去三成,则很难说这话还有什么错。就整体而言,中国社科人文“缺科性贫血”的症状是严重的。

  我国的文艺作品总是尽可能绕开科学题材,中国缺少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是众所周知的,在文艺作品中,情节实在绕不开科学知识时,不是模糊处理就是出错。“止痛针”、“镇静剂”是常用的模糊手法,因为他们叫不出也不愿查询任何一种“止痛针”和“镇静剂”的名字,电视连续剧《误入中统的女人》居然让男女主人公在解放前谈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而事实上中国直到1999年6月18日才有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在这个试行方案上签字的是时任局长郑筱萸,2000年1月1日正式执行。柯云路是中国少有的涉及科学题材的作家,但他的《人类神秘现象破译》、《中国气功大趋势》、《中国气功九大技术》、《生命特异现象考察》、《新疾病学》、《发现黄帝内经》、《重组生命世界》等系列作品,统统是挂羊头卖狗肉,是伪科学,他根本就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
  术业有专攻是不错的,要求每个作家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是过分的,但整个作家队伍如此缺乏科学素养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单方面责怪作家队伍的整体科学素质低,因为西方有很多畅销书就是科学题材,它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读者的科学素养,能写出来,也能销出去。到街头随便问问,差不多谁都能数出一大堆演艺明星的名字,基本上说不出5个科学家的名字。与此背景不无关联的是,中国文学产生了另一个分支:纯文学。这类作品只能在文学爱好者的圈圈里打转,甚至仅仅在作者和编辑之间交流,我就不相信将一个普通的句子分成几行也能叫“诗歌”。

  现代经济学已经远离了“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等起源时期的概念,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分析成了经济学的大趋势,这方面的佼佼者,人们称作“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专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换句话说,经济学已经成了类似于数学、物理学那样的科学,它不是政治、伦理、经济混为一谈的很原始的概念,但我国一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科学成分很少,更多的是兜售私利的谋取与政治理念的宣传等人文概念,其所谓的“研究成果”,只能通过语出惊人引起媒体炒作体现“价值”。兹略举几例如下: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
  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
  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
  茅于轼(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缺科性贫血”在我国政治生活领域的症状尤其严重。以酸溜溜的文人为主体外加部分私怨携带者组成的“民主派”,其实是“感性民主派”,他们惯于用文学语言论述政治、什么负面都能归结于体制、褒贬时政先看对象是不是官方派、惟西方马首是瞻、比美国人更爱美国,由于这类人群所占比例不高,因而在他们聚居的平台,喜欢私下串联起来围攻理念不同者,完全背离了成天念叨的“言论自由”,他们的“民主”,始于“感性”,终于“极端”。如果我只能在“集权体制”和“极端民主”之间二选一,我宁愿选择前者,“极端民主”的危害不亚于“极端集权”。
  中国当然有优秀的文人,他们不但妙笔生花,而且思维严谨、逻辑清晰,虽不见得具备丰富科学知识,但不缺科学精神,犹如那些自觉不自觉带着哲学人文思考问题的科学家。但是,他们的存在不影响我说更多的酸文人缺乏科学精神,他们以为高学历、高职称就一定是知识精英,嚷嚷着要“启蒙”大众,其实这些人视野狭窄、人格偏执、情感狂热,感性大于理性。你要是说“未检出”不等于“含量为零”,他就说你玩文字游戏,而事实上,科学上对这类概念作严格界定是常态,比如易溶、可溶、微溶、难溶,背后都有具体的对应数值。
  倒回到文理分科前,100个后来的文科生比100个后来的理科生的总成绩差一大截,如果说100个理科生有20个分科前就成绩优秀,那么,100个文科生中分科前就成绩优秀的不会超过5个。假设100个理科生中有20个理科生最后成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则100个文科生中也有不少于20个成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他们当中有的用体艺特长达成了目标,有的因为摆脱了数理化的困扰而真的成绩优秀并在所属领域业绩不俗,但由于综合素质高的还是那5个,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旦越界跨入需要多思维转换思考的更大领域,容易视野狭窄、个性偏执、情绪狂热,并互相传染。当然,例外总是有的,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科技领域也有混蛋,所以用不着举谁谁谁反驳我。
  我粗略统计过,签署《08宪章》的303个人中,文科出身的超过了90%,理科出身的不足10%,这种硬伤是能够说明很多问题的。

  我更倾向于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打造强大西方的主因,中国的衰败和崛起过程印证了这一点。我的意思并非说要让科学压倒人文,科学压倒人文和人文压倒科学都是灾难,寻找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对于自古重文轻理的中国来说,6成理4成文比较合适,个人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都是好材料,花岗岩适合铺流量大的人行道,软玉做工艺品合适,V3N用于金属的高速切削,坚硬的金刚石不适合切割钢铁。              中国人文的“缺科性贫血”
                  夏河年


  中国有重文轻理的传统,文理严重脱节的教育制度又使得中国的人文领域继续患有“缺科性贫血”。刘兆玄说,政治人物要学会技术官僚的那一套恐怕很难,毕竟很多人连加减乘除都不懂了,“但技术官僚若够聪明,政治人物那一套并不难学”。不难看出,这里的“政治人物”和“技术官僚”分别是指文理科的出身。刘兆玄的个人履历及性格特质与常人区别较大,此言难免有偏激之嫌,但如果将这番话的激烈程度扣去三成,则很难说这话还有什么错。就整体而言,中国社科人文“缺科性贫血”的症状是严重的。

  我国的文艺作品总是尽可能绕开科学题材,中国缺少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是众所周知的,在文艺作品中,情节实在绕不开科学知识时,不是模糊处理就是出错。“止痛针”、“镇静剂”是常用的模糊手法,因为他们叫不出也不愿查询任何一种“止痛针”和“镇静剂”的名字,电视连续剧《误入中统的女人》居然让男女主人公在解放前谈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而事实上中国直到1999年6月18日才有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在这个试行方案上签字的是时任局长郑筱萸,2000年1月1日正式执行。柯云路是中国少有的涉及科学题材的作家,但他的《人类神秘现象破译》、《中国气功大趋势》、《中国气功九大技术》、《生命特异现象考察》、《新疾病学》、《发现黄帝内经》、《重组生命世界》等系列作品,统统是挂羊头卖狗肉,是伪科学,他根本就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
  术业有专攻是不错的,要求每个作家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是过分的,但整个作家队伍如此缺乏科学素养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单方面责怪作家队伍的整体科学素质低,因为西方有很多畅销书就是科学题材,它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读者的科学素养,能写出来,也能销出去。到街头随便问问,差不多谁都能数出一大堆演艺明星的名字,基本上说不出5个科学家的名字。与此背景不无关联的是,中国文学产生了另一个分支:纯文学。这类作品只能在文学爱好者的圈圈里打转,甚至仅仅在作者和编辑之间交流,我就不相信将一个普通的句子分成几行也能叫“诗歌”。

  现代经济学已经远离了“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等起源时期的概念,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分析成了经济学的大趋势,这方面的佼佼者,人们称作“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专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换句话说,经济学已经成了类似于数学、物理学那样的科学,它不是政治、伦理、经济混为一谈的很原始的概念,但我国一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科学成分很少,更多的是兜售私利的谋取与政治理念的宣传等人文概念,其所谓的“研究成果”,只能通过语出惊人引起媒体炒作体现“价值”。兹略举几例如下: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
  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
  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
  茅于轼(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缺科性贫血”在我国政治生活领域的症状尤其严重。以酸溜溜的文人为主体外加部分私怨携带者组成的“民主派”,其实是“感性民主派”,他们惯于用文学语言论述政治、什么负面都能归结于体制、褒贬时政先看对象是不是官方派、惟西方马首是瞻、比美国人更爱美国,由于这类人群所占比例不高,因而在他们聚居的平台,喜欢私下串联起来围攻理念不同者,完全背离了成天念叨的“言论自由”,他们的“民主”,始于“感性”,终于“极端”。如果我只能在“集权体制”和“极端民主”之间二选一,我宁愿选择前者,“极端民主”的危害不亚于“极端集权”。
  中国当然有优秀的文人,他们不但妙笔生花,而且思维严谨、逻辑清晰,虽不见得具备丰富科学知识,但不缺科学精神,犹如那些自觉不自觉带着哲学人文思考问题的科学家。但是,他们的存在不影响我说更多的酸文人缺乏科学精神,他们以为高学历、高职称就一定是知识精英,嚷嚷着要“启蒙”大众,其实这些人视野狭窄、人格偏执、情感狂热,感性大于理性。你要是说“未检出”不等于“含量为零”,他就说你玩文字游戏,而事实上,科学上对这类概念作严格界定是常态,比如易溶、可溶、微溶、难溶,背后都有具体的对应数值。
  倒回到文理分科前,100个后来的文科生比100个后来的理科生的总成绩差一大截,如果说100个理科生有20个分科前就成绩优秀,那么,100个文科生中分科前就成绩优秀的不会超过5个。假设100个理科生中有20个理科生最后成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则100个文科生中也有不少于20个成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他们当中有的用体艺特长达成了目标,有的因为摆脱了数理化的困扰而真的成绩优秀并在所属领域业绩不俗,但由于综合素质高的还是那5个,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旦越界跨入需要多思维转换思考的更大领域,容易视野狭窄、个性偏执、情绪狂热,并互相传染。当然,例外总是有的,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科技领域也有混蛋,所以用不着举谁谁谁反驳我。
  我粗略统计过,签署《08宪章》的303个人中,文科出身的超过了90%,理科出身的不足10%,这种硬伤是能够说明很多问题的。

  我更倾向于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打造强大西方的主因,中国的衰败和崛起过程印证了这一点。我的意思并非说要让科学压倒人文,科学压倒人文和人文压倒科学都是灾难,寻找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对于自古重文轻理的中国来说,6成理4成文比较合适,个人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都是好材料,花岗岩适合铺流量大的人行道,软玉做工艺品合适,V3N用于金属的高速切削,坚硬的金刚石不适合切割钢铁。
想起韩松几年前说过,中国作家已成为国内“层次最高”的科盲群体……难怪他和刘慈欣一干人等叫嚣中国科幻要脱离文学。
其实中国人虽然出于生活需要而在子女教育中“重理轻文”,但社会文化却正好相反。百家讲坛成了评书场,走近科学沦为故事会,人们对与切身生活无关的科学技术几乎毫无兴趣。
全民性的“文理偏科”和“文化食尸癖”,十年前造就了戏说剧、辫子戏的收视神话,近两年则催生了易中天、于丹、马未都这些人红遍全国。
说明五四运动失败了。真的德先生没请到,赛先生压根就没来
这种“反智”现象可不是土鳖国发明的,也不是土鳖国独有的。
土鳖国民众的科学素养虽然不高,但似乎并不比那些发达国家老百姓低~~:D
原帖由 血花刀剪 于 2009-1-4 14:31 发表
想起韩松几年前说过,中国作家已成为国内“层次最高”的科盲群体……难怪他和刘慈欣一干人等叫嚣中国科幻要脱离文学。



也就只有像刘慈欣这种有理科背景的作家才勉强撑住了中国硬科幻的一个角
楼主的文章浅薄。四楼的发言精辟。
我倒认为,国内文理分科的方法害死不少人
主要是现在50,60年代的那批政工干部.........其科学素养可想而知了。
从孔子发明儒学至今,都是这样子吧。;P
楼主的贴子倒是真正证明了什么叫作缺乏“人文精神”~

理科背景蔑视文科背景~

文科背景攻击理科背景~

其实中国人文的贫血不在于缺科~

而在于恰恰缺乏“人文精神”~~

缺乏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与肯定~
另外再补一句~~

试图对一切问题都做指点江山状~

不承认专业或者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无论文理都是无知的表现~

记得楼主上一篇说法律的贴子就已经被拍过了吧?
]]
]]
严重缺乏起码的科学或工程素养的文人,也不过就是那种连电灯泡都怕触电不敢换,
让老婆换的那种宏观经济学家(我不是在攻击主旋律们,而是那我自己的一个同龄亲戚
开涮)。
而严重缺乏人文素养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做了技术官僚,我倒觉得很恐怖,那种视人为数字,为螺丝钉,为杠杆,为电子,为分子的,会成为杀人机器的。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描写科学狂人毁灭地球的科幻电影,却很少说那一个疯狂文人能这么做的?
我是工程师出身,只会自省,这是我努力争取保存的最好的科学人文素质。
原帖由 zjdyxd1 于 2009-1-4 15:30 发表
主要是现在50,60年代的那批政工干部.........其科学素养可想而知了。

这些人还健在吗?我们要思考的是,现在的教育机器,是不是还在成批量自动化生产出
人文或技术缺失的人“材”呢?
我就是文科生~~

我很惭愧对数学等等学科非常不了解~~

我的同学中也没发现有谁是以无知为荣的~~

文理缺一不可~~

以对某一方面无知为荣与其说是知识的缺乏不如说是做人的缺陷~
]]
如果我是老胡,选接班人的时候不管出身文科理科,第一道门槛就是语文和数学必须有一门很好,不能有一门差,这是人文精神与科学思维兼顾的基础,仅有这一点不够,没有这一点不行。
]]
原帖由 ikarigendou 于 2009-1-4 14:38 发表
说明五四运动失败了。真的德先生没请到,赛先生压根就没来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德先生不管真假好歹让国人知道他老人家是干啥的了,但是赛先生至今还几是听说过没见过啊。尽管科学的春天已经来了好几回了。
路线图

本源:士(先秦百家)-->儒士(民国前)-->知识分子(近代)-->专家(改革开放以来)-->

接下来是狗肉上桌的过程:专家-->谋士(对公众顶着专家的名头,但有主子)
语文、数学

阿弥陀佛

幸亏楼主不是老胡了~~

理科不说~~

文科就仅仅是所谓“语文”么?

说起来倒是军坛上面那些理科背景的把自己当天下最NB的比较多啊~~

还是那句话

无论文理~

仅仅是受教育的背景和专业方向的差别~

无论贬低和轻视哪个都是无知的表现~~
原帖由 chrisxun 于 2009-1-4 16:18 发表
语文、数学

阿弥陀佛

幸亏楼主不是老胡了~~

理科不说~~

文科就仅仅是所谓“语文”么?

说起来倒是军坛上面那些理科背景的把自己当天下最NB的比较多啊~~

还是那句话

无论文理~

仅仅是受教育的 ...

我说了仅有这点不够。
原帖由 血花刀剪 于 2009-1-4 14:31 发表
其实中国人虽然出于生活需要而在子女教育中“重理轻文”,但社会文化却正好相反。百家讲坛成了评书场,走近科学沦为故事会,人们对与切身生活无关的科学技术几乎毫无兴趣。
全民性的“文理偏科”和“文化食尸癖”, ...


平心而论,百家讲坛刚开始还是不错的,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马老师的文物收藏,王教授的史记都讲得很好,可惜啊,自打辫子开始就走下坡路了,现在已经不看许久了。。。。
科教频道有个大片是关于寿山石的,从头到尾讲的就是人文知识,几乎就没有涉及寿山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但寿山石之珍贵,更大程度上是其特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人文因素是后来附加在石头上的。
原帖由 happygolf 于 2009-1-4 14:41 发表
这种“反智”现象可不是土鳖国发明的,也不是土鳖国独有的。
土鳖国民众的科学素养虽然不高,但似乎并不比那些发达国家老百姓低~~:D

也只是某方面
]]
]]
原帖由 3698520147 于 2009-1-4 18:42 发表
不需要誰壓倒誰 知識學問只是個工具 你需要用什麼工具就學什麼工具 你想當科幻作家就是多參考科幻的東西就是了...

中国很大,各种人才都有,我强调的事思维方式。
原帖由 3698520147 于 2009-1-4 18:42 发表
不需要誰壓倒誰 知識學問只是個工具 你需要用什麼工具就學什麼工具 你想當科幻作家就是多參考科幻的東西就是了...




所以才被阿扁耍了8年,这就是台湾人应该好好考虑的。
你强调的这种思维方式到底是什么?

通篇我只看见对文理分科制度的抨击~~

批评文科背景的人缺乏科学素养~~

指控文人缺乏科学精神~~

毫无统计数据地判定文科生分科前成绩必然比理科生差~~

你到底想针对什么?

说实话~

除了一个理科背景人士对文科背景人士的攻击之外我什么都没发现~

其实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

你想论证文理的对立加剧了科学精神的缺失~

可是你的文章恰恰说明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你站在理科生的角度抨击文科生的那些理由~

换个地方文科生同样可以用来抨击理科生~~

你同那些你眼中缺乏科学精神的酸文人有什么本质不同么?!

我们应该承认术业有专攻~

应该承认大多数人不可能在几个方向上都取得成就或有多么深入的认识~~

其实我们需要的思维方式不是文科生多学点理科或者理科生多学点文科~

而是应该树立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专业谨言慎行的作风~~

对于我们不熟悉或未知的领域不是拍脑袋就上张嘴巴就扯~

要勇于承认并且正视自己在某个领域内的见识浅陋~

先看看别人的意见学学这个专业的知识再来与别人讨论~

这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塑造~~

而这种塑造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

现实是~

无论文理科生~

最缺乏的其实是这种人文精神~
人文学科也是为经济服务的一个分枝

当今中国中国人文学科同样是为当今中国经济服务的

因为现在是买办经济 所以出汉奸帮闲文人是必然的

因为买办经济已经出现问题  中国经济需要向自主经济转型  而既得利益当权者不肯转 占据学界高层的帮闲文人自然要说很多无理无耻的话来维护洋主子和土主子的利益
理工教育其实也不乐观……因为根本的东西没学过来多少!课堂上往往都是在教如何用,但为什么这样很少涉及。这样的话学生很难从器的境界上升到道的境界。
]]
原帖由 chrisxun 于 2009-1-4 19:31 发表
你强调的这种思维方式到底是什么?

通篇我只看见对文理分科制度的抨击~~

批评文科背景的人缺乏科学素养~~

指控文人缺乏科学精神~~

毫无统计数据地判定文科生分科前成绩必然比理科生差~~

你到底想针对 ...

通篇理解错误。
我觉得问题不大,那个时代都是少数的JY加上愚昧的大众,能够将人文和科学结合在一起,从来都是了不起的人,毛泽东数学也不咋地。不知道民国时期的众多人文学者的科学素养如何
原帖由 小平头 于 2009-1-4 16:36 发表


平心而论,百家讲坛刚开始还是不错的,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马老师的文物收藏,王教授的史记都讲得很好,可惜啊,自打辫子开始就走下坡路了,现在已经不看许久了。。。。

不知道你 说的辫子是不是这阎崇年啊,MS阎上百家讲坛要比易中天马未都早的多
在我印象中,自然科学大师们的文艺素养普遍都还可以。
反过来就有点.....
原帖由 lted 于 2009-1-4 21:38 发表
我觉得问题不大,那个时代都是少数的JY加上愚昧的大众,能够将人文和科学结合在一起,从来都是了不起的人,毛泽东数学也不咋地。不知道民国时期的众多人文学者的科学素养如何

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