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钱,见识,与其他乱七八糟-----读某杂志一文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4:36
钱,见识,与其他乱七八糟
        -----读某杂志一文有感
    睡前,给老婆读杂志,开始几篇,写的不顺畅,疙疙瘩瘩的。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一篇叫《十年》的,写的简洁流畅,于是读下去。
读完了,想一想还颇有些味道。
    那故事本身不复杂,大概是一个大学生写的吧,主要讲他小时候家里状况不好,心里感觉压抑,乃至在亲戚面前也抬不起头。讲他小时候坐硬座火车,遭人白眼;讲他家里向他的大伯借钱的艰难经历等等……后来呢,他家境好了一些,但是这时他父亲把积蓄全部投资股票,当然是赔了一大半。最后是父子对话,意思是只要一直在奋斗就好,他还说“……我们这个家庭什么苦没受过,什么罪没遭过……这点小挫折(指股票)算得了什么……我相信这这种执著奋斗的精神才是最庞大的财富。”反正就是一个意思,为钱执著就好。
    嗯,该文大概算得上标准的“励志”文章了。可是我还是隐约觉得有些问题。
    因为作者交待,他的父亲是记者,母亲是中学老师,可他还是抬不起头,因为没钱。直到他父亲成了台长,他的家庭才“摆脱贫困”。(可能作者的这个贫困的标准线比较高吧。)
当然,这哥们也知道自己文中总提钱似乎不“温暖浪漫”,但是他还说“(温暖浪漫的文字)都是虚幻的,意淫的。”哦,这么说可是在不妥。至于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慢慢琢磨。
    不是我自己清高,说实话,我自己家庭和这个哥们颇为相似,父亲也是老师。也有个相对有钱的叔叔,很多经历也类似,看了作者的文章颇为感同身受。唯一不同是我和我的家人始终没有那么多的压抑,不是我们不看重钱,而是看的不那么重。
    那么我为什么能不把钱看的那么重呢?当然这和我的经历以及家庭的气氛很有关系。我年龄虽然不是很大,远没有不惑的淡然,但是这些年耳濡目染,看到的很多事情让我有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心境。
    因为种种原因把,我认识的人中可谓是形形色色。最底层的农民,煤矿工人,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教授,国企中层,私企董事长,小老板,还有风光无限的党政官员……对这种种人的种种事和他们的种种经历,我可以说都有些了解,也就知道了他们的很多酸甜。
    人说绚烂至极之后才能平淡如水。我虽然没有绚烂至极过,但我看到过别人的起落,也算有过感触吧,正是这些感触才让我有了今天的这些话。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解决了温饱,说丰衣足食也决不夸张,所以大家对金钱的渴望并不是基本生存需要,而是为了精神上获得尊重。这种要求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如何获得这种尊重,如何去看待这种尊重却是一道人生观的分水岭。尤其是在金钱方面。
    我接触的人中,谁提钱这个话题最多呢?两种人,一是最底层的农民,还有就是大学教授。农民总在说钱,也难怪,穷怕了。可教授们呢?其实是因为他们心里的不公,这种不公,来源于他们通过了自己多年苦读才获得今天这个职位,但是成为教授了,他们又发现,哦,原来那些没读书的小老板和那些不好好读书整日钻营的官员如今却都比自己风光了,比自己有钱啊!这怎么能服气,想用清高理论来安慰自己,可看见别人整日出入高档场所,一掷千金,金屋藏娇的,自己也着实的难以说服自己。于是他们开动起自己聪明的脑子来赚钱,教授果真是教授啊,拉项目,造论文,总之几乎把全部聪明才智都用在这个上面。钱的事情想的多了,关乎钱的话题自然也多,所以不管酒桌上还是办公室,几个教授一坐,立刻就攀比起项目资金的多寡了。
    但这有错吗?没有,环境使然。但是问题是他们没有认真想过,或者说根本没见识到别人的苦衷。所谓只看贼吃肉,没看贼挨打。不管是农民还是教授。都好比前面故事中那个作者,他没见识过农民的生活的苦,所以说自己那样的家庭还是“穷困”的;估计他也没见识过作为有钱人代表的他“大伯”的心理的苦,所以说潜意识的把像他大伯那样有钱当成奋斗目标。
   其实这么比较也不对,我们和农民比较生活的苦,和大款比较心理的苦,那就是好比是那个同网球冠军比赛象棋,同象棋冠军比赛网球的笑话一样可笑。可是,朋友,你想过没有,我们很难做到两个冠军,我们更应该寻找一种平衡,说具体点就是金钱与幸福的平衡。
批判有钱就幸福的文章都泛滥了,不过有说服力的没几个。因为都在讲大话,用保尔,柯察金来教育人是愚弄人。但是你真的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吗?我说破嘴或许你也不信。但是有一天或许你会明白,幸福的真谛在于你的思想,在于你的人生观,但是这种人生观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见识,所谓见多才识广。了解了别人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的幸福与忧伤,你也才能知道你要什么,我相信那时候你一定更加淡然一些,而淡然的人或许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好比那些教授,如果他们能淡然的去做学问,心无旁骛没准会成为大师;而上文故事中作者的父亲,如果能淡然的看待金钱,稍稍冷静点的去投资股市,哪怕稍稍学习一点国外股市的历史经验,我想他也不会让那么一个荒唐的股市疯长给骗掉大半积蓄。
   本来还想再写自己看到的其他有钱人和没钱人的生活,但突然觉得没必要了。因为或许只有亲眼见了,才能懂的其中滋味。就好比一个和尚,他本无心向佛,整日惦记着女色,于是师傅让它还俗娶妻,直到他经历了女人,他才顿悟佛法,终归山门。
   怎么觉得自己也像和尚呢?呵呵,倒是真有人说我有慧根来着,不过我可不想当和尚。我只是想自己多一分淡然,稍一分浮躁,这样才能更多地体味到生活的幸福,当然没准因为自己钓胜于鱼的心态,让自己小有成就呢。
   嗬嗬,也未可知。钱,见识,与其他乱七八糟
        -----读某杂志一文有感
    睡前,给老婆读杂志,开始几篇,写的不顺畅,疙疙瘩瘩的。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一篇叫《十年》的,写的简洁流畅,于是读下去。
读完了,想一想还颇有些味道。
    那故事本身不复杂,大概是一个大学生写的吧,主要讲他小时候家里状况不好,心里感觉压抑,乃至在亲戚面前也抬不起头。讲他小时候坐硬座火车,遭人白眼;讲他家里向他的大伯借钱的艰难经历等等……后来呢,他家境好了一些,但是这时他父亲把积蓄全部投资股票,当然是赔了一大半。最后是父子对话,意思是只要一直在奋斗就好,他还说“……我们这个家庭什么苦没受过,什么罪没遭过……这点小挫折(指股票)算得了什么……我相信这这种执著奋斗的精神才是最庞大的财富。”反正就是一个意思,为钱执著就好。
    嗯,该文大概算得上标准的“励志”文章了。可是我还是隐约觉得有些问题。
    因为作者交待,他的父亲是记者,母亲是中学老师,可他还是抬不起头,因为没钱。直到他父亲成了台长,他的家庭才“摆脱贫困”。(可能作者的这个贫困的标准线比较高吧。)
当然,这哥们也知道自己文中总提钱似乎不“温暖浪漫”,但是他还说“(温暖浪漫的文字)都是虚幻的,意淫的。”哦,这么说可是在不妥。至于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慢慢琢磨。
    不是我自己清高,说实话,我自己家庭和这个哥们颇为相似,父亲也是老师。也有个相对有钱的叔叔,很多经历也类似,看了作者的文章颇为感同身受。唯一不同是我和我的家人始终没有那么多的压抑,不是我们不看重钱,而是看的不那么重。
    那么我为什么能不把钱看的那么重呢?当然这和我的经历以及家庭的气氛很有关系。我年龄虽然不是很大,远没有不惑的淡然,但是这些年耳濡目染,看到的很多事情让我有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心境。
    因为种种原因把,我认识的人中可谓是形形色色。最底层的农民,煤矿工人,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教授,国企中层,私企董事长,小老板,还有风光无限的党政官员……对这种种人的种种事和他们的种种经历,我可以说都有些了解,也就知道了他们的很多酸甜。
    人说绚烂至极之后才能平淡如水。我虽然没有绚烂至极过,但我看到过别人的起落,也算有过感触吧,正是这些感触才让我有了今天的这些话。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解决了温饱,说丰衣足食也决不夸张,所以大家对金钱的渴望并不是基本生存需要,而是为了精神上获得尊重。这种要求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如何获得这种尊重,如何去看待这种尊重却是一道人生观的分水岭。尤其是在金钱方面。
    我接触的人中,谁提钱这个话题最多呢?两种人,一是最底层的农民,还有就是大学教授。农民总在说钱,也难怪,穷怕了。可教授们呢?其实是因为他们心里的不公,这种不公,来源于他们通过了自己多年苦读才获得今天这个职位,但是成为教授了,他们又发现,哦,原来那些没读书的小老板和那些不好好读书整日钻营的官员如今却都比自己风光了,比自己有钱啊!这怎么能服气,想用清高理论来安慰自己,可看见别人整日出入高档场所,一掷千金,金屋藏娇的,自己也着实的难以说服自己。于是他们开动起自己聪明的脑子来赚钱,教授果真是教授啊,拉项目,造论文,总之几乎把全部聪明才智都用在这个上面。钱的事情想的多了,关乎钱的话题自然也多,所以不管酒桌上还是办公室,几个教授一坐,立刻就攀比起项目资金的多寡了。
    但这有错吗?没有,环境使然。但是问题是他们没有认真想过,或者说根本没见识到别人的苦衷。所谓只看贼吃肉,没看贼挨打。不管是农民还是教授。都好比前面故事中那个作者,他没见识过农民的生活的苦,所以说自己那样的家庭还是“穷困”的;估计他也没见识过作为有钱人代表的他“大伯”的心理的苦,所以说潜意识的把像他大伯那样有钱当成奋斗目标。
   其实这么比较也不对,我们和农民比较生活的苦,和大款比较心理的苦,那就是好比是那个同网球冠军比赛象棋,同象棋冠军比赛网球的笑话一样可笑。可是,朋友,你想过没有,我们很难做到两个冠军,我们更应该寻找一种平衡,说具体点就是金钱与幸福的平衡。
批判有钱就幸福的文章都泛滥了,不过有说服力的没几个。因为都在讲大话,用保尔,柯察金来教育人是愚弄人。但是你真的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吗?我说破嘴或许你也不信。但是有一天或许你会明白,幸福的真谛在于你的思想,在于你的人生观,但是这种人生观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见识,所谓见多才识广。了解了别人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的幸福与忧伤,你也才能知道你要什么,我相信那时候你一定更加淡然一些,而淡然的人或许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好比那些教授,如果他们能淡然的去做学问,心无旁骛没准会成为大师;而上文故事中作者的父亲,如果能淡然的看待金钱,稍稍冷静点的去投资股市,哪怕稍稍学习一点国外股市的历史经验,我想他也不会让那么一个荒唐的股市疯长给骗掉大半积蓄。
   本来还想再写自己看到的其他有钱人和没钱人的生活,但突然觉得没必要了。因为或许只有亲眼见了,才能懂的其中滋味。就好比一个和尚,他本无心向佛,整日惦记着女色,于是师傅让它还俗娶妻,直到他经历了女人,他才顿悟佛法,终归山门。
   怎么觉得自己也像和尚呢?呵呵,倒是真有人说我有慧根来着,不过我可不想当和尚。我只是想自己多一分淡然,稍一分浮躁,这样才能更多地体味到生活的幸福,当然没准因为自己钓胜于鱼的心态,让自己小有成就呢。
   嗬嗬,也未可知。
睡前向老婆读小说:D :D :D :D
哎!看来我们真的很老,看见床闭上眼睛,天亮再说。
]]
强烈推荐LZ去看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里面的男主角才是真正的励志.....:D
同意2楼的说法,很多杂志上的这类文章,其实不仅这一类,都是写出来的,怎么感人怎么写,不见得是事实。
:D 对....地摊文学,火车文化 都不必当真
只说一句
贫贱夫妻百事哀.

是男人的就要多挣钱, 不然对不起你老婆.
从LZ的感悟中感悟到:通过看别人的形形色色和起起落落,人如果能明明白白地过自己的一辈子,或许要比别人幸福得多。
有些人过得确实很苦很苦

但是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如果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就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
环境使然,呵呵  看看现在女人找老公的要求,没钱可以吗 ?
读者 青年文摘 知音一类的文吧 三无现代都市寓言
比较著名的就是那个人肉当兔子吃的那个
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了 无出处 无时间 无可信度
楼主说的“淡然”这一点我很认同,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可能我还没从大学毕业,没经历过社会!
不知道怎么单独把农民和教授拉出来,可能也说明了接触的圈子吧
>>>终于找到一篇叫《十年》的

少一个“愁”字。。。。。。
嗬嗬,谢谢大家讨论。
原帖由 bnu630 于 2008-12-23 15:37 发表
同意2楼的说法,很多杂志上的这类文章,其实不仅这一类,都是写出来的,怎么感人怎么写,不见得是事实。

其实是不是事实到不要紧,我关心的是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也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现。
原帖由 docliu 于 2008-12-23 15:48 发表
只说一句
贫贱夫妻百事哀.

是男人的就要多挣钱, 不然对不起你老婆.

嗬嗬,或许吧,但是钱不是全部,不是吗?
除了野史什么的,,都要以camera 的角度看, 不要太感性了
原帖由 sshjyyws 于 2008-12-23 16:47 发表
从LZ的感悟中感悟到:通过看别人的形形色色和起起落落,人如果能明明白白地过自己的一辈子,或许要比别人幸福得多。

   是的,“明白”这两个字是很难明白。
原帖由 刚刚风无意吹起 于 2008-12-23 18:15 发表
有些人过得确实很苦很苦

但是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如果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就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

对,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会走很多弯路。但是这种“知道”也不容易,需要有经历,有见识,有脑子,甚至在“知道”的过程中弯路也是必不可少的。
原帖由 yanzi_sy 于 2008-12-23 19:28 发表
环境使然,呵呵  看看现在女人找老公的要求,没钱可以吗 ?

嗬嗬,看来兄弟需要的是女人。
开玩笑,见谅。
原帖由 寻找张菁 于 2008-12-23 20:49 发表
读者 青年文摘 知音一类的文吧 三无现代都市寓言
比较著名的就是那个人肉当兔子吃的那个
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了 无出处 无时间 无可信度

兔子肉的故事我不知道。
《青年文摘》和《知音》没怎么看过,因为看不下去。
《读者》很多年前看过不少,很多年前了,不是很喜欢里面的所谓“现代寓言”,当时只是觉得可以开阔一点眼界。
原帖由 zhanying911 于 2008-12-23 21:38 发表
楼主说的“淡然”这一点我很认同,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可能我还没从大学毕业,没经历过社会!

慢慢来……
原帖由 chao7 于 2008-12-24 08:48 发表
不知道怎么单独把农民和教授拉出来,可能也说明了接触的圈子吧

嗬嗬,我文中说了“他们两类人说钱的话题最多。”
至于我个人,文中也有透露,具体的还是不说的好。
原帖由 dkghost 于 2008-12-30 12:49 发表
除了野史什么的,,都要以camera 的角度看, 不要太感性了

嗯,其实,这是一种思考。很理性的思考。要实感性了,我就说我也想包二奶呵呵,其实那是没脑子的。
原帖由 happygolf 于 2008-12-23 14:44 发表
楼主啊,这种“励志文”千万别较真,故事绝大多数都是编的,作者自己都不信的,只为了煽情而已。文章里一切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为最后一段那几句“很有哲理的”话服务的,情节需要主人公活着就得活着,需要主人公去死 ...

所以,俺早就不看<<读者>>之类的杂志文章.
发现超大人倒是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军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