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报]2008中国十大科学发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4:14
2008中国十大科学发现
□文/本报记者 马 佳 陈永杰
  科学本无国界,每一次发现都意味人类向宇宙真相的进一步迈进。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人在经济、政治、文明等方面的进步,中国科学家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让我们的评选更加公正、客观、全面、权威,成为未来中国人在科学发现上经得起考验的“史记”篇章。 本报编辑部

  ·降雨和朝代兴亡的关系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平中教授从一块石笋上发现,季风的减弱竟然与王朝的衰亡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8年11月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发现者说:

  石笋如何能够反映出王朝的衰亡?原来,石笋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这些碳酸钙是洞穴外部的降水将石灰岩溶解后,一滴滴向下沉淀而形成的。在石笋里,氧的同位素存在于碳酸钙中。在季风区,降水量越多,氧的同位素就越偏负。因此,氧的同位素含量就告诉了科研人员当时洞穴外的大气降水情况。

  因此我认为,季风变化与王朝的兴衰之间有着历史的必然联系。因为,我国的大部分降水与亚洲季风变化密切相关。如果季风增强,通过海洋带来的降水就会增多,气候就会温暖、湿润。如果季风减弱,气候就会干旱、寒冷。在亚洲季风强盛时,农作物丰收,人们就安居乐业;亚洲季风减弱时,农作物欠收,就容易发生起义。我制作了中国过去1810年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降雨量变化曲线,之后将它与历史朝代的更替进行对比,发现降水量大幅度减少的年代与朝代的衰亡年代一致。

  张平中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环境变化的研究

  权威评点: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的古生物气象学家杰拉尔德·豪格认为,这是他很长时间以来见过的最严谨的论文之一。这个最新的洞穴记录也表明了气候的潜在破坏性影响。

  ·敦煌莫高窟尼龙网防沙

  中国科学家屈建军研究员和他的同事为了防治风沙对甘肃敦煌莫高窟珍稀历史文物的侵害,在莫高窟窟顶崖边设置了近5公里的尼龙防风栅栏,使进入莫高窟的沙量减少了六成。2008年11月份的《科学》刊文介绍了这一成果。

  发现者说:

  以前,科学家防沙多用草、树干、树枝等围成栅栏,以抵挡风沙。但这种方法对旅游胜地来说,影响了美观。我和同事将尼龙网围栏作为敦煌莫高窟的防沙栅栏。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尝试我发现,它在应急性防沙上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尼龙网围栏的效果虽然很好,但只能作为应急项目。因为这些尼龙网防护栅栏附近,会形成新的人工沙堤,一旦积沙高出栅栏,流沙便会长驱直入,危及洞窟。为了避免产生新的风沙危害,彻底保护风沙区内文物及设施,我认为,最长远的防护方法应该是综合性的防沙,即找到风沙运动规律,通过植物、化学等不同的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护。

  权威评点: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表示,光绪死于砒霜的结论是用现代科学手段论证了一种学术观点,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侦查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成功尝试,是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并肩合作的范例。“光绪之死”这一历史名案终于尘埃落定。

  王珂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研究人员

  ·光绪死于砒霜

  30年之前,历史学界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相信光绪是被毒害致死的。直到最近,王珂和他的同事利用中子活化分析等一系列现代技术手段分析研究之后,光绪的死因才得以真相大白。

  发现者说:

  我对光绪皇帝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进行反复的检验和缜密分析后推测,光绪头发上的大量砷元素,有可能来自光绪腐败的尸体。 之后,我研究事先取出的光绪衣物样品的时候,在其胃区、系带和领肩处发现砷含量都高于其它部位的,里层衣物的砷含量大大高于外层的。从衣物掉落下来的残渣的分析数据上看,其砷含量也极高。这说明,大量的砷的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尸体的胃腹内,并在尸体腐败过程中,由里向外侵蚀衣物。

  最后确认,砷确实来源于光绪腐败的尸体。通过分析砷的形态,我判定,光绪摄入的砷化物就是砒霜。我希望类似的研究以后能够帮助历史学家破解更多的历史谜案。

  权威评点:

  《科学》杂志的审稿人认为,尼龙网栅栏是比其他材料更优的一种防沙材料,不仅价格便宜,施工简单,而且在沙障被埋后容易移动重设,在阻止沙丘前移和防止过境风沙流方面具有优势。

  屈建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主任

  ·用衣服发电

  王中林和他的科研小组最新研制出一种能产生电能的新型纳米纤维,被称为“纳米发电机”。该研究发表在了2008年2月14日的《自然》杂志上。

  发现者说:

  当很多人在研究一个器件的制作时,总是忽略电源的问题,因此一个精巧的器件常常配上“笨重”的电源。我从电源下手,在自己的纳米世界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能让器件自己充电,当然更好。

  于是,我突然想到了“纳米纤维发电机”。一个人走路可以产生67瓦的能量,把这种纳米纤维织成布料穿在身上就可以利用人体运动来发电,运用于一些个人便携式电子设备了。还可以制作鞋、生物植入物如起搏器等。目前这种由两根纤维组成的纳米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还很小,这主要是由于纤维的内阻较大以及纤维之间接触面积较小。目前,我正努力提高这种基于纤维的纳米发电机的输出能量。

  权威评点: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材料研究部门金属计划项目主管哈什·迪普·乔普拉对这项研究评价说:“这项多学科的研究使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萌发更多的技术。”

  王中林 北京大学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系主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

  ·不会遭窃的邮件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量子通信的“路上”成功修起了“驿站”,它能使信息传输很远,还不会被窃取。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8月28日的《自然》上。

  发现者说:

  对于国家和大型机构的保密信息,通过光纤传输时都需要加密,而密钥的安全就是保密的关键,但目前大量使用的安全手段其实并不安全,只要有运算能力足够大的计算机,就可破解密钥。

  虽然用“单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量子通信所提供的密钥无法被破解,安全性很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随着光的衰减,“密钥”的效率变低了,使得这种方法的有效安全距离只有100多公里。

  我用了一种名为“量子纠缠”的资源,让分属两地的两个光子建立一种关系,之后用它们产生密钥。这种“纠缠”的光子越多,能产生的密钥也就越多。我可以在10公里的距离建立“纠缠”,然后再在相邻的两个10公里之间建立“连接”,这样10公里“变”成了20公里,甚至更远。我希望将来构架一个巨大的量子通信网,如同互联网一样。

  权威评点:

  一直以来,量子通信因为无法远距离传输,所以用它构架一个如同互联网一般的“地球网”传递信息仅是设想。《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该工作“扫除了量子通信中的一大绊脚石”,“开辟了量子通信研究的新方向”。

  陈增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责任研究员

  ·新的超导体

  5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篇论文,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陈仙辉及其小组。他在超导领域研究了22年,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临界温度达到43开尔文(-230.15℃)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

  发现者说:

  从1986年至今的22年中,全世界只发现了一类高温超导体,它们以铜氧化物作为材料。

  2008年2月19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发表文章说,氟搀杂的镧氧铁砷化合物,在-247.15℃时就具有超导性。但日本科学家没有证明这类材料是真正的高温超导体。我用“钐”替换“镧”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一个月的研究,3月25日,证明了这种材料是另一类高温超导体,临界温度达到-230.15℃,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

  我希望新的超导体能够在长距离无耗损电力传输和医学高解析核磁共振影响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权威评点:

  《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这是一篇坚实可靠的论文,开辟了氟掺杂铁基化合物的领域。这项工作表明了铁基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在常压下可高于40K,这有助于奠定该领域的基础。”

  陈仙辉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先后在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日本高等研究院(北陆)、美国得克萨斯超导中心工作、访问

  ·世界最早的花

  2008年 3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的重要位置,刊登了吉林大学孙革和中国地质学院季强研究员发现的被世界公认的“世界最早的花”。

  发现者说:

  2000年7月,中国地质学院季强研究员在辽西凌源发现了两块奇特的化石标本,我发现这两块标本的几个枝条上都生长着密集的果实、雄蕊和叶子。我认定,这两块化石仍然属于“古果”属,但是一个新种,是水生植物。

  我应用古植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的主要性状和特征,与迄今已知的所有被子植物均不相同,比以往报道“最早”的被子植物还要早1500万年。科学家据此将这一现已灭绝的古老的被子植物类群,确立为早期被子植物的新科——“古果科”。

  权威评点:

  “这一重大发现是全球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的新突破。” 《科学》杂志审稿人对此发现评论,这一有别于常论的认识,为深入开展被子植物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孙革 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任,中德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

  ·最早的动物合作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侯先光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在著名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中有了新的突破,找到了世界唯一的动物集体行为的动物化石,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8年10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发现者说:

  1984年我发现的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因为证实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理论而成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因为对这个化石群的不断发掘研究,我又有了新的突破,一块有20个节肢动物个体一一相扣、排成一排的化石,为动物的集体行为找到了渊源。

  这20个动物个体是一种新的节肢动物,但中文名尚未确定。它们的形体很像虾,尾部有两半,从肢体的后腹部伸出,嵌入后面一个“同伴”的壳里。我们判断,所谓的“壳”应该相当于它们头、胸的部分。根据研究分析,这些小动物应该是在海洋中漂浮或游动,以这种方式逃离食肉动物的攻击或是恶劣环境。

  权威评点:

  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地理生物学家安东尼·马丁评论这一发现说,“这些化石展示的动物集体行为在现代无脊椎动物中都无从所知。这一发现为早期集体行为的进化提供了意外的可见的证明,很可能代表了联合生殖和抵御捕食的战略行为。”

  侯先光 古生物学家,现为云南大学教授,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种子”黑洞证据

  宇宙中究竟有没有中等质量的黑洞存在?这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陆烨、南京大学黄永锋和清华大学张双南联合研究黑洞吞噬恒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为证明“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间接依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上,英国科技新闻周刊《新科学家》报道了这一成果。

  发现者说:

  2006年6月14日,美国NASA一颗名为Swift的卫星首次成功“捕捉”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γ-射线暴”。它持续了大约102秒,但能量强度却非常低。

  我认为,它应该是在中等质量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中产生的力。黑洞并非将恒星“一口吞掉”,而是在逐渐“俘获”恒星后,凭借自身巨大质量所产生的力,逐步“撕裂”、“瓦解”恒星,一步步“吞咽”进去。其间,快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权威评点:

  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审稿人在评价此研究论文时认为新的模型为探测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新的手段。

  陆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即将变成鸟的恐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枚长着尾羽的小型恐龙的化石,经考证确定是一种新的恐龙类型,为鸟类起源等提供了新的证据。化石被命名为“胡氏耀龙”,并被发表在10月刊的《自然》杂志上。

  发现者说:

  2006年,一块保存完整的小型恐龙化石在内蒙古宁城县的道虎沟化石层出土,保存下来的是靠近它躯干的部分,约20多厘米,大约等于它从头到最后一枚尾椎的骨骼体长,全长包括骨骼和尾羽,应该超过了40厘米。

  它看上去像鸟,我和其他的同事把它的特征与其他许多恐龙和鸟类的363个特征进行分析、比对,发现这种恐龙属于鸟翼类,代表了与鸟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恐龙之一。该恐龙长了四枚长长的带状尾羽,长而花哨的尾羽在现代鸟类中通常被作为物种间或种内信息交流的工具,所以,我推测耀龙的长尾羽主要功能是炫耀、传递信息等。

  权威评点: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安吉拉·米乃尔说:“发现显示,羽毛在成为鸟类飞行的工具之前的几百万年,都是用于装饰。这为小型恐龙最终利用空气飞上天际成为鸟类提供了令人着迷的证据。”

  张福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2008中国十大科学发现
□文/本报记者 马 佳 陈永杰  科学本无国界,每一次发现都意味人类向宇宙真相的进一步迈进。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人在经济、政治、文明等方面的进步,中国科学家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让我们的评选更加公正、客观、全面、权威,成为未来中国人在科学发现上经得起考验的“史记”篇章。 本报编辑部

  ·降雨和朝代兴亡的关系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平中教授从一块石笋上发现,季风的减弱竟然与王朝的衰亡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8年11月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发现者说:

  石笋如何能够反映出王朝的衰亡?原来,石笋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这些碳酸钙是洞穴外部的降水将石灰岩溶解后,一滴滴向下沉淀而形成的。在石笋里,氧的同位素存在于碳酸钙中。在季风区,降水量越多,氧的同位素就越偏负。因此,氧的同位素含量就告诉了科研人员当时洞穴外的大气降水情况。

  因此我认为,季风变化与王朝的兴衰之间有着历史的必然联系。因为,我国的大部分降水与亚洲季风变化密切相关。如果季风增强,通过海洋带来的降水就会增多,气候就会温暖、湿润。如果季风减弱,气候就会干旱、寒冷。在亚洲季风强盛时,农作物丰收,人们就安居乐业;亚洲季风减弱时,农作物欠收,就容易发生起义。我制作了中国过去1810年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降雨量变化曲线,之后将它与历史朝代的更替进行对比,发现降水量大幅度减少的年代与朝代的衰亡年代一致。

  张平中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环境变化的研究

  权威评点: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的古生物气象学家杰拉尔德·豪格认为,这是他很长时间以来见过的最严谨的论文之一。这个最新的洞穴记录也表明了气候的潜在破坏性影响。

  ·敦煌莫高窟尼龙网防沙

  中国科学家屈建军研究员和他的同事为了防治风沙对甘肃敦煌莫高窟珍稀历史文物的侵害,在莫高窟窟顶崖边设置了近5公里的尼龙防风栅栏,使进入莫高窟的沙量减少了六成。2008年11月份的《科学》刊文介绍了这一成果。

  发现者说:

  以前,科学家防沙多用草、树干、树枝等围成栅栏,以抵挡风沙。但这种方法对旅游胜地来说,影响了美观。我和同事将尼龙网围栏作为敦煌莫高窟的防沙栅栏。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尝试我发现,它在应急性防沙上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尼龙网围栏的效果虽然很好,但只能作为应急项目。因为这些尼龙网防护栅栏附近,会形成新的人工沙堤,一旦积沙高出栅栏,流沙便会长驱直入,危及洞窟。为了避免产生新的风沙危害,彻底保护风沙区内文物及设施,我认为,最长远的防护方法应该是综合性的防沙,即找到风沙运动规律,通过植物、化学等不同的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护。

  权威评点: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表示,光绪死于砒霜的结论是用现代科学手段论证了一种学术观点,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侦查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成功尝试,是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并肩合作的范例。“光绪之死”这一历史名案终于尘埃落定。

  王珂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研究人员

  ·光绪死于砒霜

  30年之前,历史学界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相信光绪是被毒害致死的。直到最近,王珂和他的同事利用中子活化分析等一系列现代技术手段分析研究之后,光绪的死因才得以真相大白。

  发现者说:

  我对光绪皇帝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进行反复的检验和缜密分析后推测,光绪头发上的大量砷元素,有可能来自光绪腐败的尸体。 之后,我研究事先取出的光绪衣物样品的时候,在其胃区、系带和领肩处发现砷含量都高于其它部位的,里层衣物的砷含量大大高于外层的。从衣物掉落下来的残渣的分析数据上看,其砷含量也极高。这说明,大量的砷的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尸体的胃腹内,并在尸体腐败过程中,由里向外侵蚀衣物。

  最后确认,砷确实来源于光绪腐败的尸体。通过分析砷的形态,我判定,光绪摄入的砷化物就是砒霜。我希望类似的研究以后能够帮助历史学家破解更多的历史谜案。

  权威评点:

  《科学》杂志的审稿人认为,尼龙网栅栏是比其他材料更优的一种防沙材料,不仅价格便宜,施工简单,而且在沙障被埋后容易移动重设,在阻止沙丘前移和防止过境风沙流方面具有优势。

  屈建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主任

  ·用衣服发电

  王中林和他的科研小组最新研制出一种能产生电能的新型纳米纤维,被称为“纳米发电机”。该研究发表在了2008年2月14日的《自然》杂志上。

  发现者说:

  当很多人在研究一个器件的制作时,总是忽略电源的问题,因此一个精巧的器件常常配上“笨重”的电源。我从电源下手,在自己的纳米世界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能让器件自己充电,当然更好。

  于是,我突然想到了“纳米纤维发电机”。一个人走路可以产生67瓦的能量,把这种纳米纤维织成布料穿在身上就可以利用人体运动来发电,运用于一些个人便携式电子设备了。还可以制作鞋、生物植入物如起搏器等。目前这种由两根纤维组成的纳米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还很小,这主要是由于纤维的内阻较大以及纤维之间接触面积较小。目前,我正努力提高这种基于纤维的纳米发电机的输出能量。

  权威评点: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材料研究部门金属计划项目主管哈什·迪普·乔普拉对这项研究评价说:“这项多学科的研究使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萌发更多的技术。”

  王中林 北京大学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系主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

  ·不会遭窃的邮件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量子通信的“路上”成功修起了“驿站”,它能使信息传输很远,还不会被窃取。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8月28日的《自然》上。

  发现者说:

  对于国家和大型机构的保密信息,通过光纤传输时都需要加密,而密钥的安全就是保密的关键,但目前大量使用的安全手段其实并不安全,只要有运算能力足够大的计算机,就可破解密钥。

  虽然用“单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量子通信所提供的密钥无法被破解,安全性很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随着光的衰减,“密钥”的效率变低了,使得这种方法的有效安全距离只有100多公里。

  我用了一种名为“量子纠缠”的资源,让分属两地的两个光子建立一种关系,之后用它们产生密钥。这种“纠缠”的光子越多,能产生的密钥也就越多。我可以在10公里的距离建立“纠缠”,然后再在相邻的两个10公里之间建立“连接”,这样10公里“变”成了20公里,甚至更远。我希望将来构架一个巨大的量子通信网,如同互联网一样。

  权威评点:

  一直以来,量子通信因为无法远距离传输,所以用它构架一个如同互联网一般的“地球网”传递信息仅是设想。《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该工作“扫除了量子通信中的一大绊脚石”,“开辟了量子通信研究的新方向”。

  陈增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责任研究员

  ·新的超导体

  5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篇论文,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陈仙辉及其小组。他在超导领域研究了22年,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临界温度达到43开尔文(-230.15℃)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

  发现者说:

  从1986年至今的22年中,全世界只发现了一类高温超导体,它们以铜氧化物作为材料。

  2008年2月19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发表文章说,氟搀杂的镧氧铁砷化合物,在-247.15℃时就具有超导性。但日本科学家没有证明这类材料是真正的高温超导体。我用“钐”替换“镧”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一个月的研究,3月25日,证明了这种材料是另一类高温超导体,临界温度达到-230.15℃,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

  我希望新的超导体能够在长距离无耗损电力传输和医学高解析核磁共振影响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权威评点:

  《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这是一篇坚实可靠的论文,开辟了氟掺杂铁基化合物的领域。这项工作表明了铁基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在常压下可高于40K,这有助于奠定该领域的基础。”

  陈仙辉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先后在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日本高等研究院(北陆)、美国得克萨斯超导中心工作、访问

  ·世界最早的花

  2008年 3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的重要位置,刊登了吉林大学孙革和中国地质学院季强研究员发现的被世界公认的“世界最早的花”。

  发现者说:

  2000年7月,中国地质学院季强研究员在辽西凌源发现了两块奇特的化石标本,我发现这两块标本的几个枝条上都生长着密集的果实、雄蕊和叶子。我认定,这两块化石仍然属于“古果”属,但是一个新种,是水生植物。

  我应用古植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的主要性状和特征,与迄今已知的所有被子植物均不相同,比以往报道“最早”的被子植物还要早1500万年。科学家据此将这一现已灭绝的古老的被子植物类群,确立为早期被子植物的新科——“古果科”。

  权威评点:

  “这一重大发现是全球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的新突破。” 《科学》杂志审稿人对此发现评论,这一有别于常论的认识,为深入开展被子植物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孙革 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任,中德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

  ·最早的动物合作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侯先光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在著名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中有了新的突破,找到了世界唯一的动物集体行为的动物化石,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8年10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发现者说:

  1984年我发现的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因为证实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理论而成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因为对这个化石群的不断发掘研究,我又有了新的突破,一块有20个节肢动物个体一一相扣、排成一排的化石,为动物的集体行为找到了渊源。

  这20个动物个体是一种新的节肢动物,但中文名尚未确定。它们的形体很像虾,尾部有两半,从肢体的后腹部伸出,嵌入后面一个“同伴”的壳里。我们判断,所谓的“壳”应该相当于它们头、胸的部分。根据研究分析,这些小动物应该是在海洋中漂浮或游动,以这种方式逃离食肉动物的攻击或是恶劣环境。

  权威评点:

  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地理生物学家安东尼·马丁评论这一发现说,“这些化石展示的动物集体行为在现代无脊椎动物中都无从所知。这一发现为早期集体行为的进化提供了意外的可见的证明,很可能代表了联合生殖和抵御捕食的战略行为。”

  侯先光 古生物学家,现为云南大学教授,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种子”黑洞证据

  宇宙中究竟有没有中等质量的黑洞存在?这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陆烨、南京大学黄永锋和清华大学张双南联合研究黑洞吞噬恒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为证明“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间接依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上,英国科技新闻周刊《新科学家》报道了这一成果。

  发现者说:

  2006年6月14日,美国NASA一颗名为Swift的卫星首次成功“捕捉”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γ-射线暴”。它持续了大约102秒,但能量强度却非常低。

  我认为,它应该是在中等质量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中产生的力。黑洞并非将恒星“一口吞掉”,而是在逐渐“俘获”恒星后,凭借自身巨大质量所产生的力,逐步“撕裂”、“瓦解”恒星,一步步“吞咽”进去。其间,快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权威评点:

  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审稿人在评价此研究论文时认为新的模型为探测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新的手段。

  陆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即将变成鸟的恐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枚长着尾羽的小型恐龙的化石,经考证确定是一种新的恐龙类型,为鸟类起源等提供了新的证据。化石被命名为“胡氏耀龙”,并被发表在10月刊的《自然》杂志上。

  发现者说:

  2006年,一块保存完整的小型恐龙化石在内蒙古宁城县的道虎沟化石层出土,保存下来的是靠近它躯干的部分,约20多厘米,大约等于它从头到最后一枚尾椎的骨骼体长,全长包括骨骼和尾羽,应该超过了40厘米。

  它看上去像鸟,我和其他的同事把它的特征与其他许多恐龙和鸟类的363个特征进行分析、比对,发现这种恐龙属于鸟翼类,代表了与鸟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恐龙之一。该恐龙长了四枚长长的带状尾羽,长而花哨的尾羽在现代鸟类中通常被作为物种间或种内信息交流的工具,所以,我推测耀龙的长尾羽主要功能是炫耀、传递信息等。

  权威评点: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安吉拉·米乃尔说:“发现显示,羽毛在成为鸟类飞行的工具之前的几百万年,都是用于装饰。这为小型恐龙最终利用空气飞上天际成为鸟类提供了令人着迷的证据。”

  张福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