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近闻N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5:44:12
中航工业与沈阳市签约共建航高基地
11月28日,中航工业集团签署成立后的第一个区域性合作协议,与沈阳市政府签约合作开发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协议,迈出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重要一步。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副总经理吴献东,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市长李英杰等出席了合作签约仪式。

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毗邻沈阳桃仙机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一期占地50平方公里。中航工业集团将引入相关民机项目,与沈阳市合作打造集航空制造、研发、维修、培训、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根据此次协议内容,中航工业首批将把庞巴迪C系列飞机合作开发项目、黎明CF34系列发动机项目等12个拥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落户于航高基地。中航工业将与地方合作把沈阳航高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级产业基地。

签约仪式前,双方就合作共建航高基地举行了友好会谈。曾维表示,沈阳市将全力推动合作建设,确保产业和项目建设早日取得成功,尽快把项目做强做大,切实把航高基地建设成为科技领先、产业强大、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李英杰说,沈阳与中航工业合作是加快航高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双方合作为契机,举全市之力推动航高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将其纳入全市重要工作日程,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活”的要求制定优惠政策,高水平建设基础设施,确保用地需求。

林左鸣指出,合作共建沈阳航高基地是中航工业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区域合作项目,是中航工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的重要实践。沈阳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航高基地的合作共建将是双方新的合作阶段的开始,必将进一步推动沈阳航空产业整体升级,促进航空工业发展和沈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国航空工业将在“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战略指引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引进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健全沈阳航空产业体系,实现航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航工业战略规划部等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和在沈阳各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



为了首飞这一天

11月28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架新型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在上海首飞成功,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航工业试飞院见证了飞机从研制到首飞成功的艰辛历程。为了首飞成功这一天,试飞人付出的不仅仅是心血和汗水,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一种振兴国家民用航空事业的情怀。
上下一心,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型号任务
为全面推进ARJ21-700试飞工程,中航工业试飞院于2006年8月就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院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支线试飞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支线试飞的技术管理工作。并专门成立了ARJ型号办公室、民机办公室和民机试飞大队,为新支线飞机在预先研究、技术改造、人才培训和管理创新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
在ARJ21-700的试飞管理中,试飞院结合以往经验并针对新支线飞机的特点,引入FAA(民机适航)的安全管理元素,不断完善新支线飞机的试飞现场管理程序。首飞前期,试飞院成立了“试飞院外场试飞队”,全面负责现场的技术、质量、安全、保密与组织工作。人员最多时达到108人,并专门配备了队领导,将各项管理纳入规范化和体系化。
民机追梦,英雄的试飞员团队再铸辉煌
11月28日13时24分,ARJ21-700首飞安全着陆。赵鹏、陈明、赵生三名首席试飞员含着泪水走出机舱,中国民机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为确保首飞成功,该院早于2004年就从院内各飞行单位挑选了11名优秀试飞员组成了联合试飞员小组,集中优良的试飞资源实施重点突破。大家极为重视这次首飞工作,用试飞员的话讲:让ARJ21翱翔蓝天,是我们多年的梦想。
从2005年开始,试飞院安排试飞员们进行了三个阶段的专业培训,分别在国内外大、中型飞机上进行了驾驶资格培训。2007年,试飞院又组织5名试飞员和5名试飞工程师赴美国国家试飞员学校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民机适航审定试飞驾驶技术专项培训。培训结束后,该校校长对中国试飞员的评价是:“你们是试飞员当中的试飞员。”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评价,却充满了对试飞员们的肯定。同时,试飞员们还参与了工程模拟器、“铁鸟”、航电试验台等多种地面试验,与科研人员共同进行了试验台的调试工作。通过各种严格的培训,试飞员们在心理和技术上实现了跨越。
在首飞阶段,3名首席试飞员历时33天,进行了17次/20小时的滑行试验,并不断提高风险性。期间,试飞员们共梳理出50多项问题,覆盖了飞机的各个系统。在飞机设计研制阶段,试飞员和设计生产单位一起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判断,特别是在起落架问题的攻关中,研制方按照试飞员的意见对飞机进行了全面检查,最终查明了问题所在。该起落架的总设计师事后紧紧握住试飞员的手说:“要不是你们,我们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查明问题的!”。从第四次滑行试验后,飞行组织模式就进行了转换,现场着重围绕试飞员反映出的各种情况,部署如何将问题“关闭归零”。就这样,整个首飞工程不断向前滚动推进,并最终冻结了飞机状态,首飞的道路被打通了。
勇于攻关,试飞工程师向民机领域发起冲击
要想完成ARJ21-700的试飞任务,必须要取得试飞技术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先研究,积极突破关键技术。试飞院各专业研究所课题组所组成的试飞工程师队伍成为首飞的“急先锋”和技术支持者。
从2005年开始,ARJ21-700试飞工程师队伍云集了该院各专业的精英,在三年的时间中,试飞工程师们攻克了“高平尾飞机失速特性”、“加速停止距离”、“地面最小操纵速度”、“最小离地速度”、“颤振激砺系统”等一系列关键试飞技术。从2003年开始,科研人员还对大飞机载荷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掌握了一整套试飞方法和测试技术。从2007年起,院各课题组先后来到上海,每天处理着大量的数据,工作精确到可以说清楚每个数据的来源。拿试飞工程师的话讲:“我们了解飞机的状态,要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当首飞进入实施阶段后,试飞工程师们针对民机起飞、着陆最危险的构型,对飞机状态进行系统分析,对每一个任务单都反复分析研究,严把技术关口,有力地支持地首飞工作。
顽强拼搏,
为确保首飞打一场测试改装攻坚战
在ARJ21-700测试改装任务中,试飞院的测试数据在量级上实现了新突破。以往一架新机的测试数据量一般在1000多个,而ARJ21-700首架机的测试参数达到了空前的5000多个,工作量非常大。
2008年4月,测试改装人员精心进行了施工设计和发图工作,并顺利通过了适航审批。5月份开始,测试改装工作正式启动。由于生产与改装并行,因此测试改装人员的施工时间很紧,30多人的测试改装队伍主要是利用生产线工人吃饭时间和晚上进行工作。改装工作的攻坚阶段主要集中在7、8月份,这正是上海最闷热的季节,而且飞机座舱内人多狭小,一天工作下来,大家的工作服不知被湿透了几遍。仅在铺设飞机电缆中,测试改装人员整机铺设的电缆长度折算下来达到了15公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家没有休息过一天,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改装工作,还得到了发动机首次开车的测试数据。用上级领导的话说,“试飞院测试改装人员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项目公司还专门发来了感谢信。
临危受命,为保首飞两次攻克“拦路虎”
临近首飞,由于原研制方开发的地面监控系统(GDAS)不能满足首飞需要。眼看首飞节点在即,现场指挥部非常焦急,立即将情况报告有关领导,希望试飞院利用相关技术优势在关键时刻协助完成监控系统的开发。得知消息后,试飞院刘选民院长、白长义书记,梁相文总工程师立即要求全院各有关单位以“确保新支线首飞安全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迅速进入,帮助厂家尽快开发出符合要求的GDAS软件,确保首飞安全顺利。
11月19日晚,由该院3名专业组长组成的技术突击队赶往上海,当晚就进入工作状态。他们从系统软件运行、监控画面、遥控接收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对原开发方提供的500多个参数进行逐一检测。在两天时间里,大家从飞行安全角度出发,设计增加了10幅关键画面,并对机上遥测数据生成系统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故障参数477个,有效地保证了系统故障监控的实施。随后,大家又对事后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了重新分析,将原来的集中式网络处理模式改为分布式处理模式,使数据处理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为首飞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个重大难题刚刚被攻克, GDAS保障现场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测试技术人员在对现场遥测接收系统进行技术摸底时,意外发现自动跟踪系统异常,不能对飞机进行自动跟踪。如果飞机在首飞时升空,GDAS将无法获取飞机的信号,这将直接影响首飞安全。怎么办?试飞院提出不能等靠,要主动出击,积极解决。现场测试技术人员全部上阵,大家经过20多小时的连续攻关,终于在11月25日凌晨4时彻底解决了问题。从GDAS攻关到及时解决自动跟踪系统故障,测试技术人员已连续作战7天。他们虽然面颊消瘦,眼眶深陷,却充满了航空人的喜悦。
首飞不易,定型更难,随着首飞成功,ARJ21-700的主战场将转向试飞院,也意味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我们相信,这支过硬的队伍一定能在未来更大的挑战中经受住考验,铸就更大的辉煌!



泰州中航船舶重工一期工程如期竣工
11月28日,中航技北京公司投资控股的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竣工典礼。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顾惠忠参加了竣工仪式。

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由中航技北京公司、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江苏宝船投资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合资成立的现代化造船企业,项目总投资18亿元,船坞、码头、门吊等设施齐全,能够制造20万吨以下多类船舶,生产能力100万载重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亿元。

顾惠忠在竣工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中航工业集团将积极实施“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为打造航空强国而不懈努力。船舶业务是中航工业集团支持发展的非航空业务,泰州中航船舶重工的如期竣工,标志着中航工业集团在船舶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顾惠忠祝愿中航技北京公司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产业平台的基础上,依托贸易,专业集成,积极推动产业整合,延伸价值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船舶业务的快速发展,把泰州中航船舶重工越办越火红。

泰州中航船舶重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泰州市市长姚建华等领导亲临仪式现场表示祝贺 。


导院鹰眼系列光电侦察设备通过出口立项
12月5日。日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鹰眼(YY)系列光电侦察设备通过出口立项评审,此系列产品主要用于空中侦察与监视、灾害评估、搜索救援等领域。出口立项评审的通过为产品打开国际市场迈出可喜一步。
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空导院开发研制的鹰眼系列光电侦察设备产品技术成熟,基本满足出口需求,并建议空导院发展性能更高的出口产品,使产品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上海建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实验室
12月11日,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与美国风河系统公司联合宣布,在上海建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实验室”,共同致力于为国内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电子系统平台与技术。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实验室”的建立,是将国际先进的嵌入式软件技术与国内的应用经验相结合,不断吸收全球最新的嵌入式软件技术成果,为国内航空电子系统的开发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该实验室不仅将引入风河公司面向ARINC 653集成化模块航空电子(IMA)应用的综合软件平台和面向工业设备的专用平台等相关产品,而且将提供在这些平台上的应用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实验室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航空用户建立基于ARINC 653 IMA架构的航空电子系统和基于最新硬件系统的嵌入式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的通用平台。
        据了解,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是我国航空工业航空电子系统、座舱显示控制、综合核心处理、航空无线电技术的重要研发中心。美国风河系统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软件优化(DSO)提供商,所提供的设备软件平台包括集成化的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技术,其产品和专业服务已经在许多重要的市场领域得到认可,主要包括空间及国防、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等领域。



以上新闻均来源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官方网站http://www.avic.com.cn中航工业与沈阳市签约共建航高基地
11月28日,中航工业集团签署成立后的第一个区域性合作协议,与沈阳市政府签约合作开发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协议,迈出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重要一步。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副总经理吴献东,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市长李英杰等出席了合作签约仪式。

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毗邻沈阳桃仙机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一期占地50平方公里。中航工业集团将引入相关民机项目,与沈阳市合作打造集航空制造、研发、维修、培训、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根据此次协议内容,中航工业首批将把庞巴迪C系列飞机合作开发项目、黎明CF34系列发动机项目等12个拥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落户于航高基地。中航工业将与地方合作把沈阳航高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级产业基地。

签约仪式前,双方就合作共建航高基地举行了友好会谈。曾维表示,沈阳市将全力推动合作建设,确保产业和项目建设早日取得成功,尽快把项目做强做大,切实把航高基地建设成为科技领先、产业强大、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李英杰说,沈阳与中航工业合作是加快航高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双方合作为契机,举全市之力推动航高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将其纳入全市重要工作日程,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活”的要求制定优惠政策,高水平建设基础设施,确保用地需求。

林左鸣指出,合作共建沈阳航高基地是中航工业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区域合作项目,是中航工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的重要实践。沈阳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航高基地的合作共建将是双方新的合作阶段的开始,必将进一步推动沈阳航空产业整体升级,促进航空工业发展和沈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国航空工业将在“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战略指引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引进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健全沈阳航空产业体系,实现航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航工业战略规划部等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和在沈阳各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



为了首飞这一天

11月28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架新型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在上海首飞成功,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航工业试飞院见证了飞机从研制到首飞成功的艰辛历程。为了首飞成功这一天,试飞人付出的不仅仅是心血和汗水,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一种振兴国家民用航空事业的情怀。
上下一心,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型号任务
为全面推进ARJ21-700试飞工程,中航工业试飞院于2006年8月就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院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支线试飞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支线试飞的技术管理工作。并专门成立了ARJ型号办公室、民机办公室和民机试飞大队,为新支线飞机在预先研究、技术改造、人才培训和管理创新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
在ARJ21-700的试飞管理中,试飞院结合以往经验并针对新支线飞机的特点,引入FAA(民机适航)的安全管理元素,不断完善新支线飞机的试飞现场管理程序。首飞前期,试飞院成立了“试飞院外场试飞队”,全面负责现场的技术、质量、安全、保密与组织工作。人员最多时达到108人,并专门配备了队领导,将各项管理纳入规范化和体系化。
民机追梦,英雄的试飞员团队再铸辉煌
11月28日13时24分,ARJ21-700首飞安全着陆。赵鹏、陈明、赵生三名首席试飞员含着泪水走出机舱,中国民机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为确保首飞成功,该院早于2004年就从院内各飞行单位挑选了11名优秀试飞员组成了联合试飞员小组,集中优良的试飞资源实施重点突破。大家极为重视这次首飞工作,用试飞员的话讲:让ARJ21翱翔蓝天,是我们多年的梦想。
从2005年开始,试飞院安排试飞员们进行了三个阶段的专业培训,分别在国内外大、中型飞机上进行了驾驶资格培训。2007年,试飞院又组织5名试飞员和5名试飞工程师赴美国国家试飞员学校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民机适航审定试飞驾驶技术专项培训。培训结束后,该校校长对中国试飞员的评价是:“你们是试飞员当中的试飞员。”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评价,却充满了对试飞员们的肯定。同时,试飞员们还参与了工程模拟器、“铁鸟”、航电试验台等多种地面试验,与科研人员共同进行了试验台的调试工作。通过各种严格的培训,试飞员们在心理和技术上实现了跨越。
在首飞阶段,3名首席试飞员历时33天,进行了17次/20小时的滑行试验,并不断提高风险性。期间,试飞员们共梳理出50多项问题,覆盖了飞机的各个系统。在飞机设计研制阶段,试飞员和设计生产单位一起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判断,特别是在起落架问题的攻关中,研制方按照试飞员的意见对飞机进行了全面检查,最终查明了问题所在。该起落架的总设计师事后紧紧握住试飞员的手说:“要不是你们,我们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查明问题的!”。从第四次滑行试验后,飞行组织模式就进行了转换,现场着重围绕试飞员反映出的各种情况,部署如何将问题“关闭归零”。就这样,整个首飞工程不断向前滚动推进,并最终冻结了飞机状态,首飞的道路被打通了。
勇于攻关,试飞工程师向民机领域发起冲击
要想完成ARJ21-700的试飞任务,必须要取得试飞技术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先研究,积极突破关键技术。试飞院各专业研究所课题组所组成的试飞工程师队伍成为首飞的“急先锋”和技术支持者。
从2005年开始,ARJ21-700试飞工程师队伍云集了该院各专业的精英,在三年的时间中,试飞工程师们攻克了“高平尾飞机失速特性”、“加速停止距离”、“地面最小操纵速度”、“最小离地速度”、“颤振激砺系统”等一系列关键试飞技术。从2003年开始,科研人员还对大飞机载荷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掌握了一整套试飞方法和测试技术。从2007年起,院各课题组先后来到上海,每天处理着大量的数据,工作精确到可以说清楚每个数据的来源。拿试飞工程师的话讲:“我们了解飞机的状态,要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当首飞进入实施阶段后,试飞工程师们针对民机起飞、着陆最危险的构型,对飞机状态进行系统分析,对每一个任务单都反复分析研究,严把技术关口,有力地支持地首飞工作。
顽强拼搏,
为确保首飞打一场测试改装攻坚战
在ARJ21-700测试改装任务中,试飞院的测试数据在量级上实现了新突破。以往一架新机的测试数据量一般在1000多个,而ARJ21-700首架机的测试参数达到了空前的5000多个,工作量非常大。
2008年4月,测试改装人员精心进行了施工设计和发图工作,并顺利通过了适航审批。5月份开始,测试改装工作正式启动。由于生产与改装并行,因此测试改装人员的施工时间很紧,30多人的测试改装队伍主要是利用生产线工人吃饭时间和晚上进行工作。改装工作的攻坚阶段主要集中在7、8月份,这正是上海最闷热的季节,而且飞机座舱内人多狭小,一天工作下来,大家的工作服不知被湿透了几遍。仅在铺设飞机电缆中,测试改装人员整机铺设的电缆长度折算下来达到了15公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家没有休息过一天,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改装工作,还得到了发动机首次开车的测试数据。用上级领导的话说,“试飞院测试改装人员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项目公司还专门发来了感谢信。
临危受命,为保首飞两次攻克“拦路虎”
临近首飞,由于原研制方开发的地面监控系统(GDAS)不能满足首飞需要。眼看首飞节点在即,现场指挥部非常焦急,立即将情况报告有关领导,希望试飞院利用相关技术优势在关键时刻协助完成监控系统的开发。得知消息后,试飞院刘选民院长、白长义书记,梁相文总工程师立即要求全院各有关单位以“确保新支线首飞安全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迅速进入,帮助厂家尽快开发出符合要求的GDAS软件,确保首飞安全顺利。
11月19日晚,由该院3名专业组长组成的技术突击队赶往上海,当晚就进入工作状态。他们从系统软件运行、监控画面、遥控接收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对原开发方提供的500多个参数进行逐一检测。在两天时间里,大家从飞行安全角度出发,设计增加了10幅关键画面,并对机上遥测数据生成系统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故障参数477个,有效地保证了系统故障监控的实施。随后,大家又对事后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了重新分析,将原来的集中式网络处理模式改为分布式处理模式,使数据处理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为首飞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个重大难题刚刚被攻克, GDAS保障现场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测试技术人员在对现场遥测接收系统进行技术摸底时,意外发现自动跟踪系统异常,不能对飞机进行自动跟踪。如果飞机在首飞时升空,GDAS将无法获取飞机的信号,这将直接影响首飞安全。怎么办?试飞院提出不能等靠,要主动出击,积极解决。现场测试技术人员全部上阵,大家经过20多小时的连续攻关,终于在11月25日凌晨4时彻底解决了问题。从GDAS攻关到及时解决自动跟踪系统故障,测试技术人员已连续作战7天。他们虽然面颊消瘦,眼眶深陷,却充满了航空人的喜悦。
首飞不易,定型更难,随着首飞成功,ARJ21-700的主战场将转向试飞院,也意味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我们相信,这支过硬的队伍一定能在未来更大的挑战中经受住考验,铸就更大的辉煌!



泰州中航船舶重工一期工程如期竣工
11月28日,中航技北京公司投资控股的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竣工典礼。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顾惠忠参加了竣工仪式。

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由中航技北京公司、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江苏宝船投资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合资成立的现代化造船企业,项目总投资18亿元,船坞、码头、门吊等设施齐全,能够制造20万吨以下多类船舶,生产能力100万载重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亿元。

顾惠忠在竣工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中航工业集团将积极实施“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为打造航空强国而不懈努力。船舶业务是中航工业集团支持发展的非航空业务,泰州中航船舶重工的如期竣工,标志着中航工业集团在船舶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顾惠忠祝愿中航技北京公司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产业平台的基础上,依托贸易,专业集成,积极推动产业整合,延伸价值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船舶业务的快速发展,把泰州中航船舶重工越办越火红。

泰州中航船舶重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泰州市市长姚建华等领导亲临仪式现场表示祝贺 。


导院鹰眼系列光电侦察设备通过出口立项
12月5日。日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鹰眼(YY)系列光电侦察设备通过出口立项评审,此系列产品主要用于空中侦察与监视、灾害评估、搜索救援等领域。出口立项评审的通过为产品打开国际市场迈出可喜一步。
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空导院开发研制的鹰眼系列光电侦察设备产品技术成熟,基本满足出口需求,并建议空导院发展性能更高的出口产品,使产品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上海建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实验室
12月11日,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与美国风河系统公司联合宣布,在上海建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实验室”,共同致力于为国内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电子系统平台与技术。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实验室”的建立,是将国际先进的嵌入式软件技术与国内的应用经验相结合,不断吸收全球最新的嵌入式软件技术成果,为国内航空电子系统的开发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该实验室不仅将引入风河公司面向ARINC 653集成化模块航空电子(IMA)应用的综合软件平台和面向工业设备的专用平台等相关产品,而且将提供在这些平台上的应用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实验室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航空用户建立基于ARINC 653 IMA架构的航空电子系统和基于最新硬件系统的嵌入式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的通用平台。
        据了解,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是我国航空工业航空电子系统、座舱显示控制、综合核心处理、航空无线电技术的重要研发中心。美国风河系统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软件优化(DSO)提供商,所提供的设备软件平台包括集成化的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技术,其产品和专业服务已经在许多重要的市场领域得到认可,主要包括空间及国防、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等领域。



以上新闻均来源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官方网站http://www.avic.com.cn
无图不“丈夫”:D
YY系统准备出口给谁捏?
原帖由 killdouble 于 2008-12-14 16:19 发表
无图不“丈夫”:D

[:a9:]  上图 ! :D
2008129111129732.jpg
风河系统公司,美帝卖航天操作系统来了。
第四和第五比较强
CCTV里克强到上海听张庆伟汇报了
]]
真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