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今将正式接纳10国入盟 美俄两国心态各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11:34
月1日,欧盟将正式接纳10国入盟,实现历史上第五次扩大。10个新成员国中,除了塞浦路斯、马耳他为地中海岛国,其余8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均在中东欧,它们在雅尔塔会议上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冷战时期属于苏联阵营。

     中东欧国家在苏联强权下当了几十年的附属国,他们对本国战后所处的地位心有不甘,认为自己成了欧洲的“弃儿”。祖籍国是捷克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则说这些国家是“被劫持者”。中东欧国家的民众绝大多数也认为,从历史文化宗教的承传看,欧洲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空间,第一次有可能对自己的发展道路作出自主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当然就是“回归欧洲”。所以说扩大是东西两部分欧洲双向选择的结果:对欧盟是东扩,对中东欧国家则是西进。它标志着欧洲结束二战后的分裂局面,被撕成两半的欧洲终于破镜重圆。

  东扩是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展,被形容为“大爆炸”。不少人对入盟国是否合格表示怀疑,认为东扩数量大,质量差。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安高胜对此的回答是:“加入欧盟比加入北约难。”根据1993年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制定的入盟标准,候选国必须满足如下要求:一、是一个稳定的民主国家,尊重人权、法治、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二、有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三、执行欧盟的规定、标准和政策。简言之,就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候选国必须把本国的社会、经济方面等法律、法规纳入欧盟的标准,而欧盟的各种立法共有8万页之多!十多年的入盟过程是漫长的自我改造、自我更新之路。只有同欧盟完成在31个领域的谈判,社会、经济、法治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之后,候选国才被批准入盟。期间经历的转轨之磨难,非三言两语能概述。

  东扩使欧盟的安全、经济、政治边界极大扩展。西方的发展模式有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之分。前者追求效率与公正的平衡,后者以效率为重。欧盟的核心国家如德国、法国都是欧洲模式的代表国家。两种模式的优劣高下,是个见仁见智、争论不休的问题。东扩就是在欧盟主导下将欧洲模式推向全欧洲的过程,是欧盟力量的扩张过程。美国经济军事的强势是硬实力,欧盟的社会政策和文化力量是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盟东扩也是模式的推广。欧盟认为他们对东边的兄弟有一份道义上的责任,也自信通过软实力的优势,能使东欧从外到里地融入欧洲。

  讲到欧盟东扩,人们自然要拿它同北约东扩作一番比较。3月29日,中东欧国家在华盛顿向美国提交了加入北约的法律文件,4月2日,北约在布鲁塞尔总部举行仪式,正式接纳东欧7国入约。冷战后,北约经过两次东扩(上次在1999年),使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26个。两个东扩相伴而行,齐头并进。通过“入约加盟”,这一地区的国家从政治、经济、军事全面纳入西方体系。欧美在两个东扩问题上基本做到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冷战时期,美国倾力帮助欧洲复兴,支持它走一体化道路,为的是对抗“铁幕”那边的苏联。冷战后,大西洋两岸协力搞“双东扩”,目标也是一致的,就是要尽快地把中东欧这块“灰色地带”收进囊中。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高速度、高效率地完成了“双东扩”。从这一点看,人们批评东扩“数量大于质量”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于美国而言,欧盟东扩没有近忧而有远虑,当亲美的中东欧国家对欧盟产生更强的归属感的时候,当欧盟作为多极世界的一极实实在在崛起的时候,一个和美国渐行渐远的欧洲会使美国产生失落感。

  对东扩感触最深的自然是处于守势的俄罗斯。势力范围和战略空间被挤压,它感到痛,体会到悲,还有那难以言说的屈辱。但是,它灵活务实,冷静应对。对欧盟东扩,俄罗斯基本肯定,争取扩大经贸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北约东扩,它将维持一种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局面,降低对自己的损害。总之,对“双东扩”冷处理,使它“软着陆”,不引起过于强烈的社会反弹,不使自己同西方的关系紧张化。我们从普京总统刚毅的脸上,从他冷峻的表情中,分明读到了四个字:韬光养晦。来源:人民网月1日,欧盟将正式接纳10国入盟,实现历史上第五次扩大。10个新成员国中,除了塞浦路斯、马耳他为地中海岛国,其余8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均在中东欧,它们在雅尔塔会议上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冷战时期属于苏联阵营。

     中东欧国家在苏联强权下当了几十年的附属国,他们对本国战后所处的地位心有不甘,认为自己成了欧洲的“弃儿”。祖籍国是捷克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则说这些国家是“被劫持者”。中东欧国家的民众绝大多数也认为,从历史文化宗教的承传看,欧洲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空间,第一次有可能对自己的发展道路作出自主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当然就是“回归欧洲”。所以说扩大是东西两部分欧洲双向选择的结果:对欧盟是东扩,对中东欧国家则是西进。它标志着欧洲结束二战后的分裂局面,被撕成两半的欧洲终于破镜重圆。

  东扩是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展,被形容为“大爆炸”。不少人对入盟国是否合格表示怀疑,认为东扩数量大,质量差。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安高胜对此的回答是:“加入欧盟比加入北约难。”根据1993年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制定的入盟标准,候选国必须满足如下要求:一、是一个稳定的民主国家,尊重人权、法治、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二、有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三、执行欧盟的规定、标准和政策。简言之,就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候选国必须把本国的社会、经济方面等法律、法规纳入欧盟的标准,而欧盟的各种立法共有8万页之多!十多年的入盟过程是漫长的自我改造、自我更新之路。只有同欧盟完成在31个领域的谈判,社会、经济、法治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之后,候选国才被批准入盟。期间经历的转轨之磨难,非三言两语能概述。

  东扩使欧盟的安全、经济、政治边界极大扩展。西方的发展模式有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之分。前者追求效率与公正的平衡,后者以效率为重。欧盟的核心国家如德国、法国都是欧洲模式的代表国家。两种模式的优劣高下,是个见仁见智、争论不休的问题。东扩就是在欧盟主导下将欧洲模式推向全欧洲的过程,是欧盟力量的扩张过程。美国经济军事的强势是硬实力,欧盟的社会政策和文化力量是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盟东扩也是模式的推广。欧盟认为他们对东边的兄弟有一份道义上的责任,也自信通过软实力的优势,能使东欧从外到里地融入欧洲。

  讲到欧盟东扩,人们自然要拿它同北约东扩作一番比较。3月29日,中东欧国家在华盛顿向美国提交了加入北约的法律文件,4月2日,北约在布鲁塞尔总部举行仪式,正式接纳东欧7国入约。冷战后,北约经过两次东扩(上次在1999年),使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26个。两个东扩相伴而行,齐头并进。通过“入约加盟”,这一地区的国家从政治、经济、军事全面纳入西方体系。欧美在两个东扩问题上基本做到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冷战时期,美国倾力帮助欧洲复兴,支持它走一体化道路,为的是对抗“铁幕”那边的苏联。冷战后,大西洋两岸协力搞“双东扩”,目标也是一致的,就是要尽快地把中东欧这块“灰色地带”收进囊中。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高速度、高效率地完成了“双东扩”。从这一点看,人们批评东扩“数量大于质量”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于美国而言,欧盟东扩没有近忧而有远虑,当亲美的中东欧国家对欧盟产生更强的归属感的时候,当欧盟作为多极世界的一极实实在在崛起的时候,一个和美国渐行渐远的欧洲会使美国产生失落感。

  对东扩感触最深的自然是处于守势的俄罗斯。势力范围和战略空间被挤压,它感到痛,体会到悲,还有那难以言说的屈辱。但是,它灵活务实,冷静应对。对欧盟东扩,俄罗斯基本肯定,争取扩大经贸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北约东扩,它将维持一种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局面,降低对自己的损害。总之,对“双东扩”冷处理,使它“软着陆”,不引起过于强烈的社会反弹,不使自己同西方的关系紧张化。我们从普京总统刚毅的脸上,从他冷峻的表情中,分明读到了四个字:韬光养晦。来源:人民网
多让俄罗斯忧虑一些,这样我们就可以渔翁得利了。
俄国人也懂得韬光养晦。呵呵。
多让俄罗斯忧虑一些,这样我们就可以渔翁得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