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出国去挣“四大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7:19:45
2008年12月04日 09:52:18  来源:环球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出国人员一定不会忘记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的那个院子。院子内人头攒动,排长队等着报关的,交外汇券的,提货的——人人兴高采烈,旁人艳羡不已。院外边好多人围着门口,有看热闹的,有想换外汇的,忙得不亦乐乎。那个大院,正是出国人员服务公司的所在地。

    拿外汇券买“洋货”的日子

    “在安外大院,大门离仓库有二三百米的距离。每天早上,当警卫把门往外一开,黑压压的人群就拿着票往里跑,东西实在供不应求。”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国内免税部总经理池学锋至今还能清晰地想起当时的场景。

    “那时候在讲改革开放,要把家门打开,让国外的一些文化先进来,咱们的人也要走出去。而中国要和世界交融在一起,首先要人员流动。那时,国内的物质需求非常旺盛,但生产能力很差,是短缺经济时代。有出国人员在国外买了电器等东西背回来,一是影响了国人形象,二是把钱花在国外比较可惜。所以就想了个办法,设立一个地方给出国人员提供服务,也同时收回外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环球》杂志记者分析了当时的背景。

    据记者了解,当时到免税商店买东西,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要出国,并根据政策得到相应的可购买自用物品的数量,也就是所谓的“指标”;二是相对应的一些证明,比如护照等;三就是钱(外汇券)。

    受欢迎的日货

    “83年,国务院就批准成立了我们这家公司。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是领头羊。我们从国外,尤其是日本,把商品买进来,再按照有关免税的政策向出国人员提供商品。商品范围大到摩托车,小到电池,我们都有。出国人员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当时,人们都崇尚日本原装进口,我们有日本所有的牌子,索尼、松下、东芝、日立、三洋……”池学锋介绍说。

    的确,在80年代,日本电器让国人趋之若鹜。人民银行一位李女士告诉记者:“1988年,我到澳大利亚出差,因为这次出国,得到了去免税店买一个‘大件’的指标。我挑了好久,最后买了松下的彩电,质量相当好,是原产的,后来用了很多年”。

    李女士所说的“大件”也是当时时兴的术语。池学锋介绍说:“免税店的商品最初分‘大件’、‘小件’和‘不算件’三类。最初的时候,有旧‘四大件’,即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件’也升级了,变成彩电、音响、冰箱、洗衣机等等。‘小件’则有吸尘器、电熨斗等。再后来,情况又变了,有的‘小件’就不算件了,只分要件和不要件。政策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变化的。”

    一扇开了的窗

    “80年代人们的愿望太简单了,就是改善现有的生活。怎么改善呢——想办法出国挣几大件。”有人这样形容那个时代的消费观。但就在这样朴素的消费观影响下,中国人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西方的一些文明随着他们的商品进入了中国家庭。中国曾经有一度崇尚西方,觉得人家什么都先进,咱们自己生产的什么都不靠谱。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撞击,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与国际交融的过程。”池学锋这样评价。

    “在开放之前,中国注重重工业的发展,没有什么轻工业。而在那扇窗口打开了之后,国家开始制订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轻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我们这样的渠道引进国外的原装产品,另一方面加紧走合资的道路,给合资的企业开了口子。于是,像松下这样的企业就变成了双轨制,一方面在日本维持它的生产线和研发,给我们提供原装的产品,另一方面一条腿踏进了中国,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相继建起了40多个厂。这就造就了国外原装品和合资品同步发展的格局。后来,国内厂家的基础技术和生产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产品就谈不上原装不原装了。我们就不做电器了。”

    对于电器这块被放弃的业务,池学锋一点也不“心疼”。他认为,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提升,业务转向是必须的,而这种升级也是令人欣慰的。

    他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如今他们的业务已经开始进入后消费时代,“原来我们的商品以日本产品为主,而现在主要以欧洲产品为主。我们开始走品牌、品位路线,当然,货真价优这个特点是始终保持的。”(《环球》杂志记者/谢黎)2008年12月04日 09:52:18  来源:环球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出国人员一定不会忘记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的那个院子。院子内人头攒动,排长队等着报关的,交外汇券的,提货的——人人兴高采烈,旁人艳羡不已。院外边好多人围着门口,有看热闹的,有想换外汇的,忙得不亦乐乎。那个大院,正是出国人员服务公司的所在地。

    拿外汇券买“洋货”的日子

    “在安外大院,大门离仓库有二三百米的距离。每天早上,当警卫把门往外一开,黑压压的人群就拿着票往里跑,东西实在供不应求。”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国内免税部总经理池学锋至今还能清晰地想起当时的场景。

    “那时候在讲改革开放,要把家门打开,让国外的一些文化先进来,咱们的人也要走出去。而中国要和世界交融在一起,首先要人员流动。那时,国内的物质需求非常旺盛,但生产能力很差,是短缺经济时代。有出国人员在国外买了电器等东西背回来,一是影响了国人形象,二是把钱花在国外比较可惜。所以就想了个办法,设立一个地方给出国人员提供服务,也同时收回外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环球》杂志记者分析了当时的背景。

    据记者了解,当时到免税商店买东西,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要出国,并根据政策得到相应的可购买自用物品的数量,也就是所谓的“指标”;二是相对应的一些证明,比如护照等;三就是钱(外汇券)。

    受欢迎的日货

    “83年,国务院就批准成立了我们这家公司。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是领头羊。我们从国外,尤其是日本,把商品买进来,再按照有关免税的政策向出国人员提供商品。商品范围大到摩托车,小到电池,我们都有。出国人员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当时,人们都崇尚日本原装进口,我们有日本所有的牌子,索尼、松下、东芝、日立、三洋……”池学锋介绍说。

    的确,在80年代,日本电器让国人趋之若鹜。人民银行一位李女士告诉记者:“1988年,我到澳大利亚出差,因为这次出国,得到了去免税店买一个‘大件’的指标。我挑了好久,最后买了松下的彩电,质量相当好,是原产的,后来用了很多年”。

    李女士所说的“大件”也是当时时兴的术语。池学锋介绍说:“免税店的商品最初分‘大件’、‘小件’和‘不算件’三类。最初的时候,有旧‘四大件’,即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件’也升级了,变成彩电、音响、冰箱、洗衣机等等。‘小件’则有吸尘器、电熨斗等。再后来,情况又变了,有的‘小件’就不算件了,只分要件和不要件。政策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变化的。”

    一扇开了的窗

    “80年代人们的愿望太简单了,就是改善现有的生活。怎么改善呢——想办法出国挣几大件。”有人这样形容那个时代的消费观。但就在这样朴素的消费观影响下,中国人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西方的一些文明随着他们的商品进入了中国家庭。中国曾经有一度崇尚西方,觉得人家什么都先进,咱们自己生产的什么都不靠谱。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撞击,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与国际交融的过程。”池学锋这样评价。

    “在开放之前,中国注重重工业的发展,没有什么轻工业。而在那扇窗口打开了之后,国家开始制订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轻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我们这样的渠道引进国外的原装产品,另一方面加紧走合资的道路,给合资的企业开了口子。于是,像松下这样的企业就变成了双轨制,一方面在日本维持它的生产线和研发,给我们提供原装的产品,另一方面一条腿踏进了中国,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相继建起了40多个厂。这就造就了国外原装品和合资品同步发展的格局。后来,国内厂家的基础技术和生产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产品就谈不上原装不原装了。我们就不做电器了。”

    对于电器这块被放弃的业务,池学锋一点也不“心疼”。他认为,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提升,业务转向是必须的,而这种升级也是令人欣慰的。

    他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如今他们的业务已经开始进入后消费时代,“原来我们的商品以日本产品为主,而现在主要以欧洲产品为主。我们开始走品牌、品位路线,当然,货真价优这个特点是始终保持的。”(《环球》杂志记者/谢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