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长天听惊雷——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淬火现代空军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14:12
2008年12月01日 19:01: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12月1日电题:大漠长天听惊雷——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淬火现代空军纪实     

       记者孙茂庆、徐壮志、李宣良

       惊雷如珠,滚过大漠上空——

       各种型号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纷纷在长空闪现或隐伏;地空、空空、空地导弹不时曳着长长的尾焰闪过……2008年7月在巴丹吉林大漠深处上演的这场代号为“红剑―08”的演习,宣示着中国空军搏击未来蓝天制高点的决心。

       这响彻中国空军的惊雷,发自于中国西北大漠戈壁深处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这是一支极为特殊的新型现代化部队,担负着试验、训练、科研、作战多重任务;这是我国唯一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综合试验训练基地,是空军航空兵、防空兵部队基地化训练专设机构和空军战斗精神强训基地。中国空军现役和未来的全部武器装备、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全部元素、应对未来战争的全部战略战术,都在这里汇集、试验、检验……     

       在这里,我们倾听中国空军向未来加力起飞的惊雷般的声音。     

       蓝天利剑,在这里发硎     

       2003年12月25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机——歼-10最后一次打靶试验在大漠进行。     

       国际试飞员徐勇凌驾驶歼-10飞机升空,迅速捕捉并锁定百余公里外的目标靶机,按下了发射按钮——导弹与靶机遭遇时,那一团火光如同庆祝胜利的礼花,在戈壁上空绽放。     

       歼-10飞机靶试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独立研制和生产第三代战机的国家,中国军队航空武器装备的历史跨越终于实现!     

       “我们仅用原计划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歼-10飞机绝大多数试飞架次和试飞科目。”基地司令员陈贵春说,歼-10飞机试验,仅是基地完成我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试验任务的一个缩影。     基地担负的靶场试验,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这里取得“准生证”,新型武器才能生产并装备部队。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空军所有国产第一、二、三代航空、防空导弹,都是经这个基地试验定型后装备部队的;我军首架第三代多功能作战飞机和多型特种武器等高新装备的试验任务,都在基地完成;我国多型无人驾驶靶机、超音速无人机等也都是这里完成的。     

       2005年1月9日,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杨旭驾歼-10飞机再次在大漠上空击落靶机。只不过,这次试验的对象已不是歼-10飞机,而是国产最新型空空导弹。     

       从歼-10飞机到与之相配的新型空空导弹,标志着中国空军完全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正式形成战斗力。   

       这一天,距离1959年那个特殊的日子已整整46年——那年冬天,同样在这片大漠的上空,战斗英雄韩德彩执行中国空军首次空空导弹发射任务,成功地用一枚苏制K-5M空空导弹击落了目标。     

       从无到有,从简单模仿到独辟蹊径,一直到今天这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试验训练基地,基地的一代代官兵们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开拓和跨越之路。     

       1958年3月,毛泽东签署命令,决定在巴丹吉林沙漠组建空军某试训基地前身之一——中国航空武器试验训练靶场。     

       1959年12月,在我国空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空空导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爆区;1966年12月,基地成功放飞“长空一号”无人靶机……这些闪光航迹,是基地成立之初追赶世界空军发展潮流的见证。     

       2003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将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3个不同类型的试验训练基地和一个训练机构合而为一,形成了今天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如今,置身基地,战机加力起飞和低空掠过时的轰鸣,导弹发射和击中目标时惊天的爆响,如连绵的惊雷,不断撼动着听者的神经。     

       空中,战机呼啸、导弹如矢;地面,坦克、装甲车刺破大漠,硝烟弥漫……在基地上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里,每天有各种先进战机和空空、空地、地空导弹在试验。基地总工程师张云卫说,最多时,有20多项重大试验任务同时展开,数十家科研单位、数千名科研人员进驻基地。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国力,也推动了中国空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近5年来,基地先后完成了我军首架第三代多功能作战飞机和多型特种武器等高新装备的试验任务;完成了10余种“鹰击”系列、“红旗”系列航空防空武器的设计定型试验,创造了我国航空防空武器发展史上的20多项第一,成功探索出40余种武器系统试验方法,加速推进中国空军武器装备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培养和造就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空军首席专家、7名空军级专家、53名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数百名高精尖科技人才。     

       基地政委余爱水说,在空军历史上,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阶段,前所未有。     

       明日“王牌”,从这里起飞    

       2007年4月,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在基地展开。     

       来自华中某地的航空兵某团是一支全空军知名的王牌部队,这天,他们扮演“红军”,满怀信心地与“蓝军”展开“交手”。     

       突破与拦截,干扰与反干扰,双方厮杀得异常激烈。     

       “红”“蓝”双方的一举一动,从蓝天到地面,从看得见的空间到看不见的电磁世界,都实时显示在基地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而那些与作战有关的各种要素,经由遍布大漠中的千百台探测器,化作一组组看不见的数据洪流,通过如神经般密布大漠的光纤通信网,流入全军数字化程度最高的指挥所之一——基地指挥导调大厅,经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实时计算评估,同步显示在大屏幕上。     

       一名“红军”飞行员刚刚锁定“蓝军”战机,却接到被“击落”的通知。飞机落地后,这名不服气的飞行员找到了导演部,对裁判结果提出质疑。     

       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为这名飞行员“再现”了双方空中作战态势——“蓝军”飞行员实施攻击的时间要比这名“红军”飞行员早2秒钟。     

       2秒钟,普通人走两步的时间,却足以让导弹飞越千米以上的距离!     

       1秒钟,都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实际上,在这块高度数字化的荒漠演兵场,时间早已是以毫秒为单位计算的——现代空战的快节奏、高精度以及残酷性,通过基地精心开发的这套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充分展现。来自空军的一支支部队,就在这样的一个逼真而无情的战场中百炼成钢!     

       先进的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是打造信息化“战争实验室”的重要一环。参与了系统研制的工程师邵凯峰说,利用这一“电子判官”,导演部能够对飞行员的技战术和部队的对抗进行准确的跟踪和评估,准确地判定胜负。     

       从基地化训练起步到今天,基地仅用了不到10年时间。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仅凭空中力量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全世界军人都看到了这场战争对空军的标志性意义。对此,位于北京的空军总部观察得更为透彻——强国空军赖以制胜的,绝不仅是先进的战机和精确制导武器,更有看不见的训练。     

       这一年6月,中国空军在基地组建了训练中心。长期以担负武器装备试验科研任务为主的基地,挑起了探索空军部队基地化训练的全新使命。

       使命如山,挑战如山,一代大漠军人勇挑重担。

       “编制、人才、装备都没有,一切都要摸索着干。”原训练中心主任、现任基地副司令员刘迎伏清楚记得当时那种巨大的压力,“一切都不明确,只有任务是明确的,那就是向世界战争的前沿冲击!”     

       刘迎伏想要打造的是中国的“红旗靶场”。     

       红旗靶场,美国空军内利斯空军基地的别称,以高度实战化的“红旗”系列演习著称于世。作为空军的训练专家,刘迎伏忘不了那些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军飞行员所说的:实战的艰难程度,还不及“红旗”演习。     

       从“红剑―1”“蓝剑―1”到“红剑―2007”“砺剑―2007”,从单纯的战术试飞、训练到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对抗演习,从只能容纳几架飞机训练到如今可组织师一级甚至军区空军一级的复杂对抗,在千百次的探索与尝试、突破与超越中,基地建成了全军第一个具有实战效能的电子战综合训练场,实现了由单一兵种训练向多军兵种训练转变,由实兵实装对抗训练向实装与模拟结合训练的转变……     

       基地参谋长吴志清手中的记录表明,半个世纪来,基地共创造了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和军队基地化训练史上的126个第一,完成40余次全军和空军的重大演习演练任务。     

       2008年1月,基地那个亚洲最大军用机场刚刚送走一批驻训部队,又迎来几支蓝天劲旅。     

       戈壁滩上,几个巨大的仿真靶标在狂风中颤栗。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徐忠敏和战友们的任务就是要突破“敌”防区,用新型导弹摧毁这批目标。     

       “‘敌’跟踪!”“‘敌’导弹!”……狭小的飞机座舱里,报警声此起彼伏,显示被“敌方”雷达搜索、跟踪或锁定的绿黄红3种警告灯频频闪亮……长天上一时间“四面楚歌”。     

       不断做出各种规避飞行动作,频繁启动各种对抗装置,时不时打出一串箔条弹施加干扰……如同一叶轻舟行驶在风浪交加的大海上,徐忠敏和战友们全力对付着那看不见却是铺天盖地的电磁波的冲击,其凶险之处,一次次令他们悚然汗下。     

       徐忠敏事后才得知,最多时,竟有上百部“敌方”雷达同时开机。     

       徐忠敏和战友们在大漠中所经历的,何止是电磁波的洗礼。从武器装备性能、使用技巧到战斗精神强训,甚至具体到秒的时间感知能力——在这里,他们全方位地感受着真正的现代战争。     

       最艰难的作战环境,正是锤炼百胜勇士的最好平台。     

       在基地这个全军最大最先进的模拟战场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空中作战理念在这里融汇,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机、最优秀的战斗员、最先进的战法在这里拼杀……仅近几年来,空军95%以上的航空兵和大多数地面防空兵部队都在这里接受了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和战斗精神强化训练。     

       “对抗结束没几天,他们就交出了近千页的报告,几乎每个人都在反思。”拍着刚刚到手的那本厚厚的“红剑―08”各参演部队演习反思文章汇集,陈贵春说,这,才是自己和基地官兵们最期待的。     

       战略空军的梦想,从这里起启航     

       位于荒漠中的基地,始终与改革开放的春天同步。     

       上世纪80年代初,为满足某型引进导弹靶试任务,基地第一次扩建改造,建成了第一代装备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     

       90年代初,靶场再次扩建改造,完成了某型导弹国产化试验任务,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基地的测试能力;     

       本世纪初,为满足打赢信息化战争需求,完成了第三次改造,实现了基地大空域、大纵深、高精度、多目标保障功能,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跨越。     

       30年间,祖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基地建设也随着中国空军的发展跨出了历史性的三大步,全体官兵以卓绝的努力,在无垠大漠上谱写下了中国空军每一次战斗力跃升的序章。     

       2003年,伊拉克战争拉开战幕。从空军总部到基层部队官兵,在关注和思考着这场真正具有信息化意义的战争的同时,把思绪延伸得更远——在世界性军事变革大潮的冲击和中国空军的建设发展中,沿袭了几十年的国土防空和协同陆军作战观念正在被逐步扬弃,酝酿已久的打造攻防兼备、空天一体战略空军的构想,开始逐步形成……     

       这一年岁末,地域相邻的3个不同类型的试验训练基地和训练中心正式合并成了今天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一个集试验、训练、科研、作战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试训基地,在大漠深处诞生了!     

       “天地一下子广阔了!”曾任基地第一任司令员的空军副参谋长王义生说。作为一位在大漠深处为空军工作了38年的军人,他太清楚这样的合并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几个单位的简单相加,而是人民空军向未来战争巅峰攀登的重大举措和战略转型的前奏,在这个拥有空军所有现役装备和未来装备的基地,这个拥有发达的数字化装备和网络的大漠,有着探索和预演战略空军所有的梦想的潜力。     

       千里戈壁大漠上,一场向未来空军跨越的赶超战悄然开始。     

       中国空军,已历史性地迈上了由航空型向航空航天型、由国土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由战役战术型向战略型的战略转型之路。作为空军的“试验田”,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战略转型的诸多试验探索重任。多年来,基地官兵夜以继日,在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荒漠中,以每年超过300天的超负荷工作,加速催生了一大批跨越式的建设成果,不断为空军的战略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研制成功全军第一个实时集群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提高了试验训练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建成使用了光学、雷达、无线电、卫星以及机载测量等多种信息采集手段,解决了长弹道、大范围和复杂目标测控难的问题。     

       ——建成全军第一个具有实战效能的电子战综合试验训练场,为部队构建了逼真的电磁战场作战环境。     

       ——完善了具备指挥控制、远程导调、战场感知、监测评估、电子对抗等主要功能的信息化战场保障体系,为空军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提供了一个近似实战的训练平台……     

       “改革开放为基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物质资源和人才支撑。”基地政委余爱水说,作为空军独一无二的装备、战略战术试验田,为打造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战略空军而奋斗,正是基地官兵的梦想。     

       如今,一个以这块大漠戈壁为中心,覆盖周边部队机场、阵地的“大基地”已经形成。在纵横千里的广阔地域和空域内,一场场更为波澜壮阔的现代战争活剧正不断上演。2008年12月01日 19:01: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12月1日电题:大漠长天听惊雷——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淬火现代空军纪实     

       记者孙茂庆、徐壮志、李宣良

       惊雷如珠,滚过大漠上空——

       各种型号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纷纷在长空闪现或隐伏;地空、空空、空地导弹不时曳着长长的尾焰闪过……2008年7月在巴丹吉林大漠深处上演的这场代号为“红剑―08”的演习,宣示着中国空军搏击未来蓝天制高点的决心。

       这响彻中国空军的惊雷,发自于中国西北大漠戈壁深处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这是一支极为特殊的新型现代化部队,担负着试验、训练、科研、作战多重任务;这是我国唯一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综合试验训练基地,是空军航空兵、防空兵部队基地化训练专设机构和空军战斗精神强训基地。中国空军现役和未来的全部武器装备、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全部元素、应对未来战争的全部战略战术,都在这里汇集、试验、检验……     

       在这里,我们倾听中国空军向未来加力起飞的惊雷般的声音。     

       蓝天利剑,在这里发硎     

       2003年12月25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机——歼-10最后一次打靶试验在大漠进行。     

       国际试飞员徐勇凌驾驶歼-10飞机升空,迅速捕捉并锁定百余公里外的目标靶机,按下了发射按钮——导弹与靶机遭遇时,那一团火光如同庆祝胜利的礼花,在戈壁上空绽放。     

       歼-10飞机靶试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独立研制和生产第三代战机的国家,中国军队航空武器装备的历史跨越终于实现!     

       “我们仅用原计划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歼-10飞机绝大多数试飞架次和试飞科目。”基地司令员陈贵春说,歼-10飞机试验,仅是基地完成我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试验任务的一个缩影。     基地担负的靶场试验,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这里取得“准生证”,新型武器才能生产并装备部队。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空军所有国产第一、二、三代航空、防空导弹,都是经这个基地试验定型后装备部队的;我军首架第三代多功能作战飞机和多型特种武器等高新装备的试验任务,都在基地完成;我国多型无人驾驶靶机、超音速无人机等也都是这里完成的。     

       2005年1月9日,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杨旭驾歼-10飞机再次在大漠上空击落靶机。只不过,这次试验的对象已不是歼-10飞机,而是国产最新型空空导弹。     

       从歼-10飞机到与之相配的新型空空导弹,标志着中国空军完全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正式形成战斗力。   

       这一天,距离1959年那个特殊的日子已整整46年——那年冬天,同样在这片大漠的上空,战斗英雄韩德彩执行中国空军首次空空导弹发射任务,成功地用一枚苏制K-5M空空导弹击落了目标。     

       从无到有,从简单模仿到独辟蹊径,一直到今天这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试验训练基地,基地的一代代官兵们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开拓和跨越之路。     

       1958年3月,毛泽东签署命令,决定在巴丹吉林沙漠组建空军某试训基地前身之一——中国航空武器试验训练靶场。     

       1959年12月,在我国空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空空导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爆区;1966年12月,基地成功放飞“长空一号”无人靶机……这些闪光航迹,是基地成立之初追赶世界空军发展潮流的见证。     

       2003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将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3个不同类型的试验训练基地和一个训练机构合而为一,形成了今天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如今,置身基地,战机加力起飞和低空掠过时的轰鸣,导弹发射和击中目标时惊天的爆响,如连绵的惊雷,不断撼动着听者的神经。     

       空中,战机呼啸、导弹如矢;地面,坦克、装甲车刺破大漠,硝烟弥漫……在基地上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里,每天有各种先进战机和空空、空地、地空导弹在试验。基地总工程师张云卫说,最多时,有20多项重大试验任务同时展开,数十家科研单位、数千名科研人员进驻基地。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国力,也推动了中国空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近5年来,基地先后完成了我军首架第三代多功能作战飞机和多型特种武器等高新装备的试验任务;完成了10余种“鹰击”系列、“红旗”系列航空防空武器的设计定型试验,创造了我国航空防空武器发展史上的20多项第一,成功探索出40余种武器系统试验方法,加速推进中国空军武器装备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培养和造就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空军首席专家、7名空军级专家、53名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数百名高精尖科技人才。     

       基地政委余爱水说,在空军历史上,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阶段,前所未有。     

       明日“王牌”,从这里起飞    

       2007年4月,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在基地展开。     

       来自华中某地的航空兵某团是一支全空军知名的王牌部队,这天,他们扮演“红军”,满怀信心地与“蓝军”展开“交手”。     

       突破与拦截,干扰与反干扰,双方厮杀得异常激烈。     

       “红”“蓝”双方的一举一动,从蓝天到地面,从看得见的空间到看不见的电磁世界,都实时显示在基地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而那些与作战有关的各种要素,经由遍布大漠中的千百台探测器,化作一组组看不见的数据洪流,通过如神经般密布大漠的光纤通信网,流入全军数字化程度最高的指挥所之一——基地指挥导调大厅,经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实时计算评估,同步显示在大屏幕上。     

       一名“红军”飞行员刚刚锁定“蓝军”战机,却接到被“击落”的通知。飞机落地后,这名不服气的飞行员找到了导演部,对裁判结果提出质疑。     

       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为这名飞行员“再现”了双方空中作战态势——“蓝军”飞行员实施攻击的时间要比这名“红军”飞行员早2秒钟。     

       2秒钟,普通人走两步的时间,却足以让导弹飞越千米以上的距离!     

       1秒钟,都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实际上,在这块高度数字化的荒漠演兵场,时间早已是以毫秒为单位计算的——现代空战的快节奏、高精度以及残酷性,通过基地精心开发的这套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充分展现。来自空军的一支支部队,就在这样的一个逼真而无情的战场中百炼成钢!     

       先进的战场实时监测评估系统是打造信息化“战争实验室”的重要一环。参与了系统研制的工程师邵凯峰说,利用这一“电子判官”,导演部能够对飞行员的技战术和部队的对抗进行准确的跟踪和评估,准确地判定胜负。     

       从基地化训练起步到今天,基地仅用了不到10年时间。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仅凭空中力量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全世界军人都看到了这场战争对空军的标志性意义。对此,位于北京的空军总部观察得更为透彻——强国空军赖以制胜的,绝不仅是先进的战机和精确制导武器,更有看不见的训练。     

       这一年6月,中国空军在基地组建了训练中心。长期以担负武器装备试验科研任务为主的基地,挑起了探索空军部队基地化训练的全新使命。

       使命如山,挑战如山,一代大漠军人勇挑重担。

       “编制、人才、装备都没有,一切都要摸索着干。”原训练中心主任、现任基地副司令员刘迎伏清楚记得当时那种巨大的压力,“一切都不明确,只有任务是明确的,那就是向世界战争的前沿冲击!”     

       刘迎伏想要打造的是中国的“红旗靶场”。     

       红旗靶场,美国空军内利斯空军基地的别称,以高度实战化的“红旗”系列演习著称于世。作为空军的训练专家,刘迎伏忘不了那些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军飞行员所说的:实战的艰难程度,还不及“红旗”演习。     

       从“红剑―1”“蓝剑―1”到“红剑―2007”“砺剑―2007”,从单纯的战术试飞、训练到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对抗演习,从只能容纳几架飞机训练到如今可组织师一级甚至军区空军一级的复杂对抗,在千百次的探索与尝试、突破与超越中,基地建成了全军第一个具有实战效能的电子战综合训练场,实现了由单一兵种训练向多军兵种训练转变,由实兵实装对抗训练向实装与模拟结合训练的转变……     

       基地参谋长吴志清手中的记录表明,半个世纪来,基地共创造了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和军队基地化训练史上的126个第一,完成40余次全军和空军的重大演习演练任务。     

       2008年1月,基地那个亚洲最大军用机场刚刚送走一批驻训部队,又迎来几支蓝天劲旅。     

       戈壁滩上,几个巨大的仿真靶标在狂风中颤栗。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徐忠敏和战友们的任务就是要突破“敌”防区,用新型导弹摧毁这批目标。     

       “‘敌’跟踪!”“‘敌’导弹!”……狭小的飞机座舱里,报警声此起彼伏,显示被“敌方”雷达搜索、跟踪或锁定的绿黄红3种警告灯频频闪亮……长天上一时间“四面楚歌”。     

       不断做出各种规避飞行动作,频繁启动各种对抗装置,时不时打出一串箔条弹施加干扰……如同一叶轻舟行驶在风浪交加的大海上,徐忠敏和战友们全力对付着那看不见却是铺天盖地的电磁波的冲击,其凶险之处,一次次令他们悚然汗下。     

       徐忠敏事后才得知,最多时,竟有上百部“敌方”雷达同时开机。     

       徐忠敏和战友们在大漠中所经历的,何止是电磁波的洗礼。从武器装备性能、使用技巧到战斗精神强训,甚至具体到秒的时间感知能力——在这里,他们全方位地感受着真正的现代战争。     

       最艰难的作战环境,正是锤炼百胜勇士的最好平台。     

       在基地这个全军最大最先进的模拟战场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空中作战理念在这里融汇,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机、最优秀的战斗员、最先进的战法在这里拼杀……仅近几年来,空军95%以上的航空兵和大多数地面防空兵部队都在这里接受了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和战斗精神强化训练。     

       “对抗结束没几天,他们就交出了近千页的报告,几乎每个人都在反思。”拍着刚刚到手的那本厚厚的“红剑―08”各参演部队演习反思文章汇集,陈贵春说,这,才是自己和基地官兵们最期待的。     

       战略空军的梦想,从这里起启航     

       位于荒漠中的基地,始终与改革开放的春天同步。     

       上世纪80年代初,为满足某型引进导弹靶试任务,基地第一次扩建改造,建成了第一代装备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     

       90年代初,靶场再次扩建改造,完成了某型导弹国产化试验任务,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基地的测试能力;     

       本世纪初,为满足打赢信息化战争需求,完成了第三次改造,实现了基地大空域、大纵深、高精度、多目标保障功能,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跨越。     

       30年间,祖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基地建设也随着中国空军的发展跨出了历史性的三大步,全体官兵以卓绝的努力,在无垠大漠上谱写下了中国空军每一次战斗力跃升的序章。     

       2003年,伊拉克战争拉开战幕。从空军总部到基层部队官兵,在关注和思考着这场真正具有信息化意义的战争的同时,把思绪延伸得更远——在世界性军事变革大潮的冲击和中国空军的建设发展中,沿袭了几十年的国土防空和协同陆军作战观念正在被逐步扬弃,酝酿已久的打造攻防兼备、空天一体战略空军的构想,开始逐步形成……     

       这一年岁末,地域相邻的3个不同类型的试验训练基地和训练中心正式合并成了今天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一个集试验、训练、科研、作战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试训基地,在大漠深处诞生了!     

       “天地一下子广阔了!”曾任基地第一任司令员的空军副参谋长王义生说。作为一位在大漠深处为空军工作了38年的军人,他太清楚这样的合并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几个单位的简单相加,而是人民空军向未来战争巅峰攀登的重大举措和战略转型的前奏,在这个拥有空军所有现役装备和未来装备的基地,这个拥有发达的数字化装备和网络的大漠,有着探索和预演战略空军所有的梦想的潜力。     

       千里戈壁大漠上,一场向未来空军跨越的赶超战悄然开始。     

       中国空军,已历史性地迈上了由航空型向航空航天型、由国土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由战役战术型向战略型的战略转型之路。作为空军的“试验田”,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战略转型的诸多试验探索重任。多年来,基地官兵夜以继日,在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荒漠中,以每年超过300天的超负荷工作,加速催生了一大批跨越式的建设成果,不断为空军的战略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研制成功全军第一个实时集群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提高了试验训练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建成使用了光学、雷达、无线电、卫星以及机载测量等多种信息采集手段,解决了长弹道、大范围和复杂目标测控难的问题。     

       ——建成全军第一个具有实战效能的电子战综合试验训练场,为部队构建了逼真的电磁战场作战环境。     

       ——完善了具备指挥控制、远程导调、战场感知、监测评估、电子对抗等主要功能的信息化战场保障体系,为空军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提供了一个近似实战的训练平台……     

       “改革开放为基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物质资源和人才支撑。”基地政委余爱水说,作为空军独一无二的装备、战略战术试验田,为打造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战略空军而奋斗,正是基地官兵的梦想。     

       如今,一个以这块大漠戈壁为中心,覆盖周边部队机场、阵地的“大基地”已经形成。在纵横千里的广阔地域和空域内,一场场更为波澜壮阔的现代战争活剧正不断上演。
传说中的大轰和丝带??
一天到晚嚷着要谋打赢…… 可有些战法真的很山寨……
虽说玩真的很烧钱吧,但那是必须的
今年的红剑这么早啊。可惜大盘子在北京看家护院。没有凑齐啊。
但是03年底J10靶试和05年初的靶试用的是不同的导弹,那11号弹最有可能。
新华网有专题,内容很多,还来不及看。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12/01/content_10436985.htm
11、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