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东夷说在韩国影响很大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4:30
WEGO围棋网也以《东夷之战神逾越万里长城》为题进行了报道。

该文称,曹薰铉九段以231手中盘再次击败中国等级分排名第一的王磊八段,成就了三星杯两连霸。在本届三星杯赛中曹九段连克中国棋手,直可用“东夷之战神,逾越万里长城”来形容。

关于王磊总是以失误的形式落败,该文评论称,与第一局一样王磊今天也是胜机很多,但他总是被曹薰铉充满斗魂的一手一手逼着出现大失着,招致败局。WEGO围棋网也以《东夷之战神逾越万里长城》为题进行了报道。

该文称,曹薰铉九段以231手中盘再次击败中国等级分排名第一的王磊八段,成就了三星杯两连霸。在本届三星杯赛中曹九段连克中国棋手,直可用“东夷之战神,逾越万里长城”来形容。

关于王磊总是以失误的形式落败,该文评论称,与第一局一样王磊今天也是胜机很多,但他总是被曹薰铉充满斗魂的一手一手逼着出现大失着,招致败局。
历史上的东夷和韩棒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东夷最早可能就局限在江淮,后来逐渐向山东迁徙,再后来被西方的炎黄部打败后同化,所以,东夷是我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棒子的历史书上告诉他们:“东夷是韩国人”,是对历史的曲解。
东夷最早可能在江淮,你是否搞清了.
徐,舒文化怎么可能是东夷文化的源头
]]
百度
东夷为多义词:
  
1 本义是东方的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民族的统称。例如羲和帝俊太昊、蚩尤少昊大舜伯益等。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
2 东夷人华化之后,称外国或外囯人。如日本、朝鲜等国家
3 “夷”字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东夷一词也带有了贬义。
先要搞清楚棒子自称的东夷究竟是啥.
1先秦时的东夷 后代.
2秦汉以降,中央帝国对东部外族的蔑称.
是2的话,我没意见.
是1的,那不是开玩笑吗.
对,就是这样。

是1,那纯粹是胡说八道。
是2,那我也没意见。
毫无疑问,东夷是韩国的一部分。
很有可能是棒子的那个檀君认了蚩尤做干爹后自认为东夷的;P
原帖由 rnmb 于 2008-11-19 20:38 发表
毫无疑问,东夷是韩国的一部分。

说反了吧
应该是韩国是东夷的一部份才对
还有错别字.....现在的人~~`
原帖由 认真的小羊 于 2008-11-19 21:55 发表

说反了吧
应该是韩国是东夷的一部份才对
还有错别字.....现在的人~~`

小朋友,你难道不知道任何东西只要和棒子沾边,或者棒子想要沾边,必定就是棒子祖上所有的道理吗。
韩国自称东夷吗?其一,东夷我印象中一直指日本啊。其二,中国人口中的“东夷”和日本人口中的“支那”貌似是一个词性啊
日本那是东瀛
东夷就是一个泛称嘛,又不是指的具体的民族。棒子心怀不轨故意混淆概念,夏商时代,中国人也搞不清楚棒子属于哪冒出来的野人。
各位也要理解棒子,  没读多少书, 属于半滴墨水就敢充北大中文系高手的那种,估计棒子以为东夷是褒义词的说:D
原帖由 美名扬 于 2008-11-23 13:42 发表
东夷就是一个泛称嘛,又不是指的具体的民族。棒子心怀不轨故意混淆概念,夏商时代,中国人也搞不清楚棒子属于哪冒出来的野人。


在特定历史时期,东夷有其所指,不能简单说是泛称。

比如上古到殷周时期,东夷一般指今天山东、江苏一带的一系列方国部落,是有其特点的。
九夷
  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
  《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
  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明袁衮《远游赋》:"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
  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
  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2.泛称少数民族。

东夷概述
东夷为多义词大致有三种意思:
  1 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羲和、帝俊、太昊、蚩尤、少昊、大舜、伯益等。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
  2 东夷人华化之后,称外国或外囯人。如我国东方日本、朝鲜等国家
  3 “夷”字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东夷一词也带有了贬义。
  远古东方部落称为夷,而东夷作为一个名词则来自于周代,因为周室相对于东方诸夷部落来自于西部,但是后来这个词被史学界统一用来借指史前中国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被称为夷的众多部落、方国的一个名词范畴,词义性质从地理名词转变成对中国文化起源领域意义上的文化渊源性质的名词。东夷,即东边的夷人,“夷”,古山东话中音同“人”,原意为“一人负弓”(《说文解字》),与华是同位语。东夷作为一个名词则来自于周代,周人为了记述历史就把中原以东的众部落称为东夷,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个部落自称为“夷”,后来这个词被史学界统一用来借指史前中国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被称为夷的众多部落、方国的一个名词范畴。在汉时朝鲜,日本也被称为东夷。东夷文明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人认为后李文化(距今约8300年),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文明,他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同西方戎羌系文明、南方苗蛮系文明,一同构成了整个华夏文明初始的系统体系,是黄河文明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主体和渊源之一。
  东夷文化有两大特征, 第一是太阳崇拜, 第二是鸟崇拜。
  太阳崇拜起源于山东省日照地区。
  最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 也就是说,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太阳之母”这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
  羲和部落遗址位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这里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观测天文的石质日晷、祭祀台、石椅、石磨、积石冢等遗存,出土过石斧、石锛、石铲、石箭头等器物。
  据《山海经》、《尚书》和《史记》记载,羲和族人在汤谷祭太阳,在天台山观天象。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羲和后裔大羿、太昊、少昊、伯益等都曾在山下尧王城遗址一带建立强大的东夷古国,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照天台山因《山海经》中的记载而得名,现在已开辟为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天台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月3公里。尧王城遗址出土的墓葬的头像都朝着天台山的方向。据考证,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面临大海,环绕在群山之中,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神陵遗址、女巫墓、祭祀羲和与女娲的老母庙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
  天台山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圣地,曾经吸引无数历史人物和文人墨客到此驻足。天台山主峰南侧留有姜太公避纣时的太公台和太公崖。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三次到天台山祭祖求仙,并将汤谷南侧的山谷赐名为望仙涧。大荒居士应东海居士之邀前来天台山汤谷做客,酒后雅兴大发,曾挥毫写下上联:“汤谷汤汤汤汤汤谷东海外羲和祀日石为神”的上联,东海居士随声和之写出下联。可惜下联失落,至今无人能补。天台山主峰北侧的东方神龙总长约100米,其头20米,身65米,尾15米。龙头上有泉二,深不过半米,径不足5尺,但即使大旱之季,泉水也常年不涸,世人异之。寿星彭祖游历天台山饮此泉水后留下“登斯山断七情身已是三界之外,饮此水净六欲心不在五行之中 ”的对联,横批是“再来一瓢”,并赐名神龙泉。龙头上两泉形似龙眼,一只圆睁,一只微闭,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昔有东方文殊写到:“睁一只眼看破红尘乃知烦恼自从心中出四大皆空万事需随缘,闭一只眼参透禅机方能平常之心对世界三省其身六根得清净”。而南郭先生则曰:“睁一只眼看斗转星移绿水青山风花雪月世上无限美好事,闭一只眼听松涛海浪莺歌燕舞男唱女和人间多少天籁音”。
  《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下注曰:“《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汉书。地理志》载“莒,故国盈姓,三十世为楚所灭,少昊之后”。少昊崇鸟,颜师三注《汉书•地理志》“鸟夷”曰:“一说居在海曲,被服容止皆象鸟也”。日照在汉代称为海曲。海曲的东夷人之所以被称为鸟夷,是因为他们在服饰与行为上极力模仿鸟,而对图腾物的模仿正是图腾信仰的重要方面。《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说:“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王青教授在《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一文中说:“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东夷的起源与分布
  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是大昊、少昊两大部落集团的文化遗存;而大昊、少昊两大部落集团,一方面有一部分与来自黄河上游、中游的黄帝部落集团融合,构成华夏民族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泰山周围及其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诸部落,仍按其固有文化传统发展,即夏商周三代的东夷。先秦文献中的东夷,专指今山东省及淮河以北那些非华夏方国和部落,即分布在今山东、苏北、淮北地区。它们的文化直接继承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继承山东龙山文化发展的岳石文化一般即认为是夏代东夷的文化;它们的族源直接继承两昊部落集团,直到春秋时期,在今山东、苏北、淮北还留存着两昊苗裔仍称为东夷的许多方国。但不能反过来简单地称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为“东夷史前文化”,也不能简单地说两昊集团就是“东昊部落集团”,因为当时尚未出现夷、夏的区别,而且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与两昊部落集团也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来源之一。夏与商均与三代的东夷有一部分共同的渊源关系。到秦始皇统一时,三代东夷的苗裔,都已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
  夷的族称,今所见为当时确证的,以甲骨卜辞关于尸(夷)方的记录为最早;古籍记载则夏代的东方已有众多夷人的方国部落。《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这九种夷都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关于夏朝与东方诸夷关系的记载。实际上,“九”仅言其多,不必拘泥于九种。《竹书纪年》所载,夏代还有淮夷、蓝夷;《尚书·禹贡》记载两河之间的冀州有鸟夷(一作岛夷,字形近似致误);青州在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与淮海之间扬州也有鸟夷(一作岛夷)。《禹贡》成书于战国,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称。
  甲骨卜辞对于商朝东方与东南方的夷人,写作“”方和“”“”方。前者像人侧立之形,释为“人方”,后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与夏人危坐不同,释为“尸方”。甲骨文学界认为作为族称,两者都是夷的假借字。然而有的学者认为“人方”指商东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带和山东半岛靠海一带;有的学者认为人方与尸方是同一称谓的不同写法,都是指商东方与东南方的诸夷。郭沫若先生说:“尸方当即东夷也。征尸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则殷代之尸方乃合山东之岛夷与淮夷而言。”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在整个西周时期,东方诸夷都是周王朝的劲敌。文献记载周对东方的战争,不同时期出现了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称谓,这些称谓,实际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时期对东方劲敌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西周前后两三个世纪观念上的变化,造成了现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难。学术界对西周时期东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区的部落与方国,有着不同的看法。
  据张懋镕《西周金文所见东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较表》统计,西周早期仅见有“东夷”,周公、成王东征的对象金文中记载都概称为东夷,而《史记·周本纪》说:“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鲁周公世家》说:“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宁淮夷东土。”周公,成王东征虽涉及淮夷,而主要是在山东省境,此为东夷起源的地区,也是夏、商时东方诸夷的核心地区。金文为当时实录,西周早叶以东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而淮夷包括即在其中。
  周公,成王东征以后,今山东省境内的东夷势力一蹶不振,且周王朝封大公于齐,封周公子鲁以镇东方。到西周中叶淮夷在淮河地区兴起,成为东夷中势力最强的一支。据上引张懋镕的《比较表》第二栏,西周中期金文只见有淮夷,反而不见东夷的记录。说明成康以后,周王朝与东方诸夷的关系,主要对手是淮夷,因而又以淮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了。文献记载多为后世追叙,关于周公、成王东征的记载,盖成于成康以后,所以依周中期的观念,反以淮夷概称东夷了。
  到了西周晚叶,夷王时期《禹鼎》复见淮夷与东夷并举,而淮夷居前;厉王时器《钟》又有南夷与东夷并见,而南夷居前。周晚叶的南淮夷、东夷各指哪些地区的部落与方国,可在东夷与西周的关系中去辨析。总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关于东夷的军事活动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区,然而其分布范围,都没有超出海岱与淮河流域。
  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与先秦东夷在地区与民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先秦的东北夷,包括肃慎,息慎同音异译。《史记·五帝本纪》叙述舜时“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在来贡的诸民族中有息慎。《集解》引郑玄的注解说:“息慎,或谓之肃慎,东北夷。”《国语·鲁语下》,记述孔子在陈,有隼死于陈侯之庭而身上留着射来的楛矢石砮,于是问孔子。孔子说:“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民之矢也。”并且讲述其中出典,是周武王克商,命四方各族进贡方物,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度有一尺多。周王为了以其能招来远方的美好政绩垂法后世,在箭杆上刻了“肃慎氏之贡矢”,分给舜的后裔而封于陈。孔子说:“分异姓以远方之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之贡。”韦昭注:“肃慎,东北夷之国,故隼之来远矣。”
  肃慎的分布,学术界长期有过多种推论。然而古人早已指明肃慎在不咸山(今长白山)之北。《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郭璞注:“今肃慎去辽东三千余里。”郭璞晋人,晋辽东城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晋尺约相当今6寸,当时3000里合今华里1800里左右,明显已在长白山以北。《三国志·东夷传》:“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又说:“其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尺八寸,青石为镞,古肃慎之国也。”三国时夫余王城大概还在今吉林市境,其东北晋时千余里,合今华里600里左右。两书所记肃慎地理,都相当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附近。《新唐书·渤海传》说:渤海“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贾耽《入四夷道城纪》说:渤海上京“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肃慎城”,渤海上京遗址即今宁安县东京城。按文献记载,肃慎分布在以今牡丹江中游为中心的地区。再证在考古学发现的楛矢石砮及对肃慎人文化遗址得出的判断,可以肯定肃慎是起源于今牡丹江流域的东北古民族,又是东北与中原王朝发生政治交往最早、源远流长的古代民族。
  夫余,又有扶余、凫臾等异译。《史记》记述秦汉时的经济区域说:“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而《论衡·吉验篇》记述夫余立国的传说:“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故我有娠。’”后产子,即夫余的始祖东明。说明夫余的始祖传说,也带有东夷以鸟为上天使者的特点。夫余立国以北流松花江中游平坦地区为中心,其先橐离大概分布在嫩江支流乌裕尔河流域。
东夷与夏商周的关系
  在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部落集团中,夏人出自西系,而又融合了东方少昊集团许多部落最早建立国家的一支。在夏代400余年中,除与有扈氏甘之战发生在今陕西省关中外,其余未见与西方部落及方国战争的记录。与此相对照,夏与东方的斗争剧烈得多。夏启杀后益自立为后(王),传至太康,即发生了有穷氏后羿“代夏政”的大变革,接着寒浞代羿,前后40年,少康复国。一直到少康儿子后杼才消灭有穷氏,使夏朝得以巩固。自后启至后杼约半个世纪与东夷斗争,主要是在今山东北部以及河南东北部与河北南部,今山东与河南、河北接壤的地区展开。后杼以下,对东方各部落与方国的征伐及交往,已转移到泰山以东以南地区,所见“九夷”名称及其分布已在“东夷的分布”中叙述。到了夏代晚叶,与九夷的关系似有所改善,帝发元年,出现了“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的局面。其中可能包括四方之夷,从《竹书纪年》所叙前后联系看,当主要是东方之夷。关于夏代灭亡,古籍记述夏桀在鸣条之战失败以后,奔于南巢,通常以为即到了东夷的地区,今安徽巢县一带,可姑备一说;勾践越国也宣称越为禹后,大概是与诸夏认同的一种表现。这些都可置疑,有待证实。夏人在夏代及夏朝灭亡以后有一部分东徙,移居于淮河流域、太湖流域乃至杭州湾一带,却在考古学上有若干证据。有一部分夏人东渐而化于东夷和百越,当是事实。
  商人出自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部落集团中的东系,虽然与夏人一样是东西的两大系部落融合的复合型共同体,其与东夷的同源联系,确对商朝与东夷的关系影响极为深刻。商代人殉、人祭之风渊源于东夷,从甲骨卜辞的记录看,用为人殉、人牲的主要是羌人。到商的晚叶,卜辞中颇常见征伐人方、尸方的记录,东夷与商朝也兵戎相见,而且有的记录说明商对东夷的征伐时间延续较长,规模也较大,远涉淮河流域。“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甚至认为商纣与东夷大规模的战争是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纣克东夷而殒其身”。然而从西周初叶,东夷与商遗裔联合起来反对周王的情况看,商与东夷的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
  两周与东夷的关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周初叶武王至康王时期;周中叶穆王至孝王时期;周末叶夷王至平王东迁以前。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初叶,周武王联合800诸侯及西土各族,经牧野一仗,商纣灭亡。仍封纣子武庚为诸侯,又以周武王之弟管、蔡、霍三叔为“三监”,各据商中心地区的一部以监视武庚。即使是作了如此周密的布置,周武王回到镐京,仍“自夜不寐”,因为商遗裔和东夷的势力仍很强大。武王灭商以后两年即去世,其弟周公辅其子成王,而“三监”心怀不满,武庚乘机与东夷之大国奄、薄姑等联合起兵反周。周公于是大举东征。关于这次东征的对象除商遗裔之外,成王时铸造的雪鼎,盥鼎铭文都记载的是征伐“东尸”(夷)、“东或”(国)。奄在今山东曲阜县旧城东,这是少昊集团的中心所在;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两国都渊源干少昊集团,是商代方国,西周初是东夷势力最大的两国。据《史记》记载,周武王曾封太公望于营丘,国号齐,正是薄姑的中心地区;封周公于奄,国号鲁,正是奄的中心地区。当薄姑与奄起兵反周时,追随者还有许多其它东夷方国与部落,《孟子·滕文公》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代奄,三年讨其君,灭国者五十。”这五十国大多当在今山东境,此外还有淮夷,分布在淮水地区。根据各种古籍的记载,周公伐奄在成王即位之初,经过三年战争才杀了武庚,放逐蔡叔,占领了奄而放逐其君。即使在周公东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后,齐大公在营丘立国之初,“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夷也”。经过剧烈的战斗,齐才得以立国,而且直到春秋,有时莱夷也与齐发生战争。周公之子伯禽就封于成,“淮夷,徐戎并兴”,使得鲁“东郊不开”。《尚书·费誓》说:“公曰:‘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孔《传》说,这是宣告“今往征此淮浦之夷,徐州之戎”。伯禽命令他的士众准备好武器,粮草,振作士气,勇往直前,不然“汝则有常刑!”经过战争,鲁虽然得以立国,成王亲政以后,“淮夷、徐夷及奄又叛,王乃大蒐于岐阳,东伐淮夷”。如此大规模征集军队,在取得胜利以后,又是大规模赏赐,熔金铸器为铭庆功,又是作《多方》等多篇文告,可见成王此次征伐东夷,影响之大。经过了这样几次反复,今山东境内的东夷不再成为周的劲敌,周的统治巩固了,东夷地区已经安定,出现了成康时40余年不用兵刑的局面。
  到周穆王(约为前976—前922)时,东夷势力的中心转移到了淮河流域,以淮夷概称东夷,而徐最为强大,徐,嬴姓,渊源于少昊以鸟为图腾的集团,分布在淮水中下游以今泗洪县附近为中心的地区。《逸周书·作雒解》说:“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叛。”这里“熊”为“嬴”之讹,而“盈”与“嬴”同音通假字。可见成王东征之徐戎为东夷。到穆王时,徐已自称王:“徐偃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后来穆王与楚国夹击徐,徐偃王被杀。《都城记》说:“穆王末年,徐君偃好仁义,东夷归之者四十余国。穆王西巡,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从之者数万”。徐偃王的故事,古籍记述颇多歧异,大约西周中叶淮夷以徐为最强,经周穆王与楚夹击而受到严重打击近于历史事实。直到春秋时,徐仍不失为淮夷群舒当中的茕茕大国。徐偃王“行仁义”,深得东夷之众,可见其文明水准较高,至今传世的(徐)王器及国器的青铜铸造技术与铭文都比较成熟,接近中原诸侯水平,虽为春秋时器,也说明徐的文明发达渊源有自,且传之久远。
  到西周晚叶,东夷的中心更向南移,而今山东省境内的东夷反而追随于淮夷之后。此时古籍记载仍称淮夷,而金文称之为南淮夷,周夷王时,《禹鼎》铭文噩(鄂)侯驭方叛周,“率南淮尸(夷)、东尸,广伐南或(国),东或”,不仅危及周南境与东境的诸侯,也威胁周的东都雒邑。周动员了西六师、殷八师的力量,才平息下去。宣王时器《兮甲盘》:“王令甲政辞(司)成周四方(资),至于南淮尸(夷)。淮尸(夷)旧我(帛)(贿)人……”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兮甲即铭文后面提到的兮白(伯)吉甫,亦即《诗·小雅·六月》中的尹吉甫。尹吉甫在打败猃狁之后,周宣王即派他征收淮夷的贡物,《诗·大雅。江汉》说:“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诗序》说:“《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可见与《兮甲盘》所记为同一事件。据统计,西周晚叶金文中南夷凡三见,南淮夷凡六见,而淮夷仅一见。淮夷即南淮夷,可能因其中心转到淮河以南,同地可能也因其势力往淮河中上游发展,威胁了周的南国江汉诸姬及蒋、蔡等诸侯对雒邑而言是南淮夷了。南夷既与南淮并见,应是指荆楚而言。西周晚叶,王室衰微,诸侯日强,南方的楚、东南的淮夷成为周室的威胁,然而无论是楚还是东夷都已广泛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走上了华化的历程。
东夷的华化
  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东夷各部落与方国,到战国晚叶都已经华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这个既是分化又是融合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主要阶段。
  夏初,后启与后益争夺共主地位的斗争以及从仲康失国到少康复国,中经后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后杼灭有穷氏,前后经历半个世纪的斗争,是少昊集团中那些与黄炎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斗争。这些部落已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的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他们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山东省北部与河南省、河北省接壤的地区。在夏代,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他们从燕山地区南下,兴起于河济之间,终于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基础,其过程已在华夏雏形的形成一节叙述。在泰山与古济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与薄姑为中心的各方国。西周初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他们是东夷中社会发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国,而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与方国,即夏、商时期的九夷或夷方。
  西周初既灭奄及薄姑,封鲁与齐于其故地。以齐鲁为中心,今山东省境内到春秋的只有莱夷没有完全华化。淮水地区诸夷,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
  齐与鲁对周围东夷部落的政策有明显的区别。齐国的中心地区,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在薄姑立国以前曾有一支姜姓的西系部落逢伯陵东迁至此。《史记》也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引《吕氏春秋》说是指“东夷之土”。齐的远古祖先已与东夷发生过较密切的关系。齐“大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齐采取了文化礼俗兼容并包、经济方面充分发挥地利的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齐太公在营丘立国之初虽然遇到了莱夷来争,但很快就稳定了,只有五个月就向周公报告其施政与奏效,使周公感到出乎意外的快。伯禽至鲁,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报告其施政,“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周公在对比了齐、鲁这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及其效果之后:“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齐、鲁这两种政策的不同效果,在考古学发现中已有初步的印证。据研究:“近些年,临淄齐国故城与曲阜鲁国故城相继进行了发掘,看出齐鲁两国在西周、春秋时期,彼此文化面貌、丧葬习俗、城市布局等方面,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结合文献记载,齐国的商文化色彩浓厚,还保存许多原始的残余(如大量地杀殉人畜与妇女地位较高等等),而鲁国则保持周文化传统,证明司马迁所说太公治齐‘因其俗,简其礼’与鲁公伯禽治鲁‘变其俗,革其礼,是有根据的。”齐虽来自黄河中游,文化根基出自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的西系,但他所采取的政策,促进了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文化与部落的进一步融合,不仅在春秋时首先称霸,齐国的文化对整个华夏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齐国周围的东夷部落较快地与之融为一体,至春秋中后叶,前567年(齐灵公十五年)齐国灭莱,于是山东半岛各东夷小国已被齐兼并。齐从春秋初叶已超过鲁国,并基本上统一齐鲁大地,成为东方最强大的诸侯,与他从立国时期已确定的兼容并包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鲁在受封时,周王是定下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方针的,而伯禽强调变革当地土著居民的礼俗,虽然鲁以推行周礼著称,但当地土著的习俗仍顽强地保留着。据对鲁国故城的初步发掘,共清理了129座两周时期的墓葬,时间跨度从西周初叶到战国初叶共五六个世纪。这129座墓可分为葬制风格迥异的甲乙两组。据研究,乙组肯定是周人的墓葬,而甲组可以肯定不是周人的墓葬,“甲组墓从西周至少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这个事实说明当地民族固有的社会风尚曾牢固地、长时间地存在着,并经历了自己发展同化的过程”。实际上,鲁国顽强地推行周礼,也必然还会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周礼起着主导作用。儒家祖师孔夫子,其先为宋人,是商族苗裔,他说周礼本身就吸收了夏、商二代的精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鲁在东夷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以周文化为主导,发展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孔孟儒家学说,在实际的发展中不像伯禽所推行的“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那么彻底,仍是周俗与夷俗并存而又以周礼为主导相互融合。
  到春秋时,在鲁国附近,还存在着大昊的后裔任、宿、须句、颛臾等风姓小国,在今山东境还有少昊后裔莒、郯、谭、费等国。他们与诸夏通婚、会盟,在与楚国的争霸斗争中,他们主要是依附齐、鲁,被认为是诸夏的同盟。从出土文物看,今山东境内的春秋东夷各国,社会与文化发展水平也很接近中原各诸侯,只是因为他们仍保留一些东夷礼俗,当时仍被认为是东夷。实际上已是与诸夏即合而未化,到战国时,这种文化上的差别已不引起人们重视了。
  淮河中、下游,今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接壤与邻近地区,少昊集团的后裔嬴姓与偃姓诸国,如徐、江、葛、黄、淮夷、锺离、英、六、舒鸠等,春秋时期他们主要倾向于“即事诸夏”,与诸夏通婚,参与会盟,出土器物有明显特点,凡有铭文的都是周代通行的文字。在春秋争霸与战国大兼并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先后被楚、吴、鲁、越所兼并,他们的文化对齐、鲁、楚及吴越都有影响,在政治上逐步统一过程中,文化与民族得到交汇融合,夷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当秦统一六国时,“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都已经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先秦的东北夷,则在中国的东北继续发展,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指先秦东北夷的苗裔,其中肃慎发展成在古代有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族称,当今有满族、赫哲、鄂伦春、鄂温克、锡伯等民族的大族系

关于东夷更多看法
秦以后的东夷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华夏文明的三股文化来源,转来指向非华夏的域外文明,这一点同戎羌系,苗蛮系是一样的,只不过东夷已经完全融合成华夏,而戎羌系和苗蛮系则分别有部分未完全融入中原文化,其代表就是现在的羌族和苗族,这两个民族是戎羌系和苗蛮系文化的旁支,即未融入中原文化的部分,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了。
  夷本为商代方国名,夷字也不是从大从弓,夷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以席地跪坐的人的形象,可见夷国人已经有古中国汉族人极其先民固有的一些标志文化习俗。此国商代屡遭打击,直到商朝末年仍被征讨。大略周时此国已亡,遗民溃散,散布于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境内。这些人周朝只是保持着周人对于商人早期的关系,因此不属于诸夏。大略东方不属诸夏的人,这类人最多,于是所有东方的非诸夏人都被泛称作夷,比如莱人,莱和夷本为商代不同的方国,到周朝,竟然产生了莱夷这样的称谓。再说戎,戎固然尚武好斗的含义,但周人“文化”之后,这就成了文化粗鄙的意思了。事实上,不但西方的非诸夏人被称为戎,其他方向的非诸夏人偶尔也被称为戎,比如河北北部的山戎。这种称谓荒谬到周人的后族都成了戎了,所以竟然有姜姓之戎。蛮,显然指荆蛮,本意指的是楚人,是周人对楚人的一个称呼,南方的非诸夏人,楚人为大,所以这个方向的非诸夏人都被泛称为蛮,后世南方蛮人几乎遍地,以至于一些从西部边疆迁入西南的非诸夏族群后世也被为蛮了。狄,也就是商代的鬼方,鬼方,应该就是周代的隗姓赤狄人,周人称之为狄,北方的非诸夏人都被称为狄,所以又有白狄,长狄,还有周王族同族的姬姓之狄。到了秦汉以后,匈奴这些和鬼方人毫无关系的人也被称为狄人,同样的张冠李戴逻辑,韩人、倭人竟然也成了东夷人。我们要说,这真是周人的“‘创造’的遗产”。
  这种观念还造成一个巨大的混乱,那就是古文献中民族谱系的混乱。事实上,尽管有条件区分、记录得更好,但诸夏人除了关心自己却并不十分关注周边族群、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生活,他们的要求一个是要求对方服从,一个是对对方的漠视。在这种要求下,日常生活中,对对方的称谓简单到只需要一个泛称加上一个方位而已。不但是对其他民族认知的混乱,文献中还留下了对汉语集团族群的混乱,比如秦人,秦人是汉语族群,但是他一会儿是夏,一会是戎,如此反复,直到最后汇入成熟的汉语民族——汉族。可见,周人建构的华夷观念不但阻隔了汉语民族和讲其他语言的民族,还把很多汉语族群划到和异语言的“夷狄”同等的地位,比如莱人,秦人等等。
  这种混乱延续到今天,解读古代文献的时候,很多学者,比如徐旭生,他竟然发现了上古的系统的壁垒分明的华夏、东夷、苗蛮集团,真是笑话。司马迁掌握的材料不比你徐氏多,怎么他就没发现了呢?此例一开,各种牵强附会的划分纷纷出炉,我说,“都是汉语人,何必煎太极?”
  说到山东的古汉语人,传说是少昊后代的嬴姓族团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是此族团主要活动于山东中南部以及江苏、安徽中北部。商代的夷方应该就是此集团部分成员在淮河流域建立的方国,夷国灭亡后,遗民建立了很多小国,其中最大的是徐国,是嬴姓的嫡系后裔。周朝时,徐国君主偃王称雄淮上,招了周朝的忌,被穆王讨灭,成为周的子国,和山东的郯国同一等。
  说到中国的文明起源,自仰韶文化6000年前衰落,以山(太行山、崤山)东为活动中心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一枝独秀,成为中国文明的主源,商夏王国均源自这个文明系统。在山东大平原的东部和南部边缘,这种较久远的文化传统的某些方面甚至延续到春秋战国年代。但是很显然,这种文化和商周文化同源异流,只不过前者日渐繁盛,后者日渐衰落但保留了某些古代印记而已。
  我们把大汶口-龙山文化称为甲,商周文化称为乙,“山东”大平原东南部边缘的族群文化称为丙,那么可以说,乙丙都是百分之百的继承了甲,只不过乙比较争气,不但继承了,而且大大地发展了,最后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而丙因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虽然继承了,但是没什么发展,又不断受到乙的侵蚀和吸引,所不同的是较长久地保留了甲的某些原始风貌而已。乙丙两个系统虽然同属一个语言集团,但在周朝因为华夷观念下,竟然被区隔了。在今天,某些人不但不把这种虚构的、虚妄的区隔抛之脑后,还要把这种周人发明的区隔倒推到周以前,岂不是越走越远?荒谬之至!都是汉语人,何必煎太极?
  QQ华夏东夷战士
  在多年的狩猎生活中,东夷族对武器的使用技巧益发娴熟,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强健体魄,东夷族拥有了整个有情世间最为强大的战斗力。
  东夷战士熟悉各种近战武器的使用,并配备了最为坚固的铠甲、盾牌。同时,经年的战斗还让他们掌握了灵活的战术技巧,一个敏锐的东夷战士可以在战斗中不断的切换防御、攻击姿态,以达到自己盾与矛的角色转换。
  战士,战场永远的主宰;战斗永远的核心。
  东夷族,源自古夷族,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部。他们逐水而居,以渔猎为生,常年下来练就了强健的体魄。他们遵奉自然神力和祖先神灵,族内拥有最高权威的是“巫老”,由巫老主持仪式与自然和祖先神灵交流,并通过特定的卜卦和仪式,来确认族长的归属,但是他却不能干预除了祭祀以外的具体事宜。
  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了三千年后,一次异变使古夷族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天清晨,人们惊奇地发现天空中居然出现了十个太阳……其时的巫老莫离祭祀天地祖先后告诉族长后羿,上天命令后羿把多出的九个太阳射下来。对莫离深信不疑的后羿用特地打造出的射天弓、落日箭,花费了九年的时间,从东到西踏遍整个大陆,追逐中将多出的九个太阳射了下来。
  后羿射日,在为古夷族赢得了短暂的声望后,便让他们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天帝的授意下,太阳再也没有升起过,大地从酷热中一下子掉进了严寒,雪山居然也出现在了中原。包括华夏族和神农族在内的众多部族,对古夷族的不满乃至怨恨日渐强烈。更有甚者,一个自称祝融的异族之人,居然跑到古夷族来闹事。声称后羿射日之时,一根金乌的羽毛掉落下来,把他们部族的领地砸成了一个深坑,变成了一片火海,族人也死伤殆尽。祝融的种种无理举动终于激怒后羿,盛怒之下后羿打跑了祝融,但村子也被祝融的烈火烧的七零八落……
  为平息众怒,后羿离开了大陆,而祭司莫离则举火自焚,后羿与莫离的举动终于换回了太阳的重新升起,可是古夷族仍然被其他部族所歧视。为了不再受歧视排斥,部分古夷族人远离中原,定居在蛮荒之地。剩下的古夷族人在继任的族长夷阳,和巫老百暮的带领下,顽强地生活下来。
  可是好景不长,华夏族因为原来的居所已无法生存,而被迫向东迁徙,与古夷族不可避免地碰撞在一起。两族生活方式的不同,再加上以前的一些宿怨,终于爆发了战争。古夷族战败,夷阳为了不至于遭受灭族之祸,不得已带领族人离开中原,一直走到了东北的济东半岛才安定下来。自此,古夷族被称为东夷族。
一:汉夷之间有无融合的历史?
答案是:没有

汉族的祖先是華夏族,而華夏族的始祖是黄帝和炎帝。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華夏族。早期華夏族分为许多部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夏族地处中原;商族地处东方,临近东夷;周族和秦族地处西方,临近戎狄。夏、商、周三代華夷之辨都相当严格,華夷不杂居,而且矛盾尖锐,除了极少数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与戎狄通婚外,華夏族人是不会与外族人通婚的。所以在夏、商、周三代華夏族血统一直保持纯正。

秦族因为对戎狄作战有功而被封为诸侯,战国时期迅速发展成为第一强国,扫灭六合而一统華夏,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由于当时大规模对外战争,民族矛盾尖锐,秦朝華夏族人是不会与外族人通婚的。因此秦朝華夏族人保持着纯正的血统。

汉朝辟土开疆,而華夏族也因为汉朝的赫赫威名而改名汉族。汉朝和唐代对外的和亲政策是将汉族女子嫁给外族统治者,而不是迎娶外族女子,所以不会乱華夏血统。绝大多数汉族人都是族内通婚,因此在汉朝和唐代,汉族人都保持着纯正的華夏族血统。

西晋末年,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出现“五胡乱華”的局面。但动乱的是局势,并非婚姻情况。少数民族统治者残酷压迫汉族人民,民族矛盾极其尖锐,不同民族是不可能通婚的。虽然北魏孝文帝主张与汉族的士族(汉族之地位高贵者)通婚,但士族在汉族人口中只占极少数,且多迁于南方,与北朝对立,当然不会与北魏通婚,而北方之汉族人在鲜卑族残暴统治之下,也绝对不愿与敌对民族通婚。所以与鲜卑人通婚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南北朝、宋代、蒙元、明代和满清,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都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元清时期更是明文禁止与汉通婚。因此在这些朝代,汉族人都保持着纯正的華夏族血统。

而那些不幸遭到牲畜强奸的汉女,也都是因为丧失了亲友保护才遭遇不幸的,在那种局势下,她们根本不可能存活下来,更别提腹中胎儿了。

華夏族(汉族的前身)在迁往某地之前,一定要先将当地土著迁离,所以当地以后只有華夏族人,而无原住民,这样就避免了民族纠纷。以后的汉族南迁也是如此,南方大批的当地土著人被迁移到更远的边疆,而留下来的土地则为汉族所有。汉族入居南方各地后,当地已没有了土著人。因此,所谓的“汉族与土著人融合”是子虚乌有之事。

因此,今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吹捧的“民族融合”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汉族从来没有跟其他民族(说白了就是土著原始民族)有过所谓的“融合”,也不可能和其他的民族“融合”,原因很简单:谁愿意和土著通婚?


二:有什么民族有资格说汉血统?
答案是:没有

我们汉人的血统是世界上最纯正的,但是其他的族群则恰恰相反,比如北方的那几个族群,已经是完完全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了:比如铁木真,自己的老婆被别人搞大了肚子之后送回来,他望着老婆的肚子不仅不生气,还乐了个半死。诸如铁木真,窝阔台,忽必烈这些鞑子王尚且不知道自己是被谁搞出来的,更何况其他的鞑子胡孙呢?而满清则向来有乱伦的习俗。比如蝗太极跟孝庄和其姑妈“融合”,康熙跟其亲外甥女“融合”,奴尔哈赤要他的老婆和自己的儿子“融合”,最厉害的是宣统,居然干脆和男人“融合”....诸如此类,数不胜数,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北方那几个族群完全是杂交出来的产物,再看西方,同样如此:现在的50%以上英格兰人有野蛮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血统,他们却在近代宣传他们血统的“高贵”,法国和英国的百年战争,当时发动对法国战争的英国国王来自于法国的诺曼底大公,丹麦和挪威分裂的时候的挪威国王来自于丹麦,美国呢?美国的纯美利坚民族血统的人在哪里?是英格兰民族的后裔才算,还是爱尔兰?犹太?华裔?

而倭奴岛,则更是直接要它们的雌性倭人在南宋的时候到我们这里来配种,以至于它们现在自己身上都拥有了30%~40%的汉人血统!

从上面可以的分析可以看得出汉族历史上的文化都是几千年来的精髓,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比灿烂的中华文化,只有这样的灿烂,我们融合才其他的民族文化,让他们得到了升华。我们汉民族血统是最纯正的,相比而言,我们更有发言权去攻击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还没有资格来挑剔我们汉民族的血统!

现在有各种无耻之徒,自己就是杂交出来的劣质品种,居然好意思厚着脸皮去污蔑我们汉民族的血统,真可谓人不要皮,天下无敌。

所以我们不要中某些杂交出来的劣等货的奸计,它们之所以造这么多的谣言无非有三:
1.打击大汉民族的自尊心,瓦解五千年来的汉人凝聚力(只可惜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2.由于它们自己是乱伦杂交出来的,所以在我们面前有自卑感,怕我们耻笑它们的杂交血统,故而想贼喊捉贼,先发制人。(不过由于杂交出来的劣等货的智商永远比我们纯正的汉血要低那么几等,所以这种小花招的结局同样是失败)
3.某些御用文人为当前和谐社会服务。


三:教你打狗棒法

那么,当我们遇到这些不要脸的跳梁小丑叫嚣时该怎么办?
1.不要犹豫,可以立即把我的这篇帖子前几段复制粘贴给那些杂交产物看。高傲地告诉它们:我的汉族血统永远是最纯正的!你们这些跳梁小丑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报应!
2.马上反击,明确指出它们自己就是杂交出来的劣等货,不要超越等级,来污蔑我们汉血统。然后把它们鞑清蝗朝的乱交史公诸于众,让它们羞愧难当,再也不敢提血统二字。(当然了,这些杂交品本身就是那种毫无廉耻感的劣等货,会不会感到惭愧是个问题,但将它们的乱交史公诸于众后,至少可以让它们永远闭嘴,所以,一定要反击,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