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心情郁闷缘何可以增加食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13:09
探秘:心情郁闷缘何可以增加食量
www.39.net  2008-11-8  39健康网社区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有一个情节:胖子熊猫阿宝心情郁闷的时候就想大吃特吃,结果嘴里塞满了桃子,连话都说不出来……动画片虽然是虚构的,灵感却是来自于生活。阿宝的行为,不经意间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您真的是因为饿才吃东西的吗?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心情糟糕的时候就想吃东西,而且一吃起来就吃得特别凶,有些人吃完以后还去吐。这种情况在年轻女孩之中尤其常见。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摄食障碍——神经性贪食。这种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相当普遍,王公贵族也不能幸免。根据史料记载,埃及的最后一任国王福阿德·法鲁克就有这个问题,在他被赶下台流亡海外期间,人们看到最多的就是他每天呆在房间里,对着墙壁吃东西,“一声不吭——化郁闷为食量”。据说他生前最后的一顿饭吃了12只大龙虾、10颗牡蛎、8条鱼、5碗炒米饭,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奶酪、果酱、大饼、豆类、蔬菜和水果。结果吃完就一命呜呼了——多半是被撑死的。无独有偶,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因为婚姻生活的不幸福,也曾深陷神经性暴食的泥潭。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想吃东西呢?这其中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让我们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分别来进行讨论。

  甜食缓解抑郁的秘密

  先来说说生理方面,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就会减少,于是人就会本能地寻求改善这一状况的方法,而摄食行为正是提高脑内五羟色胺的途径之一。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人心情不好想吃东西时,首当其冲的选择就是甜食:巧克力、冰淇淋、蛋糕……其次还有薯条、薯片等淀粉类食物。不论是甜食还是淀粉,它们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吃下去以后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会增加。那么,胰岛素和五羟色胺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合成五羟色胺的主要原料是色氨酸,作为一种氨基酸,它由血液进入大脑这个“加工厂”需要“运输工具”,也就是载体来转运。问题是,“运输工具”数量有限,而氨基酸则有很多种,于是这些氨基酸不免要争夺“运输工具”以进入大脑。胰岛素可以把除色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从血液“驱赶”到组织里面。于是色氨酸就抢到了更多的载体。从而增加了进入大脑的数量,五羟色胺的合成自然就会增加,进而改善了抑郁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想吃东西(尤其是甜食等碳水化合物)的道理。

  “化郁闷为食量”

  另一方面,心理学解释说,贪食行为确实可以缓解抑郁和焦虑。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可避免会有抑郁、焦虑、紧张、不安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有了负性情绪就需要宣泄的渠道。有些人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舒缓心情。如运动、书法、绘画、音乐等等,有些人则通过不健康的方式来宣泄。贪食行为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人类在婴儿时期通过哺乳这一摄食行为获得营养的同时,也在母亲的怀抱中获得了保护和安全感。长大以后。当感到郁闷和不安的时候。就会寻求口唇部位的刺激。在潜意识中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回母亲怀抱中的安全感。进食作为一种本能行为,自然成为了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很想吃东西,大吃一通之后情绪就会有所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得到了消除,心情也能够平静下来。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发现观众在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时吃的东西最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另外,吸烟者在紧张的时候会特别想吸烟,有些人成年以后情绪紧张时还会咬指甲、咬铅笔……这些表现,其内心深处的原因是一样的,这属于一种轻微的心理退行现象。

  人的心理上还有这样一种所谓“惯性”:当某些行为被反复地重复、强化之后,就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例如,虽然从单位到家的路线可能有很多条,可绝大多数人每天下班走的却都是一条同样的路线,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前面说过,人的负性情绪需要宣泄的途径,神经性贪食者就是在反复多次情绪化的进食后,不知不觉地在无意识中把进食行为变成了负性情绪宣泄的主要渠道。于是形成这样一种结果:一出现负性情绪就会从这条路上走,就特别想吃东西,而大吃之后情绪则可以得到缓解。这种模式导致的进食行为又反过来不断强化这个模式,结果就是这条“路”越走越熟。

  “大吃大吐”要不得

  虽然大嚼甜食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但这是否能算得上一个消愁解郁的好办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吃大喝之后情绪倒是改善了,但是很快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肥胖。这对爱美心切的女孩子来说,不亚于是一场恶梦。于是很多女孩暴食之后,自然会想方设法“清除”吃进去的食物,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催吐和导泻。呕吐因为比较容易实施。相对更为普遍一些。在笔者诊治过的患者中,有些女孩开始要费很大的努力才能将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而到了后来只需要稍微用力按压腹部就可以很轻松地吐个干干净净,而且吐过以后心理上的感觉更为轻松,有一种内心的不快得到了宣泄的感觉。于是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大吃大吐”的习惯,不开心的时候就去大吃,大吃之后再去呕吐。吐过之后继续吃,吃了再吐……如此循环往复。到了这个地步,贪食者已经不仅仅是把“吃”而且是把“吐”作为负性情绪宣泄的渠道了,而这种病态的行为往往可以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是千万要不得的。

  您真的是因为饿才吃东西的吗?

  调查发现,神经性贪食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有些人的表现比较轻,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有些人则比较严重。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对此我的建议是:建立新的,才能远离旧的。首先必须建立起健康的舒缓压力的途径,比如体育锻炼、琴棋书画等,情绪的宣泄有了新的“路”,贪食行为自然会渐渐离您远去。如果努力之后仍然觉得难以摆脱这个问题,建议您到心理咨询专科门诊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责任编辑:曾慧)探秘:心情郁闷缘何可以增加食量
www.39.net  2008-11-8  39健康网社区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有一个情节:胖子熊猫阿宝心情郁闷的时候就想大吃特吃,结果嘴里塞满了桃子,连话都说不出来……动画片虽然是虚构的,灵感却是来自于生活。阿宝的行为,不经意间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您真的是因为饿才吃东西的吗?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心情糟糕的时候就想吃东西,而且一吃起来就吃得特别凶,有些人吃完以后还去吐。这种情况在年轻女孩之中尤其常见。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摄食障碍——神经性贪食。这种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相当普遍,王公贵族也不能幸免。根据史料记载,埃及的最后一任国王福阿德·法鲁克就有这个问题,在他被赶下台流亡海外期间,人们看到最多的就是他每天呆在房间里,对着墙壁吃东西,“一声不吭——化郁闷为食量”。据说他生前最后的一顿饭吃了12只大龙虾、10颗牡蛎、8条鱼、5碗炒米饭,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奶酪、果酱、大饼、豆类、蔬菜和水果。结果吃完就一命呜呼了——多半是被撑死的。无独有偶,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因为婚姻生活的不幸福,也曾深陷神经性暴食的泥潭。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想吃东西呢?这其中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让我们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分别来进行讨论。

  甜食缓解抑郁的秘密

  先来说说生理方面,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就会减少,于是人就会本能地寻求改善这一状况的方法,而摄食行为正是提高脑内五羟色胺的途径之一。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人心情不好想吃东西时,首当其冲的选择就是甜食:巧克力、冰淇淋、蛋糕……其次还有薯条、薯片等淀粉类食物。不论是甜食还是淀粉,它们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吃下去以后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会增加。那么,胰岛素和五羟色胺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合成五羟色胺的主要原料是色氨酸,作为一种氨基酸,它由血液进入大脑这个“加工厂”需要“运输工具”,也就是载体来转运。问题是,“运输工具”数量有限,而氨基酸则有很多种,于是这些氨基酸不免要争夺“运输工具”以进入大脑。胰岛素可以把除色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从血液“驱赶”到组织里面。于是色氨酸就抢到了更多的载体。从而增加了进入大脑的数量,五羟色胺的合成自然就会增加,进而改善了抑郁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想吃东西(尤其是甜食等碳水化合物)的道理。

  “化郁闷为食量”

  另一方面,心理学解释说,贪食行为确实可以缓解抑郁和焦虑。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可避免会有抑郁、焦虑、紧张、不安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有了负性情绪就需要宣泄的渠道。有些人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舒缓心情。如运动、书法、绘画、音乐等等,有些人则通过不健康的方式来宣泄。贪食行为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人类在婴儿时期通过哺乳这一摄食行为获得营养的同时,也在母亲的怀抱中获得了保护和安全感。长大以后。当感到郁闷和不安的时候。就会寻求口唇部位的刺激。在潜意识中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回母亲怀抱中的安全感。进食作为一种本能行为,自然成为了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很想吃东西,大吃一通之后情绪就会有所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得到了消除,心情也能够平静下来。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发现观众在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时吃的东西最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另外,吸烟者在紧张的时候会特别想吸烟,有些人成年以后情绪紧张时还会咬指甲、咬铅笔……这些表现,其内心深处的原因是一样的,这属于一种轻微的心理退行现象。

  人的心理上还有这样一种所谓“惯性”:当某些行为被反复地重复、强化之后,就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例如,虽然从单位到家的路线可能有很多条,可绝大多数人每天下班走的却都是一条同样的路线,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前面说过,人的负性情绪需要宣泄的途径,神经性贪食者就是在反复多次情绪化的进食后,不知不觉地在无意识中把进食行为变成了负性情绪宣泄的主要渠道。于是形成这样一种结果:一出现负性情绪就会从这条路上走,就特别想吃东西,而大吃之后情绪则可以得到缓解。这种模式导致的进食行为又反过来不断强化这个模式,结果就是这条“路”越走越熟。

  “大吃大吐”要不得

  虽然大嚼甜食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但这是否能算得上一个消愁解郁的好办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吃大喝之后情绪倒是改善了,但是很快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肥胖。这对爱美心切的女孩子来说,不亚于是一场恶梦。于是很多女孩暴食之后,自然会想方设法“清除”吃进去的食物,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催吐和导泻。呕吐因为比较容易实施。相对更为普遍一些。在笔者诊治过的患者中,有些女孩开始要费很大的努力才能将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而到了后来只需要稍微用力按压腹部就可以很轻松地吐个干干净净,而且吐过以后心理上的感觉更为轻松,有一种内心的不快得到了宣泄的感觉。于是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大吃大吐”的习惯,不开心的时候就去大吃,大吃之后再去呕吐。吐过之后继续吃,吃了再吐……如此循环往复。到了这个地步,贪食者已经不仅仅是把“吃”而且是把“吐”作为负性情绪宣泄的渠道了,而这种病态的行为往往可以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是千万要不得的。

  您真的是因为饿才吃东西的吗?

  调查发现,神经性贪食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有些人的表现比较轻,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有些人则比较严重。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对此我的建议是:建立新的,才能远离旧的。首先必须建立起健康的舒缓压力的途径,比如体育锻炼、琴棋书画等,情绪的宣泄有了新的“路”,贪食行为自然会渐渐离您远去。如果努力之后仍然觉得难以摆脱这个问题,建议您到心理咨询专科门诊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责任编辑: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