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首封电子邮件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5:07
中国首封电子邮件打印件,内容译成中文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资料图片)

  30年IT印记:独家探访
视频:寻找首封邮件
  2008年11月,北京车道沟10号,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在这个靠近西三环的幽静院落里,一些退休多年的老人不时能遇到一些不速之客的探访,深秋的大院看起来比往年多了些热闹。
  时值外界热议“改革开放30年”,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这话题的一个关键元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大事记也始于这封邮件。1987年9月20日,这封邮件正是从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在某些意义上,该研究所成了中国互联网应用的发源地。
  旧地重走已物是人非
  该所大院中有一座绿树掩映的小楼,所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21年前在那里发生的故事。但如今,当年的很多人都已找不到。环绕小楼踱步间,忍不住会滋生“人面桃花”的感慨。
  李澄窘教授,原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当年亲历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送,如今已是90多岁的高龄。李教授目前随儿子移居美国,听力不好,无法接电话;眼也花了,从北京发到美国西海岸的邮件,需要儿子的帮助才能读。
  阮任成,当年研究组成员之一,如今退休在家。由于事情已过去多年,老人并不是十分愿意跟外界重提这段往事。曾有媒体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沟通,仅获得与他3分钟的交流机会。
  措恩,当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教授,帮助中国首封电子邮件成功发送的重要功臣,如今身居德国;安·玛丽,帮助中国在国际上找到首封电子邮件原件的重要功臣,如今身居美国。在接到新浪科技辗转多道的连线之后,他们才明白当年的这些举措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年前的记忆:首次发送遇挫
  1987年9月14日晚,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一栋小楼里,十几位中、德两国科学家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试发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这台7760是措恩教授从德国拉到的“赞助”之一,当时中国尚未有能力制造这类大型计算机。与今天的电脑相比,这台方头方的机器颇有些“古老”的味道。键盘很硬,敲起来响声大作。措恩坐在电脑前,大家围着措恩,笑容满面又情绪激动。
  那时,中国还没有成为国际计算机数据通信网CSNET的成员,因此计算机只能先通过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中转”之后再和国际网络连接。
  蓝色的屏幕,绿色的字体,措恩仔细地往计算机里敲着邮件地址以及内容。当时邮箱的地址跟现在的地址写法不太一样,很多邮件系统都是自行开发的,自己能识别就行。
  邮件内容用英文和德文两种文字,内容是李澄炯教授提议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邮件左侧是以措恩为首的外籍专家名字,右侧是李澄炯、技术顾问王运丰教授等中方代表名字,一共13位参与人。
  措恩输完邮件内容,敲下回车键,坐那一动不动,等着信号。但怎么等,也没等回来。大家开始重新检查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后来找到原因,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有点小漏洞,导致邮件未发出去。
  6天后的1987年9月20日,项目组再一次试发邮件。20点55分,发送键再次按下,与上次相比这次大家都很紧张。过了一会儿,计算机屏幕出现“发送完成”字样,众人鼓掌庆贺。
  德国大学的服务器顺利收到这封本该在一周前收到的邮件,并转发到国际互联网上,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第一个声音就此发出。
  后来据有关方面粗略估算,这封电子邮件耗费了人民币40-50元。在当时,这是一位教授大约半个月的工资。
  王运丰响应号召学成归国
  领导建设了中国兵器工业部电子计算机中心的王运丰教授已于1997年4月辞世,他当时还是该中心早期互联网研究技术顾问。
  王运丰教授早年在西德留学。1952年,周总理说国家需要你们,你们赶紧回来。在这种背景下,王运丰教授从西德学成归国,回来后一直致力于中德两方科技交流与合作。
  在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顾问王恩海看来,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成功发送,完全建立在中德合作的基础上,否则这邮件可能要滞后数年才能发出去。
  当时,中国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信息接入持有戒心。1986年12月,王运丰教授联合相关部门与德国签了一个合作协议,打开了中德双方科技信息交流的大门。
  而由于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研究所属于军工单位,王运丰教授同时倡议并成立了一个更学术性的机构--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以方便跟国外机构的交流。
  上述协议签署之后,德国开始往中国派遣专家,直接派到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个项目组,随后包括清华在内的32家中国大学与科研院围绕它组成了一个协会,这些举措都对中国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1年前的珍贵片段:1987年9月14日晚,项目组成员围在措恩旁试发首封电子邮件

  德国“白求恩”,措恩
  1983年,王运丰教授在德国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会上遇到了措恩,这位对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送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人。
  两人都对计算机兴趣浓厚,后来一直保持紧密联系。每次在国际会议中碰面都会长聊,这种联系一直维持到1986年中德签署上述合作协议,然后双方开始切入“名正言顺”的携手合作阶段。
  在许多中方研究人员看来,措恩教授是一位非常不错的国际友人。凭自己私人关系,他在德国巴辅州政府联系到西门子公司,对这个项目提供了赞助,其中就包括那台至关重要的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
  据一些长期关注该项目的研究人员介绍,这个合作项目持续了好多年,没有赞助经费肯定做不起来。设备也是个难题,当时的计算机设备不像今天这么普遍,要先跟上级部门申报,国外准备好设备之后,绕道海湾地区,一趟下来就能折腾好几个月。
  在这些过程中,措恩扮演的角色类似于“白求恩”。对中国非常友好,做事不求回报,一心希望通过互助加快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当时中方也非常信任他,这种信任在王运丰教授授权他到德国帮助注册中国.CN顶级域名就可见一斑。
  在CNNIC的档案库中,如今还保留着措恩当年的日记,随性并且简单的文字记录了当年这个热情洋溢的小伙子远赴中国支援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喜怒哀乐。
  多数时候,措恩在日记中写工作的进展:今天我干了几件事情,明天将要干什么事情。今天我们遇到什么难题,怎么解决。或者是,今天遇到了哪些苦恼,晚上加班干到了几点等。
  1987年9月14日晚,第一次邮件发送失败,措恩很失落,在日记中毫不掩饰自己失望的心情。为了给精神减减压,他决定去旅游。出去转了一圈,但心里整天惦记着工作,时刻在打听北京方面的项目进展。
  当年9月20日,从北京传来邮件发送成功的消息时,措恩正在澳门,收到消息后非常高兴,连夜在澳门起草新闻稿,对外宣布中国邮件发送成功,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情。措恩把新闻稿发给了李澄炯教授,李教授转给新华社记者,稿子最后发到了人民日报的英文版头版。
  美国“志愿者”,安玛丽
  2002年下半年,CNNIC外籍高级顾问安·玛莉(Ann Marie)受CNNIC委托,开始查找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下落。由于我国官方资料中有关第一封邮件的信息几乎没有,这工作对安·玛莉而言近乎大海捞针,非常困难。
  接过这项任务后,安·玛莉多次从美国打国际长途向中国有关部门和专家请教、咨询,只得到邮件与德国有关的答复。在美国南加州信息部门的帮助下,转机开始出现。
  安·玛莉从上千万条数据信息中查找到,邮件最先被发送到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她旋即赶往卡尔斯鲁厄大学。
  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安·玛莉见到了措恩教授。让她惊喜的是,时隔那么多年,措恩教授还在电脑中完好地保存着那封邮件,其细心程度令人惊叹。
  经过简单搜索,中国首封电子邮件穿过十几年的岁月,在安·玛莉面前展现开来。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发送时间是北京时间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
  安·玛莉将邮件打印出来带到中国,交由CNNIC收存。如今,这封邮件的打印件依然完好无损,王恩海数日前向新浪科技展示时也忍不住感激安·玛莉当年的努力。
  几年前,安·玛莉到北京,与李澄炯教授等人见了一面,也都对第一封电子邮件能穿越岁月的洗礼完成保存下来而唏嘘不已。
  安·玛莉如今长居美国,数日前接到新浪科技的越洋电话时,惊讶的声音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当年她接受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时的热情。被告知第一封电子邮件项目已进入诸多主流媒体“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报道选题时,安·玛莉不胜感慨。
  历史收藏者,CNNIC
  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的编撰者,王恩海耗时一年,通过多方走访、资料收集以及直面当事人等方式,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时期进行了考证和梳理,还原了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2007年,已退休的措恩热情不减当年,策划了一个“中德第一封邮件开通纪念”的聚会。他把一批当时参与其中的中国老人,包括当时提供设备、技术支持的人全都请到德国,共同为这一事件的20周年而庆祝。
  对于这次聚会,CNNIC方面高度重视。在王恩海看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意义早已超出它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是见证了中德两国科技界当时冲破阻力、携手共进的岁月,更见证了中国这个互联网大国在20余年时间里悄然并且迅速的崛起。
  (采访/整理:全智、韩枝、连巍,新浪科技甘利、向东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中国首封电子邮件打印件,内容译成中文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资料图片)

  30年IT印记:独家探访
视频:寻找首封邮件
  2008年11月,北京车道沟10号,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在这个靠近西三环的幽静院落里,一些退休多年的老人不时能遇到一些不速之客的探访,深秋的大院看起来比往年多了些热闹。
  时值外界热议“改革开放30年”,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这话题的一个关键元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大事记也始于这封邮件。1987年9月20日,这封邮件正是从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在某些意义上,该研究所成了中国互联网应用的发源地。
  旧地重走已物是人非
  该所大院中有一座绿树掩映的小楼,所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21年前在那里发生的故事。但如今,当年的很多人都已找不到。环绕小楼踱步间,忍不住会滋生“人面桃花”的感慨。
  李澄窘教授,原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当年亲历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送,如今已是90多岁的高龄。李教授目前随儿子移居美国,听力不好,无法接电话;眼也花了,从北京发到美国西海岸的邮件,需要儿子的帮助才能读。
  阮任成,当年研究组成员之一,如今退休在家。由于事情已过去多年,老人并不是十分愿意跟外界重提这段往事。曾有媒体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沟通,仅获得与他3分钟的交流机会。
  措恩,当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教授,帮助中国首封电子邮件成功发送的重要功臣,如今身居德国;安·玛丽,帮助中国在国际上找到首封电子邮件原件的重要功臣,如今身居美国。在接到新浪科技辗转多道的连线之后,他们才明白当年的这些举措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年前的记忆:首次发送遇挫
  1987年9月14日晚,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一栋小楼里,十几位中、德两国科学家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试发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这台7760是措恩教授从德国拉到的“赞助”之一,当时中国尚未有能力制造这类大型计算机。与今天的电脑相比,这台方头方的机器颇有些“古老”的味道。键盘很硬,敲起来响声大作。措恩坐在电脑前,大家围着措恩,笑容满面又情绪激动。
  那时,中国还没有成为国际计算机数据通信网CSNET的成员,因此计算机只能先通过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中转”之后再和国际网络连接。
  蓝色的屏幕,绿色的字体,措恩仔细地往计算机里敲着邮件地址以及内容。当时邮箱的地址跟现在的地址写法不太一样,很多邮件系统都是自行开发的,自己能识别就行。
  邮件内容用英文和德文两种文字,内容是李澄炯教授提议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邮件左侧是以措恩为首的外籍专家名字,右侧是李澄炯、技术顾问王运丰教授等中方代表名字,一共13位参与人。
  措恩输完邮件内容,敲下回车键,坐那一动不动,等着信号。但怎么等,也没等回来。大家开始重新检查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后来找到原因,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有点小漏洞,导致邮件未发出去。
  6天后的1987年9月20日,项目组再一次试发邮件。20点55分,发送键再次按下,与上次相比这次大家都很紧张。过了一会儿,计算机屏幕出现“发送完成”字样,众人鼓掌庆贺。
  德国大学的服务器顺利收到这封本该在一周前收到的邮件,并转发到国际互联网上,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第一个声音就此发出。
  后来据有关方面粗略估算,这封电子邮件耗费了人民币40-50元。在当时,这是一位教授大约半个月的工资。
  王运丰响应号召学成归国
  领导建设了中国兵器工业部电子计算机中心的王运丰教授已于1997年4月辞世,他当时还是该中心早期互联网研究技术顾问。
  王运丰教授早年在西德留学。1952年,周总理说国家需要你们,你们赶紧回来。在这种背景下,王运丰教授从西德学成归国,回来后一直致力于中德两方科技交流与合作。
  在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顾问王恩海看来,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成功发送,完全建立在中德合作的基础上,否则这邮件可能要滞后数年才能发出去。
  当时,中国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信息接入持有戒心。1986年12月,王运丰教授联合相关部门与德国签了一个合作协议,打开了中德双方科技信息交流的大门。
  而由于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研究所属于军工单位,王运丰教授同时倡议并成立了一个更学术性的机构--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以方便跟国外机构的交流。
  上述协议签署之后,德国开始往中国派遣专家,直接派到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个项目组,随后包括清华在内的32家中国大学与科研院围绕它组成了一个协会,这些举措都对中国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1年前的珍贵片段:1987年9月14日晚,项目组成员围在措恩旁试发首封电子邮件

  德国“白求恩”,措恩
  1983年,王运丰教授在德国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会上遇到了措恩,这位对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送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人。
  两人都对计算机兴趣浓厚,后来一直保持紧密联系。每次在国际会议中碰面都会长聊,这种联系一直维持到1986年中德签署上述合作协议,然后双方开始切入“名正言顺”的携手合作阶段。
  在许多中方研究人员看来,措恩教授是一位非常不错的国际友人。凭自己私人关系,他在德国巴辅州政府联系到西门子公司,对这个项目提供了赞助,其中就包括那台至关重要的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
  据一些长期关注该项目的研究人员介绍,这个合作项目持续了好多年,没有赞助经费肯定做不起来。设备也是个难题,当时的计算机设备不像今天这么普遍,要先跟上级部门申报,国外准备好设备之后,绕道海湾地区,一趟下来就能折腾好几个月。
  在这些过程中,措恩扮演的角色类似于“白求恩”。对中国非常友好,做事不求回报,一心希望通过互助加快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当时中方也非常信任他,这种信任在王运丰教授授权他到德国帮助注册中国.CN顶级域名就可见一斑。
  在CNNIC的档案库中,如今还保留着措恩当年的日记,随性并且简单的文字记录了当年这个热情洋溢的小伙子远赴中国支援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喜怒哀乐。
  多数时候,措恩在日记中写工作的进展:今天我干了几件事情,明天将要干什么事情。今天我们遇到什么难题,怎么解决。或者是,今天遇到了哪些苦恼,晚上加班干到了几点等。
  1987年9月14日晚,第一次邮件发送失败,措恩很失落,在日记中毫不掩饰自己失望的心情。为了给精神减减压,他决定去旅游。出去转了一圈,但心里整天惦记着工作,时刻在打听北京方面的项目进展。
  当年9月20日,从北京传来邮件发送成功的消息时,措恩正在澳门,收到消息后非常高兴,连夜在澳门起草新闻稿,对外宣布中国邮件发送成功,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情。措恩把新闻稿发给了李澄炯教授,李教授转给新华社记者,稿子最后发到了人民日报的英文版头版。
  美国“志愿者”,安玛丽
  2002年下半年,CNNIC外籍高级顾问安·玛莉(Ann Marie)受CNNIC委托,开始查找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下落。由于我国官方资料中有关第一封邮件的信息几乎没有,这工作对安·玛莉而言近乎大海捞针,非常困难。
  接过这项任务后,安·玛莉多次从美国打国际长途向中国有关部门和专家请教、咨询,只得到邮件与德国有关的答复。在美国南加州信息部门的帮助下,转机开始出现。
  安·玛莉从上千万条数据信息中查找到,邮件最先被发送到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她旋即赶往卡尔斯鲁厄大学。
  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安·玛莉见到了措恩教授。让她惊喜的是,时隔那么多年,措恩教授还在电脑中完好地保存着那封邮件,其细心程度令人惊叹。
  经过简单搜索,中国首封电子邮件穿过十几年的岁月,在安·玛莉面前展现开来。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发送时间是北京时间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
  安·玛莉将邮件打印出来带到中国,交由CNNIC收存。如今,这封邮件的打印件依然完好无损,王恩海数日前向新浪科技展示时也忍不住感激安·玛莉当年的努力。
  几年前,安·玛莉到北京,与李澄炯教授等人见了一面,也都对第一封电子邮件能穿越岁月的洗礼完成保存下来而唏嘘不已。
  安·玛莉如今长居美国,数日前接到新浪科技的越洋电话时,惊讶的声音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当年她接受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时的热情。被告知第一封电子邮件项目已进入诸多主流媒体“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报道选题时,安·玛莉不胜感慨。
  历史收藏者,CNNIC
  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的编撰者,王恩海耗时一年,通过多方走访、资料收集以及直面当事人等方式,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时期进行了考证和梳理,还原了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2007年,已退休的措恩热情不减当年,策划了一个“中德第一封邮件开通纪念”的聚会。他把一批当时参与其中的中国老人,包括当时提供设备、技术支持的人全都请到德国,共同为这一事件的20周年而庆祝。
  对于这次聚会,CNNIC方面高度重视。在王恩海看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意义早已超出它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是见证了中德两国科技界当时冲破阻力、携手共进的岁月,更见证了中国这个互联网大国在20余年时间里悄然并且迅速的崛起。
  (采访/整理:全智、韩枝、连巍,新浪科技甘利、向东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安·玛莉见到了措恩教授。让她惊喜的是,时隔那么多年,措恩教授还在电脑中完好地保存着那封邮件,其细心程度令人惊叹。
  经过简单搜索,中国首封电子邮件穿过十几年的岁月,在安·玛莉面前展现开来。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发送时间是北京时间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
  
  ……发达国际的档案制度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