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淡忘 文革旧事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36:44
春去也!落红知多少?

退潮与涨潮同样迅速!  ‘资产阶级司令部’已被彻底摧垮,那么作为在特殊条件下“无产阶级专政”的临时应急工具的‘红卫兵’组织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狐兔死、走狗烹--中国古老的民谣里就早已经透露了消息了。
从1967下半年起,一连串有目的有步骤的政治运动:揪出‘5.16’分子、大规模‘清理阶级队伍’,继而工宣队进校,‘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红卫兵’很快就被剔出中国的政治生活。
几千万‘红卫兵’去了祖国的穷乡僻壤,少数的则被投进了监狱……。
不管是‘红五类’也好、狗崽子也罢,还是什么‘革命派’或者保皇派,现在都挤到一条叫做‘上山下乡’的大船上来了。同样都是告别了课桌,远离了亲人,来到过去做梦也未曾做到过的边远山区、草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心里怀着对昨日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迷茫’。而反思应该是这些曾经彷徨迷途的年轻人的另一精神寄托。
一个老红卫兵,曾被‘四人帮’投入牢房,出狱后又到北部边陲过了九年艰苦的军营生活。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红卫兵’历程的:
“……用八个字概括自己---虔诚、盲从、幼稚、狂热,好比TNT炸药,好比超级雷管。一经煽风点火就炸啦就!‘红卫兵’明明被人愚弄和利用,却自信是绝对正确。真正的悲剧就在这里。我们起初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最后又成了‘斗争的牺牲品’……。”
卜大华,清火大学附中首批‘红卫兵’之一,1967年2月,因‘炮打中央文革’被投入囚笼。1968年7月,被下放到陕北插队,他,是这样反思的:“我当初参加‘红卫兵’,真诚地相信,戴上红袖标,喊几声‘返修防修’的口号,在社会上冲几冲,就能破坏一个旧社会、建立一个新世界。当初,我是从天上看世界。到了陕北的山沟沟,住进破窑洞,我第一次发现,中国还有这么落后、贫穷的地方!那些曾为革命洒过热血的老红军、老贫农仍在吃糠咽菜。看到这些,我流下眼泪!还搞什么‘文化大革命’?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这时,我是站在地上看世界。在这里,我发现一种与城里人的狂热膜拜相对照的普遍心理:农民在迷信中忍耐,在保守中缄默。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重负吗?迷乱的时代多么需要清明的理性啊!……”。最悲哀的莫过于,不是所有觉醒了的‘红卫兵’都有资格走向未来!
江南某省,曾任一个地区中学‘红卫兵’司令部司令的黎莲,自1970年起,便对林彪有了怀疑,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有所抨击。她把自己的看法陆续写在了信里,寄给了在部队服役的男朋友。在一次提干前夕,此人‘党性’战胜了‘感情’,将这些信交给了领导,部队紧接着转给了地方,黎莲以‘恶毒攻击……’的‘现行反革命罪’被逮捕。当年她的上百名伙伴在该地区进行声势颇为浩大的营救活动,1974年的‘批林批孔’使得这一营救有了结果。她与一同关在监狱里的一批‘造反派’给放了出来。粉碎‘四人帮’后,她因‘打砸抢’的旧账,又随他们一起被收监。在狱中,她散布了对“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不满的‘反动言论’,老账、新帐一块算,1977年被判处死刑。
……………………………………………………………………………………………………………………………………………………………………
在1967年清明,,在细雨蒙蒙的天安门广场,成千上万当年的‘红卫兵以花圈、挽幛的海洋;以诗歌、短文的滔滔长河,汇集了自己的思考。他们从天安门出发,走过艰辛曲折的路程,又回归到天安门。
1967年,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他们都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面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面为自己做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
他们几乎什么都失去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有退回的房子、票子、位子、车子在等着他们。他们也找不到一条可以为他们落实的政策。将近而立之年,或已是而立之年,为了 在生活中能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来不及喘一口气,他们又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回忆噩梦般的过去,他们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他们得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的辛劳!春去也!落红知多少?

退潮与涨潮同样迅速!  ‘资产阶级司令部’已被彻底摧垮,那么作为在特殊条件下“无产阶级专政”的临时应急工具的‘红卫兵’组织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狐兔死、走狗烹--中国古老的民谣里就早已经透露了消息了。
从1967下半年起,一连串有目的有步骤的政治运动:揪出‘5.16’分子、大规模‘清理阶级队伍’,继而工宣队进校,‘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红卫兵’很快就被剔出中国的政治生活。
几千万‘红卫兵’去了祖国的穷乡僻壤,少数的则被投进了监狱……。
不管是‘红五类’也好、狗崽子也罢,还是什么‘革命派’或者保皇派,现在都挤到一条叫做‘上山下乡’的大船上来了。同样都是告别了课桌,远离了亲人,来到过去做梦也未曾做到过的边远山区、草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心里怀着对昨日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迷茫’。而反思应该是这些曾经彷徨迷途的年轻人的另一精神寄托。
一个老红卫兵,曾被‘四人帮’投入牢房,出狱后又到北部边陲过了九年艰苦的军营生活。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红卫兵’历程的:
“……用八个字概括自己---虔诚、盲从、幼稚、狂热,好比TNT炸药,好比超级雷管。一经煽风点火就炸啦就!‘红卫兵’明明被人愚弄和利用,却自信是绝对正确。真正的悲剧就在这里。我们起初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最后又成了‘斗争的牺牲品’……。”
卜大华,清火大学附中首批‘红卫兵’之一,1967年2月,因‘炮打中央文革’被投入囚笼。1968年7月,被下放到陕北插队,他,是这样反思的:“我当初参加‘红卫兵’,真诚地相信,戴上红袖标,喊几声‘返修防修’的口号,在社会上冲几冲,就能破坏一个旧社会、建立一个新世界。当初,我是从天上看世界。到了陕北的山沟沟,住进破窑洞,我第一次发现,中国还有这么落后、贫穷的地方!那些曾为革命洒过热血的老红军、老贫农仍在吃糠咽菜。看到这些,我流下眼泪!还搞什么‘文化大革命’?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这时,我是站在地上看世界。在这里,我发现一种与城里人的狂热膜拜相对照的普遍心理:农民在迷信中忍耐,在保守中缄默。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重负吗?迷乱的时代多么需要清明的理性啊!……”。最悲哀的莫过于,不是所有觉醒了的‘红卫兵’都有资格走向未来!
江南某省,曾任一个地区中学‘红卫兵’司令部司令的黎莲,自1970年起,便对林彪有了怀疑,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有所抨击。她把自己的看法陆续写在了信里,寄给了在部队服役的男朋友。在一次提干前夕,此人‘党性’战胜了‘感情’,将这些信交给了领导,部队紧接着转给了地方,黎莲以‘恶毒攻击……’的‘现行反革命罪’被逮捕。当年她的上百名伙伴在该地区进行声势颇为浩大的营救活动,1974年的‘批林批孔’使得这一营救有了结果。她与一同关在监狱里的一批‘造反派’给放了出来。粉碎‘四人帮’后,她因‘打砸抢’的旧账,又随他们一起被收监。在狱中,她散布了对“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不满的‘反动言论’,老账、新帐一块算,1977年被判处死刑。
……………………………………………………………………………………………………………………………………………………………………
在1967年清明,,在细雨蒙蒙的天安门广场,成千上万当年的‘红卫兵以花圈、挽幛的海洋;以诗歌、短文的滔滔长河,汇集了自己的思考。他们从天安门出发,走过艰辛曲折的路程,又回归到天安门。
1967年,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他们都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面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面为自己做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
他们几乎什么都失去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有退回的房子、票子、位子、车子在等着他们。他们也找不到一条可以为他们落实的政策。将近而立之年,或已是而立之年,为了 在生活中能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来不及喘一口气,他们又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回忆噩梦般的过去,他们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他们得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的辛劳!
最穷最偏僻的地方……
住着曾经的司令们 ;P
50年代末以来的一切是是非非都与经济过热、经济低潮、就业困难有直接的关系。

57年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手里有点闲钱,于是开始大规模扩张产业,大炼钢铁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各省都指望着在一两年内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来,比如相机厂,几乎每个省都搞了一个起来,有的大一点的城市也搞了起来。这就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经济过热。

然后“调整、整顿、提高”一刀切下去,硬着陆!那么多新建的企业一并停产整顿,新上的产品基本都停产,已生产的新产品低价处理。这个过程对国内经济伤害极大,而且由于这个过程造成很多新企业关门,多以大批刚从农村招来的工人里马就面临炒鱿鱼回家的命运。大家可以看有过的纪实文学,相当多的工人在那个年代黯然回乡的。

然后过不了几年,由于解放后医疗条件好,生活条件改善,人口自然淘汰率降低,到了60年代初,就业大潮就来临了。“调整、整顿、提高”的恶果有一次现形,当初见得那么多企业都关门了,现在怎么办呐?

于是各省借着三线建设的风,再次大搞企业,这一次搞的企业差不多都是50年代末那一次搞起来又被关了门的那些。各省的相机厂算是命证言顺活下来了。但是这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就业困难呐,那只好上山下乡咯。

当然这和毛老头子66年取消高考有一定关系。老毛当时居然幻想不用考试就读大学的好事,他怎么不想想当时小学升初中率,初中升高中率,高中升大学率多么低,取消高考将是什么结果啊。当然或许老毛当时幻想的是普及大学教育,50年代末江西省在大跃进期间搞了“社会主义大学”搞得江西省每个地级市都有大学,实际水平可能和现在的专科或者技术学校类似,由政府小幅拨款加学生们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大学”,这一实践或许给了老毛幻想——扩招不用考试上大学。结果全去上社会大学了,江西的那个还有点影子的“大学”区没有真的很好的被模仿实施。

然后70年代中后期,上山下乡的学生们哦似乎叫知青们妥当一些,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华国锋不得不出面摆平小伙子大姑娘们。事件是平息了,但是许诺他们可以回城,但是回来之后怎么生活呢?谁养他们啊?于是恢复高考,于是再次大上工业企业,特别是进口不少技术搞了一些大规模的能源、技术类企业。

但是大上嘛,又是经济过热,于是上一次“调整、整顿、提高”的主导人之一的陈云就挺身而出大批特批“洋跃进”,说什么滥用外汇啦,淘干国库啦,可是他不想想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2比1,当时不狠狠的出口一些资源换一些技术、设备那岂不是傻子?当然咯陈云是老资格,说起来比邓资格还要老,中华苏维埃时代的元老啊,当然大家都听他的,然后华就失去了主导政策的权力,邓小平就上来了。

总设计师那不是白叫的,邓主导政策后,在工业经济方面基本就没理陈老头那一茬,依然是轰轰烈烈的大上,什么宝钢啦、葛洲坝啦几个大项目若干中小项目,搞得那是有声有色的。这一势头告到80年代中后期,那经济越来越好,但是下面的问题就来了,物价、粮价、滋生人口的住房等等问题,加上腐败问题、自由化问题,等等。然后在邓老的魄力之下风波起而复平。

90年代一开头,华老头开始的经济过热问题真的来了,物价、房价问题又开始突显了,新上来的小江、小李那个急啊,于是真要来调整了,要紧缩银根了。我这个当时的高一学生天天早上听广播都在说紧缩银根是怎么回事呐,可好总设计师同志不满了,小江啊我知道你是陈老看上的小伙子,但是你也不能太不给我面子啊。于是南巡......。于是房地产第一次崩溃,海南、两广、北京、上海多少广厦长了草烂了尾呀!

后面,90后的小伙子们都该知道一二吧,那就不说了。
第一次房地产崩溃不算坏事,那时候套牢的不是直接购房者。
90年上高中的,父母应该是第二批知青……
知青里头牢骚比较多的是最后面几批的。
头几批的现在退休了在广场上跳老人舞、唱毛主席是金太阳,满面红光地唠嗑当年多艰苦。
中国的事情么,左一代、右一代。
原帖由 xcxy 于 2008-10-3 00:07 发表
50年代末以来的一切是是非非都与经济过热、经济低潮、就业困难有直接的关系。

57年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手里有点闲钱,于是开始大规模扩张产业,大炼钢铁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各省都指望着在 ...

在股票论坛上提起过93年房地产市场崩溃,被N个80后围攻:中国那时候根本没有房地产........

貌似在他们的理论里,房地产只有住宅而无其他,写字楼、开发区都不算房地产滴
原帖由 林青豪 于 2008-10-3 08:41 发表
90年上高中的,父母应该是第二批知青……
知青里头牢骚比较多的是最后面几批的。
头几批的现在退休了在广场上跳老人舞、唱毛主席是金太阳,满面红光地唠嗑当年多艰苦。
中国的事情么,左一代、右一代。

去年我们小区很流行这个,现在退休了的50后整天唱东方红和样板戏,其实那时代的歌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