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25:38
发信人: dalezhong (Lavi|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信区: Chinese
标  题: 文化观点
发信站: BBS 科苑星空站 (Sun Sep 21 15:57:34 2008), 站内


    人大了,就要想想母国文化的问题。这可以分成几个方面:国家有没有文化,我要不要学文化,怎样看待文化等。这里挖个坑,丢几个热辣观点,欢迎拍砖。

    首先说“有没有”的问题。前面有同学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其实反过来,中国确实没什么文化。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古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区别与联系。古中国是一个稳定的农业国,农民对“大中国”概念没有认同,只对乡绅负责;知识分子集中在士人阶层。当代中国是经过近代以来若干次革命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眼下刚超越农业化,但仍然是半工业国;没有独立的知识阶层;有大量的伪知识分子;科学技术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分化严重,前者分散在工商企业中,后者靠政府或财团供养。

    文化有两个维度:江湖和庙堂。在这两个方面,古中国文化在现代中国都日渐式微。在古中国,江湖上的草根文化体现在民俗、风土人情上,具体说来可以有日常装饰、节日庆典等。这方面最近的两个趋势,一个是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习惯让位于效率,于是节日、服饰、食品方面的习俗迅速退化。“节越来越没有节味儿”,如果有人跟我说今天是三月三,我只能一脸茫然,都不知道怎么庆祝才好。另一个趋势,是红白喜事上糅杂四面八方的习惯,怎么好玩怎么来。最甚的是中西糅杂。结了婚的都知道这个,戴红盖头穿摆婚纱,倒香槟喝交杯酒,礼花礼炮,洋车洋酒,穿西服鞠躬磕头......以后孙子啥的看了该有多乐啊。其次是各地糅杂,一个地方的男子娶了外省女子,两下婚俗不同,但还是得结婚,于是只能两方老人坐下来,合计着搞搞制度创新。于是民俗逐渐成了个无定形的东西。

    在古中国,庙堂的文化(所谓high-culture)由居统治地位的士人阶层传承。这包括文字、文学、艺术类如琴棋书画,其实也包括高级建筑、高档食品以及国家庆典方面的讲究。不管媒体和教材怎么鼓吹,这条线其实是断掉了。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和社会需要。生活水平普遍太低,于是读书学习被看做重要的上升渠道,而不是“自为”的东西。眼下,最优秀的学生希望的就是读理工、读商科,进外企。中文、历史类的专业不在前五的考虑之列。其实不光是眼下,三十年前刚开放高考的时候,流行说法是“男学工、女学医,不三不四学文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现代国家的决策日益复杂,靠典籍治国越发行不通了。这个问题从清末就显现出来,照康有为的话说,祖宗的法是用来守祖宗的地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就算到现在也仍然有人觉得意识可以决定物质。邓公恢复高考的时候,政府供应不上试卷用纸,结果用了本来要印刷成《毛选》第五卷的纸。治理现代国家,需要的是管理、技术精英。近来的几位领导都有工程背景。

    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中,有时候意识上的东西被强调,有时候技术上的东西被强调,晚近一些,是商业精神被过分强调,结果是古中国的庙堂文化被遗弃。首先,这类文化本身并不坚实,寄身于一个人数并不多的阶层里,很容易被摧毁。另外,学习古代高雅文化不能立刻带给人看得见的好处,无法得到市民阶层的青睐。传统的文化层被接管,无法延续自身,而市民阶层和新兴知识阶层都不愿接手,于是,平均起来:大学生用过半时间学习外语;单词过万者为人羡慕;同时,他们能识别5000个中文词,并使用其中的500个;能识别50个左右的四字成语,并使用其中的5个。

    然后说说“怎样看待文化”的问题。这方面,有两套观点。
     
    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相对其它文化具有先天的优势。这种思维古代就有一些,但是真正流行,还是近代建立现代意义的国家以来。近年来尤其受到民间草根青年追捧。上文中已经讨论了这个观点的虚妄——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现代中国无心无力传递这个文化体系。但是对“中国文化”的鼓吹仍然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是,“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意识到,除了自己视力所及的范围,自己还属于一个更大的国家。随后,草根青年寻找认同,感觉有必要属于某个光辉灿烂的东西。于是将这个观点庸俗化,核心思想是“谁是跟我一伙儿的”。这套观点符合人的心理需要——如果我的生活不够好,至少我属于一个伟大的国家。久而久之,这成了文化手淫的器具,但并不因此而成为“对的”。中国青年学习中国文化,唯一的优势是熟悉汉语。多数人连这个优势也没利用起来。

    这种论调向“知识层”蔓延,结果是古中国文化的庸俗化。媒体宣扬类似的观点。一则关于奥运会的报道这样作结:“对于北京奥运会上的开幕式,英国天空电视台主播杰里米·汤普森给出这样的评价:‘人们充满了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绪。中国人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这一壮观的奥运会,确实很幸福。’另外,他还说,从开幕式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非常震撼。”且不论那个尾巴究竟是谁说的,俺不禁要问看开幕式怎么能看出“博大精深”来。“博”、“大”勉强看得到,但是文化难道没有细致的内涵?古文化的“精”、“深”能够团体操得到全面表现?Google一下“博大精深”,你会发现这个话题很少被展开。早几年的文章可能举例说象形文字司母戊鼎等,近来连这些也不提。部分原因是作者学习不好,弄不清楚。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话题实在太尴尬了。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军事和经济入侵,西方的科技、经济以及制度优势得到认可。部分知识分子转而将西方的胜利归结为西方文化的“先天优势”。文科类知识分子持该观点的居多,主要因为不理解社会生产,不明白工业化需要积累过程。反过来,中国人有先天的劣势,表现为“劣根性”。这套说法向下渗透,在中国民间同样很有市场。老百姓天然崇拜工业品,因为这对生活的改善实在太大了。“中产”的标志从手表而电视机,从自行车而小汽车;不难理解他们会对这些产品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心存敬意。

    “劣根性”的说法同样满足了很多人抱大腿的心理需要,但是跟“博大精深”一说一样肤浅。首先,持这一观点的人混淆农业社会的天然属性和“国民性”。很多社会不良现象的根源不是“文化”,而是贫穷。农业社会负担不起卫生设备,自然肮脏;仅对乡绅负责,自然抱不成团;娱乐缺乏,自然喜欢凑热闹......费正清的《乡土中国》有相关论述。这些品性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都会有所改善。例如,商业社会发展以来,导致多方面进步。随地吐痰撒尿的少了,守时的人多了,客气程度适可而止了。但这十几年的变化并不说明“国民性”有根本改观。工商业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另一方面也对个人提出了效率要求——经济上的改变先于文化变革。这次奥运会志愿者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中国印象”相去甚远,可见文化中并没有特别多“根深蒂固”的东西。

    第二,“劣根性”有两层含义,“劣”的意思是不好,“根”是说以后还是这样。俺承认地理上先天条件可以造成“国民性”。如大陆国家通常较保守,岛国如英日都较无安全感而具侵略性,山区与平原地带的住民也有性格上的不同。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地理”的含义也发生变化,决定了知识分子不能不考虑交通、贸易等的发展,而退缩到文化圈子里去讨论“文化”问题。在古代,社会构成简单,变化缓慢,仅从历史出发,可以给出未来的方向。但是技术和社会同时发生激烈变革的时候,不学习技术、社会生产和经济原理,仅从历史经验出发谈论文化或历史的方向,这就叫闭门造车。发信人: dalezhong (Lavi|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信区: Chinese
标  题: 文化观点
发信站: BBS 科苑星空站 (Sun Sep 21 15:57:34 2008), 站内


    人大了,就要想想母国文化的问题。这可以分成几个方面:国家有没有文化,我要不要学文化,怎样看待文化等。这里挖个坑,丢几个热辣观点,欢迎拍砖。

    首先说“有没有”的问题。前面有同学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其实反过来,中国确实没什么文化。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古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区别与联系。古中国是一个稳定的农业国,农民对“大中国”概念没有认同,只对乡绅负责;知识分子集中在士人阶层。当代中国是经过近代以来若干次革命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眼下刚超越农业化,但仍然是半工业国;没有独立的知识阶层;有大量的伪知识分子;科学技术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分化严重,前者分散在工商企业中,后者靠政府或财团供养。

    文化有两个维度:江湖和庙堂。在这两个方面,古中国文化在现代中国都日渐式微。在古中国,江湖上的草根文化体现在民俗、风土人情上,具体说来可以有日常装饰、节日庆典等。这方面最近的两个趋势,一个是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习惯让位于效率,于是节日、服饰、食品方面的习俗迅速退化。“节越来越没有节味儿”,如果有人跟我说今天是三月三,我只能一脸茫然,都不知道怎么庆祝才好。另一个趋势,是红白喜事上糅杂四面八方的习惯,怎么好玩怎么来。最甚的是中西糅杂。结了婚的都知道这个,戴红盖头穿摆婚纱,倒香槟喝交杯酒,礼花礼炮,洋车洋酒,穿西服鞠躬磕头......以后孙子啥的看了该有多乐啊。其次是各地糅杂,一个地方的男子娶了外省女子,两下婚俗不同,但还是得结婚,于是只能两方老人坐下来,合计着搞搞制度创新。于是民俗逐渐成了个无定形的东西。

    在古中国,庙堂的文化(所谓high-culture)由居统治地位的士人阶层传承。这包括文字、文学、艺术类如琴棋书画,其实也包括高级建筑、高档食品以及国家庆典方面的讲究。不管媒体和教材怎么鼓吹,这条线其实是断掉了。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和社会需要。生活水平普遍太低,于是读书学习被看做重要的上升渠道,而不是“自为”的东西。眼下,最优秀的学生希望的就是读理工、读商科,进外企。中文、历史类的专业不在前五的考虑之列。其实不光是眼下,三十年前刚开放高考的时候,流行说法是“男学工、女学医,不三不四学文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现代国家的决策日益复杂,靠典籍治国越发行不通了。这个问题从清末就显现出来,照康有为的话说,祖宗的法是用来守祖宗的地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就算到现在也仍然有人觉得意识可以决定物质。邓公恢复高考的时候,政府供应不上试卷用纸,结果用了本来要印刷成《毛选》第五卷的纸。治理现代国家,需要的是管理、技术精英。近来的几位领导都有工程背景。

    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中,有时候意识上的东西被强调,有时候技术上的东西被强调,晚近一些,是商业精神被过分强调,结果是古中国的庙堂文化被遗弃。首先,这类文化本身并不坚实,寄身于一个人数并不多的阶层里,很容易被摧毁。另外,学习古代高雅文化不能立刻带给人看得见的好处,无法得到市民阶层的青睐。传统的文化层被接管,无法延续自身,而市民阶层和新兴知识阶层都不愿接手,于是,平均起来:大学生用过半时间学习外语;单词过万者为人羡慕;同时,他们能识别5000个中文词,并使用其中的500个;能识别50个左右的四字成语,并使用其中的5个。

    然后说说“怎样看待文化”的问题。这方面,有两套观点。
     
    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相对其它文化具有先天的优势。这种思维古代就有一些,但是真正流行,还是近代建立现代意义的国家以来。近年来尤其受到民间草根青年追捧。上文中已经讨论了这个观点的虚妄——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现代中国无心无力传递这个文化体系。但是对“中国文化”的鼓吹仍然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是,“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意识到,除了自己视力所及的范围,自己还属于一个更大的国家。随后,草根青年寻找认同,感觉有必要属于某个光辉灿烂的东西。于是将这个观点庸俗化,核心思想是“谁是跟我一伙儿的”。这套观点符合人的心理需要——如果我的生活不够好,至少我属于一个伟大的国家。久而久之,这成了文化手淫的器具,但并不因此而成为“对的”。中国青年学习中国文化,唯一的优势是熟悉汉语。多数人连这个优势也没利用起来。

    这种论调向“知识层”蔓延,结果是古中国文化的庸俗化。媒体宣扬类似的观点。一则关于奥运会的报道这样作结:“对于北京奥运会上的开幕式,英国天空电视台主播杰里米·汤普森给出这样的评价:‘人们充满了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绪。中国人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这一壮观的奥运会,确实很幸福。’另外,他还说,从开幕式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非常震撼。”且不论那个尾巴究竟是谁说的,俺不禁要问看开幕式怎么能看出“博大精深”来。“博”、“大”勉强看得到,但是文化难道没有细致的内涵?古文化的“精”、“深”能够团体操得到全面表现?Google一下“博大精深”,你会发现这个话题很少被展开。早几年的文章可能举例说象形文字司母戊鼎等,近来连这些也不提。部分原因是作者学习不好,弄不清楚。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话题实在太尴尬了。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军事和经济入侵,西方的科技、经济以及制度优势得到认可。部分知识分子转而将西方的胜利归结为西方文化的“先天优势”。文科类知识分子持该观点的居多,主要因为不理解社会生产,不明白工业化需要积累过程。反过来,中国人有先天的劣势,表现为“劣根性”。这套说法向下渗透,在中国民间同样很有市场。老百姓天然崇拜工业品,因为这对生活的改善实在太大了。“中产”的标志从手表而电视机,从自行车而小汽车;不难理解他们会对这些产品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心存敬意。

    “劣根性”的说法同样满足了很多人抱大腿的心理需要,但是跟“博大精深”一说一样肤浅。首先,持这一观点的人混淆农业社会的天然属性和“国民性”。很多社会不良现象的根源不是“文化”,而是贫穷。农业社会负担不起卫生设备,自然肮脏;仅对乡绅负责,自然抱不成团;娱乐缺乏,自然喜欢凑热闹......费正清的《乡土中国》有相关论述。这些品性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都会有所改善。例如,商业社会发展以来,导致多方面进步。随地吐痰撒尿的少了,守时的人多了,客气程度适可而止了。但这十几年的变化并不说明“国民性”有根本改观。工商业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另一方面也对个人提出了效率要求——经济上的改变先于文化变革。这次奥运会志愿者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中国印象”相去甚远,可见文化中并没有特别多“根深蒂固”的东西。

    第二,“劣根性”有两层含义,“劣”的意思是不好,“根”是说以后还是这样。俺承认地理上先天条件可以造成“国民性”。如大陆国家通常较保守,岛国如英日都较无安全感而具侵略性,山区与平原地带的住民也有性格上的不同。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地理”的含义也发生变化,决定了知识分子不能不考虑交通、贸易等的发展,而退缩到文化圈子里去讨论“文化”问题。在古代,社会构成简单,变化缓慢,仅从历史出发,可以给出未来的方向。但是技术和社会同时发生激烈变革的时候,不学习技术、社会生产和经济原理,仅从历史经验出发谈论文化或历史的方向,这就叫闭门造车。
文化的根基就是现实的生产和生活……
不知所云
劣根性问题本身就是伪问题。
此文章,基本否定了中国文化
狗屁文章!
前后矛盾,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