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的史上最大一搏,将如何发挥效用,为什么可能不会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02:18
【《财经网》专稿/查尔斯?韦普洛兹(Charles Wyplosz)】首先,让我表明我的立场。那些银行犯了弥天大错。
  虽然许多严肃的经济学家多年以来一直在警告,信贷膨胀和房价泡沫的结局可能是眼泪,但是被贪婪和短期技术分析蒙住了眼睛的银行家们仍然一往无前。一年多前,当他们鲁莽创造出来的借贷和证券化的混合物当着他们的面爆炸时,他们就开始闪烁其辞,然后在拖着经济向下走的同时,指望着有人来把他们援救出来。救他们无异于犯罪。将来保证还会有更可怕的危机,结论是,不见血不罢休。
  话虽这么说,但是为了惩罚他们就眼看血流成河,还是有点傻。银行不是石油公司,石油公司如果破产了,从定义上说,这是因为它的负债超过了它的资产。破产之后,它的资产还跟之前一样值钱——石油在地底下藏得好好的,炼油厂和加油站也还那儿站着。
  但是如果一家银行破产了,它的资产就全毁了。破产意味着它的负债也全毁了,而这些负债恰恰是别的银行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倒霉民众的资产。正因如此,银行挤兑比在加油站排长队等加油更为常见。当然,如果有耐心的话,不管是资产还是负债都会重新升值,但是与此同时,金融系统也受到了损害,结果是信贷动乱引发经济危机,没人能躲得过。所以,不能把那些大型的系统性的金融机构一古脑都交给破产办公室处理。避免信贷动荡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首要责任。
  要见罪人之血,加以鞭笞是不行的,要做的是一场外科手术。
  保尔森财长显然已经试过了几把手术刀:
  对贝尔斯登,他进行了“半援救”。
  他“杀”雷曼兄弟以“儆”美林:这个最后的问题不会让纳税人来买单。
  不过,次日,美联储和其他许多央行都大举放贷——大概是给了雷曼的债主们,以及那些认识到了救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吓坏了的金融机构。
  再下一天,他把AIG实实在在地国有化了。
    这并不是“援救”。AIG的股份已经被摊得很薄很薄了,股东们的钱已经损失殆尽。财政部会让这个“大而不倒”的公司继续运转,但此间它会陆续处置其资产。不管从哪个实用目的的角度看,那个旧的AIG都已不再。
  然后,最后一天,是新的金融秩序的建立。保尔森造了一个“超级AIG”——他提出要购买金融机构竭力要卖掉的所有不良资产。
  这项计划的细节还不清楚,所以现在判断它是一次援救,还是更大的出血,还为时过早。一切都将取决于两件事:一是那个还未出世的清债信托公司(RTC)将用什么价格来买下这些资产,二是这个RTC会用什么价格来把这些资产卖掉。
  目前的迹象是这些资产的购买将会通过拍卖的形式。这将会是逆向拍卖(也就是由买家列出想买的清单,卖家来出价),很可能是荷兰式拍卖(出价递减)。如果卖家对他们的财务状况有信心,或是足够聪明能够一起骗过保尔森,那么价格就可能接近买价,这就构成了一次“援救”。如果卖家惊慌失措,溃不成军,价格就会大打折扣。英格兰银行货币委员会前委员、伦敦经济学院教授Willem Buiter曾说,这些拍卖可能会逼迫卖家掀出底牌,透露他们真实的保底价。此言深得我心。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那些不良资产真的被大折扣收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首先,那些卖方的金融机构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损失,这是他们一年多来竭力要避免走的一步。
  他们一直争辩说,这些资产没有市场——的确,他们拒绝出售这些资产——所以找不出参照的标价,也没有一个客观的方法可以衡量他们账簿上的损失。这些拍卖将提供一个市场价格——终于。不管他们会不会出售,因为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向市场标出自己的资产,他们除了正式承认自己的损失将别无选择。他们要么是迅速地再融资,这会稀释现有股份,要么就要申请破产,这对股东来说更没好处。
  这看起来还真不是“援救”,但它确实是。在我们下结论之前,还是来想一下故事的第二阶段。
  第二,这个RTC将会持有一个巨大的不良资产组合,但它不会急着卖出这些资产。
  跟上次那个RTC不同的是,这次多亏了有纳税人的钱,它可以花数年时间来出售资产。如果不良资产价值有幸上升,这个RTC和纳税人就会因而获利,而那些卖出了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无疑就算不上被“援救”了。因为要说被“援救”了的话,就意味着这些金融机构成功地将不良资产以高于市场价格出售(花纳税人的钱),所以只有当不良资产的价格下跌的时候,才能说是被“援救”了。
  因此,现在判断这些行动是“援救”还是“精明的大清扫”,都太早了。只有等到几年之后,这个还未出笼的RTC谢幕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做出论断。而且,自2007年中期以来,我们第一次能够眺望见这场危机的末尾,因为各金融机构要么迅速再融资,要么关张。在我看来,正是这点,使得保尔森这次尝试——可能是史上最大一搏——是正确的。■

查尔斯?韦普洛兹(Charles Wyplosz)是日内瓦高等研究院的国际经济学教授、货币与银行研究国际中心主任【《财经网》专稿/查尔斯?韦普洛兹(Charles Wyplosz)】首先,让我表明我的立场。那些银行犯了弥天大错。
  虽然许多严肃的经济学家多年以来一直在警告,信贷膨胀和房价泡沫的结局可能是眼泪,但是被贪婪和短期技术分析蒙住了眼睛的银行家们仍然一往无前。一年多前,当他们鲁莽创造出来的借贷和证券化的混合物当着他们的面爆炸时,他们就开始闪烁其辞,然后在拖着经济向下走的同时,指望着有人来把他们援救出来。救他们无异于犯罪。将来保证还会有更可怕的危机,结论是,不见血不罢休。
  话虽这么说,但是为了惩罚他们就眼看血流成河,还是有点傻。银行不是石油公司,石油公司如果破产了,从定义上说,这是因为它的负债超过了它的资产。破产之后,它的资产还跟之前一样值钱——石油在地底下藏得好好的,炼油厂和加油站也还那儿站着。
  但是如果一家银行破产了,它的资产就全毁了。破产意味着它的负债也全毁了,而这些负债恰恰是别的银行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倒霉民众的资产。正因如此,银行挤兑比在加油站排长队等加油更为常见。当然,如果有耐心的话,不管是资产还是负债都会重新升值,但是与此同时,金融系统也受到了损害,结果是信贷动乱引发经济危机,没人能躲得过。所以,不能把那些大型的系统性的金融机构一古脑都交给破产办公室处理。避免信贷动荡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首要责任。
  要见罪人之血,加以鞭笞是不行的,要做的是一场外科手术。
  保尔森财长显然已经试过了几把手术刀:
  对贝尔斯登,他进行了“半援救”。
  他“杀”雷曼兄弟以“儆”美林:这个最后的问题不会让纳税人来买单。
  不过,次日,美联储和其他许多央行都大举放贷——大概是给了雷曼的债主们,以及那些认识到了救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吓坏了的金融机构。
  再下一天,他把AIG实实在在地国有化了。
    这并不是“援救”。AIG的股份已经被摊得很薄很薄了,股东们的钱已经损失殆尽。财政部会让这个“大而不倒”的公司继续运转,但此间它会陆续处置其资产。不管从哪个实用目的的角度看,那个旧的AIG都已不再。
  然后,最后一天,是新的金融秩序的建立。保尔森造了一个“超级AIG”——他提出要购买金融机构竭力要卖掉的所有不良资产。
  这项计划的细节还不清楚,所以现在判断它是一次援救,还是更大的出血,还为时过早。一切都将取决于两件事:一是那个还未出世的清债信托公司(RTC)将用什么价格来买下这些资产,二是这个RTC会用什么价格来把这些资产卖掉。
  目前的迹象是这些资产的购买将会通过拍卖的形式。这将会是逆向拍卖(也就是由买家列出想买的清单,卖家来出价),很可能是荷兰式拍卖(出价递减)。如果卖家对他们的财务状况有信心,或是足够聪明能够一起骗过保尔森,那么价格就可能接近买价,这就构成了一次“援救”。如果卖家惊慌失措,溃不成军,价格就会大打折扣。英格兰银行货币委员会前委员、伦敦经济学院教授Willem Buiter曾说,这些拍卖可能会逼迫卖家掀出底牌,透露他们真实的保底价。此言深得我心。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那些不良资产真的被大折扣收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首先,那些卖方的金融机构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损失,这是他们一年多来竭力要避免走的一步。
  他们一直争辩说,这些资产没有市场——的确,他们拒绝出售这些资产——所以找不出参照的标价,也没有一个客观的方法可以衡量他们账簿上的损失。这些拍卖将提供一个市场价格——终于。不管他们会不会出售,因为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向市场标出自己的资产,他们除了正式承认自己的损失将别无选择。他们要么是迅速地再融资,这会稀释现有股份,要么就要申请破产,这对股东来说更没好处。
  这看起来还真不是“援救”,但它确实是。在我们下结论之前,还是来想一下故事的第二阶段。
  第二,这个RTC将会持有一个巨大的不良资产组合,但它不会急着卖出这些资产。
  跟上次那个RTC不同的是,这次多亏了有纳税人的钱,它可以花数年时间来出售资产。如果不良资产价值有幸上升,这个RTC和纳税人就会因而获利,而那些卖出了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无疑就算不上被“援救”了。因为要说被“援救”了的话,就意味着这些金融机构成功地将不良资产以高于市场价格出售(花纳税人的钱),所以只有当不良资产的价格下跌的时候,才能说是被“援救”了。
  因此,现在判断这些行动是“援救”还是“精明的大清扫”,都太早了。只有等到几年之后,这个还未出笼的RTC谢幕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做出论断。而且,自2007年中期以来,我们第一次能够眺望见这场危机的末尾,因为各金融机构要么迅速再融资,要么关张。在我看来,正是这点,使得保尔森这次尝试——可能是史上最大一搏——是正确的。■

查尔斯?韦普洛兹(Charles Wyplosz)是日内瓦高等研究院的国际经济学教授、货币与银行研究国际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