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读《三国志·李严传》的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20:36
[转帖]读《三国志·李严传》的困惑

作者:李殿元      


 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详的感觉。读《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这种困惑就特别强烈。

    一、李严是证据确凿的“托孤”对象

     刘备夷陵战败后,驻永安,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托孤”给诸葛亮、李严二人可以说是记载明确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说:“(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记载说:“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作出这样的后事安排,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苦心。
     当时,与刘备关系最为亲近的关羽、张飞已经去世。刘备之子刘禅才17岁,难以撑持局面。丞相诸葛亮有能力,能够将蜀汉事业进行下去。可是,如何防止诸葛亮个人擅权,功高盖主的情况出现呢?刘备想到了李严。李严在构成蜀汉政权的荆州、东州、益州三个集团中属于东州集团的佼佼者,“以才干称”、“复有能名”,跟随刘备后,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叛乱,充分表现出出色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他不属于刘备、诸葛亮所在的荆州集团。他作为东州集团的代表,同时又是南阳人,与诸葛亮有“同乡”关系,因而更能起到君臣团结一心的作用。所以在章武二年,刘备即将李严召到永安,任他为尚书令,成为蜀汉政权仅次于诸葛亮的政治人物。不用说,当诸葛亮于章武三年被召到永安安排后事时,刘备与李严对如何安排后事,包括让长于政事的诸葛亮主政,长于军事的李严主军以及如何限制诸葛亮的权力,一定进行过透彻的研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定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段记载,许多人将其作为刘备、诸葛亮鱼水关系的证明。其实,在封建时代,刘备是不可能将刘姓天下让出来的。他的“君可自取”这番言语,只能看作是对诸葛亮是否具有忠心的试探。试想,刘备主大臣生死,大权在握,“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就在旁边,诸葛亮除了涕泣效忠还能怎样!刘备将政权、军权分属两人,显然就是予以相互掣肘,以确保刘氏天下。诸葛亮的这番涕泣效忠,还可以作为李严日后反对诸葛亮稍有不忠言行的攻讦依据。

  二、李严后来却在权力中心以外
虽然李严是证据确凿的“托孤”对象,而且还可以认定是刘备为防止诸葛亮权力过大威胁到皇室安危而有意布下的一颗牵制诸葛亮的棋子;但是,在刘备去世后,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却怎么也看不到李严发挥他作为“托孤”重臣的作用。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此后,蜀国的“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与此同时,虽然亦封李严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但是,远离成都这个统治中心而“留镇永安”的李严,与已经“开府治事”的诸葛亮相比较,不能不认为是在执政权力上已经大大落后了。
   我就是拍烂了脑瓜也想不明白,作为“托孤”大臣之一,尤其是还“统内外军事”这样的一位重臣,为什么会长期“留镇永安”?如果说刘备死时蜀汉与孙吴尚处于敌对状态,李严留镇永安是必须的话;那么在刘禅继位后的建兴元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后,仍旧将李严这么一位“统内外军事”,各方面都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继续置于和孙吴交界的永安,则显然不合适。
    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又有很强军政能力的人物,李严是不可能不明白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的负面效应,乃是远离统治阶层的各个官僚集团,其政治影响力会越来越小,最后逐渐被人遗忘。建兴四年,李严被派到面对孙吴的二线城市江州,就是回不了成都。如果李严不是想自立为王(谅他也不敢),他就不会自愿去江州。从他后来曾“更成大城,周回六十里,……求以五郡置巴州,丞相诸葛亮不许”的举动来看,他是非常想进入成都权力中心的。只是既然进不了成都,那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以五郡置巴州”。他一定明白这样的可能性更渺茫,因而这也许仅是他的一种表达不满的要求和姿态而已。而能够“不许”他的,不是后主刘禅,而是同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这只能说明,此时的诸葛亮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蜀汉的权力,李严已经被撇在了一边。
    此后几年,诸葛亮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在这些理应由“统内外军事”的李严负责的军事行动中,李严要么是没有参与,要么是下降为一个负责粮草的二等角色,这与他领受的“托孤”之命是完全不相符的。能够使之这么做的,当然也只能是诸葛亮。我们还可以来看看《出师表》。虽然因为它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贞与自强精神而受到后世的百般推崇,但是,在《出师表》里通篇没有出现一次李严的名字甚或与李严有关的事。在北伐这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军国大事上,李严,作为一个与诸葛亮并列,“统内外军事”、官拜尚书令的“托孤”重臣,却没有一点说话的机会;在诸葛亮不在成都的情况下,本应由他来主持的朝政也被荆州集团的另外一些人所取代。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诸葛亮的这种安排和处理,都是不正常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认为,诸葛亮的内心深处是很清楚刘备安排李严与他共同辅佐刘禅的目的,就是制衡他。诸葛亮一直自以为在他“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因此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位置上。他当然不能允许如李严这样一个能在政治上对自己形成威胁的人进入权力中心并掌握军事实权,所以始终将李严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三、李严因何被废为平民
 李严最后是被诸葛亮废为平民的。关于这件事的缘由,《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这样记载的:
   (建兴)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即李严)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亮……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
   即是说,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严负责运粮,因为连续暴雨,导致汉中粮运不继。李严先是让人打出后主的牌子,让诸葛亮退军;当诸葛亮退军后,李严一边说军粮充足,为什么要退军,一边向后主报告说是退军诱敌。诸葛亮拿出李严错误的系列证据,李严只得认罪,并被废为平民。
   可是这整个事件的说法是不能让人信服的。以李严这样一个极富政治经验和军事能力的人,他居然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种种矛盾的和漏洞百出的言行,是一戳即穿的,何况还将种种证据留在了诸葛亮的手上。
     李严的如此令人难以相信的低级错误,因为诸葛亮“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是明显的“不周”,所以内中的详情已不得而知。历史是胜利者的记载,所以被废为平民的李严无法将自己所受到的“不公”记载于后世。不过,根据留下资料的蛛丝马迹,还是可以作一番分析的。
     诸葛亮也犯过错误。建兴六年的首次北伐,本已取得很大成功,“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可是,由于诸葛亮违众拔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为先锋,结果导致大败,只能退军,结束了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错误是严重的,诚如他自己所言,“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这样大的错误,也仅仅是“请自贬三等”,而且仍以“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在整个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统内外军事”的李严未因自己军事权力被架空导致大败而口出怨言,作为“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也未能对如何处分诸葛亮发表过意见。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
      这里实际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严与诸葛亮发生了权力之争。诸葛亮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只能对李严进行打击。     
      诸葛亮在发动北伐前,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要他带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如果李严照办了,他的军队事实上就会被收编,成为诸葛亮统率的北伐军中的一支,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这个被刘备定为“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就势必彻底葬送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地位和实力。李严是很清楚这样的后果的,于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诸葛亮的要求。由于江州是蜀汉东部与孙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与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诸葛亮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的理由。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富有政治经验的李严此时不但拒绝了诸葛亮调他及部队去汉中的要求,还乘机发起反击,要求将蜀汉东部的巴、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组成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满的发泄。试想,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早已“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李严,却只有一个光禄勋的虚衔,并被弃于远离蜀国权力中心的江州,导致“统内外军事”的他对如北伐这样重大的军国行动竟没有发表意见的份。所以李严提出设立巴州,由他任巴州刺史,这样就大致可以与“领益州牧”的诸葛亮在地位上相似。诸葛亮当然不能同意李严的这一要求,却又拿李严毫无办法,也只能不了了之。   
    在诸葛亮的前三次北伐期间,李严其实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的上庸守将孟达。他在给孟达的一封信中曾这样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从这里可以知道李严一直很看重自己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地位。诸葛亮不将李严当回事,当然会引起李严的严重不满。

     李严为什么要改名为李平?后来又如何赴的汉中并为诸葛亮承运粮草?史书缺乏记载,后人难以知道内情。不过,两位“托孤”大臣之间产生了矛盾和权力之争当是事实。而已经手握实权的诸葛亮为排除权力威胁,势必将李严赶出权力圈子也就是必然的行动了。因此,李严之所以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很可能就是中了排除异己的陷阱。
   
本文提出读《李严传》的困惑,间接地推测了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之争,并非有意贬低诸葛亮的人品。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是人不是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执政过程中排除了异己,独掌了实权,从而才能全面贯彻自己的思想路线,并将蜀国治理成三国中“最有条理的一国”。

   李殿元,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转帖]读《三国志·李严传》的困惑

作者:李殿元      


 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详的感觉。读《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这种困惑就特别强烈。

    一、李严是证据确凿的“托孤”对象

     刘备夷陵战败后,驻永安,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托孤”给诸葛亮、李严二人可以说是记载明确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说:“(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记载说:“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作出这样的后事安排,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苦心。
     当时,与刘备关系最为亲近的关羽、张飞已经去世。刘备之子刘禅才17岁,难以撑持局面。丞相诸葛亮有能力,能够将蜀汉事业进行下去。可是,如何防止诸葛亮个人擅权,功高盖主的情况出现呢?刘备想到了李严。李严在构成蜀汉政权的荆州、东州、益州三个集团中属于东州集团的佼佼者,“以才干称”、“复有能名”,跟随刘备后,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叛乱,充分表现出出色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他不属于刘备、诸葛亮所在的荆州集团。他作为东州集团的代表,同时又是南阳人,与诸葛亮有“同乡”关系,因而更能起到君臣团结一心的作用。所以在章武二年,刘备即将李严召到永安,任他为尚书令,成为蜀汉政权仅次于诸葛亮的政治人物。不用说,当诸葛亮于章武三年被召到永安安排后事时,刘备与李严对如何安排后事,包括让长于政事的诸葛亮主政,长于军事的李严主军以及如何限制诸葛亮的权力,一定进行过透彻的研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定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段记载,许多人将其作为刘备、诸葛亮鱼水关系的证明。其实,在封建时代,刘备是不可能将刘姓天下让出来的。他的“君可自取”这番言语,只能看作是对诸葛亮是否具有忠心的试探。试想,刘备主大臣生死,大权在握,“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就在旁边,诸葛亮除了涕泣效忠还能怎样!刘备将政权、军权分属两人,显然就是予以相互掣肘,以确保刘氏天下。诸葛亮的这番涕泣效忠,还可以作为李严日后反对诸葛亮稍有不忠言行的攻讦依据。

  二、李严后来却在权力中心以外
虽然李严是证据确凿的“托孤”对象,而且还可以认定是刘备为防止诸葛亮权力过大威胁到皇室安危而有意布下的一颗牵制诸葛亮的棋子;但是,在刘备去世后,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却怎么也看不到李严发挥他作为“托孤”重臣的作用。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此后,蜀国的“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与此同时,虽然亦封李严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但是,远离成都这个统治中心而“留镇永安”的李严,与已经“开府治事”的诸葛亮相比较,不能不认为是在执政权力上已经大大落后了。
   我就是拍烂了脑瓜也想不明白,作为“托孤”大臣之一,尤其是还“统内外军事”这样的一位重臣,为什么会长期“留镇永安”?如果说刘备死时蜀汉与孙吴尚处于敌对状态,李严留镇永安是必须的话;那么在刘禅继位后的建兴元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后,仍旧将李严这么一位“统内外军事”,各方面都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继续置于和孙吴交界的永安,则显然不合适。
    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又有很强军政能力的人物,李严是不可能不明白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的负面效应,乃是远离统治阶层的各个官僚集团,其政治影响力会越来越小,最后逐渐被人遗忘。建兴四年,李严被派到面对孙吴的二线城市江州,就是回不了成都。如果李严不是想自立为王(谅他也不敢),他就不会自愿去江州。从他后来曾“更成大城,周回六十里,……求以五郡置巴州,丞相诸葛亮不许”的举动来看,他是非常想进入成都权力中心的。只是既然进不了成都,那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以五郡置巴州”。他一定明白这样的可能性更渺茫,因而这也许仅是他的一种表达不满的要求和姿态而已。而能够“不许”他的,不是后主刘禅,而是同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这只能说明,此时的诸葛亮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蜀汉的权力,李严已经被撇在了一边。
    此后几年,诸葛亮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在这些理应由“统内外军事”的李严负责的军事行动中,李严要么是没有参与,要么是下降为一个负责粮草的二等角色,这与他领受的“托孤”之命是完全不相符的。能够使之这么做的,当然也只能是诸葛亮。我们还可以来看看《出师表》。虽然因为它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贞与自强精神而受到后世的百般推崇,但是,在《出师表》里通篇没有出现一次李严的名字甚或与李严有关的事。在北伐这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军国大事上,李严,作为一个与诸葛亮并列,“统内外军事”、官拜尚书令的“托孤”重臣,却没有一点说话的机会;在诸葛亮不在成都的情况下,本应由他来主持的朝政也被荆州集团的另外一些人所取代。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诸葛亮的这种安排和处理,都是不正常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认为,诸葛亮的内心深处是很清楚刘备安排李严与他共同辅佐刘禅的目的,就是制衡他。诸葛亮一直自以为在他“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因此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位置上。他当然不能允许如李严这样一个能在政治上对自己形成威胁的人进入权力中心并掌握军事实权,所以始终将李严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三、李严因何被废为平民
 李严最后是被诸葛亮废为平民的。关于这件事的缘由,《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这样记载的:
   (建兴)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即李严)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亮……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
   即是说,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严负责运粮,因为连续暴雨,导致汉中粮运不继。李严先是让人打出后主的牌子,让诸葛亮退军;当诸葛亮退军后,李严一边说军粮充足,为什么要退军,一边向后主报告说是退军诱敌。诸葛亮拿出李严错误的系列证据,李严只得认罪,并被废为平民。
   可是这整个事件的说法是不能让人信服的。以李严这样一个极富政治经验和军事能力的人,他居然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种种矛盾的和漏洞百出的言行,是一戳即穿的,何况还将种种证据留在了诸葛亮的手上。
     李严的如此令人难以相信的低级错误,因为诸葛亮“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是明显的“不周”,所以内中的详情已不得而知。历史是胜利者的记载,所以被废为平民的李严无法将自己所受到的“不公”记载于后世。不过,根据留下资料的蛛丝马迹,还是可以作一番分析的。
     诸葛亮也犯过错误。建兴六年的首次北伐,本已取得很大成功,“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可是,由于诸葛亮违众拔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为先锋,结果导致大败,只能退军,结束了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错误是严重的,诚如他自己所言,“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这样大的错误,也仅仅是“请自贬三等”,而且仍以“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在整个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统内外军事”的李严未因自己军事权力被架空导致大败而口出怨言,作为“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也未能对如何处分诸葛亮发表过意见。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
      这里实际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严与诸葛亮发生了权力之争。诸葛亮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只能对李严进行打击。     
      诸葛亮在发动北伐前,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要他带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如果李严照办了,他的军队事实上就会被收编,成为诸葛亮统率的北伐军中的一支,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这个被刘备定为“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就势必彻底葬送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地位和实力。李严是很清楚这样的后果的,于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诸葛亮的要求。由于江州是蜀汉东部与孙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与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诸葛亮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的理由。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富有政治经验的李严此时不但拒绝了诸葛亮调他及部队去汉中的要求,还乘机发起反击,要求将蜀汉东部的巴、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组成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满的发泄。试想,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早已“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李严,却只有一个光禄勋的虚衔,并被弃于远离蜀国权力中心的江州,导致“统内外军事”的他对如北伐这样重大的军国行动竟没有发表意见的份。所以李严提出设立巴州,由他任巴州刺史,这样就大致可以与“领益州牧”的诸葛亮在地位上相似。诸葛亮当然不能同意李严的这一要求,却又拿李严毫无办法,也只能不了了之。   
    在诸葛亮的前三次北伐期间,李严其实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的上庸守将孟达。他在给孟达的一封信中曾这样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从这里可以知道李严一直很看重自己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地位。诸葛亮不将李严当回事,当然会引起李严的严重不满。

     李严为什么要改名为李平?后来又如何赴的汉中并为诸葛亮承运粮草?史书缺乏记载,后人难以知道内情。不过,两位“托孤”大臣之间产生了矛盾和权力之争当是事实。而已经手握实权的诸葛亮为排除权力威胁,势必将李严赶出权力圈子也就是必然的行动了。因此,李严之所以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很可能就是中了排除异己的陷阱。
   
本文提出读《李严传》的困惑,间接地推测了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之争,并非有意贬低诸葛亮的人品。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是人不是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执政过程中排除了异己,独掌了实权,从而才能全面贯彻自己的思想路线,并将蜀国治理成三国中“最有条理的一国”。

   李殿元,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品三国下有关于此事的介绍
老李觉得,自己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应该真正地去行使权力为国谋福.但是在诸葛体制之下,大家一起跑到前线吃苦,把后方交给年轻人们锻炼,这个对老李来说是很难想通的吧.
诸葛亮的人品?好笑,历史上那些明臣名将们,在他们发展的道路上,排除异己的事哪个没有少干?自古文武之间本就对立矛盾。诸葛亮不光在文官一系内这么干,作为文官的老大,对武将一系的打压更加厉害。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又是谁的错?蜀国虽然人少,可也有近百万人啊。
当然,封建历史上,一个国家不将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上是很难做大事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三个和尚。。。李严斗不过诸葛亮只能从自身能力上找原因了。不要说什么李严可怜,不公什么的。政治中没这个词。
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劝说刘备不能罚东吴没成功的时候说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定能劝得陛下回头”。我很奇怪为什么诸葛亮会认为法正可以却说刘备。难道刘备会更信任法正而不是诸葛亮吗?
永安是现在哪里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蜀汉的人才培养工作没有做好,尤其是后续人才培养。先主在世之际,蜀汉还颇有人才,先主驾崩之后,蜀汉的人才凋零的很快。至诸葛亮晚年,蜀汉人才已经屈指可数了。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蜀汉的人才培养工作没有做好,尤其是后续人才培养。:handshake
原帖由 wxever 于 2008-9-10 16:57 发表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蜀汉的人才培养工作没有做好,尤其是后续人才培养。:handshake

恐怕是主客两系斗争的缘故。
楼上所言极是。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8-9-10 16:43 发表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蜀汉的人才培养工作没有做好,尤其是后续人才培养。先主在世之际,蜀汉还颇有人才,先主驾崩之后,蜀汉的人才凋零的很快。至诸葛亮晚年,蜀汉人才已经屈指可数了。


荆州人高升 益州人靠边站 不就是这么完蛋的么
孔明是一个有着极大抱负理想的人,而且为了这个理想亲历亲为,不辞辛苦。对他而言需求的手下人是执行其命令的工具,看他选拔的人都能看出这点。这样的强势领导往往人才培养不够,因为他不需要敢想敢做的手下。
原帖由 大侠随风飘 于 2008-9-10 14:12 发表
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劝说刘备不能罚东吴没成功的时候说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定能劝得陛下回头”。我很奇怪为什么诸葛亮会认为法正可以却说刘备。难道刘备会更信任法正而不是诸葛亮吗?


法正的角色是军事幕僚首领,参谋长的干活,刘备打得最成功的汉中之战就是法正主谋的,所以在军事上,法正的话刘备更能听进去。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9-11 09:41 发表


法正的角色是军事幕僚首领,参谋长的干活,刘备打得最成功的汉中之战就是法正主谋的,所以在军事上,法正的话刘备更能听进去。


刘备罚东吴完全是义气用事,并不是从军事上考虑的。所以认为法正能劝刘备也不太现实。



另外刘备有个很愚蠢的地方就是,东吴既然想归还荆州换和平,刘备这傻瓜居然一口回绝了,然后再领兵去攻打。这个傻鸟为什么不先答应下来,不废一兵一卒先把荆州夺回来,然后再从荆州引兵去打东吴,不是比从成都出兵灭东吴要省力的多???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也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明白这一点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8-9-10 19:11 发表

恐怕是主客两系斗争的缘故。

后主后期的本土士人的势力空前强大,邓艾打来是力劝后主投降的就是这些本土人。估计是之前被压制的太惨所以对蜀汉政权离心离德了。。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8-9-10 16:43 发表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蜀汉的人才培养工作没有做好,尤其是后续人才培养。先主在世之际,蜀汉还颇有人才,先主驾崩之后,蜀汉的人才凋零的很快。至诸葛亮晚年,蜀汉人才已经屈指可数了。

打三国志游戏,到星落五丈原这年代,蜀国真是没人
;P 这号文章泛滥充分说明了某些人的堕落。
原帖由 zhepro 于 2008-9-11 08:51 发表


荆州人高升 益州人靠边站 不就是这么完蛋的么


熟读三国志,你就会发现这个论调是扯淡。诸葛亮执政以后,汉国政权已经开始本土化了,马忠、李恢,一个能代秉国政,一个专委一方。
有人仔细清点过蜀志人物,从地方到中央,中央益州本土的官员人数最终都明显超过了客籍人员。

另,益州本地人对蜀汉其实相当有感情,远非如某些教授所言的、"对外来政权的厌恶"。一直到东晋,益州人还在伤感蜀汉之亡。
原帖由 zzx1027 于 2008-9-10 12:46 发表
诸葛亮的人品?好笑,历史上那些明臣名将们,在他们发展的道路上,排除异己的事哪个没有少干?自古文武之间本就对立矛盾。诸葛亮不光在文官一系内这么干,作为文官的老大,对武将一系的打压更加厉害。蜀中无大将,廖化 ...

;P 史称: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人之器用也。
除了一心想当诸葛副手的廖立,遍观史籍,俺还没见过有谁否定过诸葛亮的人事路线。
文武对立就搞笑了,蜀汉出现过文武对立事件么?(魏延杨仪也许能算)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本就是民间语言,跟史实并不相符,那这个做论据有点那个啥了吧:L
本人对东吴愿意归还荆州表示怀疑[:a9:]
原帖由 赵武灵王 于 2008-9-12 09:29 发表
本人对东吴愿意归还荆州表示怀疑[:a9:]

那是演义内容
晕到 好多那演义当历史的朋友啊
罗贯中害人[:a11:]
廖化大人,我还是很崇拜的。。。。。。这人装死逃亡那段小罗在演义里没写,其实应该是很精彩的。。。。。
原帖由 找相机的熊 于 2008-9-12 15:05 发表
晕到 好多那演义当历史的朋友啊

本来就声明那是演义里的事,又没说那是历史
18楼,你的观点有待商榷,诸葛亮是荆州集体的代表,对益州本土势力打压还是很过的,你举的马忠,就是反例,
看看诸葛亮对马谡的重用,对比皇叔对马忠的评价,不是一个反证马.
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另,人才培养问题实在扯淡,什么叫培养人才?蒋、费.算不算人才?曹操、刘备又培养了什么人才?
原帖由 大侠随风飘 于 2008-9-12 16:33 发表

本来就声明那是演义里的事,又没说那是历史


大哥,请高抬贵头,你会发现,这个帖子的名字叫 读三国志。李严传
所以,你进错地方了
发现 三国演义 和 易教授  影响了不少人。。。。
三国演义是小说就不说了
认真读下 三国志 就会发现 易教授 的不少观点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严谨的
他许多观点是 魏略 里面的,但是 魏略 的名声并不是很好(比如说赤壁之战是曹操自己烧船而退,比如说诸葛亮是向刘备毛遂自荐)
而且,易教授从各种书里所引用的材料 我感觉完全是为他的观点服务,他最大的观点就是扬曹
当然 易教授 有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但是我想我们听的人应该有自己的理解

至于说武侯打压川籍人士的人,你们看看1800年来武侯在四川的影响就知道了,难道四川人1千多年来都在疯狂的崇拜一个打压自己的人?不合逻辑。。。。
蜀汉人才凋零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替权利的初期,到平南中和北伐时期蜀汉第二代人才已经大量补充上来了。“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实际已经说明了诸葛亮的蜀汉用人的情况了。之所以对诸葛亮用人有质疑,我想更多是受演义的影响。
ZT孔明与李严两人关系详析──兼论刘备托孤用人安排[精华]

--------------------------------------------------------------------------------

 
  前言
 
  固然猜测事件背后极富联想,但是仔细详验事件本身经过始末,更能认清来龙去脉。蜀汉自刘备崩殂后,孔明与李严彼此互动微妙,但仍能从迷团中抽丝剥茧,彻底详理头绪。
 
  一、主从关系
 
  对于孔明于李严两人的主从关系,可依三一律穷举如下:
 
  (一)孔明为李严上司领导。
 
  (二)孔明与李严平起平坐。
 
  (三)孔明隶属李严节制管理。
 
  实际上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前面三种可能的范围,只有其中之一可以成立,另外二个假设则为否定。光是两人之间关系,常令人混淆不清,因此才会有「争权夺利」、「派系斗争」、「权臣专制」及「违反刘备遗嘱」等各种臆度猜测出现,错把同僚平等(孔明与李严并受托孤)、争权夺利(孔明向长官斗争)及领导指挥(李严统内外军事,对孔明以上管下)等情况三者并立,误解两人之间的又上又下的伦理,故产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以下就史料仔细探讨两人的关系。
 
  最简单的相校索情,直接分辨官位及职称,时间以刘备托孤及刘禅嗣位前后为基础,列表如下:
 
  |─────────────|
  |     孔明  李严  |
  |─────────────|
  |中央  丞相   光禄勋 |
  |    司隶校尉 中都护 |
  |    录尚书事 尚书令 |
  |地方  益州牧  无   |
  |─────────────|
 
  1.三公与九卿
 
  首先蜀承汉制,因此政治制度延续两汉官制,中枢机要为三公九卿,其中丞相本为三公之一,但是光禄勋却为九卿之一,掌管宿卫宫殿门户(也就是现在流行语「卫队长」职位之一),甚至于光禄勋还掌管吊唁、监护丧事等杂七琐八之事。三公与九卿孰为高低,直接一目了然。再说孔明的丞相之职,始于章武元年,即刘备称帝时,任职年资长久。再说李严在刘备称帝时并不为光禄勋,当时的光禄勋为黄权,李严那个时候还在犍为郡当太守,正与盗贼博斗,后来刘备东征后,临终于白帝城时,李严始成为光禄勋,就任时间较晚。因此孔明所当的丞相,并非夺自前任丞相,或是铲除异己、踏过旧任的鲜血,因而得拜丞相。
 
  是以孔明高居三公,然而李严挤身九卿。
 
  2.司隶校尉与中都护
 
  再来是司隶校尉,西汉时原为督察三辅、三河及弘农等七郡,刺举无须回避,可不论贵践径行劾奏。另外都护起源于边将守疆,开始于汉宣帝神爵二年,西汉一共出现一十八位都护,皆为西域沙场骁勇;另外东汉时诛杀郅支单于的甘延寿,官职即为西域都护,那位声名大噪的助手,不过为身居副校尉的陈汤,反而终身从未当过都护,而且还因擅杀矫兵被下狱囚禁问罪,可见边将注定要听命中央,即使御史大夫都能弹劾边将。因此都护本为两汉边将职称,处理地方军事,受中央节制。汉制军事大权,以中央层面,在三公有太尉、大司马或大将军,在九卿则有卫尉(掌南军)、光禄勋(掌侍卫),若论京兵的话,还有中尉(掌北军)、校尉(掌城门屯兵)。至于地方郡兵,则由郡尉或太守,此为承平时代两汉战事,除了战争时才由临时性的将军领兵。因此李严的中都护,按汉制没有军事大权,反而是司隶校尉始有监察之权,所以连曹操要亲领司隶校尉以控制百官,掌握生杀大权。
 
  孔明以司隶校尉而监察京畿百官,李严的中都护却非汉朝编制内最高武官,反受节制。
 
  3.录尚书事与尚书令
 
  其实光从录尚书事与尚书令之间,就可认定彼此从属高低。尚书令本为九卿之一的属官,掌管皇帝收发公文书函,《后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及少府定为九卿。其中少府组织所属又有卿、太医令、药丞、方丞、太官令、守宫令、上林苑令、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黄门令、中黄门、掖庭令、永巷令、御府令、祠祀令、钩盾令、中藏府令、内者令、尚方令、尚书令、符节令、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侍御史及兰台令史。尚书令只是在少府之内其中一名掌管文书的官吏,但是「录尚书事」则为加衔,也就是超越尚书台,总领台阁诸事。再看两汉三国掌权大臣屡屡多兼录尚书事,而少任尚书令,《通典》即评价录尚书事为「公卿权重者为之,职无不总。」具有对百官生杀予夺的权利。当曹操拥有录尚书事时,荀彧虽为尚书令,又岂能因此节制曹操?光从此点,便可得知「尚书令」受到「录尚书事」所指挥。
 
  以孔明身兼录尚书事,李严不过为尚书令,更显出两人直隶从属关系。
 
  -
 
  先小结三项来看二人主从高低:孔明以三公尊贵,李严名列九卿之一,论阶级关系,孔明凌驾李严;孔明以司隶校隶监察百官,李严不过为中都护之杂号武官,在监督方面,孔明可随时纠举李严;孔明身兼录尚书事,李严却为尚书令,以上下伦理,孔明直辖李严。光是本项比较,立分两人高低,何况多达三项比较,孔明项项皆优于李严。
 
  4.州牧与刺史
 
  当然汉末三国地方权重,州牧刺史更具影响,就地方职称而言,孔明以领益州牧,已为地方大员。至于李严则未领州牧刺史,再从李严欲「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表示李严现况不为刺史,所以欲割五郡割据自立,但是孔明对此要求没有点头答应,所以李严从未成为巴州刺史。州郡本有大小之分,益州与巴州之州牧亦可分高低,但是孔明与李严相比更简单,因此从地位论起,身居州牧的孔明,与不为刺史的李严,就拥有地方大权而言,差别就在「有」与「没有」的分别。
 
  地方统治上,孔明为益州牧,李严却不为州牧或刺史,李严比孔明更无掌权影响力。
 
  二、刘备遗嘱托孤
 
  再来讨论孔明与李严并受遗诏辅主,或许会有两人平起平坐的同侪之疑,其实不然。
 
  1.地理遥远造成失职
 
  因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正史白纸黑字已定正副,史料简单明了,刘备托孤二大辅臣:孔明为正,李严为副,来源有根有据。而且不必再假设、猜想、盘算可能、说不定或也许两人不分正副等没有根据的话,除非否定此段正史记载,或是装作忽略不识此段文字。相反地,若能找出叙述孔明与李严地位平等的记载,便能支持两人地位相同的假设。刘备吩咐孔明与李严托孤没错,但是封官给职却完全不同,从前面官位高低比较,马上立见真章,就算两人接受同官同职,也可分出高低,即使东吴所设的左右丞相,左右亦分尊卑,实际上李严位不及丞相,与孔明相比,不但不能称之官位相同,甚至于反受其节制。
 
  虽然李严身为托孤大臣,但是却必须镇守边疆荒远,对于后主刘禅却无直接影响,从难以接近皇帝而言,李严更空有托孤虚名,并无照顾刘禅实情,严格地说,李严对刘备托孤遗嘱失职。在永安镇守防吴,充其量只有保卫国土,间接卫戌首都,消极地防范外敌;但是中央若有叛变、民乱或争位等,边将难以驰赴宫殿而清君侧。再说主少国疑、大臣未附,中枢极需富有威望之人镇守奠基,这不是边将所能置身度外,而能相隔千里之遥而大加干涉。
 
  而且李严远在永安,距离成都非常遥远,这点对李严坚守岗位的职责产生非常大的打击。首先,光禄勋本应领兵保护宫廷安全,一但李严无缘兵巡皇宫,只能驻留边境的话,实质上不可能尽职护卫皇帝。其次,尚书台为处理皇帝奏章等文书,若是尚书令人不在皇宫附近,所有文献、函令及奏章更不可能经过远在天边的李严,因此李严的尚书令更无法实地掌握尚书台各项事务。最后,都护原为边将,已无法影响中央,若把中都护看成类似于中护军的将领,除了功能已与光禄勋重迭,而且针对一个驻留边境的边将而言,中护军亦无法戌守皇帝周围。因此李严的光禄勋、尚书令及中都护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任务,全拜留守永安之赐,李严身兼此三官职,却为名存实亡。
 
  地理位置上,李严位处边陲,早已注定无法参与中央。孔明决策于核心枢要,正好高举中央堂堂之旗。中央与地方相比,李严对孔明难望项背。
 
  2.「统内外军事」之疑虑
 
  或许刘备遗嘱李严「统内外军事」一句话,曾让人误解为李严应为蜀汉军事首脑,但详情值得研究。
 
  兵权统御视其官职,掌权不凭空话形容词,历史还曾经发生名号称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的名将,但是实际上此人不过为地方边土上,领有小支部队的小将领。不管再改名号叫头目、酋长,或换头衔叫校尉、将军,领兵效果一样,就算再改名目称为元帅、天王,实质上就是一小群人被一个人所领导。李严的「统内外军事」,就统治效力来说:内不达成都孔明,外不统汉中魏延,从常年驻留永安而言,只限于永安一地,不管李严换成其它响亮名称,实质上就是一名永安边将,可见李严的「统内外军事」,虚名胜于实质。
 
  刘备并没有留下「军政分离」的指示(请举证),也没有规定李严一定要制衡孔明(请举证),甚至于没有授权李严掌握全国兵权(请举证)。至少从现今史料查无实据,不管从官职或军衔,李严各项事迹皆无干政的可能,从年轻时历经郡吏及边境讨贼,到驻守永安为止,中间缺席北讨汉中及东征孙权,李严在刘备用兵重用都未必谈上,当然更无插手政治的必要性。纵然被赋与惊人的名号,但是实际上李严不过一个常年在外,驻守边境的武将。
 
  南蛮叛变时,李严无法镇压,最后还是得让孔明以丞相文职领兵南征;几度大规模用兵北伐,李严不曾将兵作战,倒是因为参与运粮时,发生造假欺骗等弊案而被贬成平民。李严无法南征北伐,又怎能称之「统内外军事」之军事首脑呢?从无权用兵及不能出师,就是李严毫无实权的最大证明,可见刘备临终安排,已经准备让何人掌握军事大权,何人不能掌握军事大权,清楚地呼之欲出。李严受命之三项官职,皆不如孔明所得之三项官职,因此孔明不必额外动手,即拥有主宰领导李严之权,但是李严也无法以刘备遗命而掌握兵权,从南征北伐之无力主事,可惜李严枉费「统内外军事」之虚名,如果李严真的以军事用兵闻名的话,为何李严不能参与刘备或孔明时代的重大战役呢?
 
  空有其名而毫无实权,边将李严无法向中央孔明分庭抗礼。
 
  三、领导与夺权
 
  若要说「夺权」,顾名思义就是侵褫原本属于别人的权力。
 
  最有利的夺权是由下向上,其次为由同辈相争,最后是由上向下。孔明毋须向李严夺权,因为长官不须向下属夺权始能掌权,而且光凭丞相之尊即已足够统御麾下,对虚名无实的边将李严,孔明不必向李严夺权就能以丞相之名直接指挥领导,所以不存在夺权行为。
 
  三公不必向九卿夺权,录尚书事更是尚书令的直属领导,李严没有立场被夺权,光是按名目官职,就应该李严听命孔明。李严唯一能向孔明可资争取的一点,只有二人并为托孤辅臣,甫始认为平起平坐,可惜刘备遗嘱已定二人正副,实质上李严又驻留边境,李严一点都没作到托孤,无法藉此登天。
 
  再来检视背景出身,李严原为刘表属下,后来转投刘璋手下,建安十八年,刘备举兵来袭,益州牧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本意在绵竹率军抵抗刘备,不过李严毫无战意,立刻举军投降刘备。也就是阵前叛降的汉奸,见风转舵毫无忠诚可言。李严一人事三主,叛将出身的背景,凭什么可坐享其成,等着接收刘备集团呢?孔明还可说是献《隆中对》以立国策、联盟孙权共抗曹操、率张飞与赵云参与收川战事及内政治国之本领等可资参考。李严打算以何德何能接收益州及汉中呢?临阵背叛的本事吗?卖主求荣的不忠吗?李严虽有平定地方盗贼(是否官逼民反无从查考)的用兵,可惜没有机会见识大规模阵仗,亦未立下重大汗马功劳:刘备向曹操争夺汉中时,忘了重用李严前锋;刘备举国东征孙权时,不记得率领李严参战。如果李严真以用兵见长,为何刘备如此提防李严,是不放心重用叛将吗?
 
  辅佐孤儿及兴国大业,当然要托咐可靠信任之人,忠诚度及识人善恶,稍有差池,便是断送家承国业。孙策之托孤张昭,江东因之继承;魏明帝之托孤司马懿,中原却失江山。万一所托非人,寡妇孤子难保性命,李严的忠诚度如何,端视叛主求荣的过去,可知李严的忠诚度在刘备心目中值得考虑。
 
  刘备如果真有均权制衡的构想,就该平衡权利分配。比方刘备赋给孔明中央治权,不妨加重李严兵权;若欲加重李严地方大权,就更该封李严领巴州牧或是益州牧等;或者孔明称丞相,李严则可拜大司马;不然让李严录尚书事,而反让孔明为尚书令;甚至于让孔明与李严共领丞相,或是各自开府治事。总之有太多的组合可以让两人均权,但是事实却为孔明为尊而李严为次的排列:孔明当三公的丞相,李严就当九卿的光禄勋;孔明录尚书事,李严就当直属麾下尚书令;孔明人在首都护主,李严就在荒郊守土;后来孔明身为益州牧,李严却求当巴州刺史而不得。
 
  光从主从的排列,就可得知两人尊卑安排,系以孔明为正,而以李严为副。上下关系既然已定,后人臆度所谓两人互相牵制及均权制衡的安置,并无法执行。
 
  结论:
 
  绘声绘影于孔明斗争李严,烛影斧声强调荆州派系矛盾,三人成虎描述孔明夺权阴谋,彷佛误会李严为孔明上司,曲解刘备重用李严胜于孔明。然而仔细分析孔明与李严官职高低,娓娓道来彼此的主从关系,再从刘备临终遗嘱的安排,李严实在没有立场为蜀汉「兴灭国」及「继绝世」。正值外有魏吴觊觎,内无安定平静,特别是刘备安排孔明以文人政府治国,而不以边将李严以军阀干政,更显出稳定压倒动乱的重要性,比起东吴二宫之争互相残杀,或者魏室兵祸叛变不绝,蜀汉显然因刘备所托对人,使得国运更为平和而欣欣向荣。
 
  或云孔明向李严争权夺利,但是实情从孔明领导李严而言,两人之间的政争冲突应为相反:从史实上孔明命令李严离开永安、率兵前往汉中,以及孔明调动李严运粮、从防守改为督运,从孔明上表罢黜李严、废为平民,这些史实皆可证明孔明领导李严;再从李严向孔明劝受九锡、以进爵称王,及李严向孔明要求割五郡、而为巴州刺史,甚至于运粮未继而欺君谎报军情、以诬告孔明,这些事实却显示出李严向孔明争权之野望。或曰孔明向李严夺权,但从以上六件史实,却反变为李严向孔明争权。
 
  与其猜测此六件史实是否背后隐藏何种阴谋,或者政治斗争与矛盾冲突等事,不如直接检视六件史实的经过意义,更能清楚知悉实际。就拿孔明命令李严离开永安、率兵前往汉中之事,有人猜李严欲向孔明展示军威,有人认为李严显露率军自由行走,有人推测李严不甘受限永安而欲伸展手脚,甚至有人以为李严欲发动兵谏或政变等,只是未能成功因故不发之类。但是此事分明是李严受到孔明调度移防,从永安驻地行军前往汉中,是不是属下受到长官指挥,或者有无李严强烈抗议而孔明置之不理,总之孔明下达命令,李严乖乖听话,至于刘备遗命李严镇守永安等就不必多提,因应孔明要求,刘备所下的指示亦可变更,李严不容置喙。猜测背后代表的飞鸿雪泥,与查察表面上之实质经过,两者差别所在,正是为何孔明与李严之关系变得复杂多变的主因。毕竟幻想无限,恁意天马行空;然而史料有限,难以造假离题。
 
  也许有人偏好从李严向孔明争权失败,注意两人矛盾所在;但是亦有人喜欢洞悉孔明治国处政,强调官职区分及史实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