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北京与美国鹰派改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8:28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题:北京与美国鹰派改善关系)

     美国副总统切尼此次访华,受到中国政府相当隆重而热情的接待。从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开始,一直到温家宝、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南海决策层的这些核心人物,都无一例外地以非常友好的姿态会晤了切尼。


这种轻松和友好的气氛,与最近美台军售计划在中美之间所引起的争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日韩两国出现的反对切尼访问的示威活动相比,更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意味着,北京不仅在战略上十分重视中美之间的交往,而且还在具体事务的操作中,刻意与美国保守派势力改善关系。


自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切尼对美国外交决策的重大影响力可谓尽人皆知,有人甚至认为他是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仅就中美双边领域而言,从布什上任之初把中国称为战略竞争对手,一直到最近公布的美台军售计划,切尼在幕后发挥的作用都是可想而知的。如同在国际事务中一样,在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切尼显然是鹰派保守势力的灵魂人物。


过去,切尼对中国的态度之所以不太友善,对中国的崛起怀有很大疑虑,除了是因为固有的政治思维和政治偏见所致以外,还因为他与中国接触太少,对中国的真实情况比较生疏。


切尼很早踏入政坛,并且少年得志,但对亚洲事务的认识并不深入。即使在80年代末担任老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时,他的主要精力也没有放在亚洲事务上,而是忙于应付冷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安全局势,以及后来的波斯湾战争。


小布什当政之后,切尼作为副总统更是深居简出,极少出国访问。此次他出访东亚三国,是其担任副总统四年以来,屈指可数的三次国外行程之一。


由于美国在此前宣布了对台军售项目,因此,国际舆论当时就普遍认为,在切尼抵达北京之后,中国将就台湾问题对美国施加更大压力。而从这几天的情况看,事实也确实如此。


情理并用 重在感化


当切尼还在东京访问时,中国外交部便就台美关系发表声明,首次敦促美国中止《与台湾关系法》的实施,要求华盛顿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以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与此同时,在分别会晤切尼时,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把台湾问题作为首要话题,对他反复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和“三个公报”的精神。在北京两天时间里,切尼即使没有听出耳茧来,也必定已经深深领教了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执着态度。


然而,北京方面深知,作为首次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切尼只能重申华盛顿对台湾问题的既定政策,而不可能作出具体让步的表示。


因此,在极其频密的会晤中,中国领导人完全避免了通常所用的强硬措辞,既不当面谴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也没有强调“不排除以武力方式”对付台独。相反,他们更侧重以合作、平和、尊重和友好的方式来表述立场和释放善意,以便借助这样的接触,在相互之间建立一种比较亲近的个人关系。


如同与鲍威尔及其领导的国务院打交道一样,与美国保守派领导人保持接触,增进共识,是中国对美外交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早在胡锦涛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美之时,北京就向切尼副总统发出了访问北京的邀请。


大选年的必要努力


按照最初计划,切尼本应在去年此时访华,但由于沙斯疫情和伊拉克战争,这一行程被拖延了一年。与当初期待切尼访华一样,北京现在如此热情接待切尼,目的和意义不在于取得何种具体成果,而在于同华盛顿决策层中的各种势力保持接触。


而对美国保守派人士而言,中国最大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改变他们对中国的成见和敌意,甚至拉近他们与中国的距离。可以说,切尼访华最终成行,意味着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对两个大国之间的外交来说,这毕竟是一次迟到的访问,因为布什政府的任期已经过去了三年。


尽管如此,对北京和华盛顿来说,剩下的一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在大选之年,中美两国关系就会出现明显的波动,因为两党候选人都会把攻击中国作为捞取选票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假若华盛顿鹰派以及其他政治势力减少对中国的误解,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更深切的体会,那么,两国关系就会消除一些阻力,在大选之年所受到的冲击和伤害也就能相应地减少。从这个角度看,使切尼访华行程取得成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值得的。(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题:北京与美国鹰派改善关系)

     美国副总统切尼此次访华,受到中国政府相当隆重而热情的接待。从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开始,一直到温家宝、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南海决策层的这些核心人物,都无一例外地以非常友好的姿态会晤了切尼。


这种轻松和友好的气氛,与最近美台军售计划在中美之间所引起的争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日韩两国出现的反对切尼访问的示威活动相比,更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意味着,北京不仅在战略上十分重视中美之间的交往,而且还在具体事务的操作中,刻意与美国保守派势力改善关系。


自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切尼对美国外交决策的重大影响力可谓尽人皆知,有人甚至认为他是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仅就中美双边领域而言,从布什上任之初把中国称为战略竞争对手,一直到最近公布的美台军售计划,切尼在幕后发挥的作用都是可想而知的。如同在国际事务中一样,在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切尼显然是鹰派保守势力的灵魂人物。


过去,切尼对中国的态度之所以不太友善,对中国的崛起怀有很大疑虑,除了是因为固有的政治思维和政治偏见所致以外,还因为他与中国接触太少,对中国的真实情况比较生疏。


切尼很早踏入政坛,并且少年得志,但对亚洲事务的认识并不深入。即使在80年代末担任老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时,他的主要精力也没有放在亚洲事务上,而是忙于应付冷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安全局势,以及后来的波斯湾战争。


小布什当政之后,切尼作为副总统更是深居简出,极少出国访问。此次他出访东亚三国,是其担任副总统四年以来,屈指可数的三次国外行程之一。


由于美国在此前宣布了对台军售项目,因此,国际舆论当时就普遍认为,在切尼抵达北京之后,中国将就台湾问题对美国施加更大压力。而从这几天的情况看,事实也确实如此。


情理并用 重在感化


当切尼还在东京访问时,中国外交部便就台美关系发表声明,首次敦促美国中止《与台湾关系法》的实施,要求华盛顿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以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与此同时,在分别会晤切尼时,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把台湾问题作为首要话题,对他反复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和“三个公报”的精神。在北京两天时间里,切尼即使没有听出耳茧来,也必定已经深深领教了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执着态度。


然而,北京方面深知,作为首次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切尼只能重申华盛顿对台湾问题的既定政策,而不可能作出具体让步的表示。


因此,在极其频密的会晤中,中国领导人完全避免了通常所用的强硬措辞,既不当面谴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也没有强调“不排除以武力方式”对付台独。相反,他们更侧重以合作、平和、尊重和友好的方式来表述立场和释放善意,以便借助这样的接触,在相互之间建立一种比较亲近的个人关系。


如同与鲍威尔及其领导的国务院打交道一样,与美国保守派领导人保持接触,增进共识,是中国对美外交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早在胡锦涛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美之时,北京就向切尼副总统发出了访问北京的邀请。


大选年的必要努力


按照最初计划,切尼本应在去年此时访华,但由于沙斯疫情和伊拉克战争,这一行程被拖延了一年。与当初期待切尼访华一样,北京现在如此热情接待切尼,目的和意义不在于取得何种具体成果,而在于同华盛顿决策层中的各种势力保持接触。


而对美国保守派人士而言,中国最大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改变他们对中国的成见和敌意,甚至拉近他们与中国的距离。可以说,切尼访华最终成行,意味着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对两个大国之间的外交来说,这毕竟是一次迟到的访问,因为布什政府的任期已经过去了三年。


尽管如此,对北京和华盛顿来说,剩下的一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在大选之年,中美两国关系就会出现明显的波动,因为两党候选人都会把攻击中国作为捞取选票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假若华盛顿鹰派以及其他政治势力减少对中国的误解,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更深切的体会,那么,两国关系就会消除一些阻力,在大选之年所受到的冲击和伤害也就能相应地减少。从这个角度看,使切尼访华行程取得成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值得的。
外交而已
切尼访华基本上是各说各话.和鹰派促进交流是可能的,但是"感化"一说略现无稽.我们现在尴尬的是:现在是美国脱不开身,对台动武的最好时机,但是实际上我们似乎还没这个打算.因为似乎各方条件的确还没到瓜熟蒂落的程度.但是各方显而易见都在磨枪.
以下是引用怀念毛主席2001在2004-4-16 14:12:00的发言:
切尼访华基本上是各说各话.和鹰派促进交流是可能的,但是"感化"一说略现无稽.我们现在尴尬的是:现在是美国脱不开身,对台动武的最好时机,但是实际上我们似乎还没这个打算.因为似乎各方条件的确还没到瓜熟蒂落的程度.但是各方显而易见都在磨枪.

高度认同![em12][em12][em12]
以下是引用mrgoodman在2004-4-16 17:56: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怀念毛主席2001在2004-4-16 14:12:00的发言:
切尼访华基本上是各说各话.和鹰派促进交流是可能的,但是"感化"一说略现无稽.我们现在尴尬的是:现在是美国脱不开身,对台动武的最好时机,但是实际上我们似乎还没这个打算.因为似乎各方条件的确还没到瓜熟蒂落的程度.但是各方显而易见都在磨枪.

高度认同![em12][em12][em12]
[/quote]

写这文章的人是纯理论派。
作者纯粹是扯淡,有外交成果的会发表联合公报,且你这样的无声无息的离开,本省就说明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