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 中美关系大门被敲开了一条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26:57
  资料图片:1971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体育代表团
  35年后,共同经历了“乒乓外交”这段历史见证的人们第三次会聚在北京,轻抚着历史车轮的辙印,细话当年
  35年前,因意识形态差异而冻结多年的中美两国关系,随着一枚小小银球的铿锵跳跃,迈出了冰释前嫌的第一步;35年后,共同经历了“小球推动大球”这段历史见证的人们第三次会聚在北京,轻抚着历史车轮的辙印,细话当年。
  这支25人的代表团由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雪莉·比特曼率领,其中绝大多数成员,都与乒乓球这项在美国并不普及的运动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中有的是多年从事乒乓球运动的运动员或教练员;有的是乒乓球俱乐部的所有者或运营者;而有些则是“乒乓球家属”。当然,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其中的7名1971年“乒乓外交”的亲历者。


  从黑发到白发的友谊
  3月27日,北京云淡风轻。就在美国代表团抵京的第二天,中国乒乓球的元老们也“全体总动员”——在北京的和不在北京的都赶了过来,趁着举行座谈会的机会来看老朋友们了。其中有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郑敏芝等老一辈运动员。
  尽管岁月无情,但老朋友相见仍分外亲热;尽管语言不通,言谈的障碍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原本只是入场前的一个签名留念的流程,特制的巨型球板前却成了中美两国“乒乓使节”们热情相认、话短言长的会所。尽管不忍打扰,活动组织方还是不得不多次出面请求他们入场。
  望着这群美国友人,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徐寅生感慨地说:“当年我们都是黑发少年,如今有的头发白了,有的头发没了,但最难得的是你们身体还是那么好,我想我们应该还有很多机会,像现在这样一起叙旧、共话未来。”
  然而,温情的一幕也触动了人们伤感的回忆。当年在日本名古屋世乒赛上第一个与中国乒乓球手建立起友谊的美国小伙子科恩,如今已经过世。正是他,赛后误上了中国队所乘坐的大巴,与当时的中国国手庄则栋亲切交谈,接受了中国队员赠送的特色织锦,而后又赠送美国队服作为回礼,并向中国队发出友好的邀请。其实,正是科恩的出现成为了中美民间交往的突破口,中国方面由此开始酝酿邀请美国乒乓球访华这一历史性事件。
  35年后的今天,科恩的妈妈弗朗西斯代表自己已故的儿子来到了中国,这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随美国队访华是我儿子一生中最闪光的一段经历,我相信如果他现在还活着,他也会为再次站到这里而激动不已。”
  “我当年只有15岁”
  对于朱迪·霍夫罗斯特来说,永远也忘不了1971年。那段经历成为了她人生的传奇。那时她年仅15岁,却踏进了历史的大舞台。
  直到如今,朱迪说起那段往事时仍惊叹于幸运女神的眷顾。当她和父亲将900美元存入银行作为她世乒赛之旅的保证金时,这位棕发蓝睛的小姑娘并不知道,这次亚洲之行的最终落脚点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仅在一夜之间她就成为了最早访问新中国的美国人之一;而她更没想到,自己的这一趟队友看来很神秘的东方之旅,会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叩门砖。
  据李富荣介绍,1972年随中国队回访美国时他曾为安全问题而忧心,因为“据说那边持枪的人很多”;如今已经50岁的朱迪笑了,她对记者说:“我当时可没想这么多,我当时只有15岁呀,我只知道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能去那儿实在太令人兴奋了。”
  在那短短的7天里,她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的照片飞上了世界各大报章,演讲、上电视和撰写文章成了她回到美国后的最主要工作。
  比朱迪稍稍年长的康妮·斯维李斯,当时对访华这一重大事件的惟一担心竟然是签证:“入境前我一直在担心,如果签证签不下来怎么办。让别人说来,我们已经接到了邀请,就没有被拒签的道理,可我就是一直忐忑不安的,现在想想,那时真是笨呢。”
  老美至今未解中国球技
  事实上,震动整个国际格局的“乒乓外交”,不仅改变了朱迪那一代人的人生轨迹,也对美国后一辈的乒乓人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任美国乒协主席比特曼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开始打球的时候正是“乒乓外交”为美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年代,她回忆道:“那时的我还小,我惊奇地发现很多俱乐部队友都拿着两面画有国旗的球拍,一面是中国国旗,一面是美国国旗,那情景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从此意识到,一个运动能促成国际间的友谊,甚至能改变历史。”
  在中美两国乒乓球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这35年来双方始终保持着规律性地交流、合作与互访,作为这个项目上毋庸置疑的“霸主”,中国乒协一直在技术等方面支持和帮助着美国乒协。
  当年率队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队长杰克·霍华德回忆说,中国乒乓球手在他们当时看来个个都是神,而李富荣教他打球的一个场景更加深了他的这种想法。
  “我知道李先生的球打得又快又狠,所以他来辅导我们技术时我就央求他教我打那种快球,”杰克回忆道,“只见他面带微笑,将球抛起,挥拍一击——球速太快了,快到我压根就没看见球!我至今还在纳闷,那球究竟有没有落下去。”
  游览着面貌日新月异的北京,回想着35年来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增多、交流的频繁和友谊的加深,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每一个人都感慨万千。说起这其间最大的变化,朱迪肯定地吐出一个词——沟通。“是的,”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越来越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才能更多地化解误会、增进友谊。” (记者 张寒)  资料图片:1971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体育代表团  35年后,共同经历了“乒乓外交”这段历史见证的人们第三次会聚在北京,轻抚着历史车轮的辙印,细话当年
  35年前,因意识形态差异而冻结多年的中美两国关系,随着一枚小小银球的铿锵跳跃,迈出了冰释前嫌的第一步;35年后,共同经历了“小球推动大球”这段历史见证的人们第三次会聚在北京,轻抚着历史车轮的辙印,细话当年。
  这支25人的代表团由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雪莉·比特曼率领,其中绝大多数成员,都与乒乓球这项在美国并不普及的运动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中有的是多年从事乒乓球运动的运动员或教练员;有的是乒乓球俱乐部的所有者或运营者;而有些则是“乒乓球家属”。当然,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其中的7名1971年“乒乓外交”的亲历者。


  从黑发到白发的友谊
  3月27日,北京云淡风轻。就在美国代表团抵京的第二天,中国乒乓球的元老们也“全体总动员”——在北京的和不在北京的都赶了过来,趁着举行座谈会的机会来看老朋友们了。其中有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郑敏芝等老一辈运动员。
  尽管岁月无情,但老朋友相见仍分外亲热;尽管语言不通,言谈的障碍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原本只是入场前的一个签名留念的流程,特制的巨型球板前却成了中美两国“乒乓使节”们热情相认、话短言长的会所。尽管不忍打扰,活动组织方还是不得不多次出面请求他们入场。
  望着这群美国友人,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徐寅生感慨地说:“当年我们都是黑发少年,如今有的头发白了,有的头发没了,但最难得的是你们身体还是那么好,我想我们应该还有很多机会,像现在这样一起叙旧、共话未来。”
  然而,温情的一幕也触动了人们伤感的回忆。当年在日本名古屋世乒赛上第一个与中国乒乓球手建立起友谊的美国小伙子科恩,如今已经过世。正是他,赛后误上了中国队所乘坐的大巴,与当时的中国国手庄则栋亲切交谈,接受了中国队员赠送的特色织锦,而后又赠送美国队服作为回礼,并向中国队发出友好的邀请。其实,正是科恩的出现成为了中美民间交往的突破口,中国方面由此开始酝酿邀请美国乒乓球访华这一历史性事件。
  35年后的今天,科恩的妈妈弗朗西斯代表自己已故的儿子来到了中国,这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随美国队访华是我儿子一生中最闪光的一段经历,我相信如果他现在还活着,他也会为再次站到这里而激动不已。”
  “我当年只有15岁”
  对于朱迪·霍夫罗斯特来说,永远也忘不了1971年。那段经历成为了她人生的传奇。那时她年仅15岁,却踏进了历史的大舞台。
  直到如今,朱迪说起那段往事时仍惊叹于幸运女神的眷顾。当她和父亲将900美元存入银行作为她世乒赛之旅的保证金时,这位棕发蓝睛的小姑娘并不知道,这次亚洲之行的最终落脚点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仅在一夜之间她就成为了最早访问新中国的美国人之一;而她更没想到,自己的这一趟队友看来很神秘的东方之旅,会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叩门砖。
  据李富荣介绍,1972年随中国队回访美国时他曾为安全问题而忧心,因为“据说那边持枪的人很多”;如今已经50岁的朱迪笑了,她对记者说:“我当时可没想这么多,我当时只有15岁呀,我只知道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能去那儿实在太令人兴奋了。”
  在那短短的7天里,她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的照片飞上了世界各大报章,演讲、上电视和撰写文章成了她回到美国后的最主要工作。
  比朱迪稍稍年长的康妮·斯维李斯,当时对访华这一重大事件的惟一担心竟然是签证:“入境前我一直在担心,如果签证签不下来怎么办。让别人说来,我们已经接到了邀请,就没有被拒签的道理,可我就是一直忐忑不安的,现在想想,那时真是笨呢。”
  老美至今未解中国球技
  事实上,震动整个国际格局的“乒乓外交”,不仅改变了朱迪那一代人的人生轨迹,也对美国后一辈的乒乓人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任美国乒协主席比特曼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开始打球的时候正是“乒乓外交”为美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年代,她回忆道:“那时的我还小,我惊奇地发现很多俱乐部队友都拿着两面画有国旗的球拍,一面是中国国旗,一面是美国国旗,那情景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从此意识到,一个运动能促成国际间的友谊,甚至能改变历史。”
  在中美两国乒乓球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这35年来双方始终保持着规律性地交流、合作与互访,作为这个项目上毋庸置疑的“霸主”,中国乒协一直在技术等方面支持和帮助着美国乒协。
  当年率队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队长杰克·霍华德回忆说,中国乒乓球手在他们当时看来个个都是神,而李富荣教他打球的一个场景更加深了他的这种想法。
  “我知道李先生的球打得又快又狠,所以他来辅导我们技术时我就央求他教我打那种快球,”杰克回忆道,“只见他面带微笑,将球抛起,挥拍一击——球速太快了,快到我压根就没看见球!我至今还在纳闷,那球究竟有没有落下去。”
  游览着面貌日新月异的北京,回想着35年来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增多、交流的频繁和友谊的加深,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每一个人都感慨万千。说起这其间最大的变化,朱迪肯定地吐出一个词——沟通。“是的,”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越来越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才能更多地化解误会、增进友谊。” (记者 张寒)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组图)1979年邓小平访美(组图)
庄则栋回忆“乒乓外交”

庄则栋回忆说,日本名古屋举办的世乒赛于1971年3月30日开幕。4月4日上午,二十多名中国队员坐上班车准备到体育馆去比赛。车子正准备起动时,一个长头发、穿着紫色印花喇叭裤、运动服上有“USA”字样的男子匆匆忙忙跨上汽车。

  “可能是看到一车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他大吃一惊,站在车门口不知咋办”,庄则栋说,当时满车的中国人也吓了一跳,由于当时中美关系不好,大家也不敢主动去答理他。

  车上静极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庄则栋心里却不平静。临行前周恩来总理特意嘱咐过,这次比赛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现在我们要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庄则栋决定走上去。他从手提包里拿出纪念品——黄山织锦,拉着翻译站了起来。“小庄,干吗去?”“和美国人聊聊!”“别去!”“别惹事!”“别理他!”但庄则栋的脚步并没收住,他走到这位名叫科恩的美国运动员面前,拿着织锦对他说:“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不友好,但是美国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汽车到达体育馆,敏感的日本记者发现两人站在一起愉快地聊着,用照相机摄下了这个镜头。第二天,日本三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的头版显著位置,图文并茂地刊载了两人握手、交谈的图片,有的还加了横栏标题:中美接近。

  邀美访华

  在科恩误上中国队班车的第二天,庄则栋与队友进场准备比赛,科恩一把将庄则栋拉到赛场内一个由记者围着的圈子,把一件别有美国乒协纪念章的美国短袖运动衫送给他,并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美国领队哈里森也主动找到中国队领队,提出想访问中国。

  4月7日凌晨,中国队接到国内指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来到中国开始访问。庄则栋和科恩两人友好的“桃”“李”相赠,为中美长期隔绝对立的局面打开了缺口。庄则栋感慨地说:“我庄则栋这辈子只会打乒乓球,只能从台的这边打到那边,还不停地下网出界。但能从地球这边打到那边的,只有毛泽东和尼克松!”

  怀念科恩

  庄则栋没有想到,与科恩的那次交流,是第一次竟也是最后一次。“这33年里,我们没有任何联络,但是班车上见面那一幕却铭记在心。我俩互相都很惦记对方,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对方向自己问好的消息。”

  庄则栋至今还记得科恩那副嬉皮士的样子,说自己一直想再见科恩一面。去年年初,庄则栋与朋友一起开了个乒乓球俱乐部,想邀请美国乒乓界的朋友来访,科恩肯定是不可缺少的。但遗憾的是,正准备与美国乒乓界联系时,突然接到美国朋友的电话,说科恩刚过世,年仅53岁。“我还给他写了悼词”,庄则栋伤感地说。

  感谢后藤

  庄则栋非常感谢当时的日本乒协会长、亚洲乒联主席后藤钾二,是他坚持邀请中国参加当时在名古屋举行的世乒赛。

  庄则栋说:“没有后藤钾二先生的友好和执着,没有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瞻远瞩,中国乒乓球队根本不可能参加名古屋世乒赛,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科恩和我在车上的相遇。中美外交打破僵局,可能还要靠其他方式呢。”

  最让庄则栋开心的是,他和妻子佐佐木敦子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名古屋。
切!当年的美中关系犹如 金莲女士和西门先生。 双方暗恋N久了,就苦于搭讪无门。乒乓事件不过是个台阶.让双方顺着上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