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激动的舌头 永远的异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18:22
索尔仁尼琴不仅是俄罗斯当代文学古典流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他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世纪以来,他将渴望美好未来的希望化为具体文字,摧毁了苏联政权的道德基础,间接带动了苏联解体。

你也许根本不识这位俄罗斯作家,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的旷世箴言
安息吧,激动的舌头
【作者】张晓波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世界各大报纸头版的编辑在本周一上午无一例外地松了一口气,今天终于可以编出一个有分量的头条新闻了,一份来自莫斯科的讣告说明:2008年8月3日晚,89岁高龄的索尔仁尼琴去世了。随之而来的,是俄罗斯与世界各国元首的唁电和世界文学界的哀悼,这位作家的葬礼所获得的礼遇与溢美之词,甚至高于一手推倒苏联的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去世。然而,仅仅20年前,不但索尔仁尼琴的祖国视之为“叛徒”,西方世界也将其看成“来自俄罗斯的腐朽古董”。现在,整个世界都与这个“麻烦制造者”和解了。
东西方的公敌
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人的经历再比索尔仁尼琴更为传奇了。40岁之前,索尔仁尼琴的身份是个默默无闻的教员、下级军官、劳改营囚犯。40岁之后,索尔仁尼琴的身份变幻莫测,被开除出苏联作协的小说家、未出席授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发表8年后,索尔仁尼琴便成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西方世界将他看成“可与托尔斯泰比肩的伟大俄罗斯作家”。四年后年,因《古拉格群岛》在西方世界的巨大成功,索尔仁尼琴荣登《时代》杂志封面人物,成为整个西方世界最炫目的“流亡作家”、“苏联的掘墓人”。
对此,索尔仁尼琴的答复是什么呢?1978年,索尔仁尼琴受邀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索氏语出惊人,他称西方文化“虚弱而堕落”、欧美民主并不是“普世价值”。显然,冷战另一极误会了索尔仁尼琴的“投怀送抱”。此后的十余年间,索尔仁尼琴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公敌。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甚至讽刺地认为,“索尔仁尼琴又一本新著静静地躺在书店的角落里,有谁还能想起这位作者曾经的赫赫名声”。
1994年,索尔仁尼琴应叶利钦邀请归国。事与愿违,索尔仁尼琴归国之后,发表了一连串抨击时政的言论,让当局异常难堪。这位以笔为旗的作家在20世纪后半页的历史中,始终鼓动他那激动的舌头,与整个时代为敌。除了去世前数年的平静,索尔仁尼琴始终与世界格格不入。
这位麻烦制造者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全拜20世纪俄罗斯命运沉浮所赐,而他的全部作品与言论的关键词,也仅只一个——“俄罗斯”。伟大爱国者的一生始终因“俄罗斯”的现实和理念间的天壤地别而紧张焦灼。
“俄罗斯理念”的捍卫者
翻看俄罗斯思想史名单,遭遇此种紧张的,绝非索尔仁尼琴一人,而自成一种俄罗斯现象。自拉吉舍夫以来整个俄罗斯思想界,始终沉浸在关于俄罗斯这个斯芬克斯之谜中。普希金、莱蒙托夫一代诗人怀抱君主立宪之梦,却最终折戟沉沙于1825年12月彼得堡参政院广场沙皇的刺刀之下;果戈理在19世纪40年代的黑暗岁月之中苦苦冥想俄罗斯的命运;屠格涅夫客死他乡,临死前仍不忘故国的事业;而巴库宁在沙皇专制时代,则称“打碎旧世界,俄罗斯就像火凤凰一般将浴火重生”。这份名单,仍可无限扩展。两个世纪之中,俄罗斯始终在遭遇“东方—西方”之间的紧张,用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的话来来说,这是“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的永恒辩论。俄罗斯的思想家们,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代表俄罗斯传统“耶路撒冷”一边。而索尔仁尼琴,恰恰亦是这俄罗斯传统中人。
索尔仁尼琴的俄罗斯,究竟何谓,现在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他抨击苏联,出于他认为苏联已经抛弃了俄罗斯的“耶路撒冷”道路,是受“雅典传统与理性主义”的洪水猛兽之祸;他在西方世界出言不逊,自是他看不起源于雅典的欧洲文明;归国后,他抱怨帝国的解体,抱怨统治者放弃权力,抱怨“俄罗斯人”处境大不如前,这纯粹是出于一种俄罗斯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俄罗斯主义”,更遑论他一生所醉心于弘扬的“正教”。思想的冲击力,或许正因为有对抗才更具魅力,索尔仁尼琴的“俄罗斯理念”,是耶非耶,都已经随其人而去,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俄罗斯民谚说,一位长者的离世等于烧毁了一座图书馆。所幸,索尔仁尼琴的离世,为世界留下了一座图书馆。
安息吧,激动的舌头。安息吧,永远的异端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不仅是俄罗斯当代文学古典流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他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世纪以来,他将渴望美好未来的希望化为具体文字,摧毁了苏联政权的道德基础,间接带动了苏联解体。

你也许根本不识这位俄罗斯作家,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的旷世箴言
安息吧,激动的舌头
【作者】张晓波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世界各大报纸头版的编辑在本周一上午无一例外地松了一口气,今天终于可以编出一个有分量的头条新闻了,一份来自莫斯科的讣告说明:2008年8月3日晚,89岁高龄的索尔仁尼琴去世了。随之而来的,是俄罗斯与世界各国元首的唁电和世界文学界的哀悼,这位作家的葬礼所获得的礼遇与溢美之词,甚至高于一手推倒苏联的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去世。然而,仅仅20年前,不但索尔仁尼琴的祖国视之为“叛徒”,西方世界也将其看成“来自俄罗斯的腐朽古董”。现在,整个世界都与这个“麻烦制造者”和解了。
东西方的公敌
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人的经历再比索尔仁尼琴更为传奇了。40岁之前,索尔仁尼琴的身份是个默默无闻的教员、下级军官、劳改营囚犯。40岁之后,索尔仁尼琴的身份变幻莫测,被开除出苏联作协的小说家、未出席授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发表8年后,索尔仁尼琴便成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西方世界将他看成“可与托尔斯泰比肩的伟大俄罗斯作家”。四年后年,因《古拉格群岛》在西方世界的巨大成功,索尔仁尼琴荣登《时代》杂志封面人物,成为整个西方世界最炫目的“流亡作家”、“苏联的掘墓人”。
对此,索尔仁尼琴的答复是什么呢?1978年,索尔仁尼琴受邀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索氏语出惊人,他称西方文化“虚弱而堕落”、欧美民主并不是“普世价值”。显然,冷战另一极误会了索尔仁尼琴的“投怀送抱”。此后的十余年间,索尔仁尼琴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公敌。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甚至讽刺地认为,“索尔仁尼琴又一本新著静静地躺在书店的角落里,有谁还能想起这位作者曾经的赫赫名声”。
1994年,索尔仁尼琴应叶利钦邀请归国。事与愿违,索尔仁尼琴归国之后,发表了一连串抨击时政的言论,让当局异常难堪。这位以笔为旗的作家在20世纪后半页的历史中,始终鼓动他那激动的舌头,与整个时代为敌。除了去世前数年的平静,索尔仁尼琴始终与世界格格不入。
这位麻烦制造者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全拜20世纪俄罗斯命运沉浮所赐,而他的全部作品与言论的关键词,也仅只一个——“俄罗斯”。伟大爱国者的一生始终因“俄罗斯”的现实和理念间的天壤地别而紧张焦灼。
“俄罗斯理念”的捍卫者
翻看俄罗斯思想史名单,遭遇此种紧张的,绝非索尔仁尼琴一人,而自成一种俄罗斯现象。自拉吉舍夫以来整个俄罗斯思想界,始终沉浸在关于俄罗斯这个斯芬克斯之谜中。普希金、莱蒙托夫一代诗人怀抱君主立宪之梦,却最终折戟沉沙于1825年12月彼得堡参政院广场沙皇的刺刀之下;果戈理在19世纪40年代的黑暗岁月之中苦苦冥想俄罗斯的命运;屠格涅夫客死他乡,临死前仍不忘故国的事业;而巴库宁在沙皇专制时代,则称“打碎旧世界,俄罗斯就像火凤凰一般将浴火重生”。这份名单,仍可无限扩展。两个世纪之中,俄罗斯始终在遭遇“东方—西方”之间的紧张,用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的话来来说,这是“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的永恒辩论。俄罗斯的思想家们,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代表俄罗斯传统“耶路撒冷”一边。而索尔仁尼琴,恰恰亦是这俄罗斯传统中人。
索尔仁尼琴的俄罗斯,究竟何谓,现在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他抨击苏联,出于他认为苏联已经抛弃了俄罗斯的“耶路撒冷”道路,是受“雅典传统与理性主义”的洪水猛兽之祸;他在西方世界出言不逊,自是他看不起源于雅典的欧洲文明;归国后,他抱怨帝国的解体,抱怨统治者放弃权力,抱怨“俄罗斯人”处境大不如前,这纯粹是出于一种俄罗斯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俄罗斯主义”,更遑论他一生所醉心于弘扬的“正教”。思想的冲击力,或许正因为有对抗才更具魅力,索尔仁尼琴的“俄罗斯理念”,是耶非耶,都已经随其人而去,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俄罗斯民谚说,一位长者的离世等于烧毁了一座图书馆。所幸,索尔仁尼琴的离世,为世界留下了一座图书馆。
安息吧,激动的舌头。安息吧,永远的异端索尔仁尼琴。
“你会用休克疗法治疗你的母亲吗?”
索尔仁尼琴总是如此令当局尴尬,正如叶利钦的回忆录所言“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

1994年5月,索尔仁尼琴回国。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一片破旧立新,向西方市场经济和物质生活价值观狂飙突进的狂热中,知识界热议的是资本主义,休克疗法,整个国民情绪不是对美国梦的狂热追逐,就是对苏联以致对俄罗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严厉批判和鄙弃。

他花了两年时间走遍俄罗斯,目睹了苏联解体带给俄罗斯普通人的悲惨生活,开始重新以抨击现政权为己任,要求政府首先要关注人民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反过来要求人民去遵循他们制定的种种法律措施。他多次公开表示,不管政权如何变换,“保卫她的人民的生活都是最重要的法律”。1998年他拒绝从叶利钦手中接过圣安德烈勋章,原因是他不愿获得来自一个“摧毁了他的国家”的政权的任何奖励,
见谁都要挑三枪,相信自己活在无比正确和伟大的精神环境里。
]]
不知道有几个人对休克疗法还有印象?

1992年正好是在下人生路口,当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西方暂时隔绝,于是打算去莫斯科大学留学,对当时俄罗斯的状况了解得多一点,普通的俄罗斯人那几年的确非常悲惨.........
真正的左翼分子,良心派作家。
在集权政治下,这样的人尤其难能可贵。
原帖由 成都乱 于 2008-8-19 14:01 发表
真正的左翼分子,良心派作家。
汗···铁杆斯拉夫派,信仰确实真诚,但无论从哪个层面跟“左”
不沾边吧
原帖由 demitery 于 2008-8-27 19:30 发表
汗···铁杆斯拉夫派,信仰确实真诚,但无论从哪个层面跟“左”
不沾边吧
一切凭良心说话正是左翼的真谛啊
我觉得他应该看心理医生
不畏权贵,本身就是一个人人格高下的见证!也许他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好,但起码比我们的郭大诗人高喊着 天安门上升起两个太阳 要正直得多得多!
]]
关于索尔仁尼琴,可以看看秦晖先生的《“近卫军”与“彼得”间的徘徊》(http://www.eeo.com.cn/observer/shijiao/2008/08/15/110567.html)
原帖由 成都乱 于 2008-8-28 16:58 发表

能不能不举郭老这个例子?太祖朝场面上有几个文人的表现好过郭老?郭老不落井下石、临难时不牵扯他人的表现比不少得志时“追求进步”痛打落水狗、出事时唯唯诺诺、放出来后神气活现、大吹气节的知识分子如何?这些 ...

郭在建国后历次的这运动中的不作为,甚至是在一些大事大非的问题上发表的见解和看法同他作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负责人的身份极不相称!他应该很清楚他一些在曾与之并肩战斗过的左翼文艺界的朋友们,但1955年至1976年他都对他们做了什么?还不够让人侧目和为之羞耻的
原帖由 成都乱 于 2008-8-28 14:58 发表
一切凭良心说话正是左翼的真谛啊

也是右派的真谛
索与54那批作家颇相似 激进的变革中的产物
原帖由 type55e 于 2008-8-29 16:47 发表

郭在建国后历次的这运动中的不作为,甚至是在一些大事大非的问题上发表的见解和看法同他作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负责人的身份极不相称!他应该很清楚他一些在曾与之并肩战斗过的左翼文艺界的朋友们,但1955年至1976年 ...

没错,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弘扬主旋律,一切为了最高指示...凡此种种确实很让人不耻,不过这仅是存在于老郭一个人身上的问题吗?活跃于党内的知识分子甚至领导干部有几个能免俗呢?
不但如此,八大以后的党内生活几乎就是部斗争史,没有落井下石/没有牵连无辜有几个?
郭老就是一个.
现在那些在历次运动中神气活现后遭打倒/复出后再次自我标榜的著名XX家们可以被歌功颂德,凭啥就让郭一人背黑锅?
“保卫她的人民的生活都是最重要的法律”
                                                                                     ——朴实而又最伟大的一句话。
]]
原帖由 wenci 于 2008-8-29 22:41 发表



中国真的还有所谓的文人么?更严格的说是文人这个阶层么?早就散了,民国时就已经随风逝了。

叫知识分子,或者老九可以吧:D
真正有风骨的能挺过文革?反右那阵就该完了。
不少文学家在运动中表现得厚颜无耻、所向无前,对倒下的拳打脚踢、大加挞伐,碰到自己倒霉就四处牵连、摇尾乞怜,出来后喊几句反思就褒扬礼赞,风光无限。
凭啥?
一样逢迎上意、歌功颂德,为嘛就骂郭一个?郭在运动中主动整过人吗?郭遭灾时牵连过人吗?平心而论,在运动中有几人的表现能好过郭?
面对江青连珠炮式的逼问,有几人能像郭那样保持沉默,坚决不出卖良心的?

所以别遇事就骂郭一个,本朝比他不如的海了去了,如果他算无良的话,那一大群过来人算什么呢?:(
死尔人泥禽要是活着看到毛子和美国对峙,真不知站在哪边好,幸亏提前挂了.
原帖由 深蓝象棋 于 2008-8-30 21:12 发表
死尔人泥禽要是活着看到毛子和美国对峙,真不知站在哪边好,幸亏提前挂了.

老弟很激动,不过还是请看完文章,了解一下索尔仁尼琴生平再来发表高论:

对此,索尔仁尼琴的答复是什么呢?1978年,索尔仁尼琴受邀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索氏语出惊人,他称西方文化“虚弱而堕落”、欧美民主并不是“普世价值”。显然,冷战另一极误会了索尔仁尼琴的“投怀送抱”。此后的十余年间,索尔仁尼琴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公敌。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甚至讽刺地认为,“索尔仁尼琴又一本新著静静地躺在书店的角落里,有谁还能想起这位作者曾经的赫赫名声”。
讨论一下  他来中国会"自杀"么?

我觉得不会 而且会活的很好

他的做法 不是左或右  他就是他自己
谁都可以用他往自己脸上贴金

那些自杀的人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首先,某些据说是自杀的其实与他杀无异。
其次,确认自杀的遭遇之惨是你我无法想象的,你未必扛得住。
再次,老索这号在中国没准会死得很难看,因为这号只代表自己的正是当时最不能容忍的异端,在一些地方思想反动是可以枪毙的。
最后,老话一句,死者已已,就让他们消停些吧。
在论坛上 自杀者 和 死去的国军 是一样的 都是工具
所谓历史长河,牛人如璀璨的银河流星,他们最后留下了很多遗憾和败笔给后人,扪心自问,我们比他们还牛吗?也是因此,我们当心存宽容和敬畏,要宽容看待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因为对他人的宽容,最终就是对自己的宽容,如果我们认为那些人因为SB而失去了他们的历史,总有一天我们会愤懑为什么历史会失去我们?!
]]
我等不明真相的群众打个酱油先.再顺便做个俯卧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