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的背后:满清四川大屠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55:35
明末清初,在四川发生了大屠杀,人口急剧减少。清朝期间所编撰的“史料”以及一些“记录”等都把大屠杀的责任归于张献忠。由于清朝的统治延续了两百七十多年,以至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连鲁迅先生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


影响最大的是一本过了近百年後才出的名叫《蜀碧》的书。因该书详细地描述了张献忠是如何的杀人不眨眼,所以连鲁迅都对书中的“记述”深信不疑而对“流贼”痛恨不已。鲁迅说“那时我还是满洲治下的一个拖着辫子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但已经看过记载张献忠怎样屠杀蜀人的《蜀碧》,痛恨着这‘流贼’的凶残”。只不过鲁迅“後来又偶然在破书堆里发见了一本不全的《立斋闲录》,还是明抄本,我就在那书上看见了永乐的上谕,于是我的憎恨就移到永乐身上去了”(《病後杂谈之余》)


《蜀碧》一书的作者彭遵泗是乾隆二年(1736年)的进士,官为御林院编修。可说是满清政府的官员,是一个御用文人,所以他的书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值得人怀疑。


明末清初时期的张献忠没有像李自成那样善待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反倒把他们当作敌人看待,所以清军侵入四川时支持张献忠的人不多,因此引起张献忠愤怒的可能不是没有。而且张献忠在看到大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清兵又乘机入关,并很快占了大半个中国之後,明白了天下已属满清再也轮不到他自己,因此而自暴自弃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但如果把造成四川“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大屠杀都归于张献忠,则实难苟同。因为这并非张献忠所为,而是清兵自己所干的好事。最後还赖到早已死亡的张献忠头上。


其实,只要仔细查看一下清兵侵入四川的那段历史,真相不难知晓。


1646年,也即满清入关後第三个年头,满清即宣布张献忠已被战死,并宣称“破一白三十余营。平四川”,即宣布四川平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清攻陷渝城(重庆),是在1659年。


对四川人民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1649年满清贴出的公告!


这种残忍的镇压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隐瞒真相、欺骗中国人,满清居然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试想,假如张献忠真如满清鞑虏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他杀绝”,那麽,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


已经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何需“劳驾”鞑虏们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


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嘛。


四川人民的反清活动被残忍地镇压後,的确是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清廷不得不迁移湖广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广填四川)。造成这种惨状的不正是鞑虏们吗?可见当时的鞑虏们不仅穷凶极恶、而且栽赃的手法也卑鄙至极。


当然越是夸张和宣传张献忠的“屠杀”,就越能证明真正的刽子手们的行为是“正义”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後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不过,如上面的例子,还是可以从满清自己的记录里找到矛盾的地方,从而还回历史的真面目。也有後来的出土文物戳穿了当时满清所制造的、流传两百多年的谎言。


例如,有一个栽赃的著名例子:满清的“七杀碑”传说。满清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但後来,在广汉的一个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上却是:

“天生万物与人

 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即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杀气。


满清的御用文人们,把前段留下,居然把後一句改成了七个“杀”字以宣传张献忠的“残暴”和满清的“正义”!


当然,张献忠在四川时的确也做了很多坏事,但绝对没有像自满清征服全中国後所流传的那样,四川人都是被他杀害的。制造“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惨剧的决不是张献忠,而是当时的满清军队。明末清初,在四川发生了大屠杀,人口急剧减少。清朝期间所编撰的“史料”以及一些“记录”等都把大屠杀的责任归于张献忠。由于清朝的统治延续了两百七十多年,以至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连鲁迅先生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


影响最大的是一本过了近百年後才出的名叫《蜀碧》的书。因该书详细地描述了张献忠是如何的杀人不眨眼,所以连鲁迅都对书中的“记述”深信不疑而对“流贼”痛恨不已。鲁迅说“那时我还是满洲治下的一个拖着辫子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但已经看过记载张献忠怎样屠杀蜀人的《蜀碧》,痛恨着这‘流贼’的凶残”。只不过鲁迅“後来又偶然在破书堆里发见了一本不全的《立斋闲录》,还是明抄本,我就在那书上看见了永乐的上谕,于是我的憎恨就移到永乐身上去了”(《病後杂谈之余》)


《蜀碧》一书的作者彭遵泗是乾隆二年(1736年)的进士,官为御林院编修。可说是满清政府的官员,是一个御用文人,所以他的书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值得人怀疑。


明末清初时期的张献忠没有像李自成那样善待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反倒把他们当作敌人看待,所以清军侵入四川时支持张献忠的人不多,因此引起张献忠愤怒的可能不是没有。而且张献忠在看到大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清兵又乘机入关,并很快占了大半个中国之後,明白了天下已属满清再也轮不到他自己,因此而自暴自弃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但如果把造成四川“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大屠杀都归于张献忠,则实难苟同。因为这并非张献忠所为,而是清兵自己所干的好事。最後还赖到早已死亡的张献忠头上。


其实,只要仔细查看一下清兵侵入四川的那段历史,真相不难知晓。


1646年,也即满清入关後第三个年头,满清即宣布张献忠已被战死,并宣称“破一白三十余营。平四川”,即宣布四川平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清攻陷渝城(重庆),是在1659年。


对四川人民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1649年满清贴出的公告!


这种残忍的镇压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隐瞒真相、欺骗中国人,满清居然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试想,假如张献忠真如满清鞑虏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他杀绝”,那麽,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


已经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何需“劳驾”鞑虏们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


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嘛。


四川人民的反清活动被残忍地镇压後,的确是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清廷不得不迁移湖广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广填四川)。造成这种惨状的不正是鞑虏们吗?可见当时的鞑虏们不仅穷凶极恶、而且栽赃的手法也卑鄙至极。


当然越是夸张和宣传张献忠的“屠杀”,就越能证明真正的刽子手们的行为是“正义”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後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不过,如上面的例子,还是可以从满清自己的记录里找到矛盾的地方,从而还回历史的真面目。也有後来的出土文物戳穿了当时满清所制造的、流传两百多年的谎言。


例如,有一个栽赃的著名例子:满清的“七杀碑”传说。满清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但後来,在广汉的一个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上却是:

“天生万物与人

 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即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杀气。


满清的御用文人们,把前段留下,居然把後一句改成了七个“杀”字以宣传张献忠的“残暴”和满清的“正义”!


当然,张献忠在四川时的确也做了很多坏事,但绝对没有像自满清征服全中国後所流传的那样,四川人都是被他杀害的。制造“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惨剧的决不是张献忠,而是当时的满清军队。
哦?
那为什么在我们四川老一辈人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里面都是说张献忠杀人不眨眼的?
还有~~川西高原上的一些汉族村落为什么说自己的祖先是为了躲张献忠才搬上川西高原呢?
请给个解释吧~~
明末农民起义,本是因为当时恶劣的自然灾害,大多人人无法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这些人以烧杀掳掠为主,很多平民百姓惨死在他们手中。所谓的张献忠在四川屠杀,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不管是什么民族,搞屠杀、屠城都是不对的。
宣传张献忠屠杀可以遮掩满清的屠杀罪行,从文宣角度讲效果相当好
因为大屠杀之后后来的统治者控制了舆论和“记忆”
原帖由 戍卫部队 于 2008-7-30 22:38 发表
因为大屠杀之后后来的统治者控制了舆论和“记忆”





必然的~~~而且不难
没有李自成搞大屠杀的记载,要摸黑,李自成的资格要比张献忠合格多了。

至于说七杀碑的事情,出土其他内容的碑就证明不存在了?典型的逻辑错误。
顾城的《南明史》可是明白说明军也有份

清统治者帮明军遮羞了
撒谎的家伙都一个德行,喜欢歪曲事实,不要以为只有《蜀碧》一本书记载了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目前认为比较真实的有如下三本:
《蜀警录》,作者欧阳直,
《圣教入川记》,作者是当时在四川传教的外国人(当时就是张献忠入川的时候,第一手的目击证明)
《荒书》,费密
------------------------------
张献忠“屠蜀”考略---兼记 “七杀碑”
http://www.cdhistory.chengdu.gov ... &ClassID=023105
黄泽勇

明末清初,四川(成都)人口锐减已是不争的事实。明末崇祯以前,蜀中人口是三百万以上,据《明会要》卷五十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就陡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代第一次户籍清理,四川省仅有八万人左右。民国《温江县志》卷一记载:温江县在张献忠死去十三年后仅存三十二户。此后一百多年,康乾时湖广移民填四川,如今几乎没有几个四川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
解释四川人口骤减的原因一般都归咎于张献忠“屠蜀”,老一辈蜀人对传说中的“八大王剿四川”的史事差不多都耳熟能详。历史走过300多年,当时具体的屠杀或者大规模人类死难事件已真相难明。本文试图对张献忠“屠蜀”作一番考析。

传说张献忠是造成当时蜀人锐减的元凶

1644年(甲申年)农历八月初九,张献忠破成都,杀害了当时的明朝官员和居住在成都市的明朝王爷一家,纵兵屠城三天。十月十六日,张献忠称帝,改号大顺元年,到顺治三年(1646年) 为清豪格(时驻汉中)游骑(侦察兵)所射杀,张献忠军覆没。明史上称张的军队杀了六十多万。
献忠屠戮四川有以下一些材料作为佐证:一、清人彭遵泗写的《蜀碧》;二、法国传教士古洛东的《圣教入川记》;三、清初费密的《荒书》;四、解放初土改时在川西平原一地主家抄家抄出的当时目睹献忠屠杀成都的一地主的日记。
清人彭遵泗写的《蜀碧》,是根据他幼年所闻及杂采他人写的记叙张献忠祸蜀杀人之书,开卷惨不忍睹。“又,剥皮者,从头至尾,一缕裂之,张于前,如鸟展翅,率逾日始绝,有即毙者,行刑之人坐死。”何海鸣在《求幸福斋随笔》中也有记叙:“张之为人别无他私嗜好,即女色亦不堪爱,惟独具此杀人之癖,尝剥女足为祭天塔,竟忍断其爱妾之足为塔顶。”张献忠的大西国政权开科取士,严逼各州县士子前来考试,不来者杀头,并连坐左右邻居十家。待到后来,他越是军事失败越是心情焦虑而大杀自家兵士。张献忠责其下属杀人不力,骂曰:老子只须劲旅三千,便可横行天下,要这么多人做甚!传说张献忠一天不杀人就悒悒不乐。张献忠一再称梦中得天启,上帝赐天书命他杀罪人。他认为他杀人是负有神圣使命感的,杀人后还装神弄鬼,谎言欺人。
《圣教入川记》是外国人写的,它是在很晚近才从法国翻译而知道的。作者是一个传教士,传教者两人一直在献忠部队里传教,曾被献忠封为“国师”。据该书记载,献忠入川之初政策还是比较好的,他们遂进入献忠部队,受到礼遇。张献忠大规模杀人发生在他开科取士时,因为一个应举者在答卷里骂了他,该举子称献忠为“沐猴而冠”(《荒书》),张献忠因之大怒,乃起杀心,遂坑来自全川参加应举的举子。这个杀人动机在所有有关现存文献上都是一致的。后张献忠兵败仓皇退出成都,向川东北顺庆(南充)方向转移,在转移途中,一路清剿各土围子,以图获取其中的存粮。战斗异常惨烈,几乎每攻下一寨,就尽屠寨中男女老少,然军粮仍远不够,兵士饿死者日增,于是部队开始吃人,吃所屠村寨里年轻人和妇女的尸体,最后吃羸兵。
《荒书》是幸免于死的明末清初新繁人费密所著,费密系南明将领杨展幕僚,杨展引军阻献忠部于嘉定(今四川乐山),大破献忠南侵部队,遂扼献忠势力于川南。《荒书》云:“清顺治丁亥四年(1647),四川大饥,民互相食,盖自甲申为乱以来,已三年矣。州县民皆杀戮,一二孑遗,亦皆逃窜。而兵专务战,田失耕种,粮又废弃,故凶饥至此,时米一斗银十余两,嘉定州三十两,成都、重庆四五十两,自得胜(张得胜)死,成都空,残民无主,强者为盗聚众掠男女,屠为脯。继以大疫,人又死。是后虎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又云:“古凶逆之惨,有屠城坑军者,未闻有屠山屠野,尽一省而屠之,至千里无烟,空如大漠,书契以来未尝有也。”   
地主日记为巴蜀书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印刷,记录中有:初,城里(成都)、乡间闻献忠军自峡口入川,颇不以为意,成都官府亦不为严重关注,后献忠军势如破竹,入夔州,破重庆,始惶恐不知所适,而成都亦不调兵据守,自蜀王与藩守以下,皆弃城逃遁,献忠旋抵成都。作者回忆,献忠抵成都数日后,有打着旗帜,身穿哨衣,头缠红巾的士兵一队在田坎上走过,边走边敲锣,呼吁乡民登记,宣传献忠部队与民为善。后在该村建立治安政权,亦征粮,百姓未有反抗者。后来亦闻献忠在城内大屠杀事,有大批市民逃至乡间避难。日记中也记载大量当时所见所闻的事情,多为献忠无道屠杀事。日记最后告诫后世儿孙,大乱时宜往郊野藏匿,勿作城镇中刀俎下肉也。  
从以上文献材料所记录的内容看,张献忠是四川大屠杀中第一个,也是在短时间屠杀最多的刽子手。
证明张献忠杀人如麻的还有一个实物证据——“七杀碑”。碑文曰:“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其意是,上天生了万物来养人,人类却没有做一件善事来报答上天。如今上天显灵,向人发怒了,惩罚人类,就得杀,灭绝人类。在人民公园有一石碑,碑高约一米,碑面好像涂过墨,石刻字迹已经开始风化,碑文竖书两小行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第三行为七个碗大的张脚舞手的“杀”字……。
但据后人考证,该石碑是个误传。
人民公园的石碑是20世纪后才树立的。1924年,杨森任“督理四川军务善后事宜”,驻成都,在成都修马路,把清代臬台衙门改建为春熙路,在少城公园内开办通俗教育馆,馆内修体育场(今露天舞场一带),又开辟陈列馆,委卢作孚为首任馆长,把当时成都庙宇及衙署内的古物汇集陈列,如文庙西街江渎庙(今卫干院)内明代所铸很大的江渎太子及其两妃三座大铜像等,均搬入该馆陈列。他听说那时署前街成都县衙门内,有张献忠的“七杀碑”,便命县长(时称“知事”)林宝慈送去陈列。林宝慈左思右想后,便把衙门内一通早已风化剥蚀、看不清楚字迹的旧“德政碑”送去冒牌顶替,了此差事。正因为张献忠曾经立有一个石碑,称“圣谕碑”,记载张献忠的“六言圣谕”:“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所以林宝慈送来的石碑碑文后面加上了七个“杀”字,从而形成完整的“七杀碑”。久而久之,“七杀碑”的说法就深入人心了。人民公园的石碑孰真孰假,是否真实地记录了那段人类的悲惨历史,至今仍是个谜。

蜀地人口巨减的原因何在

张献忠为什么要将四川人杀之一空?有个荒诞不经的说法是因为当时四川人过于奢靡淫逸,因而上天降怒,让张献忠杀尽四川平民。清朝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也有传说为“八大王剿四川”的。当解释为什么张献忠杀人如麻时,传说是老天爷降下的魔王来扰世害民的,当时的民谚说:“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
起义军屠杀部分人口确有其事。张献忠入川后,对当时的明王朝贵族和官员曾大开杀戒,后来也一度大肆疯狂杀人。鲁迅在《晨凉漫笔》对张献忠的屠杀行为有个解释:“他开初并不很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他分明感到天下已没有自已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在死前烧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完全一样。他还有兵,而没有古董之类,所以就杀,杀,杀,杀……”无皇帝可做,心理变态,就草菅人命了。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马克思《中国纪事》)弗洛姆在《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分析施虐狂的内心说:“他们不仅恨他们的敌人,他们也恨生命”。“对于任何活着的人,活的东西,他完全感觉不到关连和共鸣。”在张献忠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同情心的空缺。他常说:“人命在我,我命在天,四方有路,在劫难逃。”
满清屠杀也是造成当时蜀人锐减的主要原因。张献忠死于1646年,距离1681年有35年,而四川人口统计的最低点是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1646年,张献忠已死,清政府宣称“破一百三十余营,平四川”,即宣布四川平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清攻陷渝城(重庆),是在1659年。清军还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采取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这是1649年满清贴出的公告!假如真如满清所宣传的那样,“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张献忠杀绝”,那么,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已经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何需“劳驾”满清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如果,张献忠已经基本杀尽原来的四川人,那哪儿还有人去反抗当时新的统治者呢?无人反抗,用兵干什么?明末清初,四川的人口大劫难,死了这么多人,总有人要来负责的。清朝统治者把所有责任全部推给了张献忠,肆行文字狱,全国噤如寒蝉,大量焚毁民间对清不利的材料和记录。于是在清政府有意误导和少数残存文献确实记载了献忠大规模杀人的见闻情况下,咸信四川几乎全被张献忠所屠,以后代代相传。
总之,四川人口巨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战乱加诸瘟疫。张献忠开明末四川大屠杀之先河,实难辞其责咎,而后清军与南明军、三桂军纵横交战于四川全境几二十年,大部分原蜀人死于此期,故四川人口锐减。物力丰饶的天府之国,变为百里人烟俱灭,莽林丛生、狼奔豕突之地。稼穑不生颗粒无收,造成人相食。因此川人死于饥馑、瘟疫又倍于刀兵。统治者、起义者、外来入侵者为争抢“那把旧椅子”。进行残酷的暴力屠杀。这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造成历史的大倒退。
有“那把旧椅子”可抢,类似的人类自相屠杀的事情就难以避免,看来,毁掉“那把旧椅子”杜绝人类屠杀事件才有可能。
后来的统治者为什么不去抹黑别人,不去大范围的抹黑,只在一个小小的四川去抹黑呢?

后来的统治者控制了舆论和“记忆”,为什么全国还有很多流传下来的对统治者不利的明末故事呢?
张献忠和南明被华丽地无视了。。。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当时他们的手上都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还有满清。历史是客观公正的。
乱世人命如草啊!!!
原帖由 布衣鲜卑 于 2008-7-31 16:36 发表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当时他们的手上都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还有满清。历史是客观公正的。


》》》嘿,哪个乱世枭雄手下不是一大堆人命。曹操屠徐州,杀男妇数十万于泗水,泗水为之不流可不是玩笑。
张献忠屠川之后其和余部还能抵抗满 清这么久,请版主解释下
原帖由 davidlgx1 于 2008-8-1 13:19 发表
张献忠屠川之后其和余部还能抵抗满 清这么久,请版主解释下


张献忠抵抗了多久???!!!豪格一入川就土崩瓦解了!
原帖由 杨少凡 于 2008-7-31 19:05 发表


》》》嘿,哪个乱世枭雄手下不是一大堆人命。曹操屠徐州,杀男妇数十万于泗水,泗水为之不流可不是玩笑。



主动屠杀就是犯罪。

另外,汉高帝、汉光武、汉昭烈等似乎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屠杀。
张献忠死后,清军好像是10几年(记不清了——)才进入成都的~

难道是僵尸在抵抗??
嗯,被屠后的四川幸存者,用了13年时间来“夹道欢迎”清军~~
这个我认为古代的这些事情没什么必要纠缠,在当时我觉得这些事情各方估计都少不了,我估计很多都是是与饥荒和瘟疫
可能战争的衍生灾难,比直接的对抗杀戮更严重
原帖由 戍卫部队 于 2008-7-30 22:38 发表
因为大屠杀之后后来的统治者控制了舆论和“记忆”

那么那些西迁至川西高原上的汉族村落说祖上为了逃避张献忠屠杀你又如何解释~
川西高原的藏区直到解放前都是土司管辖~~中央不插手的哦
从张献忠余部将领的在以后史料里遗留的对话来看,张部在四川应该是有过滥杀行为,不过究竟程度多少,还应该从实考证
欧阳直的《蜀乱》应该具有史料价值,至少顾诚先生在南明史里就曾经引用过来说明大西军的情况

比如南明史11章2节:“张献忠牺牲以后,领导大西军的重任很自然地落到了孙可望的肩上。他立即改变张献忠滥杀无辜的过火行动。1647年正月初一日,大西军余部集中于四川綦江,收集溃散,重整队伍①,下令:“自今非接斗,不得杀人。”②”  ① 欧阳直《蜀乱》。  ② 邵廷寀《西南纪事》卷十二《孙可望传》。
原帖由 元始天魔 于 2008-8-1 14:09 发表


张献忠抵抗了多久???!!!豪格一入川就土崩瓦解了!
四川抗击清兵11年.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8-3 00:02 发表
四川抗击清兵11年.


张献忠抗击清兵多久???!!!
原帖由 元始天魔 于 2008-8-3 12:20 发表


张献忠抗击清兵多久???!!!
张献忠死后13年的1659年,清军才攻陷重庆。
清廷在1646年正月就已发诏征讨张献忠并派兵入川。
张献忠死后十三年的1659年,清军才攻陷重庆。也就是说在这十三年中,张献忠余部以及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难道这13年当中清军在和孤魂野鬼打仗?由此可见张献忠屠四川说法的荒谬。
这一点才是张某人屠川谎言的硬伤.
]]
楼主转的,和成都乱说的,好像是一个意思~~~~~~~~~~~
原帖由 成都乱 于 2008-8-3 13:51 发表
张献忠屠川不但满清和汉族地主阶级这么说,人民群众和外国传教士也这么说,想翻案没那么容易。主贴扯了那么多也只能说明人不全是他杀的,并不能说明是他没杀人。
事实其实很简单的,张喀嚓了蜀中人民几年,他挂了之 ...


一些纳粹分子也总以此证明,他们没杀那么多犹太人...............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8-8-3 15:47 发表
楼主转的,和成都乱说的,好像是一个意思~~~~~~~~~~~

俺的意思是如果楼主想帮张献忠屠过川的事实翻案,那么他跟日本右翼就是一丘之貉,如果不是,那么他的意见俺完全同意。
四川惨案的责任,满清和南明也跑不了,不能光让张献忠买单。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8-3 13:05 发表
张献忠死后十三年的1659年,清军才攻陷重庆。也就是说在这十三年中,张献忠余部以及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难道这13年当中清军在和孤魂野鬼打仗?由此可见张献忠屠四川说法的荒谬。
这一点才是张某人屠川谎 ...

你还是先把清初战争史学一边再来说吧;P

一张嘴说历史必错;P
sunyan哪,既然说人家错了,就把正确的拿出来,你这种态度,我感到很不齿
历史不是泾渭分明的,张献忠一介流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杀光一部分“异己”,恐怕不行的。
日本鬼子也常说某地的屠杀不是黄军干的,可能是guo军或gong军干的呢!;P
在屠杀这个问题上,张献忠和满清,木有一个是好东西。

LZ为张翻案,木意思。[:a10:]
原帖由 红色拉克姆 于 2008-8-4 19:34 发表
sunyan哪,既然说人家错了,就把正确的拿出来,你这种态度,我感到很不齿

;P

我还真不齿,13年殊死搏斗??:D :D

张献忠余部在哪和清军所殊死搏斗?:D 四川抗清是怎样的形势?;P 他本人张嘴就那么一口胡说,我还正向问问他,他这个殊死搏斗,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是怎么回事:D
:D 当然不是殊死搏斗了,张死后,投靠了南明的李定国还打到了了湖南地区,把清军某亲王也打死了,清史上也承认这是惨败,当然不能说是殊死搏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