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重构国际经济新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5:21:06
高油价重构国际经济新体系

--------------------------------------------------------------------------------

2008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7月10日电 香港《大公报》7月10日发表评论文章说,高油价重新定义了国际间经济角力的赢家和输家。一些前几年暮气沉沉、疲软乏力的经济体如今凭借着石油话语权的掌控正在强势复苏;而另一些石油命脉脆弱、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相当不确定性的经济体则变得“底气不足”,甚至开始暂时“蛰伏”。



  文章摘录如下:

  7月3日,国际油价跨越每桶145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油价飙升的同时,国际间经济角力乃至世界货币的格局也在悄然而变。换言之,高油价正试图构建全新的国际经济体系。

  高油价重新定义了国际间经济角力的赢家和输家。不难发现,一些前几年暮气沉沉、疲软乏力的经济体如今凭借著石油话语权的掌控正在强势复苏;而另一些石油命脉脆弱、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相当不确定性的经济体则变得“底气不足”,甚至开始暂时“蛰伏”。

  对于横跨欧亚大陆的老牌经济体俄罗斯、非洲的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南美的“石油新贵”委内瑞拉等原油输出国来说,不断上涨的油价可谓“十足真金”。其中,前些年还受困于国内大型企业改革泥潭的俄罗斯,更是获得了丰厚回报。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为迎接6年之后的冬奥委会,财大气粗的俄罗斯从石油收益中拿出了超过119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于在黑海沿岸大兴土木,建造豪华酒店。

  当然,“几家欢乐几家愁”,经济体此兴彼衰的事例向来都是层出不穷的。这一次,“厄运”俨然对准了“自由女神”——美国正在经受油价猛涨之痛。事实上,早在今年初,当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大关时,一些经济学家就曾预言,占美国经济活动总量三分之二的消费支出将被高油价显著削弱。如今,预言已然成为残酷的现实——伴随着油价的不断高企,今年以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消费支出的疲软最终影响了企业的业绩。据《华尔街日报》7月3日报道,全美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连续第六个月下降,下半年美国经济走向不容乐观。

  高涨的油价也给一些亚洲新兴国家带来了巨大困扰。尽管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可以凭借大量的美元储备维持国内的原油需求,甚至向普通消费者提供较长时期的燃油补贴。但是,中国于2007年11月初以及2008年6月中旬两次调高成品油价格的举措也反映出了高油价趋势下政府财力开始不堪重负的危险迹象。

  油价飙升的同时,其计量单位——美元的不断贬值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尽管新技术革命以及全球化“碾平”了整个世界,但是,经弱势美元发酵的高油价也在不断增加物流运输乃至普通民众日常支出的成本,再度拉开了这个世界的“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受惠于欧元走势的强劲,欧元区以美元结算的原油进口损失显著收窄。下列一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去年7月,国际油价大致为每桶77美元,按当时汇率计为61欧元;而目前每桶145美元左右的国际油价按最新汇率核算则相当于92欧元。“石油美元”的贬值幅度由此可见一斑。

  有鉴于此,未来更多的经济体将会采取本币与强势欧元相挂鈎的汇率政策,以减少美元贬值导致的原油进口损失。而欧元与美元的力量对比也将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更为微妙的变化。

  来自美国能源部的预测报告显示,中国、非欧佩克亚洲国家、中东地区的某些国家仍将一如既往地支撑起今后几年的全球原油需求。当然,原油消费排名榜首的美国,因深陷次贷危机的泥沼,其整体需求的放缓对于其它国家的原油需求来说,完全称得上“利好”信息。然而,美国自身需求的放缓并不意味著全球需求的走低,考虑到当前新兴经济体全力推进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这些国家对原油的需求足可比拟“无底洞”。

  此外,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的非均衡态势也增加了油价的上行压力。过去一年的国际经验清楚地表明,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国家的政治动荡已经与国际油价密不可分。这些地区难言乐观的政治形势将进一步支撑起目前畸高的油价。

  至于中国,在高油价重构国际经济体系的大趋势下,除改进盯住美元的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政策、逐步引入欧元等较为强势的币种以外,还须:逐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努力调和通货膨胀与资源价改之间的矛盾。中国当前的成品油价格话语权依然被政府牢牢掌控。尽管国家发改委近期已上调了成品油价,但是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原油在价格上的倒挂现象仍在延续。考虑到当前通胀压力的居高不下,如果在资源价改的大方向下始终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政府需要仔细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石油资源战略储备体系。随着去年12月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正式成立,中国在构建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方面已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如何进一步确立石油资源在储备运作流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油储管理体系,仍需要相当长时间艰难求解。

  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努力探索替代能源。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相关资料,22年之后,中国国内石油需求的80%都将依赖进口。因此,无论是能源外交的开展抑或替代能源的探索都是刻不容缓的。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项工作的开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举例而言,随着今年中日关系的升温,双方关于油气开发的正在逐步深入;而近期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会谈双方所签订的十年期合作框架协议,也将更好的促成替代能源的梦想实现。(蔡 亮)高油价重构国际经济新体系

--------------------------------------------------------------------------------

2008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7月10日电 香港《大公报》7月10日发表评论文章说,高油价重新定义了国际间经济角力的赢家和输家。一些前几年暮气沉沉、疲软乏力的经济体如今凭借着石油话语权的掌控正在强势复苏;而另一些石油命脉脆弱、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相当不确定性的经济体则变得“底气不足”,甚至开始暂时“蛰伏”。



  文章摘录如下:

  7月3日,国际油价跨越每桶145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油价飙升的同时,国际间经济角力乃至世界货币的格局也在悄然而变。换言之,高油价正试图构建全新的国际经济体系。

  高油价重新定义了国际间经济角力的赢家和输家。不难发现,一些前几年暮气沉沉、疲软乏力的经济体如今凭借著石油话语权的掌控正在强势复苏;而另一些石油命脉脆弱、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相当不确定性的经济体则变得“底气不足”,甚至开始暂时“蛰伏”。

  对于横跨欧亚大陆的老牌经济体俄罗斯、非洲的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南美的“石油新贵”委内瑞拉等原油输出国来说,不断上涨的油价可谓“十足真金”。其中,前些年还受困于国内大型企业改革泥潭的俄罗斯,更是获得了丰厚回报。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为迎接6年之后的冬奥委会,财大气粗的俄罗斯从石油收益中拿出了超过119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于在黑海沿岸大兴土木,建造豪华酒店。

  当然,“几家欢乐几家愁”,经济体此兴彼衰的事例向来都是层出不穷的。这一次,“厄运”俨然对准了“自由女神”——美国正在经受油价猛涨之痛。事实上,早在今年初,当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大关时,一些经济学家就曾预言,占美国经济活动总量三分之二的消费支出将被高油价显著削弱。如今,预言已然成为残酷的现实——伴随着油价的不断高企,今年以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消费支出的疲软最终影响了企业的业绩。据《华尔街日报》7月3日报道,全美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连续第六个月下降,下半年美国经济走向不容乐观。

  高涨的油价也给一些亚洲新兴国家带来了巨大困扰。尽管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可以凭借大量的美元储备维持国内的原油需求,甚至向普通消费者提供较长时期的燃油补贴。但是,中国于2007年11月初以及2008年6月中旬两次调高成品油价格的举措也反映出了高油价趋势下政府财力开始不堪重负的危险迹象。

  油价飙升的同时,其计量单位——美元的不断贬值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尽管新技术革命以及全球化“碾平”了整个世界,但是,经弱势美元发酵的高油价也在不断增加物流运输乃至普通民众日常支出的成本,再度拉开了这个世界的“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受惠于欧元走势的强劲,欧元区以美元结算的原油进口损失显著收窄。下列一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去年7月,国际油价大致为每桶77美元,按当时汇率计为61欧元;而目前每桶145美元左右的国际油价按最新汇率核算则相当于92欧元。“石油美元”的贬值幅度由此可见一斑。

  有鉴于此,未来更多的经济体将会采取本币与强势欧元相挂鈎的汇率政策,以减少美元贬值导致的原油进口损失。而欧元与美元的力量对比也将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更为微妙的变化。

  来自美国能源部的预测报告显示,中国、非欧佩克亚洲国家、中东地区的某些国家仍将一如既往地支撑起今后几年的全球原油需求。当然,原油消费排名榜首的美国,因深陷次贷危机的泥沼,其整体需求的放缓对于其它国家的原油需求来说,完全称得上“利好”信息。然而,美国自身需求的放缓并不意味著全球需求的走低,考虑到当前新兴经济体全力推进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这些国家对原油的需求足可比拟“无底洞”。

  此外,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的非均衡态势也增加了油价的上行压力。过去一年的国际经验清楚地表明,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国家的政治动荡已经与国际油价密不可分。这些地区难言乐观的政治形势将进一步支撑起目前畸高的油价。

  至于中国,在高油价重构国际经济体系的大趋势下,除改进盯住美元的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政策、逐步引入欧元等较为强势的币种以外,还须:逐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努力调和通货膨胀与资源价改之间的矛盾。中国当前的成品油价格话语权依然被政府牢牢掌控。尽管国家发改委近期已上调了成品油价,但是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原油在价格上的倒挂现象仍在延续。考虑到当前通胀压力的居高不下,如果在资源价改的大方向下始终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政府需要仔细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石油资源战略储备体系。随着去年12月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正式成立,中国在构建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方面已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如何进一步确立石油资源在储备运作流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油储管理体系,仍需要相当长时间艰难求解。

  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努力探索替代能源。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相关资料,22年之后,中国国内石油需求的80%都将依赖进口。因此,无论是能源外交的开展抑或替代能源的探索都是刻不容缓的。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项工作的开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举例而言,随着今年中日关系的升温,双方关于油气开发的正在逐步深入;而近期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会谈双方所签订的十年期合作框架协议,也将更好的促成替代能源的梦想实现。(蔡 亮)
中国经过30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才有了当前雄厚的财力,而俄罗斯则因为有丰富的资源,在油价飙升中一夜暴富,眼红啊:Q
李光耀:禁止石油期货交易也无法解决油价高企

--------------------------------------------------------------------------------

2008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7月10日电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9日在日本举办的亚洲股票论坛上表示,国际原油价格是受世界主要消费国针对石油消费的政策和市场供需来决定的,就算禁止石油期货交易,也无法解决油价居高不下的问题。

  据“中央社”报道,李光耀是在论坛上答复与会者提问时,做出上述答复,并指油价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石油期货交易,而在世界究竟要如何去消费石油。

  李光耀引述曾担任美国前总统里根顾问,有供应学派经济学之父美名的经济学家费德斯坦发表的“当美元遭遇浮油”评论,指真正影响油价涨跌因素是人们当前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石油消费。



  李光耀指出,如果产油国和石油公司都相信这种天然资源价格未来将继续上涨,那会暂时压住不卖,以争取更高的价格,这是很自然的;反之,如果它们察觉人们消费行为会因某种因素出现变化,让它们相信石油需求将会下滑,就会开始生产和贩卖更多石油,进而把油价拉低。

  李光耀说,如果美国、欧洲、中国、印度和日本都表示,要规定所有汽车在2020年之前改用油电混合或电池驱动,只把石油用于飞机这种除了石油无法使用其它燃料的交通工具,如果认真这么做,石油供应方必定会按照这个新局势重新计算,并做出最好的结论,那就是现在把石油卖出,以免未来价值下跌。

  李光耀认为,对冲基金之类的交易活动,其实对石油价格影响相当有限。真正的考验是世界是否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大国政府,从美国这个最大石油消费国开始,是否认真去实现取得能源独立的目标?虽然大家谈了许多,但它们是认真的吗?

  李光耀强调,人们其实有能力将油价拉回一个合理的水平,但由于少了决心,促使石油公司看准人们的心理,选择将石油储藏起来,以在未来卖更高的价钱。

  李光耀说,同样的在减碳问题上也一样。尽管气候变迁问题造成诸如冰川融化、河流截流等环境问题,但这些问题还未对人类生活造成直接冲击,只有当临水的居民因河流变化而被迫集体搬迁时,受影响的国家才会正视这个问题。除非问题真实出现在人们面前,否则人们还是会把这些问题当作理论或学术问题来讨论。

  此外,李光耀也有信心,认为亚洲经济体不会在下一波经济衰退中被全面击倒,但他认为现在需要预防美国市场突然崩溃所带给全球的冲击。

  李光耀说,美国引发的次级信贷危机没有给亚洲的银行和经济体带来太大冲击,其中一个原因是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取得成长。
【李光耀也有信心,认为亚洲经济体不会在下一波经济衰退中被全面击倒,但他认为现在需要预防美国市场突然崩溃所带给全球的冲击。】
很想看看美国市场突然崩溃的一天: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