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台湾人意愿对统一问题并无决定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4:58:30
2008年05月09日 08:56环球网【大 中 小】 【打印
核心提示:至于两岸最终的关系,李光耀认为,台湾人的意愿对统一问题并无决定性,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和决心。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6日接受台湾“中央社”专访时表示,如果他是马英九,“我会搁置(统独争议)四年,别提这件事”,只要能搁置争议,即使是四年,台湾也可以“成就重大的变化”。
据台湾《联合报》9日报道,他说,随着台湾新领导人上任,台海两岸出现实现三通等经济上的机会,而中国大陆正努力追求经济成长,台湾也该把注意力转回到经济,创造双赢的局面。据报道,他表示“不认为台海两岸有任何一方急于讨论‘一国两制’或相关的争议,统‘独’问题可以搁置四年到八年,追求经济的成长,但也无法永远不谈台湾‘主权’”。
他表示,追求经济成长对北京而言极为重要,而这明显可以当做两岸推展关系的基础。
他说:“中国和日本有许多歧见,但(中国国家主席)胡主席今天却在东京访问,为什么?(因为)中国要(经济)成长。”
李光耀说,胡主席四月在博鳌论坛会见台湾“副总统”当选人萧万长时提到“四个继续”,意思就是“让我们搁置争议,追求成长,创造双赢”。
至于两岸最终的关系,他认为,台湾人的意愿对统一问题并无决定性,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和决心。他称,美国政府已表明,“他们只支持‘中华民国’的现状,不支持独立或以武力统一”。
李光耀说,如果台湾跟中国大陆保持稳定关系,避免对立,台湾就不需要担心遭挤压。他希望马英九上任之后,台湾政党之间所讨论的不再是统“独”或本土化等问题,而是讨论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上的机会。
马英九政府国际空间 不会变大
当选人马英九未被视为“麻烦制造者”,因此台湾已较不孤立,但在台湾争取国际空间和希望中国撤离导弹的议题上,李光耀不认为会有明显进展。
李光耀说:“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未来四年不会增加多少。北京必须考虑到,未来再出现民主进步党政府时,可能会利用这个多出来的空间。”
在马英九当选后,有专家主张北京应对台北表达善意,让台湾参与部分国际组织,以及撤离一部分针对台湾部署的导弹。
对于导弹问题,李光耀说,导弹撤离后随时可重新部署,台湾人民应该要问,中国大陆什幺情况下会对台湾使用这些导弹。
他说,台湾经济繁荣对大陆有利,借着和平发展经济以及民间和军事科技的提升,中国将可使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不敢在危机时刻接近台湾。他表示,“如果台湾走向‘独立’,中国大陆就会攻击。”
李光耀还说,马英九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让两岸情势缓和进步,但马英九并未重申国民党终极统一的原本立场。他在记者追问时也说,他不认为国民党在走向两岸统一,“因此,不必谈”。
李光耀也表示,未来四年两岸将专注于经济等交流,统“独”问题会搁置。
对于台湾政府和人民都希望取得更多国际活动空间,李光耀说:“他们不知道你们要往哪里去,你以为他们(指北京)会给你们更多国际活动空间吗?”北京过去让台湾参与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后来李登辉改变台湾立场,北京便改变态度。
他说,他并未跟北京领导人讨论此事,但他指出:“如果用意最终是要走向独立,他们为何要让你们获得国际活动空间?”
两岸若改善 台新即可谈自由贸易协定(FTA)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表示,“新加坡与台湾的关系,不能快过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这是新加坡的立场,一旦两岸关系改善,台、新讨论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将不成问题。
对于马英九当选后宣布台湾愿以弹性的名称和新加坡重启FTA谈判,李光耀六日接受台湾“中央社”专访时,做出上述响应。
他表示,只要台湾和中国大陆维持稳定友好关系,加强贸易、投资和旅游的合作,新加坡和台湾也可以增加这些方面的合作。
但他说:“不要把任何政治带进台新关系。因为从1970年代蒋经国在位时,新加坡始终维持它的一个中国政策”。
对近期是否计划访台,李光耀也抱持类似的态度。他说,如果台海关系更加友善、合作,而且像19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他经常访问台湾的时候一样,媒体不会公开他的访问行程,他将赴台访问。
但李光耀说,如果他的访问被台湾媒体用来挑衅北京,将使台新关系受挫。(范凌志)2008年05月09日 08:56环球网【大 中 小】 【打印】
核心提示:至于两岸最终的关系,李光耀认为,台湾人的意愿对统一问题并无决定性,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和决心。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6日接受台湾“中央社”专访时表示,如果他是马英九,“我会搁置(统独争议)四年,别提这件事”,只要能搁置争议,即使是四年,台湾也可以“成就重大的变化”。
据台湾《联合报》9日报道,他说,随着台湾新领导人上任,台海两岸出现实现三通等经济上的机会,而中国大陆正努力追求经济成长,台湾也该把注意力转回到经济,创造双赢的局面。据报道,他表示“不认为台海两岸有任何一方急于讨论‘一国两制’或相关的争议,统‘独’问题可以搁置四年到八年,追求经济的成长,但也无法永远不谈台湾‘主权’”。
他表示,追求经济成长对北京而言极为重要,而这明显可以当做两岸推展关系的基础。
他说:“中国和日本有许多歧见,但(中国国家主席)胡主席今天却在东京访问,为什么?(因为)中国要(经济)成长。”
李光耀说,胡主席四月在博鳌论坛会见台湾“副总统”当选人萧万长时提到“四个继续”,意思就是“让我们搁置争议,追求成长,创造双赢”。
至于两岸最终的关系,他认为,台湾人的意愿对统一问题并无决定性,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和决心。他称,美国政府已表明,“他们只支持‘中华民国’的现状,不支持独立或以武力统一”。
李光耀说,如果台湾跟中国大陆保持稳定关系,避免对立,台湾就不需要担心遭挤压。他希望马英九上任之后,台湾政党之间所讨论的不再是统“独”或本土化等问题,而是讨论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上的机会。
马英九政府国际空间 不会变大
当选人马英九未被视为“麻烦制造者”,因此台湾已较不孤立,但在台湾争取国际空间和希望中国撤离导弹的议题上,李光耀不认为会有明显进展。
李光耀说:“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未来四年不会增加多少。北京必须考虑到,未来再出现民主进步党政府时,可能会利用这个多出来的空间。”
在马英九当选后,有专家主张北京应对台北表达善意,让台湾参与部分国际组织,以及撤离一部分针对台湾部署的导弹。
对于导弹问题,李光耀说,导弹撤离后随时可重新部署,台湾人民应该要问,中国大陆什幺情况下会对台湾使用这些导弹。
他说,台湾经济繁荣对大陆有利,借着和平发展经济以及民间和军事科技的提升,中国将可使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不敢在危机时刻接近台湾。他表示,“如果台湾走向‘独立’,中国大陆就会攻击。”
李光耀还说,马英九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让两岸情势缓和进步,但马英九并未重申国民党终极统一的原本立场。他在记者追问时也说,他不认为国民党在走向两岸统一,“因此,不必谈”。
李光耀也表示,未来四年两岸将专注于经济等交流,统“独”问题会搁置。
对于台湾政府和人民都希望取得更多国际活动空间,李光耀说:“他们不知道你们要往哪里去,你以为他们(指北京)会给你们更多国际活动空间吗?”北京过去让台湾参与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后来李登辉改变台湾立场,北京便改变态度。
他说,他并未跟北京领导人讨论此事,但他指出:“如果用意最终是要走向独立,他们为何要让你们获得国际活动空间?”
两岸若改善 台新即可谈自由贸易协定(FTA)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表示,“新加坡与台湾的关系,不能快过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这是新加坡的立场,一旦两岸关系改善,台、新讨论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将不成问题。
对于马英九当选后宣布台湾愿以弹性的名称和新加坡重启FTA谈判,李光耀六日接受台湾“中央社”专访时,做出上述响应。
他表示,只要台湾和中国大陆维持稳定友好关系,加强贸易、投资和旅游的合作,新加坡和台湾也可以增加这些方面的合作。
但他说:“不要把任何政治带进台新关系。因为从1970年代蒋经国在位时,新加坡始终维持它的一个中国政策”。
对近期是否计划访台,李光耀也抱持类似的态度。他说,如果台海关系更加友善、合作,而且像19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他经常访问台湾的时候一样,媒体不会公开他的访问行程,他将赴台访问。
但李光耀说,如果他的访问被台湾媒体用来挑衅北京,将使台新关系受挫。(范凌志)
台湾人的意愿对统一问题并无决定性,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李光耀是老油条了,说话一针见血
这个老头就喜欢在两岸之间胡说八道
两边渔利
楼上的一点不懂``看来我得为新家坡辩护一次了!
正面
1.19年前,发生风波后的第二天,主动站出来支持中国的就是这老头(看清楚,是支持,不是不痛不痒的发言)
2.2004年,又是这老头复诉了19年前的立场
3.这次西藏问题,还是这老头站出来支持中国
-------------------------------------
反面
这老头不欣赏当初TG对南洋华人的宣传喇叭(就跟现在美国之音差不多),所以有排华情绪
此老头在非典问题上刁难中国,叫大家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蓝子,但私下自己却把鸡蛋全部放进了中国
我想说明什么?~~~~这老头是狡猾,但也不是你们说的墙头草!他为了新加坡也有自己的立场~但总的来说,在大问题上没害中国~
原帖由 happywar 于 2008-5-9 23:05 发表
这个老头就喜欢在两岸之间胡说八道
两边渔利




楼上的,请尊重这位智者,他说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二代和三代核心可是很尊重他的,新加坡能一党专政这么多年,他居功至伟。对台湾问题,除了中国大陆,他是最有发言权的。想想九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