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军迷擂台6:国土防空作战,苏-27家族与F-15家族谁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55:55
  • 军帝II

  • simon_lx

  • aaasssaaa

  • hbao

  • cheng.zha212

  • hellokitty

  • lijun123

  • zhiran

  • 捕食之鹰

  • 呵呵:D :D
    如果中国装备的是15,肯定说15好的人多。
    当然是反方,F-15为什么不能够胜出。苏27这个纯粹的格斗机,当然也在不断改进它的中远程作战能力,但是雷达技术摆那里啊。另外,苏27的空气动力设计不见得就比F15强吧,两者只能够说是各有千秋。
    无条件支持su27家族。su27家族还在发展;F22一出,F15家族已经年迈了。
    我是反方的辩手,嘿嘿。
    另外,苏27是我们没有选择情况下的选择,或者世界是一个向中国开放的超市的话,当年当日,我们会选择F15的
    投票走人 :L
    鹰式机一开始困难点.但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系统更完善的一方,最终会占上风...
    我不想看大屠杀:')
    我觉得F15会胜利...因为老美在雷达 电子 火控等电子系统上的优势相对俄罗斯来说强太多了 F15主要是因为老美没有国土防空方面的迫切需要~所以才没有在这个方向继续发展 而是发展出F15E 如果老美想要改进国土防空版F15 别的不说~~把F14D上的不死鸟搬过来配合原有的AIM120+AIM9X...SU27系列目前还达不到那么强悍的对空攻击能力~
    原帖由 邦德 于 2008-4-15 15:00 发表
    我不想看大屠杀:')

    白内裤是穿的,不是套在脑袋上的。我也认为F15比SU27强,但也不至于大屠杀吧
    前提不都已经给出是在国土防空作战的条件下嘛,是整个体系对抗,又不是单机打架,那么悲观做啥```
    ◆苏联作战思想下的国土防空军

      二战中,盟军轰炸机群对德国和日本本土成功进行的战略轰炸给苏联领导人以极大的震撼。战后,意识形态的差异,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为龙头的两大阵营的军事对垒。在双方展开的军备竞赛中,美国空军大量装备机载核武器和远程战略轰炸机,使苏联本土纵深重要目标受到了比二战期间更加严重的空中威胁。作为承担国土防空任务的苏联防空部队而言,为对抗远程轰炸机的空中威胁,在大力开发和装备地面防空导弹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截击机的发展。为了提高国土防空部队的作战能力,苏联在1958年建立了独立的防空军(在此之前防空军直属炮兵司令部)作战系统,由雷达兵、防空导弹兵、各专业兵种和防空战斗机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国土防空作战系统。(苏联的国土防空军主要由三支部队组成,他们是:截击机部队,地空导弹部队和战略雷达部队。战略雷达部队的作战任务无非就是发现和跟踪可疑目标。但是,截击机部队和地空导弹部队的责任划分中,截击机的任务却是配合地空导弹部队作战。)

      由于苏联面积广大的国土使防空军没有能力在整个防空范围内采用防空导弹系统构成严密的防空火力网,因此在执行对纵深目标的要地防空任务时仍然对截击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防空军的战斗机部队在50年代就多次与深入苏联领空进行试探飞行的美国轰炸机进行对抗,事实证明防空军装备的"米格"-15和"米格"-17无法有效完成拦截美国B-47轰炸机的任务,性能比较好的"米格"-19也很难应付B-52战略轰炸机和B-58超音速轰炸机的威胁。

        防空军作战行动中主要的作战目标是西方国家的远程侦察机和远程轰炸机,特定的目标类型对防空军使用的截击机在拦截作战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上要求比空军前线战斗机更高,但是防空战斗机却并不需要和前线战斗机一样强调与战斗机之间的格斗空战性能。

        苏联在战斗机设计中一直习惯提倡低成本、简单和轻巧,在西方国家装备的轰炸机实现喷气化和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之后,上述设计已经不能继续适应担负国土防空任务的需要。苏联航空工业设计单位在技术上无法生产出可以同时兼顾格斗空战和防空拦截任务的战斗机之前,以及在空军和防空军战术思想和装备体系无法统一的情况下,只能按照战术要求为不同军种有侧重的设计专用机型。而西方国家轰炸机的威胁要求防空军装备高空拦截性能更好,更加适合国土防空作战任务的专用截击机型,这就使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苏联防空军战斗机设计和技术发展,具有了与空军战斗机不同的,并具自己独特鲜明特点的

      由于苏联防空军应用了与苏联空军前线战斗机"简单、轻便、成本低、易生产以保持装备数量优势"不同的装备思想,这就使防空军的专用截击机与同时期的前线战斗机相比,重量更重、尺寸规格更大、飞机结构更加复杂、机上的雷达和火力控制系统的性能更好、机载武器射程和威力也比空军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防空军装备的截击机拥有与地面防空指挥系统和地面防空武器进行协同作战所需要的指挥和通讯能力,在机载航空电子和指挥自动化设备上比空军前线战斗机要全面和完善,防空军的截击机一般都配备以无线电导航设备和地面引导雷达、指挥控制中心共同组成的自动截击引导系统。此外,苏联防空军的截击机普遍具备比较好的全天候能力,飞机在细节设计、制造工艺和使用寿命上也比空军战斗机有很大的优势。敌方的战斗机并不是担负要地防空任务的截击机的主要作战目标,这就使其为了提高拦截性能而部分放弃了格斗空战的能力,有的型号甚至可以说没有空中格斗的能力,这个情况直到苏-27开始服役后才有所改善。
      针对以美国为主的敌对国家的战略空中力量,在作战中通常采用远程轰炸机进行高强度纵深轰炸的作战方式,苏联防空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在雷达和情报系统支持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引导下,由防空截击机来掩护地面目标,在距离保护目标一定的范围之外拦截西方国家的侦察机或者战略轰炸机。在受保护目标附近的防空范围内则由地面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来执行防空任务。苏联防空军的作战方式理论上是合理和有效的,不过从1960年5月1日拦截美国U-2侦察机时的表现来看,苏联防空军在防空导弹与战斗机部队的作战配合方面还存在明显的问题,苏联的国土防空系统在防空军部队建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没有使各作战单位得到很好的综合。

    ◆自动截击引导系统的作用

      苏联防空军指挥单位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作战思想中,认为防空军截击机飞行员在作战行动中必须绝对服从地面引导指令,在这一时期的飞机设计和机载系统的功能上也严格贯彻了这个作战思想。作为防空军所使用的截击机,机载设备根本不具备满足飞行员自主作战的性能要求,驾驶国土防空军截击机的飞行员在作战中需要依靠地面自动截击引导系统来进行作战指挥和目标导引。当地面预警雷达发现入侵空中目标后,由地面控制中心指挥截击机起飞,应用无线电导航系统和机上与其交联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根据预警雷达得到的目标数据信息自动控制飞机到达预定的截击点。

        受苏联落后的电子技术的限制,同时引导战斗机的数量和对目标攻击的成功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防空军装备的"米格"-25
    P上也同样存在。直到防空军装备了预警机、苏-27和具有自主搜索能力的"米格"-31后,苏联才组成了相对可靠的全空域拦截战斗机系统,但是仍然与实现全自动拦截的理想状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当苏联轰炸机力量由螺旋桨动力的图-4发展到现代化的图-16和图-95时,美国本土防空的压力也迅速的增加。为了对抗苏联远程航空兵装备的轰炸机的威胁,美国也为本土防空装备了F-102/106导
    弹防空截击机。在装备和使用思想上却如出一辙。F-102/106采用了与苏联防空军类似的作战引导方式,采用数据链将与北美防空系统综合的SAGE自动拦截系统和机上L-10自动驾驶仪交联,用来引导F-102/106的作战行动,通过全自动的拦截和引导系统可以控制F-106从起飞到着陆的全程作战行动,飞行员在空中只需要对仪表进行监控,以避免意外的情况影响飞行安全。

    作为以导弹为主要武器专门攻击轰炸机和侦察机的专用机种,F-102/106与苏-15也存在着同样的弱点,这就是只能拦截大型、低机动的机型,既无法与灵活的战斗机对抗也基本上没有改进为多用途战斗机的可能。
      自动截击引导系统技术难度大,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基于自动截击引导系统所建立起来的国土防空系统,并没有真正满足在军事上进行国土防空作战的需要,因此,美、苏两国按照自动引导系统设计的专用战斗机从70年代开始就陆续被性能更加全面,主动作战能力更强的新一代机型所取代。美国装备的F-102/106很快被F-4和F-15所取代,而苏-15也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被"米格"-23P/MP和更加先进的苏-27、"米格"-31代替。单从装备使用效率上来看,专用防空截击机的防空作战能力与多用途战斗机相比并没有体现出优势,而且专用防空截击机的作战效率和发展性也不高,已经不再适合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事对抗的要求,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就已经基本上不再继续发展。

    苏联防空军装备航程较远的"雅克"-28和图-128(后来又加上苏-27和米格-31)在远距离上拦截目标,当目标突破远程拦截机的阻击线后就已经接近机载攻击武器的投放区了。为了在目标进入地面防空导弹作战范围前对目标进行最大程度的打击,就需要拦截机能够用最快的速度爬高到相应的拦截位置以增加攻击的范围,采用这个战术对短程拦截战斗机的高空飞行性能和爬升率的要求都很高,作为短程拦截机的苏-9/11/15系列飞机为了满足战术上的要求,在这两个方面与空军的战斗机相比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米格-31为增大飞机的燃油携带量使飞机的机动敏捷性大为降低。特别是前苏联的电子科技落后于美国,其自行研制的R-33超远程空空导弹性能很不稳定。在与美国F-15一类的大型空中优势战斗机相遇时,米格-31几乎毫无胜算可言。 

        第一批苏-27出厂后不久,当时的航空工业部部长伊万.西拉也夫和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兼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米哈伊尔.彼得洛维奇.西蒙诺夫以及苏-27项目总设计师科尔钦和柯内舍夫被国土防空军航空兵司令N.I.莫斯科维杰列夫上将和空军副总司令叶夫列莫夫上将召到萨瓦斯列依卡飞行员战斗使用和改装训练中心。他们在总结了70年代以来苏制战斗机与西方战斗机进行的历次空战经验教训后得出了一致结论,目前的重型远程截击机已经不能应付现在和未来的美国战斗机所带来的威胁,必须为国土防空军研制一种更加灵活机动的远程截击战斗机! 

     1986年4月,设计师叶梅利亚诺夫和武器系统设计师维克多.加卢什科接到一项研制任务,在现有的苏-27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全新的远程截击战斗机。对于新型截击机的要求是接近米格-31的航程和不低于现有苏-27的机动敏捷性。

     为适应长航程的飞行,飞机的座舱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为飞越前苏联辽阔的边疆和最无显著地标的领域,飞机必然需要有新的导航系统。梅利亚诺夫领导的设计小组按照苏联民航的国际班机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劳兰导航系统、奥米伽导航系统和飞行姿态主参考系统设计了新的导航装置,并成功加以小型化使之能够用于战斗机。为了能使飞行员能够掌握并操作这一系统,先后进行了数次简化工作。但单座型苏-27P被认为不适合执行这一任务。这并非是飞机的问题,而是试飞员在如此长时间的飞行中感到疲惫不堪,无法保持正常状态。加之现代空战带给飞行员的工作量很大,大航程产生的长时间留空飞行加上高机动产生的高过载,使飞行员在单独应付复杂的作战情况、机载电子综合设备和机载武器时手忙脚乱。    只有两名飞行员才能胜任一次长达10个小时的巡航飞行,这期间当一名飞行员进行休息时将由另一名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和操作雷达及火控系统。这也排除了在苏-27PU上设置一名飞行员和一名武器操纵员的方案。设计小组决定直接在教练型座舱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新型飞机的前后座舱配置将是一样的,在长续航时间的飞行中两名飞行员在任务的任何阶段都能控制、操纵飞机或操纵雷达和武器系统。从两个座舱都能进行启动发动机、选择武器系统、输入和校正航行数据并决定弹射跳伞。  

        当设计小组热火朝天地投入到新型远程截击机的研制任务中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国家和军方的一些领导更加青睐米格-31而不是苏-27PU这样更为灵活的飞机。米格-31相对苏-27PU显得笨重但航程更远,不过其机动和敏捷性完全无法与后者相比。有一种理论认为在导弹时代刻意追求飞机的机动敏捷性是没有意义的,米格-31出色的高空高速能力能够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该机装备有威力强大的超远程空空导弹使米格-31根本没有必要进行近距离空战。米格-31利用其雷达和信息网络指挥其他4架战斗机进而形成能够战斗的“空中指挥中心”的特性使某些领导人对该机始终情有独钟!  

       “米格-31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有效的远程截击机,没有任何必要再开发新的武器系统,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更多地生产和部署米格-31而不是其他!”从克里姆林宫到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双方的争执几乎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作为妥协,苏-27PU被确定为米格-31重型截击机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者。设计小组为苏-27PU设计了一套选装设备,使苏-27PU也能起到米格-31“空中防御指挥中心”的作用。
    我看苏27麻烦:L
    原帖由 邦德 于 2008-4-15 15:00 发表
    我不想看大屠杀:')

    你个死000,做你英国人的鬼去
    还大屠杀
    ]]
    前几次辩论没参与,但说到毛机与美机还是来说几句话吧。

    说说毛子和西方在飞机设计上的差异好了。

    在国土防空中,毛子的所秘而不宣的“杀手锏”就是地面控制站遥控拦截的战机到达预定截击点,飞行员再接手控制飞机进入交战,这点前面已经有人贴过了。要着重提出的是这套系统一直到MIG-29时依然被装在飞机上,而美国在100系列时代过后的F-4 F-111等却再也不见类似系统,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苏联在电子设备发展上的差距使其无法在飞机有限的载重与容积内实现与西方飞机相同的搜索处理能力。在冷战时期着重的是同时期对抗,也就是说毛子不可能象现在那样悠闲的发展T-50而不必考虑时间问题。在技术不如人时间又不允许的情况下,苏联工程师想出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把一部分原应在飞机上执行的任务移到地面执行。譬如远距离搜索和追踪,既然飞机的雷达比不上就用地面的雷达比,而当时没有先进的数据链,无法象现代战机那样地面看到什么自己就看到什么,干脆就地面控制飞机去拦截,飞行员只要专著做好“如何与敌人交火”的事情,至于“如何发现敌人”就不必操心了。

    记得以前有一篇谈论毛机的文章说这是毛子战机的傻瓜化,其实不然。这只是毛子战机的功能阉割化,把一部分功能挪到地上,再想办法强化另一部分功能。假如大家对毛机有着一定了解,用比较大众化的描述来说,毛机格斗(WVR)出众,超视距(BVR)则是美机更佳。对这种描述的深一步解读,就是毛机是强化了“如何交战”这部分的功能,但“如何发现敌人”这部分的功能却是有意无意被阉割掉的,由科索沃空战中MIG-29那糟糕透顶的表现就可知道。

    毛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完全功能的现代战机,这点受限于毛子的科技水平,直到SU-27时代依然如此。SU-27S的雷达重量是F-15A的两倍,探测距离还比F-15A短,联系到后来印度对SU-30MK在BVR中的表现大加抱怨,可以从中知道SU-27的BVR水平实际上也不怎么出色。
    单一军机之间进行对比没有任何意义,空战自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起,已进入了系统对抗阶段,侧卫与鹰之间的优劣由双方的预警力量决定。显然毛子的预警力量不如大叔。
    好难选:L 纯支持一下好了,也许应该从飞机的设计思路来看:o
    F15的航电和武器设备都强于SU27,而在对于截击至关重要的爬升性能上F15也是出了名的强劲,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这次没法玩了,假想是在谁的国土上啊?
    接上帖

    简单的说,毛机独立作战能力差,美机独立作战能力强,这点到F-15与SU-27这代依然如此。现在假设的作战场景是国土防空,SU-27环境意识(SA)不足的缺点可由别的资料信节点加以弥补,那SU-27是否就能超越F-15呢?就我的看法,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假设双方都由于获得了SA补足而提升拦截机会,不存在被偷袭或者漏过拦截目标的情形,那接下来就到接战了。既然不存在或不考虑搜索死角,飞机总能在最佳情况下进入交战,那在BVR空战中,毫无疑问F-15的BVR拦截成功率要比SU-27强。SU-27+R-27在非洲中即使面对MIG-29这样的BVR菜鸟也未能建功,而F-15+麻雀却在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有着上佳表现。由于西非空战中SU-27机队都是俄罗斯飞行员驾驶,所以可以排除人的因素。

    经过BVR空战接着来到WVR空战阶段。以前不少的讹传说SU-27如何出色在美苏交流中格斗大胜F-15,但近年这种流传早已被澄清。即使是美印军演中F-15C 1:3不敌SU-30K,也是美国F-15C孤身面对SU-30K  MIG-21-93 还有预警机的印度空防体系,SU-30K有MIG-21-93佯动掩护,有AWACS提醒从死角逼近的F-15,有着发射后不管的R-77,而F-15的AIM-120被当作AIM-7F来用,发射完毕还必须要用雷达照射,据说这是模拟没有主动弹可用的巴国空军。值得一提的是SU-30K一直避免近战,而F-15C却力求获得近战机会,唯一的战绩也是从近战中获得,而损失却全是在中距离交战中。可见SU-27(30)的狗斗能力至少不能压制F-15,也就是并不比F-15更强。

    SU-27整个家族的进度都要比F-15要晚不少,同水平的战机最起码也晚好几年服役。SU-27基本型在86年小规模服役,边用边改,真正定型是1989年,那时候F-15A已经服役了10年,F-15C也取代了F-15A成为防空主力。要说后续改进型的话,类似SU-30MKI的三翼面F-15MATV在84年就已试飞,只不过美国认为这种改动对战机战力提高有限所以没大规模生产。而装了主动相控阵AESA的F-15C在2000年初就服役,SU-27系列到现在还没任何在役型号装上了AESA。也就是说即使是两系列中相同水平的亚型对比,SU-27也没有便宜可占,更别说假如不是按“同水平”而是按“同时间”来比的话,SU-27更是完全劣势。

    最后要说的是两者外销成绩。SU-27优势是价格便宜而且政治门槛低,那些买不了西方重型机的国家是SU-27的主要顾客,其价钱也只和F-16C/D相当。但当SU-27系列和F-15系列同台竞争时却无一例外的败下阵来,就好比韩国F-X战机购买计划,他对SU-35的项目评分全部是及格,而对F-15K的项目评分是一半优秀一半良好,两者的差距显而易见。

    其实SU-27与F-15何者更优在CD空版都是个被讨论得快烂掉的话题,SU-27可以说“能对抗”F-15,但是否as good as就很难说了,更勿论超越。
    该说的似乎sssaaasss已经都说了,我就先在一边观望:D
    ]]
    哪种27对抗哪种15啊?
    这个命题其实就在于要从两种可能去分析,在同一时期的前提下,一种是SU-27带着A-50去与装备F-15的国家的领空与之交手,另一种是F-15带着E-3去装备SU-27的国家与之交手,另外还要分是否考虑面空武器的问题。我发现每次擂台的题目都比较含糊其辞;P
    不含糊还怎么辩论啊?
    议题改为大预+侧卫VS望月楼+鹰才有实际意义;P
    二战后美机和毛机多次交火,几乎次次都是美机大比分胜出。不少文章把这种现象归结为1、毛机是猴版;2、毛机飞行员缺乏独立主动性;其实这两点都没说到点子上。

    说到底还是因为毛机本身的功能不全面而导致这样难看的场面。就如我之前所说,毛机对“如何发现对方”这点是直接交给地面控制站来做的,地面语音引导甚至遥控拦截。毛子卖飞机不卖地面控制系统,当失去地面控制的帮助,功能不全的毛机在天上不是瞎子也是个高度近视,自然被对方象打靶一样的打下来。美机外销也会降档同样有猴版,但降档后的美机依然神勇。同样的在飞行员问题上,说毛机飞行员都是废物不公平,说毛子训练体系太烂也不公平,因为毛机天生就是功能不全,你要编写训练大纲的人或者飞行员本身如何在一架残疾的飞机上发挥正常人的水平呢,这也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原帖由 明月清风 于 2008-4-15 18:59 发表
    既然已经给出了前提,我认为在偶们擅长的改进改进再改进之下,人丁日益兴旺且日渐耳聪目明,身手矫健的27家族,或者说11B系列,必将给已经老迈,数量渐少且行将被主子给放弃的15家族some colour to see see


    老迈的F-15已经装备了APG-63(V)2 AESA雷达,SU-27系列什么时候才能用上AESA呢?

    三代就是三代,你再改人家也在改,你还在改,人家直接换代
    貌似比较不好玩啊,这个也太模糊了吧~
    27家族很大啊,15家族也有司职对敌攻击的
    SU-27在我眼中那是比我老婆还要漂亮的东西,无条件支持。
    中国为什么要改出个11B,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中国在用西方的理念来将SU-27系列旧瓶装新酒,不然的话直接从毛子那里买新35不就得了。
    ]]
    ]]
    此论题谁出的?!出来说说预设战场在那,假想敌是谁.否则此问题无解
    这题出的,反正怎么讨论总有理:D :D
    原帖由 Fachman 于 2008-4-15 19:50 发表
    如果都是国土防空、有一样的大系统、一样水准的飞行员、基本一样的战术,那么单单PK同期两机的机动性能、机载设备和武器的话,毫无争议的:
    1.早期的Su-27比早期的F-15A/C要有效和强大——不管是近距格斗还是中距(那时的中距基本都扯淡)拦截Su-27都要强。

    近距格斗:Su-27有R-73、有头描、有OEPS-27、有更好的大仰角机动的较全面组合,远比早期F-15有效的多。就算机炮狗斗恐怕也就是当年Mig-15 VS F-86的翻版——能量优势和垂直/水平机动性能互有擅场,关键在飞行员的临机把握,但绝对不会一边倒。
    中距就不细谈了,基本是扯,但起码R-27几型比AIM-7E/F还是有一点机动和射程优势的,两者雷达都能胜任所配置武器而电子战能力基本相当(应该Su-27还强一点),另外Su-27基于OEPS-27和R-27T的组合对多目标的优势也是早期F-15不具备的。

    2.中期和终极机型的对比就不好说了:众所周知前苏联崩溃的影响(Su-27的改型多是骗钱的实验品),另外R-77的牛皮和AIM-120各系的“神话”也破绽百出,还有两个系列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也增多空战的不确定因素。但泛泛而论目前曝光的Su-35BM和F-15SG对比还是有一些台面上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攻击距离、矢量推进(导弹规避、抢有力战位、获得更大能量机动优势),而F-15SG的电子战能力可能极其强大(拜强大的AN/APG-63(V)3所赐),届时电子战能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压倒对手将成为二者比试的关键。

    早期的SU-27比F-15A也颇有不如,更别说和C比,去网上找找就知道,SU-27和F-15的包线基本重合,SU-27并无任何优势。


    近距离格斗,R-73+头瞄的确是个杀手,但这却不代表全部。OEPS27在近距格斗基本无用,它的出现毋宁说是毛子为了弥补雷达低能而发展的一种补救措施。SU-27的可控迎角只有20多度,就算放在三代里也并不出色,除非你愿意拿那个花架子的眼镜蛇出来说事。更别说SU-27在空战经常发生的亚跨音速段还有着最大可用G数下降的问题,所以27所谓的机动性优势从头到尾只存在于纸上。或者做个比较有意思的类比,就是F-16与MIG-29。F-16无论是敏捷性还是持续高G能力都比MIG-29优秀,MIG-29的优势在于低速区域和R-73,但靠这两者MIG-29并不能在与F-16的格斗中占得优势。

    在电子设备方面美国一向领先,所谓SU-27比F-15更强实在不知从何说起。89年的27S雷达还不如78年的15A,又有什么理由认为89年的27S电战设备会比78年的15A或者89年的15C更强?更何况美国外销战机时,电战设备与雷达工作模式是两大主要降档领域,而毛子却集中在武器之上(譬如MIG-29外销型号就一色用R-60代替了R-73),这两者何者电战水平更强不言而喻。

    用SU-35BM去比F-15SG是不公平的,首先SU-35BM还没服役,OKG SU说它的真正完成也得到2010年。其次SU-35BM的设计本意是在T-50服役前填补俄罗斯制空机的战力空白,而F-15SG是F-15E系列的多用途战机,也就是战轰机,在美国空军的编制中F-15E虽然有着与F-15C相同的空战能力,但它并不担负制空任务,所以在制空方面的性能并没有强化,它的雷达还是AN/APG-63V1,只不过允许它在未来可能换V3而已。用一种还没问世的制空机去和一种战轰机比制空,这怎么也算不上客观。不说别的,光是用老F-15C换AN/APG63V3的金鹰,SU-35BM就没有必胜的把握。
    原帖由 aaasssaaa 于 2008-4-15 20:13 发表

    早期的SU-27比F-15A也颇有不如,更别说和C比,去网上找找就知道,SU-27和F-15的包线基本重合,SU-27并无任何优势。


    近距离格斗,R-73+头瞄的确是个杀手,但这却不代表全部。OEPS27在近距格斗基本无用,它的出 ...


    Su-27机身缺陷这些细节问题就不谈了,F-15A也有N多的问题比如发动机,F-15A对比Su-27SM的所谓优势也是纸面上的,而雷达就不说了,最大探测距离和分辨率并不决定雷达是否能发挥中距弹效能的问题,关键是美苏和美印的几次对抗都表明Su-27系近距格斗和BVR能力不说一边倒起码还是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