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刻意掩盖的历史:法国人记述的圆明园大劫难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58:11
《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首次从法国角度全面回眸和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进程及其后果。作者伯纳。布立赛先生从历史陈迹之中,发掘、鉴别和取舍,以大量宝贵的史料、见证与旁证,以及史学家的评说,着重揭露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中国皇家御苑的强盗行径,明确指出西方列强对华“远征”的侵略性、掠夺性和破坏性。无疑,本书再次笔伐殖民帝国疯狂掠夺中国和破坏人类文化遗产的罪行,也给我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史料。


伯纳。布立赛,,BernardBrizay,,,1941年8月4日生于法国鲁昂,历史学家兼《费加罗报》、《巴黎人报》资深记者,已撰著出版数部关于历史、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著作。


法国人的见证


在法国,有不少纪实作者通过很多文章和著作,对圆明园大洗劫做了大量的记述和深入的评论。他们当中有:海军上尉巴吕、埃里松伯爵、保罗。瓦兰上校,,又名杜潘,,、贝齐亚上尉、乔治。凯鲁莱、查理。米特雷西和年轻的阿尔芒。吕西。他们的见证材料都很有价值。还有樊国梁主教,他在掠夺事件过去40年之后,也写下了他的见闻。圆明园里那些令人不敢相信的奇珍异宝,使他们想到的是《一千零一夜》中所描绘的宫殿里的情景,这是他们最能想到的参照物。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巴吕所写的见证材料:“第一批进入圆明园的人以为是到了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什么居住场所。因为摆在架子上的那些东方玉器、金器、银器,还有漆器,不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见,那简直就像欧洲的博物馆。出于一种习惯上的谨慎,大家首先是仔细观察。那些东西摆得那么井然有序,使你觉得只能看,不能动。还是有人经不住诱惑,就先动手了。”不过,巴吕没有说是谁先动的手……


军医卡斯塔诺承认这样的事实:“作为讲述人,我们的态度是公允的,这迫使我们要说,对圆明园的抢劫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20岁的莫里斯。伊里松,于1886年即圆明园遭劫26年之后,写了一本关于那次远征中国的书《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他在书中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讲述对圆明园的大掠夺。作者叙述了在那几个疯狂的日日夜夜所发生的一切,其中不乏炫耀文笔才华之意,但同时也是对在英国和法国因洗劫圆明园事件而引发的相互推诿的丑闻所作出的反应。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那些丑闻刚刚被人们遗忘。他的主要意图是要为那位法军主帅开脱责任,使之与后来备受谴责的掠夺和破坏行为脱离干系。


对于事实的真相,也就是法国人应负的责任,埃里松伯爵是无法否认的,但他想让其他主犯——英国人和中国盗贼,共同承担责任。他还谈到劫数问题,认为那场浩劫在所难免,谁也阻止不了。蒙托邦和别人一样,目击了抢掠行动,但却无法阻止。对当时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事,蒙托邦意识到它的严重性,而且为之感到痛心。但埃里松认为,对圆明园的洗劫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要是发生在战时的事情,都是合理的”。不过他谴责“糟蹋”行为,认为那是“犯下的唯一错误”。


埃里松还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比较,这起码是人们没想到的一点,在此值得一提。他津津乐道地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能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见鬼!他们是从哪儿弄到的试金石?”由此看来,掠夺的方式和手法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就看你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


欧洲人更多的是搜罗宝石和贵金属、金子和银子。军官们特别感兴趣的是有可能在巴黎和伦敦高价出手的“奇货”。而衣物、丝绸和皮货,还有各种首饰,对英军中的印度籍士兵最有吸引力,抢掠者对瓷器感兴趣的不多,因为那种东西易碎。有心垂顾稀世画卷的人就更少了。《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首次从法国角度全面回眸和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进程及其后果。作者伯纳。布立赛先生从历史陈迹之中,发掘、鉴别和取舍,以大量宝贵的史料、见证与旁证,以及史学家的评说,着重揭露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中国皇家御苑的强盗行径,明确指出西方列强对华“远征”的侵略性、掠夺性和破坏性。无疑,本书再次笔伐殖民帝国疯狂掠夺中国和破坏人类文化遗产的罪行,也给我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史料。


伯纳。布立赛,,BernardBrizay,,,1941年8月4日生于法国鲁昂,历史学家兼《费加罗报》、《巴黎人报》资深记者,已撰著出版数部关于历史、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著作。


法国人的见证


在法国,有不少纪实作者通过很多文章和著作,对圆明园大洗劫做了大量的记述和深入的评论。他们当中有:海军上尉巴吕、埃里松伯爵、保罗。瓦兰上校,,又名杜潘,,、贝齐亚上尉、乔治。凯鲁莱、查理。米特雷西和年轻的阿尔芒。吕西。他们的见证材料都很有价值。还有樊国梁主教,他在掠夺事件过去40年之后,也写下了他的见闻。圆明园里那些令人不敢相信的奇珍异宝,使他们想到的是《一千零一夜》中所描绘的宫殿里的情景,这是他们最能想到的参照物。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巴吕所写的见证材料:“第一批进入圆明园的人以为是到了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什么居住场所。因为摆在架子上的那些东方玉器、金器、银器,还有漆器,不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见,那简直就像欧洲的博物馆。出于一种习惯上的谨慎,大家首先是仔细观察。那些东西摆得那么井然有序,使你觉得只能看,不能动。还是有人经不住诱惑,就先动手了。”不过,巴吕没有说是谁先动的手……


军医卡斯塔诺承认这样的事实:“作为讲述人,我们的态度是公允的,这迫使我们要说,对圆明园的抢劫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20岁的莫里斯。伊里松,于1886年即圆明园遭劫26年之后,写了一本关于那次远征中国的书《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他在书中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讲述对圆明园的大掠夺。作者叙述了在那几个疯狂的日日夜夜所发生的一切,其中不乏炫耀文笔才华之意,但同时也是对在英国和法国因洗劫圆明园事件而引发的相互推诿的丑闻所作出的反应。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那些丑闻刚刚被人们遗忘。他的主要意图是要为那位法军主帅开脱责任,使之与后来备受谴责的掠夺和破坏行为脱离干系。


对于事实的真相,也就是法国人应负的责任,埃里松伯爵是无法否认的,但他想让其他主犯——英国人和中国盗贼,共同承担责任。他还谈到劫数问题,认为那场浩劫在所难免,谁也阻止不了。蒙托邦和别人一样,目击了抢掠行动,但却无法阻止。对当时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事,蒙托邦意识到它的严重性,而且为之感到痛心。但埃里松认为,对圆明园的洗劫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要是发生在战时的事情,都是合理的”。不过他谴责“糟蹋”行为,认为那是“犯下的唯一错误”。


埃里松还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比较,这起码是人们没想到的一点,在此值得一提。他津津乐道地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能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见鬼!他们是从哪儿弄到的试金石?”由此看来,掠夺的方式和手法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就看你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


欧洲人更多的是搜罗宝石和贵金属、金子和银子。军官们特别感兴趣的是有可能在巴黎和伦敦高价出手的“奇货”。而衣物、丝绸和皮货,还有各种首饰,对英军中的印度籍士兵最有吸引力,抢掠者对瓷器感兴趣的不多,因为那种东西易碎。有心垂顾稀世画卷的人就更少了。
抢完以后,还说是周围救火的中国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