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克文首次出访看其外交政策走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11:02
从陆克文首次出访看其外交政策走向
2008年04月09日 16:36人民网

新闻人物: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西方世界出了一位会讲华语、知晓中华文化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引起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关注。他上台后究竟会把澳大利亚带向何方?其外交战略是朝东还是向西?是亲美还是爱中?外界一直在观察。

3月27日,陆克文开始了其上任以来的首次环球访问。在这次为期17天的访问中,陆克文访问美国、英国、罗马尼亚和中国。从访问的安排行程和他与各国领导人商讨的情况,可以清楚的了解陆克文新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先后次序、轻重缓急以及未来走向。其外交重点和优先秩序是美国、东亚和欧盟。

从陆克文在大选期间的表态和这次访问来看,澳新政府将在对外关系上做出一些不同于其前任的事,体现出新的领导,新的作风。从澳大利亚的根本利益出发,陆已经对外交的重点和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并在不断完善中。

保持美澳关系 但不盲目追随

陆克文海外出访的第一站就直奔美国而去,显示澳大利亚仍十分重视发展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行前,陆在演讲中将美国形容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积极力量”和“关键的经济伙伴”。毕竟澳大利亚与美国有着长达57年的军事同盟关系,澳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都需要依靠美国的支持。看来安全利益是澳的主要出发点。其次是意识形态因素,或者说是西方价值观。陆在同美国总统布什会谈时双方都强调,两国拥有一种“共同价值观”。

但这并不是说,澳要事事追随美国。恰恰相反,澳要时时注意这一点。因为霍华德执政时期,外交上奉行实用主义,追随美国,使澳的国家安全威胁受到恐怖主义分子的威胁,澳作为中等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霍华德执政末期,这些弊端日益显现,澳国内开始反思,有必要对霍华德政府外交政策做出调整。这也就是说,澳将配合美国它认为是正确的行为,而与在那些可能产生矛盾和问题的事情上保持其独立性。

如陆克文在去年12月3日宣誓就职当天,就签署了应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美国还未批准此文件。另一个不让美国高兴的事是,澳将在今年中期前撤回550名作战部队。目前,澳在伊拉克有约1500人驻军。在阿富汗问题上,尽管陆克文表示将继续支持北约在阿富汗展开的国际安全行动,但倾向于将支援行动转向非战斗部门。澳大利亚目前在阿富汗有约900名士兵。

尽管如此,美澳战略联盟关系不会受到根本性影响。美国伊拉克政策失败已成事实,布什主义难以为继,澳撤军是理性选择,进入执政末期的布什政府难以对澳做出过激反应;陆政策把握适度,主张的是逐步撤军,而不是立即撤军;从伊拉克撤军转而支持在阿富汗开展反恐工作。这样既照顾到布什的面子又重申了反恐承诺;双方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将继续加强,因为美澳在东亚都有着重要的利益。

重视多边外交 发挥中间作用

陆克文访美期间,顺访联合国总部,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举行了会谈,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交换了意见,陆还对前霍华德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批评,并宣称澳大利亚将会在2013年-2014年争取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澳大利亚最近一次是在1985年到1986年期间担任非常任理事国成员。按照陆克文的话说“这两次的间隔太久了,我们决定要行动了。我觉得30年足够久了,是时候让我们发声的时候了。”

陆克文领导的工党政府一直认为,其前任霍华德领导的执政联盟过于重视双边关系,牺牲了多边关系,也忽视了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作用。陆克文此举,显然是体现了工党政府与前任政府的不同,他们对国际多边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视。

陆本人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比较好的一位,全球化的天时和地利为陆提供了展示其才能的良机。澳能在多边和双边机制交流中,在推动东西方合作互利共赢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起好了,不仅将给澳带来利益和声望,而且也将促进东西方的和谐,并造福于人民。

今后澳在国际事务中,将会更多的支持联合国在国家安全、贸易、可持续发展、人权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贸易上,将把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放在首要位置,将设法推进澳倡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进程;在开发援助问题上,到2015年时将对外援助额由占GNP的0.3%逐步提高到0.5%;在防扩散方面,从维护《核不扩散条约》出发,将不向印度等未签署《条约》的国家提供铀矿等。


发展对华关系 坦率应对分歧

陆克文行程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也可以称之为“压轴戏”。陆克文领导的工党政府自上台之初,即宣布将坚持“融入亚洲”的外交政策,争取在东亚地区一体化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澳认识到,未来国家的经济繁荣要靠与东亚深入合作,因为澳的10大贸易伙伴中,有6个在东亚。因此新政府将继续推进与中国、印度、日本、东盟的关系。与霍华德政府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把发展与中国关系放在东亚地区的首要位置,中国作为澳大利亚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陆克文此行的重中之重。

澳大利亚的这一政策转变并不是偶然的。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发生深刻变化。顺势而为,深化对华关系,搭乘中国经济的快车实现本国的经济振兴,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目前中澳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确立了“二十一世纪互利共赢全面合作关系”,“战略对话机制”业已形成,经贸合作加强,中国跃居澳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438.4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陆在这一背景下上台,中澳两国人民对其任内深化两国关系充满期待。陆本人也对深入发展两国关系抱乐观态度。

新政府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地区内最强大的地缘政治力量,只有在中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的情况下,澳利益才能获得最好的保证,澳必须在双边、多边和全球事务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澳目前正在制定《中澳五十年战略》,重点加强两国经济上的互补和互利。

新政府在外交战略上奉行多边主义,尊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导地位,对与它国搞安全联盟持谨慎态度,不参与同中国对抗或遏制中国的战略,这有利于促进两国在多边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加强中澳互信,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

在台湾问题上,陆青年时期曾在台湾求学,后曾在中国作过外交官,他对台湾问题有深刻理解,认为“台独”意味着战争,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澳与中国发展关系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有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共同面对,协商解决。在贸易问题上,澳将向中国推销商品;对澳制造业的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受国内政治影响,澳对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等问题更加重视,势必对中国提出更高要求。自贸区谈判中还有一些分歧,需要找到解决办法。工党以前表示,将双边贸易安排谈判置于次要地位,设立谈判基准,只有在确保澳获得净收益的条件下才谈。

中澳在人权领域正在进行对话,澳新政府将更加重视人权问题,声称促进“全面人权”是其核心外交政策,不能因经济目标和其他外交目标而打折扣。其对中国人权问题关注势必加强,提出尽管两国人权对话机制运转良好,仍不排除就个别案例向中国提抗议。在这个问题上,澳新政府如把握不当,有可能出现对中国片面指责情况,伤及两国关系。

对中国来说,保护人权,尊重人权,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以人为本”政策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可能存在认识差距,但两国目标是一致的,只要加强沟通,通过对话是可以解决的。

澳已签署《京都议定书》,有可能在减排问题上对中国加大压力。工党认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中国”,要利用与中国友好关系和其能源供应国的地位“帮助中国制定应对策略”,并将提议成立“澳-中全球气候变化委员会”。

去年,胡主席访澳时,两国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联合声明,表明两国愿意共同关注和应对这一问题的坚强决心。“节能减排”问题也已列入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分歧也是可以弥合的。

还有一个西藏问题。最近由达赖集团煽动和策划的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遭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谴责。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表示支持中国政府为恢复西藏的法律和秩序所采取的措施,但澳并不在其中。希望澳在了解了真相后,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清楚的是非判断。澳反对把奥运政治化,反对制抵北京奥运会,支持和配合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立场值得赞赏。陆克文表示全世界都期待着这将成为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

如何正确处理中美日澳四边关系,使之良性互动成为澳新政府的课题。陆在未当选时曾对中澳美等关系发表了他个人的看法:“由于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存在良好而强劲的关系,我们能够在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中扮演一个非常积极的角色。有的时候中美之间会产生一些紧张和矛盾,但澳大利亚愿意利用未来的任何机会,帮助维护一个强劲的、和平的、繁荣的中美关系未来。这将是21世纪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基础。对此,我们澳大利亚愿意竭尽所能。”现在他在台上,未来如何处理澳与中美日等国的多边关系将为各方瞩目并接受考验。

虽然中澳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也要谨慎处理双方面临的上述问题和挑战,两国关系仍存在巨大合作潜力和空间。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安全上互信协调,陆克文时代的中澳关系前景是美好的。(沈世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与合作研究部主任,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
从陆克文首次出访看其外交政策走向
2008年04月09日 16:36人民网

新闻人物: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西方世界出了一位会讲华语、知晓中华文化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引起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关注。他上台后究竟会把澳大利亚带向何方?其外交战略是朝东还是向西?是亲美还是爱中?外界一直在观察。

3月27日,陆克文开始了其上任以来的首次环球访问。在这次为期17天的访问中,陆克文访问美国、英国、罗马尼亚和中国。从访问的安排行程和他与各国领导人商讨的情况,可以清楚的了解陆克文新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先后次序、轻重缓急以及未来走向。其外交重点和优先秩序是美国、东亚和欧盟。

从陆克文在大选期间的表态和这次访问来看,澳新政府将在对外关系上做出一些不同于其前任的事,体现出新的领导,新的作风。从澳大利亚的根本利益出发,陆已经对外交的重点和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并在不断完善中。

保持美澳关系 但不盲目追随

陆克文海外出访的第一站就直奔美国而去,显示澳大利亚仍十分重视发展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行前,陆在演讲中将美国形容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积极力量”和“关键的经济伙伴”。毕竟澳大利亚与美国有着长达57年的军事同盟关系,澳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都需要依靠美国的支持。看来安全利益是澳的主要出发点。其次是意识形态因素,或者说是西方价值观。陆在同美国总统布什会谈时双方都强调,两国拥有一种“共同价值观”。

但这并不是说,澳要事事追随美国。恰恰相反,澳要时时注意这一点。因为霍华德执政时期,外交上奉行实用主义,追随美国,使澳的国家安全威胁受到恐怖主义分子的威胁,澳作为中等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霍华德执政末期,这些弊端日益显现,澳国内开始反思,有必要对霍华德政府外交政策做出调整。这也就是说,澳将配合美国它认为是正确的行为,而与在那些可能产生矛盾和问题的事情上保持其独立性。

如陆克文在去年12月3日宣誓就职当天,就签署了应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美国还未批准此文件。另一个不让美国高兴的事是,澳将在今年中期前撤回550名作战部队。目前,澳在伊拉克有约1500人驻军。在阿富汗问题上,尽管陆克文表示将继续支持北约在阿富汗展开的国际安全行动,但倾向于将支援行动转向非战斗部门。澳大利亚目前在阿富汗有约900名士兵。

尽管如此,美澳战略联盟关系不会受到根本性影响。美国伊拉克政策失败已成事实,布什主义难以为继,澳撤军是理性选择,进入执政末期的布什政府难以对澳做出过激反应;陆政策把握适度,主张的是逐步撤军,而不是立即撤军;从伊拉克撤军转而支持在阿富汗开展反恐工作。这样既照顾到布什的面子又重申了反恐承诺;双方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将继续加强,因为美澳在东亚都有着重要的利益。

重视多边外交 发挥中间作用

陆克文访美期间,顺访联合国总部,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举行了会谈,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交换了意见,陆还对前霍华德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批评,并宣称澳大利亚将会在2013年-2014年争取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澳大利亚最近一次是在1985年到1986年期间担任非常任理事国成员。按照陆克文的话说“这两次的间隔太久了,我们决定要行动了。我觉得30年足够久了,是时候让我们发声的时候了。”

陆克文领导的工党政府一直认为,其前任霍华德领导的执政联盟过于重视双边关系,牺牲了多边关系,也忽视了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作用。陆克文此举,显然是体现了工党政府与前任政府的不同,他们对国际多边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视。

陆本人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比较好的一位,全球化的天时和地利为陆提供了展示其才能的良机。澳能在多边和双边机制交流中,在推动东西方合作互利共赢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起好了,不仅将给澳带来利益和声望,而且也将促进东西方的和谐,并造福于人民。

今后澳在国际事务中,将会更多的支持联合国在国家安全、贸易、可持续发展、人权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贸易上,将把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放在首要位置,将设法推进澳倡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进程;在开发援助问题上,到2015年时将对外援助额由占GNP的0.3%逐步提高到0.5%;在防扩散方面,从维护《核不扩散条约》出发,将不向印度等未签署《条约》的国家提供铀矿等。


发展对华关系 坦率应对分歧

陆克文行程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也可以称之为“压轴戏”。陆克文领导的工党政府自上台之初,即宣布将坚持“融入亚洲”的外交政策,争取在东亚地区一体化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澳认识到,未来国家的经济繁荣要靠与东亚深入合作,因为澳的10大贸易伙伴中,有6个在东亚。因此新政府将继续推进与中国、印度、日本、东盟的关系。与霍华德政府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把发展与中国关系放在东亚地区的首要位置,中国作为澳大利亚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陆克文此行的重中之重。

澳大利亚的这一政策转变并不是偶然的。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发生深刻变化。顺势而为,深化对华关系,搭乘中国经济的快车实现本国的经济振兴,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目前中澳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确立了“二十一世纪互利共赢全面合作关系”,“战略对话机制”业已形成,经贸合作加强,中国跃居澳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438.4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陆在这一背景下上台,中澳两国人民对其任内深化两国关系充满期待。陆本人也对深入发展两国关系抱乐观态度。

新政府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地区内最强大的地缘政治力量,只有在中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的情况下,澳利益才能获得最好的保证,澳必须在双边、多边和全球事务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澳目前正在制定《中澳五十年战略》,重点加强两国经济上的互补和互利。

新政府在外交战略上奉行多边主义,尊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导地位,对与它国搞安全联盟持谨慎态度,不参与同中国对抗或遏制中国的战略,这有利于促进两国在多边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加强中澳互信,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

在台湾问题上,陆青年时期曾在台湾求学,后曾在中国作过外交官,他对台湾问题有深刻理解,认为“台独”意味着战争,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澳与中国发展关系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有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共同面对,协商解决。在贸易问题上,澳将向中国推销商品;对澳制造业的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受国内政治影响,澳对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等问题更加重视,势必对中国提出更高要求。自贸区谈判中还有一些分歧,需要找到解决办法。工党以前表示,将双边贸易安排谈判置于次要地位,设立谈判基准,只有在确保澳获得净收益的条件下才谈。

中澳在人权领域正在进行对话,澳新政府将更加重视人权问题,声称促进“全面人权”是其核心外交政策,不能因经济目标和其他外交目标而打折扣。其对中国人权问题关注势必加强,提出尽管两国人权对话机制运转良好,仍不排除就个别案例向中国提抗议。在这个问题上,澳新政府如把握不当,有可能出现对中国片面指责情况,伤及两国关系。

对中国来说,保护人权,尊重人权,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以人为本”政策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可能存在认识差距,但两国目标是一致的,只要加强沟通,通过对话是可以解决的。

澳已签署《京都议定书》,有可能在减排问题上对中国加大压力。工党认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中国”,要利用与中国友好关系和其能源供应国的地位“帮助中国制定应对策略”,并将提议成立“澳-中全球气候变化委员会”。

去年,胡主席访澳时,两国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联合声明,表明两国愿意共同关注和应对这一问题的坚强决心。“节能减排”问题也已列入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分歧也是可以弥合的。

还有一个西藏问题。最近由达赖集团煽动和策划的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遭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谴责。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表示支持中国政府为恢复西藏的法律和秩序所采取的措施,但澳并不在其中。希望澳在了解了真相后,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清楚的是非判断。澳反对把奥运政治化,反对制抵北京奥运会,支持和配合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立场值得赞赏。陆克文表示全世界都期待着这将成为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

如何正确处理中美日澳四边关系,使之良性互动成为澳新政府的课题。陆在未当选时曾对中澳美等关系发表了他个人的看法:“由于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存在良好而强劲的关系,我们能够在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中扮演一个非常积极的角色。有的时候中美之间会产生一些紧张和矛盾,但澳大利亚愿意利用未来的任何机会,帮助维护一个强劲的、和平的、繁荣的中美关系未来。这将是21世纪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基础。对此,我们澳大利亚愿意竭尽所能。”现在他在台上,未来如何处理澳与中美日等国的多边关系将为各方瞩目并接受考验。

虽然中澳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也要谨慎处理双方面临的上述问题和挑战,两国关系仍存在巨大合作潜力和空间。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安全上互信协调,陆克文时代的中澳关系前景是美好的。(沈世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与合作研究部主任,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