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在世界上是个什么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24:46


中国现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在世界上是个什么水平

比如说世界最先进水平算100分   中国是多少  美国是多少

当然

这个问题也许问得不是太明白

大家随便侃

中国现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在世界上是个什么水平

比如说世界最先进水平算100分   中国是多少  美国是多少

当然

这个问题也许问得不是太明白

大家随便侃
原帖由 H2A 于 2008-3-19 12:20 发表
同问,欧共体有了推力600级的固推,日本SRB-A也有200吨级,阿三在研的S200达到了785吨,米国就不谈了1200吨的,除了阿三的,其他都是成熟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呢?


你们好像还没固推火箭吧,我想:o
1963年,中国开始研制试验探空火箭用发动机FG-01A。该发动机直径286mm,长1780mm,总质量155kg,质量比0.77,最大推力67kN,平均推力45.1kN,燃烧室最大压强7.7MPa,平均工作压强6.6MPa,地面比冲2105N•s/kg,工作时间7.5s。燃烧室用1.8mm厚的30CrMnSiA钢板卷焊而成。推进剂为贴壁浇注型含铝聚硫橡胶,内孔六角星形药型。喷管采用渗硅高强度石墨喉衬和石棉/酚醛背衬,扩张段采用三氧化二铝绝热涂层。研制过程中解决了药柱裂纹和不稳定燃烧等技术问题,进行了28台地面试验,从1965年起成功地进行了6次飞行试验。该发动机的研制是中国复合推进剂固体发动机研制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此后,还分别研制了“和平”2、“和平”6、“织女”3和“天鹰”3等探空火箭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下一步改进计划将使该火箭能携带300kg有效载荷,提供380s的微重力时间;或携带100kg有效载荷,提供510s的微重力时间。

中国运载火箭典型的上面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共4种,即FG-02、FG-46、FG-47和CPKM。

1967年,中国开始研制第一种人造卫星运载火箭“长征”1号,其第三级采用固体发动机,代号FG-02。
......
你们回答的都不对,固体火箭取决与工业基础的水平,壳体材料和推进剂配方其实都和冶金,精细化工有很大关系,菜鸟我以前以为印度的推力大就好,后来被学霸给纠正过来了,要看壳体和喷管材料,推进剂,运载系数,还有啥分段制造工艺啥的,直径也不是越大越好,印度那个推力大点,但是也没什么,我这里有点数据,印度的那个是肯定比不上EAP241,SRB-A这样使用复合材料壳体火箭的水平,M5的数据我这里也有第一级的推力就是3780KN了,直径也远印度的小,这和EAP238都还是1996年的水平的东西,新的EAP241数据如下,印度无论如何目前是达到不了这个水平的,壳体材料上比土共要差些,不过大直径燃料的浇注经验比土共丰富,土共是半工业化国家,印度现在还是3.5成的工业化[:a8:]
  Burn time 130 s ,
Maximum pressure 60 bar (about 870 psi)
Maximum thrust in vacuum 6 700 kN (1,477,100 lb)
Initial thrust in vacuum 6 000 kN (1,323,000, lb)
Average thrust in a vacuum 900 kN (1,080,270 lb)
Specific impulse (ISVM) 270 s
Dimensions
Total weight 268 metric tons (590,800 lb)
Propellant weight 238 metric tons (524,700 lb)
Overall length 27 m (88.5 ft)
Casing diameter 3 m (9.8 ft)
第一段烧得真快,第4段烧得真慢~~~~~~~~~~~
]]
]]
建议看看黎明院的《高能推进剂》这个杂志。从国内重化工业的水平看,偶认为在燃料这个上面的差距不可能太大,至少搞几百枚DF-31不成问题,至于大尺寸的C-C壳,这个国内在10年内还看不到独立搞出来的希望,材料上估计要受制于人。
]]
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是100分的话,美国就是120分。
中日固体箭的水平差异可以对比下中国的KT2和日本的M5

M5是有名的偏移高手,打250公里轨道偏差5个西格码以上,KT2打860公里以上的老风云,直接命中。

专业选手和业余水平的差异,有的比吗;P
]]
原帖由 SEED-DISTINY 于 2008-3-19 22:27 发表
;P 这么说弹道导弹的威力体是靠火箭爆炸而不是弹头了,你这种拙劣的偷换概念的方法根本没用,命中卫星最后靠的是末段KKV的导引头,本来就是个从导弹改来的火箭,既然是要攻击卫星,导航设备用的当然也是军用级的,普通发射 ...


末段制导动能弹头又不自带上面级火箭能变轨,上面的多向火箭只能调节最后阶段米级的精度。如果入轨精度都不够,差个十几公里,别说动能弹头可没有这种轨道调节水平飘移十几公里外打卫星。也该想想几万公里相对速度下极短的窗口时间够不够用?

各国固体洲际导弹又不上环绕地球轨道,哪里来入轨精度资料;P 我只知道按照M5的入轨精度,当洲际导弹用估计落地要差几百公里。

反正你都承认了军用级导航和民用级的差异很大,鬼子有军用级吗?;P
]]
原帖由 重剑无锋 于 2008-3-19 23:48 发表


末段制导动能弹头又不自带上面级火箭能变轨,上面的多向火箭只能调节最后阶段米级的精度。如果入轨精度都不够,差个十几公里,别说动能弹头可没有这种轨道调节水平飘移十几公里外打卫星。也该想想几万公里相对速 ...


;P 除了M5,地球上就没别的运送卫星的固体运载火箭吗,美国有几种吧 ,以色列有吧,印度有吧 仔细想想,你个物理出身的找个人家激光陀螺的资料不难吧,再说陀螺仪只用在弹道导弹上?好象防空导弹,空空,空地武器有的很多吧,飞机上也少不了,俺对导航不怎么熟悉,不过靠自欺欺人来蒙我这样的外行有什么价值,是什么就说什么,骗自己骗外行有个P意思啊:(
原帖由 重剑无锋 于 2008-3-19 22:10 发表
中日固体箭的水平差异可以对比下中国的KT2和日本的M5

M5是有名的偏移高手,打250公里轨道偏差5个西格码以上,KT2打860公里以上的老风云,直接命中。

专业选手和业余水平的差异,有的比吗;P

;P 你怎么不说说为啥打的是风云啊?
原帖由 SEED-DISTINY 于 2008-3-19 22:27 发表
;P 这么说弹道导弹的威力体是靠火箭爆炸而不是弹头了,你这种拙劣的偷换概念的方法根本没用,命中卫星最后靠的是末段KKV的导引头,本来就是个从导弹改来的火箭,既然是要攻击卫星,导航设备用的当然也是军用级的,普通发射 ...

炸药在真空中缺乏能量波传递的介质,威力不是很好吧.
原帖由 yf23 于 2008-3-20 03:52 发表

;P 你怎么不说说为啥打的是风云啊?

为啥啊?说说呗。
兄弟们  侃侃 中国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啊

比如 火箭蛋和空对空 舰对舰的
原帖由 银灰 于 2008-3-19 23:56 发表

06年前我国芳纶纤维和碳纤维确实受制于人,但今年我国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基地就要投产.KT2上面级已经采用碳纤维壳体.JL2也有很大的可能采用的是碳纤维壳体.JL2的公开资料已经说明壳体采用环氧树脂基体 ...

年产量只有几十吨,别的地方也要用,根本不够的,东华大学自己承认只达到国际中等水平
不太懂这个专业,找到一偏文章,是楼上说的这个东西吗?

东华大学研制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打破荷美垄断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曾经只有荷兰、美国两个国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年产量仅8000吨,是世界范围内的稀缺物资。如今中国成了第三个国家,年产量达到了1000吨,每年的出口收入超过了2000万元人民币。由东华大学化纤所研制出的这一成果,获得了今年的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在水中的自由断裂长度为无限长,在粗细相同的情
  况下,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是钢丝绳的八倍,是继碳纤维、芳纶纤维之后的第三代高强高模纤维,在军事工业和航天航空领域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最重要的功能是防弹、防刺以及制造高级缆绳,做成的防弹衣重量比传统防弹衣要轻得多而且强度更高。从2002年起我国将UHMWPE应用于“神舟”飞船的回收系统,保障了航天事业的顺利进展。
  东华大学“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课题组与世界同步进行着冻胶纺丝技术的研究。从1985年就开始从基础理论研究着手,逐步攻克冻胶纺丝技术、萃取技术及萃取装备、纳米颗粒使用技术、超倍拉伸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专利,并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在此基础上,科研成果逐步实现工业化,而且材料全部采用国内市场上能采购到的国产原料。并根据工艺需要研制了全套纺丝、拉伸装备,包括公用工程装备和回收装备的研究,完成了包括溶剂回收、萃取剂的回收和再生等工艺优化工作,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技术软、硬件,并建成了年产250吨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生产线。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由内行在不泄密前提下解答,在专业问题上没有一定资格吵起来是无的放失,总感觉没什么意义,既然没根据的话,就不要吵了,没根据下人人平等畅所欲言可以
末段制导动能弹头又不自带上面级火箭能变轨,上面的多向火箭只能调节最后阶段米级的精度。如果入轨精度都不够,差个十几公里,别说动能弹头可没有这种轨道调节水平飘移十几公里外打卫星。也该想想几万公里相对速度下极短的窗口时间够不够用?
==============
比较有道理,支持
有疑问,标3那个那么小的kkv都号称有数10公里的变轨机动能力,怎么能说是米级呢
原帖由 地球球方 于 2008-3-20 04:16 发表

炸药在真空中缺乏能量波传递的介质,威力不是很好吧.


靠炸药产生碎片,高速飞行的碎片就足够打卫星了。中国打击卫星后产生了的碎片尺寸较大,这在当时立刻就被很多机构观测到了,如果是直接撞击卫星,巨大的动能足够彻底摧毁卫星.
  芳纶纤维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英文为Aramid fiber(杜邦公司的商品名为Kevla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 5~6倍 ,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芳纶的发现,被认为是材料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

  芳纶纤维是重要的国防军工材料,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目前,美、英等发达国家的防弹衣均为芳纶材质,芳纶防弹衣、头盔的轻量化,有效提高了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杀伤力。在海湾战争中,美、法飞机大量使用了芳纶复合材料。除了军事上的应用外,现已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机电、建筑、汽车、体育用品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在航空、航天方面,芳纶由于质量轻而强度高,节省了大量的动力燃料,据国外资料显示,在字宙飞船的发射过程中,每减轻1公斤的重量,意味着降低100万美元的成本。除此之外,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为芳纶开辟着更多新的民用空间。据报道,目前,芳纶产品用于防弹衣、头盔等约占7~8%,航空航天材料、体育用材料大约占40%;轮胎骨架材料、传送带材料等方面大约占20%左右,还有高强绳索等方面大约占 13%。

  芳纶主要分为两种,对位芳酰胺纤维(PPTA)和间位芳酰胺纤维(PMIA),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杜邦(DuPont)公司成功地开发出芳纶纤维并率先产业化后,在30多年的时间里,芳纶纤维走过了由军用战略物资向民用物资过渡的历程,价格也降低了将近一半。现在国外芳纶无论是研发水平还是规模化生产都日趋成熟。在芳纶纤维生产领域,对位芳酰胺纤维发展最快,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欧洲。如美国杜邦的Kevlar纤维,荷兰阿克苏诺贝尔(Akzo Nobel)公司(已与帝人合并)的Twaron纤维,日本帝人公司的Technora纤维及俄罗斯的Terlon纤维等。间位芳酰胺纤维的品种有 Nomex、Conex、Fenelon纤维等。美国的杜邦是芳纶开发的先驱,他们无论在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规摸上,还是在市场占有率上都是世界一流水平,仅他们生产的Kevlar纤维,目前就有Kevlar一49、Kevlar-29等十多个牌号,每个牌号又有数十种规格的产品。杜邦公司在去年宣布将扩大Kevlar纤维的生产能力,该扩建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完工。帝人、赫斯特等芳纶生产的知名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扩产或联合,并积极开拓市场,希望成为这个朝阳产业的生力军。

  德国Acordis公司近期开发出高性能超细对位芳纶 (Twaron)产品,它既不燃,也不会熔融,还有很高强度和极大杭切割能力,主要可用于生产涂层及非涂层织物、针织产品和针剌毡等既耐高温又抗切割的各种纺织服装装备。Twaron超细长丝的细度仅为职业安全服常用对位芳纶的60%,用它织造手套·其抗切割能力提高l0%,用它生产梭织物和针织产品,其手感更柔和,使用更舒适。Twaron防切割手套主要用于汽车制造业、玻璃工业及金属零部件生产厂,还能为森林工业生产护腿用品,为公共运输行业提供防破坏装备等。利用Twaron的阻燃耐热性,可为消防队提供防护套装和毡毯等装备,以及为铸造,炉窑、玻璃厂等高温作业部门提供耐热防火服,以及生产飞机座阻燃防火包覆材料。用这一高性能纤维还能创造汽车轮胎、冷却软管、V型皮带等机件、光学纤维电缆和防弹背心等防护装备,还能代替石棉做磨擦材料材抖和密封材料等。
http://www.most.gov.cn/tztg/200712/t20071205_57607.htm

现在863计划中的对位芳纶项目进入门槛是500吨级
很好,加快研制,威慑美国儿子。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打破荷美垄断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曾经只有荷兰、美国两个国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年产量仅8000吨,是世界范围 ...
有高中化学知识,就不应该分不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关系。凯夫拉纤维的合成路线在某些高考有机题库里是有的,当然酰胺类有机物实际上是超纲的。
高中只学过一年化学[:a9:]  。
高手过招

学习了

感谢!!!

不知道我国的小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如何

我说的是火箭弹这类的东东的火箭发动
瞻仰您啊,真可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空版没您不懂的事,现在我更服拉,连2炮也懂,究竟为啥打风云,给俺上上课啊。
原帖由 huasheng 于 2008-3-23 23:06 发表

为啥啊?给俺提点提点啊。在CD我很瞻仰您啊,真可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空版没您不懂的事,现在我更服拉,连2炮也懂,究竟为啥打风云,给俺上上课啊。



1.中国研制这个东东的目的--对付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保持我国一定的核威慑.
2.方法--通过打击对方的卫星来降低甚至摧毁他们的侦察能力,使其导弹防御系统失去前期预警成为一堆废物(俗称"戳眼").
3.重点作战对象--A太阳同步轨道(SSO)侦察卫星;B地球同步轨道(GEO)红外导弹预警星
4.步骤--两步走,先研制以战术武器(KT-2,DF-21等)加KKV打击中低轨道即上面的A,再研制以战略武器(DF-31等)加KKV打击高轨道即上面的B.
5.试验目标选择条件--位于作战轨道(这个原因就不用说了吧)失灵或退役的星(损失最小最小,成绩最大最大):D
6.目标确定--没有悬念,我们穷啊,我们是土鳖啊:') 当时在SSO只有风云1C是已经退役的.如果象美国那样天上有几百颗星星:$
]]
]]
原帖由 hbao 于 2008-3-26 00:40 发表
难道我们就从来没有发射成功过靶子吗?!:(
KT本身该干吗用的呀,没有试验发射过?发射的载荷应该是拿来干吗用的呢:

你太恶毒了
东风x1的壳体应当是使用碳纤维材料的。x=几我倒是不记得了

在东华大学的校史展览室里面有宣传图片的。
原帖由 chinayx 于 2008-3-27 17:02 发表
东风x1的壳体应当是使用碳纤维材料的。x=几我倒是不记得了

在东华大学的校史展览室里面有宣传图片的。

那是31的,但不是壳体,是弹头的防烧蚀材料
DF-31的壳体与民兵3很相似,31是二级,三级玻璃钢壳体加环氧树脂基体,一级超高强度钢,

弹头采用末修姿控发动机,弹头高粘胶基碳纤维,推进剂改性HTPB,可能是HTPB+黑索金。

技术除了弹头材料厉害外。其它的在国内早已不先进。也不是正式装备型,正式装备型是31A,与31比变化太大。
原帖由 银灰 于 2008-3-19 23:56 发表


06年前我国芳纶纤维和碳纤维确实受制于人,但今年我国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基地就要投产.KT2上面级已经采用碳纤维壳体.JL2也有很大的可能采用的是碳纤维壳体.JL2的公开资料已经说明壳体采用环氧树脂基体 ...

芳纶纤维我记得俄国也做的很好,虽然碳纤维啥的俄国和我国半斤八两,但是俄国在芳纶上功底相当可以,毕竟化学化工也是俄国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