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舰来访侧记[原创](有点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8:31:35
法国海军“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和“比罗司令”号护卫舰于3月12日至3月16日访问青岛。这是法国海军第12次访华,也是第4次访问青岛。与以往的访问有所不同的是,这次访问的最后阶段,中法两国海军在青岛外海的黄海海域举行了一次为时7个多小时的联合海上演习。
       法国海军来访的两艘军舰两个月前从本土的母港布雷斯特出发,穿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访问了日本和韩国之后抵达青岛,离开青岛后还将前往新加坡访问。为迎接法舰的到来,中方派出“哈尔滨”(112号)号导弹驱逐舰和“四平”(544号)号导弹护卫舰作为陪访舰。访问期间,中法官兵相互参观了对方军舰。双方都向对方开放了全舰所有主要部位,包括作战指挥中心、机控室等要害部位。我北海舰队司令登上法舰参观时,应我方要求,法方还开放了一间士官住舱供参观。据我方随员介绍,军舰出访很少开放舰员住舱供参观,特别是西方国家比较注重个人隐私,这种情况更是少见。我方开放的程度基本与法舰对等。从双方的开放程度看,中法两国、两军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访问期间双方还多次举行了招待会、宴请、体育比赛等交流活动。
      从法方来访两艘战舰的母港—布雷斯特港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情况判断,两艘军舰应当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据法国舰长介绍,两艘军舰均服役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外观上看,虽然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海上航行,但舰艇保养水平仍很高,无论是舰面还是内部都十分干净整洁,甚至超过了近期一直停泊在码头的我方战舰。法方在经过长时间远航后仍敢于提出同我海军举行联合演习,让多次参加远航的中国海军官兵感慨颇多。
      法国来访的“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的主要武器包括1门100毫米高平两用炮(较我从法国引进并装于544舰的100炮型号更老)1座,4联装MM—40“飞鱼”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来访时每座发射装置只装两枚弹),该发射装置的导弹贮运发射箱为筒型,体积更小,比早期“飞鱼”有所改进,类似美国的“捕鲸叉”。网上很多文章说该舰装1座4联装“飞鱼”发射架,那是根据新华社的通稿以讹传讹,两座发射架是本人亲眼所见(国家通讯社犯这种低级错误虽不应该,但早已习以为常了)。8联装“海响尾蛇”舰空导弹1座,舰上还带有弹库,大约可容纳12—18枚备弹,与中国引进的“海响” 不同,法舰上的“海响”是与雷达一体化的布置,发射架也显得更简洁。此外,两艘法舰均装备了双联装“西北风”近程防空导弹(驱2护1)和大口径机枪(驱4护2),比起中国海军的舰艇,法舰执行任务的弹性更强一些,也更灵活一些,也许是为了适应“反恐”作战的需要吧。“拉图什特威尔”号驱逐舰的主要使命是反潜,为此舰上可搭载“大山猫”直升机2架(这次只带来一架),并配备了舰壳声纳、拖曳声纳,为提高声纳工作效率,舰上动力和传动系统均采用了较先进的降噪手段。
       同“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相比,我“哈尔滨”号的火力更强,似乎更加侧重于反舰作战。舰首的双100炮是从苏式舰炮发展起来的,玻璃钢隐身外壳是进厂中修时换上的,技术水平不如法舰。据我方舰员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法100”炮(似应为仿法100炮)将取代现在使用的双100炮成为我大型水面舰艇的主战装备。16枚“鹰击—83”反舰导弹使我舰的对海作战能力远远超过法舰。与法舰相比,我方较弱的是仍然是防空能力,我舰上的8联装“海响”属于出口型,性能同法舰上的应有一定差距。不知4座双37炮能否弥补防空能力上的差距。反潜装备上同法舰一样,我舰也配备了舰壳声纳、拖曳声纳等对潜设备,我舰上还多出2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和2座12管反潜火箭深弹。此外,我舰上层建筑的各种天线远远多于法舰,不知是功能更加全面,还是由于我电子技术相对落后所致。
       参观“拉图什特威尔”号驱逐舰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法舰上的许多装备与我陪访舰“哈尔滨”号十分接近接近。防空导弹均为8联装“海响尾蛇”。据介绍,我国共引进3套“海响”出口型,一套装在109舰上,一套装在112舰上,其它舰上装备的全都是仿制的“海红”。我们的“鹰击—83”反舰导弹也是在法国“飞鱼”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备的接近,也导致了舰上许多电子设备也十分相像,在法方参观我舰指挥中心时,我方舰长介绍到“海响”的指挥仪时笑着说:“两位舰长对这台设备应该十分熟悉。”法方两位舰长也露出了笑容。更有趣的是就连舰上的直升机平台上装的也都是“鱼叉”着舰系统,完全没有区别。
       法方来访的“比罗司令”号护卫舰是一艘排水量仅1300吨的轻型护卫舰。尽管吨位很小,但武备也算不错:MM—40“飞鱼”舰舰导弹双联装发射架2座,来访时每座发射装置只装1枚弹,据舰长介绍,反舰导弹是后来加上去的,导致上层建筑空间十分局促。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即可反舰,也可反潜。此外还装有100毫米舰炮1座,双联“西北风”轻型防空导弹1座。该舰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有着一个对于护卫舰来说相当完备的作战指挥中心。
       谈完了武备,该谈谈对法舰的印像了。虽然法舰武备同我们的差不多,但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的确比我们要强上许多。许多海军军官参观法舰时最多的反映是对法舰人性化设计的赞许。法舰舰面的通道比我们的要狭窄一些,可内部通道却比我们的宽敞,每个水密门都配有防火隔热材料,每处舷梯下面都有一个很小的防滑垫固定在地板上,虽不起眼,但当军舰在风浪里航行,摇摆幅度很大时,的确可以起到一些防滑作用。舰内通道里配备了大量的呼吸器,在军舰中弹起火时,舰员逃生的机会会更多一些。法舰上每个住舱除舱门外,都挂有一个门帘,提高了对隐私的保护。舰内的装饰法舰比我们好得多,过道、舱内四壁、吊顶和内部设施布置得颇具匠心,内部的灯光是一种柔和的桔黄色,给人一种温暖和沉静的感受,而我舰上的灯光是普通白色日光灯,虽然亮度足够,但不如法舰温馨。再如舰内的卫生间,不知为什么我舰用了一种沾水后很滑的地砖,而地上又总是湿碌碌的,每次上厕所都要小心翼翼的,不然非摔跤不可,厕所里又没设置扶手,在大风浪里上厕所恐怕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差距最大的可能还要算是厨房,虽然两舰排水量差不多,可法舰厨房的空间却有我们的两倍大,内部环境也十分整洁干洁,让我舰上的炊事兵羡慕不已。尽管 “哈尔滨”舰的生活条件在我海军里属于上乘,但同法舰比较而言还有一定差距,其实据我观察这种差距更多地表现在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并不是技术水平的差距,也不一定会增加多少成本,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问题,好在我们在这方面也在努力转变观念。
       其实无论是武备还是生活设施都是摆在面上的东西,笔者更关注的是双方的军人。来访法舰共有322名官兵,其中还包括30多位女军人。笔者不懂外语,没有和法国人直接交流,但不难看出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虽然看起来很随意,彬彬有礼,但很善于坚持原则。参观法舰时我曾几次试图脱离参观路线单独行动,但每次都被不知从哪里冒出的法国舰员礼貌地阻止了。法军军官全部是军事院校毕业,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海上航行,他们看起来略显疲惫,但那种海军军官特有的坤士风度令人难忘。与法方相比,我们的军官素质同样令人骄傲,特别“哈尔滨”舰舰长鞠新春上校,以其出色的专业知识、文雅的风度和恰到好处的幽默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高层次的交往中,双方的将军也是各具特色,法国太平洋海军司令德贡坦松将军出身于海军世家,当过飞行员,也当过驱逐舰的舰长(就在来访的“拉图什特威尔”号上),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海军军官。演习结束后他搭乘“哈尔滨”号返回青岛。登上军舰后被迎到会议室休息,在接待人员向他介绍陪同人员之后,他首先问到舰长,中方人员告诉他,舰长正在舰桥上指挥航行,一会儿会下来看望将军,德贡坦松将军立即表示要亲自上舰桥看望舰长。在舰桥上他向鞠新春上校提出希望军舰以全速航行,这个要求看来不起眼,实际非常内行,因为全速航行是对军舰动力系统的一种最严格、最有效的考验。笔者不太明白法军军衔,德贡坦松将军肩上戴有三颗星,当他登上法舰上,法舰上也升起了缀有三颗将星的将军旗,但我方翻译的军衔是海军少将,请高手给予解答。整个接待过程中,中方出场的是北海舰队司令员和参谋长两位少将,他们同样表现出了优秀军人的种种素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身上那种大国海军将军的自信。相信有这样的将军,中国海军的未来必定是充满希望的。
       应该说,我们的军官同法国人一样优秀,但我们的士官和士兵同法国人比起来的确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国家的教育相对落后,士官和士兵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法方,气质上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加上我们的军装土里土气的,十分损害我军的光辉形象。对了,顺便说说法国海军的军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合体,因为他们的军服特别是礼服都是量体定做的,不象我们分几号几型,只能是接近体型。其次是种类丰富,法国舰员在舰上执勤时穿工作服,他们的工作服根据专业不同在种类、颜色上分为很多种,样式也有差别。平时穿常服,整洁挺括,出席招待会时着礼服,即有风度又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在舰内通常着军便服,有的着军用毛衣,很舒适,也很自然。除工作服外,法方舰员的衣着都很干净,熨烫整齐。这倒不是因为法国水兵比我们的战士勤快,而是他们的舰上有一个很完备的洗衣房,衣物的洗涤和熨烫都有专人负责。我们从将军到士兵顶多两套—常服和作训服,同法国人相比,无论是款式、面料都有较大差距。
       来访法舰的另一大特色就是30多位女兵。 “比罗司令”号的副长就是一位女上尉。大家知道,帆缆兵是舰上比较辛苦的专业,但“拉图什特威尔”号上的帆缆军士长恰好就是一位女兵。据法方介绍,女军人无论是在专业安排上还是在待遇上都与男军人没有分别。许多中方军官都把在舰上安排一定数量的女兵看做是一种人性化的考虑,法方也是这样解释的,但据我所知,招收女兵在作战舰艇上服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缓解兵员不足的矛盾。兵员不足常常是捆挠西方国家军队的一个严重问题。
       下面说说法舰来访期间的几个有意思的细节:来访当天下午,法方两位舰长率20位军官到我“哈尔滨”号上参观,我方很正规地把法国军官带到会议室落座、致辞、介绍情况,桌上摆的是塑料瓶装矿泉水。第二天中国军官回访法舰,法方直接把我们的军官带到舰桥上,站着表示欢迎、介绍情况,却用精美的瓷器送上了纯正的咖啡和果汁放在舰桥的一侧供来访人员自行取用。我方为欢迎法舰来访的招待会在青岛一家五星级宾馆的大厅里举行,我舰队参谋长致欢迎辞,法国驻华大使致答谢辞,十分隆重、正规。法方的答谢招待会是在“拉图什特威尔”号的直升机平台上举行的,食品之简单出乎笔者的意料,只有舰员自已烤制的小点心,一盘盘由舰员充任的服务生送到每位来宾面前,再加上不多几种说不上名字、说不清味道的酒(水?),就把法国驻华大使、各国驻华武官、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参谋长等数百来宾全打发了。好在出席招待会之前我们吃了晚饭,不然非冻出毛病不可。更出乎意料的是招待会程序之简单,简单到了没有程序的地步。在我海军少将登舰时,法国舰员按照海军传统礼仪吹响的哨声标志着招待会的开始,我海军少将离舰时再次鸣响的哨声标志着招待招待会结束,此外再无正式活动,所有来宾都端着酒杯站在甲板上交谈,看不出领导和群众的区别,气氛却相当好。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联合演习,不是笔者想调大家的胃口,而是所谓演习确实是乏善可陈。我方参演兵力是“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洪泽湖”号原来叫“泰仓”号,舷号原来是575,最近改为881。此外还有两艘导弹快艇担负警戒和扫海的任务,在编队航行期间一直处于“哈尔滨”号的视距之内。此次演习是中国海军第三次公开和外国海军进行联合军演,去年同巴基斯坦和印度各进行了一次,这次是第一次和西方海军大国进行的非传统安全领域海上联合演习。所谓“非传统安全领域”指的是反恐、打击海盗、海上搜救、灭火等内容,其实用海军的头等主力舰执行这类任务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何况整个演习过程中没有什么战术背景和对抗性科目。还是法国德贡坦松将军对演习和定位比较准确,他认为这只是一次例行性(国外海军远航期间经常和到访国的海军进行一些编队航行、搜救等训练)基础科目的海上联合训练,根本算不上什么演习,同时他还极力淡化此次演习的政治意义。的确,在笔者参加演习的过程中看不出有什么针对性,如何阐释和解读此次演习的政治意义那是政治家们的事情,同海军无关。演习的情况大家通过媒体的介绍应该知道得比较清楚,在我看来,双方舰载直升编队飞行和互降是整个演习中最精采的一幕。我方派出的是北海舰队航空兵的一架直—9型直升机,从外观上看应属反潜型,据飞行员介绍除反潜和运输外,它还可以执行超视距引导任务。从双方的飞行情况看,法方飞行员显得更加泼辣和得心应手,我方飞行员则有些谨慎,给人的感觉是放不开。不知为什么,我方空勤人员居然还有在飞机上吸烟的习惯。应该说,此次的舰载机互降实现了中国海军的一次突破,中国海军的直升机第一次降落在外国军舰上,外国海军的飞机也第一次降在落在中国军舰甲板上上。另一个科目是海上补给,但只是虚补,双方军舰架通了补给线路,但没有连通加油口,也没有进行干货补给,编队就解散了。除此之外,演习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天天气较好,风浪不大,舰体摇摆得不很严重,大部分第一次上舰的人员包括新闻记者都没有发生晕船的现象。演习结束后,法舰在暮色中踏上了远航的征程,我海军两艘参演舰返回了青岛港。法国海军“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和“比罗司令”号护卫舰于3月12日至3月16日访问青岛。这是法国海军第12次访华,也是第4次访问青岛。与以往的访问有所不同的是,这次访问的最后阶段,中法两国海军在青岛外海的黄海海域举行了一次为时7个多小时的联合海上演习。
       法国海军来访的两艘军舰两个月前从本土的母港布雷斯特出发,穿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访问了日本和韩国之后抵达青岛,离开青岛后还将前往新加坡访问。为迎接法舰的到来,中方派出“哈尔滨”(112号)号导弹驱逐舰和“四平”(544号)号导弹护卫舰作为陪访舰。访问期间,中法官兵相互参观了对方军舰。双方都向对方开放了全舰所有主要部位,包括作战指挥中心、机控室等要害部位。我北海舰队司令登上法舰参观时,应我方要求,法方还开放了一间士官住舱供参观。据我方随员介绍,军舰出访很少开放舰员住舱供参观,特别是西方国家比较注重个人隐私,这种情况更是少见。我方开放的程度基本与法舰对等。从双方的开放程度看,中法两国、两军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访问期间双方还多次举行了招待会、宴请、体育比赛等交流活动。
      从法方来访两艘战舰的母港—布雷斯特港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情况判断,两艘军舰应当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据法国舰长介绍,两艘军舰均服役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外观上看,虽然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海上航行,但舰艇保养水平仍很高,无论是舰面还是内部都十分干净整洁,甚至超过了近期一直停泊在码头的我方战舰。法方在经过长时间远航后仍敢于提出同我海军举行联合演习,让多次参加远航的中国海军官兵感慨颇多。
      法国来访的“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的主要武器包括1门100毫米高平两用炮(较我从法国引进并装于544舰的100炮型号更老)1座,4联装MM—40“飞鱼”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来访时每座发射装置只装两枚弹),该发射装置的导弹贮运发射箱为筒型,体积更小,比早期“飞鱼”有所改进,类似美国的“捕鲸叉”。网上很多文章说该舰装1座4联装“飞鱼”发射架,那是根据新华社的通稿以讹传讹,两座发射架是本人亲眼所见(国家通讯社犯这种低级错误虽不应该,但早已习以为常了)。8联装“海响尾蛇”舰空导弹1座,舰上还带有弹库,大约可容纳12—18枚备弹,与中国引进的“海响” 不同,法舰上的“海响”是与雷达一体化的布置,发射架也显得更简洁。此外,两艘法舰均装备了双联装“西北风”近程防空导弹(驱2护1)和大口径机枪(驱4护2),比起中国海军的舰艇,法舰执行任务的弹性更强一些,也更灵活一些,也许是为了适应“反恐”作战的需要吧。“拉图什特威尔”号驱逐舰的主要使命是反潜,为此舰上可搭载“大山猫”直升机2架(这次只带来一架),并配备了舰壳声纳、拖曳声纳,为提高声纳工作效率,舰上动力和传动系统均采用了较先进的降噪手段。
       同“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相比,我“哈尔滨”号的火力更强,似乎更加侧重于反舰作战。舰首的双100炮是从苏式舰炮发展起来的,玻璃钢隐身外壳是进厂中修时换上的,技术水平不如法舰。据我方舰员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法100”炮(似应为仿法100炮)将取代现在使用的双100炮成为我大型水面舰艇的主战装备。16枚“鹰击—83”反舰导弹使我舰的对海作战能力远远超过法舰。与法舰相比,我方较弱的是仍然是防空能力,我舰上的8联装“海响”属于出口型,性能同法舰上的应有一定差距。不知4座双37炮能否弥补防空能力上的差距。反潜装备上同法舰一样,我舰也配备了舰壳声纳、拖曳声纳等对潜设备,我舰上还多出2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和2座12管反潜火箭深弹。此外,我舰上层建筑的各种天线远远多于法舰,不知是功能更加全面,还是由于我电子技术相对落后所致。
       参观“拉图什特威尔”号驱逐舰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法舰上的许多装备与我陪访舰“哈尔滨”号十分接近接近。防空导弹均为8联装“海响尾蛇”。据介绍,我国共引进3套“海响”出口型,一套装在109舰上,一套装在112舰上,其它舰上装备的全都是仿制的“海红”。我们的“鹰击—83”反舰导弹也是在法国“飞鱼”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备的接近,也导致了舰上许多电子设备也十分相像,在法方参观我舰指挥中心时,我方舰长介绍到“海响”的指挥仪时笑着说:“两位舰长对这台设备应该十分熟悉。”法方两位舰长也露出了笑容。更有趣的是就连舰上的直升机平台上装的也都是“鱼叉”着舰系统,完全没有区别。
       法方来访的“比罗司令”号护卫舰是一艘排水量仅1300吨的轻型护卫舰。尽管吨位很小,但武备也算不错:MM—40“飞鱼”舰舰导弹双联装发射架2座,来访时每座发射装置只装1枚弹,据舰长介绍,反舰导弹是后来加上去的,导致上层建筑空间十分局促。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即可反舰,也可反潜。此外还装有100毫米舰炮1座,双联“西北风”轻型防空导弹1座。该舰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有着一个对于护卫舰来说相当完备的作战指挥中心。
       谈完了武备,该谈谈对法舰的印像了。虽然法舰武备同我们的差不多,但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的确比我们要强上许多。许多海军军官参观法舰时最多的反映是对法舰人性化设计的赞许。法舰舰面的通道比我们的要狭窄一些,可内部通道却比我们的宽敞,每个水密门都配有防火隔热材料,每处舷梯下面都有一个很小的防滑垫固定在地板上,虽不起眼,但当军舰在风浪里航行,摇摆幅度很大时,的确可以起到一些防滑作用。舰内通道里配备了大量的呼吸器,在军舰中弹起火时,舰员逃生的机会会更多一些。法舰上每个住舱除舱门外,都挂有一个门帘,提高了对隐私的保护。舰内的装饰法舰比我们好得多,过道、舱内四壁、吊顶和内部设施布置得颇具匠心,内部的灯光是一种柔和的桔黄色,给人一种温暖和沉静的感受,而我舰上的灯光是普通白色日光灯,虽然亮度足够,但不如法舰温馨。再如舰内的卫生间,不知为什么我舰用了一种沾水后很滑的地砖,而地上又总是湿碌碌的,每次上厕所都要小心翼翼的,不然非摔跤不可,厕所里又没设置扶手,在大风浪里上厕所恐怕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差距最大的可能还要算是厨房,虽然两舰排水量差不多,可法舰厨房的空间却有我们的两倍大,内部环境也十分整洁干洁,让我舰上的炊事兵羡慕不已。尽管 “哈尔滨”舰的生活条件在我海军里属于上乘,但同法舰比较而言还有一定差距,其实据我观察这种差距更多地表现在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并不是技术水平的差距,也不一定会增加多少成本,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问题,好在我们在这方面也在努力转变观念。
       其实无论是武备还是生活设施都是摆在面上的东西,笔者更关注的是双方的军人。来访法舰共有322名官兵,其中还包括30多位女军人。笔者不懂外语,没有和法国人直接交流,但不难看出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虽然看起来很随意,彬彬有礼,但很善于坚持原则。参观法舰时我曾几次试图脱离参观路线单独行动,但每次都被不知从哪里冒出的法国舰员礼貌地阻止了。法军军官全部是军事院校毕业,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海上航行,他们看起来略显疲惫,但那种海军军官特有的坤士风度令人难忘。与法方相比,我们的军官素质同样令人骄傲,特别“哈尔滨”舰舰长鞠新春上校,以其出色的专业知识、文雅的风度和恰到好处的幽默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高层次的交往中,双方的将军也是各具特色,法国太平洋海军司令德贡坦松将军出身于海军世家,当过飞行员,也当过驱逐舰的舰长(就在来访的“拉图什特威尔”号上),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海军军官。演习结束后他搭乘“哈尔滨”号返回青岛。登上军舰后被迎到会议室休息,在接待人员向他介绍陪同人员之后,他首先问到舰长,中方人员告诉他,舰长正在舰桥上指挥航行,一会儿会下来看望将军,德贡坦松将军立即表示要亲自上舰桥看望舰长。在舰桥上他向鞠新春上校提出希望军舰以全速航行,这个要求看来不起眼,实际非常内行,因为全速航行是对军舰动力系统的一种最严格、最有效的考验。笔者不太明白法军军衔,德贡坦松将军肩上戴有三颗星,当他登上法舰上,法舰上也升起了缀有三颗将星的将军旗,但我方翻译的军衔是海军少将,请高手给予解答。整个接待过程中,中方出场的是北海舰队司令员和参谋长两位少将,他们同样表现出了优秀军人的种种素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身上那种大国海军将军的自信。相信有这样的将军,中国海军的未来必定是充满希望的。
       应该说,我们的军官同法国人一样优秀,但我们的士官和士兵同法国人比起来的确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国家的教育相对落后,士官和士兵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法方,气质上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加上我们的军装土里土气的,十分损害我军的光辉形象。对了,顺便说说法国海军的军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合体,因为他们的军服特别是礼服都是量体定做的,不象我们分几号几型,只能是接近体型。其次是种类丰富,法国舰员在舰上执勤时穿工作服,他们的工作服根据专业不同在种类、颜色上分为很多种,样式也有差别。平时穿常服,整洁挺括,出席招待会时着礼服,即有风度又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在舰内通常着军便服,有的着军用毛衣,很舒适,也很自然。除工作服外,法方舰员的衣着都很干净,熨烫整齐。这倒不是因为法国水兵比我们的战士勤快,而是他们的舰上有一个很完备的洗衣房,衣物的洗涤和熨烫都有专人负责。我们从将军到士兵顶多两套—常服和作训服,同法国人相比,无论是款式、面料都有较大差距。
       来访法舰的另一大特色就是30多位女兵。 “比罗司令”号的副长就是一位女上尉。大家知道,帆缆兵是舰上比较辛苦的专业,但“拉图什特威尔”号上的帆缆军士长恰好就是一位女兵。据法方介绍,女军人无论是在专业安排上还是在待遇上都与男军人没有分别。许多中方军官都把在舰上安排一定数量的女兵看做是一种人性化的考虑,法方也是这样解释的,但据我所知,招收女兵在作战舰艇上服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缓解兵员不足的矛盾。兵员不足常常是捆挠西方国家军队的一个严重问题。
       下面说说法舰来访期间的几个有意思的细节:来访当天下午,法方两位舰长率20位军官到我“哈尔滨”号上参观,我方很正规地把法国军官带到会议室落座、致辞、介绍情况,桌上摆的是塑料瓶装矿泉水。第二天中国军官回访法舰,法方直接把我们的军官带到舰桥上,站着表示欢迎、介绍情况,却用精美的瓷器送上了纯正的咖啡和果汁放在舰桥的一侧供来访人员自行取用。我方为欢迎法舰来访的招待会在青岛一家五星级宾馆的大厅里举行,我舰队参谋长致欢迎辞,法国驻华大使致答谢辞,十分隆重、正规。法方的答谢招待会是在“拉图什特威尔”号的直升机平台上举行的,食品之简单出乎笔者的意料,只有舰员自已烤制的小点心,一盘盘由舰员充任的服务生送到每位来宾面前,再加上不多几种说不上名字、说不清味道的酒(水?),就把法国驻华大使、各国驻华武官、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参谋长等数百来宾全打发了。好在出席招待会之前我们吃了晚饭,不然非冻出毛病不可。更出乎意料的是招待会程序之简单,简单到了没有程序的地步。在我海军少将登舰时,法国舰员按照海军传统礼仪吹响的哨声标志着招待会的开始,我海军少将离舰时再次鸣响的哨声标志着招待招待会结束,此外再无正式活动,所有来宾都端着酒杯站在甲板上交谈,看不出领导和群众的区别,气氛却相当好。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联合演习,不是笔者想调大家的胃口,而是所谓演习确实是乏善可陈。我方参演兵力是“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洪泽湖”号原来叫“泰仓”号,舷号原来是575,最近改为881。此外还有两艘导弹快艇担负警戒和扫海的任务,在编队航行期间一直处于“哈尔滨”号的视距之内。此次演习是中国海军第三次公开和外国海军进行联合军演,去年同巴基斯坦和印度各进行了一次,这次是第一次和西方海军大国进行的非传统安全领域海上联合演习。所谓“非传统安全领域”指的是反恐、打击海盗、海上搜救、灭火等内容,其实用海军的头等主力舰执行这类任务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何况整个演习过程中没有什么战术背景和对抗性科目。还是法国德贡坦松将军对演习和定位比较准确,他认为这只是一次例行性(国外海军远航期间经常和到访国的海军进行一些编队航行、搜救等训练)基础科目的海上联合训练,根本算不上什么演习,同时他还极力淡化此次演习的政治意义。的确,在笔者参加演习的过程中看不出有什么针对性,如何阐释和解读此次演习的政治意义那是政治家们的事情,同海军无关。演习的情况大家通过媒体的介绍应该知道得比较清楚,在我看来,双方舰载直升编队飞行和互降是整个演习中最精采的一幕。我方派出的是北海舰队航空兵的一架直—9型直升机,从外观上看应属反潜型,据飞行员介绍除反潜和运输外,它还可以执行超视距引导任务。从双方的飞行情况看,法方飞行员显得更加泼辣和得心应手,我方飞行员则有些谨慎,给人的感觉是放不开。不知为什么,我方空勤人员居然还有在飞机上吸烟的习惯。应该说,此次的舰载机互降实现了中国海军的一次突破,中国海军的直升机第一次降落在外国军舰上,外国海军的飞机也第一次降在落在中国军舰甲板上上。另一个科目是海上补给,但只是虚补,双方军舰架通了补给线路,但没有连通加油口,也没有进行干货补给,编队就解散了。除此之外,演习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天天气较好,风浪不大,舰体摇摆得不很严重,大部分第一次上舰的人员包括新闻记者都没有发生晕船的现象。演习结束后,法舰在暮色中踏上了远航的征程,我海军两艘参演舰返回了青岛港。
不错好文章!!!建议向军事刊物投稿!
不错!!现在超大就缺这样的原创好文、
新华社记者无可救药的缺乏军事常识.
30毫米机枪、火箭助推榴弹、AC130武装直升机
每一样都可以让人崩溃
中国海军就应该向发达国家的海军看齐.
好文章.证明与外军交流是大有好处的.以后还要继续.
re:  应该说,我们的军官同法国人一样优秀,但我们的士官和士兵同法国人比起来的确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国家的教育相对落后,士官和士兵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法方,气质上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加上我们的军装土里土气的,十分损害我军的光辉形象。

不错的文章!很真实!鼓励原创!。不过上面这段话如果象楼上的兄弟建议去投稿的话,会被军事杂志的编辑删掉的[em11]
法国这次来应该还有别的意义。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原创文章了!客观而不乏深度,好极了!!
我们的“鹰击—83”反舰导弹也是在法国“飞鱼”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认为这个不太可能,鹰击是我们自行研制的,你可以仔细考证
我们的“鹰击—83”反舰导弹也是在法国“飞鱼”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认为这个不太可能,鹰击是我们自行研制的,你可以仔细考证


关于"鹰击-8"的起源,有很久以前听一位业内人士说过,当初刚刚研制成功进行靶试时,一发弹曾准确命中靶艇尾部,将靶艇从纵向击为两半,威力之大,精度之高出乎研制人员的意料.因为以前我们的反舰导弹都采用500公斤的战斗部,而鹰击8号采用的是100多公斤的战斗部.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大庆35周年时展示的反舰导弹,不但导弹本身,就连发射箱也同当时的飞鱼十分接近.可以认为即使不是完全仿制,至少在研制时也深受飞鱼的影响.
楼上说的不错
看来是内部人士,美国邦克山来访问的时候,偷偷的跑进去,还到处有警戒。不过照片是不少了,可惜没有机会上舰。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楼主的文章应该转中央军委看一看……

112舰现在几乎和陆军的那支专司对外演出的“表演部队”一样性质了,可就是这样,我们的厨房、楼梯还和这条快20年舰龄的法舰有差距,这说明什么问题?
好文!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军舰居然不注重防滑,是否受了前苏联海军的影响?
好!
顶!
感谢各位的鼓励,这是第一次在这里发这样长的东西.以后有机会再谈点别的.
very good
不长,一点都不长,我还没过瘾呢。。。
同楼上
真是好文!!
好文章,越长越好!丁页!
早就应该打开军门看世界了
好文
,当初刚刚研制成功进行靶试时,一发弹曾准确命中靶艇尾部,将靶艇从纵向击为两半,威力之大,精度之高出乎研制人员的意料.因为以前我们的反舰导弹都采用500公斤的战斗部,而鹰击8号采用的是100多公斤的战斗部.

====================
因为装药少所以威力大?这个逻辑有点问题吧
好文!
楼主辛苦了,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原创文章.
向先进的虚心学习。
好文,很久没看到这样的了,加精啊!
好文。顶!
以下是引用礁石在2004-3-22 21:14:00的发言:
看来是内部人士,美国邦克山来访问的时候,偷偷的跑进去,还到处有警戒。不过照片是不少了,可惜没有机会上舰。
兄弟,图呢?
谢谢好文,希望新作。
顶,楼主辛苦。
我方空勤人员居然还有在飞机上吸烟的习惯
????天哪,真有这事??在军用航空器上抽烟,够NB潇洒呀!!!!!

还有,竟然在军舰上铺地砖,真是够出乎普通人的想象的。现在连普通家庭的卫生间都铺防滑材料了。
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是做事无论大事小事,精益求精,这是我们中国人极需自省的。在西方白人社会里,厨房与厕所是最干净的。比如大家可以看见麦当劳的厨房,干净的可以开放让顾客直接看的见。而中国人,可能是认为厨房与厕所脏就什么关系,不是什么大事嘛,把门掩上就行了。我在美国读书时在美国人的餐馆里洗盘子,对他们的搞清洁的认真劲深为佩服。

西方海军大国的传统海军制服是纯白的,这不是指的是礼服,而是平时的作训服(当然现在的作训服为了低可视性就不一定是纯白的),就说明他们平时对武器、舰上各种设备的保养是高水平、一尘不染的。

不过,我们的海军已经在向西方海军的标准看齐,这是好事。其实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还要勤奋,如果我们能改掉自己的陋习,我们完全可以做的与西方海军强国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