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1:41:31
赵瑞之

(1918— )

   赵瑞之,兵工专家。毕生从事枪械的研究、制造和生产管理工作。创造了枪管内孔镀铬新工艺和低银铜银合金新材料的应用,解决了以挤压工艺代替拉削加工枪管来复线等重大技术问题,为我国兵器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赵瑞之,1918年1月出生在四川省德阳县,其父赵国荣在当地开一中药铺,赵瑞之少年时代在家读私塾,并当过学徒。1935年到成都树德中学读书。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中学毕业时,学校推荐他免费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系,但他怀着强大中华国防的心愿毅然报考了重庆兵工大学,结果被录取在造兵系(即兵器制造专业)学习。1946年7月,结束了五年的大学生活,被分配到重庆50兵工厂(现江陵兵工厂)任技术员,开始了他近半个世纪的兵工生涯。
  重庆50兵工厂,设备大部分由德国引进,赵瑞之在该厂忠恕分厂四所引信部工作。待遇好,工作舒服。1946年秋,他的几个同学到了沈阳兵工厂,赵瑞之听说那儿条件差,但实习机会多,是用武之地,毅然决定离开养育自己的天府之国,带着家属千里迢迢,一路艰辛于1947年3月初到达沈阳,在90兵工厂当了一名技术员。不久就被提升为主管技术员(车间主任)进而又被提升为工程师。1948年,沈阳解放,90兵工厂改名为51兵工厂,他继续任枪所冲锋枪部主任,组织生产克丝钳等民品,1949年初调到试制组,1950年任命为厂检验科副科长。
  东北解放后,赵瑞之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革命觉悟日渐提高,在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斗争中,他以火般的热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并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1952年7月,这位从旧中国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试制50式冲锋枪支援抗美援朝

  1949年开国前夕,为改善军队装备,他担任了50式冲锋枪试制组副组长的重任。没有图纸,只能靠测检。公差、尺寸、材料都得靠自己摸索干,一无参考资料,二无国家标准,自己设计工装,编制工艺,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试制出50式冲锋枪样品枪一小批,经过各种射击试验,枪的性能符合要求。赵瑞之与试制组一道,又经过试制改进,使50式枪很快投入批量生产,及时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此后,在将50式冲锋枪改制为54式铁把冲锋枪的任务中,赵瑞之亲自组织日夜攻关,通过了国家定型,投入大批生产。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迫使工厂从沈阳迁到黑龙江省北安。工厂搬迁后,赵瑞之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最初他担任该厂的技术科科长,到1953年即被任命为主任工程师,成为该厂的领导骨干,全面负责工厂的生产技术工作。他当官不象“官”,一心扑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很少坐办公室,他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实践,解决了枪械生产中一个又一个难题。越瑞之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管理上也不含糊,他深知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军品生产任务的完成,因此在他担任领导期间,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加强技术管理。他坚决贯彻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数量的方针。他经常对全厂职工进行质量第一的教育,抓岗位责任制,组织领导每半年进行一次产品质量大检查,奖罚分明,并依靠群众制定了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他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保证了全厂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枪械研究硕果累累

  赵瑞之是一个知难而进,勇于进取的人,我国枪械的发展史,就是他的奋斗史。从50式、54式冲锋枪的仿制成功起,他又接二连三地试制成功了制式化的54式手枪、56式冲锋枪、59式手枪。从50年代末期起,自行设计了64式手枪、64式微声冲锋枪以及改造四种运动手枪。
  1959年张爱萍副总长亲自提出64式手枪的技术要求,并多次指示要工厂设计试制性能好、体积小、使用安全方便的袖珍手枪,作为指挥员、公安保卫员使用的自卫武器,杀伤50米以内的有生目标。该枪设有弹匣回闩(弹匣内点焊有回门片,它解脱枪门使枪闩推弹入膛并关闭弹膛)、弹膛指示(弹膛内有无子弹标志)、弹尽指示(弹匣内有无子弹标志),联动击发(一次不发火,可再扣一次)及射击保险(子弹上膛后的保险)等机构,1960年开始设计,196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4式手枪。
  1959年总后军械研究所、北京工业学院和工厂以三结合方式开始研究设计、试制、制造“三无(无声无光无烟)冲锋枪”,后改名为微声冲锋枪。该枪精确度好,杀伤力强,体轻、结构紧凑,是侦察部队使用的特种武器。1960年开始全面工作,1963年受到上级表彰,196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4式微声冲锋枪。
  从1958年起,赵瑞之根据国家体委和运动健将要求改进四种国外运动手枪。使其适合中国人使用,并提高其性能,使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用中国制造的运动枪,取得优异的成绩。

重视情报革新工艺

  赵瑞之阅读了大量的外文书刊,而且在精通英语,能阅读德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俄语、日语,使他在掌握国外技术信息上游刃有余,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关键。在生产56式冲锋枪时,遇到击针、拉壳钩簧、复进簧等10多种零件破断,国内又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他找来了10多种俄文资料,查看有关零件的脆性破裂,疲劳破断及用工艺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措施,然后又亲自通过工艺实验来检验这些理论的正确性,用得到的正确方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破断问题。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实践,赵瑞之实际上成为研究解决材料破断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他对国内外有关枪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信息也很重视,刻苦钻研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工厂的实际水平。
  自我国有枪械生产的历史起,枪管内膛的来复线都是用拉刀拉成的。用这种工艺加工来复线不但质量差,枪管内四条来复线深度不致,线形不正确,光洁度低,不耐磨损,而且效率低,因此这种拉削工艺严重地阻碍着整个枪械生产水平的提高。赵瑞之在俄文资料中找到了加工枪管来复线的一些线索,大胆地进行了革新。他把原有的拉削枪管来复线的拉线机改为非夹具和制造冲头的二类工装,制定出挤压规范,解决挤压前枪管内孔镀铜和挤压后除铜以及消除应力的热处理等工艺。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质量显著提高,达到国际水平,效率提高到120倍,工人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废品率由30%降到零,经济效益特别显著。1953年到北京示范表演,得到苏联专家的好评,不久兵工总局又组织全国同行学习他的挤压来复线的先进工艺,并立即推广到全国,一直引用至今,这不能不说是枪管来复线加工上的一次工艺革命。
  1956年他组织首先采用苏联的先进电液压加工枪管内孔代替部分铰削。1957年开始试验54式手枪底把的精密铸造和筹备56式冲锋枪可以精密铸造的几个零件的生产准备工作。在工具制造上,组织推行8种样板研磨机械化工具,结束了复杂形状样板手工加工的历史。在刀具和冲模的制造上广泛采用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工厂的技术后方力量逐步壮大,适应了生产发展的要求。
  1964年春,赵瑞之随中国考察团去朝鲜。应朝方邀请讲授了我国制造冲锋枪的电解加工的先进工艺等。
  1964年夏,赵瑞之担任援建阿尔巴尼亚国防工程五五项目专家组组长。在阿尔巴尼亚期间,他带领专家组帮助阿方建厂,安装设备、工装调试,在当地工人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仅用120天时间就将产品试制成功,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圆满地完成了援外任务。在阿尔巴尼亚工作了三年。
  1967年,他从阿尔巴尼亚乘飞机回国,当时,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他走下飞机踏上自己国土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同志和亲人的迎接和慰问,而是造反派对他的历史审查。一年后,他被污蔑为“美蒋大特务”列入所谓牛鬼蛇神行列,关进“牛棚”两年零八个月,家庭也受到牵连。

发明铜银新材料解决机匣焊接难关

  1969年,当时他还在牛棚中受难时,工厂里发生了一起冲压机匣导轨开焊掉落的重大技术事故,造成了十多万支枪械报废的惨重损失,工厂因此停产整顿。虽经厂内技术人员努力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1969年上半年,有人想起了蹲在“牛棚”的赵瑞之。迫于厂内技术事故的严重形势,十多万支枪积压在库房不能出库,生产又无法进行下去,就有人命令他带“罪”解决这个技术关键,规定白天出来工作,晚上仍然要回牛棚,处境相当困难。赵瑞之接到这个任务后,置个人的委屈、恩怨于不顾,专心致志地投入解决技术难关的战斗。他凭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初步解决了问题。但是,接着出现了紫铜冲头变形、颓头粘接等新的问题,技术难关还没有彻底闯过。赵瑞之经过日夜思索,觉得关键问题是要找到一种强度高、耐高温、抗热粘性好的冲头材料,为此他曾想自己炼制铜镉、铜铬合金等来解决,但厂内无此材料,又不允许他到厂外去找,只好另寻途径。后来他回想起1953年曾有人设想用铜银合金做点焊冲头,但因没有具体办法而不了了之。于是他决心试炼铜银合金,虽然这 要担风险,但他决定要干的事业非干成不可。当时手中什么资料也没有,一切都得靠试验去摸索,他自己概括为四摸,即摸成份、摸工艺、摸热处理、摸使用效果。经过无数次试验和失败,最终突破了技术难关,制造出了低银铜银合金材料,用做冲头,解决了机匣导轨开焊掉落问题,使枪械质量得到了保证,点焊质量达到国际水平。1983年,低银铜银合金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他是独立发明者。该发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合金冲头比紫铜冲头的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焊点质量牢固、可靠、平整、美观,仅626厂从1971年到1985年累计就增收400万元,1975年到1985年有十家冲锋枪厂推广使用,效益更为显著。从1984年起昆明光学厂用于焊接光学零部件,效益也很好。
  此材料用做镀铬阳极,比通常用的钢丝导电率高10倍,电流密度大1~2倍。用在小孔镀厚铬时,节省时间一倍多;镀薄铬时,节省时间一半,更为显著的效益是镀层光滑平整和无锥度,已在几个工厂使用多年,效果极佳。1985年3月在北京技术市场展览后,阿城继电器厂科研所要求55所同他们共同研制将低银铜银合金用于家用电器上,如成功后,阿城继电器厂一年可代替60%金银,可节银600公斤,由于1986年4月赵瑞之患脑出血,试验没有进行到底。

创造流动镀铬法突破传统工艺

  1973年,沈阳军区领导向兵器生产部门提出要尽快解决67式轻重两用机枪枪管不耐蚀的重大技术关键。为此把赵瑞之同志调到辽西5506厂,专门解决枪管不耐烧蚀的问题。该枪是昆明356厂试制定型的,特点是重量轻,威力大,在抗美援越战场上受到好评。但在国内部队试用时,出现子弹在膛内爆炸伤人情况,当时多数人分析认为是枪管不耐烧蚀,镀铬质量不高造成的。5506厂为了生产67式轻重两用机枪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长期以来,国外内孔镀铬是将管子装在夹具上,放入镀槽内通以直流电。要使铬层能承受高温、化学和机械的长期往复作用所造成的烧蚀和磨损,这种旧工艺的致命缺点是铬层脆,裂纹多,极易早期剥落。加之分散能力差,在镀厚铬层时,经常出现镀锥、中粗度、表面粗糙和铬瘤,尤其是电镀效率很低,每小时只能镀20微米,因此浪费了较多的能源和人力。另外,在同一工件上的不同部位要镀不同厚度(10倍差)的铬层时,必须分别镀,并在厚薄交接处留出一小段不镀(称无铬区)。这样,促使这一小段过早腐蚀。
  赵瑞之带领攻关组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从原材料、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夹等多个方面去探索,最后认定必须跳出镀铬旧框框,创造出一条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研制过程中,赵瑞之阅读了50多本先进国家的现代化电镀和镀铬书籍。发现苏联在60年代初期首先采用了周期地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源,试验过换向镀铬,质量有所提高,但电镀效率较低。美国在大炮管内孔上试验过流动镀铬,效率有所提高,但质量不理想,为使国外技术为我所用,赵瑞之决定朝换向流动镀铬方面探索。实验中碰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承受大电流(比常规大一倍以上),同时高温强度又高的阳极材料,对于这些关键,国外守口如瓶,至于在同一管子内型一次装夹后,要镀出厚度相差较大(10倍)的铬层,外国人更是秘而不宣。
  要开创新局面,首先必须突破阳极材料这个难关。在选用阳极材料上做了多次试验,先后用过钢芯镀铜、黄铜芯、紫铜芯(冷硬)等都不能满足要求,使试验一度中断,一时议论纷纷。赵瑞之和他的攻关组没有退却,在攻克技术难关上他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连几昼夜地想,一天深夜,忽然想起在蹲“牛棚”时研究出来的低银铜银合金点焊冲头材料,它导电性能好,高温强度又高,如果把它引用来做镀铬阳极,也许是可行的。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兴奋,真想立即到试验场去,好不容易等到天亮立刻赶到厂里找用过的旧冲头,经过锻成棒料,焊接后磨成规定尺寸,经过试验果然成功了。接着他又组织设计制造了特殊装夹装置,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当镀出第一根合格产品时,他高兴得笑了,那笑含着对事业的追求,体现着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也展示了他在技术领域的聪明才干和丰富知识。
  经过换向流动镀铬的产品在国家试验场上得到了最后验证。这一发明项目将换向和流动镀铬与国内的实际条件有机地结合,彻底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重大难题,在内孔镀铬上一改旧观,掀起了一场工艺革命。换向流动镀铬的试验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内孔镀铬传统工艺,镀铬质量大幅度提高,镀件光滑、平整,没有锥度,镀铬不需要人工擦光或用机械修磨平正,耐磨损,寿命延长一倍以上,加之镀件不埋入槽内,不与槽分处两地,既可减少镀液流量,又可改善环境污染。由于阳极不用氰化镀铜,实现了无氰电镀,每年节约资金100万元,达到国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这项发明获得1985年国家发明三等奖,这又是赵瑞之独立完成的。同年10月在北京首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列为授奖项目之一。该项发明不仅能用于管子内孔或内型孔(孔径从5至200毫米,长度从50至7000毫米)的尺寸镀铬,也可用于零件外部的尺寸镀铬,效益尤为明显。1985年后该发明推广到几种炮管上(23、37、100滑膛等)。包头447厂在这方面做了许多艰苦试验工作,经过儿年的努力终于在1990年初将几种口径(100、122、130)的滑膛炮管进行了换向,半膛等镀铬,取得成功,使寿命提高一倍以上,通过国家级鉴定。有的大口径线膛炮管厂和大庆抽油管道也准备试验该项新工艺。赵瑞之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情况,也在进一步发展该项发明。
  赵瑞之在“六五”期间获得的两项国家发明三等奖及他在枪械生产历史中所解决的许多重大技术课题,是他40多年来奋战在兵工第一线,潜心钻研先进技术的辛劳结晶。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发展我国兵工生产呕心沥血,获得了党和人民的赞扬。1951年初被黑龙江省评为劳动模范。1953年被东北军工部评为东北地区劳动模范,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1977年到1978年被评为辽宁省朝阳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兵器工业学铁人标兵。1986年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
  赵瑞之担任过辽宁省人大代表、省科协委员、辽宁省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等。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他总是朴实地说:我只是想多干点事情,以报答党和人民的再育之恩。
  1975年,工厂又恢复了他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的职务。1982年,年过花甲的赵瑞之壮心虽在,但自然规律难以违抗,兵器部领导按照他个人想在晚年专心搞点技术研究的意愿,同意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并安排他到长春第55研究所工作,担任了科技委的主任,在研究方向和重点课题,“七五”规划及高速钢刀具涂层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专题报告。
  1988年,年愈古稀的赵瑞之离休了,但他身离心不离。他继续大量阅读外文书刊,并将军工生产中的一些好技术移植到民品生产中,使一种非金属试验机的料筒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他还帮助一些乡镇企业解决一些重大的技术难关,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盼望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能够腾飞,能走到世界前列,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赵瑞之

(1918— )

   赵瑞之,兵工专家。毕生从事枪械的研究、制造和生产管理工作。创造了枪管内孔镀铬新工艺和低银铜银合金新材料的应用,解决了以挤压工艺代替拉削加工枪管来复线等重大技术问题,为我国兵器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赵瑞之,1918年1月出生在四川省德阳县,其父赵国荣在当地开一中药铺,赵瑞之少年时代在家读私塾,并当过学徒。1935年到成都树德中学读书。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中学毕业时,学校推荐他免费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系,但他怀着强大中华国防的心愿毅然报考了重庆兵工大学,结果被录取在造兵系(即兵器制造专业)学习。1946年7月,结束了五年的大学生活,被分配到重庆50兵工厂(现江陵兵工厂)任技术员,开始了他近半个世纪的兵工生涯。
  重庆50兵工厂,设备大部分由德国引进,赵瑞之在该厂忠恕分厂四所引信部工作。待遇好,工作舒服。1946年秋,他的几个同学到了沈阳兵工厂,赵瑞之听说那儿条件差,但实习机会多,是用武之地,毅然决定离开养育自己的天府之国,带着家属千里迢迢,一路艰辛于1947年3月初到达沈阳,在90兵工厂当了一名技术员。不久就被提升为主管技术员(车间主任)进而又被提升为工程师。1948年,沈阳解放,90兵工厂改名为51兵工厂,他继续任枪所冲锋枪部主任,组织生产克丝钳等民品,1949年初调到试制组,1950年任命为厂检验科副科长。
  东北解放后,赵瑞之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革命觉悟日渐提高,在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斗争中,他以火般的热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并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1952年7月,这位从旧中国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试制50式冲锋枪支援抗美援朝

  1949年开国前夕,为改善军队装备,他担任了50式冲锋枪试制组副组长的重任。没有图纸,只能靠测检。公差、尺寸、材料都得靠自己摸索干,一无参考资料,二无国家标准,自己设计工装,编制工艺,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试制出50式冲锋枪样品枪一小批,经过各种射击试验,枪的性能符合要求。赵瑞之与试制组一道,又经过试制改进,使50式枪很快投入批量生产,及时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此后,在将50式冲锋枪改制为54式铁把冲锋枪的任务中,赵瑞之亲自组织日夜攻关,通过了国家定型,投入大批生产。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迫使工厂从沈阳迁到黑龙江省北安。工厂搬迁后,赵瑞之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最初他担任该厂的技术科科长,到1953年即被任命为主任工程师,成为该厂的领导骨干,全面负责工厂的生产技术工作。他当官不象“官”,一心扑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很少坐办公室,他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实践,解决了枪械生产中一个又一个难题。越瑞之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管理上也不含糊,他深知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军品生产任务的完成,因此在他担任领导期间,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加强技术管理。他坚决贯彻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数量的方针。他经常对全厂职工进行质量第一的教育,抓岗位责任制,组织领导每半年进行一次产品质量大检查,奖罚分明,并依靠群众制定了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他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保证了全厂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枪械研究硕果累累

  赵瑞之是一个知难而进,勇于进取的人,我国枪械的发展史,就是他的奋斗史。从50式、54式冲锋枪的仿制成功起,他又接二连三地试制成功了制式化的54式手枪、56式冲锋枪、59式手枪。从50年代末期起,自行设计了64式手枪、64式微声冲锋枪以及改造四种运动手枪。
  1959年张爱萍副总长亲自提出64式手枪的技术要求,并多次指示要工厂设计试制性能好、体积小、使用安全方便的袖珍手枪,作为指挥员、公安保卫员使用的自卫武器,杀伤50米以内的有生目标。该枪设有弹匣回闩(弹匣内点焊有回门片,它解脱枪门使枪闩推弹入膛并关闭弹膛)、弹膛指示(弹膛内有无子弹标志)、弹尽指示(弹匣内有无子弹标志),联动击发(一次不发火,可再扣一次)及射击保险(子弹上膛后的保险)等机构,1960年开始设计,196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4式手枪。
  1959年总后军械研究所、北京工业学院和工厂以三结合方式开始研究设计、试制、制造“三无(无声无光无烟)冲锋枪”,后改名为微声冲锋枪。该枪精确度好,杀伤力强,体轻、结构紧凑,是侦察部队使用的特种武器。1960年开始全面工作,1963年受到上级表彰,1964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4式微声冲锋枪。
  从1958年起,赵瑞之根据国家体委和运动健将要求改进四种国外运动手枪。使其适合中国人使用,并提高其性能,使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用中国制造的运动枪,取得优异的成绩。

重视情报革新工艺

  赵瑞之阅读了大量的外文书刊,而且在精通英语,能阅读德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俄语、日语,使他在掌握国外技术信息上游刃有余,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关键。在生产56式冲锋枪时,遇到击针、拉壳钩簧、复进簧等10多种零件破断,国内又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他找来了10多种俄文资料,查看有关零件的脆性破裂,疲劳破断及用工艺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措施,然后又亲自通过工艺实验来检验这些理论的正确性,用得到的正确方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破断问题。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实践,赵瑞之实际上成为研究解决材料破断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他对国内外有关枪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信息也很重视,刻苦钻研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工厂的实际水平。
  自我国有枪械生产的历史起,枪管内膛的来复线都是用拉刀拉成的。用这种工艺加工来复线不但质量差,枪管内四条来复线深度不致,线形不正确,光洁度低,不耐磨损,而且效率低,因此这种拉削工艺严重地阻碍着整个枪械生产水平的提高。赵瑞之在俄文资料中找到了加工枪管来复线的一些线索,大胆地进行了革新。他把原有的拉削枪管来复线的拉线机改为非夹具和制造冲头的二类工装,制定出挤压规范,解决挤压前枪管内孔镀铜和挤压后除铜以及消除应力的热处理等工艺。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质量显著提高,达到国际水平,效率提高到120倍,工人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废品率由30%降到零,经济效益特别显著。1953年到北京示范表演,得到苏联专家的好评,不久兵工总局又组织全国同行学习他的挤压来复线的先进工艺,并立即推广到全国,一直引用至今,这不能不说是枪管来复线加工上的一次工艺革命。
  1956年他组织首先采用苏联的先进电液压加工枪管内孔代替部分铰削。1957年开始试验54式手枪底把的精密铸造和筹备56式冲锋枪可以精密铸造的几个零件的生产准备工作。在工具制造上,组织推行8种样板研磨机械化工具,结束了复杂形状样板手工加工的历史。在刀具和冲模的制造上广泛采用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工厂的技术后方力量逐步壮大,适应了生产发展的要求。
  1964年春,赵瑞之随中国考察团去朝鲜。应朝方邀请讲授了我国制造冲锋枪的电解加工的先进工艺等。
  1964年夏,赵瑞之担任援建阿尔巴尼亚国防工程五五项目专家组组长。在阿尔巴尼亚期间,他带领专家组帮助阿方建厂,安装设备、工装调试,在当地工人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仅用120天时间就将产品试制成功,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圆满地完成了援外任务。在阿尔巴尼亚工作了三年。
  1967年,他从阿尔巴尼亚乘飞机回国,当时,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他走下飞机踏上自己国土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同志和亲人的迎接和慰问,而是造反派对他的历史审查。一年后,他被污蔑为“美蒋大特务”列入所谓牛鬼蛇神行列,关进“牛棚”两年零八个月,家庭也受到牵连。

发明铜银新材料解决机匣焊接难关

  1969年,当时他还在牛棚中受难时,工厂里发生了一起冲压机匣导轨开焊掉落的重大技术事故,造成了十多万支枪械报废的惨重损失,工厂因此停产整顿。虽经厂内技术人员努力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1969年上半年,有人想起了蹲在“牛棚”的赵瑞之。迫于厂内技术事故的严重形势,十多万支枪积压在库房不能出库,生产又无法进行下去,就有人命令他带“罪”解决这个技术关键,规定白天出来工作,晚上仍然要回牛棚,处境相当困难。赵瑞之接到这个任务后,置个人的委屈、恩怨于不顾,专心致志地投入解决技术难关的战斗。他凭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初步解决了问题。但是,接着出现了紫铜冲头变形、颓头粘接等新的问题,技术难关还没有彻底闯过。赵瑞之经过日夜思索,觉得关键问题是要找到一种强度高、耐高温、抗热粘性好的冲头材料,为此他曾想自己炼制铜镉、铜铬合金等来解决,但厂内无此材料,又不允许他到厂外去找,只好另寻途径。后来他回想起1953年曾有人设想用铜银合金做点焊冲头,但因没有具体办法而不了了之。于是他决心试炼铜银合金,虽然这 要担风险,但他决定要干的事业非干成不可。当时手中什么资料也没有,一切都得靠试验去摸索,他自己概括为四摸,即摸成份、摸工艺、摸热处理、摸使用效果。经过无数次试验和失败,最终突破了技术难关,制造出了低银铜银合金材料,用做冲头,解决了机匣导轨开焊掉落问题,使枪械质量得到了保证,点焊质量达到国际水平。1983年,低银铜银合金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他是独立发明者。该发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合金冲头比紫铜冲头的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焊点质量牢固、可靠、平整、美观,仅626厂从1971年到1985年累计就增收400万元,1975年到1985年有十家冲锋枪厂推广使用,效益更为显著。从1984年起昆明光学厂用于焊接光学零部件,效益也很好。
  此材料用做镀铬阳极,比通常用的钢丝导电率高10倍,电流密度大1~2倍。用在小孔镀厚铬时,节省时间一倍多;镀薄铬时,节省时间一半,更为显著的效益是镀层光滑平整和无锥度,已在几个工厂使用多年,效果极佳。1985年3月在北京技术市场展览后,阿城继电器厂科研所要求55所同他们共同研制将低银铜银合金用于家用电器上,如成功后,阿城继电器厂一年可代替60%金银,可节银600公斤,由于1986年4月赵瑞之患脑出血,试验没有进行到底。

创造流动镀铬法突破传统工艺

  1973年,沈阳军区领导向兵器生产部门提出要尽快解决67式轻重两用机枪枪管不耐蚀的重大技术关键。为此把赵瑞之同志调到辽西5506厂,专门解决枪管不耐烧蚀的问题。该枪是昆明356厂试制定型的,特点是重量轻,威力大,在抗美援越战场上受到好评。但在国内部队试用时,出现子弹在膛内爆炸伤人情况,当时多数人分析认为是枪管不耐烧蚀,镀铬质量不高造成的。5506厂为了生产67式轻重两用机枪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长期以来,国外内孔镀铬是将管子装在夹具上,放入镀槽内通以直流电。要使铬层能承受高温、化学和机械的长期往复作用所造成的烧蚀和磨损,这种旧工艺的致命缺点是铬层脆,裂纹多,极易早期剥落。加之分散能力差,在镀厚铬层时,经常出现镀锥、中粗度、表面粗糙和铬瘤,尤其是电镀效率很低,每小时只能镀20微米,因此浪费了较多的能源和人力。另外,在同一工件上的不同部位要镀不同厚度(10倍差)的铬层时,必须分别镀,并在厚薄交接处留出一小段不镀(称无铬区)。这样,促使这一小段过早腐蚀。
  赵瑞之带领攻关组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从原材料、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夹等多个方面去探索,最后认定必须跳出镀铬旧框框,创造出一条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研制过程中,赵瑞之阅读了50多本先进国家的现代化电镀和镀铬书籍。发现苏联在60年代初期首先采用了周期地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源,试验过换向镀铬,质量有所提高,但电镀效率较低。美国在大炮管内孔上试验过流动镀铬,效率有所提高,但质量不理想,为使国外技术为我所用,赵瑞之决定朝换向流动镀铬方面探索。实验中碰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承受大电流(比常规大一倍以上),同时高温强度又高的阳极材料,对于这些关键,国外守口如瓶,至于在同一管子内型一次装夹后,要镀出厚度相差较大(10倍)的铬层,外国人更是秘而不宣。
  要开创新局面,首先必须突破阳极材料这个难关。在选用阳极材料上做了多次试验,先后用过钢芯镀铜、黄铜芯、紫铜芯(冷硬)等都不能满足要求,使试验一度中断,一时议论纷纷。赵瑞之和他的攻关组没有退却,在攻克技术难关上他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连几昼夜地想,一天深夜,忽然想起在蹲“牛棚”时研究出来的低银铜银合金点焊冲头材料,它导电性能好,高温强度又高,如果把它引用来做镀铬阳极,也许是可行的。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兴奋,真想立即到试验场去,好不容易等到天亮立刻赶到厂里找用过的旧冲头,经过锻成棒料,焊接后磨成规定尺寸,经过试验果然成功了。接着他又组织设计制造了特殊装夹装置,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当镀出第一根合格产品时,他高兴得笑了,那笑含着对事业的追求,体现着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也展示了他在技术领域的聪明才干和丰富知识。
  经过换向流动镀铬的产品在国家试验场上得到了最后验证。这一发明项目将换向和流动镀铬与国内的实际条件有机地结合,彻底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重大难题,在内孔镀铬上一改旧观,掀起了一场工艺革命。换向流动镀铬的试验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内孔镀铬传统工艺,镀铬质量大幅度提高,镀件光滑、平整,没有锥度,镀铬不需要人工擦光或用机械修磨平正,耐磨损,寿命延长一倍以上,加之镀件不埋入槽内,不与槽分处两地,既可减少镀液流量,又可改善环境污染。由于阳极不用氰化镀铜,实现了无氰电镀,每年节约资金100万元,达到国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这项发明获得1985年国家发明三等奖,这又是赵瑞之独立完成的。同年10月在北京首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列为授奖项目之一。该项发明不仅能用于管子内孔或内型孔(孔径从5至200毫米,长度从50至7000毫米)的尺寸镀铬,也可用于零件外部的尺寸镀铬,效益尤为明显。1985年后该发明推广到几种炮管上(23、37、100滑膛等)。包头447厂在这方面做了许多艰苦试验工作,经过儿年的努力终于在1990年初将几种口径(100、122、130)的滑膛炮管进行了换向,半膛等镀铬,取得成功,使寿命提高一倍以上,通过国家级鉴定。有的大口径线膛炮管厂和大庆抽油管道也准备试验该项新工艺。赵瑞之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情况,也在进一步发展该项发明。
  赵瑞之在“六五”期间获得的两项国家发明三等奖及他在枪械生产历史中所解决的许多重大技术课题,是他40多年来奋战在兵工第一线,潜心钻研先进技术的辛劳结晶。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发展我国兵工生产呕心沥血,获得了党和人民的赞扬。1951年初被黑龙江省评为劳动模范。1953年被东北军工部评为东北地区劳动模范,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1977年到1978年被评为辽宁省朝阳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兵器工业学铁人标兵。1986年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
  赵瑞之担任过辽宁省人大代表、省科协委员、辽宁省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等。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他总是朴实地说:我只是想多干点事情,以报答党和人民的再育之恩。
  1975年,工厂又恢复了他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的职务。1982年,年过花甲的赵瑞之壮心虽在,但自然规律难以违抗,兵器部领导按照他个人想在晚年专心搞点技术研究的意愿,同意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并安排他到长春第55研究所工作,担任了科技委的主任,在研究方向和重点课题,“七五”规划及高速钢刀具涂层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专题报告。
  1988年,年愈古稀的赵瑞之离休了,但他身离心不离。他继续大量阅读外文书刊,并将军工生产中的一些好技术移植到民品生产中,使一种非金属试验机的料筒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他还帮助一些乡镇企业解决一些重大的技术难关,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盼望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能够腾飞,能走到世界前列,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赵瑞之



  (作者:季儒彦 周建立)

简历

  1918年1月出生于 四川省德阳县。
  1941—1946年 重庆兵工大学造兵系学习。
  1946—1946年 重庆50兵工厂忠恕分厂引信部技术员。
  1947—1948年 沈阳90兵工厂枪所轻机枪部主管技术员、工程师。
  1948—1950年 沈阳51兵工厂工程师、车间主任、检验科副科长。
  1950—1964年 黑龙江省北安626厂技术科长、、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厂长。
  1964—1967年 援建阿尔巴尼亚55项目专家组组长,党支部书记。
  1967—1973年 黑龙江省北安626厂总工程师、第一副厂长。
  1973—1982年 辽宁省建昌5506厂总工程师、第一副厂长。
  1982—1988年 兵器工业部第55研究所科技委主任。
  1988年 离休

主要论著

  1 赵瑞之.枪管的寿命及其提高措施.轻兵器杂志,1979,(1).
  2 赵瑞之.56式冲锋枪扇击针为什么会折断.辽宁省首届兵工学术会议上宣读.1980,11.
  3 赵瑞之.对拉壳钩簧破断的一些粗浅认识,辽宁省第二届兵工学会议上宣读.1982,9.
  4 赵瑞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促进轻武器现代化.轻兵器学会上宣读,1984.
  5 赵瑞之.国外枪械简介.辽宁省国防科普报,1984.
  6 赵瑞之,康连福.可控硅双脉冲交流点焊机焊接40Cr的试验研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85,(1).
资料真全呀!
老q贴得好东西,看得过瘾。多找些此类人物介绍。加油!
老卡,我说你像政委嘛
对,对,老卡是政委,我只能当个政委秘书,给政委写写发言稿





“…………………………………………,从此,妇女同志站起来”
下一页“了”
B GUN 我要去忙了,明天见
对不起,名字些错了,是D BOY
我啊?886
886?
你不是说“明天见”吗?我当然是礼貌地说“886”
不错
以下是引用枪炮玫瑰在2003-3-2 22:10:18的发言:
老卡,我说你像政委嘛


呵呵!谢谢玫瑰夸奖。老卡可是军政双全啊!
政委我可真当不了,政治上我很愚钝,一向稀里糊涂的。[em01]
以下是引用卡拉什尼科夫在2003-3-7 0:39:15的发言:
呵呵!谢谢玫瑰夸奖。老卡可是军政双全啊!
政委我可真当不了,政治上我很愚钝,一向稀里糊涂的。
是难得糊涂的说………………
糊涂的说………………
OK!我会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