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垄断下的特权更需要听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35:33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听证”这个词远没有“听政”更耳熟能详。从对历史的认知角度看,“听政”即为执政者处理公务,比如西太后“垂帘听政”、皇帝“御门听政”等。而“听证”究竟应该怎样定义,在中国却没有固定的概念,虽然目前各式各样的听证会不知凡几,从内涵上却很难把两个同音字分开。


我这样说是因为读了《东方早报》1月23日的报道,备受关注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在一片民众的惊呼声中落下帷幕。有人用“十分愤慨和震惊”等字眼来表达不满,并称“听证会更像一场安排好的表演会”。因为他们并没有兑现宣称的“欢迎全国媒体参与”,而是悄悄开会悄悄结束,最后的结论是“在此基础上重定方案”。这么说,本次听证会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从程序上算是走了“合法”的过场。


众所周知,这个听证会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手机漫游费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民众的切身利益。据有关人士透露,由于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太过“技术化”,让普通的消费者难以理解。其实人们更不明白,连日来传媒对手机漫游费的讨论,到底涵盖着多少不能言传的问题。一方面有专家说手机漫游费的成本接近于零,另一方面有官员称漫游费降的越少越好。与此同时,有人希望以听证方式消弭行业与公共舆论的分歧,有人则借此大肆宣扬降价惠民树立国企形象。诸如此类,让人越听越糊涂,越看越找不着北。


也许是一般人站得高度不够,只关心自己的愿望能否实现,忽略了企业、政府的利益,或者是人们过高估计了某些人的“惠民”诚意,寄予听证会太多的希望。总之在漫游费问题上大部分中国人都犯了个常识性错误。既然连他们“自己人”和电信专家都认定漫游费没有成本可言,这种暴利就有悖于《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履行听证程序岂不荒唐?如此不法敛财行为能得以长期存在已经够侥幸了,没想到有关行政部门竟堂而皇之开起了听证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消费者几乎忘记了法律的存在,都用饱满的热情期盼有人以悲悯众生的心肠为自己代言,以致看到那位把漫游费上限值定为0元的专家红口白牙“反水”,目睹到听证会无果而终的时候,几乎异口同声发出“惊讶”的慨叹。


不知道有关行政部门行的是哪门子“政”。如果他们真的以维护社会公平为主旨,就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说话;如果他们真有亲民心态,完全可以毅然决然取消漫游费,根本不需要煞有介事搞什么听证会。退一步说,既然当初收费没有听证,提高其他资费没有听证,为什么偏偏在取消漫游费的时候去搞听证?这不是别有用心嘛,不用说这样做也是想借“个别”专家和民意代表之口说出“漫游费不能取消”,而后宣布早已拟好的文案,以便让自己“师出有名”,让消费者有口难言。只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虽说有“个别人”见利忘义,也没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两套方案都没有得到民意代表的认同,就只能“重定方案”了。


尽管是这样,这次听证还是给了各方一个表达的机会,消费者和运营商已经或明或暗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虽然“无果而终”,人们也希望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兼听则明”。当然,这里说的“兼听”不是唐太宗那种治国的权术,更不是有人喜欢“听”便“听”,不喜欢“听”就拍屁股走人。如果是这样,人们把眼光停留在漫游费上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与利益集团的本质相比,收取漫游费充其量只是种敛财的手段而已。据有关资料显示,仅2006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达660亿元,其中的漫游费收入就接近500亿元。这组数字虽然令人怵目惊心,更主要的是它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国的通讯行业已经成为不公不义的标志,任凭他们标举多么鲜艳的旗帜(如“国家利益”之类)都无法为自己匡正形象。


这次听证会弄巧成拙,暴露出了中国垄断行业的真实嘴脸,也让主管部门处于空前的尴尬境地。也许这对听证会的举办者来说事与愿违,却也不乏参考意义,起码他们明白了还有一个特权利益集团在为自己撑腰,就算他们蔑视法律,老百姓也无可奈何。这如同赵高先生当年的指鹿为马,明明是谎言,却没有任何人敢说二话,难道满朝文武大臣都不知道鹿和马的区别吗?当然不是,不过是害怕他手中权力罢了。赵高当然也不是傻子,知道大家认可他的假话出于畏惧心理,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自此后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应该肯定,人们对利益集团心怀不满并非毫无理由,尤其是近年来,某些垄断企业巧取豪夺使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他们仗势掠夺社会财富,到今天已惹得天怒人怨,其野蛮行径更是罄竹难书。但人们一味把怨气撒向垄断企业似乎也不太合乎情理,既然承认社会分工不同,就应该正视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存在,人们要做的是如何使这些垄断行业的经营行为顺应民意,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其实,垄断企业的存在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即使取消漫游费也不能对他们的专擅斩思维草除根。因此人们应该关注的不仅是漫游费,更要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谁造就了如此众多的特权利益集团,而这恰恰是一个法制社会最需要听证的根本问题。 http://vip.bokee.com/20080125467659.html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听证”这个词远没有“听政”更耳熟能详。从对历史的认知角度看,“听政”即为执政者处理公务,比如西太后“垂帘听政”、皇帝“御门听政”等。而“听证”究竟应该怎样定义,在中国却没有固定的概念,虽然目前各式各样的听证会不知凡几,从内涵上却很难把两个同音字分开。


我这样说是因为读了《东方早报》1月23日的报道,备受关注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在一片民众的惊呼声中落下帷幕。有人用“十分愤慨和震惊”等字眼来表达不满,并称“听证会更像一场安排好的表演会”。因为他们并没有兑现宣称的“欢迎全国媒体参与”,而是悄悄开会悄悄结束,最后的结论是“在此基础上重定方案”。这么说,本次听证会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从程序上算是走了“合法”的过场。


众所周知,这个听证会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手机漫游费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民众的切身利益。据有关人士透露,由于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太过“技术化”,让普通的消费者难以理解。其实人们更不明白,连日来传媒对手机漫游费的讨论,到底涵盖着多少不能言传的问题。一方面有专家说手机漫游费的成本接近于零,另一方面有官员称漫游费降的越少越好。与此同时,有人希望以听证方式消弭行业与公共舆论的分歧,有人则借此大肆宣扬降价惠民树立国企形象。诸如此类,让人越听越糊涂,越看越找不着北。


也许是一般人站得高度不够,只关心自己的愿望能否实现,忽略了企业、政府的利益,或者是人们过高估计了某些人的“惠民”诚意,寄予听证会太多的希望。总之在漫游费问题上大部分中国人都犯了个常识性错误。既然连他们“自己人”和电信专家都认定漫游费没有成本可言,这种暴利就有悖于《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履行听证程序岂不荒唐?如此不法敛财行为能得以长期存在已经够侥幸了,没想到有关行政部门竟堂而皇之开起了听证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消费者几乎忘记了法律的存在,都用饱满的热情期盼有人以悲悯众生的心肠为自己代言,以致看到那位把漫游费上限值定为0元的专家红口白牙“反水”,目睹到听证会无果而终的时候,几乎异口同声发出“惊讶”的慨叹。


不知道有关行政部门行的是哪门子“政”。如果他们真的以维护社会公平为主旨,就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说话;如果他们真有亲民心态,完全可以毅然决然取消漫游费,根本不需要煞有介事搞什么听证会。退一步说,既然当初收费没有听证,提高其他资费没有听证,为什么偏偏在取消漫游费的时候去搞听证?这不是别有用心嘛,不用说这样做也是想借“个别”专家和民意代表之口说出“漫游费不能取消”,而后宣布早已拟好的文案,以便让自己“师出有名”,让消费者有口难言。只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虽说有“个别人”见利忘义,也没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两套方案都没有得到民意代表的认同,就只能“重定方案”了。


尽管是这样,这次听证还是给了各方一个表达的机会,消费者和运营商已经或明或暗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虽然“无果而终”,人们也希望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兼听则明”。当然,这里说的“兼听”不是唐太宗那种治国的权术,更不是有人喜欢“听”便“听”,不喜欢“听”就拍屁股走人。如果是这样,人们把眼光停留在漫游费上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与利益集团的本质相比,收取漫游费充其量只是种敛财的手段而已。据有关资料显示,仅2006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达660亿元,其中的漫游费收入就接近500亿元。这组数字虽然令人怵目惊心,更主要的是它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国的通讯行业已经成为不公不义的标志,任凭他们标举多么鲜艳的旗帜(如“国家利益”之类)都无法为自己匡正形象。


这次听证会弄巧成拙,暴露出了中国垄断行业的真实嘴脸,也让主管部门处于空前的尴尬境地。也许这对听证会的举办者来说事与愿违,却也不乏参考意义,起码他们明白了还有一个特权利益集团在为自己撑腰,就算他们蔑视法律,老百姓也无可奈何。这如同赵高先生当年的指鹿为马,明明是谎言,却没有任何人敢说二话,难道满朝文武大臣都不知道鹿和马的区别吗?当然不是,不过是害怕他手中权力罢了。赵高当然也不是傻子,知道大家认可他的假话出于畏惧心理,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自此后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应该肯定,人们对利益集团心怀不满并非毫无理由,尤其是近年来,某些垄断企业巧取豪夺使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他们仗势掠夺社会财富,到今天已惹得天怒人怨,其野蛮行径更是罄竹难书。但人们一味把怨气撒向垄断企业似乎也不太合乎情理,既然承认社会分工不同,就应该正视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存在,人们要做的是如何使这些垄断行业的经营行为顺应民意,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其实,垄断企业的存在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即使取消漫游费也不能对他们的专擅斩思维草除根。因此人们应该关注的不仅是漫游费,更要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谁造就了如此众多的特权利益集团,而这恰恰是一个法制社会最需要听证的根本问题。 http://vip.bokee.com/2008012546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