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帝王宗庙之数——五庙-七庙-九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58:28
宗庙,就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中国古代社会无疑有着浓烈的祖先崇拜风俗,甚至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思想的根本要素之一。崇拜祖先,在古代社会即意味着祭祀膜拜想像中的祖先“神灵”。“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天子家族的宗庙祭祀,也就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宗庙礼制,经历了一个“尊尊”到“亲亲”的原则性变化。
在商周时代,根据今天的考古发掘可知,祭祀祖先的原则是“尊尊”。所谓“尊尊”,是以鬼神为中心的原则。很显然——祖父比父亲地位尊贵,曾祖父比祖父地位尊贵,高祖父比曾祖父地位尊贵——死去愈久世数愈高的祖先,地位愈尊。因此,在“尊尊”的原则上,所有祖先都应该受到祭祀,没道理说祭祀了父亲不祭祀祖父,祭祀了祖父敢遗漏曾祖父。鬼神为大,活人必须小心地尽量讨好他们。所以,事实上商及西周时代并没有后世儒家传说中的所谓“七庙”、“五庙”等等限制,只要是找得到的祖先,都各有庙室祭祀。比如我们从甲金文的卜辞、礼器刻文就看得出来,商人每一天、每一旬、每一月、每一年,无时无刻不在举行种种花样繁多的祖先祭祀,无一日敢间断,且事无巨细都要和这位那位甚至所有的祖先沟通一番。西周时代虽然祭祀没有商人这么夸张,但多承袭了商人的传统,对周王的所有祖先都有专门的祭祀。
但是,随着“鬼神”观念的日渐淡薄,现实观念的日益加强, 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向活人转移。大量浪费的缺乏实际功效的鬼神祭祀有进一步裁减的必要,而对先祖进行祭祀的“尊尊”原则也就是逐渐过渡到“亲亲”原则。
“亲亲”原则的中心是活着的在世的人,以在世的人为出发点来看,一般来说,父亲比祖父亲近,祖父比曾祖父亲近,曾祖父比高祖父亲近,至于那些连面都没有见过的远祖,自然都说不上亲近了。由此一来,以“亲亲”为原则的话,过世太久的远祖就没有祭祀的必要了,这便有了很大的宗庙数字的限制。其实我们汉语的词汇里就能体会到这种限制:自我以上——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四代先祖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来区别,再往上呢?就只好说——五世祖、六世祖、七世祖——只能用词组来区别了。
所以,大体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里面,“四(世)亲”就是亲戚关系的极限,加上自己本身,亦无怪乎“五(世)服”成为服丧、连坐等等的亲缘界线。
那么,有了这样的亲缘界线以后,超过公认或者制度规定的亲缘界线的远祖不再享受祭祀,又应该怎么办呢?倒也简单,那就是——亲尽庙毁,把神主从有限的宗庙中搬走,从此不再进行单独的专门祭祀,只在所谓“袷、谛”大祭时跟着蹭点儿光。
“亲亲”的观念其实在商周时已有雏形,毕竟人的一个自然的情绪,是关注自己亲近的人。所以商代到西周,虽然历代祖先都有专门的祭祀之地和祭祀典礼,但也看得出来,活着的帝王们对离自己近的祖先其实祭祀得更频繁,对那些应该是地位更尊贵的远祖却很有点儿“敬而远之”走走过场的感觉。
由此到了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为核心,确立了新的“亲亲”原则,后代熟悉的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等等对宗庙数量所进行的制度化限制,就是以这种新兴的儒家原则为准绳的。
不过稍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儒家为了让自己的新主张看起来够“复古”,总是打着托古改制的牌子,所以总是众口一词地发誓说这些制度是“文武周公”时代就确定的,甚至是夏商就确定的,并在儒家的经典里面大书特写。所以在考古学兴盛以前,很多人都相信夏商到西周时期,就一直是亲亲立庙,所争论的只是三代亲亲的数字不同。可考古学发达以后,人们也很遗憾地发现,在这里传世经典是撒了谎的,或者也未必是有意撒谎,但至少是后世臆想的。
而且,事实上西汉初年,因为儒家尚未彻底占领统治舆论,所以其宗庙制度还是“尊尊”的体系,也就是说,西汉前期依旧随心所欲无差别地死一个皇帝立一个庙(包括老刘阿爹的太上皇庙),大家都享受各自独立的专门祭祀。但自刘家那位著名的野猪同志“独尊儒术”以来,大致到汉元帝时期有关宗庙制度的议论就越来越响亮了,在儒生们的积极鼓吹下,元帝改制时试图减少西汉初年积累至今的数量庞大的各种祖先祭祀,并尝试确定天子的宗庙上限以实行亲尽庙毁的迭迁之法。元帝改制虽然说不上成功,可自他以下,这个潮流却无可抗拒地进行下去了。

时间到了唐代,“亲亲”的原则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古制”,而可有争议的,仅仅是应该为天子和大臣、庶民划分怎样的亲庙数量限制。
大臣和庶民的制度其实好办,比照着皇帝递减而已。历代争议和讨论最多的,便是这“天子宗庙”的数字。

“天子七庙”这个论断可能也有不少人听过,其实这也是历代规定天子宗庙数量的一个核心准则。可是,所谓的天子七庙到底是怎样一个构成呢?由此便产生了众多的学说,又由这些学说,派生出天子“五庙”、“九庙”的组合。
前面我们已经在提到“亲亲”原则时讲过,按汉人的文化心理,一般情况下把五服以内的“四亲”作为最大的亲缘界限。天子至尊,那么“四亲”全部立庙就成了天子之庙的基本数字,这是没有疑问的。
在四亲之上,一般来说,还保留了一点点尊尊的影子,那就是尽管其他远祖都可以不管了,可天子家族的“始祖”因为太尊贵所以也是“惹不起”的,到底还是要立上一庙。
如此:一祖+四亲=五庙,似乎就是天子庙数的最基本的数字。
可是,天子做了天子,似乎就总是要和“常理”不一样一点儿,才显得人家是天子。“五庙”之制素来多被当作诸侯王的礼仪限制,用来给天下的共主天子享用未免规格低了些,至少先秦时代的儒生们就信誓旦旦地在三礼里面告诉我们,“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的道理。
那么,除了一祖和四亲,另外多出来的这“两庙”是乍弄的呢?这可真是个问题。
大体而言,争论分为两派,即“二祧”论和“六亲”论。
“二祧”论的意思是,除了一祖(始祖后稷)、四亲,周人还把两位功德特别特别了不起的远祖当作“祖”和“宗”这两个字的含义的代表,即使亲尽也不迁毁,这两位远祖(“祧”的字义就是“远祖”),无疑便是鼎鼎有名的周文王和周武王。对文武的尊崇也很自然,毕竟周人是通过文、武两代的努力,从一方诸侯上升为天子的。
“六亲”论则是认为天子既然与普通的家族不同,世俗的“四亲”不足以表示天子的尊贵,所以在四亲上还要再加两世祖先,于是形成一祖、六亲构成的七庙。
两派都可以从儒家经典里找到自己的依据,大概最初这些经典本身也来源于不同的儒家派别吧。
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一祖二祧四亲的观点里面,一祖固然代代祭祀不存在迁毁的道理,二祧也是同样“永世不迁”的,和始祖其实享受着同样的至尊待遇。
一祖六亲的观点,则除了一祖以外,其他六亲地位相同,都随着时间的流转逐次迁迭。
另外,“二祧”论还有一个变体,既认为有至大功德能够不迁的远祖未必一定是二人,周人只特别尊崇文武所以有“二祧”,但理论上还可以有三祧、四祧……反正只要某位祖先功德特高,就有资格进入不迁的行列。这样一来,其实就成了“天子五庙”为基数,加上不限量的有功有德的远祖庙的制度依据。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远祖有足够的功德呢?本来儒家认为有大功德的君主死后才有资格获得“庙号”,所以那些有“祖、宗”庙号的先帝就都应该算数。同时,西汉、东汉的时候,确实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西汉时太上皇无庙号,高祖有庙号,惠帝少帝等无庙号,文帝有太宗庙号,景帝无庙号,武帝有世宗庙号,昭帝无庙号,宣帝有中宗庙号、元帝一度有高宗庙号又被取消等等。东汉也只有前三个皇帝有庙号,后面的都没有。
可是两汉以后,庙号逐渐变成了人人有份的东东,基本上是个皇帝就自然有庙号的情况下,那就很难再凭此区分功德了。这对于“二祧”论或者由此引申的多祧论,实在是一个冲击。
由此来看,“一祖六亲”的模式反而简便易行得多,也不容易引发争论。
但是,有意思的就是,后代逐渐成型固定下来的,为广大儒生百姓所接受的,恰恰不是简单化的模式。或者这就是所谓的公道自在人心吧,人们觉得还是有必要找一些功德极大的远祖来尊崇的,而且似乎也能够找得到,一位君主到底贤与不肖,天下人的心里却还是有底的。

搞清楚了这些基本的问题以后,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代天子宗庙的定数变化。

最初,李唐继承了北周和隋以来的一个最简单化的模式,那就是“一祖四亲”的五庙制度。
为什么北周竟只立区区五庙呢?这或者和两个因素有关:第一,北周立国时,在当时三国之中是国土最狭窄、财政最困难的,因此要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厉行简约;第二,关陇集团内部权力分配比较分散,宇文氏的地位没有那么尊崇。
隋承周制,隋文帝那样一个简约到吝啬的个性,对这样的制度也没有什么改变之处。不过,随着杨隋的一统天下和功业隆重,“一祖四亲”模式显得就太不般配了。
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守财奴”文皇帝没想过改变如此简陋的天子宗庙制度,咱们华丽丽的杨表叔又怎么受得了呢?
杨表叔确实应该是无法忍受这样的因陋就简的,所以在杨表叔的时代,确实就有了扩张天子宗庙的议题。
说起来,在这件事上跳出头的俩人也是老熟人——的老爸,就是许善心(……他儿子许敬宗总认识吧)和褚亮(……褚小鸟他爹),话说虽然日后许敬宗和褚小鸟虽然斗成了乌鸡眼,当时出身南朝的许善心和褚亮的意见还是很一致的——他们也就因此把杨表叔给不知不觉地大大得罪了一把。
其实,说起来许老爹和褚老爹也没干啥,他们也就是建议用“一祖二祧四亲”的组合,他们也就是建议其中“始祖”最好随便再去杨家的谱系里面附会一个(拟后稷),他们也就是建议把太祖杨忠(拟文王)和高祖杨坚(拟武王)设为“二祧”,话说这个比拟看着也是很说得过去的,连杨忠和文王一样只是旧朝臣子、杨坚和武王一样才算正式革命都很像——
BUT,这么一来,试问,咱们华丽丽的杨表叔又到啥地方去了捏?
注意到当时对“二祧”的数量限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一般来说“二祧”已定的话,几乎很难再多加所谓“有功德”的远祖进来了。多祧论也是不吃香的,毕竟泛滥无好货,要是多祧的话,怎么着都让人怀疑最后要出现无差别的泛滥趋势。
所以许老爹和褚老爹这封奏议一上,表面上杨表叔是“诏可”,却迟迟没有实行。
其实杨表叔后来有一句抱怨很能道出他的心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今后子孙,处朕何所?”
说的也是哦,华丽丽的杨表叔,怎么能忍受自己四、五代以后就被一脚踢飞扔到夹室中乃至地板下喂老鼠的事实呢。
事实上,从稍后杨表叔的举动来看,他是要尊他老爹为始祖(祖父也藐视了),然后么,留下的永世不迁的“二祧”之位,呵呵,就不用说会分配给谁了。
可惜杨表叔太华丽,华丽地把江山都给华丽没了,别说什么祧不祧的,干脆成为庙号也没有的隋“炀”皇帝,这天子宗庙的事情就和他八杆子打不上趟,连到太庙夹室和地板下喂老鼠的资格也没有老。
如此,到李唐兴起以后,面对的直接的传统,仍然是五庙之制。话说唐初也不富裕,很多事没空张罗,也就将就将就,继续采用五庙的制度。老李登基时匆忙匆忙的,也就建立起一个“四亲庙”而已,当时李家太庙供奉的依次是老李的父、祖、曾祖和高祖,也就是李昞、李虎、李天锡、李熙四人。
说到因陋就简,因为李唐尊老李的祖父太祖李虎为始祖,所以这时“一祖”和“四亲”有所重合,居然也就这么将就了,没有再多拉一个祖先来凑够五个房子的数。(老李:金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你为什么不从天上掉下来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这么着一直将就到老李过世,当时说来李家在小李同志苦心经营下开始有点阔气起来,这个天子的宗庙就这么将就着,横竖也不太符合咱们华丽丽的“盛唐先声”的感觉。小李让大家来重新审议庙制,也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小李的时代,开始扩建五庙为七庙。
史书记下了谏议大夫朱子奢的议论。
朱子奢是江南苏州人,家族倒也不算非常显赫。隋末他老家那块儿的山大王是杜伏威,武德五年小杜被小李吓唬入朝,朱子奢也就跟着颠儿颠儿地跑来做了国子助教。不知道小杜后来被冤枉造反时朱子奢有没有吃牵连,按现在的许多推论看小杜其实和小李很有些不清白的关系,那么也许朱子奢还能抱抱小李的大腿。反正小李登基以后朱子奢还混得不错,贞观初他出使朝鲜半岛给那吵个没完的三国调停,收受贿赂帮三国说了不该说的好话啥的,据说小李也惜其才不加深责。同时,朱叔叔据说秉性风流,又很能讲笑话逗趣,所以常常被小李叫来陪宴,或者叫他和群臣博士们论难消遣——乍让我想起东方朔老兄了。
当然,朱子奢有关天子宗庙的议论还是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也颇可见其博学之处,文章的细节就不多说了,总之他最后的建议是实行“一祖六亲”组合的天子七庙制。朱子奢的建议得到了执政“八座”的一致附议,从而顺利得以实施。
加五庙为七庙,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有意思的是,当时大家并没有考虑“一祖二祧四亲”的组合,却去选择了“一祖六亲”组合。
究其原因,恐怕和小李要努力表示“俺很谦虚”有关。
如果依二祧之论,则不免要议论“二祧”究竟是谁的问题。按老李以前的李家,也就李虎稍微出彩一些,李昞还没干成啥就死了,而其他祖先更是位卑无爵,论都没得论。李虎又已经占了始祖的位置,那这二祧傻子也想得出,如果在贞观年间要议,那还能是谁,不就是老李、小李这对父子了么。
以后人的角度来看,这么定当然也没问题。
可在小李的时代,老爹就罢了,若自己把自己定为二祧,不就跟杨表叔一样,可也真够厚脸皮的。别的不说,你都还没有死,怎么可以“盖棺定论”?不吉利,也很托大。
或者暂时不定,留待后世子孙给自己戴高帽?虽然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可估计在当时的氛围里,小李这个死皮赖脸要“谦虚”的皇帝,对这样意图太明显的做法也是不取的。
如此,贞观时代定下的,是一祖六亲这样纯粹轮换制的简单模式。
不过这个时候还保留着初期那种“将就”的作风,虽然说是一祖六亲,可既然始祖还在“六亲”范围内,便也没有多拉一个祖先凑数,只把老李和李熙的父亲李重耳放了进去,凑出六个祖先算数,依次为:李重耳、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
可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大家不喜欢简单,大家就喜欢复杂,大家就想把前代的帝王们来掂一掂量一量品一品评一评,这个,说得好听些,也是给后世的君主树个榜样吧。

小李死后,就有了建制二祧的先声。
显庆元年,长孙无忌上奏谈明堂祭天大典中的配享问题,既所谓“太宗文皇帝配天议”,有这么一段话:
又检武德时令,以元皇帝配于明堂,兼配感帝。至贞观初缘情革礼,奉祀高祖配于明堂,奉迁世祖专配感帝。此即圣朝故事已有递迁之典,取法宗庙,古之制焉。伏惟太祖景皇帝构室有周,建绝代之丕业;启祚汾、晋,创历圣之洪基。德迈发生,道符立极。又世祖元皇帝潜鳞韫庆,屈道事周,导浚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称祖清庙,万代不迁。请停配祀,以符古义。伏惟高祖太武皇帝躬受天命,奄有神州,创制改物,体元居正,为国始祖,抑有旧章。昔者炎汉高帝,当涂太祖,皆以受命,例并配天。请遵故实,奉祀高祖于圆丘,以配昊天上帝。伏惟太宗文皇帝道格上元,功清下渎,拯率土之涂炭,协大造于生灵,请准诏书,宗祀于明堂,以配上帝。又请依武德故事,兼配感帝作主。斯乃二祖德隆,永不迁庙;两圣功大,各得配天。
大致的意思,是因为明堂祭天配祖和宗庙祭祖是有联系的,所以明堂祭天所配之祖,也和宗庙祭祖一样有递迁规则。当时在明堂里祭天,以老李配天小李配五人帝,这是不对的,应该把老李迁到圆丘祭天,而让小李在明堂配天。云云。
注意到这里提到太祖李虎和世祖李昞的宗庙,说是“称祖清庙,万代不迁”,以及“二祖德隆,永不迁庙”,很显然就不是纯粹的一祖六亲的轮换制模式,似乎当时已有建祧之议。
但若是建祧,怎么只提到一祧呢?且以没什么功业的李昞为祧,其实是很说不过去的。一般来说,这种以一个辈分稍尊但功业平平的祖先占据祧位,多半不是诚心之举,有为其他君主保留位置以待后世子孙尊崇的意思。可按理当时老李、小李都已作古,如果要议他们为二祧倒也说得过去。是考虑到贞观时代一直以来的作风,总觉得立马太张扬了不好?或者现在离高祖、太宗时代还是太近,暂时不必担心迁毁问题,保留给子孙后代来考虑?抑或小九心大,竟暗暗有保留祧位已留给自己的念头?
不过,这些猜想都很难得到证实了。而终小九一代,到底没有对“一祖六亲”的模式进行更多讨论,个人怀疑可能当初想建制祧位的是无忌等人,并且已经有一些过渡性的措施,之后随着无忌倒台而不再提及(并且若是如此,则无忌等人心目中的二祧人选肯定是老李小李父子,估计也很让小九郁闷吧。可依小九的脾气,是断断不敢过于明白的表示自己想超越父、祖的,所以无忌倒台以后干脆把这些话题尽量抹去不再提及)。小李死后他的神主袝入宗庙,顺便就把前面打头的李重耳给拉出来,既: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小九死后,他的神主袝入宗庙,又把李熙拉出来。这时候太祖李虎始终在六亲之中,因此“七庙”的建制事实上也始终只有六个庙,既: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
阿武的时代不论,到了阿武的时代结束,李唐的宗庙之制也随着中、睿二朝动荡起伏的局势,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

首先,中宗即位以后,立刻感到当初名义上的“七庙”事实上的六个庙不太合适,应该把七庙的数字都凑足。好在这个时代李唐延续了好几代,皇帝逐渐够数。本来论理李显作为高宗的儿子,小九入庙以后没有其他人需要入庙的,可李显倒也别有花样,反正他大哥已经被父亲封为“孝敬皇帝”了,他便随手把自己的大哥追尊为义宗,让这个其实从来没有做过皇帝的太子哥哥入了宗庙。
其实这倒不是啥变革,只不过是让七庙数字坐实而已,实现一祖六亲的完全排列,既: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弘。
中宗死后,因为李弘、李显是兄弟,俩“皇帝”只算一代人,所以就挤一挤大家占一个位置,不用去迁毁顶头的祖先,构成了所谓八庙的规模: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弘、李显。
这里的八庙,其实原则上仍旧没变,是一祖六亲的七庙原则。
但事隔不久,大家想一想又觉得李弘到底从来没有真正做过皇帝,以皇太子的规格祭祀就好了,放进宗庙当皇帝拜还是很有些不伦不类。如此,睿宗又把他大哥从宗庙里请了出来,依旧恢复到一世人一个皇帝的一祖六亲的七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
再往后,大家也知道,睿宗李旦也翘了辫子,他儿子小小小小三儿李隆基把老爹往太庙里放的时候心里就犯了嘀咕:老爹和三伯父是兄弟,是让他们共居一代之数呢?还是各算各的数?还是——干脆就把那个笨蛋三伯父扔出来算了,话说俺爹那一代的表就让俺爹一个人给戴的好。
一开始,小小小小三儿就是用的最后一种方法,把三伯父中宗李显一脚踢飞,让自己老爹独占一代。如此,自然还是七个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
可这下人家就要议论了,毕竟李显是踏踏实实做了皇帝的,而且就算临阵窃过场人家好歹是把阿武拉下马恢复李唐宗室的“有功皇帝”,怎么能这样说踢飞就踢飞呢?
如此吵到开元十年,最后是好歹给了李显面子,让他继续回到宗庙。到此,我们都可以说,尽管因为政局动荡宗庙的实际数字变来变去的,可原则始终没变,就是所谓“一祖六亲”模式的七庙制。多多少少,不过是因为祖和六亲要不要分开算,兄终弟及算不算兄等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李显这次回来并不是作为和老弟同代的君王回来的,一祖六亲的模式也最终在此时发生了变化。

简单一点说,就是小小小小三儿发挥自己好大喜功的本色,来了个“二祧”、“六亲”的综合论。
一祖不说了。
六亲也都要有,咱家是天子,普通的人伦哪里够数捏。
二祧更不可以少,话说始祖之外还有两个“永世不迁”的位置,那真是乍想乍让人口水不是。
玄宗有关增加二祧的诏令,是和着把中宗重新送回宗庙一起的,所以让人常常不小心就忽略了。而且玄宗这里也颇有些遮遮掩掩,不够爽朗明快。
究其原因,呵呵,怕就是小小小小三儿是很想很想很想把这“二祧”中的一个位置留给自己的。
因为玄宗所立的二祧也实在可笑。首先,他把中宗放进去,却不把中宗和睿宗算做兄弟,这样一来按“一祖六亲”模式,李天锡本该出局。可玄宗不仅没有让李天锡出局,反把李天锡的老爹李熙又重新拉了回来。然后貌似随随便便地说了一句:
“使亲而不尽”——就是要让这两代的庙子世代不毁。
这可也好玩,李天锡和李熙这两位远祖,说是李虎的父亲祖父,可要论起生前的功业地位,那简直不值一提,比起当初曾经出现在无忌奏章里的李昞都差了一帽子远,又有什么资格成为不迁的二祧呢?
若说此时要立二祧,几乎是很显然的,高祖、太宗的地位无与伦比,且自高宗时代以来,“神尧、文武之天下”深入人心,正是李唐从武周手里恢复名号的号召,两个老家伙也死了那么久了,小小小小三儿的时代要推崇他们更无其他障碍。
所以说到底,这只怕只能是小小小小三儿自己想要这二祧的位置,就干脆先放两个明显会让人不以为然的,自然的就留待后世子孙给他争这个面子里子。要不然,一旦议定高祖太宗的话,想改那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至于说到小小小小三儿想超越的主要目标,个人认为还是小李这个“太宗”。毕竟老李这个“高祖”有先天优势,没得好超越的。
小小小小三儿的如意算盘虽然也不算错,做皇帝有野心不是坏事,想要超越老家伙们是应当的。他要真能超越了小李,哪怕就小李的角度来看,倒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可是,理想归理想,中国人民都知道,小小小小三儿的CJ小心肝儿最后被一个姓安的大胖子给彻底蹂躏了,他的梦想也落了空。
总之,到了小小小小三儿的时代,把二祧、六亲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天子九庙的规模,并以李熙、李天锡为二祧,综合起来就是: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
这个规模成了李唐之后的定制,当然,究竟让什么人占据二祧这个位置,到现在仍旧是悬而未决的。

安史之乱打破了玄宗的梦想,后来他以太上皇的身份过世,他的儿子肃宗也差不多了,所以没有来得及做这个祔迁的仪式。不久以后代宗即位,就面临着一个终于不得不面对的急迫问题:究竟以哪两位先祖为二祧?
要按玄宗当初的旨意,李熙和李天锡不迁?那也太搞了,结果被毫不留情地指斥为“初,玄宗……盖其率意而言尔,非本于礼也”。这样一来,李熙和李天锡也没有资格永远占着位置不走,那么玄宗、肃宗祔庙的同时,李熙和李天锡自然就被迁出。于是九庙的位置如今是: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
代宗死后,德宗即位,这时顶头的祖先已经是李唐始祖李虎,这是不迁的,那么就顺次往下遇到了李昞老爹。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概迁毁顺序已经“威逼”到老李和小李的面前,再不议,是不是下一个就轮到老李、再下一个就轮到小李去喂老鼠了呢?
此时,颜真卿同志便再也按捺不住地跳了起来,大吼着李唐皇家的“太宗……高祖……太祖……元本皆在不毁之典”,话说其实才刚到李昞的说,你急个啥呢。但无论如何,颜真卿这一嗓子连个对头都没有,仿佛他说的是很早很早就已经明确的成例一样。
如此,现在的九庙就是:李虎、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
到了德宗死的时候,顺宗即位,礼仪使杜黄裳与礼官王泾等人又议了一次,因为迁毁顺序那是真要轮到老李头上了。他们其实不过是把颜同志的话重复一遍,更明确地将李虎拟于后稷,老李拟于文王,小李拟于武王。然后,当然,老李不动,小李不动,要动就拿反正没脾气的小九开刀(小九怒:俺也是干掉了俺舅舅的~~),九庙之数为:李虎、李渊、李世民、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
再往后,顺宗死的时候,宪宗即位,却还有个小波折,因为这时候轮到李显去喂老鼠了,居然有人发昏说李显人家好歹是“中兴之主”,于李唐复兴大大有功,所以也是有大功德的,就和东汉光武帝一样伟大,应该列在不迁之列。若如此,那二祧应该谁让出来给李显呢?老李算是正牌的开国之君,难道李显这个“中兴之主”要挤掉小李?
汗啊……
于是,杜黄裳、王泾等人毫不犹豫地驳斥了这种可笑的提议。虽然有人还在嚷嚷,也被另外一位叫做蒋武的史官拍了回去。形成的九庙就是:李虎、李渊、李世民、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
至此之后,太祖李虎、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成为李唐的一祖二祧三不迁之定案,日后每代君主死后祔迁之时都不过将此原则复述一遍,不再多论。
不过,中晚唐后政治局面的混乱,导致了敬宗、文宗、武宗三兄弟相继的局面,之前中宗、睿宗也是兄弟却被看作两代的成例大概很让人觉得不对劲,因此,尽管敬宗、文宗死后都分别看作两代祔迁,在武宗死后却终于决定了把兄弟当作一代。如此以来,武宗逝世时的九庙为同一代兄弟挤了挤,就成为所谓“九庙十一室”的构造,有些时候也叫做十一庙,其实仍旧是九庙的原则,不过增加了兄弟同代而已(但李显、李旦兄弟找已迁出,所以就不用考虑他们的兄弟同代不同代的问题了)。
于是,武宗时代的九庙十一室就是:李虎、李渊、李世民、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
武宗以后,去唐末不远,便再也没有其他变化,不论。

综合来说,唐代的宗庙之数在亲亲大原则下,走过了“五庙-七庙-九庙”的历程,数字的增加显示了皇家自我尊崇的心理,在玄宗盛时综合二祧、六亲这两个长期对立的命题,从简单的轮替制发展到一祖二祧六亲的综合扩充版体制。又在安史之乱后最终确定了李虎、李渊、李世民为一祖二祧的三不迁制度,尽管最初玄宗大约是踌躇满志,很想成为一代雄主为李唐打造千秋万载基业的同时,让自己成为永世不毁之宗的。宗庙,就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中国古代社会无疑有着浓烈的祖先崇拜风俗,甚至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思想的根本要素之一。崇拜祖先,在古代社会即意味着祭祀膜拜想像中的祖先“神灵”。“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天子家族的宗庙祭祀,也就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宗庙礼制,经历了一个“尊尊”到“亲亲”的原则性变化。
在商周时代,根据今天的考古发掘可知,祭祀祖先的原则是“尊尊”。所谓“尊尊”,是以鬼神为中心的原则。很显然——祖父比父亲地位尊贵,曾祖父比祖父地位尊贵,高祖父比曾祖父地位尊贵——死去愈久世数愈高的祖先,地位愈尊。因此,在“尊尊”的原则上,所有祖先都应该受到祭祀,没道理说祭祀了父亲不祭祀祖父,祭祀了祖父敢遗漏曾祖父。鬼神为大,活人必须小心地尽量讨好他们。所以,事实上商及西周时代并没有后世儒家传说中的所谓“七庙”、“五庙”等等限制,只要是找得到的祖先,都各有庙室祭祀。比如我们从甲金文的卜辞、礼器刻文就看得出来,商人每一天、每一旬、每一月、每一年,无时无刻不在举行种种花样繁多的祖先祭祀,无一日敢间断,且事无巨细都要和这位那位甚至所有的祖先沟通一番。西周时代虽然祭祀没有商人这么夸张,但多承袭了商人的传统,对周王的所有祖先都有专门的祭祀。
但是,随着“鬼神”观念的日渐淡薄,现实观念的日益加强, 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向活人转移。大量浪费的缺乏实际功效的鬼神祭祀有进一步裁减的必要,而对先祖进行祭祀的“尊尊”原则也就是逐渐过渡到“亲亲”原则。
“亲亲”原则的中心是活着的在世的人,以在世的人为出发点来看,一般来说,父亲比祖父亲近,祖父比曾祖父亲近,曾祖父比高祖父亲近,至于那些连面都没有见过的远祖,自然都说不上亲近了。由此一来,以“亲亲”为原则的话,过世太久的远祖就没有祭祀的必要了,这便有了很大的宗庙数字的限制。其实我们汉语的词汇里就能体会到这种限制:自我以上——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四代先祖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来区别,再往上呢?就只好说——五世祖、六世祖、七世祖——只能用词组来区别了。
所以,大体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里面,“四(世)亲”就是亲戚关系的极限,加上自己本身,亦无怪乎“五(世)服”成为服丧、连坐等等的亲缘界线。
那么,有了这样的亲缘界线以后,超过公认或者制度规定的亲缘界线的远祖不再享受祭祀,又应该怎么办呢?倒也简单,那就是——亲尽庙毁,把神主从有限的宗庙中搬走,从此不再进行单独的专门祭祀,只在所谓“袷、谛”大祭时跟着蹭点儿光。
“亲亲”的观念其实在商周时已有雏形,毕竟人的一个自然的情绪,是关注自己亲近的人。所以商代到西周,虽然历代祖先都有专门的祭祀之地和祭祀典礼,但也看得出来,活着的帝王们对离自己近的祖先其实祭祀得更频繁,对那些应该是地位更尊贵的远祖却很有点儿“敬而远之”走走过场的感觉。
由此到了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为核心,确立了新的“亲亲”原则,后代熟悉的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等等对宗庙数量所进行的制度化限制,就是以这种新兴的儒家原则为准绳的。
不过稍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儒家为了让自己的新主张看起来够“复古”,总是打着托古改制的牌子,所以总是众口一词地发誓说这些制度是“文武周公”时代就确定的,甚至是夏商就确定的,并在儒家的经典里面大书特写。所以在考古学兴盛以前,很多人都相信夏商到西周时期,就一直是亲亲立庙,所争论的只是三代亲亲的数字不同。可考古学发达以后,人们也很遗憾地发现,在这里传世经典是撒了谎的,或者也未必是有意撒谎,但至少是后世臆想的。
而且,事实上西汉初年,因为儒家尚未彻底占领统治舆论,所以其宗庙制度还是“尊尊”的体系,也就是说,西汉前期依旧随心所欲无差别地死一个皇帝立一个庙(包括老刘阿爹的太上皇庙),大家都享受各自独立的专门祭祀。但自刘家那位著名的野猪同志“独尊儒术”以来,大致到汉元帝时期有关宗庙制度的议论就越来越响亮了,在儒生们的积极鼓吹下,元帝改制时试图减少西汉初年积累至今的数量庞大的各种祖先祭祀,并尝试确定天子的宗庙上限以实行亲尽庙毁的迭迁之法。元帝改制虽然说不上成功,可自他以下,这个潮流却无可抗拒地进行下去了。

时间到了唐代,“亲亲”的原则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古制”,而可有争议的,仅仅是应该为天子和大臣、庶民划分怎样的亲庙数量限制。
大臣和庶民的制度其实好办,比照着皇帝递减而已。历代争议和讨论最多的,便是这“天子宗庙”的数字。

“天子七庙”这个论断可能也有不少人听过,其实这也是历代规定天子宗庙数量的一个核心准则。可是,所谓的天子七庙到底是怎样一个构成呢?由此便产生了众多的学说,又由这些学说,派生出天子“五庙”、“九庙”的组合。
前面我们已经在提到“亲亲”原则时讲过,按汉人的文化心理,一般情况下把五服以内的“四亲”作为最大的亲缘界限。天子至尊,那么“四亲”全部立庙就成了天子之庙的基本数字,这是没有疑问的。
在四亲之上,一般来说,还保留了一点点尊尊的影子,那就是尽管其他远祖都可以不管了,可天子家族的“始祖”因为太尊贵所以也是“惹不起”的,到底还是要立上一庙。
如此:一祖+四亲=五庙,似乎就是天子庙数的最基本的数字。
可是,天子做了天子,似乎就总是要和“常理”不一样一点儿,才显得人家是天子。“五庙”之制素来多被当作诸侯王的礼仪限制,用来给天下的共主天子享用未免规格低了些,至少先秦时代的儒生们就信誓旦旦地在三礼里面告诉我们,“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的道理。
那么,除了一祖和四亲,另外多出来的这“两庙”是乍弄的呢?这可真是个问题。
大体而言,争论分为两派,即“二祧”论和“六亲”论。
“二祧”论的意思是,除了一祖(始祖后稷)、四亲,周人还把两位功德特别特别了不起的远祖当作“祖”和“宗”这两个字的含义的代表,即使亲尽也不迁毁,这两位远祖(“祧”的字义就是“远祖”),无疑便是鼎鼎有名的周文王和周武王。对文武的尊崇也很自然,毕竟周人是通过文、武两代的努力,从一方诸侯上升为天子的。
“六亲”论则是认为天子既然与普通的家族不同,世俗的“四亲”不足以表示天子的尊贵,所以在四亲上还要再加两世祖先,于是形成一祖、六亲构成的七庙。
两派都可以从儒家经典里找到自己的依据,大概最初这些经典本身也来源于不同的儒家派别吧。
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一祖二祧四亲的观点里面,一祖固然代代祭祀不存在迁毁的道理,二祧也是同样“永世不迁”的,和始祖其实享受着同样的至尊待遇。
一祖六亲的观点,则除了一祖以外,其他六亲地位相同,都随着时间的流转逐次迁迭。
另外,“二祧”论还有一个变体,既认为有至大功德能够不迁的远祖未必一定是二人,周人只特别尊崇文武所以有“二祧”,但理论上还可以有三祧、四祧……反正只要某位祖先功德特高,就有资格进入不迁的行列。这样一来,其实就成了“天子五庙”为基数,加上不限量的有功有德的远祖庙的制度依据。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远祖有足够的功德呢?本来儒家认为有大功德的君主死后才有资格获得“庙号”,所以那些有“祖、宗”庙号的先帝就都应该算数。同时,西汉、东汉的时候,确实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西汉时太上皇无庙号,高祖有庙号,惠帝少帝等无庙号,文帝有太宗庙号,景帝无庙号,武帝有世宗庙号,昭帝无庙号,宣帝有中宗庙号、元帝一度有高宗庙号又被取消等等。东汉也只有前三个皇帝有庙号,后面的都没有。
可是两汉以后,庙号逐渐变成了人人有份的东东,基本上是个皇帝就自然有庙号的情况下,那就很难再凭此区分功德了。这对于“二祧”论或者由此引申的多祧论,实在是一个冲击。
由此来看,“一祖六亲”的模式反而简便易行得多,也不容易引发争论。
但是,有意思的就是,后代逐渐成型固定下来的,为广大儒生百姓所接受的,恰恰不是简单化的模式。或者这就是所谓的公道自在人心吧,人们觉得还是有必要找一些功德极大的远祖来尊崇的,而且似乎也能够找得到,一位君主到底贤与不肖,天下人的心里却还是有底的。

搞清楚了这些基本的问题以后,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代天子宗庙的定数变化。

最初,李唐继承了北周和隋以来的一个最简单化的模式,那就是“一祖四亲”的五庙制度。
为什么北周竟只立区区五庙呢?这或者和两个因素有关:第一,北周立国时,在当时三国之中是国土最狭窄、财政最困难的,因此要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厉行简约;第二,关陇集团内部权力分配比较分散,宇文氏的地位没有那么尊崇。
隋承周制,隋文帝那样一个简约到吝啬的个性,对这样的制度也没有什么改变之处。不过,随着杨隋的一统天下和功业隆重,“一祖四亲”模式显得就太不般配了。
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守财奴”文皇帝没想过改变如此简陋的天子宗庙制度,咱们华丽丽的杨表叔又怎么受得了呢?
杨表叔确实应该是无法忍受这样的因陋就简的,所以在杨表叔的时代,确实就有了扩张天子宗庙的议题。
说起来,在这件事上跳出头的俩人也是老熟人——的老爸,就是许善心(……他儿子许敬宗总认识吧)和褚亮(……褚小鸟他爹),话说虽然日后许敬宗和褚小鸟虽然斗成了乌鸡眼,当时出身南朝的许善心和褚亮的意见还是很一致的——他们也就因此把杨表叔给不知不觉地大大得罪了一把。
其实,说起来许老爹和褚老爹也没干啥,他们也就是建议用“一祖二祧四亲”的组合,他们也就是建议其中“始祖”最好随便再去杨家的谱系里面附会一个(拟后稷),他们也就是建议把太祖杨忠(拟文王)和高祖杨坚(拟武王)设为“二祧”,话说这个比拟看着也是很说得过去的,连杨忠和文王一样只是旧朝臣子、杨坚和武王一样才算正式革命都很像——
BUT,这么一来,试问,咱们华丽丽的杨表叔又到啥地方去了捏?
注意到当时对“二祧”的数量限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一般来说“二祧”已定的话,几乎很难再多加所谓“有功德”的远祖进来了。多祧论也是不吃香的,毕竟泛滥无好货,要是多祧的话,怎么着都让人怀疑最后要出现无差别的泛滥趋势。
所以许老爹和褚老爹这封奏议一上,表面上杨表叔是“诏可”,却迟迟没有实行。
其实杨表叔后来有一句抱怨很能道出他的心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今后子孙,处朕何所?”
说的也是哦,华丽丽的杨表叔,怎么能忍受自己四、五代以后就被一脚踢飞扔到夹室中乃至地板下喂老鼠的事实呢。
事实上,从稍后杨表叔的举动来看,他是要尊他老爹为始祖(祖父也藐视了),然后么,留下的永世不迁的“二祧”之位,呵呵,就不用说会分配给谁了。
可惜杨表叔太华丽,华丽地把江山都给华丽没了,别说什么祧不祧的,干脆成为庙号也没有的隋“炀”皇帝,这天子宗庙的事情就和他八杆子打不上趟,连到太庙夹室和地板下喂老鼠的资格也没有老。
如此,到李唐兴起以后,面对的直接的传统,仍然是五庙之制。话说唐初也不富裕,很多事没空张罗,也就将就将就,继续采用五庙的制度。老李登基时匆忙匆忙的,也就建立起一个“四亲庙”而已,当时李家太庙供奉的依次是老李的父、祖、曾祖和高祖,也就是李昞、李虎、李天锡、李熙四人。
说到因陋就简,因为李唐尊老李的祖父太祖李虎为始祖,所以这时“一祖”和“四亲”有所重合,居然也就这么将就了,没有再多拉一个祖先来凑够五个房子的数。(老李:金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你为什么不从天上掉下来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这么着一直将就到老李过世,当时说来李家在小李同志苦心经营下开始有点阔气起来,这个天子的宗庙就这么将就着,横竖也不太符合咱们华丽丽的“盛唐先声”的感觉。小李让大家来重新审议庙制,也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小李的时代,开始扩建五庙为七庙。
史书记下了谏议大夫朱子奢的议论。
朱子奢是江南苏州人,家族倒也不算非常显赫。隋末他老家那块儿的山大王是杜伏威,武德五年小杜被小李吓唬入朝,朱子奢也就跟着颠儿颠儿地跑来做了国子助教。不知道小杜后来被冤枉造反时朱子奢有没有吃牵连,按现在的许多推论看小杜其实和小李很有些不清白的关系,那么也许朱子奢还能抱抱小李的大腿。反正小李登基以后朱子奢还混得不错,贞观初他出使朝鲜半岛给那吵个没完的三国调停,收受贿赂帮三国说了不该说的好话啥的,据说小李也惜其才不加深责。同时,朱叔叔据说秉性风流,又很能讲笑话逗趣,所以常常被小李叫来陪宴,或者叫他和群臣博士们论难消遣——乍让我想起东方朔老兄了。
当然,朱子奢有关天子宗庙的议论还是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也颇可见其博学之处,文章的细节就不多说了,总之他最后的建议是实行“一祖六亲”组合的天子七庙制。朱子奢的建议得到了执政“八座”的一致附议,从而顺利得以实施。
加五庙为七庙,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有意思的是,当时大家并没有考虑“一祖二祧四亲”的组合,却去选择了“一祖六亲”组合。
究其原因,恐怕和小李要努力表示“俺很谦虚”有关。
如果依二祧之论,则不免要议论“二祧”究竟是谁的问题。按老李以前的李家,也就李虎稍微出彩一些,李昞还没干成啥就死了,而其他祖先更是位卑无爵,论都没得论。李虎又已经占了始祖的位置,那这二祧傻子也想得出,如果在贞观年间要议,那还能是谁,不就是老李、小李这对父子了么。
以后人的角度来看,这么定当然也没问题。
可在小李的时代,老爹就罢了,若自己把自己定为二祧,不就跟杨表叔一样,可也真够厚脸皮的。别的不说,你都还没有死,怎么可以“盖棺定论”?不吉利,也很托大。
或者暂时不定,留待后世子孙给自己戴高帽?虽然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可估计在当时的氛围里,小李这个死皮赖脸要“谦虚”的皇帝,对这样意图太明显的做法也是不取的。
如此,贞观时代定下的,是一祖六亲这样纯粹轮换制的简单模式。
不过这个时候还保留着初期那种“将就”的作风,虽然说是一祖六亲,可既然始祖还在“六亲”范围内,便也没有多拉一个祖先凑数,只把老李和李熙的父亲李重耳放了进去,凑出六个祖先算数,依次为:李重耳、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
可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大家不喜欢简单,大家就喜欢复杂,大家就想把前代的帝王们来掂一掂量一量品一品评一评,这个,说得好听些,也是给后世的君主树个榜样吧。

小李死后,就有了建制二祧的先声。
显庆元年,长孙无忌上奏谈明堂祭天大典中的配享问题,既所谓“太宗文皇帝配天议”,有这么一段话:
又检武德时令,以元皇帝配于明堂,兼配感帝。至贞观初缘情革礼,奉祀高祖配于明堂,奉迁世祖专配感帝。此即圣朝故事已有递迁之典,取法宗庙,古之制焉。伏惟太祖景皇帝构室有周,建绝代之丕业;启祚汾、晋,创历圣之洪基。德迈发生,道符立极。又世祖元皇帝潜鳞韫庆,屈道事周,导浚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称祖清庙,万代不迁。请停配祀,以符古义。伏惟高祖太武皇帝躬受天命,奄有神州,创制改物,体元居正,为国始祖,抑有旧章。昔者炎汉高帝,当涂太祖,皆以受命,例并配天。请遵故实,奉祀高祖于圆丘,以配昊天上帝。伏惟太宗文皇帝道格上元,功清下渎,拯率土之涂炭,协大造于生灵,请准诏书,宗祀于明堂,以配上帝。又请依武德故事,兼配感帝作主。斯乃二祖德隆,永不迁庙;两圣功大,各得配天。
大致的意思,是因为明堂祭天配祖和宗庙祭祖是有联系的,所以明堂祭天所配之祖,也和宗庙祭祖一样有递迁规则。当时在明堂里祭天,以老李配天小李配五人帝,这是不对的,应该把老李迁到圆丘祭天,而让小李在明堂配天。云云。
注意到这里提到太祖李虎和世祖李昞的宗庙,说是“称祖清庙,万代不迁”,以及“二祖德隆,永不迁庙”,很显然就不是纯粹的一祖六亲的轮换制模式,似乎当时已有建祧之议。
但若是建祧,怎么只提到一祧呢?且以没什么功业的李昞为祧,其实是很说不过去的。一般来说,这种以一个辈分稍尊但功业平平的祖先占据祧位,多半不是诚心之举,有为其他君主保留位置以待后世子孙尊崇的意思。可按理当时老李、小李都已作古,如果要议他们为二祧倒也说得过去。是考虑到贞观时代一直以来的作风,总觉得立马太张扬了不好?或者现在离高祖、太宗时代还是太近,暂时不必担心迁毁问题,保留给子孙后代来考虑?抑或小九心大,竟暗暗有保留祧位已留给自己的念头?
不过,这些猜想都很难得到证实了。而终小九一代,到底没有对“一祖六亲”的模式进行更多讨论,个人怀疑可能当初想建制祧位的是无忌等人,并且已经有一些过渡性的措施,之后随着无忌倒台而不再提及(并且若是如此,则无忌等人心目中的二祧人选肯定是老李小李父子,估计也很让小九郁闷吧。可依小九的脾气,是断断不敢过于明白的表示自己想超越父、祖的,所以无忌倒台以后干脆把这些话题尽量抹去不再提及)。小李死后他的神主袝入宗庙,顺便就把前面打头的李重耳给拉出来,既: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小九死后,他的神主袝入宗庙,又把李熙拉出来。这时候太祖李虎始终在六亲之中,因此“七庙”的建制事实上也始终只有六个庙,既: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
阿武的时代不论,到了阿武的时代结束,李唐的宗庙之制也随着中、睿二朝动荡起伏的局势,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

首先,中宗即位以后,立刻感到当初名义上的“七庙”事实上的六个庙不太合适,应该把七庙的数字都凑足。好在这个时代李唐延续了好几代,皇帝逐渐够数。本来论理李显作为高宗的儿子,小九入庙以后没有其他人需要入庙的,可李显倒也别有花样,反正他大哥已经被父亲封为“孝敬皇帝”了,他便随手把自己的大哥追尊为义宗,让这个其实从来没有做过皇帝的太子哥哥入了宗庙。
其实这倒不是啥变革,只不过是让七庙数字坐实而已,实现一祖六亲的完全排列,既: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弘。
中宗死后,因为李弘、李显是兄弟,俩“皇帝”只算一代人,所以就挤一挤大家占一个位置,不用去迁毁顶头的祖先,构成了所谓八庙的规模: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弘、李显。
这里的八庙,其实原则上仍旧没变,是一祖六亲的七庙原则。
但事隔不久,大家想一想又觉得李弘到底从来没有真正做过皇帝,以皇太子的规格祭祀就好了,放进宗庙当皇帝拜还是很有些不伦不类。如此,睿宗又把他大哥从宗庙里请了出来,依旧恢复到一世人一个皇帝的一祖六亲的七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
再往后,大家也知道,睿宗李旦也翘了辫子,他儿子小小小小三儿李隆基把老爹往太庙里放的时候心里就犯了嘀咕:老爹和三伯父是兄弟,是让他们共居一代之数呢?还是各算各的数?还是——干脆就把那个笨蛋三伯父扔出来算了,话说俺爹那一代的表就让俺爹一个人给戴的好。
一开始,小小小小三儿就是用的最后一种方法,把三伯父中宗李显一脚踢飞,让自己老爹独占一代。如此,自然还是七个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
可这下人家就要议论了,毕竟李显是踏踏实实做了皇帝的,而且就算临阵窃过场人家好歹是把阿武拉下马恢复李唐宗室的“有功皇帝”,怎么能这样说踢飞就踢飞呢?
如此吵到开元十年,最后是好歹给了李显面子,让他继续回到宗庙。到此,我们都可以说,尽管因为政局动荡宗庙的实际数字变来变去的,可原则始终没变,就是所谓“一祖六亲”模式的七庙制。多多少少,不过是因为祖和六亲要不要分开算,兄终弟及算不算兄等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李显这次回来并不是作为和老弟同代的君王回来的,一祖六亲的模式也最终在此时发生了变化。

简单一点说,就是小小小小三儿发挥自己好大喜功的本色,来了个“二祧”、“六亲”的综合论。
一祖不说了。
六亲也都要有,咱家是天子,普通的人伦哪里够数捏。
二祧更不可以少,话说始祖之外还有两个“永世不迁”的位置,那真是乍想乍让人口水不是。
玄宗有关增加二祧的诏令,是和着把中宗重新送回宗庙一起的,所以让人常常不小心就忽略了。而且玄宗这里也颇有些遮遮掩掩,不够爽朗明快。
究其原因,呵呵,怕就是小小小小三儿是很想很想很想把这“二祧”中的一个位置留给自己的。
因为玄宗所立的二祧也实在可笑。首先,他把中宗放进去,却不把中宗和睿宗算做兄弟,这样一来按“一祖六亲”模式,李天锡本该出局。可玄宗不仅没有让李天锡出局,反把李天锡的老爹李熙又重新拉了回来。然后貌似随随便便地说了一句:
“使亲而不尽”——就是要让这两代的庙子世代不毁。
这可也好玩,李天锡和李熙这两位远祖,说是李虎的父亲祖父,可要论起生前的功业地位,那简直不值一提,比起当初曾经出现在无忌奏章里的李昞都差了一帽子远,又有什么资格成为不迁的二祧呢?
若说此时要立二祧,几乎是很显然的,高祖、太宗的地位无与伦比,且自高宗时代以来,“神尧、文武之天下”深入人心,正是李唐从武周手里恢复名号的号召,两个老家伙也死了那么久了,小小小小三儿的时代要推崇他们更无其他障碍。
所以说到底,这只怕只能是小小小小三儿自己想要这二祧的位置,就干脆先放两个明显会让人不以为然的,自然的就留待后世子孙给他争这个面子里子。要不然,一旦议定高祖太宗的话,想改那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至于说到小小小小三儿想超越的主要目标,个人认为还是小李这个“太宗”。毕竟老李这个“高祖”有先天优势,没得好超越的。
小小小小三儿的如意算盘虽然也不算错,做皇帝有野心不是坏事,想要超越老家伙们是应当的。他要真能超越了小李,哪怕就小李的角度来看,倒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可是,理想归理想,中国人民都知道,小小小小三儿的CJ小心肝儿最后被一个姓安的大胖子给彻底蹂躏了,他的梦想也落了空。
总之,到了小小小小三儿的时代,把二祧、六亲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天子九庙的规模,并以李熙、李天锡为二祧,综合起来就是:李熙、李天锡、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
这个规模成了李唐之后的定制,当然,究竟让什么人占据二祧这个位置,到现在仍旧是悬而未决的。

安史之乱打破了玄宗的梦想,后来他以太上皇的身份过世,他的儿子肃宗也差不多了,所以没有来得及做这个祔迁的仪式。不久以后代宗即位,就面临着一个终于不得不面对的急迫问题:究竟以哪两位先祖为二祧?
要按玄宗当初的旨意,李熙和李天锡不迁?那也太搞了,结果被毫不留情地指斥为“初,玄宗……盖其率意而言尔,非本于礼也”。这样一来,李熙和李天锡也没有资格永远占着位置不走,那么玄宗、肃宗祔庙的同时,李熙和李天锡自然就被迁出。于是九庙的位置如今是: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
代宗死后,德宗即位,这时顶头的祖先已经是李唐始祖李虎,这是不迁的,那么就顺次往下遇到了李昞老爹。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概迁毁顺序已经“威逼”到老李和小李的面前,再不议,是不是下一个就轮到老李、再下一个就轮到小李去喂老鼠了呢?
此时,颜真卿同志便再也按捺不住地跳了起来,大吼着李唐皇家的“太宗……高祖……太祖……元本皆在不毁之典”,话说其实才刚到李昞的说,你急个啥呢。但无论如何,颜真卿这一嗓子连个对头都没有,仿佛他说的是很早很早就已经明确的成例一样。
如此,现在的九庙就是:李虎、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
到了德宗死的时候,顺宗即位,礼仪使杜黄裳与礼官王泾等人又议了一次,因为迁毁顺序那是真要轮到老李头上了。他们其实不过是把颜同志的话重复一遍,更明确地将李虎拟于后稷,老李拟于文王,小李拟于武王。然后,当然,老李不动,小李不动,要动就拿反正没脾气的小九开刀(小九怒:俺也是干掉了俺舅舅的~~),九庙之数为:李虎、李渊、李世民、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
再往后,顺宗死的时候,宪宗即位,却还有个小波折,因为这时候轮到李显去喂老鼠了,居然有人发昏说李显人家好歹是“中兴之主”,于李唐复兴大大有功,所以也是有大功德的,就和东汉光武帝一样伟大,应该列在不迁之列。若如此,那二祧应该谁让出来给李显呢?老李算是正牌的开国之君,难道李显这个“中兴之主”要挤掉小李?
汗啊……
于是,杜黄裳、王泾等人毫不犹豫地驳斥了这种可笑的提议。虽然有人还在嚷嚷,也被另外一位叫做蒋武的史官拍了回去。形成的九庙就是:李虎、李渊、李世民、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
至此之后,太祖李虎、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成为李唐的一祖二祧三不迁之定案,日后每代君主死后祔迁之时都不过将此原则复述一遍,不再多论。
不过,中晚唐后政治局面的混乱,导致了敬宗、文宗、武宗三兄弟相继的局面,之前中宗、睿宗也是兄弟却被看作两代的成例大概很让人觉得不对劲,因此,尽管敬宗、文宗死后都分别看作两代祔迁,在武宗死后却终于决定了把兄弟当作一代。如此以来,武宗逝世时的九庙为同一代兄弟挤了挤,就成为所谓“九庙十一室”的构造,有些时候也叫做十一庙,其实仍旧是九庙的原则,不过增加了兄弟同代而已(但李显、李旦兄弟找已迁出,所以就不用考虑他们的兄弟同代不同代的问题了)。
于是,武宗时代的九庙十一室就是:李虎、李渊、李世民、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
武宗以后,去唐末不远,便再也没有其他变化,不论。

综合来说,唐代的宗庙之数在亲亲大原则下,走过了“五庙-七庙-九庙”的历程,数字的增加显示了皇家自我尊崇的心理,在玄宗盛时综合二祧、六亲这两个长期对立的命题,从简单的轮替制发展到一祖二祧六亲的综合扩充版体制。又在安史之乱后最终确定了李虎、李渊、李世民为一祖二祧的三不迁制度,尽管最初玄宗大约是踌躇满志,很想成为一代雄主为李唐打造千秋万载基业的同时,让自己成为永世不毁之宗的。
话说就算李隆基就算没有衰收尾也很难挤掉小李的。。

最多是把凑数李虎弄去喂老鼠。。

还是太上玄元皇帝的位置最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