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政治趋友好 两国民间“愤青”怒火难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22:29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一年多来,中日关系已走出了阴影,随着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破冰”“融冰”“迎春”等词汇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中日间的外事活动中。1月7日上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执政党联络会议上表示,日中两国间悬而未决的东海气田开发问题“已发展到关键阶段,争取在春天解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将于今年访问日本。

  《国际先驱导报》日前刊载日本华文媒体记者黄文炜的文章表示,现在看来,中日关系用“友好”来定义已经太简单,双方的战略互惠关系有了更充实的内涵,并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但是,仍然棘手的问题在于,中日政治关系走向友好的时候,两国民间感情怎么融合?不可否认,中日两国民间信任基础依然很脆弱,对峙情绪仍未完全消除,这种状况显然与中日政治关系的发展进程不太合拍。

  “愤青”为时代产物

  文章表示,在中国,有一个名词似乎专为中日关系而生——“愤青”。时下其外延虽然已经有所扩展,但在中日交往史上,这个群体的声音仍然不能忽略。他们长期以来在网络上表达对日本右翼的不满。但有时候,过多的“恨”和“狂热”难免让有关日本的言论变得单一和盲目,而一味声讨日本的结果,就可能使一些人沉溺于“悲情抗日”而无法自拔。

  这样的例子几乎随处可见。日前,重庆一加油站就打出“本站不为日本车服务”的灯箱,从而引起全国网民的关注。该加油站因此被一些网民称之为“抗日加油站”。加油站老板表示,此举是为了“不能淡忘历史”。笔者认为,打出诸如“日本人不许入内”“不为日本车服务”招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纪念历史其实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日本侵华的历史固然不可忘却,但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而不是让其成为压在心灵上的重负。

  真正的强者是大度宽容的,过激和狭隘是心灵空虚的表现。在“敌对”的心态下,很难真正了解对方,更不容易认清自己。“愤青现象”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今天,我们也许应该反思一下纪念历史的方式——是否过于强调情感,而忽略了理性总结。

  民间感情疏远

  文章表示,中日民间感情还很疏远,两国民众都对对方国家缺乏深度了解。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的关注点还停留在“是否反省历史”和“是否排外”上,这两点固然重要,但当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不断变化中。有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表示,实际上中国人对日本和日本人知之甚少,很多人对日本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影视剧的水平上。

  而日本民众也一方面感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觉得中国“可怕”,连某些高层人士都曾大放厥词“担心日本成为中国的一个省”,更何况一般百姓。很多日本人虽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中国秀美山水,不间断地到中国旅游,但骨子里仍对中国抱有成见。这很大程度上缘于日本媒体以往对中国长期的歪曲报道。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不仅中国有“愤青现象”,日本也有。如果说中国的“愤青”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日本的“愤青现象”则更多是媒体的有意为之。

  记得2005年春,日本的电视台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国网民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的情况,还反复播放日本驻华使领馆被破坏的“刺激”画面。这些被媒体夸大的“反日事件”,在日本民众心中投下了阴影。当时本来已经打算去中国旅游,但看了报道后把机票退掉的不乏其人。关于中国的环境问题,日本媒体也曾大肆渲染,称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不断破坏环境,日本的黄沙、光化学雾都是“从中国吹来的”。不少日本人没去过中国,但印象里中国环境的脏乱差却就这样被定格了。

  日本媒体也很关注中国网民的博客,网络上的“抗日”信息,经过媒体的渲染和夸大,让日本人更加觉得中国“可怕”了。可以说,融合民间感情,两国媒体(尤其是日本媒体)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局面正在悄悄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日关系的好转,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日本媒体也开始顺应潮流,“改邪归正”了。一个最主要的表现是,有关中国的报道内容更丰富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涉及,正面反面都有。

  过去就重视中国报道的媒体,现在更是从报道的“质”和“量”上下功夫,如《朝日新闻》网站上有“中国特集”,集中报道中国最新资讯。该报还设有“走向北京奥运之路”专题,介绍日本运动员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情况和有关奥运会的最新消息。《产经新闻》虽以“右翼”立场闻名,但日前抢先报道了中国邀请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参加奥运会的消息,不仅比其他媒体快,而且详尽。其间虽有商业因素在起作用,但只要是客观、真实的中日交流报道,都将有助于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真正的交流要以心换心

  文章称,中日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而且两国间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但是不管中日关系如何变化,民间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民间应该和政府达成良好互动,相辅相成。政府应多为民间提供交流的机会,铺路搭桥,民间应为政府的对外关系献计献策。交流必须通过各种层次、多种渠道逐渐开展。

  首先,中日之间建立高层互信关系,现在的领导人互访就是个良好开端。其次,两国政府和民间都建立一种互信制度,有事就协商、磋商,而不是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对方。第三,中日关系的发展、民间感情的融合要从小处做起。如加强青少年交流、互相扩大接收留学生规模、加强民间观光交流等。朋友是一个一个交的,中日双方需要在日常的接触中多树立善意形象。

  福田康夫首相访问中国时题字“温故创新”,这四个字颇有深意。通俗地说,就是重温过去,但不拘泥于过去,而要期待未来、创造美好未来。在中日关系进入新阶段之际,中日民间感情也需要有超越过去的“创新之举”。对日本,我们不妨多角度观察,理性地把握民族主义情绪,展现开放、大度的精神风貌。

  其实,2007年也有让人感动的中日民间故事。9月,日本女子足球队在杭州比赛,尽管受到了冷遇甚至“嘘声”,但比赛结束后她们仍打出了“谢谢中国”的横幅,这种真诚和宽容也赢得了中国球迷的掌声。

  真正的交流也许就是以心换心,中国民众要深入了解日本文化才能做到“知彼”。与此同时,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中日关系上还不够,还要更多地把中日关系放到国际大舞台上去考量,思考中日的共同利益,思考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如何更多地拿来日本经验。无庸讳言,二战后几十年间日本的经济腾飞、和平发展经验,都对现在的中国具有难得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一年多来,中日关系已走出了阴影,随着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破冰”“融冰”“迎春”等词汇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中日间的外事活动中。1月7日上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执政党联络会议上表示,日中两国间悬而未决的东海气田开发问题“已发展到关键阶段,争取在春天解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将于今年访问日本。

  《国际先驱导报》日前刊载日本华文媒体记者黄文炜的文章表示,现在看来,中日关系用“友好”来定义已经太简单,双方的战略互惠关系有了更充实的内涵,并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但是,仍然棘手的问题在于,中日政治关系走向友好的时候,两国民间感情怎么融合?不可否认,中日两国民间信任基础依然很脆弱,对峙情绪仍未完全消除,这种状况显然与中日政治关系的发展进程不太合拍。

  “愤青”为时代产物

  文章表示,在中国,有一个名词似乎专为中日关系而生——“愤青”。时下其外延虽然已经有所扩展,但在中日交往史上,这个群体的声音仍然不能忽略。他们长期以来在网络上表达对日本右翼的不满。但有时候,过多的“恨”和“狂热”难免让有关日本的言论变得单一和盲目,而一味声讨日本的结果,就可能使一些人沉溺于“悲情抗日”而无法自拔。

  这样的例子几乎随处可见。日前,重庆一加油站就打出“本站不为日本车服务”的灯箱,从而引起全国网民的关注。该加油站因此被一些网民称之为“抗日加油站”。加油站老板表示,此举是为了“不能淡忘历史”。笔者认为,打出诸如“日本人不许入内”“不为日本车服务”招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纪念历史其实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日本侵华的历史固然不可忘却,但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而不是让其成为压在心灵上的重负。

  真正的强者是大度宽容的,过激和狭隘是心灵空虚的表现。在“敌对”的心态下,很难真正了解对方,更不容易认清自己。“愤青现象”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今天,我们也许应该反思一下纪念历史的方式——是否过于强调情感,而忽略了理性总结。

  民间感情疏远

  文章表示,中日民间感情还很疏远,两国民众都对对方国家缺乏深度了解。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的关注点还停留在“是否反省历史”和“是否排外”上,这两点固然重要,但当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不断变化中。有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表示,实际上中国人对日本和日本人知之甚少,很多人对日本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影视剧的水平上。

  而日本民众也一方面感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觉得中国“可怕”,连某些高层人士都曾大放厥词“担心日本成为中国的一个省”,更何况一般百姓。很多日本人虽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中国秀美山水,不间断地到中国旅游,但骨子里仍对中国抱有成见。这很大程度上缘于日本媒体以往对中国长期的歪曲报道。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不仅中国有“愤青现象”,日本也有。如果说中国的“愤青”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日本的“愤青现象”则更多是媒体的有意为之。

  记得2005年春,日本的电视台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国网民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的情况,还反复播放日本驻华使领馆被破坏的“刺激”画面。这些被媒体夸大的“反日事件”,在日本民众心中投下了阴影。当时本来已经打算去中国旅游,但看了报道后把机票退掉的不乏其人。关于中国的环境问题,日本媒体也曾大肆渲染,称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不断破坏环境,日本的黄沙、光化学雾都是“从中国吹来的”。不少日本人没去过中国,但印象里中国环境的脏乱差却就这样被定格了。

  日本媒体也很关注中国网民的博客,网络上的“抗日”信息,经过媒体的渲染和夸大,让日本人更加觉得中国“可怕”了。可以说,融合民间感情,两国媒体(尤其是日本媒体)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局面正在悄悄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日关系的好转,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日本媒体也开始顺应潮流,“改邪归正”了。一个最主要的表现是,有关中国的报道内容更丰富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涉及,正面反面都有。

  过去就重视中国报道的媒体,现在更是从报道的“质”和“量”上下功夫,如《朝日新闻》网站上有“中国特集”,集中报道中国最新资讯。该报还设有“走向北京奥运之路”专题,介绍日本运动员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情况和有关奥运会的最新消息。《产经新闻》虽以“右翼”立场闻名,但日前抢先报道了中国邀请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参加奥运会的消息,不仅比其他媒体快,而且详尽。其间虽有商业因素在起作用,但只要是客观、真实的中日交流报道,都将有助于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真正的交流要以心换心

  文章称,中日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而且两国间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但是不管中日关系如何变化,民间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民间应该和政府达成良好互动,相辅相成。政府应多为民间提供交流的机会,铺路搭桥,民间应为政府的对外关系献计献策。交流必须通过各种层次、多种渠道逐渐开展。

  首先,中日之间建立高层互信关系,现在的领导人互访就是个良好开端。其次,两国政府和民间都建立一种互信制度,有事就协商、磋商,而不是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对方。第三,中日关系的发展、民间感情的融合要从小处做起。如加强青少年交流、互相扩大接收留学生规模、加强民间观光交流等。朋友是一个一个交的,中日双方需要在日常的接触中多树立善意形象。

  福田康夫首相访问中国时题字“温故创新”,这四个字颇有深意。通俗地说,就是重温过去,但不拘泥于过去,而要期待未来、创造美好未来。在中日关系进入新阶段之际,中日民间感情也需要有超越过去的“创新之举”。对日本,我们不妨多角度观察,理性地把握民族主义情绪,展现开放、大度的精神风貌。

  其实,2007年也有让人感动的中日民间故事。9月,日本女子足球队在杭州比赛,尽管受到了冷遇甚至“嘘声”,但比赛结束后她们仍打出了“谢谢中国”的横幅,这种真诚和宽容也赢得了中国球迷的掌声。

  真正的交流也许就是以心换心,中国民众要深入了解日本文化才能做到“知彼”。与此同时,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中日关系上还不够,还要更多地把中日关系放到国际大舞台上去考量,思考中日的共同利益,思考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如何更多地拿来日本经验。无庸讳言,二战后几十年间日本的经济腾飞、和平发展经验,都对现在的中国具有难得的借鉴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