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掠翼是德国人发明的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53:02
美国人1940年的XP-55设计里就采用了30度后掠的机翼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早的 我想一些模型的气动实验应该更早美国人1940年的XP-55设计里就采用了30度后掠的机翼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早的 我想一些模型的气动实验应该更早
原帖由 TripleX 于 2008-1-11 12:06 发表
美国人1940年的XP-55设计里就采用了30度后掠的机翼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早的 我想一些模型的气动实验应该更早

又来了,请您先搞清楚喷气时代的后掠翼的意义再在这里发言好不,说什么好呢,活塞动力飞机的平飞极速也就700多公里了再往上由于空气的压缩效应导致螺旋桨推进无法更进一步提高速度而此时还没有进入跨音速区域,此时采用后掠翼是没有什么大意义的,更主要的是为平衡飞机的重心和气动中心的位置。
原帖由 jumin 于 2008-1-11 16:59 发表

又来了,请您先搞清楚喷气时代的后掠翼的意义再在这里发言好不,说什么好呢,活塞动力飞机的平飞极速也就700多公里了再往上由于空气的压缩效应导致螺旋桨推进无法更进一步提高速度而此时还没有进入跨音速区域,此时 ...

其实早期的Me-262之类的飞机采用后掠翼 也不是为了推迟激波而是因为调整重心
真正说到利用了后掠翼的气动优势的飞机 是从mig-15 F-86开始的(Ta-183没制造出来 不算)
google了一下 从机翼后掠这个结构来看 发明人应该是
http://www.ctie.monash.edu.au/hargrave/dunne.html
原帖由 TripleX 于 2008-1-11 17:14 发表

其实早期的Me-262之类的飞机采用后掠翼 也不是为了推迟激波而是因为调整重心
真正说到利用了后掠翼的气动优势的飞机 是从mig-15 F-86开始的(Ta-183没制造出来 不算)
google了一下 从机翼后掠这个结构来看 发明人 ...

的确ME262是为了平衡重心,但是从理论上到实践真正做到对后掠翼对音速飞行了解的还是德国人,别忘了梅塞思密特的P1101啊
原帖由 TripleX 于 2008-1-11 17:14 发表

其实早期的Me-262之类的飞机采用后掠翼 也不是为了推迟激波而是因为调整重心
真正说到利用了后掠翼的气动优势的飞机 是从mig-15 F-86开始的(Ta-183没制造出来 不算)
google了一下 从机翼后掠这个结构来看 发明人 ...

从气动原理上说 德国人开始研究后掠翼的气动特性 大概是从1942年开始的
他们绘图版上的Ta-183之类的飞机才是这些气动研究的成果
美国人和英国人则是在二战后
原帖由 jumin 于 2008-1-11 17:20 发表

的确ME262是为了平衡重心,但是从理论上到实践真正做到对后掠翼对音速飞行了解的还是德国人,别忘了梅塞思密特的P1101啊

其实光是后掠翼 没有全动平尾 从高速性能上还是差点劲
另外 英国人虽然没有研究后掠翼 但是他们对薄翼型的研究很早 美国的X-1是根据英国人的成果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