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欧中美三角关系悄悄改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0:48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杨丽明

  在欧、中、美三角关系中,过去一直较弱的欧中关系日前得到空前加强。展望今年的欧中关系,最令世人瞩目的事件,就是欧盟重审对华军售禁令。有观察家认为,欧盟在今年不管是否做出解除禁令的决定,重审过程本身都是欧中战略关系发生新变化的重要标志

  2004年,如果你问任何一位欧盟专家:欧盟当前在对外关系领域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他都会告诉你:修复跨大西洋裂痕。如果你进一步问:在一系列对外关系领域的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新议题是什么?他十有八九会说:重新定位迅速拉近的欧中关系。

  近日,一位专门研究欧盟对亚洲政策的学者告诉记者,随着欧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盟对华政策正在改变过去各成员国“各自为政”的局面,欧盟统一的新的对华战略文件正成为欧盟迅速推进欧中关系的基础。在欧、中、美三角关系中,过去一直较弱的欧中关系已经得到空前的加强。

  重审军售禁令 突破战略禁区

  展望今年的欧中关系,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就是欧盟重审对华军售禁令。有观察家认为,欧盟在今年不管是否做出解除禁令的决定,重审过程本身都是欧中战略关系发生新变化的重要标志。

  之所以把这一敏感问题提到欧盟对华关系战略的高度来看,是因为重审禁令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问题本身。欧盟理事会目前正在为“是否解除禁令”而准备的评估报告,涉及了对中国“民主”、“人权”、“台海局势”等重要问题的全面评估,实际上是欧盟对中国近15年来“政治发展”的一次重新审视。

  在1月份欧盟理事会举行的今年第一次外长会议上,欧盟负责对外政策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都明确表示,自1989年中国春夏之交政治风波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权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是时候”考虑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了。欧盟一些成员国的外交官也指出,同欧盟对华关系的现实相比,禁令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在记者近日进行的采访中,一些原本对解除禁令持消极态度的成员国外交官也表示,欧盟理事会下属的“常设代表委员会”做出的评估报告,将对他们的最终态度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报告对中国的全面评估将会是“非常可靠且具有说服力的参考材料”。

  美欧分歧使三角关系微妙变化

  “重审对华军售禁令”不仅仅是一个欧中战略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它带动的还有欧、中、美三边关系亲疏远近的战略调整。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杨丽明

  在欧、中、美三角关系中,过去一直较弱的欧中关系日前得到空前加强。展望今年的欧中关系,最令世人瞩目的事件,就是欧盟重审对华军售禁令。有观察家认为,欧盟在今年不管是否做出解除禁令的决定,重审过程本身都是欧中战略关系发生新变化的重要标志

  2004年,如果你问任何一位欧盟专家:欧盟当前在对外关系领域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他都会告诉你:修复跨大西洋裂痕。如果你进一步问:在一系列对外关系领域的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新议题是什么?他十有八九会说:重新定位迅速拉近的欧中关系。

  近日,一位专门研究欧盟对亚洲政策的学者告诉记者,随着欧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盟对华政策正在改变过去各成员国“各自为政”的局面,欧盟统一的新的对华战略文件正成为欧盟迅速推进欧中关系的基础。在欧、中、美三角关系中,过去一直较弱的欧中关系已经得到空前的加强。

  重审军售禁令 突破战略禁区

  展望今年的欧中关系,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就是欧盟重审对华军售禁令。有观察家认为,欧盟在今年不管是否做出解除禁令的决定,重审过程本身都是欧中战略关系发生新变化的重要标志。

  之所以把这一敏感问题提到欧盟对华关系战略的高度来看,是因为重审禁令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问题本身。欧盟理事会目前正在为“是否解除禁令”而准备的评估报告,涉及了对中国“民主”、“人权”、“台海局势”等重要问题的全面评估,实际上是欧盟对中国近15年来“政治发展”的一次重新审视。

  在1月份欧盟理事会举行的今年第一次外长会议上,欧盟负责对外政策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都明确表示,自1989年中国春夏之交政治风波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权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是时候”考虑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了。欧盟一些成员国的外交官也指出,同欧盟对华关系的现实相比,禁令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在记者近日进行的采访中,一些原本对解除禁令持消极态度的成员国外交官也表示,欧盟理事会下属的“常设代表委员会”做出的评估报告,将对他们的最终态度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报告对中国的全面评估将会是“非常可靠且具有说服力的参考材料”。

  美欧分歧使三角关系微妙变化

  “重审对华军售禁令”不仅仅是一个欧中战略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它带动的还有欧、中、美三边关系亲疏远近的战略调整。
就在去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宣布重审“禁令”后,美国立即表示反对。今年,美国国务院两次公开表示,称欧美对华武器禁运“互为补充”,是由于共同的原因而开始执行的,而这些原因“今天仍然有效”,因此美国“要求欧盟务必与美国保持一致”。

  有分析家认为,美国的反对态度主要基于两点考虑:其一,欧盟重新对华军售将导致“台湾海峡军力失衡”,美国扶植台湾、保持两岸力量均衡的战略将受到严重挑战。其二,欧盟的军事科技将有助于缩小美、中之间的军力差距,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根据美国五角大楼的战略,美国应对它的“潜在竞争对手”保持10年到20年的领先优势,而欧盟解禁将可能使美国逐渐丧失这种优势。

  美国这种对抗与遏制的冷战思维,再一次与欧盟拉开了距离,使欧中与美中关系的亲疏程度此消彼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欧盟表示将把盟友美国的利益与态度考虑进去;但另一方面,把政治一体化作为终极目标的欧盟,一直在追求独立而统一的外交政策,对“外来势力”的干涉非常反感。欧盟一些官员对记者明确表示,“美国压力”将不会成为欧盟对“解除禁令”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执行情况本来就与美国不太一样:欧洲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只包括“致命武器”的禁运,对于诸如电子元件、导航系统以及航天推进技术等军民两用的敏感材料和技术,欧洲国家的对华出口政策要比美国“有所松动”。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欧中关于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合作。在这一旨在打破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这一领域垄断地位的计划中,中国出资并参与了联合研发。美国认为,欧洲的这一定位系统可以“军民两用”,将对美国在导航、防务等领域的一些关键性的垄断技术构成“挑战”。

  利益合作促使欧中“激情燃烧”

  分析欧、中、美三角关系此消彼长的原因,对待利益合作和实力竞争的不同态度成为其决定性因素。毫无疑问,欧中关系与美中关系一样,都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但如今“鹰派”主政的美国始终将遏制和对抗作为实力竞争的主要手段,这也是美中关系起伏不定的重要原因。

  而数百年来的欧洲战争史,使“年轻”的欧盟深刻意识到遏制与对抗的后果。尤其在冷战结束后,欧盟在对外政策的取向上,采取了政治对话与利益合作优先的态度,逐渐与美国“先发制人”的霸权政策分道扬镳。

  有分析指出,近年来欧中间共同利益的迅速扩大,是促使欧中关系“激情燃烧”的根本原因。这使欧盟调整了原本严重偏向跨大西洋两岸关系的外交政策,也使欧中关系在其外交政策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欧中经贸合作这一“硬指标”,是欧中关系中最根本、最稳固的基础。近年来,欧中双边经贸合作日趋紧密。根据来自欧盟委员会对外贸易总司及中国商务部的消息,今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将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欧盟驻华副代表杰森更是大胆预测:到2005年,欧盟就将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称,中欧互利互惠关系正迅速发展。欧盟对中国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中国对欧盟的重要性,“双方关系越来越务实”。

  经贸基础的扩大,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合作。近年来,欧盟的种种政策表明,欧盟越来越重视中国不断增强的“软实力”,包括中国不断扩大的政治、外交和文化影响力。欧盟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借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进行磋商和合作。欧盟负责对外政策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去年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一再表示:“中国是欧盟六大战略伙伴中的重要一员。”

  也许正是在伊拉克战争后跨大西洋关系深刻的裂痕面前,欧中间不断拉近的战略关系更显得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