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军事地理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22:45
台湾海峡(TaiwanHaixia)中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海峡。属东海海区,南通南海。南界为台湾岛南端猫鼻头与福建、广东两省海岸交界处(一说为鹅銮鼻与南澳岛南端)连线;北界为台湾岛北端富贵角与海坛岛北端痒角(一说为黄岐半岛北茭咀)连线。呈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

  海底地貌海峡属东海大陆架浅海。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还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第三纪始新世的大规模海侵,海峡及两侧均成海洋。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岛耸起成陆,形成海峡地形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期时海峡经历多次海陆变迁,距今约6000年前,始形成当今的海峡地形。

  海峡大部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西北部较平坦,东南部坡度较大,中间有岛屿和浅滩构成弧形降起带。东西两侧各有20米和50米水深的两级阶地。东侧阶地较窄,50米等深线距岸一般为10~20千米;西侧阶地向外延伸,宽度较大,50米等深线距岸达40~50千米,并在几处河口外有横切的峡谷。南口有台湾浅滩,与西南阶地相连,由900余个水下沙丘组成,呈椭圆形散布,东西长约140千米,南北宽约75千米,水深10~20米,最浅处8.6米,滩上有急流,水文情况复杂。台湾岛台中以西有台中浅滩,与东部阶地相连,东西长100千米,南北宽18~15千米,水深最浅处9. 6米。两浅滩之间为澎湖列岛岩礁区,南北长约70千米,东西宽46千米,由岛屿、礁石和许多水下岩礁组成,北部岛礁分布较集中,水道狭窄;南部岛礁分散,水道宽阔。澎湖岛与台湾岛之间为澎湖水道,南北长约65千米,宽约46千米,为地壳断裂形成的峡谷,水深由北部70米向南渐深至160米;再往南延伸,水深达1000余米,为海峡最深处,连通南海海盆。澎湖水道为台湾岛西岸南北之间和台澎之间连系的必经通道。另一峡谷为八罩水道,东西走向,宽约10千米,水深70余米,分澎湖列岛为南北两群,为通过澎湖列岛的常用通道。

  海底底质中部为细沙。东部以细沙为主,近岸处偶有粗沙和软泥,台湾岛南北端近岸有部分岩底。澎湖列岛附近主要为沙底,并有砾石和基岩出现。西部近岸除岬角、岛屿附近有粗沙、砾石和基岩外,主要为粉沙质粘土软泥。

  气候、水文属南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中部气温平均最高28.1℃,最低15.9℃。西北部受大陆影响,气温年差较大;东南部受海洋影响,年差和日差较小。10月至翌年3月多东北季风,风力达4~5级,有时6级以上;5~9月多西南季风,风力3级左右。7~9月多热带气旋,每年受热带风暴和台风(专题,图库)影响平均5~6次,中心通过平均2次。阴雨天较多,但降水量较两岸少,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东北季风期、西南季风期多,秋季较少。海峡中雾日较少,澎湖列岛年平均3~4天;两侧近岸雾日较多,东山岛、马祖列岛和高雄一带,每年超过30天,其余在20天以下。

  受黑潮影响,水温较高,盐度和透明度也较大。年平均表层水温17~23℃,1~3月水温最低,平均12~22℃;7月最高,平均26~29℃、平均盐度33‰,西北侧30‰~31‰,东南侧为33‰~34‰。透明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均3~15米。水色东部蓝色,西部蓝绿色,河口或气候不良时呈绿黄色。

  福建沿岸、澎湖列岛和海口泊地以北台湾西岸为正规半日潮;海口泊地以南台湾西岸为不正规半日潮;其中冈山至枋寮段为不正规全日潮。潮差西部大于东部,西部金门岛以北为4~6米,往南显著减小;东部中间大于两端,后龙港达4.2米,海口泊地和淡水港为2.6米,海口泊地以南为0.6米,澎湖列岛1.2~2.2米。后龙港至海坛岛一线以北,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东北,流速0.5~2节;以南流向与上述相反。流速在澎湖列岛附近较大,东南部可达3.5节。

  海峡为东海风浪较大地区。涌浪多于风浪,以4级浪最多,占全部海浪42%,5级占28%,大于5级的占8%。东北季风季节,以东北--北向浪为主。西南季风季节以西南--南向浪为主。在冬季寒潮和夏季热带气旋影响下,可形成8~9级浪。海流为北上的黑潮西分支和南海流及南下的浙闽沿岸流所控制,并受季风影响。夏季沿岸流停止南下,整个海峡为西南季风流和黑潮西分支结合的东北流,流速一般0.6节,澎湖水道达2.3节。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的沿岸流南下,西部和中部为西南流,流速约0.5节;东部的东北流减弱,当东北风强劲时,表层甚至改变为西南流。

  海岸、岛屿东岸为台湾岛西海岸,从富贵角至猫鼻头海岸线长560余千米,岸线平直,向西凸出成弧形,在布袋泊地以北略呈东北走向,以南呈东南走向。濒海陆地南北多山,中部为平原。从桃园至枋寮为低平沙岸台中以北平地纵深较小,台中以南有纵深达50千米的台南平原和屏东平原,河流纵横,稻田遍布,人口稠密,交通发达。近岸多沙洲湖,以布袋附近尤甚,并逐年向海扩展海埔新生地。台湾西海岸少天然良港,多为利用沙洲、湖挖掘疏导而成港口,如高雄、左营、安平、台中等港。除隔澎湖水道有澎湖列岛外,近岸岛屿很少。仅在高雄南30千米处有琉球屿,面积6.8平方千米,海拔90米。另在海口泊地外有海丰岛,面积很小,为沙洲岛。澎湖列岛位于海峡南部,由64个岛屿和许多礁石组成,岛屿总面积约127平方千米。为火山喷出熔岩凝结而成的玄武岩台地,最高海拔79米。以澎湖、白沙、渔翁3岛面积最大。3岛围成澎湖湾和马公港,为舰船良好驻泊地。列岛位于台湾岛与福建南部中途,扼海峡南口,形势险要。

  海峡西岸为福建中、南部海岸,自海峡北口西端(长乐县南)至闽粤海岸交界处,大陆海岸线长约1900千米,岸线曲折。濒海陆地为闽东山地向东南延伸的山丘分支直逼海滨,形成较多半岛、海湾、岩岸和近岸岛屿。在木兰溪、晋江、九龙江下游入海处形成莆仙、晋江和漳厦等平原。良好的港湾有兴化湾、湄州湾、泉州港、厦门港、东山湾等。近岸岛屿500个,重要岛屿有海坛、南日、湄州、金门和东山等。

  军事意义海峡为台湾与福建两省航运纽带,是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两岸军民为抗御侵略、反对封锁和统一国土进行过多次作战。16世纪中叶,日本倭寇窜犯澎湖、台湾并以澎湖为据点不断向浙闽沿海侵掠,曾遭到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部的打击;台湾平埔人也进行猛烈反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福建都司沈有容率战船打击侵犯闽、粤、台沿海的倭船。并于年底追击至台湾西南海岸,全歼倭船6艘,救回被掳男女370余人。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即是率战船从金门岛料罗湾出发,渡过海峡至澎湖待机,避开强劲大风后横渡澎湖水道,然后乘满潮通过鹿耳门,进入大员湾实施登陆作战。清康熙三、四年间(1664~1665),施琅曾3次率船攻台,都为大风浪所阻而返;直到二十二年(1683),才再次率舟师从东山岛出发,在澎湖海战中大败郑氏守军,恢复了对台湾的统一管辖。台湾海峡(TaiwanHaixia)中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海峡。属东海海区,南通南海。南界为台湾岛南端猫鼻头与福建、广东两省海岸交界处(一说为鹅銮鼻与南澳岛南端)连线;北界为台湾岛北端富贵角与海坛岛北端痒角(一说为黄岐半岛北茭咀)连线。呈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

  海底地貌海峡属东海大陆架浅海。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还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第三纪始新世的大规模海侵,海峡及两侧均成海洋。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岛耸起成陆,形成海峡地形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期时海峡经历多次海陆变迁,距今约6000年前,始形成当今的海峡地形。

  海峡大部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西北部较平坦,东南部坡度较大,中间有岛屿和浅滩构成弧形降起带。东西两侧各有20米和50米水深的两级阶地。东侧阶地较窄,50米等深线距岸一般为10~20千米;西侧阶地向外延伸,宽度较大,50米等深线距岸达40~50千米,并在几处河口外有横切的峡谷。南口有台湾浅滩,与西南阶地相连,由900余个水下沙丘组成,呈椭圆形散布,东西长约140千米,南北宽约75千米,水深10~20米,最浅处8.6米,滩上有急流,水文情况复杂。台湾岛台中以西有台中浅滩,与东部阶地相连,东西长100千米,南北宽18~15千米,水深最浅处9. 6米。两浅滩之间为澎湖列岛岩礁区,南北长约70千米,东西宽46千米,由岛屿、礁石和许多水下岩礁组成,北部岛礁分布较集中,水道狭窄;南部岛礁分散,水道宽阔。澎湖岛与台湾岛之间为澎湖水道,南北长约65千米,宽约46千米,为地壳断裂形成的峡谷,水深由北部70米向南渐深至160米;再往南延伸,水深达1000余米,为海峡最深处,连通南海海盆。澎湖水道为台湾岛西岸南北之间和台澎之间连系的必经通道。另一峡谷为八罩水道,东西走向,宽约10千米,水深70余米,分澎湖列岛为南北两群,为通过澎湖列岛的常用通道。

  海底底质中部为细沙。东部以细沙为主,近岸处偶有粗沙和软泥,台湾岛南北端近岸有部分岩底。澎湖列岛附近主要为沙底,并有砾石和基岩出现。西部近岸除岬角、岛屿附近有粗沙、砾石和基岩外,主要为粉沙质粘土软泥。

  气候、水文属南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中部气温平均最高28.1℃,最低15.9℃。西北部受大陆影响,气温年差较大;东南部受海洋影响,年差和日差较小。10月至翌年3月多东北季风,风力达4~5级,有时6级以上;5~9月多西南季风,风力3级左右。7~9月多热带气旋,每年受热带风暴和台风(专题,图库)影响平均5~6次,中心通过平均2次。阴雨天较多,但降水量较两岸少,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东北季风期、西南季风期多,秋季较少。海峡中雾日较少,澎湖列岛年平均3~4天;两侧近岸雾日较多,东山岛、马祖列岛和高雄一带,每年超过30天,其余在20天以下。

  受黑潮影响,水温较高,盐度和透明度也较大。年平均表层水温17~23℃,1~3月水温最低,平均12~22℃;7月最高,平均26~29℃、平均盐度33‰,西北侧30‰~31‰,东南侧为33‰~34‰。透明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均3~15米。水色东部蓝色,西部蓝绿色,河口或气候不良时呈绿黄色。

  福建沿岸、澎湖列岛和海口泊地以北台湾西岸为正规半日潮;海口泊地以南台湾西岸为不正规半日潮;其中冈山至枋寮段为不正规全日潮。潮差西部大于东部,西部金门岛以北为4~6米,往南显著减小;东部中间大于两端,后龙港达4.2米,海口泊地和淡水港为2.6米,海口泊地以南为0.6米,澎湖列岛1.2~2.2米。后龙港至海坛岛一线以北,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东北,流速0.5~2节;以南流向与上述相反。流速在澎湖列岛附近较大,东南部可达3.5节。

  海峡为东海风浪较大地区。涌浪多于风浪,以4级浪最多,占全部海浪42%,5级占28%,大于5级的占8%。东北季风季节,以东北--北向浪为主。西南季风季节以西南--南向浪为主。在冬季寒潮和夏季热带气旋影响下,可形成8~9级浪。海流为北上的黑潮西分支和南海流及南下的浙闽沿岸流所控制,并受季风影响。夏季沿岸流停止南下,整个海峡为西南季风流和黑潮西分支结合的东北流,流速一般0.6节,澎湖水道达2.3节。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的沿岸流南下,西部和中部为西南流,流速约0.5节;东部的东北流减弱,当东北风强劲时,表层甚至改变为西南流。

  海岸、岛屿东岸为台湾岛西海岸,从富贵角至猫鼻头海岸线长560余千米,岸线平直,向西凸出成弧形,在布袋泊地以北略呈东北走向,以南呈东南走向。濒海陆地南北多山,中部为平原。从桃园至枋寮为低平沙岸台中以北平地纵深较小,台中以南有纵深达50千米的台南平原和屏东平原,河流纵横,稻田遍布,人口稠密,交通发达。近岸多沙洲湖,以布袋附近尤甚,并逐年向海扩展海埔新生地。台湾西海岸少天然良港,多为利用沙洲、湖挖掘疏导而成港口,如高雄、左营、安平、台中等港。除隔澎湖水道有澎湖列岛外,近岸岛屿很少。仅在高雄南30千米处有琉球屿,面积6.8平方千米,海拔90米。另在海口泊地外有海丰岛,面积很小,为沙洲岛。澎湖列岛位于海峡南部,由64个岛屿和许多礁石组成,岛屿总面积约127平方千米。为火山喷出熔岩凝结而成的玄武岩台地,最高海拔79米。以澎湖、白沙、渔翁3岛面积最大。3岛围成澎湖湾和马公港,为舰船良好驻泊地。列岛位于台湾岛与福建南部中途,扼海峡南口,形势险要。

  海峡西岸为福建中、南部海岸,自海峡北口西端(长乐县南)至闽粤海岸交界处,大陆海岸线长约1900千米,岸线曲折。濒海陆地为闽东山地向东南延伸的山丘分支直逼海滨,形成较多半岛、海湾、岩岸和近岸岛屿。在木兰溪、晋江、九龙江下游入海处形成莆仙、晋江和漳厦等平原。良好的港湾有兴化湾、湄州湾、泉州港、厦门港、东山湾等。近岸岛屿500个,重要岛屿有海坛、南日、湄州、金门和东山等。

  军事意义海峡为台湾与福建两省航运纽带,是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两岸军民为抗御侵略、反对封锁和统一国土进行过多次作战。16世纪中叶,日本倭寇窜犯澎湖、台湾并以澎湖为据点不断向浙闽沿海侵掠,曾遭到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部的打击;台湾平埔人也进行猛烈反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福建都司沈有容率战船打击侵犯闽、粤、台沿海的倭船。并于年底追击至台湾西南海岸,全歼倭船6艘,救回被掳男女370余人。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即是率战船从金门岛料罗湾出发,渡过海峡至澎湖待机,避开强劲大风后横渡澎湖水道,然后乘满潮通过鹿耳门,进入大员湾实施登陆作战。清康熙三、四年间(1664~1665),施琅曾3次率船攻台,都为大风浪所阻而返;直到二十二年(1683),才再次率舟师从东山岛出发,在澎湖海战中大败郑氏守军,恢复了对台湾的统一管辖。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ZhengChenggong,OperationforRecapturingTaiwanby)中国清代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登陆作战。

明朝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占领台南地区。六年(1626),西班牙殖民者又侵占基隆。崇祯十五年(1642),荷兰殖民军击败西班牙殖民军,侵占整个台湾。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台湾人民的坚决反抗。

明亡后,在中国东南地区坚持抗清的郑成功,自清顺治十六年(1659)率军进攻南京失败后,退守福建金(门)厦(门)地区。为谋求退路和取得稳固的抗清基地,郑成功开始筹划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适有曾为荷兰人充当翻译的台湾商人何廷斌,从台湾来投,向郑成功反映台湾各族人民驱逐荷兰殖民者的强烈愿望,并进献荷军防御要图,同时表示愿作进军台湾的向导。这使郑成功进一步下定收复台湾的决心。顺治十八年(1661),中国大陆各省基本被清军占领,抗清运动已进入尾声。郑成功感到形势紧迫,只有攻取台湾作为立足之地,"进则可战","退则可守",遂在文武幕僚赞同下,做出进军台湾的决策。  

荷兰殖民者为阻止郑成功收复台湾,进行一系列战争准备:①从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向台湾增兵。荷兰殖民军总兵力达2800人,并拥有一支舰队,下辖"赫克托"、"斯·格拉弗兰"、"威因克"、"马利亚"等舰艇多艘。②加固、增修城堡和炮台。荷兰人曾于崇祯三年(1630)在一鲲身(今台南安平镇)修筑"热兰遮"城(中国文献称"台湾城"或"安平镇")。1653年,又在今台南市西北的镇北坊增建大炮楼1座,名为"普罗文查"(中国文献称"赤嵌楼"、"赤嵌城"或"红毛楼")。荷兰殖民军以主要兵力防守这两座城堡。以后又陆续建造和加固"热"堡、"乌特利支"堡、"弗里辛根"堡等多座城堡。③储备大量物资。以备长期固守。④调整兵力部署。将主要兵力配置在以下两个方向:一是台湾城及其附近岛屿和海面,兵力约1800人,舰艇多艘,由荷兰侵台殖民总督揆一亲自指挥;二是在赤嵌楼驻军500人,由描难实叮率领。其他城堡和港口,共以500人守卫。鹿耳门港水浅滩多,不便通行,只以沉船堵塞航道,未派兵防守。揆一的设防意图是,用台湾城炮台的火力,居高临下,封锁海面江面;另派甲板船防守大港海口,以阻止郑成功军登陆。

郑成功为收复台湾,进行一系列渡海登陆作战准备,如加强侦察,筹集粮饷,建造舰船,训练水师等。至1661年2月,一切准备就绪后,郑成功从厦门移师金门,准备从金门启航登陆台湾。登陆台湾的作战方针是:先取澎湖,建立前进基地,然后乘涨潮之机,通过鹿耳门,实施登陆,切断台湾城与赤嵌楼两地荷军的联系,分别予以围歼,收复台湾全岛。郑成功将其水师划分为两个梯队:第1梯队共有战船数百艘,部队近2万人,由郑成功亲自率领,先期出航;第2梯队共有战船20余艘,部队约6000人,由黄安等率领。

清顺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1661年4月21日)中午,郑成功率第1梯队自金门料罗湾启航,于翌日晨驶抵澎湖,泊于娘妈宫。二十五日,继续进发,至柑桔屿遇风折返。二十八日晚,郑成功命陈广、林福、张在等率兵3000人、战船12艘留守澎湖,亲率水师冒着狂风暴雨横渡澎湖水道,于二十九日拂晓抵达鹿耳门附近抛锚待机。

由鹿耳门外海进港有两条航道:一条是一鲲身与北线尾岛之间的南航道,口宽水深,荷军有设防,不易通过;另一条是北线尾岛以北的鹿耳门航道,即北航道,航道狭窄,水浅,荷军以沉船阻塞,只在涨潮时船只才能通过,未设防。根据当地潮汐计算,夏历初一或十六都是大潮。四月初一(4月29日)中午,郑成功军乘满潮之机顺利通过鹿耳门航道,进入台江,在禾寮港登陆成功。

郑军登陆后,立即调整兵力部署:令左虎卫王大雄、右虎卫陈蟒领铳船控制鹿耳门,以接应第2梯队;令宣毅前镇陈泽率兵防守北线尾,以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置台湾城荷兰殖民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另派一部兵力切断赤嵌楼与台湾城的水上联系,从而为打击荷兰殖民军可能从海、陆方向的反击做好准备。

在海上,荷舰4艘阻击郑军时,郑成功以60艘战船由陈广和陈冲指挥,将荷舰包围,经过激战,将其主力舰"赫克托"击沉,甲板船1艘焚毁。在陆上,荷兰殖民军由贝德尔上尉指挥240人乘船至北线尾,分两路向郑军反扑。陈泽以大部兵力从正面迎击,以一部兵力迂回敌后,前后夹击,击毙贝德尔,歼灭荷军180余人,郑军还歼灭由台湾城渡海增援赤嵌楼的荷军60人。从此,荷军被迫龟缩在赤嵌楼和台湾城,不敢出战。郑军乘胜围攻赤嵌楼。四月四日(5月2日),赤嵌楼荷军守备司令描难实叮率部投降。

四月五日,郑成功移师鲲身山(一鲲身至七鲲身的总称)。二十六日(5月24日),开始攻击台湾城。台湾城城池坚固,强攻难以奏效。为减少伤亡,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作战方针。

八月十二日(10月4日),荷兰援军700余人,战舰10余艘,由巴达维亚增援台湾。九月十六日(11月7日),双方在海上接战。郑成功命令黄安抗御自陆上反击之荷军,亲自率领陈泽、罗蕴章等所部战舰在海上迎击荷舰。荷舰企图迂回郑水师侧后,反被郑水师包围。火炮齐发,激战1小时,击毁焚毁荷舰2艘,俘艇8艘,歼灭荷军130余人(一说480人)。荷兰殖民军在此次海战失败后,士气更加低落,而且粮柴缺乏,疫疾流行,战死饿死者达1600人。郑军则进行休整,不断加筑工事,架设巨炮,准备攻城。

郑军围困台湾城8个月之后,于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六(1662年1月25日)晨发起总攻。首先炮击"乌特利支"堡2小时,在其南部打开一个缺口,并攻占该堡;然后将该堡改成炮垒,居高临下向台湾城猛烈轰击。荷军困守孤城,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已完全丧失战斗力。荷兰侵台总督揆一见大势已去,于十二月初八(1月27日)决定投降。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被殖民主义者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宣告重归中国版图。

此战,郑成功进行周密的战前准备,正确选择进攻方向,善于利用气象、水文条件,出敌不意地实施登陆,而后集中兵力分割围歼荷兰殖民军,取得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明王朝末年,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者乘隙入侵台湾,尔后逐步侵占全岛,进驻水陆军2000余人,重点据守军政中心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镇)及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等地,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深知台湾同胞遭受殖民统治的痛苦,决心渡海东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建立稳固的抗清基地。为此,他整修战船,筹备军粮;派人探测航道,侦察荷军布防;封锁入台航路,保守作战机密,进行了充分准备。  顺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三,郑成功乘荷军增援战船大部撤离台湾之机,亲率官兵2.5万人、战船数百艘,在原荷兰翻译何廷斌和熟悉航路的渔民引导下,自福建金门料罗湾出发,次日抵澎湖列岛待机。三十日晚横渡澎湖水道,四月初二晨抵达水浅礁多、荷军疏于防守的鹿耳门港外。中午,郑成功令水师一部封锁港口,亲率主力乘满潮之时,出敌不意,驶入鹿耳门港,以4000余人抢占北线尾岛,万余人通过大海湾,直插赤嵌以北的禾寮港。台湾同胞看到郑军到来,纷纷接应。郑军登陆后连挫荷军,迅速进逼赤嵌城。荷兰驻台湾总督揆一组织反扑,以舰、船四艘,攻击北线尾岛外的郑军战船。郑军水师集中炮火击沉荷主舰“赫克托”号,迫荷其余舰、船狼狈逃窜。另有荷军240人企图夺回北线尾岛,遭郑将陈泽部夹击,全部被歼。增援赤嵌的200余名荷军也遭重创,败回台湾城。郑军在粉碎荷军反扑后,便集中兵力围攻赤嵌城,切断其与台湾城的水陆交通,并根据台湾同胞提供的情报,断绝城内水源,守军头目描难实叮被迫于初六率众出降。初七,郑军由水陆两路进攻台湾城,未克,遂改为长期围困。同时,分军收复其他失地,组织部队垦荒,解决军粮。   闰七月二十三,荷军又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派来的水军援助下进行反扑。郑军水师奋力回击,毁荷战船二艘,俘获战艇三艘,击毙艇长以下官兵 130余人,迫使荷援军残余逃回巴达维亚,困守台湾城的荷军遂处绝境。十二月初六,郑军攻占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今译乌得勒支堡),揆一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十二月十三(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见彩图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至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38年之久的台湾岛回归祖国。  此战,郑成功正确选择进攻方向,善于利用季风、潮汐,出敌不意地实施登陆,尔后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围歼荷军,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胜利,捍卫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澎湖群岛,旧称平湖、澎瀛、澎海、西瀛、岛夷,也于16世纪被欧洲人称为渔翁岛。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在台湾西方约50千米处。

澎湖在元朝即设立巡检司(即澎湖寨巡检司),但在明朝时废弃;直到荷兰舰队企图占领澎湖,明朝才派兵澎湖将荷兰人驱逐。但荷兰人仍旧于1622年7月成功占领澎湖。1624年明朝派兵攻打澎湖,历时八个月;最后明朝以荷兰舰队退出澎湖群岛为条件,承认荷兰的台湾岛主权,重新获得澎湖。对明朝廷而言,台湾虽大,却远不如澎湖重要;使荷兰人意外的得到台湾。

澎湖群岛目前实质主权属于中华民国(台湾),行政区划为澎湖县。

澎湖,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宋代正式列入版图;元代时期,随着移民日益增多,设置了巡检司;明代曾两度沦入荷兰人之手,1661年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后,在澎湖设置了安抚司;清代先后设置了巡检司、通判;日本统治时期设澎湖岛厅,1897年改称澎湖厅;战后,就原辖地区设立了澎湖县,并将县治设于马公镇,1981年马公镇改制为县辖市。澎湖县隶属于中华民国台湾省,下辖:马公市,湖西乡、白沙乡、西屿乡、望安乡、七美乡,共34里、63村、1368邻。


[编辑] 地理位置
位于台湾海峡东南部,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西南岸相望。位于北纬23°12至23°47,东经119°19至119°43,岛屿数为90座,极东:查母屿; 极西:花屿; 极南:七美屿; 极北:大跷屿,北回归线23°27穿过群岛之中的虎井屿之南。中心部分为澎湖(64.24平方公里)、渔翁(18.20平方公里)、白沙(14.11平方公里)3岛及另一小岛中屯屿接连环峙,其间水域为澎湖湾,虽通外海,水面远较外海平静,澎湖宋初因而有“平湖”之称。澎湖岛西南部有马公(妈宫)湾,与澎湖湾相通连,为群岛中最佳天然良港,亦为群岛中心城市所在。



澎湖群岛散布海上,南北长约60余公里,东西宽约40余公里,依据‘澎湖群岛岛屿数量委托清查计划’清查结果,90个岛屿陆地总面积约为127.9636平方公里,较日治时期测量之126.864平方公里多1.0996平方公里。群岛有人居住的岛屿有19座,合计面积124.9392平方公里,无人居住的岛屿有71座,合计面积3.0244平方公里。岛屿面积以澎湖本岛最大,其次依序为渔翁岛、白沙岛、七美屿及望安岛。



澎湖群岛海岸线曲折,除了岬湾之外,尚有海蚀平台、海蚀崖、海蚀洞以及沙、岩岸,地形相当复杂。 群岛地势平缓,几乎每个岛四周是崖壁,顶部一片平坦,无明显的高山起伏,是典型的方山地形,主要原因是海底火山喷发出玄武岩流,挟有数层海相化石之水成岩层,在海底经过多次缓慢活动后,形成较为平坦的海底地形,再经过多次海水面升降变化,露出海水面,加上侵蚀作用,形成今天的陆地地形,为澎湖最明显的特征。 依据‘澎湖群岛岛屿数量委托清查计划’清查结果,群岛海岸线总长448.974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降,最高点为大猫屿的70米,往北为七美屿64米、望安岛54公、马公岛56米、白沙屿24米、吉贝屿 18米,至目斗屿降为约14米,到最北面大峣礁、二峣礁渐趋平缓。 澎湖群岛的地质,为更新世火山作用使然,其组成除花屿为安山岩质的火成岩外,多为玄武岩质的火成岩,其中夹杂沉积岩而成,是第三纪末期以后产生的岩层。从构造来看,澎湖地层可分为四群,依年代新至老分别为海滨堆积层、湖西层群、小门屿群以及渔翁岛群,而花屿硅质岩层的花屿群,其年代更老,属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岩体,目前澎湖居民所在的地层,多为渔翁岛层。 玄武岩的特性在此显出柱状的节理,很整齐地排列,形成相当奇特的地形景观。另外,玄武岩形成时可呈致密状或多孔状,多孔状是岩浆结晶是所含挥发气体分逸出后所留下来的气孔,这些气孔被多色含碳酸根离子的矿物沉淀填充,以霰石占大部分,为澎湖独特的宝石,即著名的文石,全球仅意大利有类似的石种。

澎湖本岛,又名大山屿,位于东经119°32.0′、北纬23°30.5′,面积64.2(退潮时79.0)平方千米,为列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岛西部的马公市,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74年以来先后建成成功水库、兴仁水库和东卫水库,基本解决用水问题。岛上的制高点有:拱北山52米,太武山46米,纱帽山45米,奎壁山34米。海岸线全长114.52千米,海岸曲折,近海多礁石,沿岸多陡崖。其中,龙门村(良文港)至锁管港位于岛南部,海岸线长约11千米,细沙或沙、砾混合滩,低潮滩宽150—300米。山水 里(猪母水)南侧润曰位于岛最南端,海岸线长约1.2千米,沙质滩,低潮时滩宽在100米以内,台湾军队经常在这两处举行实兵登陆演习。
渔翁岛,又名西屿,位于澎湖本岛西北,东经l19°27.6′、北纬23°33.6′,为列岛中第二大岛,水源较充足。岛形狭长,南北长9千米,东西最窄处约l千米,面积为18.2平方干米。南端有数座标高50余米的小高地,最高点为西南部外埯村东边的58高地。海岸线长40.2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珊瑚礁盘。
白沙岛,又名北山屿,位于澎湖本岛以北,东经119°32.7′、北纬23°37.2′,为列岛中第三大岛,面积约14.1(退潮时25.6)平方千米,最高点为40米高的了望山(又名烟墩山)。海岸线长31.9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被珊瑚礁环抱,岸边风大流急。
形态各异的海岸

台湾省是一个岛屿省份,岛屿众多,海岸线长。台湾本岛海岸线就有1566公里,包括了东部、北部、西部与南部等四个不同海岸。东部断层海岸,以台湾岛东北角的台北县三貂角的莱莱鼻为起点,向南延伸,经宜兰、花莲、台东直至屏东的九棚,全长380公里。整段海岸大致平直,濒临太平洋,除宜兰平原、花莲平原、台东平原临海的边缘具有隆起海岸的特点外,大部分海岸因断层作用,陡直岸壁紧贴海岸,共有4段断层海岸组成,是典型的断层海岸。

北部海岸,西起台湾岛西北角淡水河入海口北岸的油车口,向北经富贵角再折向东至三貂角的莱莱鼻,全长约85公里。北部海岸东临太平洋,北迎东海,西依台湾海峡,属隆起海岸。北海岸地区是标准的海蚀地形,整段海岸凹凸曲折,岬湾相间,奇石怪岩,极具旅游观赏价值。

西部海岸,北起淡水河入海口的南岸,向南延伸至屏东县西部的枋寮,全长约410公里,濒临台湾海峡,为沉积隆起海岸。与东部海岸相比,西部海岸面临浅海,连接沿海平原,因此整段海岸单调平直,地势缓斜。在风向、风力和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旺盛的堆积,沙滩绵长,海岸不断向西部海洋延伸。

南部海岸,自屏东枋寮向南,经过台湾岛南端的猫鼻头和鹅銮鼻,再折向北至九棚,西临台湾海峡,南接南海,东濒太平洋,全长264公里,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
能不能配上地图呀,俺对澎湖和台湾的海岸线很感兴趣,特别是可供休假的海滩:D
配个"法国"(发过)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