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山西军事地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39:53
]]
  四、山西的军事地理
        山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对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以至于全国的政治、军事局势,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是春秋中晚期的晋楚争霸时期,一个是十六国北朝时期,再一个是唐末五代。   
        山西的一个特点是占有从军事上非常有利的地理形势。山西境内山岭峪谷,纵横交错。中部从西北向东南分布着一系列连珠式的盆地,它们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由于山西地势北高南低,这些盆地略呈阶梯状。发源于管涔山的汾河象一条黄色的彩带,境蜒曲折地流经太原、临汾两大盆地注入黄河。
        山西的北面出长城与阴山大漠相连,南面以黄河、中条山与河南为界,西面隔汹涌奔腾在一千多里长的晋陕大峡谷中穿行的黄河与陕西相望。
        东面越过重峦迭嶂、连绵不断的太行山是河北、河南。由于太行山东部地壳曾经断裂下沉,山脉两边形成截然不同的地理景观。
        山脉西面是起伏不平的山西高原,东面则是开阔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因此,从华北平原看山西,就会有“危乎高哉”的感觉,而山西对河南、河北以及陕西的关中地区就处于居高临下的地势。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山西“表里山河,称为完固”,“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可见其地理形势的重要军事意义。
        在山西境内,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主要有太原府、河中府、潞、泽、沁、辽及云州。     
        太原府(并州)府治所在地晋阳城,位于南北狭长的太原盆地北部,四面环山,有险可控,历来是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
        隋代,天下设四大总管并、扬、益、荆,并州居其首。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时,辖区广大,“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拒黄河,五十二州尽隶焉”。
        唐代晋阳城地跨汾河两岸,由三个城组成,河西为都城,都城周四十二里,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汾河东岸,有东城,贞观十一年李绩建。东城与都城之间有中城,武后时筑。都城西北的晋阳官,既是行宫,也是北方重要的军事物资仓库,广储军粮、兵器和甲胄。晋阳城可以说是城坚粮广,形势险要。     
        从晋阳城向南,穿过灵霍峡谷和临汾盆地,是河中府(蒲州)。河中府交通便利,它既处于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可以控扼通往长安的漕运路线,又处于太原与长安之间,是关中和太原交通必经之地。河中府位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潞、泽、沁、辽四州,即上党地区,位于山西东南部。从太原经潞州东出壶关,是相州、魏州,从太原经泽州东出天井关是怀州、孟州,从相、魏、怀、孟南下,渡过黄河就可直逼洛阳与开封。因此,无论从河南、河北攻山西,或由山西南下中原,上党地区都是重要的孔道,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资治通鉴》说“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可见这个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由于这一带是太行山区,险峰陡立,绝壑深阻,地势高峻,“为天下之脊”,在战争中,易守难攻。
        云州(大同军节度使治所)是山西高原北部的军事重镇,以云州及长城为第一线,恒山山脉及雁门关(西陉关)、东陉关、飞狐口等关隘为第二线,以及两线之间的大同盆地,共同构成了太原北面纵深很大的防御屏障,它对于保卫华北平原及山西腹地,防御和反击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太原位于山西腹地,为河东之根本。它通过云州可以控制阴山、幽燕,通过河中,可以控制关中、长安,越过太行山,可以俯瞰大河,凌通汴洛。
        山西的地理形势居高临下,山谷纵横,使它在防御时,有险可控,易守难攻;进攻时,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太原势力以山西为基地,在古代以刀枪弓箭为主要武器的战争中,是很得地利、占优势的。这是太原势力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相反,开封虽然靠近运河,交通便利,但它处于四战之地,除黄河而外,无险可守。由于地势平坦,常须筑城为垒,攻防都要靠人工构筑工事。与晋阳相比,河南在地理形势上的弱点就很明显了。     
        山西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地处中原王朝的北部边陲,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进行战争的重要战场。北方少数民族侵入中原王朝,常常先要占领山西,以山西为基地再继续南下。因此,中原王朝很重视对山西的经营,在那里构筑关隘,储备军粮,屯驻精兵。
        另一方面,中原王朝不时地、有组织地让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定居山西境内,他们和原有的汉民族相互影响,逐渐融合。长期战争环境的锻炼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尚武精神的影响,使当时的山西“人性劲悍,习于戎马”,“故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五、山西的长城
        从战国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代在山西共修筑了七千多里的长城。现在有遗迹可辨的还尚存三千余里。山西境内的万里长城结构分土筑和砖筑两种。有些段落的长城至今保存尚好,且有独特之处。
        别的地带长城基本上是在山脊上蜿蜒,给人以绵延不绝之感,而偏关老牛湾到河曲楼子营的长城,是屹立在黄河岸边悬崖之上,其中偏关县桦林堡一带约有30余公里的长城,至今保存尚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
        代县境内的长城以雁门关以西白草口附近一段保存较好,几座敌楼大体完好,形势非常壮观,内外长城衔接处偏关县红门口附近的长城也比较完整,这里城堡、烽火台、敌楼有的依然如故。
    战国长城 
    山西境内的战国时期长城,主要是赵长城,也就是赵肃侯时修筑的“赵北城”。东起河北省涞源县,北界蔚县,南界三飞狐上以东地区,西行,入灵丘县北境,复西行,入繁峙县之北界,再西行,经应县、山阴到代县西北之雁门,即古代的勾注。又由此转向西南行,入宁武县之东南境,到阳方口附近,再西南行,经五寨、岢岚与岚县交界处到兴县,再往西北,到保德县黄河岸止,在山西省境内长七百余里。
        这段长城现在有遗迹的,还有一百余里。遗迹高不足一米,大都是石头筑成,少许地段黄土夯筑。遗迹明显的地方在宁武县楼子山附近的“城墙梁”。山下的大石上,至今尚有明正德年间宁武府兵备的石刻题字:“紫塞长城”。
        汉代长城 
        汉武市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年)在当时的平舒县(今广灵县)一带修筑过长城。至今有遗迹的还有八十余里。以广灵县直峪口附近的长城为主,蜿蜒起伏,石筑而成。残高不足一米,底宽尚存二米。至今烽台密布,遗迹尚存,大部分地段还为明代长城所用。
        南北朝时期的长城
        北魏在修筑北部长城之外,又于太子真君七年( 446年)修筑了畿上塞围,自河北省的延庆县至黄河边上的山西偏关一带。这段长城在山西省东西长八百多里,南北长八百多里。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元年( 543年),丞相高欢征集民夫五万人于肆州北山(今忻州市西北)筑长城一百五十里。
  北齐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天保年间完成的。此外,在河清二年( 563年)又曾诏斛律光筑河北、山西交界处长城二百里。北齐所筑的长城从黄栌岭开始,跨离石小盆地到临县乌突戍往北,又到兴县的长城坪折东北经岢岚到五寨、宁武交界处,再折而向东到居庸关、山海关,纵横三千余里,山西境内一千八百余里。
        北魏和北齐所筑长城,和现在的万里长城有密切关系。现在的明代长城的走向,黄河以东,外边长城和北魏所筑长城相近,内边长城则和北齐长城相近。大部分的地段,后者用了前者的基础。
        隋唐长城
        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曾三次修筑长城。在山西境内的主要是石州长城和岚州长城,有一千余里。其中最完整的地段在岢岚县,最高处四米,顶宽三米,隋长站不少地段沿用了北齐长城的基础。
  唐代长城在太谷县东南八十里的马岭关上,此城是唐高祖武德二年( 619年)修筑的,现在马岭关附近的山上,长城的遗迹还隐约可辨,大部分地方已风化破坏殆尽,接近和平地一样了。
       明清长城
     明王朝为了防止瓦刺的入侵,不得不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大体沿长城一级,逐次建立了九个边际重镇,九过中有两边是在山西,即大同边和太原边。
六、山西的关隘
        大同边治所
        在今大同市。管辖过墙(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的镇口台,西到偏关三道边,长一千零八十六里。分偏关段、平鲁段、右玉段、左云段、大同段、阳高段、天镇段七段。
        太原边治所
        在偏关,即今偏关县东北。管辖西起保德黄河岸,经河曲、偏关、老营、宁武、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头(阜平西)、固关、黄榆关、黄泽关到壶关,总长一千五百余里。此边分偏(关)代(县)段、山阴段、应县段、浑(源)繁(峙)灵丘段、茨(沟营)黄(泽关)壶关段五段。
        清代除了维修明代长城外,在个别地段又新筑了长城。如在吉县小船窝一带同治七年曾修筑长墙十余里。此墙是清政府为防西捻军东渡黄河而筑的。
        石岭关
        在阳曲县北。古称石岭镇,《元和郡县志》:“石岭镇在(阳曲)县东北七十里”,为并、代、云、朔之要冲,兵家据险之地。宋开宝二年(969)太祖征晋阳,辽师来援北汉,太祖命何继筠将兵赴石岭关拒却之。太平兴国四年 (979)以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断燕蓟援师。明初筑土城戍守,万历年间改为石筑,明、清设有巡司。
        壶山口
        亦名壶关口,在长治市东南十六里,《资治通鉴》:东汉建安十年(2O5),高干“举兵守壶关口”,以拒曹操,即此。
        高壁岭
         在灵石县南,为南北要隘。相传汉高祖刘邦出击陈郗时吕后斩了韩信,刘邦于返回长安途中,在此收到了吕后送来的韩信首级(头),遂葬之岭上,故又名韩信岭,亦称韩侯岭。岭上有韩信墓。
        阴地关
        在灵石县西南五十里,唐太宗取霍邑时曾驻于此。《旧唐书·昭宗纪》:大顺元年,李克用“拒王师于阴地,三战三捷”,即此。因冷泉关在其北,故俗称阴地关为南关。
        汾水关
         在灵石县东南,《周书·武帝纪》:“建德五年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即是。《通典》称,灵石县有汾水关为险固之处。
        冷泉关
        在灵石县北雀鼠谷之北口,又名古川口,亦名灵石口,明设巡检司,近有冷泉村。通志称:“关外迤北皆平原旷野,入关则左山右河,实为南北之咽喉。”
        仁义砦
        在灵石县南四十里,《宋史·杨廷璋传》,周世宗时廷璋率兵七千入太原境,拔仁义砦。即此。相传隋末刘武周,筑堡,为唐高祖仁义之师所破,故名。
        黄泽关
         在左权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黄泽岭,山势险峻,路径曲折,又称十八盘,为通往河北省之要隘。唐置关,元、明、清俱设巡检司。
        九龙关
         在昔阳县东,西有黄沙岭,东有老人峰,地势险峻,旧为通往河北赞皇的要隘。
        静阳砦
        在昔阳县东,今称静阳村。北汉刘崇置砦,以扼周师。北控井陉、漫天,南控黄沙、黄榆,形势险要。
        娘子关
        在平定县东北八十里,古称苇泽关。《魏书·地形志》:“石艾县有苇泽关,” 《读史方舆纪要》称,苇泽关“即唐之承天军,以妒女祠面名娘子关。”妒女祠建于唐大历年间。州志称: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其夫柴绍)奉命率兵驻此。创建城关,故名娘子关。其东门外的水帘洞,水流沿百尺石壁直泻而下,是谓娘子关瀑布,极为壮观。郭沫若诗“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即此。
        故 关
        在平定东九十里,今称旧关。《魏书·地形志》:“石艾县有井陉关。”《元和郡县志》:“井陉故关,在广阳县东八十里,即韩信、张耳击赵时所出道,今亦名土门。”明洪武十年置故关巡司。
        白马关
        在盂县东北七十里,一名牧马关,又名伏马关。《新唐书·地理志》: “盂县东北有白马故关,后魏置。”
        合河关
        在兴县西北七十里,亦称合河津、临津关。《资治通鉴》:唐开元九年并州长史“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叛恙),大破之”,即此。
        克胡砦
        在临县西一百二十里。金大定时筑城屯兵于此,以防西夏,故名。清时改名克虎寨,又作克孤寨,今名克虎寨。
        军 渡
         旧称军铺渡,隔黄河与吴堡相对,历来为晋中通往陕西之要津。
        金锁关
        又名向阳关,在汾阳县西三十里。昔为汾、石二州咽喉要道。 《元史·泰定帝纪》 :“致和元年,令汾州之向阳关,穿堑垒石以为固。”明初置巡司;隆庆年增筑,今废。
        西公岭
        又称薛公岭,在汾阳县西北,为通往离石和陕西之要道。1938年秋,日寇妄想由军渡西渡黄河进攻延安。9月14日,日寇满载弹药、粮秣和渡河器材的二十多辆汽车行至这里时,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在团长杨勇的指挥下,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经不到一小时的战斗,二百多鬼子除三名投降外,全部被歼。
        三关
        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明时称外三关,为京师之屏障,后称三关。
        十八隘
        《天下郡国利病书》: “雁门、平刑,盘道梁为阨塞,由雁门东顾则平刑,西顾则盘道梁。介乎东者则水峪,胡峪、马兰、茹越、小石、大石、大安,团城、凌云焉;介乎西者则太和、白草、八岔、小莲,夹柳、燕水、雕窠,元冈焉。是所名十八隘者也,自宋有之。”在繁峙、代县、宁武等县境。
        忻口
        在忻县北五十五里,两山相夹,滹沱河流其中。 《清一统志》引《魏土地记》称: “汉高祖出平城之围,还军至此,六军忻然(按,忻、欣同义),故名。” 《宋史·地理志》: “秀容县有忻口寨。”清顺治六年(1649)吕梁农民起义军曾在此与多尔衮部将激战。1937年秋, 日寇入侵山西,在此遭到我国军民两个月的抵抗,后为阎锡山迫令撤退。十一月三日忻口失陷。
        云内口
        在忻县西七十里龙门山北,云中水所经。 《宋史·地理志》:秀容县有云内砦,明初置寨西巡司,为戍守要地,又名寨西口。
        平刑关
        在繁峙县东一百三十里,古称瓶形寨,金时称瓶形镇,清时称平刑岭关,今称平型关。以.“东控紫荆,西辖雁门”,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隘。1937月9月25日,我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六八六团、六八七团在此与敌作战,歼灭了日寇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三千多人。
        东陉关
        在代县东南二十里,唐天宝十四年(755),郭子仪率兵征讨安禄山时, “围云中,拔马邑,遂开东陉关”。后人又称峪口,在今峪口村。
        雁门关
        又名西陉关,在代县北四十里。 《唐书·地理志》: “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宋为防御契丹的重地,元废。明洪武七年(1374)筑雁门关城于今址,为戍守重地、交通要冲。1937年10月18日,我八路军一二0师七一六团在团长贺炳彦、政委廖汉生指挥下,在此炸毁了日寇由大同开往忻口前线的满载武器弹药的汽车三百多辆,和由阳明堡开来的汽车一百余辆,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太和岭
        在代县西北二十五里,宋靖康二年,金人劫钦宗及皇后,度太和岭至云中,即此。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恩来同志来到这里,同阎锡山就联合抗日问题进行谈判,达成建立山西民族革命战争总动员委员会的协议,促进了山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洪谷堡
        在岢岚县南三十七里。 《新唐书·僖宗纪》:乾符五年, “崔季康、李钧及李克用战于洪谷”,即此。旧时亦称洪谷堡隘,又称洪谷砦。现遗址尚存,俗称寨子崖。
        天涧堡隘
        在岢岚县北五里,两山对峙,深狭如涧,俗名暗门子。
        楼烦关
        在宁武县西南。 《隋书·炀帝纪》: “大业三年,北巡入楼烦关。” 《元和郡县志》释: “在静乐县北一百五十里,今宁武关,当即古楼烦关也。”
        宁武关
        明初置关,三关镇守总兵官驻之。 《天下郡国利病书》载: “旧为宁武屯,自正统己巳以来,都中数被敌侵,御史李佩奏宜置关屯戍,于是因旧名立关,以宁化所隶焉。堡凡十二,东为大河、为阳方、为朔宁;北为神池、为大水口、为利民;西北为黄花岭、为土棚、为义井;西为宁文,为二马营;西南为西镇。而宁文实与宁武相为犄角,以扼山西之险。”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到此,与官兵激战,击杀明总兵官周遇吉。自此,大同、宣化闻风而溃,起义军遂直捣京师。
        宁文堡
        在宁武县阳方口西南二十里,明初为军屯,景泰元年(1450)筑城,称宁武关城。 “北临云朔,西带偏保,最为要冲之地。”即今宁武县城。
        阳方堡
        在宁武县东北二十五里,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抚陈讲创筑堡城,名为阳方堡,清时驻把总,今称阳方口。
        八角堡
        在神池县西北六十里,明弘治中筑,有城楼八座,故名。为据险扼塞之地。嘉靖二年(1523)置八角守御所。日寇占领期间曾驻重兵,为其西北屏障, 1945年2月18日解放,今为八角村。
        三岔堡
        在五寨县北六十里,明嘉靖十八年筑,以东达神池,西通岢岚,北向偏关,当三路之冲,故名。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盘踞这里六年之久,是日寇突入我二分区腹地的重要据点,1945年4月12日解放。
        石梯子
        在河曲县南,旧名阴岭关,又称石梯隘口,明成化十二年(1476)建。
        天桥峡
        在保德县东北三十里天桥村近处,黄河至此东西两岸相距七、八丈,冬季结冰可通行车马,犹如天然桥,故名。现建有天桥电站。
        偏头关
        北汉天会元年(957),在今偏关城东一里始筑严砦,其地东仰西伏,因名偏头,宋置偏头砦,元升为关。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筑今之关城,清名通边关。 《天下郡国利病书》: “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河套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堡凡十有八。关以东为马站,为八柳树,为老营;东北为小营,为水泉;北为寺★,为滑石涧;西为桦林,为楼子营,为罗圈,为杨冕,为唐家会,为五花营,为得马水,为灰沟;南为永兴;东南为八角,为长林。”明时太原镇总兵驻此。
        红门口
        在偏关县东北,为通往内蒙之要隘。古称厂沟,明宣德九年(1434)以沟通塞外,建敌台桥洞一座,外设边墙一道,壕堑品窖三层。万历中年增左右砖台以备侦望。
        草垛山堡
        在偏关县北,明弘治中年筑堡。其地高出崇山,直望三十余里,为沿边传烽之首。
        杀虎口
        在古玉县北。古称参合陉。 《水经注》: “参合陉,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张相文《塞北纪行》称: “古树颓水(今乌兰木楞河),其水源流颇长。南自洪涛山以北,东自武州塞以西,诸山之水皆会归焉。而杀虎口内外,实为数水交汇之处,故其地绾毂南北,自古倚为要塞, 即《水经注》之参合陉也。就杀虎口土人之音审之,与参合口酷肖。”明嘉靖中年筑杀虎堡城,清设巡司,民国置县佐。
        磁窑口关
        在浑源县南十七里恒山左侧。路通灵邱,明洪武四年(1371)筑堡设巡检司,又名磁峡口。自从唐代起,这里就盛产磁器,故名。近处多古窑址。
        马邑城
        秦筑,故址在今朔县城西北隅。 《元和郡县志》:“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而筑,城乃不崩,遂名马邑。”
        广武营
        在雁门关北二十里。明洪武七年(1374)创置,亦曰广武城,亦称广武陉,又称广武站。今称新广武村,旧属代县,现属山阴县。有汉墓群共六十个,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广武城
        在山阴县南。有汉墓九个,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石口
        在应县南三十里,亦称大石谷、大石口堡, 《宋史·地理志》: “繁峙县有大石砦”。古时为与塞外互市要地。《宋史·张耆传》: “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即此。
        神头岭
        在潞城县东。1938年3月15日, 日寇下元兵团柏谷部队一千五百余人,由潞城出发去援救黎城被围之敌,我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领七七一团、七七二团在神头岭伏击,歼敌一千多人,是谓“神头之战”。
        太行关
        在晋城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故名。古称天井关,据《读史方舆纪要》,关南有天井泉三所,其深不测,因名。汉刘歆《遂初赋》: “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即此。宋靖康元年(1126)改名雄定关,元末亦名平阳关,向为晋豫两省之交通要冲。今仍称天井关。关内即羊肠坂道,又称太行坂道,至为险要。按,羊肠坂有三:一为壶关县之羊肠坂,一为阳曲县之羊肠坂,一为晋城县羊肠坂道。
        长平关
        《读史方舆纪要》称:在长子县南四十里,南去高平县四十五里,亦传秦将白起坑赵卒四十万处,隋置关。
        上党关 在屯留县西。 《魏书·地形志》: “上党郡有上党关。”先属★氏,后属屯留县。
        南关
        在武乡县西北端,为晋东南出入晋中盆地的孔道。历代为兵家咽喉之地。宋时李纲救太原先克南关。金兵南侵,亦由此袭入上党。
        井谷关
        在襄垣县东南。 《元和郡县志》称:在襄垣县东南四十里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为名。魏武置关,北周建德六年(577)废。《太平寰宇记》谓之天井关,今称井关村。
        东阳关
        在黎城县东,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 《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 “赵德钧自吾儿峪趋潞州”。《元史·察罕特穆尔传》:至正十八年(1281) “分兵屯上党,塞吾儿峪”,均此。明时设有巡司,为上党通往河北之要道。1938年3月30日,我八路军一二九师为打击日本侵略军从邯郸至长治的重要补给线,在徐向前副师长指挥下,以三个团于东阳关至涉县响堂铺之间设伏,并以小部队向黎城、涉县方向警戒,阻击增援之敌。上午九时,日军一百七十余人,汽车一百八十辆由黎城经东阳关向东出动。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内,我军发起进攻,经一小时激战将敌全部歼灭,烧毁敌人的全部汽车。同时,击退由黎城、涉县增援之敌,共歼敌四百余人。是役称东阳关战斗,亦称响堂铺战斗。
        正梯隘
        在平顺县东九十里,一名梯头隘,以形险若梯而名,向为通往河南林县之要道。今名★底隘,原属壶关县。
        风门口
        在平顺县南风门★下,通河南林县,明改今名玉峡关。 《天下郡国利病书》称: “玉峡关旧曰风门口,在隆虑万山之岭,为两河三晋之界,盖天作之险也。
        羊肠坂
        在壶关县东南一百六里, 《汉书·地理志》:坂长三里,盘曲如羊肠,故名。曹操征高干时经此,曹诗《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即状其艰险。
        铁岭关
        在侯马南十二里,五代晋置铁岭关,亦名厄口,即今绛山上之隘口村。五代汉天福十二年(947),汉主刘知远出兵自晋赴洛,有司奏顿厄口镇,帝恶其名,别路至闻喜县。从骑由厄口者,多争道堕绝壑。即此。永和关 在永和县西北黄河岸,唐以前就有永和关。《元和郡县志》: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
        马头关
        在大宁县西七十里,古称马斗关。《唐书·地理志》:大宁县有马斗关,关南临黄河。明洪武初设为官渡。旧有巡司。
        石鼻崖
        在乡宁县西南,黄河之隘口,一作石壁,一作石皮,今称石鼻子。
        黑龙关
        在蒲县东南六十里。明、清设有把总,为通往临汾之要隘。
        孟盟堡
        在永济县西。明嘉靖中年置。春秋时秦将盂明伐晋,济河焚舟,盟师必克,故名孟盟。今为孟盟桥村。
        风陵渡
        在芮城县西八十里。原属永济县。古称风陵关。唐圣历元年(698)于风陵堆南置关,又称风陵津。据传风后(黄帝之相)葬于此,故名风陵。又称风堆,也作封陵。《汉 书·艺文志》有风后兵法十三篇。《史记·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秦本记》:昭襄王十一年,“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正义》 注:“封陵在古蒲坂县西南河曲之中。”自古以来为通道要津,19 47年4月26日解放。
        茅 城
        在平陆县南,春秋为晋茅邑,亦曰茅亭,今为茅津渡。 《左传·文公三年》: “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即此。1948年刘邓大军陈赓兵团即由此渡河南下。
        龙 门
        即禹门口,旧时为秦晋主要交通要道,故又名禹门渡,在河津县西北二十五里。黄河至此,两岸峭擘对峙,形如阙门,故名龙门。河中有石岛横亘,形势极险,相传为夏禹所凿(实际是黄河侵蚀作用造成)。《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即此。
         七、谈谈阎锡山在山西长期执政的原因
        听山西的老人们说起阎锡山,往往不但无痛恨之情,却多有钦佩及怀念之色,幼时不知这是何故,长大些才知道一些皮毛。
        阎锡山从1911年辛亥起义当选都督,到1949年太原解放为止,在山西执政达38年之久。中间曾因倒蒋失败下野一年多,但其时山西的军政人员仍听命于他。在国民党中央要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中,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
       一、天时、地利、人和
        阎锡山身处于中国封建王朝行将结束、民主共和国制度即将诞生之际。他顺应时代的要求,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参加了民主革命的组织同盟会,响应辛亥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29岁便当选为山西都督,成为统辖一省长达38年之久的封疆大吏。
        同时,从民国建立到太原解放,中国一育处于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这就使阎锡山获得了独立经营山西的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阎锡山在山西长期执政是不可能的。
        山西的地理形势特殊,东北两面有崇山围护,西南两面则由黄河屏障,出则冀鲁可取,入则易守难攻。阎锡山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地理条件下,于1928年出兵娘子关轻取平津,1930年又直下济南;而进犯山西的国民军和奉军,却未能突破雁门关和娘子关。这是阎锡山能够在山西长期立足的另一个原因。
        辛亥起义,山西处于京畿肘腋之间,袁世凯必欲取之而后快,议和中不承认山西为起义省份,派兵侵占太原,议和结束后,又不许阎率民军返回太原。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支持阎锡山是理所当然的,而清政府任命的山西官员也欢迎阎锡山回太原出任都督,结果袁世凯只得让步。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冯玉祥的部队大部分投降了蒋介石,而阎的部队除周思诚师行动迟缓被俘外,其余都按建制撤回山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的部队也有投敌和起义的,但为数较少。所以,阎锡山是比较善于笼络和驾驭干部的。
        人和问题应该谈及人心向背问题。阎锡山成在顺应民心,最后失败正是丧失民心的结果。
        阎锡山得天时,占地利,得天独厚,人和问题,处理得比较恰当,是他能在山西长期执政的原因。
        二、以治国之策治理山西
        有人把山西称为独立王国,把阎锡山称为土皇帝,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正是把山西当做一个国家来治理的。
        1.政治组织——民族革命同志会。
        三十年代,阎锡山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到抗日战争开始时大部结束。1938年 2月重新成立了民族革命同志会,用以团结干部和保证自己政令的推行。1939年“十二月事变”以后,他强化组织领导:把组织放在“组政军教经”各个部门之上;在所有基层单位都建立同志会的分会;要求军政干部和中学以上学生都必须参加同志会;各地都建立组政军教经统一领导委员会(统委会),由同志会的干部委员会担任主任;而他自己则以同志会会长的名义进行领导,开大会必呼“会长万岁”、“忠贞会长’等口号,以树立组织(政党)和领袖的绝对权威;同时规定严酷的纪律(最高处分为自裁即自杀),来约束和统一部下的行动。此外,还建立了“铁军”、“文人组织”、“青帮”和“洪帮”等外围组织。
        2.政治理论——物劳主张。
        他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借用了马克思主义中他可以接受的理论,创立了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的学说,简称物劳主张。他反对金代值,即反对以金银为本位的货币制度,主张发行物产证券,收多少货发多少物产证券;反对资私有,反对资产生息,主张资由公给,实行按劳分配。他用这些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主张来团结干部和群众。
         3.军队——晋绥军。
        少则10余万人,多则达到20余万的晋绥军,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但它基本上是由阎锡山指挥的,是为保卫山西和阎锡山的利益而存在的。
          4.较强的经济基础——“公营”事业。
        二十年代阎氏建成可以制造步枪、手枪、冲锋枪、轻重机枪、手掷弹、迫击炮、山炮、野炮、重山炮及其所用弹药的太原兵工厂。三十年代又修筑了轨制不同的同蒲铁路;创建了包括采煤、采矿、炼焦、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建材、毛纺、皮革、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厂矿的西北实业公司;整顿了山西省银行,新设了铁路、垦业、盐业等银号及其实物准备库,发行钞票;总资产达到了二亿银元。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物价稳定,得到蒋介石的赞许,使他得以再度在山西立足。
         5.培养人才的机构——各类学校和训练机关。
        正规学校除山西大学外,还有工专、农专、商专、法专、医专和外国文言学校(今之外语专科学校)等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以及许多中学和师范。此外,还有培养军官和行政干部的军校和训练机关,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二十年代中后期以至四十年代,就成了阎锡山军政干部的骨干。他们大部分忠于阎并能按阎的意图办事,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派来的干部,阎锡山是拒绝接受的。
         6.严密的安全机构——政卫组和太原特种警宪指挥处。
         这两个特务组织先后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务都是“肃伪”,即肃清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和同情革命的人。他们掌握着生杀大权,被他们杀害的“伪装分子”数以百计的。
         7.适时提出独特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
        他对国民政府的例行公事一般遵令照办,但不受国民政府的政策法令的约束,他要根据山西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独特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1917年兼任省长之后,他保境安民,不参加军阀混战,关起门来推行六政三事,整理村政。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提出自强救国与建设救国的口号,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奠定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基础。1935年,日军侵犯察绥,他提出守土抗战的口号。1936年又确立了联共抗日的路线,成立抗日组织牺盟会,邀请共产党员,共同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他领导的第二战区,国共两党军队并肩作战,阻滞敌人前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使山西成为全国抗日的模范地区。他的独特做法,多数是正确的、及时的、有效的。
        最后,还须强调的是,阎锡山一般不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山西。1928年,阎锡山出任平津卫戍总司令,但他一般是在太原或家乡河边村办公,到北京只做一般的礼节上的应酬。北伐之后,蒋介石任命阎为国民政府委员、军委会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内政部长等要职,并且请阎到南京办公。阎知其为调虎离山,宁可辞去内政部长的职务,也不离开山西。抗日战争期间,蒋发现阎与日军勾结后,拟调阎出任西北行营主任,驻天水或南郑,被阎拒绝。他清楚地知道,离开山西,他的事业、理想、实力、成就也就结束了。
        以上各点说明,领导一个国家应该具备的条件,他都具备了,而这是任何其他封疆大吏都没有完全做到的。山西成为国中之国,而蒋介石由于种种原因又不将它拔除,于是国中之国的领导人阎锡山,也就能够在山西长期执政了。
       三、政治谋略的理论根据——中的哲学
        阎锡山根据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并结合自己从商从政的经验,创立了自称为“中的哲学”哲学思想。他认为不偏不奇、情理兼顾,不过不,不及是为中,事之恰好处是为中;人事得中则成,失中则毁;承认矛盾,要用二的分析法分析矛盾,以求得矛盾的不矛盾,使矛盾对消,达到适中,以求生存;认为事理有母理与子理之别,母理是不变的,子理服从母理,人事以生为最高母理;存在即是真理,需要即是合法。
        中的哲学是阎锡山制订战略策略和采取行动的理论根据。在政治舞台上,他始终以“生”(生存、存在)为最高母理,然后用二的分析法分析各种矛盾,“执其两端而叩其中”,在“恰好”之时,采取行动,尽量使矛盾的不矛盾,以利于自己的存在。为了存在,对袁世凯他可以韬光养晦卑躬屈膝;在军阀混战中,他保境安民,避免陷入矛盾之中;参加北伐,他要等待“恰好”之时,所以到1927年才宣告参加。1936年国难当头之时,他断然确立了拥蒋联共抗日的路线;1939年“十二月事变”后,根据形势的变化。他又变其为拥蒋联日反共的路线。
八、几个战例
        山西易守难攻的“独立王国”的地形,随着战争方式的改变,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但它的战略地位却在一步步上升,到了近代,夺取山西与否,几乎成了是否能在中原立住脚的主要条件,下面选几个著名战役,从中可看出这种变化。
    一、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睢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赚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龅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冒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此为中国历史著名战役,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杰作,白起在这场战争中,依靠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指挥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打击,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秦军虎狼之人,远袭而来,后方太远,力求速决,固守耗其力是唯一对策,惜赵恬不知此道,纸上谈兵,遂成大败绩,不可不察。)
           二、井陉之战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进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反观韩信,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人马疲惫,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赵军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正面坚壁不战,用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使韩信“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最后前后夹击,一战而擒韩信。但陈余却是一名崇尚正面攻击的古典派军人,拘泥于“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教条,且认为韩信兵少而疲,不应避而不战。他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刻板地遵从兵书上“十则围之,倍则战”的公式行事。
        韩信深谋远虑,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地方扎下营来。半夜时分,韩信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随后,韩信传令部队就餐,他对将校们说:“少餐即可,待天明破赵之后再饱餐。”将校们将信将疑,只能从命。韩信遂即传令击鼓,出大将旗仗,向井陉口进发,他说:“赵军已先我占据了有利地形,筑垒以待,看不到大将旗仗,怕他们疑我尚在后军,不肯发起攻击。”
        当汉军接近井陉口时,韩信连骑哨都不派,立即传令中军主力全部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营垒上的赵军远远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少顷,天色已大亮,汉军阵营扬起一阵轻尘,随着激越的鼓声,一队旗仗转出,韩信在众将校的簇拥下纵马来到阵前。陈余眼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令弃旗鼓仪仗,迅速转入阵中。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汉军因临河而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直驰而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  
        井陉之战,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谱写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精彩篇章。
        (韩信用兵,置己于死地然后生,这决心可不是一般人能下了的,把敌之有利地形变为己之突破口,确有出奇处,这是对地形的纯熟运用。)
       三、忻口会战
        忻口会战、(又称太原会战〉是平津失陷、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这次会战从1937年 9月13日——11月 8日,历时近两个月。
        一、日寇进犯晋北
        平津失陷后,华北日军兵分三路:一路沿平汉路南犯,进窥河南;一路沿津浦路南下,进犯山东;一路则沿平绥路西犯,进犯晋、察、绥,并把战略进攻的重点指向山西。
        山西有太行、吕梁、恒山、中条四山环绕周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华北之锁钥”之称,是华北天然堡垒。中国军队若能固守山西要地即可对侵入华北平原之敌侧背造成严重威胁。
        省会太原扼正太路、同蒲路之交会点,为控山带河之重镇。北部有忻口为其屏障,外有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等内长城隘口连接环卫。中国军队如能守住这一战略地带,就可以确保山西,威胁平津日军侧背。
        日军为确保对平津地区的占领,解除侧背之忧,图谋进一步南侵,也力求控制山西。在这两军必争之地,一场麈战势在必然。
        1937年 8月,日军组编“华北方面军”序列,以寺内寿一为司令官,并以主力第五师团担任主攻太原的任务。此外,还专门成立了以东条英机为司令官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配合第五师团的行动。
         8月下旬日军攻陷察哈尔省平绥路各据点后,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主力和第五师团随即将兵锋指向晋北的天镇、阳高,叩山西门户大同。
        9月10日,日军攻占阳高和三千户岭,天镇失去屏障,军长李服膺弃城而退,打乱了阎锡山大同会战的计划,李服膺因此被枪决。日军占领天镇等地后,即调集主力围攻大同。阎锡山下令弃守大同,集中兵力在内长城一线设防。
         9月12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大同。9月13日,日寇分兵沿同蒲路南下直扑太原。
   同时日军第五师团在占领察南要地阳原、蔚县后,突破晋察省界,向山西重镇广灵进攻。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神池、雁门关等内长城一线,凭借天险阻止日军第五师团由察省西侵。为确保山西天然堡垒,中国空军 4个中队北上支援作战,并确定朱德第十八集团军归第二战区指挥。
    9 月14日,日军攻占广灵。15日中国第二战区调整部署:右路军总司令杨爱源,副总司令孙楚,下辖第三十三军、第十七军;左路军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第六十一军、第三十四军、第三十五军、第十九军;预备军为第七十一师、第七十二师。全军在灵丘南方山地,经恒山、凌云口、北楼口、狼峪、茹越口、广武镇、阳方口至利民堡一线占领阵地,拒阻敌人,预备军控制繁峙、代县。
        日军在占领广灵后,立即分兵向灵丘、浑源追击。虽然中国军队顽强抗击,但17日日军攻占浑源,20日攻占灵丘。中国守军腹背受敌,难以持久,被迫向平型关一带转移,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阻击敌人。
        从9月21日—— 29日,中国正面守军在平型关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双方损失都很大,但日军攻势更加猛烈,阵地数次易手,战事呈胶着状态。此时八路军—一五师曾奉命增援灵丘,灵丘失陷后,—一五师于 9月25日在平型关取得伏击日军的巨大胜利,一日之内歼敌千余人,缴获辎重无数。
        但是,9 月28日,日军攻占了茹越日,中国军队退守繁峙以西的铁角岭。日军又跟踪而来,经过血战,铁角岭失守,繁峙也于当夜失陷。平型关中国守军后路被断,情势危急。为免遭包围,中国军队放弃平型关,向五台山的代县、雁门关至阳方口之线转移。日军在占领茹越日、铁角岭、平型关之后,会师于繁峙,于10月 1日联合攻占代县,进攻绥远的察哈尔派遣兵团另一部则于9月28日攻占朔县,30目越过阳方口,向晋北交通要点宁武进攻。至此,中国军队内长城防线又被敌突破,日军逼近忻口。
二、忻口大会战
        忻口为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保卫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指挥部集中 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约28万多人,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组织了忻口会战。
        日军参加忻口会战的兵力共约 3个师团,7万余人,并配有350多门大炮,150多辆战车和300架飞机。
          10月 1日,日军千余人向阳明堡进攻,与中国第十九军一部发生激战,并侵入阳明堡。2日,在飞机、大炮配合下进攻崞县。4日,日军混成第十五旅团从崞县以西迂回,向原平镇猛攻。此时,从平汉路石家庄调来的卫立煌部还没有赶到,由五台山向忻口转移的晋绥军两天后才能到达,形势十分危急。为使主力部队有充裕时间集结忻口与敌决战,第二战区司令部命令中国守军死守崞县、原平,以待后续部队到达、5、6两日,日寇集中炮火对崞县中国守军猛烈轰击,阵地几乎完全被炸。第十九军第四零七团官兵伤亡极为惨重。7 日,围攻崞县的日军增加到五、六千人。日军以飞机20余架、野重炮30余门对县城狂轰滥炸 6个小时,北城墙被毁,第四十一团伤亡殆尽,敌人乘机突入。东西城墙守军奋勇夹击,与敌人展开巷战肉搏。入夜,中国守军各级军官亲自率军堵击敌人,日军有增无减,局势无法挽回。8日,王靖国军长不得不率余部突围,崞县陷落。
        原平镇守军为姜玉贞第一九六旅。为使主力能完成在忻口的集结,第二战区长官部命令他“虽剩一兵一卒,也得在原平死守七天(从10月 1日起)”。在部队由代县向原平转移的途中,日军已经在背后追赶了。在距原平还有20里的地方,姜旅即与敌第十五混成旅接火,且战且退。在原平镇外,姜玉贞命令所部构筑工事,死守铁路和公路。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飞机、重炮、战车的配合下,向原平发起猛攻。姜玉贞亲临指挥,敌人多次进攻被打退,姜旅伤亡日益惨重,阵地逐渐缩小,日军形成对原平的包围态势,最后,姜旅不得不退入城内。到第 7天,日军从城东北角突入,占领城的东半部,与姜旅隔街相抗。这时,姜玉贞又接到命令,命他再守 3天。他当即表示:“誓死抗战,无令不离斯士。”
        10月8日崞县失守后,大量日军围援原平,城的西北部也被攻占。此时姜旅的五千人,还只有二、三百人 ,被围困在城东北角 ,但将士们毫无惧色,在姜玉贞率领下与敌展开巷战,短兵相接,逐院争夺。一直坚持到10月10日子夜,完成了守城任务。之后,姜玉贞率余部突围,不料,在城外被敌炮弹击中,以身殉国。此次战斗,姜玉贞旅与敌血战10天,以劣势之军抗击强寇,几乎全部壮烈殉国。11日,日军占领原平。
         崞县、原平失陷后,忻口完全处在日军直接攻击之下。忻口位于同蒲路要地忻县以北,右靠五台山脉,左依宁武山脉,两山之间是一片河谷,河谷中有一座数十米高的土山,山上筑有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10月12日,第二战区司令部重新调整部署,调傅作义的预备兵团加入中央兵团作战,与敌继续在忻口一线作战。
        13日,日军调集五千余兵力,在飞机、大炮和战车掩护下向忻口中央阵地——南怀化猛攻,试图实施中央突破。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南怀化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中国守军虽身陷焦土,仍英勇杀敌,激战至深夜,阵地13次易手,终于将突入南怀化之敌包围歼灭。
        14日,日军增兵数千,再次猛攻南怀化阵地,中国守军与日寇展开更为激烈的战斗。右翼中国守军第十五军与敌战至傍晚,将日军一部赶至灵山脚下;左翼第十师则将敌一部击溃,收复了旧练庄等地,但南怀化主阵地陷于敌手,防线上出现破口,拉锯战愈加惨烈。
        10月15日,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部为了扩大战果,歼灭敌人,收复中央阵地,调第九军、第二十一师等部约 5个旅兵力在中央兵团总指挥、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的指挥下,向日军占领的阵地发起反攻。中国军队从正面出击,从三面围攻敌人。
        16日凌晨 2时,反击开始。在郝梦龄的指挥下,中国军队连克几个山头,到5时许,天色微明,郝梦龄急于赶到第5旅的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在穿过离敌仅二百米的阵地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9岁。同时牺牲的还有五十四师师长刘家祺,接着独立第五旅旅长郑连珍也阵亡殉国。
         由于忻口中国守军的勇敢作战,日军自10月13日开始进攻忻口中央阵地,到10月底,双方激战半月之久,日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些地区。
        在正面守军顽强抗击敌人的同时,我左右两翼兵团则在五台山及宁武山区对日军后方不断袭扰。10月14日,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与独立第七旅配合,一举收复宁武县城。15日,该军又在广灵、灵丘一带歼敌百余人,并收复广灵。19日,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一部夜袭日军阳明堡飞机场,歼敌百余人,炸毁飞机20多架,使猖狂的日军在忻口会战中损耗了空中优势。我左右两翼部队对敌人的袭扰,尤其是第十八集团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迫使日军以相当兵力回守后方,有利地支援了忻口正面的战斗,正是这种有效的配合,在10月底之前,日军虽多次发动进攻,但忻日阵地终未能被其攻破,而且中国军队还能数次发起反攻,歼灭敌人。
        日军在忻口附近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进展甚微,于是在10月中旬派兵沿正太路向太原进攻。
        驻守在正太路娘子关隘口的中国守军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所部。自10月11日开始,日军与中国守军在正太路及娘子关周围地区进行战斗。14日,中国守军在娘子关附近得到孙连仲所部的增援,立即对进犯之敌进行反 ,当日即毙敌数百名。15日,又将侵入关沟之敌1500多人大部歼灭,并于次日拂晓发动全线进攻,与敌血战肉搏,痛歼敌军。但到19日,日军援兵大量增加,并得到飞机、火炮的有力配合,中国军队虽继续奋勇战斗,终因力量悬殊,逐渐转为劣势。
        26日,娘子关遂被日军攻陷。娘子关失守,忻口中国守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况。11月 2日,第二战区司令部不得已下令忻口守军撤退,保卫太原。洒满中国将上鲜血的忻日于当日被日军占领,战事转向太原。
        三、太原保卫战
         日军在忻口和娘子关得手以后,立即左右夹击,逼近太原。在阎锡山的坚持下,第二战区司令部命令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负责保卫太原。同时命令卫立煌率忻口部队向太原周围地区转移,协助傅作义固守太原。但从忻口退下的部队秩序极为混乱,没有来得及占领太原城以北的阵地就被敌人追军打败,溃军纷纷渡汾河西逃。
        晋东日军自10月26日起,连续攻占平定、阳泉、寿阳、榆次等地。11月7日,日军先后到达太原城郊,太原城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自11月 8日清晨开始,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的配合下,从东、北两面猛攻城垣,北城楼被击中,火焰弥漫,太原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三丈高的城墙被炸得不足两丈。到 9 时许,东北、西北两处城角被敌密集炮火轰塌,随后,东、北两面城墙也被轰开十余处破口,敌步兵在枪炮掩护下向城中猛冲、守卫在太原城内的中国军队一面拼杀攻城之敌,一面将城墙各口封锁,并逐巷肉搏,歼灭入城之敌。但到入夜,日军突然向城内空降兵力,内外夹击,西、南两城区中国守军被敌击溃。中国守军因连日血战,已寡不敌众,城防司令傅作义泪流满面,只好下令仅存的 2000 余将士由大南门突围,向晋南转移,太原于当日失守。
         忻口、太原会战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次会战中,以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 2万余人,创华北战场歼敌之最新纪录。也打乱了日本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阴谋,支援了平汉路中国守军的作战,为平汉路中国守军集结、南撤赢得了时间。
        (日军三路进逼山西,山西军民浴血沙场,是一场可歌可泣的对抗,此役无需言其得失,盖大势所趋、彼此实力悬殊之故,地形为次要。〉
        四、上党战役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蒋介石在三次电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迅速调集兵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解放区推进。 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以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部1.7万人,乘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正在向日伪军大举进攻之际,进占长治、长子、壶关、屯留、襄垣等城,随后即修筑工事,加强守备。
        第19军军部率1个山炮营1.1万人驻守长治,其余部队驻守于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壶关等城,企图以此为基地侵占整个晋东南地区,并配合国民党军第1、第11战区部队沿正太和平汉铁路向北平、石家庄等地推进。
        从8月26日起,中共中央军委先后指示晋冀鲁豫军区: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长治地区之敌,收复上党地区,消除解放区的腹心之患,尔后转兵于平汉线,阻击国民党军北进。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上述指示,决心抓住侵入上党的史泽波部孤军深入、守备分散的弱点,集中军区3个纵队及地方武装3.1万人,在5万民兵的配合下,首先夺取长治外围各城,诱歼出援之敌,尔后会攻长治,并相机歼灭可能由太原、平遥出援的国民党军。
         9月10日,战役正式发起,太行纵队首先向屯留进攻,长治史泽波部曾两次派兵出援,均被担任阻援的太岳、冀南纵队击退。12日,太行纵队攻克屯留。17日,冀南纵队攻占潞城,截断了长治与太原、平遥的联系。19日,太岳纵队和太行军区的部队相继攻克长子、壶关。至此,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连克5城,歼敌7000余人,并孤立了长治守军。
         20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开始围攻长治。24日,获悉太原出援的国民党军3个师已抵达子洪镇以南地区,遂以一部继续围困长治,以主力迅速北上,求歼援军于运动之中。10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打援部队将敌援军包围于榆林、老爷岭、关上村、磨盘脑地区。
        这时,我军获知被围之敌并非3个师7000人,而是由敌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领的8个师、2个炮兵团共2万余人。
        为了造成对敌优势,晋冀鲁豫军区立即决定抽调围困长治的冀南纵队北上参与打援。经5、6两日的激战,除约2000人逃回沁县外,敌援军全部被歼,彭毓斌被击毙。
        国民党援军被歼后,长治守军被迫于8日突围。至12日全部被歼,第19军军长史泽波被俘。
        这次战役是抗战胜利后解放区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所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共歼灭阎锡山部3.5万多人,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后方,加强了中共中央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
        (史泽波孤军长进,已犯大忌,人力与我相比,更是下风,不败何待?此役之后,中原己在我手中,可见晋中南上党位置之重要性。)
        五、太原战役
        太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和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对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山西省太原市进行的攻坚战。
        1948年7月下旬晋中战役结束后,山西省除太原、大同外均告解放。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的所辖部队已大部被歼灭,余部5个师和1个暂编总队收缩于太原及其外围地区,企图依托险要地形和坚固设防进行固守。
        为夺取太原,歼灭阎锡山集团,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徐向前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统一指挥第1兵团、华北军区炮兵第1旅、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2旅等部共18个旅11.5万余人,乘晋中战役胜利之势进逼太原,集结于榆次、太谷、清原(今清徐)等地并进行整训,准备于10月中旬发起太原战役。
        太原位于晋中盆地北部,东倚罕山,西临汾河,南北地势起伏,易守难攻,为华北的战略要地。阎锡山经过长期经营,修筑种类繁多的外围据点、纵深阵地和城防工事,使太原构成由各式堡垒与壕沟、暗道相结合的,互为依托的多层次、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
        在太原外围防线内,仅主要防区就有大碉堡5000多个。城东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城东北卧虎山,城东南双塔寺等要点,筑有以碉堡群为骨干的永久性工事,成为太原的主要屏障。
        国民党军为加强防卫力量,从西安空运整编第30师增援太原;通过抓丁等手段,将该市守军扩编为5个军部、14个步兵师和3个暂编总队、3个特种师,连同保安部队等,使总兵力增至近10万人,拥有各种火炮600余门。将太原市划分为1个中,心防御区和东(后分东南、东北)、南、西、北4个外围防御区。
        华北军区第1兵团前委于9月28日决定,以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其守军,然后一举攻下太原,作为战役指导方针。计划第一步从太原东南、东北方向突破守军第一道防线,以火力控制南、北机场,切断外援;第二步夺取山头、淖马、双塔寺、卧虎山等主要外围据点;第三步以城东南和城东北为主要突击方向实施攻城。
        10月2日,太原守军为破坏人民解放军的战役准备,并抢粮抓丁,以7个师的兵力沿汾河以东、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以西向南出击。
        3日,暂编第44、第45师和第72师一部进至小店镇、西南畔村等地;暂编第40、第49、第73师等部进至秋村、西温庄等地;第66、第69师集结红寺地区。徐向前决,心抓住守军脱离防御阵地的有利战机,提前发起太原战役,先在野战中歼其有生力量。
        10月5日拂晓,第7纵队主力由清原东渡汾河,直插小店镇以北;第15纵队由太谷、榆次向西出击,直插武宿机场以北,与第7纵队成东西夹击之势,切断已进至小店镇和武宿机场国民党军通向太原的退路,并准备阻击太原守军南援。
        第13纵队迅速包围已进占小店镇、南黑窑等地的国民党军。战至6日晨,歼灭暂编第44、第45师全部和第72师、暂编第49师各一部。随后各纵队继续扩张战果,攻占武宿机场及多处据点,并抵近东山堡垒地域南侧。
        第7纵队一部为策应小店地区作战,在城北凤阁梁一带歼第68师1个多团和暂编第39师1个营,并用炮火控制城北新城机场。各部队经11天激战,歼国民党军2个师、3个团又7个营,共毙伤俘1.2万余人,迫近并部分突破太原南北守军第一道防线。
        10月16日,第7、第13、第15纵队和第8纵队一部在晋中军区部队配合下,分由南北两面迅猛地向东山要塞守军发起攻击。至19日,相继攻占黑驼、石人梁、大窑头、大小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驼寨等筑垒阵地,歼守军一部,迫使罕山守军1个团投降,占领东山主峰罕山及大部阵地。
        阎锡山集中第30军和留用的日本军人为骨干组成的暂编第10总队,在炮火支援下向牛驼寨实施多次猛烈反扑,在不到300平方米的阵地上,每天倾泻炮弹万发以上。
        第7纵队等部顽强抗击,激战3日,予敌以重大杀伤后撤出牛驼寨。26日,第1兵团司令部为摧毁守军东山防御阵地,夺取攻城依托,再次调整部署,分别以第7、第8、第15、第13纵队夺取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等东山四大要点。守军在空军配合下,凭借险要地势固守顽抗,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第1兵团等部勇猛突击,多次打退守军反扑,经19昼夜反复激烈争夺,至11月13日全部攻占东山四大要点,共歼灭守军2.2万余人,并争取了守军第8总队起义。
        与此同时,晋中军区部队攻占城北青龙镇、城南许坛以及汾河西岸的南北堰等据点,紧缩了对太原城的包围。
        从12月1日开始,以一部兵力攻占太原城东松树坡,城北苏村、阳曲、兰村,城南化七头、赵家山、邱沟等据点,以火力封锁了城西、城北的飞机场,将守军进一步压缩在纵横各不过15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之后,以部分兵力坚守前沿阵地,监视守军,主力转入休整。同时,围城各部队通过战场喊话、散发传单、动员守军官兵亲属规劝等方式,广泛开展政治攻势,促使大批守军起义投诚,至1949年3月共瓦解守军1.2万余人。
        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华北军区第1、第2、第3兵团分别改称第18、第19、第20兵团,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第一野战军第7军。3月,第19、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各1个炮兵师,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开赴太原前线,会同第18兵团等部总攻太原,使太原前线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至32万余人,与守军相比占绝对优势。
        3月17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以徐向前为书记的中共太原前线总委员会和以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太原前线司令部,统一指挥参战部队。
        3月28日,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由中共中央驻地返回西北途经太原前线,参与指挥总攻太原的作战。
        太原国民党军经前一阶段作战,连同被围困期间的损失,兵力已消耗4万余人。但已处绝境的阎锡山非但拒绝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太原的劝告,反而抓丁征兵扩充军队,编组“神勇师”、“铁血师”、“坚贞师”。并从榆林空运第83师到太原,使太原守军仍保持6个军的兵力,连同非正规军共约7万人,组成第10、第15兵团部。
        2月15日,阎锡山乘飞机逃离太原,指令“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团司令官孙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团司令官王靖国指挥太原守军继续顽抗。
        3月31日,中共太原前委确定了“割裂包围外围之敌,进行连续攻击,争取歼其大部或全部,占领攻城有利阵地,尔后集中全力攻城”的战役方针和部署,4月20日全线开始进攻。各部队在强大炮火支援下,采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法,迅速突破守军防线,相继占领城北新城、太子头,城西南北汾河桥、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军营,城东郝家沟、剪子湾等地。至22日,全部攻占外围据点,歼灭守军12个师,并控制了双塔寺、卧虎山制高点,直逼太原市区。
        为减轻对太原市区的破坏和市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太原前线司令部于22日向守军发出劝降通牒,孙楚、王靖国等人仍拒不投降。24日凌晨,攻城部队用1300余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后,对城垣发起总攻。
        第20兵团首先由小北门东侧突破城垣,第18、第19兵团也相继攻入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入城部队以小型爆破手段,迅速开辟前进道路,向守军指挥中心勇猛穿插。9时许,攻入太原“绥靖”公署,俘孙楚、王靖国和日本顾问今村、岩田等人。至10时,全部歼灭太原守军。
        太原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1.5万人,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20个师,共毙伤俘13.5万余人。太原解放后,大同国民党守军万余人见大势已去,也于4月29日接受改编,大同和平解放。至此,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
        (太原战役打得极惨烈,老人们一提起仍心有余悸。大势者,不可违,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自然天险尚挡不住,况人力乎?信夫!)
        以上粗识,是否妥当,万望赐教为盼!
        此致
                                           大汉  2007.5.28.
(文中内容多摘于《太原道》网http://www.tydao.com/index.htm .一并致谢。
不错,很详细!
表里山河\华北屋脊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中条山
太原话是最有韵味的一种方言.
最早进入晋东南地区中共抗日武装,是1937年8月宋乃德组建的80人的长治牺盟突击队,次年归建129师战斗序列。1937年,129师从晋北进入晋东南,开始建立抗日根据地,当时只有385半个旅,386旅(陈赓),共9000人。115师344旅(徐海东)和第5支队也于1938年初进入该地区随129师行动,共约6000人,由总部直接指挥。所以,在抗战初期,晋东南地区集中了中共几乎一半兵力,即约150000人。


八路军在抗战初期的布局无不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有关,早在1936年东征之时,毛已盯上了晋东南这一地区,从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出发,毛在力量弱小之初都会选择交通封闭、经济落后的山区,远离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但又极具军事地理价值,从这里发动群众,壮大自己。做为将来经营华北、中原地区,及至统一全国,毛泽东独俱慧眼相中了山西这一战略要地,而没有走“陕南---关中----汉中---巴蜀---再出中原”这条路。

进入山西后,即开辟了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北、晋东南四个根据地,在山西四角做了四个活眼,这种谋略在党内高层也引起过很大的争议,后来在毛泽东的引导下才形成了共识,历史证明,毛泽东这一战略谋略价值及其战略思想的伟大。在四个眼里,最重要的“眼”就是晋东南根据地。

1937年到达晋东南地区的129师才不足9000人,到1940年,三年的时间已发展到9个主力旅,近十万人,壮大了十倍。而到抗战结束时,晋东南(太行)根据地中共武装力量已发展到30万人,民兵更是有80万之众,二野从此诞生。
打开中国地图,细心的哥们可以看出,山西军事地理、地势在中国版图中是非常独特的一种地形地貌,夹在华北平原与关中平原中间,而其晋东南形成一个角,切入华北平原与中原中间~~~~~~~~~~

节取下帖《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一书中一段:

山西在整个北方地区具有枢纽性的地位。山西地形的主体是由东西两侧的山脉夹中间一系列珠状盆地构成的。东面太行山脉构成河北西部屏障,西部吕梁山、中条山与黄河一道构成关中的东部屏障。山西境内山河分布错综复杂,形成了一系列小型珠状盆地。这些盆地地形都相对封闭,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在这些小区域内,分别形成了一些军事重镇和重要关隘。它们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显示出不同的战略意义。山西的山河形势使山西具有一种极为有利的内线作战的地位。山西地势高峻,足以俯瞰三面;通向外部的几个交通孔道,多是利于外出而不利于入攻。这是山西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也是山西在北方枢纽地位得以形成的地理基础。匈奴刘汉灭西晋之战、北魏百年兴亡的历程和五代政权的频繁迭兴均能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山西在北方的枢纽性地位。
——————————————————————————————————————————

由此可见,山西在整个地势格局中的作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一仗是由上党开始;韩信平定三秦,东出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拉开了统一中国序幕;李渊自太原起兵,南下中原,进取关中,继而完成统一大业~~~~~~~~~再往近处,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上党战役打响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河北势力或关中势力,发起进攻之前必控制山西,控制山西必控制上党。
最山西地形印象最深的就是太行山了
这个俺喜欢。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