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经济的帮忙说明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47:33
先声明 以下两篇内容不是我的立场 但是自己接触过的外国人和留学的朋友了解到的情况 至少有些东西应该是真的 所以了解经济的能否讲讲哪些是不对的 以及那些对的部分 为什么我们和他们是这样的差距


------------------------------------------------------------------------------
別人用两年时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我们至少需要二十年,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从毕业后几年开始买房,等你把贷款还清时已年近知天命。这二十年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等到近50岁时,就算你有房有车,你还有精力做所有年轻时想要做的事吗?

一直在考思考这个问题,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到底有多大差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拼命出国。直到最近来到美国总部所在的城市心理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

  

首先来谈国内的工资水平,我想除了上海,北京,深圳少数几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能达到2000~3000外,其它城市不会超过2000,而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只有几百元.



现在以一个总体水平较高的上海的白领为例来做如下计算:假设该白领的月薪为税前1W(我想应该算比较高了吧,大多数人应该达不到),则税后按约8000计,如果再加上年终一些奖金,一年的净收入不会超过12W。我们再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来分析其支出:首先是住,上海的房价外环均价都已超过8000千,低于8000的交通都极不方便,就按所买的房子按1W每平米来计算,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100W,加上装修共计按 120W计算(这实在不算是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该白领即使不吃不喝还不用付银行利息,也要十年才能供得起一套房子。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上海的开销,去掉房租,衣服,吃饭和应酬的费用能够剩8W已经相当节约了,如果要交女朋友的话,至少还要减掉2W,我们就以每年攒8W来计(身在上海的朋友一定有切身体会,这几乎就是极限了)。当然等你付了首付以后房租就可以省下来,但是你所交的利息差不多正好可以交房租,为简化计算,两者相抵。则买一套房子至少需要120/8=15年,而这其间你还要结婚并付担小孩的成长的费用,暂时不考虙孝敬父母的费用且不生病。则买一套房子至少需要二十年。如果要买车,再加两年。
  
  

现在再来看美国的情况,我所在的城市是美国北部的一个中小城市,全市区人口不到6W,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县城的人口。但这里的公路比上海还要宽,而且很平整。这里的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与工程技朮人员的工资相差不多。我所在的公司每年加上年终奖平均能达到十万美元左右。也许有人说,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很重,拿到手的差很远,但是美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则税非常低。这里消费都是不含税的价格,消费税率统一为7.5%,非常透明。在这里吃一顿饭$5就够了,$10可以吃得很好,而一顿非常不错的自助餐还不到$13.在上海吃一顿13元的自助餐估计只有白饭了。



这里衣服也不贵,一条Levis牛仔裤只要20至30美元,远低于国内的价格,看一场电影也只须$6,总之如果你节约,生活成本可以非常低(当然相对工资而言)。



接下来我们主要看一下房子和车的价格。在市中心如果买一套公寓,每平米最多$800,而事实上你完全沒必要买在市中心,而事实上也很少有人把房子买在那里,因为那主要是商务区,而汽车在美国非常普遍,你住远一点和住在市中心沒太大区別。如果是偏离市中心,则$500每平米就足够了。如果你要买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不过5W美元,加上同样的20%装修费共计6W美元。(事实上美国人不会去买这么差的房子,他们一般要住別墅,还要有自已的院子和绿地)然后是车子,在美国车子便宜得简直离谱。我的一位同事买的一辆通用的车(很像跑车的那种),只花了1.1W美元(折扣价,朋友开玩笑说,他的手表都比车贵,是从瑞士买的$1.2W,该车在中国需¥30W以上),而这辆车的市场价也不超过1.5W美元。这样房子和车子加在一起只需 7.5W.如果你像上海的那位白领一样节约的话,一年之内就可以拥有自已的房子和车子。就算稍差一点的,两年之内拥有自已的房子和车子绝无问题。

  

这就是区別,別人用两年时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我们至少需要二十年,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从毕业后几年开始买房,等你把贷款还清时已年近知天命。这二十年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等到近50岁时,就算你有房有车,你还有精力做所有年轻时想要做的事吗?

  

我另一位美国同事对我说:你应该趁年轻多要几个孩子,我很后悔只生了两个孩子,现在再想要已经年纪大了,也沒有那么多精力。大家注意是沒有精力而不是沒有钱。我说我也喜欢小孩,可是只允许生一个。其实即允许,你能保证给自已的孩子提供足够经济支持吗?







------------------------------------------------------------------------------------------------------------------------------------------





一踏上德国的国土,给我强烈的一个印象就是——满眼的VW(VOLKSWAGEN,意即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标志),这很有点像国内前几年大众一枝独秀的时候,但德国的大众汽车普遍要比国内的新颖和时尚,像桑塔纳、捷达这两款在国内非常畅销的车型,在德国早已走进了汽车博物馆。

  而高尔夫在德国已是第六代,大众汽车公司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在德国你漫步城市街头,十辆车有九辆都是大众公司生产的。

  来到德国我自然比较关心汽车的价格,通过中文翻译我了解到,在德国一款高尔夫价格大约在15000欧元,而国内售价大约是150000元人民币,按照汇率1:10来算的话,我感叹中国的汽车价格已经真正与国际接轨了。但在德国生活了几天,体验了这里的日常消费之后,我才知道,事情远没有我想得这么简单。

  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在德国一瓶矿泉水大约销售2欧元,而在国内也就1元人民币,按照汇率算出来,德国的矿泉水的价格是中国的20倍,拿矿泉水的价格同汽车价格比,德国的汽车是太便宜了。确切的说,这只能说国内的汽车价格还是太高了。在德国大众工厂一个工人的月工资大约是5000欧元,也就是说大众的工人三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辆高尔夫,而中国的工人估计十年才能买得起。

  在德国每个家庭一般都有三辆以上的汽车。一般每人有一辆小型汽车平时上班使用,还有一辆旅行车供全家人外出休假时使用。有的家庭还有一辆宝马或奔驰一般在出席比较庄重的场合时使用。但在德国一般的汽车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并不是有钱人追逐的目标。现在德国的有钱人的兴趣已转移到超级跑车、油轮等奢侈消费品上。因为汽车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所以德国人对汽车的态度很随意,就像中国人对待自行车一样。



  刚到德国的时候,我没有车,每日从寓所步行前往学校,其间要经过两个路口。路上有斑马线,司机绝对不会和行人争道,他们都会等行人走完了才发动汽车。有一次,我因思考问题,过马路时动作比较慢,没注意到我身后有一辆汽车。那位司机并没有按喇叭催促,而是耐心地跟在我后面,等我过了马路才加速离去。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国内,身后的司机大多会狂按喇叭催促,个别火气大的甚至会摇下车窗吼两声。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去一个海滨浴场玩,我看到所有的汽车都靠在马路的一边停着,车与车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当时,我就感叹德国人驾驶技术之高超,如此近的车距居然能把车开进去又开出来,真不简单!但后来当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德国人如何将车开出来,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时我看到一个德国女子轻轻的将车向后倒去,眼看就要碰到后面的车了,但她却丝毫没有停车的意思,我在马路对面急得差点叫出声来,但就在我为她着急的时候,她的车的后杠轻轻地碰到了后面的车的前杠,这时她才停下来,然后她再往前开,待她的车的前杠轻轻碰到了前面的车的后杠,她停住又往后倒,如此有三四个往复,她才将车开出。

  后来,我又仔细观察了其它的司机都是如此这般才将车开进或开出,我留意了一下他们的车的保险杠,好多漆都脱落了。

  回寓所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刚才看到的那一幕,这应该反映了德国人对汽车的一个态度,毕竟车是为人服务的,特别是汽车的保险杠即使蹭掉一点漆,也不会生锈,因为它本身就是塑料做成的。不过这种情况,要是在国内出现,估计早就有人跳出来大骂了。现在国内有些人甚至把自己的车看得比自己的儿子还重要,要说这也不奇怪,花十余年的积蓄买辆车,是有点心疼,不过买辆车,本来是为自己服务,如果弄颠倒了,整天人为车服务,那就太累了。



  前几天,我遇到一位车主,他的车在路边停,别人的篮球反弹到了他的车顶上,连一个凹坑都没有,最后车主是不依不饶,拉着那人就来我们4S店,我看了半天,没有问题,最后那车主来了个,你给我拿专用仪器来测量一下,非得让我们发现点问题不可。这人要是为车太累,真还不如无车。

  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汽车文化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中国啥时候买车像买个自行车一样,应该也会象欧洲人一样对待自己的汽车。不过,据专家预测中国汽车大量拥入家庭将在为期不远的2010年,我们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不过无论如何,汽车毕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消费品,不要一说到汽车就紧张过度,小题大做,那人活得也有点太累了!先声明 以下两篇内容不是我的立场 但是自己接触过的外国人和留学的朋友了解到的情况 至少有些东西应该是真的 所以了解经济的能否讲讲哪些是不对的 以及那些对的部分 为什么我们和他们是这样的差距


------------------------------------------------------------------------------
別人用两年时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我们至少需要二十年,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从毕业后几年开始买房,等你把贷款还清时已年近知天命。这二十年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等到近50岁时,就算你有房有车,你还有精力做所有年轻时想要做的事吗?

一直在考思考这个问题,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到底有多大差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拼命出国。直到最近来到美国总部所在的城市心理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

  

首先来谈国内的工资水平,我想除了上海,北京,深圳少数几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能达到2000~3000外,其它城市不会超过2000,而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只有几百元.



现在以一个总体水平较高的上海的白领为例来做如下计算:假设该白领的月薪为税前1W(我想应该算比较高了吧,大多数人应该达不到),则税后按约8000计,如果再加上年终一些奖金,一年的净收入不会超过12W。我们再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来分析其支出:首先是住,上海的房价外环均价都已超过8000千,低于8000的交通都极不方便,就按所买的房子按1W每平米来计算,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100W,加上装修共计按 120W计算(这实在不算是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该白领即使不吃不喝还不用付银行利息,也要十年才能供得起一套房子。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上海的开销,去掉房租,衣服,吃饭和应酬的费用能够剩8W已经相当节约了,如果要交女朋友的话,至少还要减掉2W,我们就以每年攒8W来计(身在上海的朋友一定有切身体会,这几乎就是极限了)。当然等你付了首付以后房租就可以省下来,但是你所交的利息差不多正好可以交房租,为简化计算,两者相抵。则买一套房子至少需要120/8=15年,而这其间你还要结婚并付担小孩的成长的费用,暂时不考虙孝敬父母的费用且不生病。则买一套房子至少需要二十年。如果要买车,再加两年。
  
  

现在再来看美国的情况,我所在的城市是美国北部的一个中小城市,全市区人口不到6W,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县城的人口。但这里的公路比上海还要宽,而且很平整。这里的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与工程技朮人员的工资相差不多。我所在的公司每年加上年终奖平均能达到十万美元左右。也许有人说,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很重,拿到手的差很远,但是美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则税非常低。这里消费都是不含税的价格,消费税率统一为7.5%,非常透明。在这里吃一顿饭$5就够了,$10可以吃得很好,而一顿非常不错的自助餐还不到$13.在上海吃一顿13元的自助餐估计只有白饭了。



这里衣服也不贵,一条Levis牛仔裤只要20至30美元,远低于国内的价格,看一场电影也只须$6,总之如果你节约,生活成本可以非常低(当然相对工资而言)。



接下来我们主要看一下房子和车的价格。在市中心如果买一套公寓,每平米最多$800,而事实上你完全沒必要买在市中心,而事实上也很少有人把房子买在那里,因为那主要是商务区,而汽车在美国非常普遍,你住远一点和住在市中心沒太大区別。如果是偏离市中心,则$500每平米就足够了。如果你要买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不过5W美元,加上同样的20%装修费共计6W美元。(事实上美国人不会去买这么差的房子,他们一般要住別墅,还要有自已的院子和绿地)然后是车子,在美国车子便宜得简直离谱。我的一位同事买的一辆通用的车(很像跑车的那种),只花了1.1W美元(折扣价,朋友开玩笑说,他的手表都比车贵,是从瑞士买的$1.2W,该车在中国需¥30W以上),而这辆车的市场价也不超过1.5W美元。这样房子和车子加在一起只需 7.5W.如果你像上海的那位白领一样节约的话,一年之内就可以拥有自已的房子和车子。就算稍差一点的,两年之内拥有自已的房子和车子绝无问题。

  

这就是区別,別人用两年时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我们至少需要二十年,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从毕业后几年开始买房,等你把贷款还清时已年近知天命。这二十年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等到近50岁时,就算你有房有车,你还有精力做所有年轻时想要做的事吗?

  

我另一位美国同事对我说:你应该趁年轻多要几个孩子,我很后悔只生了两个孩子,现在再想要已经年纪大了,也沒有那么多精力。大家注意是沒有精力而不是沒有钱。我说我也喜欢小孩,可是只允许生一个。其实即允许,你能保证给自已的孩子提供足够经济支持吗?







------------------------------------------------------------------------------------------------------------------------------------------





一踏上德国的国土,给我强烈的一个印象就是——满眼的VW(VOLKSWAGEN,意即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标志),这很有点像国内前几年大众一枝独秀的时候,但德国的大众汽车普遍要比国内的新颖和时尚,像桑塔纳、捷达这两款在国内非常畅销的车型,在德国早已走进了汽车博物馆。

  而高尔夫在德国已是第六代,大众汽车公司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在德国你漫步城市街头,十辆车有九辆都是大众公司生产的。

  来到德国我自然比较关心汽车的价格,通过中文翻译我了解到,在德国一款高尔夫价格大约在15000欧元,而国内售价大约是150000元人民币,按照汇率1:10来算的话,我感叹中国的汽车价格已经真正与国际接轨了。但在德国生活了几天,体验了这里的日常消费之后,我才知道,事情远没有我想得这么简单。

  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在德国一瓶矿泉水大约销售2欧元,而在国内也就1元人民币,按照汇率算出来,德国的矿泉水的价格是中国的20倍,拿矿泉水的价格同汽车价格比,德国的汽车是太便宜了。确切的说,这只能说国内的汽车价格还是太高了。在德国大众工厂一个工人的月工资大约是5000欧元,也就是说大众的工人三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辆高尔夫,而中国的工人估计十年才能买得起。

  在德国每个家庭一般都有三辆以上的汽车。一般每人有一辆小型汽车平时上班使用,还有一辆旅行车供全家人外出休假时使用。有的家庭还有一辆宝马或奔驰一般在出席比较庄重的场合时使用。但在德国一般的汽车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并不是有钱人追逐的目标。现在德国的有钱人的兴趣已转移到超级跑车、油轮等奢侈消费品上。因为汽车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所以德国人对汽车的态度很随意,就像中国人对待自行车一样。



  刚到德国的时候,我没有车,每日从寓所步行前往学校,其间要经过两个路口。路上有斑马线,司机绝对不会和行人争道,他们都会等行人走完了才发动汽车。有一次,我因思考问题,过马路时动作比较慢,没注意到我身后有一辆汽车。那位司机并没有按喇叭催促,而是耐心地跟在我后面,等我过了马路才加速离去。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国内,身后的司机大多会狂按喇叭催促,个别火气大的甚至会摇下车窗吼两声。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去一个海滨浴场玩,我看到所有的汽车都靠在马路的一边停着,车与车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当时,我就感叹德国人驾驶技术之高超,如此近的车距居然能把车开进去又开出来,真不简单!但后来当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德国人如何将车开出来,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时我看到一个德国女子轻轻的将车向后倒去,眼看就要碰到后面的车了,但她却丝毫没有停车的意思,我在马路对面急得差点叫出声来,但就在我为她着急的时候,她的车的后杠轻轻地碰到了后面的车的前杠,这时她才停下来,然后她再往前开,待她的车的前杠轻轻碰到了前面的车的后杠,她停住又往后倒,如此有三四个往复,她才将车开出。

  后来,我又仔细观察了其它的司机都是如此这般才将车开进或开出,我留意了一下他们的车的保险杠,好多漆都脱落了。

  回寓所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刚才看到的那一幕,这应该反映了德国人对汽车的一个态度,毕竟车是为人服务的,特别是汽车的保险杠即使蹭掉一点漆,也不会生锈,因为它本身就是塑料做成的。不过这种情况,要是在国内出现,估计早就有人跳出来大骂了。现在国内有些人甚至把自己的车看得比自己的儿子还重要,要说这也不奇怪,花十余年的积蓄买辆车,是有点心疼,不过买辆车,本来是为自己服务,如果弄颠倒了,整天人为车服务,那就太累了。



  前几天,我遇到一位车主,他的车在路边停,别人的篮球反弹到了他的车顶上,连一个凹坑都没有,最后车主是不依不饶,拉着那人就来我们4S店,我看了半天,没有问题,最后那车主来了个,你给我拿专用仪器来测量一下,非得让我们发现点问题不可。这人要是为车太累,真还不如无车。

  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汽车文化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中国啥时候买车像买个自行车一样,应该也会象欧洲人一样对待自己的汽车。不过,据专家预测中国汽车大量拥入家庭将在为期不远的2010年,我们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不过无论如何,汽车毕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消费品,不要一说到汽车就紧张过度,小题大做,那人活得也有点太累了!
人家祖宗在搞殖民掠夺的时候咱家祖宗在干吗啊。
怎么比啊。
]]
]]
原帖由 v12345 于 2007-12-30 02:39 发表
你想问什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差别么。很正常,而且严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第1个高房价,正常,未来至少20年这个问题不会得到有效改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村向城 ...



说的有道理

那汽车和其他消费品的问题能指教下不 按理说产地国产了 没了关税 而且劳工成本和资源成本也不高 要说大头也是老外的设计和管理什么的 而且很多产品本身就是老外生产了很久再拉进来的
本来不是产量大成本就分摊掉了吗  那么就算设计成本还在 引进什么的 都在的话 按理一般同样的车也不可能比老外的还贵啊

还有LIVE·s牛仔裤的例子他们算20-30美元的话 按8来算也才160-240 但是实际上我们这边基本是按599-699在卖

这2个是不是不光是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另外关于美国人生活支出和我们现在的反差 是不是也是因为上面那些不懂经济的缘故?
原帖由 goatgoat 于 2007-12-30 02:49 发表



说的有道理

那汽车和其他消费品的问题能指教下不 按理说产地国产了 没了关税 而且劳工成本和资源成本也不高 要说大头也是老外的设计和管理什么的 而且很多产品本身就是老外生产了很久再拉进来的
本来不是 ...

    20-30美元,在北美只能勉强买到牛仔裤。这个价钱买到的牛仔裤,绝对不会比国内50元人民币买的好。
     这篇文章以前就被转到过茶馆,当时就被批的体无完肤。里面的数据,麻烦楼主就不要当真了。
今天不行了,不能在敲了,改天吧。你问的基本够讲几个小时的。
事实上,我刚出国的时候,曾经转编全城(比较小的城市)就为了买到便宜的牛仔裤。结果我能找到最便宜的牛仔裤是60加元两条的。
后来穿此牛仔裤回国,被老爸老妈好好嘲笑了一番,怎么买了质量如此之差的牛仔裤...
]]
我们国家产出就比美国少,人比美国多,那当然生活费用就比别人高啊。要不你拿国内和朝鲜比比,那边物价比中国低(按汇率算),但那边生活支出比我们高。老美是在花全球的资源啊。我们现在还是被别人花资源,呵呵
这边消费税是明算,那你要让国内把所有税收挑明,哈哈,不是有个瑞士啥研究机构说中国的税收之高排名全球前几位么。
国外的衣服和国内的衣服价格差不多, 至于鞋子国外更便宜. 稍微档次高点的商品国外都更便宜.
英国算是发达国家里面物价高的, 但是好多手表啊, 衣服啊, 电器啊英国反而便宜.

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还是我们的文化和经济体制造成的, 至于什么50RMB的裤子, 现在已经不多了.国内最便宜的还是人工. 不然外国人来中国投资干什么?
觉得挺搞笑的,楼主一篇漏洞百出的帖子居然能成为讨论的基础。
原帖由 xbill 于 2007-12-30 02:53 发表

    20-30美元,在北美只能勉强买到牛仔裤。这个价钱买到的牛仔裤,绝对不会比国内50元人民币买的好。
     这篇文章以前就被转到过茶馆,当时就被批的体无完肤。里面的数据,麻烦楼主就不要当真了。



如果是这样我我是上当了 不过关于吃那段是否属实 因为我们老师以前也是在那边呆的 那时候还小只聊了吃的:$

如果属实那美国控制的住通胀还是有点NB的 想想今年一年自己吃的开支的变化就让我郁闷啊....
原帖由 v12345 于 2007-12-30 03:03 发表
汽车随便敲几个字,不能全面解释。
人家经过2次产业升级,劳动人口80%以上是工业+三产,主要产品就是工业产品。
  我们1次还没产业升级完呢,劳动人口80%以上是工业+农业,主要产品是初级原料+初级工业品。


领教了 这个大环境的问题我没想到:Q
那今年的食品带头的通胀也是产业升级的副产品吧 不过经济政策搞得好是不是能调节下?
原帖由 eeyylx_1 于 2007-12-30 03:23 发表
国外的衣服和国内的衣服价格差不多, 至于鞋子国外更便宜. 稍微档次高点的商品国外都更便宜.
英国算是发达国家里面物价高的, 但是好多手表啊, 衣服啊, 电器啊英国反而便宜.

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还是我们的文化和 ...


我朋友老子就是有钱人 好多东西都能抵扣税收 政策退税又一堆 还有大量的模糊空间可以搞擦边球 而且自己还是老师出生的商人 教师的福利很多到了他不干教师了 本来不该有的也还在享受
但是国内的个税现在才打算上2000起征..杂七杂八要交钱的东西一堆.. 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和住房资源都对工薪不利...
原帖由 eeyylx_1 于 2007-12-30 03:23 发表
国外的衣服和国内的衣服价格差不多, 至于鞋子国外更便宜. 稍微档次高点的商品国外都更便宜.
英国算是发达国家里面物价高的, 但是好多手表啊, 衣服啊, 电器啊英国反而便宜.

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还是我们的文化和 ...

    你是在英国呆糊涂了吧。在中国买到50元一条的牛仔裤,比在英国买刨冰容易的太多了。
原帖由 goatgoat 于 2007-12-30 04:11 发表



如果是这样我我是上当了 不过关于吃那段是否属实 因为我们老师以前也是在那边呆的 那时候还小只聊了吃的:$

如果属实那美国控制的住通胀还是有点NB的 想想今年一年自己吃的开支的变化就让我郁闷啊....

    5块钱绝对是可以吃一顿饭的。但是要注意,在北美吃一顿饭,和在国内吃一顿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们学校的餐厅,5块钱加元,你能吃到的大概是一个sub(形状象是热狗的三明治)+一杯可乐,或者是一个12寸pizza的六分之一。在国内,我是绝对不会把这个叫做一顿饭的,进了饭店,起码也得有两个炒菜(一个肉菜和一个有荤有素的菜)加上米饭才行吧。这个和上面的一顿饭有可比性吗?
     13块钱可以吃到非常好的自助餐就更是胡扯了。13块钱的确可以吃到自助餐(其实10块钱的也有),但是跟好绝对搭不上边。我这里可以算是比较好的自助餐(包含海鲜,但是不含饮料)要20元,加上税和小费基本上得25元。这样的自助餐有几个菜呢?不超过30种选择。所谓的海鲜也不过就是最便宜的贝类和冷冻的长脚蟹腿。而且如果不花钱另买,吃这么一顿饭你可以免费用的饮料只有冰水而已。可以说,这种水平的自助餐,在国内40块钱都不会有人吃,但是在国外却很受欢迎。
     也有例外。我在德国的时候曾经住过一个比较好的酒店,那里的早餐是算在房费里的,但是居然有上千样不同的选择。通心粉和奶酪的种类远远超过我的认知水平。不过早餐而已,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些东西。
事实上,我这里10块钱的自助餐食品种类要明显多于20多元的自助餐,只不过没什么可以叫做好吃的而已。
]]
原帖由 深涧悠蓝 于 2007-12-30 07:39 发表

我没在外国经历,但老妈从西班牙带给我宝宝的婴儿衣服折合RMB要四五百一套,鞋子两双,一双是RMB三百,另一双两百.
而我自己买的衣服鞋子,质量没什么差别,甚至有的好一大截.价格仅国外的一半.
大嘴博士经常拿衣服举例 ...

    e什么那个小子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让人不得不怀疑此人是真的在英国,还是在梦里出国留学了。
    出国的,谁不是一有机会回国就买很多的衣服;让家人给邮寄的也很多,就算是加上一箱数百元人民币的运费和关税,也依然比在西方国家买便宜得多。
起来了,继续续点。。
  说下服装纺织,鞋的问题,好象大家对这个比较关心。国咱没出国,但是,各种统计报告咱是经常看。
  服装纺织,鞋这种轻工业产品,2次产业升级转型,大多发达国家已经淘汰,就象淘汰农业一样。这些就具体反映了,我们和人家处在不同的经济阶段,所以我们的服装纺织,鞋的国家质量标准和发达国家是不同的。我们老百姓穷,服装纺织,鞋这些标准主要检测的是耐用性,而老美的标准对耐用性这些则要求不高,注重舒适等其他标准,这就是标准的差异。所以同一家企业出来的产品,出口的和内销的,质量会有差异。举个例子:毛巾,老美消费毛巾的频率是一个月一条,我们的统计数据是一年一条。这就是差别,谁会为1月换1次的毛巾指定苛刻的耐用性质量要求??在说下,鞋,这个东西让人很吃惊的,因为对质量标准的不同,质检专门做过一次全面大检查,全是老外的那种中国制造,老外品牌,中国高价销售的国际大品牌,按中国标准检测,不合格率达到60%以上,可这些鞋放老美的标准都合格。所以你不能因为老美天天吃KFC,吃的营养过剩,肥胖,就说连饭都吃不饱,皮包骨头的索马里人更健康。
   另外,服装经过长时间发展,现在早已经是买方市场,而且过剩,服装真正出厂价格并不高,在大型一手批发市场,普通西裤的价格20元,老板卖给你都还有的挣,至于平均销售价格这些数据就不说了,没用,老板想怎么吹都行。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买老外的服装,鞋这些东西,女性时装罢了,他们的要求不符合我们的消费习惯。
5块钱绝对是可以吃一顿饭的。但是要注意,在北美吃一顿饭,和在国内吃一顿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们学校的餐厅,5块钱加元,你能吃到的大概是一个sub(形状象是热狗的三明治)+一杯可乐,或者是一个12寸pizza的六分之一。在国内,我是绝对不会把这个叫做一顿饭的,进了饭店,起码也得有两个炒菜(一个肉菜和一个有荤有素的菜)加上米饭才行吧。这个和上面的一顿饭有可比性吗?
===================================================

我晕死!你在北京全城饭店小吃店给我找出来一个五块钱能吃那么多东西的来!五块钱也就一碗面而已,或者俩煎饼!
你是在英国呆糊涂了吧。在中国买到50元一条的牛仔裤,比在英国买刨冰容易的太多了。

====================

除了最抵挡,最便宜的小商品国外比较贵以外, 中档,高档服装(特别是鞋) 国内,国外的价格非常接近.
01/02/03年我都觉得国内物价便宜. 06年回国突然觉得国内超市的东西贵了, 随便一买就是一百多两百, 其实同样的东西英国也就贵一倍左右. 07年回国我明显感觉人民币不值钱. 好多东西比以前都贵了不少. 现在粮食涨价估计两国物价更接近了
]]
e什么那个小子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让人不得不怀疑此人是真的在英国,还是在梦里出国留学了。
    出国的,谁不是一有机会回国就买很多的衣服;让家人给邮寄的也很多,就算是加上一箱数百元人民币的运费和关税,也依然比在西方国家买便宜得多。
=================
谁给你说的? 现在行情早变了, 除非没出来过, 大部分在英国时间比较长的中国人, 都在本地买衣服. 一来方便二来遇到打折甚至更便宜. 而且不用从国内带过来. 现在真正想带的其实还是吃的, 因为即便是英国华人开的超市也不一定符合我们的口味, 比如火锅底料,国内和国外卖的就是不一样.:D
原帖由 eeyylx_1 于 2007-12-30 12:25 发表
你是在英国呆糊涂了吧。在中国买到50元一条的牛仔裤,比在英国买刨冰容易的太多了。

====================

除了最抵挡,最便宜的小商品国外比较贵以外, 中档,高档服装(特别是鞋) 国内,国外的价格非常接近.
01/ ...


你证明你在英国的证据在那?
我都要了半年了

;P ;P

比如最新的泰晤士报+超大某些面的合照

不要说你连数码相机都没有?
原帖由 eeyylx_1 于 2007-12-30 12:29 发表
e什么那个小子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让人不得不怀疑此人是真的在英国,还是在梦里出国留学了。
    出国的,谁不是一有机会回国就买很多的衣服;让家人给邮寄的也很多,就算是加上一箱数百元人民币的运费和关税,也依 ...

我不知道你在国外呆了多少年
偶只知道,我的堂弟堂妹一直生活在国外,一个18岁,一个19岁.你说说我阿姨们在国外呆了多少年?
人家住在英国的重庆市的~~
楼主的问题简单来说是实际购买力的问题。

在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力中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在1:1~2之间,

在电子产品等高科技产品方面在1:7.5~10之间。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就便宜,

比如MP3,我们的就比美国便宜。

比如买肉这个生活必需品,我们和韩国人的大概在1:1250左右。

(我们的牛肉40元/公斤,而韩国是50000韩元/公斤)
老碗鱼+鱼香肉丝+青椒肉丝+红烧茄子+2瓶果啤+三人量的米饭=41元

=================

重庆拿不下来哦
我可是在西安吃的
;P ;P
长安大学的学生在那里吃饭的很多的~~

话说回来,你在英国怎么知道重庆的事
在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力中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在1:1~2之间,

=========

完全错误, 美国生活必需品非常便宜, 吃饭也很便宜.
就算是英国这样贵的国家, 购买力也没有那么悬殊,1:1.
你难道真的以为一个美元的购买力=一个人民币?
要比较食物的价钱需要注意的是:就餐环境的档次非常影响价格,北京即使是低档餐厅价位也相当高,一个热菜基本在十元以上,大都超过十五元。但小吃馆里就要便宜一半。
我可是在西安吃的
  
长安大学的学生在那里吃饭的很多的~~

话说回来,你在英国怎么知道重庆的事
===========

你在国内吃吃西餐看看价格多少? 在国外吃中餐就和国内吃西餐一样.
要比还是要看肉食品的价格.
原帖由 eeyylx_1 于 2007-12-30 12:50 发表
我可是在西安吃的
  
长安大学的学生在那里吃饭的很多的~~

话说回来,你在英国怎么知道重庆的事
===========

你在国内吃吃西餐看看价格多少? 在国外吃中餐就和国内吃西餐一样.
要比还是要看肉食品的价格.


好长时间没看你这位大英帝国著名学者了:L 欢迎回来
兄弟,现在还没到和美国比的时候//.如果我们什么都能和美国比了,那么我们外交部就可以把"强烈抗议!"\"非常遗憾"这些字眼从习惯用语中删掉了.\\还有到时候全世界各国都会有很多人移民中国.--希望早日梦想成真~
这帖子跟经济一点关系都没,
原帖由 deam 于 2007-12-30 12:19 发表
5块钱绝对是可以吃一顿饭的。但是要注意,在北美吃一顿饭,和在国内吃一顿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们学校的餐厅,5块钱加元,你能吃到的大概是一个sub(形状象是热狗的三明治)+一杯可乐,或者是一个12寸pizza的 ...

    5块钱加元=37.5元人民币左右。这要是都不够吃饱,北京可以直接就地拆迁了。
原帖由 eeyylx_1 于 2007-12-30 12:29 发表
e什么那个小子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让人不得不怀疑此人是真的在英国,还是在梦里出国留学了。
    出国的,谁不是一有机会回国就买很多的衣服;让家人给邮寄的也很多,就算是加上一箱数百元人民币的运费和关税,也依 ...

    真是能胡扯。我现在不得不严重怀疑你压根就没有离开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半步。所谓的去英国留学都是在梦里进行的。
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其实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中国,不过工资率也远比中国高,自然物价要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