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能否“卖”出一条生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25:45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安娜•费菲尔德(Anna Fifield)

以朝鲜的标准衡量,潘云勇(Pak Hyun-yong,音译)是位创业者。可这位创业者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在上世纪90年代末肆虐朝鲜的饥荒中,他眼看着家人饿死——先是弟弟,接着是姐姐的孩子。最后,姐姐也饿死了。

潘云勇总算熬过了那段朝鲜当局所称的“艰苦长征”,并开始做一些非共产主义、几乎有些颠覆意味的事儿。他开始卖面条。

那时,潘云勇每天都会拿着10公斤“玉米面”(朝鲜一种用晒干的玉米粒加工成的玉米面),把这种糟糕的仿制面做成面条。然而,他骑上自行车,在位于东海岸的家乡咸兴沿街叫卖。他要用面条换12公斤的玉米面:10公斤用来做第二天的面条,剩下的2公斤养家糊口。

潘云勇表示:“有时警察走过来,劝我不要卖面条,他们说,我不应向资本主义低头,亲爱的领袖会解决食品短缺问题。”一年前,他逃离了朝鲜。虽然潘云勇经历了种种苦难,但他显得乐观而且颇有精力。

潘云勇今年32岁,如今躲在中国北方一个荒凉偏远的村落。这个村子距离中朝边境不远。在当地人的庇护和帮助下,他和一起出逃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在一间没有浴室的房子里安顿下来。

他表示:“(朝鲜)警方甚至威胁我,如果我还去卖面条,就把我关进监狱。我突然意识到,在朝鲜,他们不让人活下去。” 潘云勇坐在屋里温暖的地上,身上还穿着在附近屠宰厂上班穿的围裙。

“听说中国是个富裕、现代的国家。他们有拖拉机,人们天天都能吃上米饭,甚至在农村也是如此。”他摇着头说道,“中国的狗都不会吃我们的米——它们吃得更好。”

我在中朝边境做了近20次采访,出生在中国的鲜族人和朝鲜难民称,朝鲜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在领袖金正日(Kim Jong-il)的指引下进行的。就在两个月前,我们采访的一些难民还生活在朝鲜这个与世隔绝的国家。

朝鲜仍是全球管控最严的国家。但朝鲜难民近来谈到,在一些靠近中国的地区,特别是北部城市罗津和会宁以及中朝边境南端的新义州,求生的需求正推动着变革。

如果说这代表着朝鲜开始像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一样,向自由市场改革过渡,那是夸大其词。但一些朝鲜难民表示,随着经济状况恶化,导致朝鲜各地开始经商,并出现一批新兴的、与中国做生意的商人。

在2002年“经济改善”时期,朝鲜不仅只有国有市场,并容忍一些农贸市场存在。此后,在政府的默许下——如果说不是鼓励的话,农贸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目前,农贸市场支撑着朝鲜摇摇欲坠的经济,因为按照定量配给制度,政府几乎什么都提供不了。

朝鲜经济陷入困境,可能是金正日决定放弃核武计划的推动因素。分析人士表示,六方去核会谈正取得令人意外的进展,金正日政府希望为其陈旧的工业寻求重油,并结束经济制裁。

根据最近逃离朝鲜难民讲述,朝鲜国内状况令人绝望。据悉,有1万至3万朝鲜难民逃到中国东北,特别是吉林和黑龙江。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东北是落后地区。

英国《金融时报》走访了东北,采访了一些朝鲜人。为了避免因采访危及他们的生命,记者对他们的名字做了改动。(从中国遣返的朝鲜人,会面临进劳改营或更为严重的惩罚。那些没有被抓获的朝鲜难民与记者交谈,则可能会使家人面临危险。)

今年22岁的吴万福(Oh Man-bok,音译) 9月份逃离朝鲜,他表示:“在罗津,所有工厂都已停产。” 罗津位于朝俄和朝中边境附近。人们认为这个城市相对繁荣,因为它是朝鲜主要贸易通道之一。他表示:“人们还要去上班、点名,却无事可做。他们有时闲着,有时回家。他们拿不到工资,在好的月份里,有时可能会分到15天的玉米配给。”

这意味着,女性越来越成为养家糊口的人。她们进山采野菜,或者去集市卖些家里做的小吃。“人们靠小生意维持生计。为了赚钱,她们卖油条、修鞋、或者补衣服,什么事都做。”吴万福表示,“要赚够维生的钱很难,即便在罗津,许多人也要吃豆渣熬的粥。”

作为与中国贸易的主要通道,罗津和新义州一度比朝鲜其它地区更为开放。目前,罗津和新义州的资本主义试验似乎在向会宁蔓延。

从边境线的中国一端,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会宁市。中朝两国之间的分界线是一条浅浅的江,有些地方仅有20米宽。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看到,在连接中朝两国的桥上,几辆朝鲜卡车开往中国,还有很多中国人和一些佩戴金日成(Kim Il-sung)像章的朝鲜人拖着大包走过。金日成是金正日已故的父亲,是朝鲜缔造者。

一位中国边防官员称,每天约有100人从中国这边过桥。他们主要是去探望家人。在夏季,每天随团到朝鲜东海岸海滩度假的人会多达300人。每天约有10个朝鲜人进入中国境内,他们做生意,或探望亲戚。这位中国官员表示:“即便他们在这里没有家人,只要带上1000元人民币也能过关。所以,他们经常借钱来这边买东西,然后到会宁市场做交易。”

随着贸易和旅行增加,贿赂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从上供几颗烟通过国内检查站,到过境交几百元人民币不等。“现在谁都想当边防卫兵,”一位中国鲜族商人表示:“他们不会明说‘给我钱',而是没完没了地查你的文件,问你很多问题,直到给他们钱才行。”

据出逃的朝鲜人说,朝鲜政府似乎了解边防贿赂的事,对此默许并每半年换一次边防,让全国官员都高兴一次,有机会捞点外快。

以前,会宁农贸市场就在边境的桥旁,但今年则搬到市中心一栋教学楼。会宁市人口有18万,由于金正日已故的母亲生在此地,这里居民的生活相对好一些。

宋美玉(Song Mi-ok,音译)表示,在老百姓需求的推动下,农贸市场已成为会宁市和人们生活的中心。宋美玉是中国鲜族人,她最近去过会宁几次。她以探亲(是假亲戚)为名过境,每次假装去探亲时,都会给这家人1000元人民币。

会宁农贸市场早晨七点半开放,黄昏时关闭。“那儿什么都有,” 宋美玉谈到会宁农贸市场时说。“通常,人们先是卖自己种的或做的食物,然而靠利润去做货物交易。”

朝鲜人说,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到,只有“猫角”买不到(注:猫角是朝鲜人的一种说法,类似汉语中的麟角之意)。宋美玉说,市场上还卖韩国援助的大米。即使冒着韩国米被官方没收的风险,商贩也会把米袋拿给人看,因为人们知道韩国米质量好。

在会宁农贸市场上,一公斤大米要价900朝元。鉴于政府工作人员每月平均薪金约为3000至4000朝元,这个价钱相当贵。

“(市场上)做买卖的人很多,全是货币交易;现在没有实物交易了。”宋美玉表示,“朝鲜人很穷,看到人们有这么多钱感到很吃惊。国家不给他们钱,这些钱都是自己赚的。”

一位中国鲜族人去年曾到会宁探亲,他谈到了日益猖獗的毒品交易。他说,二三十岁的人会走到你跟前,卖一种叫做“冰”的白色麻醉药(可能是一种结晶状脱氧麻黄碱),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中国,这些毒品的价格是朝鲜价格的20倍,使走私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买卖。但中国对毒品走私的惩罚措施非常严厉,毒品贩子会竭力把它卖给到会宁来的中国人。

鉴于朝鲜推出新的边界规定,上述农贸市场日益繁荣。几个助人跨境的中国鲜族人称,由于中朝两国加强边境监管,非法越境的人数有所降低;同时,合法进入中国的朝鲜人数量则稳步上升。

对于在中国有亲戚、在韩国没有亲戚的朝鲜人来说,他们可以申请跨境护照。这在造就新一批移民工人,他们合法跨境,为自己和家人工作,而不是为国家工作。李银哲(Ri In-chol,音译)是来自中国的一位朝鲜族传教士,他说:“年轻人来自平壤和其它地区,到这儿工作一两个月,赚点钱。”无论合法跨境,还是以其它的方式跨境,他都对这些人提供帮助。

这位传教士说:“他们花300至400元人民币拿到一个护照,然后就能过境。现在流动更自由了,因为金正日意识到这是让人们活下来的唯一方法。过境的人从亲戚那儿带回钱、旧缝纫机和旧衣服,到市场上去卖。”

尽管中国服装最常见,但由于韩国产品质量较高,朝鲜人更喜欢韩国货。另一位最近去过罗津的中国鲜族人说:“要把商标从韩国服装上剪下来,如果没商标,人们就会假定它们是韩国货,并更喜欢这些衣服。”

李银哲说,朝鲜官员对于过境货物颇为挑剔。他说:“朝鲜人去中国时,允许带回旧衣物。可中国鲜族人想给在朝鲜的亲戚一些衣服时,衣服必须是新的,否则官员会认为有失尊严。”(牛仔装和短裙则被视为美国式道德败坏的象征,仍属被禁物品。)

对金正日政权而言,经济变革(特别是对国家依赖程度的降低)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它们弱化了统治工具。这意味着,在允许和不允许之间的界限很微妙。中国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研究朝鲜和韩国问题的高敬洙教授表示:“由于人们要生存,金正日现在允许这种开放。如果他某天早晨醒来,看到资本主义蔓延过头了,就会下令禁止这一切。”延边大学位于(中朝)边境。

“朝鲜很小,如果变化太多,将威胁政权的持续稳定,从而导致政权垮台。”高教授表示,“朝鲜正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好朋友(Good Friends)是一个总部设在首尔、搜集朝鲜内部生活情况的市民团体。该团体上个月表示,平壤在打击街头的女商贩。好朋友援引一位在华朝鲜官员的话说:“官方认为,女商贩已达到威胁国家政府的程度。”

据报道,这位官员表示:“男人被拴在工作单位工作,却得不到适当的配给。这把男人养家的负担转移到女人身上。由于贸易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计,(对女商贩的)打击并不顺利。”

事实上,这可能已经太迟了。朝鲜与中国的经济交流有所增长,意味着传到朝鲜的信息在稳步增加。一位经常开货车去朝鲜的中国鲜族人表示:“人们的认识和幻想都在变。”

正是这种对华交流,在对金正日政权造成威胁。金正日政权割断了本国人民与外界的联系,借以控制着2300多万朝鲜人,并称他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天堂。传教士Ri In-chol称:“生活在罗津和会宁等开放地区的人,正在更多地接触外部世界。可你深入朝鲜其它地区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因此,即使朝鲜变得更加开放,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它何时会变。如果你参与政治,他们就会来抓你。”

最近一些逃离朝鲜的人表示,人们(私底下)越来越多地讨论一个话题,即“亲爱的领袖”总有一天去世的事。他们说,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去年离开咸兴的潘云勇表示:“国家的控制措施与以前一样严,但如今人们在家中聚会时,会说这种体制是错的。过去,从来没有这种事。”

“金正日总是说,他会养活朝鲜人民,让他们幸福,事实并非如此。如今,有很多人希望金正日早点死。”他说这话的时候耸了耸肩。“我得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国家开始瓦解了。”

译者/何黎
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 ... pa1=0&loc=STORY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安娜•费菲尔德(Anna Fifield)

以朝鲜的标准衡量,潘云勇(Pak Hyun-yong,音译)是位创业者。可这位创业者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在上世纪90年代末肆虐朝鲜的饥荒中,他眼看着家人饿死——先是弟弟,接着是姐姐的孩子。最后,姐姐也饿死了。

潘云勇总算熬过了那段朝鲜当局所称的“艰苦长征”,并开始做一些非共产主义、几乎有些颠覆意味的事儿。他开始卖面条。

那时,潘云勇每天都会拿着10公斤“玉米面”(朝鲜一种用晒干的玉米粒加工成的玉米面),把这种糟糕的仿制面做成面条。然而,他骑上自行车,在位于东海岸的家乡咸兴沿街叫卖。他要用面条换12公斤的玉米面:10公斤用来做第二天的面条,剩下的2公斤养家糊口。

潘云勇表示:“有时警察走过来,劝我不要卖面条,他们说,我不应向资本主义低头,亲爱的领袖会解决食品短缺问题。”一年前,他逃离了朝鲜。虽然潘云勇经历了种种苦难,但他显得乐观而且颇有精力。

潘云勇今年32岁,如今躲在中国北方一个荒凉偏远的村落。这个村子距离中朝边境不远。在当地人的庇护和帮助下,他和一起出逃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在一间没有浴室的房子里安顿下来。

他表示:“(朝鲜)警方甚至威胁我,如果我还去卖面条,就把我关进监狱。我突然意识到,在朝鲜,他们不让人活下去。” 潘云勇坐在屋里温暖的地上,身上还穿着在附近屠宰厂上班穿的围裙。

“听说中国是个富裕、现代的国家。他们有拖拉机,人们天天都能吃上米饭,甚至在农村也是如此。”他摇着头说道,“中国的狗都不会吃我们的米——它们吃得更好。”

我在中朝边境做了近20次采访,出生在中国的鲜族人和朝鲜难民称,朝鲜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在领袖金正日(Kim Jong-il)的指引下进行的。就在两个月前,我们采访的一些难民还生活在朝鲜这个与世隔绝的国家。

朝鲜仍是全球管控最严的国家。但朝鲜难民近来谈到,在一些靠近中国的地区,特别是北部城市罗津和会宁以及中朝边境南端的新义州,求生的需求正推动着变革。

如果说这代表着朝鲜开始像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一样,向自由市场改革过渡,那是夸大其词。但一些朝鲜难民表示,随着经济状况恶化,导致朝鲜各地开始经商,并出现一批新兴的、与中国做生意的商人。

在2002年“经济改善”时期,朝鲜不仅只有国有市场,并容忍一些农贸市场存在。此后,在政府的默许下——如果说不是鼓励的话,农贸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目前,农贸市场支撑着朝鲜摇摇欲坠的经济,因为按照定量配给制度,政府几乎什么都提供不了。

朝鲜经济陷入困境,可能是金正日决定放弃核武计划的推动因素。分析人士表示,六方去核会谈正取得令人意外的进展,金正日政府希望为其陈旧的工业寻求重油,并结束经济制裁。

根据最近逃离朝鲜难民讲述,朝鲜国内状况令人绝望。据悉,有1万至3万朝鲜难民逃到中国东北,特别是吉林和黑龙江。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东北是落后地区。

英国《金融时报》走访了东北,采访了一些朝鲜人。为了避免因采访危及他们的生命,记者对他们的名字做了改动。(从中国遣返的朝鲜人,会面临进劳改营或更为严重的惩罚。那些没有被抓获的朝鲜难民与记者交谈,则可能会使家人面临危险。)

今年22岁的吴万福(Oh Man-bok,音译) 9月份逃离朝鲜,他表示:“在罗津,所有工厂都已停产。” 罗津位于朝俄和朝中边境附近。人们认为这个城市相对繁荣,因为它是朝鲜主要贸易通道之一。他表示:“人们还要去上班、点名,却无事可做。他们有时闲着,有时回家。他们拿不到工资,在好的月份里,有时可能会分到15天的玉米配给。”

这意味着,女性越来越成为养家糊口的人。她们进山采野菜,或者去集市卖些家里做的小吃。“人们靠小生意维持生计。为了赚钱,她们卖油条、修鞋、或者补衣服,什么事都做。”吴万福表示,“要赚够维生的钱很难,即便在罗津,许多人也要吃豆渣熬的粥。”

作为与中国贸易的主要通道,罗津和新义州一度比朝鲜其它地区更为开放。目前,罗津和新义州的资本主义试验似乎在向会宁蔓延。

从边境线的中国一端,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会宁市。中朝两国之间的分界线是一条浅浅的江,有些地方仅有20米宽。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看到,在连接中朝两国的桥上,几辆朝鲜卡车开往中国,还有很多中国人和一些佩戴金日成(Kim Il-sung)像章的朝鲜人拖着大包走过。金日成是金正日已故的父亲,是朝鲜缔造者。

一位中国边防官员称,每天约有100人从中国这边过桥。他们主要是去探望家人。在夏季,每天随团到朝鲜东海岸海滩度假的人会多达300人。每天约有10个朝鲜人进入中国境内,他们做生意,或探望亲戚。这位中国官员表示:“即便他们在这里没有家人,只要带上1000元人民币也能过关。所以,他们经常借钱来这边买东西,然后到会宁市场做交易。”

随着贸易和旅行增加,贿赂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从上供几颗烟通过国内检查站,到过境交几百元人民币不等。“现在谁都想当边防卫兵,”一位中国鲜族商人表示:“他们不会明说‘给我钱',而是没完没了地查你的文件,问你很多问题,直到给他们钱才行。”

据出逃的朝鲜人说,朝鲜政府似乎了解边防贿赂的事,对此默许并每半年换一次边防,让全国官员都高兴一次,有机会捞点外快。

以前,会宁农贸市场就在边境的桥旁,但今年则搬到市中心一栋教学楼。会宁市人口有18万,由于金正日已故的母亲生在此地,这里居民的生活相对好一些。

宋美玉(Song Mi-ok,音译)表示,在老百姓需求的推动下,农贸市场已成为会宁市和人们生活的中心。宋美玉是中国鲜族人,她最近去过会宁几次。她以探亲(是假亲戚)为名过境,每次假装去探亲时,都会给这家人1000元人民币。

会宁农贸市场早晨七点半开放,黄昏时关闭。“那儿什么都有,” 宋美玉谈到会宁农贸市场时说。“通常,人们先是卖自己种的或做的食物,然而靠利润去做货物交易。”

朝鲜人说,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到,只有“猫角”买不到(注:猫角是朝鲜人的一种说法,类似汉语中的麟角之意)。宋美玉说,市场上还卖韩国援助的大米。即使冒着韩国米被官方没收的风险,商贩也会把米袋拿给人看,因为人们知道韩国米质量好。

在会宁农贸市场上,一公斤大米要价900朝元。鉴于政府工作人员每月平均薪金约为3000至4000朝元,这个价钱相当贵。

“(市场上)做买卖的人很多,全是货币交易;现在没有实物交易了。”宋美玉表示,“朝鲜人很穷,看到人们有这么多钱感到很吃惊。国家不给他们钱,这些钱都是自己赚的。”

一位中国鲜族人去年曾到会宁探亲,他谈到了日益猖獗的毒品交易。他说,二三十岁的人会走到你跟前,卖一种叫做“冰”的白色麻醉药(可能是一种结晶状脱氧麻黄碱),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中国,这些毒品的价格是朝鲜价格的20倍,使走私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买卖。但中国对毒品走私的惩罚措施非常严厉,毒品贩子会竭力把它卖给到会宁来的中国人。

鉴于朝鲜推出新的边界规定,上述农贸市场日益繁荣。几个助人跨境的中国鲜族人称,由于中朝两国加强边境监管,非法越境的人数有所降低;同时,合法进入中国的朝鲜人数量则稳步上升。

对于在中国有亲戚、在韩国没有亲戚的朝鲜人来说,他们可以申请跨境护照。这在造就新一批移民工人,他们合法跨境,为自己和家人工作,而不是为国家工作。李银哲(Ri In-chol,音译)是来自中国的一位朝鲜族传教士,他说:“年轻人来自平壤和其它地区,到这儿工作一两个月,赚点钱。”无论合法跨境,还是以其它的方式跨境,他都对这些人提供帮助。

这位传教士说:“他们花300至400元人民币拿到一个护照,然后就能过境。现在流动更自由了,因为金正日意识到这是让人们活下来的唯一方法。过境的人从亲戚那儿带回钱、旧缝纫机和旧衣服,到市场上去卖。”

尽管中国服装最常见,但由于韩国产品质量较高,朝鲜人更喜欢韩国货。另一位最近去过罗津的中国鲜族人说:“要把商标从韩国服装上剪下来,如果没商标,人们就会假定它们是韩国货,并更喜欢这些衣服。”

李银哲说,朝鲜官员对于过境货物颇为挑剔。他说:“朝鲜人去中国时,允许带回旧衣物。可中国鲜族人想给在朝鲜的亲戚一些衣服时,衣服必须是新的,否则官员会认为有失尊严。”(牛仔装和短裙则被视为美国式道德败坏的象征,仍属被禁物品。)

对金正日政权而言,经济变革(特别是对国家依赖程度的降低)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它们弱化了统治工具。这意味着,在允许和不允许之间的界限很微妙。中国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研究朝鲜和韩国问题的高敬洙教授表示:“由于人们要生存,金正日现在允许这种开放。如果他某天早晨醒来,看到资本主义蔓延过头了,就会下令禁止这一切。”延边大学位于(中朝)边境。

“朝鲜很小,如果变化太多,将威胁政权的持续稳定,从而导致政权垮台。”高教授表示,“朝鲜正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好朋友(Good Friends)是一个总部设在首尔、搜集朝鲜内部生活情况的市民团体。该团体上个月表示,平壤在打击街头的女商贩。好朋友援引一位在华朝鲜官员的话说:“官方认为,女商贩已达到威胁国家政府的程度。”

据报道,这位官员表示:“男人被拴在工作单位工作,却得不到适当的配给。这把男人养家的负担转移到女人身上。由于贸易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计,(对女商贩的)打击并不顺利。”

事实上,这可能已经太迟了。朝鲜与中国的经济交流有所增长,意味着传到朝鲜的信息在稳步增加。一位经常开货车去朝鲜的中国鲜族人表示:“人们的认识和幻想都在变。”

正是这种对华交流,在对金正日政权造成威胁。金正日政权割断了本国人民与外界的联系,借以控制着2300多万朝鲜人,并称他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天堂。传教士Ri In-chol称:“生活在罗津和会宁等开放地区的人,正在更多地接触外部世界。可你深入朝鲜其它地区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因此,即使朝鲜变得更加开放,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它何时会变。如果你参与政治,他们就会来抓你。”

最近一些逃离朝鲜的人表示,人们(私底下)越来越多地讨论一个话题,即“亲爱的领袖”总有一天去世的事。他们说,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去年离开咸兴的潘云勇表示:“国家的控制措施与以前一样严,但如今人们在家中聚会时,会说这种体制是错的。过去,从来没有这种事。”

“金正日总是说,他会养活朝鲜人民,让他们幸福,事实并非如此。如今,有很多人希望金正日早点死。”他说这话的时候耸了耸肩。“我得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国家开始瓦解了。”

译者/何黎
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 ... pa1=0&loc=STORY
30年前在香港采访逃港者的稿子该一下就是这一篇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