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中的《渔阳刀谱》真名《辛酉刀谱》刀谱和国内几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38:30
]]
]]
]]
]]
]]
]]
:handshake
楼主专业啊!
好文,收藏中,很长见识!!!
]]
好东西啊.刀谱是否是真传?
相当的不错!
砍死那些王八操的!!!
刀谱应该是真的,只是现在实用的刀法练的人少了.
练来做什么呢?杀人????.....要杀人随身带块砖头好了,起码不会让警察说你"带凶器"收了它....
不杀人?......那有好多东西可以练,不一定非要练它.

好多东西失传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用不上了",用不上自然就少人练,练的人少了自然也就慢慢没人练了,没人练那是"失传"了.

其实现在有些好东西不是不好,也不是现代用不上了,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推广机制来推广.没有一个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来普及...光是个人说什么什么要失传了,要会传到社会上让大家学是没什么用的....关键是要让人明白:你学这样东西你可以得到什么?并且真正的得到了.....跆拳道很好吗?空手道很好吗?剑道很好吗?为什么人家可以世界通行而全世界最高水平的武术比赛连看都没人看呢?...............

另,我家不盖房子....:$
]]
据说有本武术杂志叫 "力与美 月刊14期有抗日大刀队 刀法示范,哪位可以找到上传??
有没有对冷兵器史比较熟知的兄台?想请教些问题
]]
]]
]]
]]
刀和剑在中国骑兵的装备中常见吗?
]]
原帖由 元光 于 2007-12-2 19:41 发表

汉代剑逐渐被刀所取代,再往后就几乎不作为军队的制式兵器了。

从汉开始,刀一直是骑兵常用的武器。


骑兵的刀是什么刀?骑兵用枪吗?
狠了狠心咬了咬牙,决定稍微花点功夫探讨一下18楼的拼盘文章,毕竟该文不是一无是处。:D

总体来看,此文大致由三篇文章拼成,现逐一研究。
一、中国剑VS日本武士刀:首先中国剑是单手剑,而日本武士刀是双手单手都可握的剑。单手剑必然不如双手剑的力量强。而且从灵活角度讲,由于武士刀单手也可以握所以绝不逊于中国剑。单从这点讲,中国剑就略逊一筹。其次,中国剑一般是双刃,双刃特点是锋利,但是别忘了,自古钢刀口易伤。实战时对方用武器向我劈砍时,中国剑如从正面抵挡就会伤及其刃。所以反而不如日本武士刀可以用刀背抵挡,攻守兼备。再次中国剑是直刃,而日本剑是弯刃。弯刃比直刃更加灵活,从力学角度讲也比直刃更加耐用。最后综合而看,中国剑特点是灵巧、轻快、飘逸,而日本刀是势重力沉,但又不欠缺灵活,所以单从武器设计角度讲,日本武士刀技高一筹。
二、中国剑法VS日本剑法:中国剑法原则讲究轻灵、飘逸,剑法套路繁琐花哨。日本剑法原则讲求快速、准确、势重力沉。实际方法简单有效。因而从实战的角度讲,中国剑法更有一定的表演性,但日本剑法更符合实战要求。故此,中国剑术逊于日本剑道。
三、中国剑发展VS日本剑道发展:中国剑法流派不少,但大体上大同小异,没有太大差别,而且目前发展落后,故守传统、不思进取,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同时招式繁琐、效率低下,所以受众群体很少。而日本剑道流派很多,更重要的是流派之间差异虽然大体相同,但在具体战法上各个门派之间各有千秋。同时发展迅速,虽然不如中国剑历史悠久,但是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而且由于其招式简洁有效,故此受众群体也很广,风靡世界。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剑术的确落后于日本剑道了。这不是民族情感可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只能奋发图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段质量最高,问题也最少。但日本刀是不折不扣的刀,如果要对比应以中国刀为对象才比较合适。




日本刀的祖宗—中国唐刀本色
横刀,最初传到日本的唐刀,其刀形是直形的刀,发展到后来逐渐被日本人变为了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而现在的日本刀其刀形在刀身上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
  
    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大刀”。横刀,为双手刀,是在汉朝的“环首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研制的,去掉了在汉朝常见的刀柄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使其变为可以双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长直刀,基本形状和现在的“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横刀的刀身及刀锋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现在的常见的“日本刀”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唐朝横刀的形状为直刀形状。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刀”的形状总体上就是完全抄袭中国的唐朝的“横刀”样式,虽然这对于喜欢标榜“日本刀”攻击力的日本人来说是种难堪,但是这的确就是真实的历史。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
 简单来说唐刀是直刃 其他刀都是带弧度的这是最大的区别 不过唐代晚期的一些唐刀也是有弧度的
 日本刀直系血缘是唐刀,优点是锋利硬度高,缺点是成本高昂且不可修复
  
  唐朝很多节度使就差点当唐刀弄到破产,唐之后就逐渐淘汰了
  
  也就适合战争规模小的日本使用,而且别让电影误导,似乎日本兵人手一刀似的,其实只有武士阶层才装备得起。而且日本资源少,盔甲材料都是竹木结构为主,就算将军所用高档货也只是关键部位包铁皮而已,对武士刀损耗较小
  
  所以实际上倭刀和中国剑差不多,中看不中用,基本上一场战斗下来就报废了。还是大刀片更适合实战。价格便宜量又足,报废了就回炉也无所谓,真正大战场上最使用还是厚大砍刀。
  
  日本刀基本上和花剑一样,单打独斗用还行,想上战场,准备50把备用吧。基本上在万历朝鲜战场上,日本刀碰到明朝的砍刀队,是连刀带人一块被砍断,当时装备的砍刀重量12KG.日本刀的重量在0.8~1.2KG之间
近些年来,日本居合道(剑道)在中国悄然兴起,练习者在使用竹剑之余,还喜欢买一把乃至数把买日本武士刀把玩、收藏。于是带起了武士刀行 销。  
   中国很早就开始造刀,而广泛用于战争的刀最初是汉朝从剑演化出来,汉刀刀身宽度与剑相当,也象剑一样直,单边开刃,背厚,比剑重,刀柄与 刀身一体锻造而成,柄末有环,称“环柄铁刀”,日本有汉刀出土,日本刀源自汉刀,后继续吸收唐刀制法。  
  中国刀和日本刀对陈。明朝倭寇扰乱沿海,明go-vern-ment派戚继光等出兵剿灭。初时,倭寇凭藉坚硬锋利的武士刀和不要命的凶狠打法,对明军造成一定 冲击。明军有些伤亡,武器也有损坏,明刀硬度不及武士刀,在对击中卷刃了,有的长兵木柄报废。这其实是古代战争的正常现象。倭寇也有死伤,其 武士刀也一定有损坏。有人认为“倭寇在兵器上对明军有优势”是不科学的,你若有兴趣,可花数千元上万元买把顶级武士刀砍一下柴刀木柄,再对着 柴刀身猛砍数十刀,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古时的武士刀物理性能还没有现代钢材造的武士刀好呢!还有,明军使的是“十八般”(多种)兵器,在兵器 方面是不吃亏的。之后,明军适应了倭寇打法,愈战愈勇。戚继光率领的明军与倭寇大小数十战,未尝败绩。后来,明军赴北韩,与丰臣秀吉的日本政 府军作战,也是胜利告终。而日本有“记载”:丰臣秀吉的日本go-vern-ment军手里拿武士刀把明军手里的武器(有“十八般”呢!)悉数削断,竟有中国人在 网上发文说相信“非妄言”!那其实是带宗教色彩的武士道神话罢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刀和日本刀再度激碰!凭藉飞机大炮的威力,象征武士道精神的日本武士刀在华夏大地上耀武扬威,无恶不作。我抗日健儿拿起 大刀,奋勇杀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把日本鬼子砍得鬼哭狼嚎!xuanzhuan同志所描述的抗日大刀与我看到的资料不符,当时官造军队使用的大刀 刀身类似朴刀(有别于现在常见的武术牛尾刀),刀柄与刀身一体锻造而成,柄上缠布或皮,柄末有环,一般没有xuanzhuan同志所描述“当时大刀一把 重达20斤,也就是12公斤”,我看到的资料说大刀一般是1公斤多,而武士刀一般不足1公斤。民间抗日组织也流行用这种大刀。当时民间抗日组织还使用 一种刀身与柄一体锻造的朴刀,柄长40cm以上,双手使用,俗称这种刀为“双手带”,也叫“双手代”,通称为大刀。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骑兵使用的 是刀身较长的马刀。还有景颇人也用他们特有的长刀杀鬼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刀对日本刀屡战屡胜,在抗战史上写下光辉一笔。由此看来中国刀实战 性能确实比日本刀好。  

  实际上,刀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已经很小,日本侵略者依仗优势的近代化军事装备,使无数手无寸铁的中国老弱妇孺化为武士刀下的冤魂,武士刀 沾满了中国同胞的鲜血!至今有热血的中国人看见武士刀,心中仍觉深深的痛!建议司法机关执行“刀具管制条例”处理武士刀,而出于尊重传统,对武 术刀应区别对待。对保留下来的抗日大刀则更应大力保护。
  一个国家的武术与武器发展取决于那个国家的武术发展方向;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到一直到唐宋时带,都是以军事方向为主,而唐宋以后则是以民间击技为主,而日本则完全是以军事方向为主。
  
宋代以后 朝廷禁止私造,我们国家宝贵的刀文化就从此衰落了
而小日本继承了我唐刀的制造精华。

这大概是一篇文章,内容错多对少,还算值得详细研究。
1,唐刀是日本刀的直系祖先不假,但是说日本刀形状“完全抄袭”唐刀,这就比较不要脸了。
2,日本刀的生产工艺确实比中国刀要复杂,效率也较低,但成本并不是高昂到不能大量装备的程度,而且一旦对工艺进行简化,成本就能大幅降低。明代仅通过政府间的勘合贸易卖到中国的日本刀就多达二十万把以上,其中质量差的价格不过几贯铜钱,最便宜时仅一贯,日方仍有利可图。
3,关于日本刀的寿命,说一场战争毁掉一把刀不算夸张,但这主要是以艺术品的角度来考察。日本刀的存世量太大,不算昭和军刀,也差不多能在百万以上,所以日本刀鉴定异常严格,稍有制造瑕疵或使用痕迹的日本刀往往就会沦为次品。但如果以能够修复并继续使用的角度来看,这么说就比较夸张了。举个例子:http://web.kyoto-inet.or.jp/people/yokotat/page6.html,其中绝大多数可修复,报废的很少。
至于说日本刀“一砍就折”、“一掰就折”基本就是想象+YY。国内有人掰折过日本刀,有兴趣请搜索“关住金高”。
明清中国刀刃部硬度普遍不如日本刀,刀身更轻薄,开刃角度往往更小,实际寿命更低。如果按照现在对日本刀保存状态的评价方法来考察,存世的中国刀大多数都是废铁。虽说非常令人痛心,但这是事实。
如果硬要比较互砍的结果,那中国刀的损坏程度要比日本刀大。
4,至于日本装备竹甲的说法,别的论坛早就被批了不知多少次了。镰仓时代开始,武士阶层使用的大铠,铁、皮革和竹都是主要使用的材料,很多部位直接由铁板铁环连缀而成,而且越到后期,竹的使用越少,并逐渐转为用在装饰的部位上。稍后的胴丸和当世具足则一直由皮、铁制造。即使足轻使用的腹当腹卷,铁的使用虽然较少,皮革用的还是足够多的



日本刀主要有4部份1 玉刚 2暗光花纹刚 3包刚法 4局部淬火,而其中玉刚就是高碳刚,是日本人发明的,虽然硬度高,但易脆,而暗光花纹刚与包刚法都是唐朝时连同刀的形状与双手剑派一起传过去的,因此当时的日本刀不叫武士刀,而叫唐样大刀,而日本人淬火时采用高温过火(还是低温回火我忘了,想知道自己去查)虽然可以提高硬度但易脆,日本刀的硬度为58-60,可以更高,但会使刀身容易折断,就硬度,日本刀是很精良,但就耐用度,完全是废物,其缺点有:
  
    1寿命短
    在日本战国时代时,一场战争就可以换掉一把刀 ;
  
    2无法修复,一但刀身有裂痕,那一把10万块的宝刀,就跟一快废铁一样,唐朝go-vern-ment就是差一点被包刚法搞到破产,因此包刚法才会在中国绝迹 ;
  
    3像玩具一样,易坏,在明朝时,日本刀最大的克星不是刀法,而是少林寺铁棍,当倭寇遇到少林僧人时,往往都是连人带刀一起被打烂,而在八年抗战时,武士刀一遇到大刀队时,也是连人带刀被砍成两半 。
  而武士刀之所以会硬度高,是因为武士刀的韧口很薄,易卷口,因此需要提高硬度,以增强耐用度与杀伤力,一个剑道高手,杀了100个人后,其刀与刀的碰撞次数可能不到一次,所以剑道最忌讳刃口相格,因此武士刀试刀适用死人试刀,而中国刀剑因为要面对许多重兵器,加上碰撞次数高,因此试刀时,是以刃口砍石头,以不卷刃为主,其注重的是弹性 因此就顶级刀剑而言,我最推崇以大马士革刚加上中国花纹刚打成的刀剑,就大马士革刚与日本玉刚的优缺点,我上述言论的掺考资料都是从这边来的,所以要是我说的有问题,请去找他们吵
  
  顺带一提,目前硬度最高的刀,是西洋刀匠打的刺刀(因为短) ,至于中国刀与日本剑谁好谁坏,我套用他们的一据话,中国刀剑注重弹性,而日本刀剑则注重硬度,因此无法比较 。
    
  而至于剑道方面,双手剑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其特点为,大开大阖,利于战阵(去看漫画:天界无限:黄展鸣画),但变化不易,不适合一般民间一对一的击技,因此一直到唐朝时以门派的形式传过去后,就被淘汰了,(国术杂志:力与美:第130期)至于剑道的技巧方面,他们注重的是:在敌人砍到我前,先砍倒敌人:因此他们注重的是速度,完全攻击,并不防守,以跟敌人同归于尽的气势,一刀杀掉对方,所以他们不需要技巧,而且双手剑传到日本时,他们只学到了型式,并没学到最重要的,也就是腰的运用,因此,剑道用的是手臂肌肉的力量,而不是像中国武术,以腰部的离心力的力量,所以日本刀会那么薄,不是技术好,而是太重他们拿不动,一把标准武士刀,重1200公克,而中国单刀则是3。5公斤,要是武士刀太重,很容易在停刀时伤手。

  至于剑道与苗刀的差别,在于苗刀有用腰部的力量与反手刀,挥砍时有直劈也横扫,而武士刀则因为腰部固定不动,所以是以直劈为主,而且劈砍时,上手前推,下手微往后收,以杠杆力矩方式旋转,这时会有两个旋转中心,因此剑道的速度很快,缺点为,要砍第二刀时,要先回刀再砍,中国刀则是反手刀,因此不必回刀, 至于抗战刀法有三种说法 :
  
    1大刀王五的鬼头刀法,请去找电影:一刀倾城:里面王五那把鬼头刀厚达1公分以上 ;
  
    2抗战时期,中国go-vern-ment除了聘请著名武术家教授中国刀法,还由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传授日本式劈刺,并且研究专门对付剑道的招式 ;
  
    3苗刀刀法
  
  顺带一提,日本武士刀遇到大刀队之所以会死的那么惨,是因为日本武士刀只砍人,而大刀队则是人也砍,刀也砍,当时大刀一把重达20斤,也就是10公斤,是武士刀的十倍,武士刀根本承受不了 。
  
  而且当时大刀队之狠,专砍人头,因而当时日本兵吓的还曾在钢盔上装护颈。
  
  日本武士刀,的确有它优秀的一面,但是这是以牺牲另一方面性能为代价的。它的材料其实就是现在金属学上的高碳钢,非常容易氧化,易于锈蚀,您看日本武士有事没事拿块白布擦来擦去的,那不是摆酷,是没办法,太容易生锈了。
  
  大马士革钢的确出色,它在中国有个名字叫作镔铁。 -- 我们要是听评书谁手使两把镔铁刀,好像不够威风,比什么亮银枪,宣花斧差劲多了。实际上要是真的镔铁,那就要称作宝刀了!日本兵带脖套是热河-长城之战时候的事情,主要是应付中国军队的夜袭 -- 他们还有一件宝贝,就是日本厚实的兜裆布,被刺刀刺中腹部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时孙殿英式步枪的刺刀硬度不够,往往被这个简单的防护给挡住
  
  闲人以为与日本武士刀进行单兵格斗,最理想的武器是宋代常用的朴刀,或铁棒。斩马刀嫌长,被对方抢入空门后不易防守。日本刀就本身来说,最大的缺点是成本。而以简单的夹钢技术制作出的厚背大刀,即可完全彻底压制倭刀。类似日本刀的制作方法,在中国古代称为折铁刀,其性能不下于镔铁刀。两种材料均因为成本的关系而稀少,所以装备军队的大多是简单的夹钢刀了。
  
  日本刀上的花纹,实际上是要轻度锈蚀后,才会显示出来的。擦拭刀专用的工具中,有很细的铁粉,就是干这个用的。
  
  日本刀的名声,实际来自武士道文化的自我宣扬。实战中意义不象宣传的那么大 。明军同倭寇战斗时兵器吃亏,是因为中国士兵大多用木柄的长矛,这种兵器适用于步兵阵大规模野战使用。而同倭寇的战斗是小规模的,类似于特种作战剿匪 所以一交手是混战,普通木柄让日本刀轻易批倒。但是后来明军用沸油泡过的 竹枪就占了上风,可见日本刀一般般!!!!!!!!

这段是流传了很多年的一片网络月经烂文,原名《不必说日本刀好》,作者完全没有古兵器知识,通篇几乎全错,无可取之处,不知毒害了多少上进青年。我是看见一次啐一次。
原帖由 ppkshock 于 2007-12-2 21:00 发表
骑兵的刀是什么刀?骑兵用枪吗?


明代以前军制我了解得很少,印象中古代绘画作品里骑兵佩刀就是同时期的制式刀,步骑兵佩刀似乎没什么区别。

明清两代刀和枪都是骑兵的制式装备。明代《练兵实记》中记载骑兵部队单、双手刀合计约50%,枪棍约15%。清代准确资料一时就找不到了,但枪、刀、弓都是骑兵的制式装备。
从史料、绘画作品、实物来看,明清骑兵刀和步兵刀外形差别不会很大,而具体是现存实物中的哪一种刀形,这恐怕还没人说得清。
个人也学点武术,只是练习擒拿格斗和双节棍比较多,对刀、剑、棍、枪只是略有了解。谈点看法:
    1.刀法:日本刀基本为手臂发离,出刀快,但首击不中,回撤就慢了。
    而中国苗刀则以腰部发力,配合通臂和八卦的步伐,由点、线、面的攻击,招法灵活。
    2.刀质:日本钢材质上乘,刀口锋利,但横力略有不足,我曾经用日本刀横撞墙,刀断。
    中国现在上品的龙泉造苗刀,不仅锋利,而且柔韧兼备。我曾经见龙泉试刀,砍猪排骨一刀就断2截,刀口无伤人也非常轻松
老兄弄折过日本刀?佩服!
什么刀?国内仿造还是日本原产?模造、半锻还是本锻?
]]
兵器中的霸主——刀
西汉初年,骑兵作为独立的兵种开始出现。虽然在秦始皇陵的陶俑坑中也发现了和战车部队排列在一起的骑兵形象,但是,成建制大量使用骑兵,还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经过楚汉之争到西汉初年这一历史时期开始的。纵横驰骋在战场上的大队骑兵,手执长剑向敌人冲击时,由于马速很快,想要击伤敌人,主要靠挥臂劈砍而不是用剑向敌人推刺。这样一来,,剑的尖长锋利的作用不大了。虽然长剑两侧都有刃,但是臂砍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侧的刃,另一侧的刃不能发挥作用,制造工艺复杂,而且臂砍时极易折断。只有解决这个问题,能为骑兵生产更适用的劈砍武器,才能提高战斗力。于是就出现了环柄长刀。它是一种专用于劈砍的短柄武器。长刀的一侧有刃口,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脊为刀背,同时去掉了尖锐的长剑锋,厚脊薄刃,不但从力学角度有利砍劈,而且力脊无刃,可以加厚而不易折断。

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及以后的10年间,汉军与匈奴发生过三次大的战役,双方参加战斗的骑的骑兵总数约二十万之多。对骑兵来说,长剑的劈刺显然不如长刀的劈砍杀伤力大,所以汉代骑的环柄长刀,逐渐代替了剑。

这种刀即是我国战刀的祖型,又与现今苗刀相似,所以苗刀也称汉刀。刀刀柄首端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的环状,所以常常把这种汉刀叫做“环柄长刀”或“环首刀”.

在河南洛阳出土的西汉墓里,可以见到随葬的环柄长刀。例如:1957~1958年在洛阳西部清理的23座西汉墓里,都发现了随葬的环柄长刀。它的长度从58~114厘米不等。
]]
]]
苗刀网上的宣传有很大问题。
从史籍文物来看,双手窄身长刀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断层的。宋代虽有斩马刀,但形制似乎更接近手刀的放大版,长度也仅在四尺左右。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双手窄身长刀再没有使用,否则明代军事著作不会说长刀“此自倭犯始有之”(戚继光《纪效新书》)、“倭国之制,其利于步,古所未备”(茅元仪《武备志》)。
从戚继光的著作来看,长刀大规模装备推广是在嘉靖以后的北方,并未用来平定倭患。
清代,双手长刀一直是军队制式装备,主要有绿营双手带刀、绿营斩马刀、绿营长刃大刀等。

至于“苗刀”的称谓,始自民国初年曹锟的苗刀营。“苗刀”一词出现得太晚,现代苗刀和汉环首差别又实在太大,所以我认为把苗刀和汉刀混为一谈是对先人的不尊重,而把苗刀作为日本刀的祖先就明显是搞错了年代顺序和传承关系。

至于老周的产品,当工艺品、武术器械甚至用来实战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而往传统文化的高度拔就比较勉强了。如果多看古代兵器实物资料并从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刀友百兵qbq等论坛,自然会明白。
]]
古兵器方面我不过是初学者。国内高人很多,而且有专门的网站论坛,我只是在学舌罢了。:D

关于破锋八刀,本人并不了解,也没找到详细资料,在此希望别的朋友能够指教。
受益匪浅!!
18楼的帖子确实太夸张,大刀片怎么看都不象3.5KG的样子,日本刀也不轻,威力十足。我只相信日本刀确实难以砍断中国的大刀片。但是两者对拼,大刀虽然力度也很高,但是毕竟短了一截,容易吃亏。大刀片善战很可能是因为对付刺刀的优势。
    苗刀看来更不好练,但是威力估计不小,尖端线速度恐怕还要高出日本刀不少,又比日本刀长,所以实为利器。
原帖由 55300163 于 2007-12-1 12:22 发表



兄弟,我关心的是刀谱,你关心的是考古。
我想学的是正宗29军的刀法,是否能象日本剑道样在中国民间推广。同时融合下西夏刀法、苗刀法、蒙古刀法和传统的双手剑等的技艺。现在都接近失传。

这个正是恢复华夏剑道的一个思路.
原帖由 55300163 于 2007-12-3 12:36 发表
个人也学点武术,只是练习擒拿格斗和双节棍比较多,对刀、剑、棍、枪只是略有了解。谈点看法:
    1.刀法:日本刀基本为手臂发离,出刀快,但首击不中,回撤就慢了。
    而中国苗刀则以腰部发力,配合通臂和八卦 ...

说日本剑道是手臂发力为主就大谬了,日本剑道同样是腰部发力的
原帖由 闲云潭影 于 2008-2-5 21:25 发表

说日本剑道是手臂发力为主就大谬了,日本剑道同样是腰部发力的

日本剑道主要竖劈砍为主,以快取胜,如果用腰部的话是不是会慢?那就无法继续保持高的劈砍速度。苗刀其实重量很重为了速度力量必须用腰部,日本刀其实是很轻的,单手劈砍一点问题没有,也就保证它的速度。日本刀结构就有问题,非常薄尤其是刃,越薄刀越快,也就越容易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