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封来自太平洋上“雪龙号”的电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8:33
2007.11.28   

随“雪龙号”远赴南极的华师大学生林凌发回首封电邮  在船上一天当作两天用
    10:00上午首发
    跟随中国科考队赴南极开展第24次南极科考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林凌,在“雪龙号”上给导师发来首封电邮。这封来自太平洋的邮件今天让他的导师、实验室兄弟姐妹们兴奋不已。
    林凌是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生,11月12日登上远赴南极科考的“雪龙号”。他在发给导师赵云龙的信中说,这次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每天都需工作15到16个小时。再加上船上的一些活动,安排都很满,内容也很丰富。
    这次航行他的任务包括:采用流式细胞仪,走航观测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异养细菌生物量;观测走航过程中水域叶绿素的情况;异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DAPI染色试验。这些研究工作每隔6小时就要现场采样,因此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此外,他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处理一些分子生物学样品和藻类活体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以便回来后课题组能够很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他说,现在船快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了,大概要在那里停靠两天。从上海出发后,他很快就习惯了船上的生活,除了在菲律宾附近遭遇气旋难受了两天,其他都很好,就是睡觉时间断断续续而且不是很够。
    林凌的导师赵云龙说,“雪龙号”上网络信息资源受限,上网费用十分昂贵,船上每个科考队员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上网,而且上网时间每人只有几分钟,所以要发送一封邮件实在很不容易。但林凌说,只要有机会他会将自己的科考经历和工作进展向学校和导师汇报,与同学们一起领略科考之旅的甘苦和憧憬。



首封来自太平洋上“雪龙号”的电邮
日期:2007年11月28日
   

    “我感到很幸运自己能搭载实验、设备、住宿条件得到大大改善的“雪龙号”。想想以前条件那么艰苦,很多前辈就这么坚持下来了。这次,我说什么也要尽力完成任务,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这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林凌同学临行前向为他送行的学校领导老师作出的承诺。2007年11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林在勇和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旌旌专程赶到上海外高桥码头为林凌出征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暨2007-2009国际极地年(IPY)中国南极航次送行。带着校院领导和同学们的殷殷嘱托,身负国家交予的历史重任,林凌登上了远赴南极科考的“雪龙号”。
    “雪龙号”搭载着科考队员踏上了新的征程,也留给我们新的期待。短短的两周过去了,11月27日我们盼来了第一封来自太平洋上“雪龙号”的电邮,林凌在信中向导师汇报了近期的科考工作进展,并再次向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据林凌的导师赵云龙教授说,“雪龙号”上网络信息资源受限,上网费用十分昂贵(可能与卫星通讯有关),因船上每个科考队员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上网,而且上网时间每人只有几分钟,所以要发送一封邮件实在很不容易。但林凌表示,只要有机会我会将自己的科考经历和工作进展向学校和导师汇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科考之旅的甘苦和憧憬。

附林凌的邮件:
赵老师:
    见信好!
    我是林凌,在“雪龙”船上一切都好,请赵老师勿挂念,现在船快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了,大概要在弗里曼特尔停靠两天。
    船上的生活很快就习惯了,除了在菲律宾附近遭遇气旋难受了两天,其它都很好,吃的也很多,就是睡觉时间断断续续而且不是很够。
    这次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每天都需要工作15到16个小时,再加上船上的一些活动,安排都很满,内容也很丰富。
    目前,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算顺利,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也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了。这次航行我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主要采用流式细胞仪,走航观测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异养细菌生物量;观测走航过程中水域叶绿素(分20um以下和总叶绿素)的情况;nano-级异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DAPI染色试验。以上研究工作每隔六个小时就要现场采样研究,每天花费在工作的时间较长。此外我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处理一些分子生物学样品和藻类活体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以便回来后课题组能够很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一个人在外面,懂得了不少东西,也明白了科学研究的辛苦,更加理解赵老师和学院老师们的不易,以后的行程我会更加努力的。
    匆匆忙忙赴南极,给学校和赵老师带来了很多麻烦,再次对赵老师表示感谢,对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给予这次机会表示感谢,特别感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林在勇老师临行那天特地赶来为我送行,我一定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争取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在途中,遥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代问同学们和实验室各位兄弟姐妹好!

                                                       学生:林凌
                                                     2007年11月26日
                                                  (来信文字略作修改)2007.11.28   

随“雪龙号”远赴南极的华师大学生林凌发回首封电邮  在船上一天当作两天用
    10:00上午首发
    跟随中国科考队赴南极开展第24次南极科考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林凌,在“雪龙号”上给导师发来首封电邮。这封来自太平洋的邮件今天让他的导师、实验室兄弟姐妹们兴奋不已。
    林凌是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生,11月12日登上远赴南极科考的“雪龙号”。他在发给导师赵云龙的信中说,这次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每天都需工作15到16个小时。再加上船上的一些活动,安排都很满,内容也很丰富。
    这次航行他的任务包括:采用流式细胞仪,走航观测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异养细菌生物量;观测走航过程中水域叶绿素的情况;异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DAPI染色试验。这些研究工作每隔6小时就要现场采样,因此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此外,他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处理一些分子生物学样品和藻类活体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以便回来后课题组能够很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他说,现在船快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了,大概要在那里停靠两天。从上海出发后,他很快就习惯了船上的生活,除了在菲律宾附近遭遇气旋难受了两天,其他都很好,就是睡觉时间断断续续而且不是很够。
    林凌的导师赵云龙说,“雪龙号”上网络信息资源受限,上网费用十分昂贵,船上每个科考队员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上网,而且上网时间每人只有几分钟,所以要发送一封邮件实在很不容易。但林凌说,只要有机会他会将自己的科考经历和工作进展向学校和导师汇报,与同学们一起领略科考之旅的甘苦和憧憬。



首封来自太平洋上“雪龙号”的电邮
日期:2007年11月28日
   

    “我感到很幸运自己能搭载实验、设备、住宿条件得到大大改善的“雪龙号”。想想以前条件那么艰苦,很多前辈就这么坚持下来了。这次,我说什么也要尽力完成任务,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这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林凌同学临行前向为他送行的学校领导老师作出的承诺。2007年11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林在勇和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旌旌专程赶到上海外高桥码头为林凌出征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暨2007-2009国际极地年(IPY)中国南极航次送行。带着校院领导和同学们的殷殷嘱托,身负国家交予的历史重任,林凌登上了远赴南极科考的“雪龙号”。
    “雪龙号”搭载着科考队员踏上了新的征程,也留给我们新的期待。短短的两周过去了,11月27日我们盼来了第一封来自太平洋上“雪龙号”的电邮,林凌在信中向导师汇报了近期的科考工作进展,并再次向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据林凌的导师赵云龙教授说,“雪龙号”上网络信息资源受限,上网费用十分昂贵(可能与卫星通讯有关),因船上每个科考队员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上网,而且上网时间每人只有几分钟,所以要发送一封邮件实在很不容易。但林凌表示,只要有机会我会将自己的科考经历和工作进展向学校和导师汇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科考之旅的甘苦和憧憬。

附林凌的邮件:
赵老师:
    见信好!
    我是林凌,在“雪龙”船上一切都好,请赵老师勿挂念,现在船快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了,大概要在弗里曼特尔停靠两天。
    船上的生活很快就习惯了,除了在菲律宾附近遭遇气旋难受了两天,其它都很好,吃的也很多,就是睡觉时间断断续续而且不是很够。
    这次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每天都需要工作15到16个小时,再加上船上的一些活动,安排都很满,内容也很丰富。
    目前,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算顺利,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也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了。这次航行我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主要采用流式细胞仪,走航观测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异养细菌生物量;观测走航过程中水域叶绿素(分20um以下和总叶绿素)的情况;nano-级异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DAPI染色试验。以上研究工作每隔六个小时就要现场采样研究,每天花费在工作的时间较长。此外我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处理一些分子生物学样品和藻类活体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以便回来后课题组能够很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一个人在外面,懂得了不少东西,也明白了科学研究的辛苦,更加理解赵老师和学院老师们的不易,以后的行程我会更加努力的。
    匆匆忙忙赴南极,给学校和赵老师带来了很多麻烦,再次对赵老师表示感谢,对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给予这次机会表示感谢,特别感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林在勇老师临行那天特地赶来为我送行,我一定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争取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在途中,遥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代问同学们和实验室各位兄弟姐妹好!

                                                       学生:林凌
                                                     2007年11月26日
                                                  (来信文字略作修改)
华师大"80后"硕士生将随雪龙号奔赴南极考察   
2007年11月9日

    “在南极你会不会看到帝企鹅?”“南极很冷,你那么瘦,能抵抗得住进而坚持科考吗?”“再问一个很私人的问题,你会不会游泳?”……学生的每一个向林凌抛出的问题,都能引发一阵友善的笑声,而同学们期待他答案的眼神,甚至被副校长林在勇幽默地形容为“就像在看刘翔一样”。

    林凌,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11月12日启程赴南极科考,他亦是此行上海仅有的2名高校在读生之一,年仅23岁。另外一名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一学生张杨。昨晚,在华师大小礼堂,数十位师生为林凌举行特别的欢送会,同时也共同分享了一把对“南极之行”的美好憧憬。

“80后”的他
成校内赴南极第一人

   
    昨天晚上,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小礼堂灯火通明,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特殊而隆重的欢送会———欢送即将赴南极科学考察的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林凌。
   
    记者了解到,1984年出生的林凌,虽然还是小小年纪,却堪称是该校首赴南极科学考察的“第一人”。 来自江西的他,200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2005年免试直升本校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科研究生。昨晚,校领导、导师赵云龙教授、师祖赖伟教授,以及动物学科的师生们一起为他出征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暨2007-2009国际极地年(IPY)中国南极航次送行。

赴南极,
是科考不是“旅行”  
   
    一个在读硕士研究生赴南极,究竟是背负重任还是仅仅是一次随团“旅行”?导师赵云龙教授说:“据我所知,每个人都是各司其职,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每个领域都没有重复的人去。所以虽然林凌还是个在读研究生,但他的现场工作是绝对严肃而不是儿戏。”
   
    林凌告诉记者,11月12日,他将随团从上海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出发到南极,预计于明年四五月份回国。他的考察项目是“南大洋表层走航和测区微型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据介绍,大面的海洋微型浮游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是海洋微型生物资源(浮游细菌、微藻和原生动物等)开发利用的基础,将为我国在今后对南极海洋微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测区微型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可以为南大洋海洋水团的运动提供可能的指示作用。
   
    该课题需要在整个科考航次完成海水采样、成分分析、样品测量等工作,期间需要掌握沿途和南大洋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以及需逐步建立微型浮游生物基因文库,可谓任务量大、程序复杂、工作艰巨。“每天早6点、12点,晚6点和12点,我都要准时进行海水采样,接着再通过仪器进行后续分析。应该说工作时间还是排得比较满的。”

赴南极科考
缘于出色的动手能力
   
    那么,林凌究竟是如何入选此行科考团的?昨天的送行会上,这个“秘密”第一次向学校师生揭开。
   
    原来,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历来重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去年,林凌有幸参与导师赵云龙教授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计划科技处处长何剑峰研究员的科研合作项目。其优秀表现及出色的实验动手能力,获得了何老师首肯,并在今年推荐其参加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据悉,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为了此次的科考任务,还专门投资近千万元专门购置了包括流式细胞仪、唐纳荧光剂、Millipore超纯水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林凌南极考察之用。
   
    记者获悉,自今年8月接到国家海洋局(出国任务书)之邀、前往南极执行中国第24次考察任务,参与其中的南大洋度夏任务后,林凌愈发奋进,第一时间开始作起大量准备工作,阅读相关论文和文献、查阅大量关于南极地区的物理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争取不辱使命,圆满出色地完成国家任务。”林凌如是说。
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上午启程
26岁博士生将登上南极制高点

------------------------------------------
  今天上午,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从位于外高桥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程。此次南极考察队由188名队员组成,将围绕中国南极内陆站建设选址、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现场实施这三大主线,完成37项科学考察和10项后勤保障工作。这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首航,该计划的实施将使我国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新贡献。
  
  【人物采访】

  “老南极”、“小南极”同登雪龙号
  领队去南极是一次出差

  此次南极科考的领队、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党委书记魏文良今年57岁,在队员中年龄最大。“这已是我第10次去南极了。”魏文良说,“第一次去是1988年,第二年还参与了中山站的建站工作。对我们这些‘老南极’来说,去南极就是一次出差,只不过路途比较遥远。”
  说到这儿,副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秦为稼走了过来。“其实,即使不去南极,我们也一直在各地转悠。”秦为稼是北京人,说话一口京味。谈到这次科考的一大任务,为南极内陆科考站选址,秦主任说,这次中国人要做的是“最牛的方案”。选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海拔4093米,最低温度-89℃,风力惊人,“我们可以在那里挖到几百万年前的冰芯,它们保留着那时地球的气候环境信息,还能进行条件最棒的天文观测。”

  内陆队员有点紧张,但不害怕

  崔祥斌,地球物理专业的博士生,今年26岁,虽是首次参加科考,但他却承担着极为艰巨的任务——登上冰穹A,用冰雷达作冰盖结构探测。我国第三座南极科考站坐落在何处,小崔提供的数据至关重要。
  “说实话,我有点紧张,但没什么可害怕的。”崔祥斌说,“因为我的导师、这次内陆考察队的队长孙波曾经登上过冰穹A,所以我心里还是有底的。”
  据介绍,“雪龙”号抵达中山站后,17人组成的内陆冰盖考察队将乘雪地车前往1250公里之外的冰穹A,计划30天后到达那里。一路上最危险的“敌人”是冰裂隙,一旦有人掉入,其他队员只有呼叫直升机,让飞机用绳索把他们吊上来。考察队已制定了详尽的安全方案,2005年登上冰穹A的队员也留下了行进路线的记号,小崔坚信他们能安全到达。

  华东师大学生我的任务在航程上

  除了小崔,“小南极”里还有一名在校生,他是华东师大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林凌。研究海洋微生物的他,将在“雪龙”号进行采样、实验,为硕士论文收集珍贵的数据。
  对于出征南极,林凌的感受是激动,憧憬,“不过,我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在前往南极的航程上”。据悉,林凌的工作是用Dapi染色法等方法来研究南大洋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生物量和丰度。别小看了微生物,它们可是海洋中的“第一生产力”,是其它海洋生物的能量来源。这些实验的意义,在于为我国综合利用南大洋微生物做前期调查。

  中山站站长希望在南极看奥运

  南极科考队员分为度夏和越冬两种,此次科考,度夏队员将于明年4月下旬回到上海,而越冬队员要等到2009年4月左右才能回国。中山站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徐霞兴就是名越冬队员,这意味着,他要在南极圈内度过漫长的极夜。“明年有奥运会,希望能在中山站看到,这样就能排除寂寞了。”老徐笑着说。
  老徐说,在以往的南极科考中,曾有队员出现过心理濒临崩溃的现象,比如大声喊叫,莫名与人拥抱。“所以,自我心理调节很重要。长城站周围的外国科考站比较多,我们会组织国际性的乒乓球比赛。”
  得知徐站长是知青,今天上午,来自上海的17名黑龙江知青还前往外高桥为他送行。

  【“雪龙”号探营】队员可在船上游泳、看电视

  昨天,记者随队员一起上船,在船长沈权的带领下参观了这艘国内唯一的破冰船。
  记者首先来到船体建筑的第一层,这里主要有实验室、餐厅和伙房。经过改造,该船的实验室面积由原先的200平方米增加到了687平方米。
  第二层到第五层是生活区。队员居住的双人房在10平方米左右,不过,屋里的卫生间此番全部改用了真空马桶。以前“雪龙”号上的厕所冲水,是直接用海水,如今改用真空淡水。
  在休闲区,图书馆、健身房、网吧,一应俱全。记者还看到一个新建的泳池,它有三四十平方米左右,这次南极之行,队员们就可享受游泳的乐趣了。而且,这还是个海水泳池,池里的水是从大洋中抽取上来的。此外,船上还能接收到包括央视各套在内的电视节目。

  【花絮】司南铜像将安放在冰穹A

  今天上午,在欢送仪式现场,记者拿到了三张纪念封,分别是第24次南极科考纪念封、冰穹A考察纪念封、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纪念封。它们的邮戳都显示着雪龙号启程的时间:11月12日11时。其中,一张纪念封上的图案是一座雕塑,它名为“华夏苍穹”,将被安放在冰穹A上。这座雕塑由黄铜铸成,高1.6米,重360斤,主体部分是我国最古老的指南工具——司南。

  边检部门确保科考队顺利出征

  □记者何易 通讯员 陆从兵 杨淦锋 摄影报道
  晚报讯  为了确保科考队员能够按时开赴征程,外高桥边检部门专门制定了“雪龙”号出境边防检查工作预案,于今天清晨6时派出4人检查组登上“雪龙”号,运用边检“梅沙”系统快速为随船的科考人员办理完相关边防检查手续,同时,边检部门还加派警力专门负责对“雪龙”号靠泊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周边区域进行巡逻,确保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顺利出征。
一人只能上几分钟网。:(
梦想 :(
居然是一学生物的。。。实在太浪费名额了,做这些毫无用处的垃圾研究不如捐钱给山区小学买点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