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22:24

科学家正在剔除一个卵子内的细胞核物质。



此次实验中的9岁公猕猴“塞莫”。

    国际特写

  据新华社电 英国《自然》杂志14日报道说,美国科学家利用细胞核转移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胚胎,并提取出两个干细胞系。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

  取得这一成果的是美国俄勒冈州健康和科学大学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由科学家米塔利波夫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先从一只名叫“塞莫”的9岁公猕猴身上提取了皮肤细胞,再从一些母猕猴体内提取卵子。接下来,研究小组借助一种特殊的纺锤体成像系统,把卵子的细胞核物质剔除,然后把公猴皮肤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这些处理过的卵子中,最终成功培育出猕猴胚胎。

  他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先进的纺锤体成像系统。剔除卵子细胞核物质难度极大,而他们借助这一系统能确保不损坏卵子。即便如此,克隆猕猴胚胎仍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此前有不少科学家一直尝试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并提取干细胞系,但从未成功过。

  新闻分析

  科学界慎对克隆技术新突破

  美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克隆出了猕猴胚胎,并提取了两个胚胎干细胞系。面对这一科学突破,《自然》杂志极为谨慎。在刊登美国科学家的相关论文前,除了数据审查、同行评议这些例行的审查程序外,《自然》杂志还邀请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科学家戴维·克拉姆和他的同事组成独立小组,对这一成果进行验证。

  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克隆”曾给科学界留下极其痛苦的回忆。2004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并提取了胚胎干细胞系。但随后科学界发现,所有这些克隆成果都是伪造的。

  在黄禹锡丑闻后,对于科学期刊来说,刊登有关克隆技术的重大进展,无疑需要慎之又慎。

  不过,克隆技术专家杰拉尔德·沙滕指出,这一技术的成功率仍然很低。

  在此次实验中,研究小组总共利用了来自14只母猴的多达304个卵子,但最终只成功获取了两个猕猴胚胎干细胞系,成功率仅为0.7%。而就是这一点点的成功率,这些科学家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已经奋斗了10年,仅卵子就耗去了1.5万个。

  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塔利波夫表示,“现在期待成功对猴子进行生殖性克隆还为时过早,更不用说人了”。相比其他动物,灵长类似乎更难被生殖性克隆,因为克隆胚胎的培育周期必须和代孕猴的生理周期完全同步。
科学家正在剔除一个卵子内的细胞核物质。



此次实验中的9岁公猕猴“塞莫”。

    国际特写

  据新华社电 英国《自然》杂志14日报道说,美国科学家利用细胞核转移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胚胎,并提取出两个干细胞系。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

  取得这一成果的是美国俄勒冈州健康和科学大学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由科学家米塔利波夫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先从一只名叫“塞莫”的9岁公猕猴身上提取了皮肤细胞,再从一些母猕猴体内提取卵子。接下来,研究小组借助一种特殊的纺锤体成像系统,把卵子的细胞核物质剔除,然后把公猴皮肤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这些处理过的卵子中,最终成功培育出猕猴胚胎。

  他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先进的纺锤体成像系统。剔除卵子细胞核物质难度极大,而他们借助这一系统能确保不损坏卵子。即便如此,克隆猕猴胚胎仍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此前有不少科学家一直尝试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并提取干细胞系,但从未成功过。

  新闻分析

  科学界慎对克隆技术新突破

  美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克隆出了猕猴胚胎,并提取了两个胚胎干细胞系。面对这一科学突破,《自然》杂志极为谨慎。在刊登美国科学家的相关论文前,除了数据审查、同行评议这些例行的审查程序外,《自然》杂志还邀请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科学家戴维·克拉姆和他的同事组成独立小组,对这一成果进行验证。

  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克隆”曾给科学界留下极其痛苦的回忆。2004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并提取了胚胎干细胞系。但随后科学界发现,所有这些克隆成果都是伪造的。

  在黄禹锡丑闻后,对于科学期刊来说,刊登有关克隆技术的重大进展,无疑需要慎之又慎。

  不过,克隆技术专家杰拉尔德·沙滕指出,这一技术的成功率仍然很低。

  在此次实验中,研究小组总共利用了来自14只母猴的多达304个卵子,但最终只成功获取了两个猕猴胚胎干细胞系,成功率仅为0.7%。而就是这一点点的成功率,这些科学家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已经奋斗了10年,仅卵子就耗去了1.5万个。

  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塔利波夫表示,“现在期待成功对猴子进行生殖性克隆还为时过早,更不用说人了”。相比其他动物,灵长类似乎更难被生殖性克隆,因为克隆胚胎的培育周期必须和代孕猴的生理周期完全同步。
科学界慎对克隆技术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