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数次北征中为何总是锲而不舍攻打合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9:37
三国时孙权数次北征江淮,每次均攻打合肥,虽然遭到多次挫败,但他仍对合肥锲而不舍。合肥对孙权为什么有这么大吸引力呢?为何不从其它路线进军呢?纵观江淮之间的地理形势和魏吴两国的军事方针,孙权执着于合肥是几项因素导致的结果。


孙权攻打合肥的历次大战概况


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趁曹操主力在荆州之机,亲率大军围攻合肥,攻城逾月。曹操在赤壁失败后,赶快回军北撤,派张喜带骑兵救援合肥。孙权听到曹操援军将到的消息,主动撤军,第一次攻打合肥就此结束。


215年,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孙权趁曹操主力陷在汉中之机,再次带10万大军围攻合肥,引发了著名的逍遥津之战。孙权围城十余日不拔,又闻曹操主力已从汉中回师,便引军撤走。曹操合肥守将张辽纵兵追击,在逍遥津大破吴军,孙权险些丧命。这是第二次合肥之战。


229年,孙权同学似乎已经忘记了上次的伤痛,集结大军再攻合肥。这次他采取了虚虚实实的策略,先大张声势,使敌人召集兵力备战,待敌兵聚集后,又突然撤走,以麻痹敌人,想待敌召集兵力遣返后再趁虚进攻。却被曹魏扬州都督满宠识破,满宠没有遣返军队,而是继续严阵以待。十几天后,孙权再率大军到来,因敌有备而不能克,只得撤走。第三次攻打合肥未果。


232年,魏扬州都督满宠认为合肥城靠近江河,孙权来围攻时可据水得势,而魏军不易相救,遂将合肥城移到距离江河较远的鸡鸣山下。233年孙权同学听说曹魏移城,以为敌人胆怯,大喜,便有耀武扬威之意,就再度率众进攻。到了合肥新城附近,因城池离水较远,在船上待了二十多天不敢进攻。后来还是忍不住上岸耀兵,结果被满宠早就埋伏好的奇兵袭击,被杀数百人,只好夹起尾巴回家了。第四次攻打合肥失败。


234年,蜀汉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曹魏,联络孙权同时出兵,东西并举,使敌人首尾不能兼顾。于是死不悔改的孙权同学又出动大军攻合肥,兵力号称十万众。围城2个月不能拔,又听说曹魏皇帝曹睿御驾亲征来救合肥,就赶快主动开溜了。第五次攻打合肥未果。


虽然孙权同学上面的几次北伐,有时在其它战略方向上也出动了兵力配合,但合肥始终是其主攻方向,投入的也是主力部队。都说诸葛亮五次伐魏执着的钟情于陇西,而且屡败屡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跟孙权同学上述行为比起来,其实俩人都差不多。


合肥在江淮争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孙权屡次攻打合肥首先是因为合肥重要的战略地位。


合肥在长江和淮河的中间地带,南临施水。施水是长江的一个支流,由北流来,自西向东穿过合肥城,向东南方注入巢湖,巢湖水经濡须水向东南注入长江。在施水北面是淝水,淝水向北注入淮河。施水和淝水距离很近,在夏季江河暴涨时,两条河流相互连通,从而使船只可以经由此条水陆从淮河驶入长江。若再开凿人工河使其连接,则即使不是夏季也可以通航。因此合肥就处于联系江淮两条大河的水陆交通枢纽。曹魏占据合肥后,若再控制濡须水口,就可以把其在淮河水域的水军调到长江上,从而对孙吴的江防体系形成严重的威胁。即使短期内曹魏水军还打不过孙吴水军,但控制巢湖后就可大规模训练水军,逐步具备与孙吴水军抗衡的能力。所以曹操占据合肥后,孙吴则全力经营濡须口,在濡须水口夹水立坞,并在巢湖建立水军基地,长期驻扎水军。一是阻止敌人挺进到长江沿岸,二是确保对巢湖水域的控制。

   从陆路上看,合肥向东可进入涂水,涂水由西向东注入长江,魏军沿涂水东进可达到长江北岸的瓜步渡口,逼临孙吴国都建业北大门。但由于瓜步附近江面宽阔,渡江困难,因此这一路的威胁不大。威胁最大的是从合肥向东南到达历阳渡口,从采石渡长江,逼临建业的东大门。因为建业附近的江面上,历阳——采石之间的江面宽度最小,且有自然形成的渡口可以利用,是最佳渡江地点。而历阳——采石的下游,江面非常宽阔,且江南方面均是高岗连绵,没有合适的渡口可以登陆,因此横渡非常困难。195年孙策率军东渡,三年创建江东基业,当时就是从这里渡江的(孙策从横江渡江登陆牛渚,横江在历阳境内,牛渚即为采石)。222年曹丕三路伐吴,东路军大司马曹休出洞口准备渡江,洞口的地理位置就是历阳的横江附近。280年晋灭吴之战,东路军王浑部的攻击目标就是历阳和横江。1162年,金主完颜亮率60多万大军攻击南宋,也是由此渡江攻采石,结果被南宋名将虞允文击败。除此之外,南北朝时北方历次对建业的攻击,绝大部分都是由这里渡江。


因此曹魏控制了合肥,就可以从水路、陆路等几处前进到长江北岸,如同扼住了吴国的咽喉,使其江防非常吃力,喘不过气来。孙权锲而不舍地攻合肥,从防御角度看,是要拔除这颗钉子,将防线向北推进,使长江防线不至于暴露在敌人的直接打击之下。


而且由于合肥处于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要冲,孙权占领合肥后,可发挥水军优势,由合肥沿淝水入淮河,攻击曹魏扬州腹地,而不必担心后路被敌人骑兵抄击,补给被切断。


合肥对于孙吴来说,不论是防御还是进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孙权执着地攻击合肥,说明孙权同学不是钻牛角尖,是有现实的战略的考虑的。


合肥在江淮行军路线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其实江淮之间的行军路线不止合肥这一路,北方南下,走陆路则有合肥之东的盱眙——涂中——瓜步的陆上行军路线,晋灭吴之战,其东路司马伷军走的就是这条路线。走水路则有更东的淮阳——中渎水——广陵的水上行军路线,这条路线是春秋时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与齐、晋争霸而开凿的人工运河,称为邗沟,是后来京杭大运河江淮段的前身;曹丕在224年、225年两次伐吴,就是顺这条路线将其淮河舟师驶入长江。这三条路线分别对应着长江上的三个渡口:历阳(采石)、瓜步(建业)、广陵(京口)。(注:前者是江北渡口,后者是与其对应的江南渡口)虽然这三条路线均能抵达长江,但由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瓜步、广陵两个渡口渡江困难,因此对孙吴威胁不大;何况邗沟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中间连接了若干个小湖泊),三国时由于年久失修,船只通行困难——曹丕回军时由于水浅,不得不把舟师留下,自己从陆路返回洛阳(见《三国志·蒋济传》)。宋人陆游曾说: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渡者十之九,从京口渡者十之一,盖以江面狭于瓜州也。直到唐代以后,由于下游的泥沙淤积,广陵(京口)江面变得狭窄,才成为渡江的主要路线。因此在当时可以选择的三条南下路线中,合肥一路是威胁最大的。


同样孙权伐魏要北上,在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中,合肥一路也是最稳妥的。因为走涂中——盱眙的陆路,后续补给非常不便,且担心敌人骑兵的包抄,在江淮平原上曹魏的骑兵优势最容易发挥。走邗沟的水路,由于水浅,行军比较困难。只有走合肥的水路,既能发挥东吴水军的优势,又可通过施水、淝水等自然形成的河流直抵淮河。


当然除了江淮平原的上述三条进军路线之外,孙权北伐还可以走从庐江进攻六安、安丰,经略淮西的路线。但这条路线要穿越大别山脉,行动更加困难,一般很少选择。


割据自保的战略使孙权攻合肥成为必然


虽然走合肥北伐的路线最为稳妥,但其它两条路线也不是不能选择。在一定的战略形势下,三条路线互相配合也许会收到比强攻合肥而不下更好的效果。孙权之所以这么没有选择,是因为其“割据自保、趁隙寻衅”的战略。

   在割据自保的战略下,孙权的打算是先保存实力,割据江东;等待机会,趁隙寻衅而进取;决不出动倾国之兵,以免一旦失败,大伤元气;决不和敌人主力决战,以免损伤实力。因此其数次攻合肥,多是趁曹魏西方战线有事,主力西调的时机趁虚而入。一旦听说敌人主力回援,往往不等其主力部队到来,便先行撤走。每次出兵都是选择水路能够到达的地方进攻,很少贸然脱离江河同敌人在陆地上较量。这和诸葛亮每次北伐均出动倾国之兵,务必要和敌人主力决战的态度完全不同,差别就在于诸葛亮目的在于进取,而孙权的目的在于自保,因此怕伤了老本。这种情况下,走合肥北伐的路线是最符合其“割据自保、趁隙寻衅”战略的。


譬如208年孙权第一次攻合肥,当时合肥城由曹操所置扬州刺史刘馥和别驾蒋济驻守。刘馥、蒋济均非名将,孙权围城百余日,城将陷。而曹操主力陷在荆州(刚打完赤壁之战),多染疾役,无力派大兵救援,只好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叫张喜的,带千余名骑兵往赴。张喜路过汝南时,把汝南的数千防军也带上了,就这样援军的总数也只有几千人。结果走到半路,这几千人也生病了,根本无力解合肥之围。蒋济只好拿出诈唬的手段,说有四万援军已到附近,并装模作样地派人出城接应,还故意让出城接应的人被孙权俘虏了。孙权听说敌人援军已近,不敢交战,吓得赶紧把辎重烧毁撤退了(见《三国志·蒋济传》)。攻陷合肥的天赐良机就这么轻易地丢掉了。以后曹操在合肥屯驻重兵,并派名将张辽、乐进、李典等驻守,孙权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天赐良机被错过,根源在于其割据自保的战略,不敢和敌人主力交战。若换了曹操,当如在邺城之战一样,以一部继续围攻,亲率主力迎击,趁敌人援军远来疲惫,争取一战击破之,则战役大局可定。(邺城之战:曹操大军围邺,袁尚带兵来救,曹操亲率主力击破之,邺城知援军已败,军无斗志,人心崩溃,遂陷)或如周瑜领导的江陵之战那样:当时曹仁守江陵,派兵围吴将甘宁于夷陵,周瑜留凌统率一部监视江陵,亲率大军解夷陵之围,破曹军,然后回军围江陵。江陵失去夷陵的犄角之势,孤城难守,曹仁遂退走。


再如247年,孙权又打算派大军北征江淮。零陵太守殷礼针对以前数攻合肥而不下的教训,向孙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联络蜀国的姜维使其出兵作为西路军,攻曹魏的陇右诸郡,牵制敌人西线兵力;派诸葛瑾、朱然率大军从荆州攻襄阳,为中路军;东路则派陆逊、朱桓率大军绕合肥不攻而攻寿春,孙权自己率大军由广陵出发,沿邗沟水路北上淮阳,攻徐州。如此出动倾国之兵,数路并进,使敌首尾不相救应,一路突破,敌人的防线就有可能全线崩溃。到那时,孙权的所得就不仅仅是合肥了,而是可以全略江淮甚至问鼎中原。但是孙权处于割据自保的考虑没有采用。


殷礼的战略虽然宏伟,但风险很大,胜可兼并天下,败则元气大伤。孙权本无问鼎中原之志,此时又年老志衰,更不愿意冒险了。其实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攻合肥虽然安全,但收益甚微;弃合肥而不攻,数路出击直捣敌之腹心虽然冒险,但收益极大。孙权若有大志,早就可以这么做了,也不会等到247年。


孙策的早亡对合肥争夺战的影响


一直认为孙策英年早逝对江东事业造成了极大影响,就合肥争夺战来讲影响是直接的。


200年的时候,曹操和袁绍相持于官渡,胜负未分,孙策意欲出兵袭击曹操的许都,迎汉帝,问鼎中原。但未及出兵,便为刺客所杀。倘若孙策不死,举兵北上,即使不能克定中原,占领江淮是易如反掌的。


当时江淮的情况是:曹操因北方面临袁绍的巨大压力,无力经营江淮,江淮之间盗贼蜂起,《三国志·刘馥传》载:庐江梅成、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于是曹操在200年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安抚江淮。刘馥单马到任,造合肥空城。当时他手里既没有兵,也没有人民归附。刘馥曾在江淮待过,他所有的只是个人的影响力罢了。于是他安抚梅成、雷绪、陈兰等割据势力,招募流亡百姓,兴办屯田,才使江淮间渐渐有了生气。但这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若当时孙策提兵北上,联络梅成、雷绪、陈兰等势力,共图曹操,则合肥可不战而克,江淮可朝夕而有,如此就不是后来孙权那样防守长江被动挨打的局面了。

   孙策死后,孙权统事。江东很多人以为孙权年轻,不堪大任,各怀不服,叛乱蜂起。孙权不得不花了四、五年时间平定叛乱,稳定后方。等到他向外征伐时,曹操已破袁绍,平定河北,势力强大,孙权已经难以同其争夺江淮了。


总结


孙权屡攻合肥,既因合肥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受其割据自保,不愿冒险的战略影响。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孙权的军事能力欠佳,所以采取了稳妥的进攻路线,不求有功,但求无损而已。这种策略于敌无大损,于己则徒耗国力,并不明智。三国时孙权数次北征江淮,每次均攻打合肥,虽然遭到多次挫败,但他仍对合肥锲而不舍。合肥对孙权为什么有这么大吸引力呢?为何不从其它路线进军呢?纵观江淮之间的地理形势和魏吴两国的军事方针,孙权执着于合肥是几项因素导致的结果。


孙权攻打合肥的历次大战概况


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趁曹操主力在荆州之机,亲率大军围攻合肥,攻城逾月。曹操在赤壁失败后,赶快回军北撤,派张喜带骑兵救援合肥。孙权听到曹操援军将到的消息,主动撤军,第一次攻打合肥就此结束。


215年,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孙权趁曹操主力陷在汉中之机,再次带10万大军围攻合肥,引发了著名的逍遥津之战。孙权围城十余日不拔,又闻曹操主力已从汉中回师,便引军撤走。曹操合肥守将张辽纵兵追击,在逍遥津大破吴军,孙权险些丧命。这是第二次合肥之战。


229年,孙权同学似乎已经忘记了上次的伤痛,集结大军再攻合肥。这次他采取了虚虚实实的策略,先大张声势,使敌人召集兵力备战,待敌兵聚集后,又突然撤走,以麻痹敌人,想待敌召集兵力遣返后再趁虚进攻。却被曹魏扬州都督满宠识破,满宠没有遣返军队,而是继续严阵以待。十几天后,孙权再率大军到来,因敌有备而不能克,只得撤走。第三次攻打合肥未果。


232年,魏扬州都督满宠认为合肥城靠近江河,孙权来围攻时可据水得势,而魏军不易相救,遂将合肥城移到距离江河较远的鸡鸣山下。233年孙权同学听说曹魏移城,以为敌人胆怯,大喜,便有耀武扬威之意,就再度率众进攻。到了合肥新城附近,因城池离水较远,在船上待了二十多天不敢进攻。后来还是忍不住上岸耀兵,结果被满宠早就埋伏好的奇兵袭击,被杀数百人,只好夹起尾巴回家了。第四次攻打合肥失败。


234年,蜀汉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曹魏,联络孙权同时出兵,东西并举,使敌人首尾不能兼顾。于是死不悔改的孙权同学又出动大军攻合肥,兵力号称十万众。围城2个月不能拔,又听说曹魏皇帝曹睿御驾亲征来救合肥,就赶快主动开溜了。第五次攻打合肥未果。


虽然孙权同学上面的几次北伐,有时在其它战略方向上也出动了兵力配合,但合肥始终是其主攻方向,投入的也是主力部队。都说诸葛亮五次伐魏执着的钟情于陇西,而且屡败屡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跟孙权同学上述行为比起来,其实俩人都差不多。


合肥在江淮争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孙权屡次攻打合肥首先是因为合肥重要的战略地位。


合肥在长江和淮河的中间地带,南临施水。施水是长江的一个支流,由北流来,自西向东穿过合肥城,向东南方注入巢湖,巢湖水经濡须水向东南注入长江。在施水北面是淝水,淝水向北注入淮河。施水和淝水距离很近,在夏季江河暴涨时,两条河流相互连通,从而使船只可以经由此条水陆从淮河驶入长江。若再开凿人工河使其连接,则即使不是夏季也可以通航。因此合肥就处于联系江淮两条大河的水陆交通枢纽。曹魏占据合肥后,若再控制濡须水口,就可以把其在淮河水域的水军调到长江上,从而对孙吴的江防体系形成严重的威胁。即使短期内曹魏水军还打不过孙吴水军,但控制巢湖后就可大规模训练水军,逐步具备与孙吴水军抗衡的能力。所以曹操占据合肥后,孙吴则全力经营濡须口,在濡须水口夹水立坞,并在巢湖建立水军基地,长期驻扎水军。一是阻止敌人挺进到长江沿岸,二是确保对巢湖水域的控制。

   从陆路上看,合肥向东可进入涂水,涂水由西向东注入长江,魏军沿涂水东进可达到长江北岸的瓜步渡口,逼临孙吴国都建业北大门。但由于瓜步附近江面宽阔,渡江困难,因此这一路的威胁不大。威胁最大的是从合肥向东南到达历阳渡口,从采石渡长江,逼临建业的东大门。因为建业附近的江面上,历阳——采石之间的江面宽度最小,且有自然形成的渡口可以利用,是最佳渡江地点。而历阳——采石的下游,江面非常宽阔,且江南方面均是高岗连绵,没有合适的渡口可以登陆,因此横渡非常困难。195年孙策率军东渡,三年创建江东基业,当时就是从这里渡江的(孙策从横江渡江登陆牛渚,横江在历阳境内,牛渚即为采石)。222年曹丕三路伐吴,东路军大司马曹休出洞口准备渡江,洞口的地理位置就是历阳的横江附近。280年晋灭吴之战,东路军王浑部的攻击目标就是历阳和横江。1162年,金主完颜亮率60多万大军攻击南宋,也是由此渡江攻采石,结果被南宋名将虞允文击败。除此之外,南北朝时北方历次对建业的攻击,绝大部分都是由这里渡江。


因此曹魏控制了合肥,就可以从水路、陆路等几处前进到长江北岸,如同扼住了吴国的咽喉,使其江防非常吃力,喘不过气来。孙权锲而不舍地攻合肥,从防御角度看,是要拔除这颗钉子,将防线向北推进,使长江防线不至于暴露在敌人的直接打击之下。


而且由于合肥处于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要冲,孙权占领合肥后,可发挥水军优势,由合肥沿淝水入淮河,攻击曹魏扬州腹地,而不必担心后路被敌人骑兵抄击,补给被切断。


合肥对于孙吴来说,不论是防御还是进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孙权执着地攻击合肥,说明孙权同学不是钻牛角尖,是有现实的战略的考虑的。


合肥在江淮行军路线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其实江淮之间的行军路线不止合肥这一路,北方南下,走陆路则有合肥之东的盱眙——涂中——瓜步的陆上行军路线,晋灭吴之战,其东路司马伷军走的就是这条路线。走水路则有更东的淮阳——中渎水——广陵的水上行军路线,这条路线是春秋时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与齐、晋争霸而开凿的人工运河,称为邗沟,是后来京杭大运河江淮段的前身;曹丕在224年、225年两次伐吴,就是顺这条路线将其淮河舟师驶入长江。这三条路线分别对应着长江上的三个渡口:历阳(采石)、瓜步(建业)、广陵(京口)。(注:前者是江北渡口,后者是与其对应的江南渡口)虽然这三条路线均能抵达长江,但由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瓜步、广陵两个渡口渡江困难,因此对孙吴威胁不大;何况邗沟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中间连接了若干个小湖泊),三国时由于年久失修,船只通行困难——曹丕回军时由于水浅,不得不把舟师留下,自己从陆路返回洛阳(见《三国志·蒋济传》)。宋人陆游曾说: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渡者十之九,从京口渡者十之一,盖以江面狭于瓜州也。直到唐代以后,由于下游的泥沙淤积,广陵(京口)江面变得狭窄,才成为渡江的主要路线。因此在当时可以选择的三条南下路线中,合肥一路是威胁最大的。


同样孙权伐魏要北上,在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中,合肥一路也是最稳妥的。因为走涂中——盱眙的陆路,后续补给非常不便,且担心敌人骑兵的包抄,在江淮平原上曹魏的骑兵优势最容易发挥。走邗沟的水路,由于水浅,行军比较困难。只有走合肥的水路,既能发挥东吴水军的优势,又可通过施水、淝水等自然形成的河流直抵淮河。


当然除了江淮平原的上述三条进军路线之外,孙权北伐还可以走从庐江进攻六安、安丰,经略淮西的路线。但这条路线要穿越大别山脉,行动更加困难,一般很少选择。


割据自保的战略使孙权攻合肥成为必然


虽然走合肥北伐的路线最为稳妥,但其它两条路线也不是不能选择。在一定的战略形势下,三条路线互相配合也许会收到比强攻合肥而不下更好的效果。孙权之所以这么没有选择,是因为其“割据自保、趁隙寻衅”的战略。

   在割据自保的战略下,孙权的打算是先保存实力,割据江东;等待机会,趁隙寻衅而进取;决不出动倾国之兵,以免一旦失败,大伤元气;决不和敌人主力决战,以免损伤实力。因此其数次攻合肥,多是趁曹魏西方战线有事,主力西调的时机趁虚而入。一旦听说敌人主力回援,往往不等其主力部队到来,便先行撤走。每次出兵都是选择水路能够到达的地方进攻,很少贸然脱离江河同敌人在陆地上较量。这和诸葛亮每次北伐均出动倾国之兵,务必要和敌人主力决战的态度完全不同,差别就在于诸葛亮目的在于进取,而孙权的目的在于自保,因此怕伤了老本。这种情况下,走合肥北伐的路线是最符合其“割据自保、趁隙寻衅”战略的。


譬如208年孙权第一次攻合肥,当时合肥城由曹操所置扬州刺史刘馥和别驾蒋济驻守。刘馥、蒋济均非名将,孙权围城百余日,城将陷。而曹操主力陷在荆州(刚打完赤壁之战),多染疾役,无力派大兵救援,只好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叫张喜的,带千余名骑兵往赴。张喜路过汝南时,把汝南的数千防军也带上了,就这样援军的总数也只有几千人。结果走到半路,这几千人也生病了,根本无力解合肥之围。蒋济只好拿出诈唬的手段,说有四万援军已到附近,并装模作样地派人出城接应,还故意让出城接应的人被孙权俘虏了。孙权听说敌人援军已近,不敢交战,吓得赶紧把辎重烧毁撤退了(见《三国志·蒋济传》)。攻陷合肥的天赐良机就这么轻易地丢掉了。以后曹操在合肥屯驻重兵,并派名将张辽、乐进、李典等驻守,孙权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天赐良机被错过,根源在于其割据自保的战略,不敢和敌人主力交战。若换了曹操,当如在邺城之战一样,以一部继续围攻,亲率主力迎击,趁敌人援军远来疲惫,争取一战击破之,则战役大局可定。(邺城之战:曹操大军围邺,袁尚带兵来救,曹操亲率主力击破之,邺城知援军已败,军无斗志,人心崩溃,遂陷)或如周瑜领导的江陵之战那样:当时曹仁守江陵,派兵围吴将甘宁于夷陵,周瑜留凌统率一部监视江陵,亲率大军解夷陵之围,破曹军,然后回军围江陵。江陵失去夷陵的犄角之势,孤城难守,曹仁遂退走。


再如247年,孙权又打算派大军北征江淮。零陵太守殷礼针对以前数攻合肥而不下的教训,向孙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联络蜀国的姜维使其出兵作为西路军,攻曹魏的陇右诸郡,牵制敌人西线兵力;派诸葛瑾、朱然率大军从荆州攻襄阳,为中路军;东路则派陆逊、朱桓率大军绕合肥不攻而攻寿春,孙权自己率大军由广陵出发,沿邗沟水路北上淮阳,攻徐州。如此出动倾国之兵,数路并进,使敌首尾不相救应,一路突破,敌人的防线就有可能全线崩溃。到那时,孙权的所得就不仅仅是合肥了,而是可以全略江淮甚至问鼎中原。但是孙权处于割据自保的考虑没有采用。


殷礼的战略虽然宏伟,但风险很大,胜可兼并天下,败则元气大伤。孙权本无问鼎中原之志,此时又年老志衰,更不愿意冒险了。其实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攻合肥虽然安全,但收益甚微;弃合肥而不攻,数路出击直捣敌之腹心虽然冒险,但收益极大。孙权若有大志,早就可以这么做了,也不会等到247年。


孙策的早亡对合肥争夺战的影响


一直认为孙策英年早逝对江东事业造成了极大影响,就合肥争夺战来讲影响是直接的。


200年的时候,曹操和袁绍相持于官渡,胜负未分,孙策意欲出兵袭击曹操的许都,迎汉帝,问鼎中原。但未及出兵,便为刺客所杀。倘若孙策不死,举兵北上,即使不能克定中原,占领江淮是易如反掌的。


当时江淮的情况是:曹操因北方面临袁绍的巨大压力,无力经营江淮,江淮之间盗贼蜂起,《三国志·刘馥传》载:庐江梅成、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于是曹操在200年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安抚江淮。刘馥单马到任,造合肥空城。当时他手里既没有兵,也没有人民归附。刘馥曾在江淮待过,他所有的只是个人的影响力罢了。于是他安抚梅成、雷绪、陈兰等割据势力,招募流亡百姓,兴办屯田,才使江淮间渐渐有了生气。但这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若当时孙策提兵北上,联络梅成、雷绪、陈兰等势力,共图曹操,则合肥可不战而克,江淮可朝夕而有,如此就不是后来孙权那样防守长江被动挨打的局面了。

   孙策死后,孙权统事。江东很多人以为孙权年轻,不堪大任,各怀不服,叛乱蜂起。孙权不得不花了四、五年时间平定叛乱,稳定后方。等到他向外征伐时,曹操已破袁绍,平定河北,势力强大,孙权已经难以同其争夺江淮了。


总结


孙权屡攻合肥,既因合肥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受其割据自保,不愿冒险的战略影响。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孙权的军事能力欠佳,所以采取了稳妥的进攻路线,不求有功,但求无损而已。这种策略于敌无大损,于己则徒耗国力,并不明智。
谁说 刘馥、蒋济不是名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