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热销,已经上了英国《金融时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41:32
链接:http://www.ft.com/cms/s/0/70f2a23c-6b83-11dc-863b-0000779fd2ac,dwp_uuid=9c33700c-4c86-11da-89df-0000779e2340.html
就不翻译了,大概就是介绍了一下书的内容,然后指出这本书出现的时候正好是中国在讨论开放金融体系的时候,还报道英国犹太人协会发言人已经出来,对这样一本书在中国如此流行表示关注了。链接:http://www.ft.com/cms/s/0/70f2a23c-6b83-11dc-863b-0000779fd2ac,dwp_uuid=9c33700c-4c86-11da-89df-0000779e2340.html
就不翻译了,大概就是介绍了一下书的内容,然后指出这本书出现的时候正好是中国在讨论开放金融体系的时候,还报道英国犹太人协会发言人已经出来,对这样一本书在中国如此流行表示关注了。
原帖由 天堂风暴 于 2007-9-26 17:28 发表
链接:http://www.ft.com/cms/s/0/70f2a23c-6b83-11dc-863b-0000779fd2ac,dwp_uuid=9c33700c-4c86-11da-89df-0000779e2340.html
就不翻译了,大概就是介绍了一下书的内容,然后指出这本书出现的时候正好是中国 ...

:b 耶……

终于捅了马蜂窝了……
作者等着被追杀吧:P
有人已经指出这本书有从结构到内容都有抄袭1995年出版的长达3个小时的美国纪录片<The Money Masters> 的嫌疑。
金融知识+阴谋论,当小说看吧
原帖由 rubbish 于 2007-9-28 12:28 发表
金融知识+阴谋论,当小说看吧

确切的说是,缺乏金融知识+彻底的阴谋论
:D :D :D
《货币战争》:中国版的“阴谋论”?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滑铁卢之战、六位美国总统之死、希特勒的崛起、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甚至还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破坏。在《货币战争》这本中国最新畅销书中,这些跨越两个世纪、且互不关联的事件都有着一个根本原因: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s)银行业家族王朝对货币发行的持久控制。该书作者宋鸿兵声称,即便在今日,美联储仍然只是私人银行的一个傀儡,而这些私人银行最终效忠于无所不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阴谋论,可能会像那些讲述着“苏黎世侏儒”(gnomes of Zurich,传说中的一个欧洲秘密结社组织——译者注)和华尔街操控全球金融的小册子一样无关紧要,这些散发着陈腐气息的阴谋论书籍现在仍能在西方找到。

但围绕着是否应在美国压力下开放本国金融体系,中国目前正进行着一场长时间的论战。值此之际,此书出人意料地畅销,并得到政府和商界高层人士的阅读。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Ha Jiming)表示:“某些企业的高管最近来问我,这一切是否确有其事。”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投资银行。

中国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顶住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压力,这本书为他们提供了佐证,无论这些佐证多么离谱。

这本书的出版商是国有中信集团的一个下属机构。它表示,该书的销售量已达到20万册,并估计其盗版发行量为40万册。

宋鸿兵是一位信息科技咨询顾问和业余历史学家,他从1994年起移居美国,现居于华盛顿。他表示,他的兴趣源于揭露1997年亚洲危机内幕的尝试。

一开始,他将自己的发现发表在博客上,之后,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应当联系出版社,推出一个比较翔实的版本。他承认,他对这本书的成功也感到意外。

他在上海的一次新书宣传活动中表示:“我从未想到,这本书会如此畅销,就连高层领导人都会阅读。中国人对金融市场中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但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处理真正的危险。此书为他们提供了一些设想。”

他表示,最令他震惊的一件事,是他“发现”美联储是一家由私人拥有及运行的银行。他表示:“我根本想不到,央行可以是一家私营机构。”

美联储的确将自己描述为“一个不同寻常的公私营元素混合体”。虽然它的7位行长都由美国总统任命,但私营银行确实在美联储的12家地区储备银行中持有股份。

但宋鸿兵忽略了政府的作用,并提出,美联储的关键职能最终是由花旗银行(Citibank)等5家私人银行所控制,而这些银行都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对于该书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焦点,以及该书所谓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犹太宗族特性,宋鸿兵小心谨慎地作了辩护。

他表示:“中国人认为,犹太人聪明而富有,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包括我在内,我认为他们真的很聪明,可能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

英国犹太人代表局(Board of Deputies of British Jews)首席执行负责人乔恩•本杰明(Jon Benjamin)表示:“中国人最为欣赏犹太人在知识和商业方面所表现出的智慧,而这并不带有或很少带有同时代文化中的反犹太主义色彩。”但他补充称:“不过,这本书的说法与那些关于犹太人及其影响力的最不足信及过时的谣言如出一辙。而这种说法在全球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中得到流传,令人深感忧虑。”

这本书在中国的网络上受到了嘲讽,一些网评称,它夸大了罗斯柴尔德家族残余的影响力,重复了西方原有的一些阴谋论。

哈继铭认为,这本书受到欢迎的原因是日本经济10多年的停滞和亚洲金融危机。他表示,这些事件给很多中国政策制定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官员仍对西方有关开放金融系统和浮动汇率的建议抱有深深的怀疑。哈继铭称:“他们认为,这只是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的手法。”
好像中信出版的吧,踩到不少人的尾巴了;P
这本书之所以畅销,是因为很多人需要用一种简单,廉价,刺激的方式来解释这个世界
:L
原帖由 cjp324 于 2007-9-28 13:43 发表
:L

臭鲜蛋公然表情灌水!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真实存在的
可惜被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搞垮……
然后得到好处的是米国人,旧大陆的金融家族很多都消失了
现在有影响的也是米国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财阀
[转贴]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人——《货币战争》的危言耸听  

首先说明,“罗斯柴尔德”这个译法是错误的,Rothschild这个词真正的念法应该是“罗特希尔德”,这个家族祖上不是英国人,所以名字不能用英语直接翻译。但是,国内著作,尤其以《货币战争》为首,都译成“罗斯柴尔德”,所以姑且从俗。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人?是不是像宋鸿兵之流写的那样神秘,甚至控制了30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实,这个家族并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经常抛头露面的。不信的话,可以登录www.rothschild.com, 这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的官方网站,目前没有中文版,英文好的网友可以去自己登录一下,里面列出了罗斯柴尔德企业目前的情况。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目前的业务有哪些呢?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我本人曾经在荷兰银行香港办公室做过,当时就经常接触罗斯柴尔德的人。我的一个同学还是罗斯柴尔德在中国大陆招聘的第一个人,并且被派到伦敦的罗斯柴尔德总部去培训。他曾经见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成员,这些人都是典型的欧洲银行家,和瑞银、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的银行家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也只是罗斯柴尔德仍然维持家族产业性质,而且规模比较小而已。
  
  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规模很小呢?要知道,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首先,这是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65年出现战略判断失误,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这是一个致命失误,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失去了美国市场的罗斯柴尔德,就跟脱了毛的凤凰一样,连家禽都不如了。
  
  其次,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一战和二战中损失惨重。它的许多位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资产被摧毁了,其中位于法国的办公室甚至于二战结束后被国有化了。作为犹太人家族,罗斯柴尔德在纳粹统治下受到的打击是惨重的,虽然英国总部基本没有损失,但欧洲大陆的家族势力基本被消灭了。冷战期间,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欧的许多资产又被苏联接管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资产是不会退回来的。
  
  第三,罗斯柴尔德坚持家族产业,也阻碍了它的继续发展。从1960年代开始,欧美的大银行纷纷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罗斯柴尔德则还是用自有资金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落伍了。
  
  《货币战争》这本书面试之后,我对此颇感兴趣,曾经询问过好几个在罗斯柴尔德亚洲部门工作的朋友,包括一个刚刚从欧洲调到香港的罗斯柴尔德较高级的银行家,他们的一致回答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在现代有多大影响力。至于说“美联储是罗斯柴尔德的资产”,那更是痴人说梦,罗斯柴尔德早已于19世纪退出了美国,目前它们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小。
  
  有人会说:“罗斯柴尔德的势力是隐蔽的,你们这些打工的人当然看不见了,你们对这个家族的机密不可能有了解。”我承认,罗斯柴尔德的工作人员可能不了解家族的机密,但是宋鸿兵又是如何了解到这些“机密”的呢?他不过是美国一个很一般的大学 (University of America, 位于华盛顿)的硕士,后来曾经在美国两家房地产贷款公司工作。论到级别,他可能远远不如我认识的一些银行家。如果这些银行家(其中某些还是欧洲人)都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隐秘”,宋鸿兵又是如何知道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兴盛的历史,早已在19世纪末结束了,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几到二十名的投资银行,规模不大,也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货币战争》的危言耸听,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