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诸葛连弩图解与实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0:08:07
发现地点

部分配件1

2

3

4

图解1

2

3

4


诸葛连弩及其再发明2003年9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隆重纪念建庙1780年。辽宁营口市李希勇自驾车2300公里赶到成都,在庆典大会上向博物馆捐赠了他研制的诸葛连弩。 这是否就是诸葛亮研制的连弩呢?本文试图对诸葛连弩及其再发明作一理论性的探讨。
  
  有关早期文献的启示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令人“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这是有关连弩的最早文献记载。连弩与一般弩有何区别?《辞源》、《辞海》认为连弩就是能连续发射的弩。实际上,连续发射的弩在诸葛亮之前并不存在。《汉书·李广传·附孙陵传》:“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服虔曰:“三十弩共一弦也。”张晏曰:“三十共一臂也。”,弓弩。潘岳(247~300年)《闲居赋》:“异同机。”可见连弩的连,初义为连结、连合之意。
  有关诸葛连弩的早期记载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及其注释之中。《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说诸葛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皆出其意,即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由他人具体制作。《三国志·杜夔传》 注引傅玄序曰:“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是中国史载“观亮故宅”第一人,他曾亲眼见过“损益连弩”是不容置疑的。 刘弘在“观亮故宅”时有“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传》注引《蜀记》)的感叹。
   从以上文献中可看出:一、诸葛亮曾创制了一种连弩,在当时十分先进。这连弩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二是矢长只有八寸。对于这个发明,陈寿将其定性为“损益”。二、马均为著名科学家,当他看见诸葛连弩时,首先是大赞其“巧”,可见它与以前的连弩实有大别,其次是认为还可演进为连发五十矢。傅玄(217~278年)为魏末晋初的著名思想家,也对诸葛连弩作出了高度评价。刘弘身为大将军,熟知兵器。连弩由二矢、三矢齐发,再到十矢齐发,只是量变无质别。战国迄晋,二、三矢齐发连弩已使用了几百年,刘弘应司空见惯。而刘弘看见诸葛连弩时,却耳目一新,视为“神弩”。这也说明诸葛连弩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种。
  
  关于“一弩十矢俱发”的探索
  
   怎样理解“一弩十矢俱发”,是十支箭同时击发,还是先后连续发出?这是认识、研制诸葛连弩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我国古代在这两方面都进行过很多探索,各有硕果。正是他们的探索,为我们重新认识诸葛连弩提供了基础。
  一张大弓,同时击发两箭或三箭,这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傅,通“附”,附着,《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可证。把二矢同时附在弩机上,当为一击而同时发射两矢的弩。《后汉书·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此当为同时发射三矢的弩。曹丕《饮马长城窟行》“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说的也是一击而发四五矢。明《武备志》卷一○三所载神臂床子连城弩,可同时发射四五支箭。这是我国古代关于“连弩”的一种意思,即指同时发射二矢或多矢的弩。
  但我们认为这肯定不是诸葛连弩类型。首先,从现有资料看,目前还没有同时击发十矢的,更不可能像马均说的那样,同时击发五十矢。发箭应对准目标。十个或五十个敌人排在一起进攻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发十箭或五十箭,必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二,一弩同时发射十箭或五十箭,即一支弩机的动力平分10份或50份后,其射程还能多远?杀伤力还有多大?第三,这种笨重的弩床难以携带,不适宜诸葛亮南征北伐的地理条件。第四,这种弩所用的矢,其长度在三尺以上,与“矢长八寸”差别太大。第五,这么长的矢,显然不可能“以铁为矢”。
  在一张弩床上架二张、三张或四张弓,战时可利用摇柄绳轴事先张弓扣箭,一般是由一名职业射手发射。 这种弩在宋代较为流行,《宋史·太宗》:“十二月乙丑,幸讲武台观机石、连弩。”《宋史·礼志》“军礼·阅武条”:“其按阅炮场、连弩及便坐日阅召募新军时,令习战如故事。”《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的这几种大型床弩。其实质是将数张单发弩合而为一,由一人射击。 它张弓时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齐出力才行。我们认为,这也不是诸葛连弩类型。因迄今为止,在一张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张弓,最高只能实现四矢连发;矢长三尺以上,不可能“以铁为矢”;难以携带,不适宜西南及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
  另有一种连续发射的弩,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明人曾研制出“诸葛武侯弩”,后来清人在此基础上,曾制造出“弹弩”:
  这种弩,我们认为就是失传甚久的诸葛连弩,至少是这种类型。首先,其“矢长八寸”,能连续发射十矢,符合诸葛连弩的两个基本数据;又极为轻便,步兵、骑兵都能随身携带,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惜当时火炮已经使用,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未能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未能推广,不久再度失传。
  2000年,辽宁营口市李希勇在一次观看诸葛连弩的电视节目时,深为其失传而忧,用两年多的时间,以传统工艺和材料,再次研制出了诸葛连弩。
  该弩容箭量10支,矢长八寸(古尺),弩长65厘米,弓臂拉力150斤;射程:铁矢50米(连弩射程依据弓臂力量大小不等而改变),普矢(无羽箭)120米,单发精确射击30米全中靶,连发快射6秒射完十箭。2004年,又在此基础上改进为小型工艺品和弹烟器,推出了首批系列产品。
  
  诸葛连弩再认识
  
  明人和李希勇的研制,为我们重新认识、评价、研究诸葛连弩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他们再发明的诸葛连弩,与过去一般的弩相比,其“损益”情况如表1。
  为什么要“矢长八寸”?三国时期1尺为今23.6厘米,8寸为18.88厘米,约合今5.7寸。我国古代关于矢长并无统一的规定,大体以适用为原则。一般弓箭矢长在二至四尺左右。从文献记载看,除诸葛连弩外,用弓或弩发射的、最短的矢长也有一尺二寸。 一般的弩,矢是放在弩臂上发射,矢长不能短于弩弓到弩机间的距离。换言之,矢长取决于弩臂的长度,至少是与弩臂直接相关。 战国弩、汉弩所用矢长都在二尺以上,神臂床子连城弩上的矢长为四尺左右。诸葛连弩矢长八寸,当是连弩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它一定是为了适应、配合整个连弩结构变化的需要。它的长度不再取决于弩臂。这表明诸葛连弩与战国弩、汉弩在结构上、原理上都有大别。
  通过明人和李希勇的两次再发明,我们一眼就可看出,“矢长八寸”首先是为了能将其装入箭匣的需要。 经制造实践,箭杆超过八寸,箭匣增长,机关互动就不畅通,铁矢超过八寸重量增加,会影响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于八寸,箭匣缩短,弩的弦臂张开间距小,发射力量就会减弱。所以“矢长八寸”是最佳尺寸。
  以铁为矢:这有三种可能:全矢为铁;矢头(即箭镞)为铁,矢杆为竹或木;矢头为铜,矢杆为铁。从出土文物的情况看,以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当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第一、二种可能性。川、滇、黔和陕西汉中都很潮湿,铁质文物难以保存,加之过去对这一课题重视不够,希望在未来的考古发掘中重视此问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近年收集到一批汉末至三国的箭镞,其中有二枚尤其值得注意(图10第一枚和第三枚)。
  从上图和表中可看出,当时明显有宽翼与窄翼两类箭镞。图中的第一枚箭镞,其翼宽仅0.59厘米,而第二枚翼宽 2.45 厘米,为前者的四倍多。宽翼者当是普通箭弩所用,窄翼者(第一、三枚)或为诸葛连弩所用。图中第三枚铜矢头铁杆,可映证我们的推断。大家知道,箭镞的大小、重量与它所能牵引的箭杆的长度、重量成正比。过小的箭镞不可能带动过大的箭杆。十图中第一枚镞,仅长4.68厘米、重4.5克,大约只能牵引当时八寸长左右的箭杆。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镞、木杆、羽毛制成,箭在远距离飞行时,羽毛起平衡作用。而连弩的箭若采用通常制法,箭身羽毛部位与箭匣壁发生阻碍,使箭支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发射位置。所以连弩的箭采用非常规制法,“以铁为矢”。这就解决了三个问题:1.由于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铁制的箭,箭体轻,没有太大的杀伤力;铁矢增加了杀伤力;2.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铁箭会被吸附在箭槽上,解决了连弩向上仰射时弩身倾角大于90度,箭匣里的矢脱离箭槽倒向反方向、或张弓向下俯射时箭支滑落等问题;3,保证了连续供箭、连续发射得以顺利完成。
  诸葛连弩的核心是新增了连杆,利用杠杆原理,使原本大力才能拉动的弓弦轻易就能扣上,并快速连发。上引傅玄序中曾提到,试验诸葛连弩主要是“费十寻之木(古八尺为一寻),劳二人之力”,也表明制造诸葛连弩将大量使用木材。弓臂150斤的拉力,通过连杆,只需三四十斤的力量就能胜任。连杆事实上还起到了击发的作用。它在扣弦下压的同时,利用箭匣下压的力量,压迫发射销,使其自然上弹,顶出弓弦,达到击发的目的。这就取代了传统连弩上的弩机。
  诸葛连弩的又一重要贡献是新增了箭匣。箭匣是保证连发的必须装置。箭匣可大可小,故马均认为他还“可令加五倍”。连发十矢与连发五十矢只是量变,并无质别。其次,如箭匣里装五十矢,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如箭匣会大大增高(增高2.5倍至5倍),射击时将影响视线;弩身加重(箭匣增大部分和40支铁矢的重量),携带、操作都会不便。史载马均有此设想而最终未能实施,或许也有这些原因。我们认为,在三国的历史背景下、在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情况下,诸葛连弩连发十矢的构造比连发二十矢、五十矢的构造更合理、更适用。
  箭匣位于弩臂的上方,遮住了一般连弩望山的位置,故望山被减掉。没有望山,显然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但诸葛连弩强调的是快速连发,它并不是完全取代过去的连弩。事实上,在诸葛连弩已经诞生后,蜀汉仍在大量生产并使用一般连弩。当年蜀汉军队中,诸葛连弩与一般连弩是配合使用、取长补短的关系。在强调准确性的点射的时候,仍用一般的连弩。
  诸葛连弩的另一变化是将过去的箭道改为箭管,即在箭匣的前半部凿一长圆孔,作为发射箭矢的通道。毫无疑问,这是现代枪支枪管的原始鼻祖。这箭管要求用较硬的木材制作,制作时精密度要求很高,为连弩工艺要求最高之处。箭管也是制约箭镞宽窄的瓶颈。故连弩的箭镞比一般箭镞窄得多。但诸葛连弩在形型上也有大、中、小之别(当时大概是以“石”来区分),箭管的宽窄亦有区别,箭镞也会有差异。
   连杆、箭匣、箭管及八寸长的铁矢四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连续发射。《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说:“一弩十矢俱发。”“俱”在古汉语中有“全”、“都”之意。如《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俱”还有“在一起”之意。如《诸葛亮传》:先主曰:“君与俱来。”根据以上文例,我们认为:“一弩十矢俱发”应释为:一弩装十箭,都能(连续)发射。而绝不是扣动一次弩机,十箭同时发出。
  
  综论
  
  陈寿将诸葛连弩定性为“损益”,值得再研究。《史记·礼书第一》:“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三国志·先主传》:“五帝损益,此道不废。”“损益”都是增减、改进的意思,是量变而非质别。 我们认为,诸葛连弩首先使用了连杆、箭匣,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了快速连发,取掉了弩机和望山,在世界历史上首先创造出能连续发射的弩,与以前的连弩已有质别,是一种崭新的武器。
  诸葛连弩中的箭匣、箭管是现代枪械中弹匣、枪管的原始鼻祖。诸葛连弩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武器。有关“自动武器”的基本定义是:自动武器指利用火药燃气能量或其他非人力外部能源,进行装弹或连发的射击武器。利用非人力外部能源工作的又称为机械化自动武器。自动化武器有单发和连发两种。单发自动武器又称半自动武器,或自动装填武器,在射击过程中,能自动退壳或装弹,但不能自动击发,须放松扳机再次扣引,才能再次发射。连发自动武器又称全自动武器,能自动退壳、装弹和击发,可连续射击,直到供弹具中的弹药射光或放松扳机为止。诸葛连弩利用非人力外部能源,在射击过程中能自动装箭(不存在退壳),事实上已是半自动武器、或自动装填武器。可以说诸葛亮是世界自动武器当之无愧的开山始祖。
  最近我们翻阅了大量有关我国科技史方面的著作和教材,在谈科技发明和贡献时,几乎都没有提到诸葛亮的名字。究其因,主要与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连弩长期以来一直是谜,缺少实物资料,特别是缺少确实能站得住脚的科学资料有关。 现在,诸葛连弩这个千古之谜被破解,证实了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发现地点

部分配件1

2

3

4

图解1

2

3

4


诸葛连弩及其再发明2003年9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隆重纪念建庙1780年。辽宁营口市李希勇自驾车2300公里赶到成都,在庆典大会上向博物馆捐赠了他研制的诸葛连弩。 这是否就是诸葛亮研制的连弩呢?本文试图对诸葛连弩及其再发明作一理论性的探讨。
  
  有关早期文献的启示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令人“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这是有关连弩的最早文献记载。连弩与一般弩有何区别?《辞源》、《辞海》认为连弩就是能连续发射的弩。实际上,连续发射的弩在诸葛亮之前并不存在。《汉书·李广传·附孙陵传》:“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服虔曰:“三十弩共一弦也。”张晏曰:“三十共一臂也。”,弓弩。潘岳(247~300年)《闲居赋》:“异同机。”可见连弩的连,初义为连结、连合之意。
  有关诸葛连弩的早期记载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及其注释之中。《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说诸葛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皆出其意,即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由他人具体制作。《三国志·杜夔传》 注引傅玄序曰:“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是中国史载“观亮故宅”第一人,他曾亲眼见过“损益连弩”是不容置疑的。 刘弘在“观亮故宅”时有“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传》注引《蜀记》)的感叹。
   从以上文献中可看出:一、诸葛亮曾创制了一种连弩,在当时十分先进。这连弩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二是矢长只有八寸。对于这个发明,陈寿将其定性为“损益”。二、马均为著名科学家,当他看见诸葛连弩时,首先是大赞其“巧”,可见它与以前的连弩实有大别,其次是认为还可演进为连发五十矢。傅玄(217~278年)为魏末晋初的著名思想家,也对诸葛连弩作出了高度评价。刘弘身为大将军,熟知兵器。连弩由二矢、三矢齐发,再到十矢齐发,只是量变无质别。战国迄晋,二、三矢齐发连弩已使用了几百年,刘弘应司空见惯。而刘弘看见诸葛连弩时,却耳目一新,视为“神弩”。这也说明诸葛连弩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种。
  
  关于“一弩十矢俱发”的探索
  
   怎样理解“一弩十矢俱发”,是十支箭同时击发,还是先后连续发出?这是认识、研制诸葛连弩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我国古代在这两方面都进行过很多探索,各有硕果。正是他们的探索,为我们重新认识诸葛连弩提供了基础。
  一张大弓,同时击发两箭或三箭,这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傅,通“附”,附着,《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可证。把二矢同时附在弩机上,当为一击而同时发射两矢的弩。《后汉书·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此当为同时发射三矢的弩。曹丕《饮马长城窟行》“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说的也是一击而发四五矢。明《武备志》卷一○三所载神臂床子连城弩,可同时发射四五支箭。这是我国古代关于“连弩”的一种意思,即指同时发射二矢或多矢的弩。
  但我们认为这肯定不是诸葛连弩类型。首先,从现有资料看,目前还没有同时击发十矢的,更不可能像马均说的那样,同时击发五十矢。发箭应对准目标。十个或五十个敌人排在一起进攻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发十箭或五十箭,必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二,一弩同时发射十箭或五十箭,即一支弩机的动力平分10份或50份后,其射程还能多远?杀伤力还有多大?第三,这种笨重的弩床难以携带,不适宜诸葛亮南征北伐的地理条件。第四,这种弩所用的矢,其长度在三尺以上,与“矢长八寸”差别太大。第五,这么长的矢,显然不可能“以铁为矢”。
  在一张弩床上架二张、三张或四张弓,战时可利用摇柄绳轴事先张弓扣箭,一般是由一名职业射手发射。 这种弩在宋代较为流行,《宋史·太宗》:“十二月乙丑,幸讲武台观机石、连弩。”《宋史·礼志》“军礼·阅武条”:“其按阅炮场、连弩及便坐日阅召募新军时,令习战如故事。”《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的这几种大型床弩。其实质是将数张单发弩合而为一,由一人射击。 它张弓时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齐出力才行。我们认为,这也不是诸葛连弩类型。因迄今为止,在一张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张弓,最高只能实现四矢连发;矢长三尺以上,不可能“以铁为矢”;难以携带,不适宜西南及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
  另有一种连续发射的弩,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明人曾研制出“诸葛武侯弩”,后来清人在此基础上,曾制造出“弹弩”:
  这种弩,我们认为就是失传甚久的诸葛连弩,至少是这种类型。首先,其“矢长八寸”,能连续发射十矢,符合诸葛连弩的两个基本数据;又极为轻便,步兵、骑兵都能随身携带,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惜当时火炮已经使用,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未能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未能推广,不久再度失传。
  2000年,辽宁营口市李希勇在一次观看诸葛连弩的电视节目时,深为其失传而忧,用两年多的时间,以传统工艺和材料,再次研制出了诸葛连弩。
  该弩容箭量10支,矢长八寸(古尺),弩长65厘米,弓臂拉力150斤;射程:铁矢50米(连弩射程依据弓臂力量大小不等而改变),普矢(无羽箭)120米,单发精确射击30米全中靶,连发快射6秒射完十箭。2004年,又在此基础上改进为小型工艺品和弹烟器,推出了首批系列产品。
  
  诸葛连弩再认识
  
  明人和李希勇的研制,为我们重新认识、评价、研究诸葛连弩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他们再发明的诸葛连弩,与过去一般的弩相比,其“损益”情况如表1。
  为什么要“矢长八寸”?三国时期1尺为今23.6厘米,8寸为18.88厘米,约合今5.7寸。我国古代关于矢长并无统一的规定,大体以适用为原则。一般弓箭矢长在二至四尺左右。从文献记载看,除诸葛连弩外,用弓或弩发射的、最短的矢长也有一尺二寸。 一般的弩,矢是放在弩臂上发射,矢长不能短于弩弓到弩机间的距离。换言之,矢长取决于弩臂的长度,至少是与弩臂直接相关。 战国弩、汉弩所用矢长都在二尺以上,神臂床子连城弩上的矢长为四尺左右。诸葛连弩矢长八寸,当是连弩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它一定是为了适应、配合整个连弩结构变化的需要。它的长度不再取决于弩臂。这表明诸葛连弩与战国弩、汉弩在结构上、原理上都有大别。
  通过明人和李希勇的两次再发明,我们一眼就可看出,“矢长八寸”首先是为了能将其装入箭匣的需要。 经制造实践,箭杆超过八寸,箭匣增长,机关互动就不畅通,铁矢超过八寸重量增加,会影响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于八寸,箭匣缩短,弩的弦臂张开间距小,发射力量就会减弱。所以“矢长八寸”是最佳尺寸。
  以铁为矢:这有三种可能:全矢为铁;矢头(即箭镞)为铁,矢杆为竹或木;矢头为铜,矢杆为铁。从出土文物的情况看,以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当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第一、二种可能性。川、滇、黔和陕西汉中都很潮湿,铁质文物难以保存,加之过去对这一课题重视不够,希望在未来的考古发掘中重视此问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近年收集到一批汉末至三国的箭镞,其中有二枚尤其值得注意(图10第一枚和第三枚)。
  从上图和表中可看出,当时明显有宽翼与窄翼两类箭镞。图中的第一枚箭镞,其翼宽仅0.59厘米,而第二枚翼宽 2.45 厘米,为前者的四倍多。宽翼者当是普通箭弩所用,窄翼者(第一、三枚)或为诸葛连弩所用。图中第三枚铜矢头铁杆,可映证我们的推断。大家知道,箭镞的大小、重量与它所能牵引的箭杆的长度、重量成正比。过小的箭镞不可能带动过大的箭杆。十图中第一枚镞,仅长4.68厘米、重4.5克,大约只能牵引当时八寸长左右的箭杆。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镞、木杆、羽毛制成,箭在远距离飞行时,羽毛起平衡作用。而连弩的箭若采用通常制法,箭身羽毛部位与箭匣壁发生阻碍,使箭支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发射位置。所以连弩的箭采用非常规制法,“以铁为矢”。这就解决了三个问题:1.由于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铁制的箭,箭体轻,没有太大的杀伤力;铁矢增加了杀伤力;2.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铁箭会被吸附在箭槽上,解决了连弩向上仰射时弩身倾角大于90度,箭匣里的矢脱离箭槽倒向反方向、或张弓向下俯射时箭支滑落等问题;3,保证了连续供箭、连续发射得以顺利完成。
  诸葛连弩的核心是新增了连杆,利用杠杆原理,使原本大力才能拉动的弓弦轻易就能扣上,并快速连发。上引傅玄序中曾提到,试验诸葛连弩主要是“费十寻之木(古八尺为一寻),劳二人之力”,也表明制造诸葛连弩将大量使用木材。弓臂150斤的拉力,通过连杆,只需三四十斤的力量就能胜任。连杆事实上还起到了击发的作用。它在扣弦下压的同时,利用箭匣下压的力量,压迫发射销,使其自然上弹,顶出弓弦,达到击发的目的。这就取代了传统连弩上的弩机。
  诸葛连弩的又一重要贡献是新增了箭匣。箭匣是保证连发的必须装置。箭匣可大可小,故马均认为他还“可令加五倍”。连发十矢与连发五十矢只是量变,并无质别。其次,如箭匣里装五十矢,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如箭匣会大大增高(增高2.5倍至5倍),射击时将影响视线;弩身加重(箭匣增大部分和40支铁矢的重量),携带、操作都会不便。史载马均有此设想而最终未能实施,或许也有这些原因。我们认为,在三国的历史背景下、在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情况下,诸葛连弩连发十矢的构造比连发二十矢、五十矢的构造更合理、更适用。
  箭匣位于弩臂的上方,遮住了一般连弩望山的位置,故望山被减掉。没有望山,显然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但诸葛连弩强调的是快速连发,它并不是完全取代过去的连弩。事实上,在诸葛连弩已经诞生后,蜀汉仍在大量生产并使用一般连弩。当年蜀汉军队中,诸葛连弩与一般连弩是配合使用、取长补短的关系。在强调准确性的点射的时候,仍用一般的连弩。
  诸葛连弩的另一变化是将过去的箭道改为箭管,即在箭匣的前半部凿一长圆孔,作为发射箭矢的通道。毫无疑问,这是现代枪支枪管的原始鼻祖。这箭管要求用较硬的木材制作,制作时精密度要求很高,为连弩工艺要求最高之处。箭管也是制约箭镞宽窄的瓶颈。故连弩的箭镞比一般箭镞窄得多。但诸葛连弩在形型上也有大、中、小之别(当时大概是以“石”来区分),箭管的宽窄亦有区别,箭镞也会有差异。
   连杆、箭匣、箭管及八寸长的铁矢四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连续发射。《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说:“一弩十矢俱发。”“俱”在古汉语中有“全”、“都”之意。如《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俱”还有“在一起”之意。如《诸葛亮传》:先主曰:“君与俱来。”根据以上文例,我们认为:“一弩十矢俱发”应释为:一弩装十箭,都能(连续)发射。而绝不是扣动一次弩机,十箭同时发出。
  
  综论
  
  陈寿将诸葛连弩定性为“损益”,值得再研究。《史记·礼书第一》:“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三国志·先主传》:“五帝损益,此道不废。”“损益”都是增减、改进的意思,是量变而非质别。 我们认为,诸葛连弩首先使用了连杆、箭匣,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了快速连发,取掉了弩机和望山,在世界历史上首先创造出能连续发射的弩,与以前的连弩已有质别,是一种崭新的武器。
  诸葛连弩中的箭匣、箭管是现代枪械中弹匣、枪管的原始鼻祖。诸葛连弩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武器。有关“自动武器”的基本定义是:自动武器指利用火药燃气能量或其他非人力外部能源,进行装弹或连发的射击武器。利用非人力外部能源工作的又称为机械化自动武器。自动化武器有单发和连发两种。单发自动武器又称半自动武器,或自动装填武器,在射击过程中,能自动退壳或装弹,但不能自动击发,须放松扳机再次扣引,才能再次发射。连发自动武器又称全自动武器,能自动退壳、装弹和击发,可连续射击,直到供弹具中的弹药射光或放松扳机为止。诸葛连弩利用非人力外部能源,在射击过程中能自动装箭(不存在退壳),事实上已是半自动武器、或自动装填武器。可以说诸葛亮是世界自动武器当之无愧的开山始祖。
  最近我们翻阅了大量有关我国科技史方面的著作和教材,在谈科技发明和贡献时,几乎都没有提到诸葛亮的名字。究其因,主要与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连弩长期以来一直是谜,缺少实物资料,特别是缺少确实能站得住脚的科学资料有关。 现在,诸葛连弩这个千古之谜被破解,证实了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类似"水连珠"或者三八大盖的连发方式,以前还老有人把它叫做"古代的机枪".:L :L :L
类似"水连珠"或者三八大盖的连发方式,以前还老有人把它叫做"古代的机枪".:L :L :L
看了楼主的图,是不是该这么理解,这种弩少了一个用手上箭的过程,张弦动作变的更加省力跟可靠
电视说文献中记载的诸葛弩是十箭齐射,并且是横排的。
原帖由 eycc 于 2007-9-6 15:20 发表
电视说文献中记载的诸葛弩是十箭齐射,并且是横排的。

这个就有点不大靠谱了,十箭齐射,当时的条件下,弓弦能提供的动能还能保证正常的弩箭的杀伤力么,除非当成近程自卫武器来使
这个还需要到大英博物馆看吗?军事历史博物馆有复原的实物。
感觉非常笨重,不过三国时期的弩机倒是非常的精巧,简直像是机器做的。
据说箭头杀伤力有限,需要喂毒!
感觉与其说像三八大盖,不如说像泵动的雷鸣登,上膛就是一个往复运动
古代的制造工艺是有限的 那么十支箭挤在一起 位置上的误差就比较大了 能保证每支箭都到达发射位置吗?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你认为弩箭在古代战争中是当狙击枪来使的吗?

十箭齐射正是对付快速进攻骑兵的最好武器。如果达到十丈的射程,图中这个东西需要多少时间上第二只箭?(能刺穿敌人甲胄的弓弦可不是图中这个连孩子都能拉开的旅游纪念品,我看还得手脚并用)

就算计算一下步兵冲锋的距离和速度也能大概了解图中东西在实战中的作用……
这东东恐怕没指望用来在平原上对抗骑兵,更多是在山地丘陵地区作战用.
再说了,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三段击"战术了.
古代人真的很聪明啊~~~
我提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以前我以为连弩的射击过程是"扳动连杆上好弦后,端起,弩托抵肩,扣动弩机发射,然后再重新扳动连杆".但从前文所说的"连杆事实上还起到了击发的作用。它在扣弦下压的同时,利用箭匣下压的力量,压迫发射销,使其自然上弹,顶出弓弦,达到击发的目的。这就取代了传统连弩上的弩机。 "可见,连弩根本没有弩机,只有连杆,用连杆完成"压箭、上弦,发射“这三个动作,但这样一来,弩托就不好抵肩了(大家试试,对照图片,单手托着一个这么大的弩抵肩,另一手完成拉动连杆的动作是不是很费劲,也很别扭?)最可能的操作方式是单手托着弩,弩托夹在肋下,另一手完成拉动连杆的动作,但这样准确性将更低了,而且射击方式很不灵活。更重要的是,弩本身的优点就是将弓箭的”拉、射“一体的动作分解为”拉“、”射“两个动作,使得射击更加灵活、准确。如果直接扳连杆完成射击,就等于回到了弓箭的射击方式。
所以我觉得,连弩很可能还是有弩机的。
我倒觉得这个东西的意义在于低成本。普通的中国弩的弩机是由最少两个精密的铸件组成的,以巴蜀的自然条件和蜀国的生产力,都不足以大量生产传统的弩。而这种以木头和绳子作为材料的廉价武器就很适合蜀国的情况了。
    就算是和秦代的弩相比,诸葛连努无论击发机构(这种机构射击的瞬间会出现比较大的震动)还是人体工程学设计都算不上优秀,甚至连瞄准具都差得远(秦弩有望山作为简易标尺)。唯一的亮点也就是这个弹夹了。
不错,很详细的诸葛弩介绍。存了。
诸葛弩讲求的是迅猛火力,而不求精度。
但是如果加上ZB26式的偏轴准星,不是是否可以改善。
在古代的生产力下使用这种武器对后勤 可是一大考验啊。
这样的武器对于子弹(箭)的生产和保障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箭的长度、直径等必须控制在一个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太细了,会造成两支箭同时上膛,进而卡壳;太粗了又装不进弹夹。而且部队大量装备之后,箭的消耗量无疑是惊人的,这对于后勤保障来说又是一个大问题。
不求精度也要方便射击啊,你可以模拟一下,那种只靠连杆的射击方式有多别扭,而且不方便集群射击.
这种东西的力量应该不是很大,按以前的说法,用来看家护院尚可,作战威力就小了,而且箭镞需要喂毒。
5楼的
文中记载的是``一弩十矢俱发''``俱''``<<三国演义>>:如今关羽,张飞俱死''<<三国志>>:邓艾父子俱死.都死了但有先后.
"与时俱进"苏联,美国,中国的航空器都先后进入太空.现阶段有谁会定论我国已与世界齐头并进.
"万事俱备"<<武侯春秋>>剧组这几天把一万件事都办妥了,只等开机把被神话了的诸葛亮拉下神坛.
一万件事编导能同时办完吗?
中央电台<<新闻联播>><<走遍中国>>第三集军典例册<<百科探秘>>制弓传人<<科技博览>>探秘神弩.重庆科教台<<诸葛连弩>>这些节目对诸葛弩都有依据历史资料的解说.
数箭齐发,在古代称"并发"<<武备志>>: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12楼的"十箭齐射"看看有些人是怎样看待此事
<<墨子>>中的科学<<演讲稿>>
连弩车见于<<墨子.备高临>>这一篇中详细介绍了连弩车的各个部件的尺寸,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大弩箭60支,小弩箭无数的大行机械装置.......这样看来,后来诸葛亮"一弩发十矢"
的诸葛连弩盗版的并不高明.
你怎样看待此事?你是赞同他的观点?还是认为这为网友太无知了?
持十箭并发观念者都在刻意回避<<武备志>><<The  Book of Crossbow>><<天工开物>><<中国兵器史稿>>等书籍对诸葛弩的记载(也许有人真的不知道这些书籍的存在)真的不知他们是对这些历史书籍,人物不屑一顾,还是有意讥讽古人,历史.
<<武备志>>诸葛武侯弩,即懦夫闺妇皆可执.以环定其域一弩连发十矢.铁镞涂以射虎毒药,发矢一中人马见血立毙.变捷轻巧,即付骑兵,亦可持之以冲突.但矢力轻(箭支短小重量轻),必借药耳.
图中这个连小男孩都能拉开的诸葛弩(此弩专用为游戏而制射程50来米非军用)卸下杠杆机构,成人手脚并用也需大力才能拉开.<<The Book of Crossbow>>(1901年版)记载诸葛弩的射程是200码.(射速15秒20箭).但200码是在木制杠杆操作下的结果(弓与弦产生的力过大拉弓的木制杠杆就会折断)<<武备志>>记载的那支诸葛弩杠杆是金属制造的,这意味着<<武备志>>记载的诸葛弩的拉弓极限要大过<<The Book of Crossbow>>记载的诸葛弩的拉弓极限数倍.
<<天工开物>>:诸葛武侯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机巧虽工,然其力棉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每一支诸葛弩都会根据它制造的精确度,工艺质量决定着它的射程.新弓臂射程若达150米,但长期闲置弓臂弹性减弱,它的射程就会大大缩短.
正因为这些因素决定诸葛弩的威力,在三国时期因为有最高统帅对它的重视制造工匠会把诸葛弩的所有功能发挥到极限.那时期诸葛弩的威力会让敌对者望而怯步.
你制作做的那部十箭齐射的弩射程多大?箭杆直径多大?箭杆长度多少?弓弦的直径多大?我们能否约个时间(联系人李希勇(02866696020QQ361527853)共同做个实验把两种连弩射程最大极限作个准确的记录.因为我还真的没对诸葛弩作过极限实验.总认为射程150米,30米内打穿1厘米厚木版(<<走遍中国>>武侯墓现场实录)算是一件很好用的武器了
15楼的
弩托后部是挂靠在腹部的(见<<武备志>>诸葛弩部件名称)只用一只手握住弩托前部,就可以灵活移动方向.另一只手控制杠杆.
诸葛弩(如果不想速射)拉满弓可以瞄准目标一天不射
电视上演示过,威力很小。
5楼的
文中记载的是``一弩十矢俱发''``俱''``<<三国演义>>:如今关羽,张飞俱死''<<三国志>>:邓艾父子俱死.都死了但有先后.
"与时俱进"苏联,美国,中国的航空器都先后进入太空.现阶段有谁会定论我国已与世界齐头并进.
"万事俱备"<<武侯春秋>>剧组这几天把一万件事都办妥了,只等开机把被神话了的诸葛亮拉下神坛.
一万件事编导能同时办完吗?
中央电台<<新闻联播>><<走遍中国>>第三集军典例册<<百科探秘>>制弓传人<<科技博览>>探秘神弩.重庆科教台<<诸葛连弩>>这些节目对诸葛弩都有依据历史资料的解说.
数箭齐发,在古代称"并发"<<天工开物>>: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CTY《探索,发现》武侯春秋节目是对历史发讥讽与篡改。
历史上诸葛连弩真的是剧中用电脑制作的那种十只箭齐发的大弩吗?剧中解说的根据是“一弩十矢俱发”《三国志》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俱”在古文献中的含义《三国志》:邓艾父子俱死.《三国演义》:如今关羽,张飞俱死。
文中所讲的是他们都死了,但分先后。“万事俱备”《武侯春秋》剧组近期把一万件事都办理妥了,只等开机把被神话了的诸葛亮拉下神坛。一万件事罗巍你能同时办完吗?
数箭齐发,在古代称“并发”《天工开物》: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在历史上真的没有其他文献在记载过诸葛弩吗?编导为什么要有意回避《武备志》(收藏在美国博物馆)《天工开物》《The  Book of Crossbow》《中国兵器史稿》等等书籍对诸葛连弩的记载。是编导对这些历史文献,人物不懈一顾?还是有意讥讽古人,历史?
《武备志》诸葛武侯弩,即懦夫闺妇皆可执.以环定其域一弩连发十矢.铁镞涂以射虎毒药,发矢一中人马见血立毙.变捷轻巧,即付骑兵,亦可持之以冲突(诸葛武侯全式弩,诸葛分形弩图组)。
《天工开物》:诸葛武侯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
1901年《The  Book of Crossbow》作者著名的古代军事工程学研究者,拉而夫爵士,他通过详尽的图解和扼要的说明展示了这种射程200码15秒钟连续发射20支箭的高效机械。据此微软的电脑游戏《帝国时代2》中将中国特有兵种设为诸葛弩兵。游戏中连续发射的如雨箭矢简直就是古代的冲锋枪。
历史上还有很多有关诸葛弩的文献记载却鲜少为人所知。少人知但中央电视台编导不可以不知。因为你们错误的言论会被广泛传播。
看看我们的学生现在是怎样看待历史
<<墨子>>中的科学<<演讲稿>>
连弩车见于<<墨子.备高临>>这一篇中详细介绍了连弩车的各个部件的尺寸,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大弩箭60支,小弩箭无数的大行机械装置.......这样看来,后来诸葛亮"一弩发十矢"的诸葛连弩盗版的并不高明。
在此我要问问我们的史学家(陈寿,裴松之的同行们)陈寿,裴松之记载的事  物会犯下上文这位网民所讲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吗?
你们会把转轮手枪的发明记在中华民国总理身上吗?如果你们真的把转轮手枪的发明记在中华民国总理身上出版发行单位会帮你们发行吗?
若按《武侯春秋》对诸葛弩的论断我们的《三国志》《武备志》《天工开物》等等等等与之相关连的事物,历史人物都变成什么东西了?
自然科学的伟大,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象征。如果一个民族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撑,无疑是苍白的。
三国时代的半自动兵器,如果改良改良,估计可以给特种兵使用
存档, 看后来的......
yudelong 发表于 2007-9-22 16:10
12楼的"十箭齐射"看看有些人是怎样看待此事
中的科学
连弩车见于这一篇中详细介绍了连弩车的各个部件的尺 ...
你说的太对了哈哈哈
2000年前巴国造.50 12发弹夹栓动突击步兵弩,现在巴国改造 7.62 NATO 手拉机了!
   这东西根本就不是兵器最早是贵族们喝酒游戏用的。
真要有实战价值,又怎么会失传呢??
“然其力棉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二十余步仅10余米。所以,连弩,近战武器是也,没有什么杀伤力,也就没有普及。
扯淡的太多了,都不知道从哪开始回复。现在网上的冷兵器知识需要辟谣的太多了
实际上,连续发射的弩在诸葛亮之前并不存在。
====================================================
自己看吧,湖北战国楚墓出图连弩残件

06.jpg
05.jpg
《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的这几种大型床弩。其实质是将数张单发弩合而为一,由一人射击。 它张弓时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齐出力才行。我们认为,这也不是诸葛连弩类型。因迄今为止,在一张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张弓,最高只能实现四矢连发;矢长三尺以上,不可能“以铁为矢”;难以携带,不适宜西南及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
========================================================================
“其实质是将数张单发弩合而为一”,“在一张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张弓,最高只能实现四矢连发”,看这理解估计都没看过《武经总要》,直接用资料说话。
“甚至上百人一齐出力才行”,最高就70人。

《武经总要》器图: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07-9-7 20:25
我提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以前我以为连弩的射击过程是"扳动连杆上好弦后,端起,弩托抵肩,扣动弩机发射,然后再 ...
不带弩机

《武备志》:
01.JPG
02.jpg

不过现在有人搞了一种可以待发的连弩
modell 发表于 2012-9-21 19:37
“然其力棉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二十余步仅10余米。所以,连弩,近战武器是也,没有什么杀伤力,也就没 ...
你所知太少,还是不要多说为好。
明朝沿用周秦汉时候的度量衡。
周代一尺约等于0.231米,而八尺等于一步,也就是一步等于现在的长度1.848米。
明《武备志》再二十余部,也就是保守37米了。